儲蓄險真能保本又賺錢?想靠保單圓買房夢的她,卻因而慘賠二十年?ft.丹妮婊姐、劉鳳和|下班經濟學 #11

Sdílet
Vložit
  • čas přidán 27. 10. 2018
  • 在台灣,相信不少人都有想過用保險來存錢,而且還有不少人說,他們的第一桶金就是靠著所謂的儲蓄險來完成,但儲蓄險真的有那麼好康嗎?今天就由有「平民保險王」之稱的劉鳳和大哥,還有買了20年期儲蓄險的網紅丹妮婊姐,跟我們一起來破解儲蓄險的各種迷思!
    1:32 儲蓄險一定虧錢?
    4:25 業務推銷話術大還原
    7:13 銀行不告訴你的三大儲蓄險陷阱
    14:14 保單利率跟你想的差很遠
    17:58 儲蓄險幾乎沒有保險功能?
    19:44 這招應對不肖業務最有效
    20:36 買了儲蓄險怎樣解套?
    23:46 美元保單比較划算嗎?
    #丹妮婊姐 #劉鳳和 #下班經濟學 #謝哲青 #路怡珍
    ✓ 點我加入《風傳媒》Line 好友(ID:@dyp8323m) bit.ly/2hETgWE
    ✓ 點我訂閱《風傳媒》CZcams 頻道 bit.ly/2grkAJ6
    【Facebook粉絲團】
    風傳媒►► / stormmedia
    風生活►► / smedialife
    下班經濟學►► / workedmoney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頻道立場
    ⚠️本節目與來賓所推介個股無不當財務利益關係,資料僅供參考,投資人應獨立判斷,審慎評估並自負投資風險
    飲酒過量 有礙健康

Komentáře • 2,1K

  • @TheStormMedia
    @TheStormMedia  Před 4 lety +10

    想要聰明買保險?更多撇步看這裡!|
    【最新】投資型保單放越久虧越多?揭保險業務不敢告訴你的4大真相 ft.丹妮婊姐、劉鳳和
    czcams.com/video/3dRSuxHnev8/video.html
    為何花大錢最後卻不理賠?三招破解醫療保險迷思ft.劉鳳和、鮪魚徐瑋吟
    czcams.com/video/KAXn24aFzjo/video.html
    汽機車族必看!車體險不是最重要?少保這三張小心賠到脫褲! ft.劉鳳和、張迺庭
    czcams.com/video/pgtnwN1FPTg/video.html

  • @boycechu220
    @boycechu220 Před 5 lety +31

    你想存錢買房子,所以買了儲蓄險。但保險公司拿了你的錢去蓋房炒房,導致你又要買更多的儲蓄險,保險公司又拿到更多的錢去蓋房炒房.......不斷的循環,你終究還是買不起房子

  • @CHARLEYCHEN8750980
    @CHARLEYCHEN8750980 Před 5 lety +8

    感謝各位基於良心的專家給我們大家的解惑!

  • @Mingray0802
    @Mingray0802 Před 5 lety +82

    其實沒有一個商品叫儲蓄險
    它是一個壽險,
    只是它擁有儲蓄的功能
    所以一般人會把它當作
    是強迫自己儲蓄的金融工具
    而利率真的有這麼高嗎
    其實是要看商品
    有些商品內部報酬率IRR算起來
    真的比銀行利率高一點點
    通常保險他們會給你兩種利率
    預定利率跟宣告利率
    但那個都是在期滿後(繳完費後)
    才會開始給這樣的利率
    所以有些商品可能要期滿後
    還要放個幾年再解約才會回本
    有些是繳費期間快結束的幾年
    就回本了
    這其中你的繳費方式也會有影響
    因為選擇年、半年、月繳
    會有一定的差額
    所以為什麼有些人繳到後面
    是虧的,就是差在這
    年繳可以說是原價
    半年、月繳就
    像是刷信用卡分期沒0利率一樣
    還有儲蓄險本來
    就不是用來賺錢的金融工具
    拿來跟投資的金融工具比也很好笑
    真正的財務顧問
    是不會批評任何金融工具
    每個人對金融工具的需求點不同
    就有不同的使用方法
    有的保守,有的積極,
    有的積極又保守
    做好資產配置才是最正確的財務觀念

