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88 訓練觀念的典範轉移!! 除了加入教練行列,有其他方式可以協助推廣嗎?

Sdílet
Vložit
  • čas přidán 13. 05. 2024
  • .不一定要從業人員才能推廣。
    .最好自己有接受或從事規律訓練。
    .抗老化是少子化社會必須面對的議題。
    .肌力訓練越早開始效果越好。
    QA====
    .教育一種對話過程。
    .戰繩的訓練。

Komentáře • 39

  • @pepewwong821
    @pepewwong821 Před měsícem +12

    超級認同,我以前是完全不運動,七年前有幸遇到一個好教練,一直到現在規律訓練步入第八年,我對自己的期許就是老了有了好用的身體,照顧自己不拖累晚輩,花在訓練上的時間與金錢是這輩子覺得最值得的投資,很慶幸自己很早就開始接觸怪獸電台及何老師的書籍,覺得自己好有眼光也好有福氣😊

  • @user-uo5gl9hc1e
    @user-uo5gl9hc1e Před měsícem +12

    教育不是投擲的過程,而是對話,這真的太觸動人心了

  • @shen3135
    @shen3135 Před 26 dny

    谢谢何博士无私奉献,核心稳定四肢发力非常重要哦

  • @STW
    @STW Před měsícem +2

    何老師連離題的話題都可以講得那麼有料,難怪我會每次都來報到😁

  • @an5658
    @an5658 Před 28 dny

    27:14 「訓練觀念的典範轉移」確實是一項需要不斷重複、重複、再重複說明與推廣的「迫切而清晰的危機」之觀念。完全能感受到何老師、Josh與怪獸訓練的意志堅持與傳遞。我也能算是一位已受怪獸訓練「抗老化,你需要大重量訓練」啟發且已加入「不斷重複、重複、再重複說明與推廣」行動者之一。我在實際行動之後更能感受與理解何老師所說過的「不斷重複、重複、再重複說明與推廣」的偶爾無奈感,然而我已能更清晰的往前邁進。我會秉持著「保持學習」與類似「傳教士」的心,期望能幫忙何老師、Josh與怪獸訓練從教學或(與)傳達「抗老化,你需要大重量訓練」、「有重量的世界,是更美好的世界」、「無論你住在豪宅,還是陋室,你的靈魂,只住在你的身體裡。」、「肌力訓練是到老最值得炫耀的資產」、「教練要以專業知識幫助學員強壯為優先」之強壯文化。謝謝怪獸訓練😊

  • @choumoku
    @choumoku Před měsícem +1

    感謝何老師和賈許哥製作的優質節目!老師的podcast有幾集我真的聽了無數次,其中就包含了垃圾訓練量那一集。
    以前要是當天狀態不好練不到想要的強度或訓練量,我都會練得心情很不好甚至有點憂鬱,自從聽了那一集,才有了垃圾里程也是有意義的概念。這集不僅拯救了我的情緒,也讓我更願意在應當降低強度的日子降低強度,而不是硬幹。而且即使已經有了這樣的概念,我還是很喜歡重聽這一集,也很希望老師未來能就垃圾訓練量多多論述。
    另一個經常重聽的是怪獸講堂的True Max Easy Max。作為曾經天天都練到Daily Max的人,Easy Max真的是個很難理解的概念,我也不知道我是聽不懂還是不敢相信,但自從這個月開始嘗試Easy Max,我卡了半年、怎麼調動作都抓不到感覺的深蹲,竟然開始抓到感覺並且進步了。雖然初嘗甜頭,我感覺自己對Easy Max的了解還是太淺,關於這部分也非常希望能聽到老師再多聊多深挖。

  • @growjen
    @growjen Před měsícem +3

    簡單說,重訓就是最基本的鍛鍊,在開始任何運動之前,全身性肌肉強化後再去運動才是對的順序。重訓不只是把肌肉練大而已,也未必一定要練到非常重到全身大肌肌這樣,每個人生活的內容不同,都可以依據自己的需求去打造。台灣體育最大的問題就是從國高中開始沒有重訓的觀念在體育課程中。
    建議把講少子化跟人口老化那段大約40分開始,剪成短影比較好傳出去。

  • @user-zb8ll9hu3u
    @user-zb8ll9hu3u Před měsícem +1

    謝謝何老師的課程分享,受益很多!我們夫妻倆目前努力為迎接六十歲的肌力體能做準備,期待到了六十歲都能有三、四十歲的體能

  • @ye2ye2
    @ye2ye2 Před měsícem +1

    倡議 這件事 真心要長期 ~以年為單位~ 而且把自己弄的強壯和青春,才有說服力~

  • @dragonfruitbowl
    @dragonfruitbowl Před měsícem +1

    Thanks for all the valuable info!

