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箭要怎麼降落?為什麼只能垂直發射?火箭科學家回答網友提問|名人專業問答|GQ Taiwan

Sdílet
Vložit
  • čas přidán 15. 07. 2024
  • 火箭科學家 Tiera 和 Myron Fletcher 回答了推特上關於火箭科學、火箭太空船和太空旅行的熱門問題。 火箭科學和腦外科手術哪個更難? 人類有可能離開太陽系嗎? 伊隆·馬斯克的新火箭有何特別之處? 為什麼火箭發動的聲音這麼大? Tiera 和 Myron 回答了所有這些問題以及更多!
    00:00 intro
    00:12 火箭一定要垂直發射嗎?
    00:58 伊隆馬斯克的火箭有什麼特別的?
    02:01 關於火箭組件
    03:05 火箭發射為什麼這麼大聲?
    03:28 關於NASA的火箭動力來源
    04:03 火箭在太空如何燃燒燃料?
    04:26 關於火箭的準則
    04:42 關於火箭太空船的零件
    05:24 火箭要如何降落?
    05:57 火箭是如何建造的?
    06:50 火箭的下一個革命性進展會是什麼?
    07:43 火箭能用來攔截小行星嗎?
    08:21 火箭與彈道飛彈差異?
    08:34 火箭科學與腦部手術哪個更難?
    09:09 可以在後院建造火箭嗎?
    09:40 關於太空船、太空梭、火箭的差別
    10:11 火箭如何回到地球?
    11:05 火箭要如何精準知道該往哪去?
    11:45 凱薩琳強森是誰?
    12:08 最酷的火箭發射是哪一次?
    12:35 如何成為火箭科學家?
    13:08 迴紋針行動是什麼?
    13:41 人類有可能離開太陽系嗎?
    譯者:Dutch 徐定遠
    #名人專業問答 #火箭
    【更多熱門主題推薦】
    【刺青旅行】瘦子、Josh Lin分享自身刺青背後故事 ► bit.ly/3EAQHRy
    【明星10件私物】周湯豪、周興哲等明星10樣必備小物 ► bit.ly/3GiT78M
    【明星的經典角色】哈利波特、007等好萊塢明星經典角色回顧! ► bit.ly/3UIx4gf
    【經典電影大解密】海豹部隊等各領域專家吐槽好萊塢電影! ► bit.ly/3hL9C3p
    【人生片單】GQ新單元!台灣演員、導演們人生必看片單 ► bit.ly/3g6S2GC
    -------------------------------------------------------------
    【追蹤GQ TAIWAN】
    訂閱GQ CZcams:smarturl.it/8rovxv
    GQ Facebook 最新潮流資訊不漏接:smarturl.it/ss99lr
    GQ Instagram:smarturl.it/fx05nj
    GQ LINE:maac.io/1m2tT
    GQ 官網:smarturl.it/cghhsk
    ※GQ Taiwan隸屬Condé Nast Interculture Group,相關國外影片皆由國外授權提供給台灣使用,GQ Taiwan秉持服務網友,讓更多中文語系觀眾可以看到國際影片跟中文字幕,所以在此頻道分享給大家,如果喜歡我們的頻道,請訂閱我們,我們將會持續努力帶來更多優質內容。
  • Zábava

Komentáře • 77

  • @GQTaiwan
    @GQTaiwan  Před rokem +18

    當火箭科學家要會的科目也太多了吧⋯
    【更多 #名人專業問答 】
    機器人博士回答網友問題 ► czcams.com/video/VgEG19zGPUs/video.html
    氣候科學家回覆網友提問 ► czcams.com/video/tu5DouFZ9cM/video.html
    科學家比爾奈回答網友提問 ► czcams.com/video/t2BKb_UcytQ/video.html
    天體學家告訴你宇宙奧秘 ► czcams.com/video/Q_QNGWUwQEs/video.html

