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時代台北路邊攤就有冰淇淋&冰咖啡?學校不敢告訴你的文明時代!|冰淇淋|咖啡|王佐榮|老照片|大稻埕|

Sdílet
Vložit
  • čas přidán 14. 03. 2023
  • 日本時代,臺灣最夯的冰品跟飲料是什麼?
    有圖有真相!揭密一般民眾的生活日常!
    特別感謝 #聚珍臺灣 提供手繪上色照片~📷
    購買《彩繪李火增I》: bit.ly/3Yu3RGJ
    購買《彩繪李火增II》: bit.ly/3Jq6ViP
    #台灣 #台北 #日本 #老照片 #大稻埕 #冰淇淋 #咖啡 #日治 #王佐榮 #taiwan #taipei #japan #history

Komentáře • 781

  • @emily20187
    @emily20187 Před rokem +614

    謝謝佐藤老師。母親九十四歲。看到這影片非常開心,因為她小時候就是在這裡吃冰的。她也很開心地把影片傳給住在美國當年讀蓬萊國小的同學。老人家們看到這些影像都很感動。

    • @fototaiwan
      @fototaiwan  Před rokem +91

      謝謝來函,這就是我努力研究的最大快樂所在。
      煩請您與令堂多分享,也歡迎多參考《看見李火增》、《彩繪李火增》等相關書籍。

    • @orangjujur1
      @orangjujur1 Před rokem +47

      我媽也是蓬萊國小的!那時候只有女生❤
      我外公是太平公學校的❤
      我爸爸是長安國小。
      我是雙蓮國小。

    • @user-xy2mp2lb7w
      @user-xy2mp2lb7w Před rokem +75

      讚!已訂閱~~
      黨國敎育影嚮,到現在網路還是散布日本時代台人水深火熱,吃蕃薯籤!我是鹽水人,鹽水最有名之一“豬頭飯”,是用“在來米”煮的,我家幾代人跟所有的鹽水人都是這種食物的愛好者。此外,我阿公戰前在菜市場賣蚵仔,我大哥岳母還向他買過蚵仔呢?以上述兩種普羅小吃為例,有香噴噴的豬頭飯不吃,有甘甜的蚵仔不吃,去吃難以下嚥的蕃薯籤?我聽他們在放屁!幹!

    • @boodaxwang637
      @boodaxwang637 Před rokem +34

      我奶奶也是九十四歲,但剛離世,依稀小時候她帶我都只買日本的零食給我,可能是對日本時代的一個懷念,不過她是嫁給我軍人爺爺,最近在想這就是台灣歷史的多元

    • @lochiwei
      @lochiwei Před rokem +64

      這裡容我做個平衡報導。這影片做的應該是當時台北人的實況,但對鄉下人的實際生活可能就沒法反映。我娘今天也已經八十幾,她說當年小時候住在鄉下,雖然自己家是種田的,但窮到連白米都沒得吃,只能吃蕃薯籤,就更別說吃什麼冰淇凌了。後來還因為家裡小孩太多養不起,被送給了親戚當童養媳,這可能是現代人完全無法想像的事,為什麼父母會把自己的小孩送給別人。當時鄉下窮到連飯都沒得吃,就更別說上什麼公學校了,我大部分的阿姨到現在依舊是文盲。

  • @driftersky
    @driftersky Před rokem +250

    突然看到你的頻道,覺的真的好珍貴!過去日本時代的台灣真的充滿了美感與人文!以前外婆(1900年出生)很懷念日本時代,到處都很整潔乾淨,連水溝都很清澈,以前家家戶戶還會有整潔比賽,真的很有趣。她以前很愛喝咖啡,店員都說她這麼老還這麼跟得上時代,殊不知她們以前年輕就會喝咖啡了。感覺似乎當時台灣文化水準就很高了!

    • @fototaiwan
      @fototaiwan  Před rokem +14

      頻道中其他影片也請多指教,訂閱、分享。

  • @pansychung5170
    @pansychung5170 Před rokem +70

    佐榮先生你好,我是1955年生,家中6個小孩的第5個,換句話說,我也是二戰後的嬰兒潮出生的人之一。祖父在屏東鄉下算望族,祖父15歲就考上秀才,長大後(日據時代)讀如今的台大,後來做生意,也會到唐山做生意。父母是日據時代出生長大的人。我年青時到美讀書,接觸中國留學生,他們都說我們台灣人「生活在水生火熱之中,所以要解放台灣」,我是聽了一頭霧水!我問我媽媽是真的嗎?我媽回答我說,雖然清苦,但不至於,因日本時代有糧票,各種補給的發放。最讓我印象深刻且驚訝的是,我媽說,以前啊,因鄉下較窮且都務農,小孩都要到田裡去幫忙,導致無法去上課,日本人(大概類似現在的鄉長吧)就會拿棍子來打"父母" (當然不是嚴打拷問,警示一下),責問為什麼不讓小孩去上學? 我聽了其實心中很震撼!至今我回想我媽這段話,我還是對日本人很感動! 1955年,也就是二戰後10年,我出生,我是住屏東市的,我就有很多皮鞋(每年過年一雙鞋嘛!那時過年都會買新衣新鞋,平時很少買,都是檢姊姊的!),但我到小學,因我媽自學裁縫,我就常常有漂亮衣服穿!
    希望你能把更多真相報導出來,打臉中共!

    • @fototaiwan
      @fototaiwan  Před rokem +31

      日本時代到後期基礎教育是「義務教育」,也就是説國民有接受教育的「義務」。前期雖然尚未實施義務教育,但是「保正」會上門,「規勸」家長讓小孩接受教育。至於,「配給制度」已經是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以後才出現的。
      我們的父母都是說「日本時代」,我想用這個名詞會比較好一些。
      歡迎多參考頻道中其他影片,並請訂閱、分享哦!

    • @emine2353
      @emine2353 Před rokem +23

      台灣的歷史並非只有中國人,也不該偏頗地以中國為主角的角度來教導學生,如此除了能讓年輕一輩的台灣人認識自古以來台灣是多元文化民族社會,也更能培養用台灣人角度觀看日本時代、荷蘭時代等台灣歷史。

    • @emine2353
      @emine2353 Před rokem +5

      @@user-sl6yv5gg5k 關韓國人何事啊!

  • @vivi-vs9of
    @vivi-vs9of Před rokem +133

    曾經上過一門課,專門研究日本時代以及二二八事件的台灣史教授曾研究過,日本時代的台灣被建設為當時除日本以外亞洲工業化最發達的國家,台灣當時的人民受教育的程度也相當高。這也就是為何後來二二八事件會發生的原因。
    當年度受教化程度相當高的台灣人,都認為能夠打敗日本的國民黨應該更有程度和素質,結果看到他們退來台灣,怎麼每個人衣衫不整、沒有素質,言語和行為粗俗等,跟日本軍隊即使是戰敗,每個人都還是穿的乾乾淨淨整整齊齊的,完全不一樣,心裡想著這群人怎麼打敗日本的啊?然後這一群退來台灣的軍人,教育程度似乎也沒有台灣人高,還到處欺壓台灣的百姓,後來還禁止台灣人說日語,說台語,然後想把日本人留下的具有藝術風格的建築破壞、亂改造等,也難怪造成後來的二二八等事件。

    • @Windduster
      @Windduster Před rokem

      然後才知道,日本輸的是美國的兩個小男孩,國民黨軍雖然取得名義上的慘勝,卻是被大陸人民給趕出來的😂,等於撿個破爛來供奉,能不嘔嗎

    • @zoo0602
      @zoo0602 Před rokem

      因為打敗日本的是美國而不是他們,甚至還被中共打殘是美國將這些難民轉移到台灣收留。

    • @user-od8oo1om3v
      @user-od8oo1om3v Před rokem

      @@zoo0602
      當時國共兩黨談判失利
      美國不願意再繼續給國民黨武器
      共產黨手上剛好又有俄羅斯給的援助
      以及日本俘虜留下來的武器
      國民黨沒有退路~只好退守台灣.......
      當時美國有意不允許國民黨擅自退到台灣
      台灣還沒被正式給予中華民國的所有接管權利
      但蔣介石聽了高人指點
      就計畫了退守台灣的事
      因為他知道台灣在當時日本戰敗上
      跟沖繩被美軍控制一樣是以接管的名義接收台灣
      但所有國家又都不能對沖繩跟台灣來毛手毛腳
      畢竟當時跟美國忙著圍堵共產勢力擴大化
      不像書上所寫的直接將台灣黨國化
      是因為228事件
      蔣介石怕失去最後一根稻草
      才進行一連串的政治清算與塑造黨國思想
      才有了後面的戒嚴時期與不准說方言跟日語的事
      因為怕台灣人被共產勢力給滲透