  • @samlee6601
    @samlee6601 Před 29 dny

    這集聽了10分鐘就忍不住在FB先分享,可以說是種救贖(XD),讓我釋懷了聽同一集怪獸podcast五次還有新體會或感覺多懂了一些,不是因為沒認真聽 ~

  • @ultimateghost
    @ultimateghost Před měsícem

    感謝兩位大大的分享

  • @user-bs7ie3py5v
    @user-bs7ie3py5v Před měsícem +1

    何老師真的很厲害,說出了我一直對台灣教科書的不滿😩太過“言簡意賅”的教科書,都是片段的填鴨而已。教育專家一直強調要閱讀,可是教科書卻都是條列式的,根本矛盾。

    • @user-bl1rg6me7g
      @user-bl1rg6me7g Před měsícem

      教育專家吵起來的程度可比營養學家兇的多。他們之間甚至沒有一致的共識

    • @timlu8113
      @timlu8113 Před měsícem

      文人相輕

  • @user-hk3xh5ib8x
    @user-hk3xh5ib8x Před měsícem +1

    最近看完靈活如豹這本書,想請問老師,動作控制課程的內容是否與書中內容相似?
    另外,到底是不是要像作者講的,每天花10~15分鐘做鬆動術?在書中鬆動術五花八門,到底要挑那些?還是做些輕重量的標準動作,就可以保養了。
    感謝老師。

    • @monstertraining
      @monstertraining  Před měsícem +2

      不一樣,而且我們並不主張做大量的鬆動😌

  • @user-bs7ie3py5v
    @user-bs7ie3py5v Před měsícem

    我已經無法知道我的基因經過訓練能有的最佳身體素質了😂

  • @gracetsai8575
    @gracetsai8575 Před měsícem

    老師,請問負重訓練鞋有斜坡度和平底貼地兩種,兩者分別適用時機為何? 謝謝

  • @user-dr7zy5oo5h
    @user-dr7zy5oo5h Před 6 dny

    老師!那位女士是我的學生 她上課有跟我提到這件事 她也會聽你的podcast 我們要對「老太太」三個字表達嚴正抗議!😂😂😂

    • @monstertraining
      @monstertraining  Před 4 dny

      這事情不只發生一次,可能不是同一人,不過很開心你的學員因為我們的倡議開始訓練🥰

  • @timlu8113
    @timlu8113 Před měsícem

    考證照不一定要去當教練
    林益全老婆的證照可能比很多線上教練還要多
    吳若權也是為了省去復健時間和金錢直接去考國際證照
    主要是要維持證照有效
    就必須不斷上研習課程
    充實自己 也能幫助身邊的人

  • @shen3135
    @shen3135 Před 26 dny

    希望何博士把感谢和会员开开,我不想总是白嫖呀😅

  • @areko261788
    @areko261788 Před měsícem +1

    甲許會不會改天被何老師扁😂

  • @jc7877
    @jc7877 Před měsícem +1

    手術有真人的
    只要打英文關鍵字

  • @tori8430
    @tori8430 Před měsícem

    想請問糖尿病患者,在一週重訓2-3天的頻率下,該注意什麼樣的飲食搭配,以及是否加上有氧訓練來達到持續增肌又能減脂的目的!

  • @cmhong1126
    @cmhong1126 Před měsícem

    請教何老師,有人推zone 2運動比較好,說因為不會產生乳酸。想請教老師怎樣的運動會產生乳酸呢? 還有運動產生乳酸為什麼會不好呢(乳酸不是會代謝掉或是轉換成能量?)?

