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飯、饅頭和麵條,哪種主食更容易升血糖?做好這幾點血糖穩穩的

Sdílet
Vložit
  • čas přidán 16. 05. 2024
  • #糖尿病饮食 #高血糖 #血糖控制 #健康科普 #老年健康
    米飯、饅頭和麵條,哪種主食更容易升血糖?做好這幾點血糖穩穩的!
    高血糖雖然不屬於一種嚴重的疾病,但是需要患者從日常多方面進行調理,例如飲食、運動、作息等,飲食方面的控制也是最讓廣大患者們頭疼的,因為食物種類千千萬,患者們實在分不清哪種能吃、哪種不能吃。
    北京的王爺爺也在選擇主食的時候犯了難。
    他問孫女:「主食有那麼多種,有的人說米飯吃了血糖值會升高,又有人說饅頭對高血糖患者不好,我真是犯了難了,你說我到底吃哪種主食呢?」
    王爺爺的孫女看到爺爺犯愁後,便上網幫爺爺搜尋答案,結果各個網站的答案五花八門,她也不知道到底哪個答案是對的,也跟着爺爺犯起愁來。
    接下來,針對廣大高血糖患者們對於主食的疑惑,我們就來詳細分析分析:米飯、饅頭、麵條這三種主食,哪種更容易升血糖?
    一、米飯、饅頭和麵條,哪種更容易升血糖?
    食物中,影響血糖值升高程度的關鍵點在於--升糖指數。
    升糖指數就是指人體在攝入葡萄糖後血糖升高的比例。簡而言之,升糖指數高的食物,進食後人體血糖值上升的速度就越快。
    而饅頭、米飯、麵條的升糖指數分別是:83.2、88.1、81.6。對比可得:饅頭的升糖指數最高,因此這三種主食中,吃饅頭更容易升血糖,其次是米飯、麵條。
    從科學角度來看,只要升糖指數高於70,就屬於高血糖患者需要警惕進食的食物,此類食物在消化道內的吸收速度快,並且葡萄糖釋放速率也快,因此進食後會導致患者血糖值短時間內快速升高。
    一般情況下,建議高血糖患者選擇進食升糖指數低於55的食物,如魔芋、粉絲、玉米、蕎麥麵等。
    這三種主食的升糖指數明確後,有些患者可能會提出疑惑:「既然這三種食物的升糖指數都比較高,那能不能不吃主食,只吃一些升糖指數低的食物呢」?
    答案是不能。
    主食中雖有大量葡萄糖,進食會導致血糖值升高,但是其中還含有很多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對人體內的蛋白質成分具有保護作用。
    如果長期不吃主食,人體內的碳水化合物含量不足,機體在活動的過程中又會不斷消耗蛋白質。這種情況下,會造成蛋白質過度消耗,使機體營養不良,免疫力下降。
    並且,體內碳水化合物不足也會影響胰島素的分泌,使胰島素分泌量減少、敏感性下降,無法正常降解體內的葡萄糖,使血糖值升高。
    因此,不吃主食弊大於利,建議高血糖患者平時仍需攝入主食,每餐米飯、饅頭、麵條的攝入量控制在100g以內,不宜過度。並且主食應以「干的」為主,不要吃米粥、爛麵條等過於稀稠的食物。
    因為主食在精煮的過程中,其中的碳水化合物會變稀,進入人體後更容易被吸收,其升糖指數也會變得更高。因此,建議高血糖患者平時不要吃米粥或是喝麵條湯。
    明確高血糖患者的主食應該如何選擇後,我們再來了解一下高血糖的由來,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明確病因才能更好的做出防護。
    二、高血糖是如何而來的?
    首先,為大家介紹一下什麼是血糖:
    血糖,是指人體血液中葡萄糖的含量,通過血糖值的高低可以判斷機體對葡萄糖的吸收、代謝情況是否正常。
    正常情況下,人體在空腹時血糖值應小於6.1毫摩爾每升,進餐後兩小時血糖值應小於7.8毫摩爾每升,如果超出這兩個範圍,則屬於高血糖。
    一般情況下,人體會通過體內的激素、神經調節系統來保證血糖的平衡,但是血糖值的穩定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例如飲食、運動、藥物、疾病因素等。
    如果平時進食過多高糖含量的食物,其中糖分較高,可能導致血糖值在短時間內出現快速上升的趨勢;若是進行劇烈運動,運動過程中體內的腎上腺素、胰高血糖素等成分分泌量會增多,可導致血糖值一過性升高。
    其次,若是近期頻繁服用糖皮質激素類藥物,如強的松等,其中的藥物成分可能影響機體內糖代謝,導致體內血糖值上升,誘發高血糖。
