EP74 QA時間_240123

Sdílet
Vložit
  • čas přidán 22. 01. 2024
  • .用以估計身體組成的儀器,大部份都可能須用到公式做推估,無法提供百分百正確數據。
    .某種說法認為,斷食時生長激素會提升,肌肉會被保存,並優先使用脂肪。
    .也有學者指出,運動消耗的脂肪量,較斷食所帶來的消耗少。
    .大重量的組間休息時間可以較完整,盡量讓體力恢復飽滿的狀態。
    .依訓練方式與目標不同,組間休息的時間就可以隨著被調控。

Komentáře • 19

  • @user-te6ck8dr1n
    @user-te6ck8dr1n Před 4 měsíci +8

    15:54-17:57
    身為一個數學系畢業的學生,聽到何老師說出統計的意義/用意,真的是覺得十分感動。
    站在研究者的角度,他們嘗試分析兩組之間的「平均」到底是否有達到「統計上的顯著差異」:
    - 結果可能是:有達到 or 沒達到
    - 但現實生活中永遠無法透過普查(=蒐集到母體)驗證事實
    站在實驗個體的角度(N=1),他們可能看到某些飲食研究對於增肌減脂有「顯著效果」就想去嘗試
    但自己終究是個個體,嘗試後也可能發現:
    自己屬於即使是「介入新方法的人」,也可能是得到相對無效的結果
    所以無論是重訓還是飲食,亦或是最新研究給的方針,全都是一個大方向
    人就是存在著個體差異,都要自己親自嘗試過才會得到屬於自己專屬的結果
    謝謝何老師與Josh哥提供這優秀的節目!

    • @mtscjosh
      @mtscjosh Před 3 měsíci +1

      不客氣,我們也很開心聽眾能夠理解我們想要表達的科學概念~

  • @joelho2990
    @joelho2990 Před 4 měsíci +2

    何老师的节目和Mind Pump Show 是我觉得最专业的podcasts 让我学到很多关于strength training 的观念,感谢何老师因为您的节目我才能成为最强壮版本的自己。

  • @kenkenbgmk5760
    @kenkenbgmk5760 Před 4 měsíci +1

    耶,本來都聽podcast,現在有畫面超讚讚,大支持~~~

  • @user-vt4gq6yp9c
    @user-vt4gq6yp9c Před 4 měsíci +1

    说的太好了 太喜欢听你们!!受益终身!辛苦了🎉

  • @LEO-ki2pc
    @LEO-ki2pc Před 2 měsíci

    何老師和Josh哥你們好,很愛聽你們的podcast, 覺得受益良多,也已經說服爸爸入坑,但是媽媽還再說服中,這邊我想請問一下關於Rate of Perceived Exertion有沒有比較具體的外部評估指標,還是說多半只能依照自體感知估計Load?
    謝謝🙏🙏

  • @choumoku
    @choumoku Před 4 měsíci +1

    聽了何老師的經驗談,上上週末抱著玩票兼省錢的心情在休息日試了一下24小時斷食,然後週間就正常吃正常練。
    上週末接著試了36小時斷食且正常訓練,沒想到恢復飲食的那一餐飯都還沒吃完,脖子就快速且肉眼可見地腫起來,真的差點沒嚇死,想說會不會等下就呼吸困難了要不要叫救護車。
    隔天去看醫生說是扁桃腺炎+淋巴腺炎,問我最近是不是比較累,但其實也沒有,唯一的不同就是嘗試了斷食。也不知道是因為較長時間不吃東西免疫力會下降?還是就是剛好比較衰就在那個時候生病而已🥲

  • @shian920105
    @shian920105 Před 4 měsíci +2

    瘦真的看起來年輕很多

  • @lps8966
    @lps8966 Před 4 měsíci +2

    教練瘦好多,要注意健康

    • @YAWEN76034
      @YAWEN76034 Před 4 měsíci +3

      教練已經強調多次他很健康(前三集剛播出就出現剛澄清的留言😂

  • @user-dj5bi9zk9j
    @user-dj5bi9zk9j Před 4 měsíci +1

    希望 怪獸訓練能出一款『組間休息的計時器』,坊間的都很難用,好用的又特別貴,感謝。

    • @s9209122222
      @s9209122222 Před 4 měsíci

      組間休息不是休到不會累就好嗎?

  • @2cloudto2o36
    @2cloudto2o36 Před 3 měsíci

    請問何老師知道triphasic training 跟RPR嗎?

  • @user-dr7zy5oo5h
    @user-dr7zy5oo5h Před 4 měsíci +1

    請問老師在九分鐘處提到的Andy 高朋 那個高朋怎麼拚

  • @user-dr8ho5ci9c
    @user-dr8ho5ci9c Před 4 měsíci

    请问如何联系到何老师,有很多问题请教。

  • @mengmeng332
    @mengmeng332 Před 4 měsíci

    我是3~4个月减了30公斤 真的没有垂下来的皮 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只能说自己运气好😅

  • @osterhuang2734
    @osterhuang2734 Před 4 měsíci +1

    目前訓練到1.5倍的深蹲硬舉,看了何老師的「肌力及體能訓練手冊」,也開始學習了舉重衍生動作,也有找超專業舉重教練學習了超正規動作。
    想請教問題
    1. 爆發力訓練與深度硬舉之間,是否存在相輔相成的效果?
    2. 舉重衍生動作的組數與每組次數,策略上有何種建議?比如,練肌肥大期該每組幾下?比如輕重量高速度爆發每組幾下?想堆疊舉重衍生動作的重量,該做幾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