    • @user-ic7hm7iy2b
      @user-ic7hm7iy2b Před rokem +29

      當時國民黨 是乞丐兵 😂

    • @sennamp4941
      @sennamp4941 Před rokem +10

      明白當時的國軍軍人是為逃離阿共才來到台灣,衣衫不光鮮是可以理解,但軍紀不良欺負群眾就是天理不容。
      不過話分兩頭,即時是當時日本管治的朝鮮半島,因為日本將工業發展集中於北部,令北部經濟水平較為發達,南部當時仍然比較落後

  • @jjrrloveschichi
    @jjrrloveschichi Před rokem +169

    偶阿公阿嬤說他們日本時代日子就過得很好,阿嬤過世前總是說她出世就是日本人。還好,祖父母輩有著美麗快樂的童年。

    • @fototaiwan
      @fototaiwan  Před rokem +4

      歡迎多分享,謝謝支持。

    • @akira9788
      @akira9788 Před rokem +30

      好像歷經那個年代的長輩都有類似的說法⋯⋯
      我阿公阿媽也都是這樣,常常怨嘆,他小時有皮鞋穿,還一年換一雙新鞋,我阿爸的鞋捨不得穿,進學校才穿,因為鞋子要留給2個弟弟

    • @jjrrloveschichi
      @jjrrloveschichi Před rokem +31

      @@ericlee3784 別人在談往日時光你在談政治。去政治版吧!

    • @user-ts2eg7nv6p
      @user-ts2eg7nv6p Před rokem +1

      @@ericlee3784 228又有外族來屠殺,小時看外族警察素質很差

    • @vers777
      @vers777 Před rokem +16

      ​@@ericlee3784 逃難後代憨粉 你好

  • @SamuraiTraveller
    @SamuraiTraveller Před rokem +184

    能夠重新認識台灣的歷史真好

    • @fototaiwan
      @fototaiwan  Před rokem +7

      謝謝支持,請幫忙多分享!

    • @user-pg8ys2dj5x
      @user-pg8ys2dj5x Před rokem +5

      @@fototaiwan 加油! 把台灣消失的歷史都找出來

  • @gisellecheng5227
    @gisellecheng5227 Před rokem +112

    感覺日治時代的台灣街景比現在的台灣街景好看很多倍

    • @kanianiki5358
      @kanianiki5358 Před 11 měsíci +2

      台湾最美的建筑不是屋顶加盖吗

    • @dawn910004
      @dawn910004 Před 6 měsíci +2

      @@kanianiki5358 民國才有加蓋,日本時代沒有。當然一下子多了那麼多外地來的人,比起漂亮當然可以住才是當時政府考慮的事。

    • @kyonisimura
      @kyonisimura Před 2 měsíci +2

      @@dawn910004其實不應該收容那群人,驅逐非法移民跟不要聖母收容難民就沒有228

    • @user-ox7is4kp7d
      @user-ox7is4kp7d Před měsícem

      @@kyonisimura 這下你可以了解為何歐洲目前極右派會崛起的原因

    • @user-ec4ov4pp4p
      @user-ec4ov4pp4p Před 5 dny

      對呀!日治時代我家附近不是竹管厝就是黃土厝,比現在的台灣街景好看很多倍

  • @tom617tw
    @tom617tw Před rokem +244

    謝謝 我是外省二代 真的很喜歡這些歷史
    希望能多製作些 讓台灣人更了解
    也希望政府能作轉型正義

    • @fototaiwan
      @fototaiwan  Před rokem +31

      我們會繼續努力還原,請多分享。

    • @kyonisimura
      @kyonisimura Před 2 měsíci +1

      轉型正義現在…..虎頭蛇尾

  • @w2e3tw
    @w2e3tw Před rokem +67

    原來那麼早就有芒果冰了
    是說日領時期房子真的很漂亮,都很有特色

  • @SaruSaru-he8xn
    @SaruSaru-he8xn Před rokem +124

    日治時代台灣的治理是相當到位的,不是像黨國宣傳的那樣難堪。謝謝您的照片提供了我們真相🎞️📷📸

    • @fototaiwan
      @fototaiwan  Před rokem +8

      歡迎觀賞頻道裡其他影片,也請訂閱、分享。謝謝!

    • @rockett6554
      @rockett6554 Před rokem +23

      日治時代對台灣的治理是有好有壞,對台灣的交通甚至水利建設、提高台灣國民素質,衛生觀念的建立以及法治的普及,有其貢獻,但也請不要一昧的美化日治時期,日本人和台灣人是不平等的待遇,日本人早期進入台灣殺了很多台灣人,台灣人受到壓迫和奴隸,這些都是事實,也請不要忘記。我愛日本,但歷史可以原諒,不能忘記。國民黨其實說的並沒有錯,只是沒有把日本人治理台灣的貢獻說出來罷了!

    • @user-sr7xx2mj3l
      @user-sr7xx2mj3l Před rokem +2

      @@rockett6554 台灣走了個日治,接著被中國國民党侵佔

    • @Wish-Hope
      @Wish-Hope Před 10 měsíci +16

      @@rockett6554
      從西班牙、荷蘭、鄭成功、清朝、日本、國民黨這些入侵者來說,一定有利益衝突、文化矛盾以及歧視問題,都會引發在地住民的殺戮與怨恨,只是那一組人進來後的目的下掠奪與建設比較多、比較用心,確實相對感受不到國民黨的誠意!而日本顯然認真在長期經營目的上。

    • @ImRyo585
      @ImRyo585 Před 5 měsíci +2

      @@rockett6554
      付出很大代價才走上文明發展的道路
      國民黨來又把那些壞事再幹一次,
      整個拖延了台灣文明進程。

  • @liebfraumilch3518
    @liebfraumilch3518 Před rokem +303

    太好了,台灣就是缺日本時代的歷史!這才是真正的台灣史!

    • @fototaiwan
      @fototaiwan  Před rokem +35

      自己的歷史自己講。感謝支持,請多分享、訂閱。

    • @shengyunghung2308
      @shengyunghung2308 Před rokem +1

      台灣人的記憶被集體洗腦了 我小時侯還以為台灣很落後 大陸很強大 國民黨是台灣救星 因為老師是這麼教的 結果原來是反過來 而且路上的學生都有穿鞋 民眾吃冰琪琳 冰咖啡 1950年之後反而是倒退了 怪不得我爸爸這麼討厭國民黨 這跟他們在當年小學教室裏教的宣傳內容完全不一樣

    • @user-xt7qz3ww9q
      @user-xt7qz3ww9q Před 6 měsíci +6

      對,我們才不是從古至今都中國的,我們有被日本統治過,這個影片就是台灣曾被統治過的證據

  • @user-gu9yd1xz4q
    @user-gu9yd1xz4q Před rokem +23

    遇到很多長輩大部分誇讚[日本時代]如何好,是相對於國民政府戰敗後進來台灣,軍 紀律敗壞,民,民不聊生那副慘狀

    • @user-dh1yz1wx8y
      @user-dh1yz1wx8y Před rokem +7

      就跟共產黨一樣啊 黨國體制 就差反共 共產 但我比較喜歡日治時期美學 反觀華國美學 都亂成什麼樣了 交通整齊 市容整齊都比不上 現在華國美學 蓋的鐵皮屋都沒有美感 而且蓋的房子都沒有間距 都蓋太密集了 把行人專用區都壓縮成什麼樣了 我看日治時期 視覺上都舒服多了 只能說是一個被外省黨集團搞壞了

    • @user-gu9yd1xz4q
      @user-gu9yd1xz4q Před rokem +1

      @@user-dh1yz1wx8y 對你說的沒錯,我有個原住民友人,有次在聊天聊到民族英雄鄭成功時,非常不削講,要不是他 ,你們這些漢人腳踩土地都我們原住民的。

  • @lilillll
    @lilillll Před rokem +52

    日治時期的建築漂亮多了.....