    另外,如果患有甲亢、腎上腺皮質功能亢進等內分泌系統疾病,也可能影響血糖值的穩定。
    甲亢患者體內甲狀腺激素含量較高,而甲狀腺激素屬於升糖激素,對人體內的胰島素具備拮抗效果,這會導致胰島素功能下降。
    胰島素的存在,對於維持血糖值穩定來說,其作用至關重要。當胰島素功能下降後,機體攝入的葡萄糖不能被充分分解、利用,就會導致患者的血糖值升高,誘發高血糖。
    而患有腎上腺皮質功能亢進的患者,其體內腎上腺激素的分泌量會增多。腎上腺激素也具備拮抗胰島素的作用,因此患該疾病的患者體內糖分解代謝功能也會產生異常,導致血糖值持續升高。
    明確高血糖的常見病因後,接下來為廣大高血糖患者們介紹一下,若是想控制血糖,平時可以從這幾方面進行護理。
    三、醫生提醒:若想控制血糖,從這幾方面護理。
    若想控制血糖,需要注意日常的護理、正規的治療,從飲食、運動等多方面進行調理。
    1.飲食方面。
    正確做法:在選擇主食時,可以吃一些粗糧,例如小麥、小米、粳米等,粗糧中含有大量粗纖維,在腸胃內的消化吸收速度較慢,因此升糖指數偏低,對血糖值的穩定有益處。
    患者平時也可以多吃新鮮的蔬菜,如青菜、西蘭花、菠菜等,新鮮蔬菜中含有維生素、膳食纖維、微量元素等營養成分,具備抗氧化效果,不僅能加快身體新陳代謝,對血糖值的穩定也有益處。
    錯誤做法:不宜進食高糖含量的食物,如麥芽糖、菠蘿蜜、荔枝等。高糖食物進入人體後會釋放大量胰島素,導致患者的血糖值在短時間內快速升高,不僅不利於病情穩定,還可能引發糖尿病。
    患者也要避免吃高熱量的食物,如肥肉、花生、油炸食品等,進食此類食物會導致大量熱量在體內轉化為葡萄糖,使血糖值升高,不利於病情的穩定。
    2.運動方面。
    正確做法:患者平時可進行適當的運動,如慢跑、瑜伽、游泳等有氧運動。一般情況下,每周進行150分鐘左右的中等強度運動即可,具體運動強度還需結合自身實際情況來看。
    錯誤做法:患者平時應避免進行劇烈運動,劇烈的活動會導致人體在短時間內分泌大量激素,如生長激素、糖皮質激素等,這些激素的增加會促使血糖值升高,不利於血糖值穩定。
    並且,劇烈運動引發的血糖值一過性升高只是短時間的,後續可能因為運動過程中機體消耗大量能量而導致血糖值持續下降,甚至引發低血糖,出現心慌、四肢無力、出冷汗等症狀。
    3.定期監測。
    高血糖雖不嚴重,但若患者長期血糖值控制不佳,可能會引發糖尿病。因此,建議患者定期監測血糖值。
    一般情況下,如果血糖值控制不穩定,建議每天監測血糖值。每天監測的時間分別為:晨起空腹血糖、各餐後兩小時血糖值。空腹血糖應在3.9~6.1毫摩爾每升,餐後兩小時血糖應小於等於7.8毫摩爾每升。
    如果平時血糖值控制穩定,可以降低監測頻率,例如三天至一周左右監測一次,但選擇監測的那一次需全天監測,即空腹、餐後的血糖值都需監測。
    4.規範治療。
    首先,要針對病因進行治療,例如因患甲亢而導致高血糖的患者,可以遵醫囑使用丙硫氧嘧啶片等藥物治療,抑制甲狀腺激素合成,防止因為患者體內甲狀腺激素分泌過多導致小腸黏膜吸收體內大量糖分,使血糖值升高。
    並且,患者平時應少吃海帶、紫菜、蝦等高碘含量的食物,防止甲狀腺激素分泌量增多,使甲亢程度加重,不利於血糖值的穩定。
    而針對血糖值過高的現象,若通過日常護理無法使血糖值下降,可以遵醫囑使用降血糖類藥物治療,如二甲雙胍,服用後可以提高機體對葡萄糖的攝取、利用,改善組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從而降低血糖值。
    對於高血糖患者來說,米飯、饅頭、麵條中,饅頭屬於更容易升血糖的食物,但這並不代表患者不能吃饅頭,平時控制好用量即可。在選擇主食方面,米飯、饅頭、麵條等主食都應適量攝入,平時也可多吃粗糧類主食,如小米、燕麥等,有利於血糖值的控制。
    除了從日常方面做好護理以外,高血糖患者也要注重規範的治療,不要「害怕去醫院」,避免因為血糖值持續升高而誘發糖尿病,加重對機體的損傷,適得其反。

Komentáře • 1

  • @haiyancelueluntan8
    @haiyancelueluntan8 Před 25 dny

    这个必须要学习一下,现在血糖高的人太多了,有些知识还是要知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