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重與死亡率關係被發現,60歲以後這個體重更長壽,你達標了嗎?

Sdílet
Vložit
  • čas přidán 17. 05. 2024
  • #体重 #死亡率 #长寿 #寿命 #健康科普 #疾病预防 #老年健康
    體重與死亡率關係被發現,60歲以後這個體重更長壽,你達標了嗎?
    到了老年,就越來越注重健康和養生。在老年人身上有一句「千金難買老來瘦」的說法。所以,多數人都覺得老年人瘦一些更好。畢竟眾所周知,人如果肥胖,很容易被三高以及各種心血管疾病「找上門來」。
    王奶奶今年61歲,身高158cm,體重137斤。因此,王奶奶為了能更長壽,就在飲食上進行了控制。一個多月過去了,王奶奶一下子瘦了將近20斤,明顯看得出瘦了一大圈。
    就在一天王奶奶出來散步時,腳下一滑,便摔在了地上,隨之而來的便是一陣劇烈疼痛。之後被家人送往醫院,通過檢查,最終已經確定王奶奶發生了骨折,而且還伴有中度的營養不良。
    其實,老年人隨着年齡增長,鈣本身就流失的較為嚴重,如果再繼續減肥的話,骨密度會進一步降低。這樣一不小心,就很容易發生骨折。而且,老年人骨折實際上是很難恢復的。如果較胖一點的話,脂肪對骨頭還能有些保護作用。
    因此,老年人真沒必要盲目減肥。很多人都普遍認為老年人應該瘦一些才是長壽的,這可能是一個誤區。有研究發現,老年人適度胖一些的話,才會更健康、更長壽。
    一、研究發現,老年人適度超重,會更健康、更長壽。
    我們知道,衡量一個人的胖瘦標準通常用BMI指數來表示。世界衛生組織將BMI指數小於18.5的為偏瘦,BMI指數在18.5~23.9為正常,在24-27.9為超重,最後BMI大於等於28可視為肥胖。根據這個公式可以計算出,王奶奶的BMI值為27.4,屬於超重的狀態。
    通常情況下,我們都會認為,體重保持在正常BMI的指標範圍是最健康的。而事實上,這個指標並不適用於所有年齡階段的人。研究發現,對於60歲後的老年人來說,適度超重才是更長壽的。
    歐洲曾調查發現,60歲以下的人群,BMI指數保持正常範圍之內的(18.5~23.9),發生死亡率較低。另外,對比數據後,驚訝的發現,超過60歲的人群,BMI指數適量超一些,在24~28區間左右,甚至BMI達到30的,死亡率最低。甚至比正常體重的人群,死亡率還要低6%。
    除此之外,還發現適度的超重還能夠降低心血管的死亡率。在《自然·老化》的期刊上報道發現,與正常體重相比,那些超重和肥胖的老人,發生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以及全因死亡率會顯著降低。
    研究人員還總結出,老年人全因死亡風險最佳相關的BMI為29.3。另外,心血管疾病死亡風險相關最佳BMI為26.5,非心血管疾病死亡風險相關最佳BMI為30.6。
    綜上所述,老人適度胖一些,會更健康、更長壽。而這個「適量」,是大概BMI保持在24~28甚至30。顯而易見,BMI指數已達到超重和肥胖。看到這裡可能會打破很多人的認知,明明都說瘦點好,這怎麼變成胖點好,胖點更長壽了呢?
    二、為何超重,死亡率會降低,怎麼解釋?