    • @fototaiwan
      @fototaiwan  Před rokem

      歡迎訂閱,多分享。

    • @fon345
      @fon345 Před rokem +3

      某個團體不要來的話 現在會很不一樣

  • @davidwalther1485
    @davidwalther1485 Před rokem +62

    很感動。我爸爸出生於昭和二年。住在天水路。能看到爸爸小時候生活的情況,真的很感動。他以前口中的,如數家珍的建成區,大稻埕一帶,現在已經不一樣。但是也可以看到一些遺留的痕跡。

    • @fototaiwan
      @fototaiwan  Před rokem +8

      家父是昭三出生,生活在下奎府町,感同身受。
      歡迎多參考頻道中其他影片,並請訂閱、分享哦!

  • @JacksonJony
    @JacksonJony Před 26 dny +2

    我是大陸的一名大學生,可以在YT上看到台灣曾經的歷史,感覺很好。此外,老師的講述也非常有趣,正如節目宗旨所説,有圖有真相。

    • @fototaiwan
      @fototaiwan  Před 26 dny

      謝謝您的觀看!彼此多了解對方,是一件美好的事。

  • @jasonc5618
    @jasonc5618 Před rokem +139

    如果當年日本人沒走,結合台灣漢民族的優點融合在一起,現今不知道是一個什麼樣的天地?就算日本人走了,但如果中國人沒來,台灣應該也會學習日本留下來的優點跟理念繼續發揚,我猜會是一個很特別的國家。突然覺得....老天爺真愛捉弄人....

    • @inggermanydeutschland3808
      @inggermanydeutschland3808 Před 10 měsíci +1

      台灣本來就比中國進步很多,甚至比日本本土
      還有國民黨沒來把台灣精英都殺了,還有帶200萬人來吃垮台灣+惡性通膨
      四萬舊台幣換一塊新台幣
      當然完全不一樣

    • @user-zj7iv6xv5o
      @user-zj7iv6xv5o Před 9 měsíci +34

      我一直認為,如果台灣繼續受日本統治,又或者是台灣沒有中國人來到台灣搞亂,台灣現在的發達程度很可能跟日本東京、橫濱、神戶等大城市不相上下,至少街景市容會提升非常多

    • @jitouxia-2005
      @jitouxia-2005 Před 8 měsíci

      哈哈,不过是殖民地人,还妄想成为主人?如果没被归还,那么会在上世纪七十年代的反殖民运动中成为一员,并在80年代归入中国。

    • @daniel8899
      @daniel8899 Před 7 měsíci +9

      如果中國人沒來台灣至少會保留日本留下來現代化的文明,台灣的發展應該會與日本差不了多少,搞不好還會是戰後供應日本糧食的來源

    • @AmanBarmanien1983kastro
      @AmanBarmanien1983kastro Před 7 měsíci

      ​@@user-zj7iv6xv5oonly you are Hans

  • @user-xv6qp5vb7s
    @user-xv6qp5vb7s Před rokem +19

    我阿祖在日本時代,每天都會喝咖啡

    • @fototaiwan
      @fototaiwan  Před rokem

      歡迎多參考頻道中其他影片,並請訂閱、分享哦!

  • @matsuzaki711
    @matsuzaki711 Před rokem +12

    我外婆就是土生土長的大稻埕小孩,她幾年前過世時104歲,她就是蓬萊公學校高等科畢業的,戰時到海南島擔任護士長,我家還有一張外婆的薪資條,上面寫著護士長月薪是20日圓,這在當時是非常非常高的薪水。不過可能是軍隊醫護的原因,她直到老年還是那句口頭禪:「這病喔,嗎啡注落隨好!」😁
    她的台語腔調非常獨特,比如說魚,一般唸ㄏㄧˊ ,但她的百年前大稻埕腔調是唸做ㄏㄜˊ。
    非常感謝佐榮老師幫助台灣人尋找失落的時代與被刻意抹去的記憶,我會用力推廣這個頻道,也會給小孩們看,以前日本時代的台灣人是過著怎樣進步的生活,讓他們知道阿祖為什麼這麼懷念日本時代。

    • @fototaiwan
      @fototaiwan  Před rokem +2

      您阿嬤的薪資條是本俸,另外還會有津貼。另外,阿嬤說的應該是泉州腔。頻道裡還有其他節目,請您多多分享、 支持。

  • @yasirrin5041
    @yasirrin5041 Před rokem +27

    我阿公說台灣人真的需要吃地瓜是國民黨來台後那段時間,一直到蔣介石死之前。

  • @filmmixlife
    @filmmixlife Před rokem +45

    從小就很懷疑教科書了,因為民國十年出生的阿嬤對曾經短暫的日治時代非常懷念喜愛啊

    • @user-tr4iw3zf8f
      @user-tr4iw3zf8f Před 4 měsíci +2

      反抗不了,就只好爱上强暴者了

    • @wing2262
      @wing2262 Před 2 měsíci

      ​@@user-tr4iw3zf8f是啊 就像對岸厲害國說我們到現在都還在啃樹皮一樣呢~

    • @user-tr4iw3zf8f
      @user-tr4iw3zf8f Před 2 měsíci

      @@wing2262 你在哪里听说的?我从来没有听说过这个谣言。

  • @user-ze1nv9vj5r
    @user-ze1nv9vj5r Před rokem +17

    我的曾祖父1932年出生,1939年進入公学校就讀,1941年升3年級時改為国民学校,1944年升6年級,1945年3月畢業,是最後一代接受完整日本教育的台灣人。

  • @user-bj9yd3qi8x
    @user-bj9yd3qi8x Před rokem +11

    感動於你平實的介紹,母親生於1935年就讀蓬萊國小,舅舅生於1929小學就讀太平國小,現都已不在人世,小時候吃冰淇淋是常被他們提及的童年記憶…

  • @taupas2475
    @taupas2475 Před rokem +25

    本身很喜歡日本文化 前幾天發現這個頻道 發現寶藏 來更了解台灣

    • @fototaiwan
      @fototaiwan  Před rokem +1

      感謝支持!請多指教頻道內其他影片,歡迎訂閱,多分享!

  • @jimwangtaipei
    @jimwangtaipei Před rokem +71

    其實叭餔也有加牛奶,奶粉去泡的,家中以前就是製冰淇淋,台灣用的是阿摩尼亞製法,而且是從最初期日本時代到現在都還有人在使用,台灣剉冰真的完整日本原裝的

    • @fototaiwan
      @fototaiwan  Před rokem +30

      下次來講剉冰🍧

    • @user-jl1jo1ig7p
      @user-jl1jo1ig7p Před rokem +3

      @@fototaiwan 拿板凳等著老師。期待重溫兒時的記憶

  • @ifl6621
    @ifl6621 Před rokem +40

    第一次看到影片很感動,這才是真正的台灣歷史,台灣的靈魂。

    • @fototaiwan
      @fototaiwan  Před rokem

      頻道中還有其他影片,請多指教。也歡迎您訂閱,分享。

  • @user-lh3dy1en2z
    @user-lh3dy1en2z Před rokem +52

    從食衣住行認識過去
    結合大量的圖片、影片考證,看完影片立馬就瞭解,真的收益太多,講解非常清楚。非常感謝作者的用心。

  • @ailinhuang4349
    @ailinhuang4349 Před rokem +50

    台灣大熱天路邊冰飲根本急救站。日治涼飲應該有很多類型,手搖杯的阿祖就是這些攤販們吧!

  • @tsaisan
    @tsaisan Před rokem +21

    讚的👍

  • @ivanchenht
    @ivanchenht Před rokem +30

    小時候聽祖父與人聊天,說他會做很好吃的冰淇淋,那時覺得驚訝!回想起來他曾在花蓮光複糖廠鐵道課工作過,應該是真的,因小時候看過類似Dupont打火機上有鐵蓋子,一按自動打開加點火,燃煤油棉芯。

    • @fototaiwan
      @fototaiwan  Před rokem +4

      花蓮港製糖大和工場。有可能哦,其實製作並不難。

  • @user-ig6ke4uh3o
    @user-ig6ke4uh3o Před rokem +50

    個人對1935年始政40年博覽會有極高興趣,以前黨國教育完全隻字未提,希望佐榮老師能夠多多繼續發掘真相,頑張れ!