  • @YinZeal
    @YinZeal Před 5 lety +12

    這產品會有爭議的原因,就是名字叫儲蓄險,會讓人直覺上誤以為是不傷及本金的理財產品。但事實上,卻是會讓人解約賠上本金的產品。

    • @user-uq5kl1io2m
      @user-uq5kl1io2m Před 2 lety +2

      我覺得看個人的需要,保險與儲蓄不同,儲蓄險一定要繳到滿期,然後繼續放著生利息,滾出復利的效果,如果你沒滿期領出會虧錢,所以你確定這筆錢用不到就一直擺著利滾利時間久了會累積更多
      ,通常買小孩的名下傳給下一代,那會賠錢呢。這對不懂投資或手上有錢會亂花的人很適合,第一零存整付或者有躉繳,或2年、或3年、6年皆有,看自己的能力需求,自己去銀行拿資料回來看,研究一下那家賣的產品OK再買,自己去探討一下,別人說的不見得適合我們

    • @weepicetear
      @weepicetear Před 8 měsíci

      以我接觸保險的時候,通常名目上會寫變動利率還是固定利率,如果變動利率又不是外匯型,多半牽扯基金,那應該是投資型保單,而不是有所謂保本的儲蓄型。

  • @user-mu6np4hs7n
    @user-mu6np4hs7n Před 5 lety +68

    首先我自己不是保險從業人員,對這個頻道也蠻喜歡的,會持續支持。只是對這集的保險大師一直都不認同,因為小弟對保險有些涉獵,預定利率是預估可以得到的報酬率(是針對當下買進時的利率背景),一旦我們買了某一張保單(ex.A保單),如果A保單的預定利率是2.25%,那這個預定利率是從我們買進後都是固定的(不會隨著央行或銀行的利率調整做變動),只有宣告利率是隨著市場利率去作調整(每月宣告一次,但是保戶們是一年認定一次有可能會調高、調低、不變)。
    EX.當保險公司給的預定利率(經過精算人事相關成本後)高過市場的無風險利率水準(產生利差損失)(因為保險公司付的預定利率高過市場無風險利率產生虧損)
    當保險公司給的預定利率(經過精算人事相關成本後)低於市場的無風險利率水準(產生利差益得)(因為保險公司付的預定利率低於市場無風險利率產生超額利潤)
    這也就是我們常有聽到早期有很多叔叔阿姨在20年前買的儲蓄險,他們都說我有領到每年利息有7~8%而且到現在都還在領(因為20年前預定利率很高)(20年前的定存利率當然也很高) 。
    如果照這個達人所說,預定利率不是固定的(只是假設的)那為何社會上有那麼多長輩現在還在領7~8%的利息 (如果是買到利變保單也就是宣告利率的,就沒有辦法現在還可以領7~8%)。
    小弟覺得,每個人都有對保險的看法和喜惡,這個我沒有意見,只是身為所謂的達人,竟然在公開的頻道講述錯誤的資訊,很不OK。我認為身為達人,更應該客觀的講述保險的優點和缺點,而不是只為了迎合普羅大眾(大多不了解保險)的口味,而去講一些聳動的說法,來換取上節目和賣書的優勢,讓人覺得嘩眾取寵罷了。

    • @joe_in_me
      @joe_in_me Před rokem +4

      我很喜歡這個頻道
      也是謝哲青的書迷
      我是保險從業人員
      不能認同你更多了
      劉先生很多專業的知識都不及格既然還上節目傳達不正確資訊很讓人傻眼

    • @user-zw1ih7ds3m
      @user-zw1ih7ds3m Před rokem +1

      真的,記得他之前講一年期的險種都沒有好好說明到是自然費率且費用會隨著年齡增加而增加,有可能造成老年時繳不出來的情況。

    • @SL-zt4yv
      @SL-zt4yv Před rokem +4

      雖說我也是保險業務員,就是因為之前對保險看了這樣的影片有所偏頗. 是帶著都聽別人怎麼說不如自己實際的去了解後才發現 這樣的影片真的是一面頗詞 只有說一面的缺點卻沒有講另一面的優點 反而對事情的真相並沒有全面的傳播正確資訊給所有觀看者 我並不是認知他有在檔保險業務員的財路 而是儲蓄險也有它的功用 也是有小資族複利滾存存到買房的頭期款 只是真的要存放久一點錢才會升錢的比較多 ex:我一個月都存1萬塊 我存個2年就想把錢拿出來 跟我一個月都存1萬塊 我存10年才把錢拿出來做 真正用途來使用 哪個錢會比較多呢? 假設你的屬性是希望短存的存錢就可以很快獲利 那不如去買股票基金還有可能 但是有的人比較保守想穩穩地賺錢 放久之後再一次拿出來的 這樣儲蓄才會適合你! 真的是業務員有沒有實誠的把每個保單的屬性告知客戶! 有沒有風險要怎麼存放 我們才能夠達成自己的需求! 但這部影片傳播的真的沒有很實誠跟全面