    • @monstertraining
      @monstertraining  Před měsícem

      最近錄了一輯有關這方面的內容,應該幾週內會播出😅

  • @EDEN-gb3rm
    @EDEN-gb3rm Před měsícem

    想請問「潛水」(深潛)透過肌力體能訓練,能夠幫助在水裡的運動表現嗎?

  • @juneliu5626
    @juneliu5626 Před měsícem

    何老師 Josh 你們好我有一個大大大問題想問😅
    不知道能不能請你們聊,或者專業的人聊有氧訓練跟穩定性訓練的指標監測跟訓練計畫。
    去年看了 Peter Attia 的 Outlive 大大改變了我對訓練的安排,書中提出要達成健康老化是訓練根基是 Strength,VO2 max, Aerobic Efficiency 跟 Stability。
    我之前只有練肌力不知道在健康老化的路上我還有三個科目完全沒讀。
    過去三年從邱個聽到怪獸訓練電台,何老師幫我在肌力訓練上建立了系統性的概念,練肌力的時候覺得有完整的觀念架構,知道自己在做什麼,要怎麼調整。目前在有氧訓練上苦於找不到講的夠深夠系統性的內容,所以很希望在有氧訓練跟穩定性訓練也可以透過何老師的分享得到一個完整的觀念系統。
    講到這裡怒猜何老師可能不會輕易分享相關但不是直接專業的主題 😆
    這個 request 太大無法達成的話也沒關係,希望至少可以透過你們的金口打書。我一直在等 Outlive 的台灣譯本出版,目前還沒聽到風聲但我相信一定是 On the Way,希望到時候這本書可以在台灣賣爆,讓台灣社會在訓練當刷牙的路上更進一步

    • @juneliu5626
      @juneliu5626 Před 11 dny

      謝謝你們的回答這麼快就被點到了覺得超驚喜超開心 🫶
      不好意思表達都不太好我不是要嗆你們的專業,但只是我知道你們很嚴謹,之前對於不是肌力訓練的內容都會有但書或是不會碰 e.g. 飲食建議,怕直接被說不是專業不回答被 skip 才這樣講
      謝謝你們聽完回答好滿足 🫶

  • @user-bg6dw5cr4t
    @user-bg6dw5cr4t Před měsícem

    您好在FB 看到老師騎風扇車訓練能量系統騎到風扇車都快解體了,想請問一下想針對大力士比賽來訓練能量系統的話,要用那些方式來騎風扇車比較適合?有沒有建議的踏頻速度跟總時間,另外家裡有homegmy槓鈴架,健力槓槓片臥推椅風扇車一個20kg壺鈴,除了臥推.硬舉.深蹲.肩推外,還有沒有建議其他適合增強大力士比賽表現的訓練項目。謝謝老師

  • @user-nr6qr8yb3i
    @user-nr6qr8yb3i Před měsícem

    本集精華57:20

  • @A-Hong6333
    @A-Hong6333 Před měsícem

    何博士你好:請問一下,我想買你的書來看,可是你有兩套書,一個肌力訓練一個抗老化,我不知道先買哪一本?
    我是健身房一年多的人,有點卡關,請賜教

    • @user-hk3xh5ib8x
      @user-hk3xh5ib8x Před měsícem +1

      抗老化,你需要大重量訓練:主要是觀念。
      怪獸訓練肌力及體能訓練手冊:涵蓋各種基本的訓練動作,算是C級教練手冊。
      就看您的需求。
      小孩子才做選擇,兩本都買就是了。

  • @user-bl1rg6me7g
    @user-bl1rg6me7g Před měsícem

    youtube上有拿保存的人體組織來解說解剖的。當然手術的還是3DCG居多

  • @led0987255549
    @led0987255549 Před měsícem

    何老師您好,最近在讀運動解剖關節連動相關課程,課程內容多次提到胸椎需要維持自然後凸曲度,所以練臥推時不要挺胸以及收肩夾骨自然上推避免胸椎變直。同時我也讀了何老師的"怪獸訓練肌力及體能訓練手冊"書中討論臥推口訣中,斜臥轉正、扭槓夾肘、挺胸夾背、推地夾臀,感覺跟解剖關節連動課程說法是相反的,如賈許哥跟何老師有空的話再請幫忙回復一下臥推技術的討論,感恩。 BY THE WAY我自己實際操作覺得穩定肩夾臥推可以安全做的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