    • @fototaiwan
      @fototaiwan  Před rokem +9

      正在努力當中,請期待。
      歡迎觀賞頻道其他影片,也請訂閱、分享。謝謝!

    • @user-nx9vc7jo2r
      @user-nx9vc7jo2r Před rokem +3

      博覽會所收集各種印章拓本及當時所購念品可人共研究參考!

    • @fototaiwan
      @fototaiwan  Před rokem +8

      @@user-nx9vc7jo2r 正在編纂1935年臺灣博覽會書籍。

    • @momimaan
      @momimaan Před rokem +5

      有興趣+1
      不過稍微多嘴一下,頑張れ是命令形,為上對下的喝斥口吻(類似“你給我加油點!”的意思),頑張って才是鼓勵人的語氣(“請加油”的意思),使用上留意一下比較好哦😊

    • @user-ig6ke4uh3o
      @user-ig6ke4uh3o Před rokem +2

      @@momimaan 感謝指正,下次會注意。

  • @Aqua0168
    @Aqua0168 Před rokem +16

    謝謝佐藤老師。我看每部影片都非常感動,真是開了眼界,跟以前老師教的都沒穿鞋差異很大,很難想像居然有冰淇淋跟冰咖啡,而且還很文青。當時生活在那個年代的長輩現在都90幾歲了,生活故事漸漸被遺忘真的是很捨不得啊,能夠透過觀看佐藤老師的影片來回顧學習歷史,真的是太好了,感謝佐藤老師。

  • @maggieinaba
    @maggieinaba Před rokem +76

    冰淇淋的製作需要一些食品科學的技術才能乳化到細緻入口即化的美妙滋味,原來台灣很早以前就有這麼時髦的零食😍謝謝老師的考證與分享,已訂閱!

    • @fototaiwan
      @fototaiwan  Před rokem +12

      真心感謝您的訂閱!也請您多多分享。
      冰淇淋的確需要乳化技巧,當時因為各家技術不同,因此各店家口味各有擁護者。

    • @user-sn7ub7xi7j
      @user-sn7ub7xi7j Před 9 měsíci +1

      不需要什么科學添加物 很簡單 讚!喔!

    • @user-sn7ub7xi7j
      @user-sn7ub7xi7j Před 9 měsíci

      @@fototaiwan 叭噗也添加奶粉 沒騙你

  • @fumibox3513
    @fumibox3513 Před rokem +24

    早期教科書對台灣史的介紹篇幅很有限,大多著重在清朝對台治理與抗日運動,內容也避重就輕。我是高中畢業後突然對日據時代的歷史很感興趣,不過當時能找到的相關書籍也很少,只有劉還月、尹章義、鍾肇政、宋澤萊、鹿野忠雄、鳥居龍藏等人的著作可以參考。感謝佐榮老師透過影像與口述的介紹,讓更多台灣人了解曾經發生在這塊土地上的故事。

    • @fototaiwan
      @fototaiwan  Před rokem

      謝謝您的鼓勵!
      頻道中還有其他影片,請多指教。也歡迎您訂閱,分享。

  • @user-el7ce5ht6y
    @user-el7ce5ht6y Před rokem +17

    都快50歲才知道這些小時候生長的街道歷史, 這些照片太珍貴了~~!

    • @user-zj7iv6xv5o
      @user-zj7iv6xv5o Před 9 měsíci +5

      我知道台灣真實歷史後,都會對台灣感情更加深厚,以前我都被黨國教育洗腦,背了一大堆長江黃河,但我卻連家鄉的街道歷史都不知道,我感到我深深的悲哀

  • @takahide53
    @takahide53 Před rokem +20

    意猶未盡!

  • @zenthezombi
    @zenthezombi Před 8 měsíci +5

    真的非常感動有這樣的頻道,家族是大稻埕太平町,阿公阿嬤就是太平公蓬萊嬤,我父親那一代和我們都是讀日新。聽阿公阿嬤說當時的確過得很好直到台灣被接收,家族都是大稻埕的人故特別有感。謝謝您製作這麼有意義的頻道❤😊

    • @fototaiwan
      @fototaiwan  Před 8 měsíci

      謝謝您的觀賞,其他節目也請多觀賞!

  • @monkeyliar5970
    @monkeyliar5970 Před rokem +78

    真的是很棒的影片!
    能夠詳細挖掘當年的生活點滴,
    讓人重新認識以前的台灣。
    希望佐榮先生能夠為我們帶來更多當年的台灣。
    謝謝你!

    • @fototaiwan
      @fototaiwan  Před rokem +8

      其實大多數的民眾就是生活在這些細節裡。還原生活,才能還原歷史。

    • @user-so7ix9ks7e
      @user-so7ix9ks7e Před rokem +5

      真是很棒的節目、可看到以前的歷史!

    • @fototaiwan
      @fototaiwan  Před rokem +4

      @@user-so7ix9ks7e 也請幫忙多分享!

    • @user-cj7ih4lu3b
      @user-cj7ih4lu3b Před rokem +2

      謝謝佐榮老師請多多分享太棒了!

  • @milliebobbybrown4251
    @milliebobbybrown4251 Před 5 měsíci +5

    以前就住在臨沂街 那都是日本房😊 日本早期宿舍 滿滿兒時回億 三步五十還會去阿嬤家附近走動❤❤ 阿嬤家也還在

    • @fototaiwan
      @fototaiwan  Před 5 měsíci +1

      太棒的回憶了。
      記得訂閱、多分享哦!謝謝

  • @bt8982
    @bt8982 Před 6 měsíci +6

    謝謝您使我回想起成長的故鄉!家父是日據時代唸太平到六年級,家母唸蓬萊到二年級,父母親喜歡用日語講祕密話,因為小孩子聽不懂。在南京西路圓環,以前的十信銀行旁邊巷內,是友人家開的古早冰淇淋製造廠,記得約1977年左右常去買最愛吃的大盒裝芋頭冰淇淋,幾年前經過已找不到巷子了。

    • @fototaiwan
      @fototaiwan  Před 6 měsíci +3

      我是令尊的學弟!
      家裡的長輩都說那個時代是「日本時代」,提供您作為參考。

    • @bt8982
      @bt8982 Před 6 měsíci +2

      因小時受黨國教育😢誤導,留日回台後曾在太平代課過,每回社教書敍述日本欺壓台灣人時就會矛盾不舒服,遊學歐美後探討與經歷更有世界觀,更了解台灣歷史也更以身為台灣人為傲,最累的是每次都要解釋我不是泰國人😂

    • @fototaiwan
      @fototaiwan  Před 6 měsíci +1

      @bt8982 您說的「矛盾」兩字用的好!按照黨國的邏輯,很多事情說不通。頻道裡其他節目也請多指教!

  • @simbagoh
    @simbagoh Před rokem +38

    圖中可以看到尚未因馬路擴寬拆除的光食堂,真的好美;太和堂藥房目前是慈濟在經營的茶店,張東隆商行幾年前拆除剩一半,非常可惜。

    • @fototaiwan
      @fototaiwan  Před rokem +8

      內行人!可惜太和堂重修,沒有修完整。

    • @ap12999
      @ap12999 Před rokem

      @@fototaiwan 請問佐榮桑, 我在南京西路巷子內,面對法主宮廟的左邊, 那個老建築, 有牌子寫'太和堂藥房', 跟太和堂藥房是何關係?

    • @fototaiwan
      @fototaiwan  Před rokem +2

      @@ap12999 真正的太和堂藥房是在延平北路上那間哦。

    • @ap12999
      @ap12999 Před rokem +3

      @@fototaiwan 多謝佐榮桑!

  • @keithman3703
    @keithman3703 Před 8 měsíci +4

    一直抹黑別人功勞,強調自己的正確,到今時今日一直發生。

  • @bensanjpn
    @bensanjpn Před rokem +34

    詳盡的考據和精彩的解說,真的是很用心的知識CZcamsr❤

  • @user-ju4fz2pw4u
    @user-ju4fz2pw4u Před rokem +7

    佐藤 さん、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す。懐かしいまた珍しいしゃしんですね。

  • @user-ft9cx9to3h
    @user-ft9cx9to3h Před 10 měsíci +9

    曾經聽一位鄰居奶奶說她們家在日本時代,她爸爸做冰棒維生,我問她做冰棒不用電嗎?她回答我當時日本人教她爸爸水力發電技術,以前都只是聽說,今天突然看到照片好感動.謝謝你的影片證明台灣在日本時代就有人賣冰了.