    • @Victoria-nb3vv
      @Victoria-nb3vv Před 7 měsíci +1

      @@joe_in_me真的
      我光聽他開場講的那些話就超不專業
      用危言聳聽真的不為過
      後面的內容我也不想聽了
      超不客觀

  • @nikik3920
    @nikik3920 Před 2 lety +9

    這位女主持很得體,氣質非常好,也很穩,不會像年輕的女主持那樣活潑過度…
    聽她談話很舒服,可是近期節目出現頻率變少了…
    希望她能每集都出現(祈禱😋)

  • @LiuRosa1
    @LiuRosa1 Před 5 lety +5

    這話題有趣了
    路過想來看看小路🤣

  • @ntnsaret
    @ntnsaret Před 5 lety +87

    台灣人最常遇到的就是談儲蓄說沒錢,談醫療說不會,談長照說別詛咒。
    天天做著中樂透的夢,談不切實際的空談。

    • @TheACCBCC
      @TheACCBCC Před 4 lety +3

      沒錢買儲蓄險 閒錢先投資

  • @masimon64
    @masimon64 Před 5 lety +90

    到老沒存下錢才是真正的虧錢

    • @ting555
      @ting555 Před 4 lety +2

      至少享受的物質是當下物價,老了後以前一天賺起來存的錢等於現在的人半天或一小時的工資,哪個是(虧)?

  • @user-zl1ts9po2f
    @user-zl1ts9po2f Před 5 lety +12

    很棒 謝謝分享 感恩 佛心來著

    • @yumi3033
      @yumi3033 Před 5 lety +2

      李恩彤 害到你了

  • @PhilipChien_the7seas
    @PhilipChien_the7seas Před 4 lety +4

    當保險公司用高額獎金推展時,業務員考慮的是他的獎金,而不是你的利益。
    曾經有一個朋友跟我推:放一百萬買一支基金,再用該護利繳保險…結果能「永遠」不必交保費,到期又可拿回百萬,
    我跟他說我給他兩百萬,用該護利繳保險後剩下來給他,條件是「白紙黑字」寫下來,他就不敢了.....

  • @qazwer825
    @qazwer825 Před 5 lety +63

    其實影片的目的只是希望民眾要仔細了解合約內容,又沒說一定不能買,或許倒讚的都是有點良心的業務,並身在有良心的公司。
    但影片目的在提醒民眾要更仔細思考而已,因為確實有沒良心的業務和公司在。
    留言有很多業務說內容以偏俱全,但同時也就不否認業界有實際情形發生。
    所以重點還是民眾自己要多注意。

  • @glue731
    @glue731 Před 5 lety +9

    儲蓄險沒有不好,至少這東西跟定存一樣穩賺不賠(只是時間要很久很久)。是要看買的人立場如何,如果你是月光光或是生活已經吃緊的,當然不能買。哪種人適合儲蓄險?你有很多資產,確定10年20年內都有穩定收入的。

    • @Xhxllxnxll
      @Xhxllxnxll Před rokem

      可是看到很多護航的都說月光族可以靠儲蓄險存到錢耶🤣🤣🤣

  • @g8manxdla
    @g8manxdla Před 4 lety +88

    儲蓄險沒有這麼差
    只要不要太誇張把收入大部分拿去保險根本沒問題
    至於通膨最大的問題在於
    會投資的人根本不會考慮儲蓄險
    不會投資的人如果不用儲蓄險
    要嘛存銀行被通膨吃得更慘
    不然就是亂投資被法人吃光光
    所以認清自己的個性選擇適合自己的方式才是重點

    • @user-ly9qc9yg5x
      @user-ly9qc9yg5x Před 4 lety +5

      陳祐琳 保險從業如有誠信,真的可以幫助很多不幸者,但相反就製造更多不幸者,如香港A針A的 魏X儒 幾拾年來應該騙了很多老者,我是其中之一,深知其害,是不能彌補的傷害。