    • @henryjo6071
      @henryjo6071 Před rokem

      不只是如此,其實他們之中相當多人一路走來就都是學霸中的學霸,天生對數字的理解能力和敏感度就已經輾壓不少人了,所以裡面鬼才真的多。畢竟,航太科技容不得一點出錯啊。

    • @wokeitofflee9797
      @wokeitofflee9797 Před rokem

      美國媒體受到馬克思左窩覺醒主義的洗腦,扭曲顯示,顛倒是非,可以要製造黑人都是科學家的假現象。
      任何人像我一樣在美國生活十餘載,讀得動正統官方統計數據都知道,美國高學歷的知識圈,大多都是白人與亞裔,黑人是極為少數的比例,但這影片卻刻意營造錯誤現象,完全符合上面所說的破壞社會現實營造假象的惡性。
      臺灣要小心這個思想的入侵,美國近期已開始反省,我們有前車之鑑,應該要有準備,而類似GQ這種台灣分公司麻煩也負起責任,好好地讀書了解這背後的影響,不然就把你們媒體宣傳部的主管炒掉,不然還真的蠻丟臉的。

  • @user-vk9vc8kb1b
    @user-vk9vc8kb1b Před rokem +10

    解說得真棒😍👍👍👍

  • @Yuze408
    @Yuze408 Před rokem +19

    都是學霸級人物

  • @cyruswong205
    @cyruswong205 Před rokem +22

    GQ:謝謝老鐵們刷的火箭!

  • @raylei228
    @raylei228 Před rokem +9

    GQ~~越來越有教育意義了~~

  • @Ah-Yuan
    @Ah-Yuan Před rokem

    👍

  • @zeta4687
    @zeta4687 Před rokem +8

    3218feet還是超級高耶
    11:05 the missile knows where it is all the time. the missile knows where it is by knowing where it isn't by subtracting........

  • @MadSean0001
    @MadSean0001 Před rokem +7

    右邊那個一直讓我想到 Chadwick Boseman
    瓦甘達萬歲

  • @chenjimmy586
    @chenjimmy586 Před rokem +1

    火箭是種浪漫

  • @rumblemk2152
    @rumblemk2152 Před rokem +3

    居然没人吐槽baitmaster og这个名字😂😂😂😂

  • @user-mz9ie2xo2t
    @user-mz9ie2xo2t Před rokem +2

    Kofi Kingston

  • @lusansamgwang5611
    @lusansamgwang5611 Před rokem +1

    我想問火箭從地球飛出太陽系(冥王星就可以了)會比NBA火箭隊拿到下一次年度冠軍快嗎?

  • @MrJacky903
    @MrJacky903 Před rokem +1

    好像看着black panther 和shuri 在介紹

  • @GentleTaipan
    @GentleTaipan Před 8 měsíci

    關於火箭工程與開顱手術之爭:我覺得也該考慮風險和壓力,開顱手術出事一定就是人命一條,而且很責任很在誰明顯(主治醫生、團隊),大部分火箭並不載人,團隊龐大所以出事也不會只怪一人,因此每位工程師的壓力相對小。當然如過算的是金錢,火箭出事絕對比開顱出事耗錢,而且會間接影響其他火箭計畫的經費,但開顱手術不會因為一次失敗而直接導致其他手術不進行。

    • @ami4499
      @ami4499 Před 6 měsíci +1

      如果是量化計算,火箭失事絕對比開顱嚴重
      火箭不載人,不代表不會炸死發射基地的人員,或是散播毒氣,或是撞擊附近村莊
      中國長征火箭某次發射失敗,直接撞擊一個村莊,整村幾乎全部滅頂

    • @ami4499
      @ami4499 Před 6 měsíci

      火箭燃料對人類而言,其實是劇毒

  • @陳力維
    @陳力維 Před rokem +10

    額外多問一題:為何環保可回收的太空梭會被淘汰?為何在太空梭被淘汰之後美國沒有即使拿出合適的工具讓美國可以自由往返國際太空站?

    • @terichen7241
      @terichen7241 Před rokem +31

      以Google查的到的大概就是:
      成本極高、事故率高、...

    • @kevinlantw
      @kevinlantw Před rokem +11

      跟樓上的答案一樣, 太貴了(每次發射成本)跟太危險了(已經過時的技術而且常出事). 至於後來為什麼美國(或說NASA)就再也拿不出工具來往返太空站, 這個請知道的人解釋, 好像有蠻多原因的, 政治上的, 財務上等等.