    • @fototaiwan
      @fototaiwan  Před 10 měsíci +5

      不但有人賣冰,而且最賺錢的就是賣冰。所以俗話有人說,第一賣冰,第二作醫生。

    • @user-ft9cx9to3h
      @user-ft9cx9to3h Před 9 měsíci +2

      @@fototaiwan 是哦,當時她的父親成了澎湖最大的批發商,生活過得很好.養了一大家子人.

  • @Satou-mei
    @Satou-mei Před rokem +11

    無意間刷到此頻道,已經訂閱了。
    並分享給了在大阪的外婆(她懂國語和台語)也一直喊著懷念。
    會持續關注頻道和期待老師的更新~

  • @F127689645
    @F127689645 Před rokem +37

    能透過這些影像了解過去的食衣住行,了解現在跟過去的差異,彷彿坐了時光機回到過去

    • @fototaiwan
      @fototaiwan  Před rokem +3

      歡迎繼續來搭乘時光機。

  • @sphinxbarry
    @sphinxbarry Před 10 měsíci +6

    在我祖父母和父母的記憶中,吃番薯籤的日子是國民黨接收後,收刮台灣物資去大陸才開始的,當時大陸物價高漲(1930年代~1940年代物價上漲百萬倍以上),經濟崩潰,加上打國共內戰所造成的.
    同時,台灣本來有幾十個明末或清初就來台開墾的大家族,國民黨強徵土地,這些大家族就被消失了.一百年前,我曾祖父有2百多甲地,養活家中幾十人,然後就變成剩2,3甲地要養活幾十個人,我曾祖母差點餓死,每天要去拔野草吃才能勉強活下去.
    國民黨說我們每甲地只要繳交規定的穀物就能把地領回去,人都快餓死了哪來穀物.台中市的"麻薏"怎麼出現的?因為要活下去,所以費了很多功夫,把粗糙難下嚥的麻葉搓揉到可以吃.

    • @fototaiwan
      @fototaiwan  Před 10 měsíci +1

      你所敘述的都是真實狀況,地主、仕紳就是戰後政府要鬥倒的重要目標。但是這一切,都被甩鍋成日本政府的過錯。

    • @sphinxbarry
      @sphinxbarry Před 10 měsíci +3

      我沒有要搞對立或仇恨,畢竟我快60了,但是台灣的真實歷史為何很少人知道?為何台灣有將近一半的人心不在台灣?現在還一堆人心懷"大中華"?不能落葉生根,把台灣當成自己的國家嗎?

    • @fototaiwan
      @fototaiwan  Před 10 měsíci

      @sphinxbarry 完全同意您的想法。

    • @hungweiwang9516
      @hungweiwang9516 Před 7 měsíci +1

      一個時代錯誤的決定造就無數的苦難,台灣當時如果順應戰後獨立風潮也順勢獨立,就不會有這些苦難了

  • @user-dh5fc8fj7y
    @user-dh5fc8fj7y Před rokem +26

    大哥你好!
    這實在太驚人,1898不是才戰後三年就這樣現代,我們都對自己的過去歷史瞭解太貧乏,很感謝你圖片解說

    • @fototaiwan
      @fototaiwan  Před rokem +4

      頻道中其他影片也請多指教。歡迎訂閱、分享,謝謝!

    • @jerryku7185
      @jerryku7185 Před rokem +14

      前幾天看上官亂講梁啟超來台灣,當時台灣農業發展已經聞名全世界,一開始台灣建設需日本撥經費,幾年後GDP百倍於清領時期,且建設已能不依靠日本達到自給自足。如果去看台灣國土調查,人口結構調查登記,鐵路規劃建設,都很驚訝日本人在台建設的速度。

    • @gggrock4502
      @gggrock4502 Před rokem

      1898這麼現代化應該是清末戰敗開放台灣貿易下才有這樣的發展
      +上乙末戰爭台北城開城投降比較沒有受到戰爭摧殘

    • @huangcc72
      @huangcc72 Před 7 měsíci +3

      日本到台灣第一年後就開始普設小學, 希望普及教育讓更多人脫離文盲.. 日本很早就意識到一個國家要強盛的根基在於教育

    • @fototaiwan
      @fototaiwan  Před 7 měsíci

      @huangcc72 的確教育才是百年大計。

  • @yuki-kusu
    @yuki-kusu Před rokem +26

    非常棒的節目

  • @jonson1217
    @jonson1217 Před rokem +21

    很棒的內容及查證資料,教科書不教的真實歷史!

    • @fototaiwan
      @fototaiwan  Před rokem +1

      謝謝鼓勵,請多分享,謝謝

  • @shiu9900
    @shiu9900 Před rokem +27

    其實就我從祖輩得知的是因為二次大戰期間才造成物質缺乏現象,不是因為日本政府殖民暴政造成的

    • @fototaiwan
      @fototaiwan  Před rokem +3

      二戰後期全日本帝國都是一樣狀況。
      感謝支持,也歡迎參考本頻道其他影片。幫忙多分享、訂閱。

    • @iwish3174
      @iwish3174 Před rokem +14

      台灣上世紀物資最缺乏的時代是在國民黨政府來接收台灣後的那10年,也就是1945到1955年,
      當時台灣生產有價值的稻米跟糖,被國民黨大量運去中國那內戰,加上貪污舞弊,
      當時米產量變成完全不夠吃,而導至經常米價一日三價,
      1949年蔣介石又突然帶來了200萬要吃飯的人口來台。
      1945到1960年是台灣人吃【番薯籤】最多的10 幾年,
      當時糧食不足,又肺結核橫行,
      因此瘦弱的台灣人不少。

    • @g8cgp643
      @g8cgp643 Před rokem

      囯民要飯党才是真暴政!

  • @xyun127
    @xyun127 Před rokem +47

    西瓜口味冰淇淋,好難想像😂
    還有還有⋯
    原來叭噗跟冰淇淋是這樣分辨的,學到了!
    精彩吶👍👍👍

    • @fototaiwan
      @fototaiwan  Před rokem +18

      其實水果跟冰淇淋都可以想像,西瓜清涼退火。
      比較難想像的是武昌街的「雪王」,他們有肉鬆、豬腳、麻油雞口味,哈哈哈!

    • @xyun127
      @xyun127 Před rokem +10

      @@fototaiwan 對對對! 我有看過雪王的招牌- 豬腳口味,這個更難想像 >

    • @user-rp4ii4oq5i
      @user-rp4ii4oq5i Před rokem +4

      有機會可以到日本看看
      其實日本西瓜口味的冰在日本蠻常見的
      可能從以前那個時代就有傳到現在

    • @sennamp4941
      @sennamp4941 Před rokem +1

      @@fototaiwan 還好它們還未有香菜以及三色豆口味🤣

    • @fototaiwan
      @fototaiwan  Před rokem

      @@sennamp4941 哈哈哈🤣

  • @ahaichen
    @ahaichen Před rokem +5

    我阿公(已歿多年)日本時代會自製冰淇淋(據說是草莓口味)沿街叫賣販售,也會在自己經營的小麵店販售,當時南洋戰爭還沒開始。

  • @tsai061411
    @tsai061411 Před 4 měsíci +3

    感謝佐榮老師,看了幾集後,我終於明瞭及理解,讀日本冊的老一輩常說的,懷念日本時代曾有的美好!

    • @fototaiwan
      @fototaiwan  Před 4 měsíci +1

      我們讀的書籍,跟他們的生活記憶,有落差。

  • @ricalee6989
    @ricalee6989 Před rokem +8

    太晚發現您的頻道、不過也慶幸能看到珍貴的畫面與故事。
    也能看到自己阿公阿媽那個年代的美好。難怪我的阿嬤都一直保有的身上的乾淨度與整齊度💕、她也能隨時講上幾句日文

    • @fototaiwan
      @fototaiwan  Před rokem +1

      頻道裡還有其他節目,請多分享、訂閱!