    首先,中老年人隨着年齡逐漸增長,身體各項機能會明顯發生下降,消化吸收功能也會逐漸減弱。所以,老年人本身就容易發生營養不良的現象。並且有數據顯示,38%的社區老人和86%的住院老人,幾乎都有營養不良的問題。而老年人營養不良,帶來最明顯的後果就是免疫力下降。
    我們也知道免疫力下降的人群,更容易生病。由於免疫力過低,無法抵抗外來細菌、病毒的侵襲,繼而容易被感染,最終容易引起各種各樣的疾病。而他們又會由於營養不良,導致身體發生疾病後,無法及時進行自我修復,就更容易使疾病進一步加重,是一個惡性循環。
    而超重一些的老人,通常體內營養較為充足,不容易發生營養不良的情況,所以能夠更好地抵抗疾病,身體受侵害後也能更好的進行自我修復。因此超重一些能夠降低死亡率,使人更長壽。
    另外,如果適度超重的話,身體脂肪會較多一些,這能夠很好地保護骨關節以及內臟,就不容易發生像王奶奶這樣,很容易就摔骨折的情況。
    不過這也並不代表,老人就越胖越好。可以說,身體稍微胖一些,生存優勢可能比較瘦的人群更為明顯。因此,老年人可以適量的超重,BMI指數在24~28之間相對比較健康。但是,光說體重也無法準確地判斷一個人是否健康。如果胖些的老年人,肉都集中在肚子上,導致腰圍過大的話,對健康也是極為不利的。
    三、即便超重,腰圍也要管理好。
    腰圍能夠反映一個人腹部脂肪的多少。男性腰圍小於85cm,女性腰圍小於80cm屬於正常腰圍。而如果男性腰圍≥90厘米,女性腰圍≥85cm,就屬於腹型肥胖。
    腹型肥胖的人腹部脂肪含量較高,分為皮下脂肪和腹部脂肪。顧名思義,皮下脂肪是我們可以用手抓到、摸得着的脂肪。而腹部脂肪指的就是內臟和血液中的脂肪。不管是何種類型的脂肪,對身體的危害都是很大的。
    特別是內臟脂肪的人,其脂肪存在於內臟中,給內臟正常運轉造成負擔,增加脂肪肝風險。這樣,通過血管內的血脂含量也會較多,進而使血液正常流動的速度變得緩慢,心臟處的血液供應不足,容易使心臟發生缺血。長期以往,可能會誘發心腦血管疾病,例如冠心病、高血壓等。
    此外,美國抗癌協會統計發現,內臟脂肪過多的男性患結腸癌的風險比常人高25%。而且還發現,在40多歲腰圍很粗的人,到了70歲更容易發生阿爾茨海默病。也正驗證了「腰粗一公分,壽命縮短一歲」的說法。
    另外,腹部的皮下脂肪過多,也可能會壓迫脊柱,從而誘發或加重腰椎間盤突出的症狀。也可能會導致呼吸不暢。
    總而言之,60歲後的老人稍微超重問題是不大的。但是也要管理好自身腰圍,切忌不可都胖肚子上。對腰圍過胖的老人,可以適當減少飲食中攝入的脂肪比例。另外,平常多保持挺腰收腹的姿勢,長期堅持可以鍛煉腹部肌肉,使腹部脂肪慢慢減少。
    不過老年人要想長壽,除了管理自身腰圍,還要做好這幾點。
    四、老年人想要長壽,還要做好這幾點。
    1、做到飲食均衡。我們已經知道,老年人很容易發生營養不良。而針對這個情況,最好的辦法就是飲食上儘量做到均衡,來保證每日身體所需的營養充足。在飲食中,要合理搭配食物,每頓飯儘量食材多樣化。
    另外,像高蛋白食物,如雞蛋、牛奶、瘦肉類可以多吃些,水果蔬菜也必不可少。對老年人來說,只有營養充足了身體才能更健康,才能更好的預防和抵禦疾病。
    2、保持心情愉悅。很多人可能意識不到保持好心情的重要性,長期的好心情能夠維持免疫系統正常工作。而如果因各種鎖事而產生消極情緒,就會直接影響免疫系統和內分泌系統,容易導致內分泌失調,更容易患上慢性疾病。
    我們知道有些老年人情緒過激,易發生心絞痛、心肌梗死,也會直接一瞬間血壓升高,最終容易危及生命。由此看來,老年人應該保持好的心情,在心態上,也要進行調整。
    3、堅持適度運動。老年人隨着時間流逝,身體中肌肉含量會慢慢下降,這會讓皮膚鬆弛、無彈性,免疫力降低,很容易一不小心就會受傷。不僅如此,還可能導致肌肉減少症,更容易發生營養不良,身體也會變得虛弱。
    而老年人堅持多運動就可以保持肌肉含量、提高免疫力,更好地抵禦疾病的侵害。不過具體做什麼運動,還要根據自身身體情況來定,比較推薦做一些輕中度運動,如廣場舞、散步、慢跑等。但是,也要注意運動時間不能過長,如果身體不適了,就立即停下來。
    4、保持良好的作息和生活習慣。
    良好的作息和生活習慣對老年人來說也很重要,很多疾病也與不良的作息有關。而老年人本身身體就較為虛弱,如果經常熬夜,對身體而言,無疑是「雪上加霜」。
    所以,老年人應當保持充足的睡眠,早睡早起。不過,當早上醒來之後,不要起床過猛,這樣的話可能會引起腦部血管破裂、突發心梗等情況,可以在床上適當的甦醒幾分鐘再緩慢起床。另外,平時要保持多喝水的習慣,提高身體的代謝,抽煙、喝酒的習慣也儘量減少或避免。
    總的來說,老年人想要長壽,是萬萬不可盲目減肥的。如果體重不是胖的誇張,大可不必放在心上。不過即便是胖一些,也要注意管理自身腰圍。最後做到以上這三點,才能更長壽。

Komentář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