    • @jameschan6345
      @jameschan6345 Před rokem +23

      因為太空梭沒你想像中那麼環保,那麼可回收。
      把太空梭打上去所額外增加的燃料比起回收回來的引擎還貴(aka浪費資源)。
      而且系統複雜太多,也出意外証明了有改良的必要性。
      與其投錢進去改良,不如一刀砍掉改回老方法一了百了。

    • @riker729
      @riker729 Před rokem

      官方絕對比民間貴, 且貴很多, 不如交給spaceX

    • @KaLeungYip
      @KaLeungYip Před rokem +18

      @@kevinlantw 這一點,我幫你。
      當初NASA是有計畫發展第二代的太空梭,但是當太空梭完成和運用後,發現無論是發射成本還是可靠性對比一次性火箭不太突出。
      再加上太空梭完成時剛好是冷戰尾聲,美國政府給予NASA的預算已經不能和冷戰高峰時期比美,再加上NASA手上還有不小的太空探索計劃以及太空望遠鏡計劃。
      在這樣的預算環境下,發展第二代的太空梭當然是只停留在紙上。
      以太空梭都在2011年因為保養成本和可靠性問題以退役。

  • @kevinlantw
    @kevinlantw Před rokem +4

    我只有一個問題, "gimbaling"翻譯成「平衝環」是對的嗎??

    • @mm0937
      @mm0937 Před rokem +16

      我覺得GOOGLE查到的「萬向節」比較能說明用途
      但還是要看航太科學是不是已經定義過了~

    • @greenpea1121
      @greenpea1121 Před rokem

      11:18

    • @fatcat-rr9oe
      @fatcat-rr9oe Před rokem +2

      我覺得應該要翻譯成哥布林(沒事我來鬧的...

  • @henryjo6071
    @henryjo6071 Před rokem +8

    咦,不是那兩個探測器其實至終都沒能越過太陽系嗎?好像是被太陽最外圍的重力場包著的樣子是不是?

    • @user-ps1de8jn5b
      @user-ps1de8jn5b Před rokem +8

      過300年後才有辦法進到奧爾特雲,然後要再過2-3萬年才有辦法穿越奧爾特雲,奧爾特雲是太陽系的最外圍(具體有多大我忘了

    • @karasu8588
      @karasu8588 Před rokem +32

      這要看你對太陽系的定義。航海家 1 號跟 2 號離開的是太陽風的範圍,意即他們已經到達了日球層頂。由於在這範圍之外,星際物質才是主宰,所以如果你對太陽系的定義是太陽風的範圍的話,他們確實離開太陽系了。另一方面,太陽的重力影響範圍則大很多,歐特雲也在這個範圍之內,因此如果你的太陽系包含這個結構的話,那就還沒。

    • @user-wq1ug1sb8d
      @user-wq1ug1sb8d Před rokem

      如果離開太陽的重力才算離開太陽系的話,那還早的很呢!
      太陽的重力範圍半徑兩光年呢!

  • @barrylu246
    @barrylu246 Před rokem +1

    怎麼覺得他跟LH44有點像,一個是學火箭的一個是開路上火箭的

  • @HeiMiBR
    @HeiMiBR Před rokem +5

    3218ft 都快101的二倍高了 ( ̄∇ ̄)

    • @HeiMiBR
      @HeiMiBR Před rokem +4

      不過如果是指飛行高度的話,又有點太低了。 (。・ω・。)

    • @youirin
      @youirin Před rokem

      ​@@HeiMiBR 這裡指的應該是「會對民航機造成影響的高度吧?」

    • @user-ps1de8jn5b
      @user-ps1de8jn5b Před rokem

      @@HeiMiBR 是飛行高度,其實自己做的火箭要飛這麼高是有點難度的,但如果火箭夠大是可以

  • @user-oz8lj7bq1o
    @user-oz8lj7bq1o Před rokem +8

    離開太陽系需要40年,但我卻花了40年才找到太陽系唯一的妳

  • @user-sw8np4zq5e
    @user-sw8np4zq5e Před rokem +2

    我以为右边的是kawhi leonard

  • @Cordic45
    @Cordic45 Před rokem

    某些人: 數學沒用😊

  • @user-jc5qn1rd7c
    @user-jc5qn1rd7c Před rokem

    我只想知道何時才能有太空電梯

    • @raylei228
      @raylei228 Před rokem

      你還是多看點日本動畫吧XD~

    • @user-bm2gp8pv3d
      @user-bm2gp8pv3d Před rokem +1

      工程量太浩大了,而且沒有意義

    • @raylei228
      @raylei228 Před rokem

      @@user-bm2gp8pv3d 這不是工程量耗大的問題,基本物理困難都解決不了~~~
      有太空電梯很有意義啊~~或許 再一百年?
      但~~還是看卡通實在點XD~