  • @janeyang3389
    @janeyang3389 Před rokem +18

    從庶民的日常生活中來考證歷史! 真高興發現了優質的頻道

    • @fototaiwan
      @fototaiwan  Před rokem +5

      臺灣太多事情都喜歡綁政治,可是民眾的日常生活卻大都被忽略。
      歡迎觀賞頻道其他影片,也請訂閱、分享。謝謝!

    • @janeyang3389
      @janeyang3389 Před rokem +1

      @@fototaiwan 已訂閱, 請繼續加油!

  • @user-nx9vc7jo2r
    @user-nx9vc7jo2r Před rokem +16

    提到蓬萊國小。我們即其側辺轉角的"蓬萊產婦人科病院的後代.我是張文伴的長孫從小喜歡和阿公迅吃飯邊問日本時代的事情父張寬敏手中更有日本學者來訪及珍貴資料及照片。很興奮的有您這麼好的節目令我對照以往的時光!

    • @fototaiwan
      @fototaiwan  Před rokem +1

      歡迎指教本頻道中其他影片。也請訂閱,多分享。
      家族照片非常寶貴,擇日前往拜訪。不知存有許丙先生宅第的照片?

    • @user-nx9vc7jo2r
      @user-nx9vc7jo2r Před rokem +4

      要翻箱倒櫃找看看,可以從日本友人及記者:或師大台灣研究所家父好友亡教授手中可獲得!許丙的孫是和小學同班的許博偉。被美軍500 kg炸毀的蓬萊教堂也有炸前及炸後照片原版.家父有豐富的日文版著述擬於日本及台灣出版!

    • @fototaiwan
      @fototaiwan  Před rokem

      @@user-nx9vc7jo2r 常跟許董一起週末用餐。

    • @user-nx9vc7jo2r
      @user-nx9vc7jo2r Před rokem +1

      他是國小三年級時的往他校圖畫得不錯的小孩!

    • @user-nx9vc7jo2r
      @user-nx9vc7jo2r Před rokem

      還有更有趣的小故事諸如美軍飛機被打下後跳下降落傘。著路時已陣亡是家人從屋頂看到的。

  • @2748ih
    @2748ih Před rokem +11

    奶奶去年97歲離世
    我小時候 奶奶教我唱日本兒歌 說日本時代比較好 晚上不關門窗也不擔心 奶奶也有受教育畢業後在公所上班
    當時我受的教育就是日本時代強收台灣人種植的作物 所看的電視劇演的也是飛機來轟炸時逃難的人嘴裡說的都是日本人又來了日本人又來轟炸了 台灣人沒自由受日本人無理的打壓 所以我很激動的回我奶奶這些我聽到的內容來否定 奶奶就再也沒主動跟我提起日本時代 可能怕我小孩子單純的在學校會跟老師提到奶奶的想法
    現在想想日本人建設台灣 怎麼會又開轟炸機來毀掉呢!
    幾年前我又再問起日本時代的事 奶奶淡淡的說那麼久的事連日本名字她都想不起來了 我又再問國民政府來之後呢 奶奶說當時房子一半讓出來給很多位國民黨兵住 他們的衣服又破又髒 我很驚訝覺得不是很危險嗎!奶奶也還是淡淡的說他們很年輕也很善良 就不再說了 我喜歡日本時代 日本對台灣的建設 但我也懷念經國先生時代建設的台灣 (不可否認日本建設基礎打的好)70年代到90年代 我的成長過程是富足快樂的 (除了小學說台語 糖果QQ的而收到一張請說國語的羞恥牌)說台語就沒水準?!為什麼要營造出說國語就是時尚有水準 氣

    • @fototaiwan
      @fototaiwan  Před rokem +4

      我童年跟您的經歷差不多,家父每次聽完我「忠黨愛國」的言論,就只是一邊搖頭一邊苦笑。我想,我現在是在贖罪吧!

    • @wing2262
      @wing2262 Před 2 měsíci

      日治時代也是要求講日文學日文啊,不然你的奶奶怎麼會說日文呢?(我外婆也是到老都常常在唱日文歌 唱得很開心)香港經歷英屬時代是整個大中華區英文最好的地方.. 為了治理 都 是 一 樣 的,不是時不時尚🙃
      只是誰是更專心致致投入在這片土地,本來就有文明跟能力 還是來的是一群軍閥 本來就只會打仗。

  • @user-jw8gd9is3r
    @user-jw8gd9is3r Před 7 měsíci +9

    感谢!我是左岸的读者,您的作品令我更加理解台湾人民的历史。

    • @fototaiwan
      @fototaiwan  Před 7 měsíci +3

      互相理解、尊重,是一切的開始。
      感謝您的觀看!

  • @user-ko2ye3zo2f
    @user-ko2ye3zo2f Před rokem +19

    感謝佐榮老師,加油!晚安!

  • @862Airborne
    @862Airborne Před rokem +26

    兒子出生前夕 約了在德國的台灣同學喝咖啡 簡單說就是 黃智賢 唐湘龍 蔡正元的綜合體 我很納悶他的政治言論 算是試探性地說了 我祖父在日治時代是公務員 保甲書記 該同學直接膝蓋反應一句 "你皇民喔" 這句話打醒了我 台灣就是戰後被一群中華納粹佔領; 小學每天就是像部隊一樣 放著軍隊的進行曲到操長集合 唱國歌 還要唱我愛中華 課本滿滿堂堂正正中國人的洗腦 只因我祖父在日本時代當個基層的公務員 我就皇民? 事後我問過阿公 我們家有沒有改姓 我想把我FB上的姓改成皇姓 (塞林老母的咧 阿公說沒有 公族有一家有改 事後從老爸那知道更多一點拼湊 應該是他曾自願神風特攻的堂弟一家 ) 而我記得很清楚 阿公接著說 咱是中國郎 但看他的表情若有所思 講得日語比國語好 沒印象聽過他說一句國語 只聽過他唱日文歌 不懂日文但聽得出來是順暢流利 也就阿公的反應 我明白了這群中華納粹是多噁心 成天說日本人殺台灣人 這群黨國垃圾殺你台灣人 還要你認他當恩人; 戰爭結束 外公28 阿公阿嬤都18 他們年輕時看到什麼一無所知 台灣被這群中華法西斯統治 他們不敢講的 看看當時的樣貌來 緬懷自己祖先

    • @akira9788
      @akira9788 Před rokem +12

      您說的沒錯,有一句流行語是這樣的「沒有比較沒有傷害」,台灣人面對日本人,當然不喜歡,因為他們是外來統治者,改變台灣人原本的習慣、秩序,以日語取代台語,雖然帶來了文明,但是必竟還是外來統治者!
      但是!對比中國來的無賴政權,日日新報上社論說的「狗去豬來」顯得鏗鏘有力,國民黨與其支持者之流,與清末那些官員心態一樣,除了一刀切、醜化外根本沒有思考過這些問題的根本原因⋯⋯
      甚至228到今天還說得不清不楚,只敢講「查緝私菸引起暴動」卻不敢探究真正原因⋯⋯

    • @SSPFA202A
      @SSPFA202A Před rokem +1

      說國民黨像納粹這點還真的連德國都公認,因為當年國民黨的確和納粹黨是有合作的,軍統局除了師法蘇聯的人民內務部外還參考了納粹的蓋世太保,當年維也納大使館為猶太人發救命簽證的何鳳山在事後被冷凍,有很大的原因是因為國民黨其實暗中支持納粹的反猶太政策,只是後來德日結盟根想拿到美援才有象徵性地對德宣戰,要是沒德日結盟跟七七事變,搞不好國民黨還會讓蓋世太保在中國設置海外分部以及幫忙抓流亡的猶太人

  • @hsinkai1557
    @hsinkai1557 Před rokem +6

    好高興看到這個影片我就是蓬萊國小畢業的我小時候住在天水路現在在美國已經住了30年了,這些影片實在是太珍貴了

  • @kenjihayashi5594
    @kenjihayashi5594 Před rokem +55

    要不是kmt,我們現在應該更幸福的,日本台灣兩岸一家親

    • @charlestsai3708
      @charlestsai3708 Před rokem +18

      要不是Kmt 來台灣,台灣也許早跟馬來西亞🇲🇾星加坡一樣獨立了⋯⋯😢

    • @Snoopy-sm5xm
      @Snoopy-sm5xm Před rokem

      跟小粉紅一樣無腦,KMT沒來台灣土共會放過?難怪呆丸共產黨化

    • @gggrock4502
      @gggrock4502 Před rokem

      @@charlestsai3708 不可能
      新加坡獨立是被馬來西亞聯邦退隊
      馬來西亞被殖民前就是獨立國家
      當時你台灣島上都是中國人居多
      KMT沒來提前被共產黨殲滅死在中國大陸就是換中國共產黨來了

    • @a0968800355
      @a0968800355 Před rokem +10

      真的是KMT害的

    • @julianhuang88
      @julianhuang88 Před rokem

      應該是美國人害的吧!