  • @gwendless
    @gwendless Před rokem +1

    猛然一看長的好像Demar DeRozen

  • @user-zb1bi9kq8m
    @user-zb1bi9kq8m Před rokem

    上次火箭科學家說造火箭比較難
    這次醫生說腦部手術比較難 痾這兩都很難 好嗎 大腦跟星星一樣 很多東西還是未知的

  • @user-kb8iv2yu1g
    @user-kb8iv2yu1g Před rokem +1

    「火箭之所以不垂直飛是因為不會有對於地面的反作用力」????
    國中物理重讀吧

    • @kiryuryoma
      @kiryuryoma Před rokem

      你要對引力作相反的功才能離開地面啊,而飛機能飛是利用白努力定律,利用機翼的形狀讓機翼上下的空氣流速不同,讓空氣托起飛機。

    • @gg-ll5yr
      @gg-ll5yr Před 11 měsíci +1

      你怎麼不去當火箭科學家

    • @user-kb8iv2yu1g
      @user-kb8iv2yu1g Před 11 měsíci

      @@gg-ll5yr 你怎麼知道我「就是」火箭科學家= = 看一下別人的頻道內容 哥

    • @ami4499
      @ami4499 Před 6 měsíci

      他的解釋是說不垂直飛,而不是不能垂直飛
      通常在脫離大氣層時,為了最高效率與燃料效益
      會選擇地球公轉與自轉的方向前進
      才能用最少燃料與最快速度脫離地球引力

  • @tue0815
    @tue0815 Před rokem

    🚀🚀🚀🚀🚀🚀🚀🚀🚀🚀🚀🚀🚀🚀🚀🚀🚀🚀🚀🚀🚀🚀🚀🚀🚀🚀🚀🚀

  • @ChiShiangChen
    @ChiShiangChen Před rokem

    等等他們是火箭科學家兄(弟姐)妹?有點強

  • @user-nf4mv5pv9u
    @user-nf4mv5pv9u Před rokem +2

    電腦設計師跟煙火設計師 呵呵

  • @DdidS900
    @DdidS900 Před rokem +1

    電動車不是比汽油車快嗎,電能由熱轉換循環動力,速度越快越好。🤔

  • @xdlee6343
    @xdlee6343 Před rokem

    他們是當上科學家的黑人誒!

  • @jiahaoxu9729
    @jiahaoxu9729 Před rokem

    林志堅也可以當航太科學家

  • @OneOfKevin
    @OneOfKevin Před rokem +4

    我一邊想著這倆火箭科學家也太政治正確了吧,一邊發現我正在吃著炸雞

    • @p587868
      @p587868 Před rokem +1

      配西瓜

    • @shaogu6518
      @shaogu6518 Před rokem +25

      黑人並不代表政治正確,另外區分為政治正確跟非政治正確的是在刻意區分歧視罷了。

  • @yeyuan6273
    @yeyuan6273 Před rokem

    嗯,我搜了半天,找不到二位大名啊。。。敢问那儿毕业的呀?和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这又有美式特色了啊。。。。。

    • @reclo96547456
      @reclo96547456 Před rokem +1

      男的我沒找到,女的那位是2017於MIT畢業的,她也作為為NASA的太空發射系統的工程師

    • @sayhellotosomeone
      @sayhellotosomeone Před rokem

      @@reclo96547456 Myron Fletcher,杜克大學碩士,在波音公司當工程師

  • @timaeusyuen6764
    @timaeusyuen6764 Před rokem

    黑人当火箭科学家???

    • @gg-ll5yr
      @gg-ll5yr Před 11 měsíci +2

      你都能說話了,為什麼他們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