  • @2020marion
    @2020marion Před rokem +12

    屋台で「冷やしコーヒ(冰咖啡)」とともに販売していた「ひやしあめ(冷やし飴)」は、麦芽水飴(麥芽糖漿)をお湯(熱開水)で溶いて、擦りおろした生姜や生姜の搾り汁を加えた後、冷やして提供される夏の飲み物。
    冬は温めて「あめゆ(飴湯)」として提供され、今でも大阪をはじめ西日本各地で売られてます。
    私は今から40年以上前、両親の故郷・四国の海水浴場で泳いだ後に冷えた身体で飲む温かい飴湯が好きでした。

    • @fototaiwan
      @fototaiwan  Před rokem +1

      おっしゃった通りです。今、台湾に無さそうですね。

  • @i-shareofhachi1042
    @i-shareofhachi1042 Před rokem +17

    佐榮老師,精彩的介紹,認真的考證,不給讚不行!!👍👍👍

    • @fototaiwan
      @fototaiwan  Před rokem +3

      謝謝的支持,拜託幫忙分享、訂閱哦!

  • @ap12999
    @ap12999 Před rokem +8

    好久沒去迪化街, 昨天帶著相機去巡街, 操翻了兩顆電池, 很多記憶湧上心頭. 回家就無意中看到這個影片, 莫非天意?
    佐榮桑的資料, 考據精細, 立場中肯, 堪稱大作! 1949 年後到台灣的漢人及其後代, 更應該詳細的看佐榮桑的大作, 了解那時候的台灣!

    • @fototaiwan
      @fototaiwan  Před rokem +1

      凡事冥冥之中自有安排,哈哈。
      頻道中還有其他節目,也請多指教。
      歡迎訂閱,請多分享,謝謝!

  • @pohan0608
    @pohan0608 Před 7 měsíci +4

    無意間看見佐榮寫真館影片,內心很感動,其實日本統治的台灣是非常用心在現代化建設跟提升人民素質,更尊重在地文化。

    • @fototaiwan
      @fototaiwan  Před 7 měsíci +2

      所以我們希望自己的歷史,自己來講。

  • @iwish3174
    @iwish3174 Před rokem +8

    哇靠,
    日本時代的蓬萊女國小的學生服很時尚好看啊!

  • @Ben-wu7mo
    @Ben-wu7mo Před rokem +10

    攤販的老闆看起來就是小販樣子,根本不和上海那年代只有酒店才能提供!
    台灣太誇張的乾淨,能提供咖啡給平民享用!難怪我阿公在日本時代能受教育且賺大錢!我阿公在鷹歌當陶器日台國內外業務員,因為精通日文和中文。

  • @joelbecco
    @joelbecco Před rokem +23

    非常棒的影片,讓我們更加認識到這片土地的美麗過往,感謝您的製作與分享,期待更多精采的作品!

    • @fototaiwan
      @fototaiwan  Před rokem +2

      也歡迎多分享給您的朋友,謝謝!

  • @asl169
    @asl169 Před rokem +9

    感恩 終於能看到日本時代的台灣街景

    • @fototaiwan
      @fototaiwan  Před rokem

      感謝幫忙推薦!
      也請訂閱,多分享!

  • @chenhuitsao4687
    @chenhuitsao4687 Před rokem +46

    日本美學可惜被毀的差不多

  • @beckdragon
    @beckdragon Před rokem +14

    真的是不錯的影片呢 可以一窺台灣不自然社會斷層之前的生活

    • @fototaiwan
      @fototaiwan  Před rokem +1

      感謝支持,也請多分享!

  • @milliebobbybrown4251
    @milliebobbybrown4251 Před 5 měsíci +3

    我愛叭哺ㄟ 兒時常常吃😊😊幸福❤

    • @fototaiwan
      @fototaiwan  Před 5 měsíci +1

      讚👍
      記得訂閱、分享哦!謝謝

  • @user-ze9ok7mo6b
    @user-ze9ok7mo6b Před rokem +31

    天呀這種節目也太好了吧!!請繼續拍攝更多關於台灣歷史!

    • @fototaiwan
      @fototaiwan  Před rokem +3

      還有其他三支影片,請多多分享!

  • @user-gu9yd1xz4q
    @user-gu9yd1xz4q Před rokem +9

    基本家父也常講他小時候吃蕃薯籤長大,吃肉是過年才吃的到,員林庄腳人,而且又是二戰時期,物質比較嚴苛,家父就是那是代的人年七~八歲,如果說年紀較年長,有遇到好榮景,講又會有所不同。

    • @fototaiwan
      @fototaiwan  Před rokem +3

      這個跟生長年代、地區,真的有關係。

  • @user-nz2vd7cd3c
    @user-nz2vd7cd3c Před rokem +16

    感謝老師!
    希望可以解說更多有關日本時代的臺灣

    • @fototaiwan
      @fototaiwan  Před rokem +1

      繼續努力!也請您多分享。

  • @kouyangii-kiozu
    @kouyangii-kiozu Před rokem +19

    作為東北人,小時候常吃的冰棍都是兩角錢(中國貨幣十角兌一元),奢侈的就是五角錢,滿滿的科技感,色素和糖精,吃完舌頭都變色的那種,不過那時還有一種高級貨,能賣到兩元錢,商販從保溫桶挖出冰淇淋,然後放在一口小鍋裡,撒上花生碎,瓜子仁,草莓罐頭,山楂罐頭,然後用鏟子切碎拌勻,長大後看了一個日本動畫才知道這東西名字的來源,就是冰菓,東北還有很多源於日語詞,比如馬葫蘆(マンホール下水道),嘎斯(ガス煤氣),便所,派出所,幹部

    • @seongjujo
      @seongjujo Před 5 měsíci

      我小时候冰棍有5分的,雪糕1毛5,再高级点的就是5毛的了,哈哈,你说的那个也太高级了吧,我没吃过哦,我是84年生,黑龙江的

    • @kouyangii-kiozu
      @kouyangii-kiozu Před 5 měsíci +1

      @@seongjujo 我是90後,90年生也是90後,和大哥有代溝啦😹

    • @seongjujo
      @seongjujo Před 5 měsíci

      @@kouyangii-kiozu 还有你说的那些词语我还真不知道是来自日语哦

  • @yung-fongleu6390
    @yung-fongleu6390 Před 8 měsíci +2

    佐榮寫真館非常精彩!我是1950年在雙連出生,小學時搬到新生北路,當時垃圾箱很像7分45秒處那個垃圾箱,印象中是水泥做的,正前方有一門檔,清潔隊員每天用畚箕放在垃圾箱前,然後拉起前門檔收集垃圾。

    • @fototaiwan
      @fototaiwan  Před 8 měsíci +1

      對,也有水泥製的,門擋或上面是木蓋。

  • @user-il4cd7xb2l
    @user-il4cd7xb2l Před 3 měsíci +3

    佐榮太棒了!

  • @yeuyeulin2884
    @yeuyeulin2884 Před rokem +7

    台灣最乾淨的時期 .... 很感謝老師提供影片

    • @fototaiwan
      @fototaiwan  Před rokem

      歡迎訂閱、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wing2262
      @wing2262 Před 2 měsíci

      無可否認。應該也是街景最美的時期

  • @diguanwu2014
    @diguanwu2014 Před 7 měsíci +7

    我爸爸一直拒絕民國的一切不是沒有原因的,也非常瞧不起[車輪牌],甚至年少時有偷渡到美國的想法,我爸爸是生於30年代初。

    • @fototaiwan
      @fototaiwan  Před 7 měsíci +5

      那時代的知識份子,除非有利益,是沒人瞧得起那個黨的。

  • @user-fn9sg4lf5k
    @user-fn9sg4lf5k Před rokem +4

    街道整齊又乾淨

  • @user-tr2su7gv1e
    @user-tr2su7gv1e Před 7 měsíci +3

    以前的建築真的頗有美感,和現代建築比起來較能增添城市風情。台灣以前也蠻摩登的,還可以吃到アイスクリーム,真有趣。把噗跟アイスクリーム都很好吃。

  • @user-ei6zg8gs6z
    @user-ei6zg8gs6z Před 9 měsíci +4

    感謝主播用心挖出深度歷史 ,揭開被蒙蔽得事實,感恩辛苦您了

    • @fototaiwan
      @fototaiwan  Před 9 měsíci

      謝謝您的觀看,其他頻道裡的節目,也請多指教。

  • @user-sq9or1zx3r
    @user-sq9or1zx3r Před rokem +6

    感謝佐榮先生堤供這樣的影照片 實在太棒了! 慢慢那些兒時與媽媽[1922年生-大正11年-民國12年]的記憶都又湧上心頭 謝謝!

  • @user-yq9no6cm6f
    @user-yq9no6cm6f Před rokem +4

    難怪老一輩的人 講到日據時代治安多好也看到祖父時代的服裝就很華麗(老照片)

    • @fototaiwan
      @fototaiwan  Před rokem +4

      我想我們用父祖輩口中的「日本時代」這個名詞,會比較合乎我們的母語。

  • @taiwan.1912
    @taiwan.1912 Před 11 měsíci +8

    唉,我覺得現在臺灣社會、建築、街景都亂糟糟的,難怪我阿嬤很懷念日治時期

    • @fototaiwan
      @fototaiwan  Před 11 měsíci +5

      我個人覺得,「人文素質」相差最大

    • @taiwan.1912
      @taiwan.1912 Před 11 měsíci +1

      @@fototaiwan 這點確實

  • @natsumi951020
    @natsumi951020 Před rokem +7

    謝謝老師的詳細解說!這樣美好的年代值得被記錄、更值得廣為人傳,原來台灣也曾經經歷過這樣的時期❤

  • @user-ki3pm2pi3e
    @user-ki3pm2pi3e Před rokem +4

    我小時候就住延平北路,與保安街附近那裏是台北市除了城內以外算最繁華的地點在延平區公所對面有個大市場裡面的小吃零食冰品不輸現在的大型夜市,尤其區公所後面的慈后宮媽祖廟更是有現在已失傳的很多小點心。小時候是常常去逛。好懷念的時光。

    • @fototaiwan
      @fototaiwan  Před rokem +1

      是慈惠宮嗎?那我們是鄰居。

  • @SpringChen0308
    @SpringChen0308 Před rokem +3

    佐榮老師說的沒錯,家父、哥哥都是讀太平(男校),家母(大正13年生)、大姐二姐(民國38年生)讀蓬萊(女校),三姐(民國39年生)是太平收的第一屆女生。

  • @patchworkgarden
    @patchworkgarden Před rokem +56

    謝謝佐榮寫真館,為這些舊照片除了光影記載之外賦予更多的意義。有些人就是不肯承認日本曾經好好經營過台灣,當然日人在台灣也幹過壓榨欺侮台人的事,但一碼歸一碼。身為同種族的中國人也對自己人幹過許多同樣的事情,這豈不令人更為義憤?如果要為歷史仇視日本,是否也要用更嚴格的標準審視中國對自己同胞以及對台灣幹過的壞事?

    • @fototaiwan
      @fototaiwan  Před rokem +9

      同感。讓歷史的歸歷史就好。
      感謝支持,也歡迎參考本頻道其他影片。幫忙多分享、訂閱。

    • @glaxy0304
      @glaxy0304 Před rokem +1

      前半段很認同,但後半段的觀點也跟你口中的那些人差不多。並沒有一碼歸一碼,黨國政權也幹過壓榨欺侮台灣人的事,但就沒有好好經營臺灣嗎@@?
      我自己的觀點是,因為日本帶來了現代文明,所以相對而言,很多人就比較能對皇民化與屠殺釋懷(對於滅村暴行都能無視我也是覺得很妙),反正那一代遭殃的臺灣人也隨歲月被掩埋,沒留下啥痕跡,畢竟日子也的確一天比一天好,而戰爭與黨國政權則是摧毀了曾經的美好,再加上文明的進步與民主化的腳步,為了爭奪政權,舊帳就會不斷地翻出來提醒大家。簡單說,就是我每天存兩塊被拿走一塊沒有多痛,反正離我的念想都一樣遙遠,但我能每天存一百,卻要被掏走三四十我就會極度不爽,因為夢想已經看得見,卻要被拖慢腳步

    • @fish99241
      @fish99241 Před rokem +1

      蔣經國的十大建設只是個造神故事,你可以去查美國「懷特顧問工程公司」,以及美國工程師狄普賽先生(他跟蔣經國有合照),還有二戰後在台的日本技術人員等,這些都是真實的歷史,他們為二戰後的台灣公共建設貢獻良多,流亡黨徒跟打敗牠的兄弟中共沒什麼兩樣!還有美國武官葛喬治的著作「被出賣的台灣」詳細記錄流亡黨徒在台灣的黑歷史。

    • @npc1958
      @npc1958 Před rokem +2

      @@glaxy0304 無論是虛擬網路上、現實社會上,像你這樣明理的不多了,談起歷史多是雙重標準,真的很感嘆,其實這1、20年來台灣本來能放下對立,以多元文化走出新的發展的,無奈卻總是以仇恨挑起爭論,建立自己的同溫層。

  • @sansia2012
    @sansia2012 Před rokem +5

    無意中看到這個影片, 謝謝提供這麼珍貴的影像讓大家懷舊欣賞, 讓人我聯想到日本時代的台語歌曲〈滿面春風〉, 鄧雨賢作曲,周添旺作詞。此曲是作詞家周添旺先生為簡月娥( 歌手: 愛愛)而創作的。其中有歌詞 : 【 又擱一日 甲伊行入 一間小茶房 雙人對坐 滿面春風 咖啡味清香、、、】, 當時情人 約會喝咖啡,剛好印證這一集的影片, 蠻有趣的

    • @fototaiwan
      @fototaiwan  Před rokem

      頻道中有其他影片也請多指教

  • @user-vp2iq4ru3q
    @user-vp2iq4ru3q Před 5 měsíci +5

    謝謝您~佐籐老師..您的講解內容.相當精彩~。

    • @fototaiwan
      @fototaiwan  Před 5 měsíci

      也謝謝您的觀看!
      其他節目也請多分享,謝謝!

    • @fototaiwan
      @fototaiwan  Před 5 měsíci

      請記得訂閱頻道哦!謝謝

  • @anchiguo9414
    @anchiguo9414 Před 5 měsíci +3

    任何地方、時代都會有富人及窮人。有繁榮的城市,有落後的鄉村。都是組成社會的一部分。了解到那個時代的社會狀況。註:都市的冰淇淋,類似鄉村的’偶冰‘

    • @fototaiwan
      @fototaiwan  Před 5 měsíci

      藕冰是沒加牛奶的,都市裡店家賣的是有牛奶的冰淇淋。

  • @lixins329
    @lixins329 Před rokem +6

    刷新我對日治時代的認知👍👍👍👍

  • @user-ih7ll8js7x
    @user-ih7ll8js7x Před rokem +5

    很喜歡這系列
    詳細解說台灣的歷史

  • @yabukichen725
    @yabukichen725 Před 10 měsíci +6

    老師的解說非常詳細引人入勝!期待更多更好的影片🙏

    • @fototaiwan
      @fototaiwan  Před 10 měsíci

      非常感謝您的贊助,我們也會繼續製作更多的主題,讓大家對日本時代有進一步的認識。再次感謝。
      別忘了請您多多觀賞,頻道裡面的其他節目,謝謝。

  • @lct0605
    @lct0605 Před rokem +6

    今天第一次造訪您的頻道,覺得您的說明和影片真的太有趣了,希望您可以繼續創作更多的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