    • @garywu7573
      @garywu7573 Před 3 lety +1

      終於看到正解回覆

    • @user-ip3wo6zl9j
      @user-ip3wo6zl9j Před rokem +1

      一樣的錢儲蓄險風險很高,包含解約

    • @weepicetear
      @weepicetear Před 8 měsíci +1

      真的懂投資,真的不會考慮儲蓄險,超虧,但如果真的跟只知道放在銀行或無法自律存錢的人比較,確實買儲蓄險勝。

  • @MrStevenchien
    @MrStevenchien Před 5 lety +30

    請參考~
    1.影片沒提到6年後保本情形:買儲蓄型保單其實是用流動性換取過解約費用收取年限後比較高的投報率,影片中只呈現前六年保險公司有收取解約費用的階段,對保戶而言還沒保本,但如果是一張6年繳儲蓄型保單,通常第7年就不會收取解約費用,這時通常已經保本了~然後再以第7、8、9年解約可領回的金額計算投報率,基本上都比定存高,需注意的是短年期定存不用放那麼長,所以應該是視自己何時需要用到錢而決定。業務員會推長年期繳保單主因是有佣金可以拿,但保戶還是可以上網查查看,或請教比較有觀念的家人朋友,千萬別被本片誤導~
    2.修正預定利率說明:預定利率雖然是假設的,但這也是保險公司保證給出去的利率,就算公司投報率做不到這個水準,公司還是要以這個預定利率計算出來的相關數據來給付,可以上網查"利差損"相關說明,應可了解保險公司現在經營如此困難的一大原因~
    3.宣告利率相關說明:宣告利率是浮動的沒錯,通常是利率變動型保單有宣告利率,而宣告利率高於預定利率的差,是紅利回饋,這是可以選擇累積在保額,或是每年提領的。
    4.美元定存:對保戶而言,美元儲蓄型保單投報率跟最好的定存利率比較,確實相差不大,但美元定存的4%門檻通常都高於新台幣60萬元,假如隨時可以拿出60萬元,當然放定存很好,此外須注意年期也不是想像中可以到期再繼續投資,到時有沒有相當的高利定存還是未知數。

    • @winnepooh8507
      @winnepooh8507 Před 5 lety +1

      胡說八道一通,真的很差勁的資深業務員,這種素質,怎麼可以做這麼久!肯定害了不少人。

    • @user-vo3ch2ej2p
      @user-vo3ch2ej2p Před rokem +1

      靠,我還想說預定利率不是固定的嗎?亂講一通😂

  • @user-fo3cx8nd5g
    @user-fo3cx8nd5g Před 4 lety +6

    個人心得
    1.只要能繳滿年限 一定比本金高 影片的舉例都是在解約的前提下
    2.放銀行乍看之下錢比較多 但適合認真每個月"固定(沒被強迫)"會存錢的人
    3.通貨膨脹嘛.....無解 或許買個6年的是適合的 但20年真的有點白痴-->就是我

  • @hylin7394
    @hylin7394 Před 2 lety +3

    我覺得短年期的儲蓄險還可以,強迫儲蓄這點對我來說我不錯,買之前要先把業務員給你的建議書看清楚,就知道有沒有虧,的確有的保單是滿期還要等,有的複利滾存滿期第二年就超過了。前提真的不能提早解約,一定要繳得完。

    • @user-uq5kl1io2m
      @user-uq5kl1io2m Před 2 lety +1

      你有概念不能提前解約滿期領就有小賺,繼續放利息是利滾利,也就是復利,不輸銀行利息,放越久越好滾利更多,自己要有見解不要聽人家道聽途說,否則錢放身邊會不小心花掉

  • @JACK-gb4kj
    @JACK-gb4kj Před 5 lety

    講的很棒,,真棒。實話。

  • @mickey1160
    @mickey1160 Před 4 lety +2

    任何一種投資都有好壞之分,但最重要的是適不適合自己,不過保險最大的問題大概就是手續費、管理費以及行政費用了,金額實在太高!

  • @user-hl5ur6bx6v
    @user-hl5ur6bx6v Před 5 lety +8

    儲蓄險原本的用意不是在存錢,叫生死合險,大多還用來節稅比較適宜

  • @foresterweidy4112
    @foresterweidy4112 Před 5 lety +6

    光是看到做保險公司的老闆能做到前幾名的首富,用屁眼想也知道那一定有鬼,
    其實儲蓄險的概念很簡單啦!就是一旦砸下去了,就是不能解約,滿期就領比銀行多一點點,但銀行的好處就是想退就退可以隨時拿來用,
    但是你有這一錢,相較定存、儲蓄險,拿去投資其他資產,說不定還更有價值,
    不過他舉的房例那是以前狀態,確實房地產是好的投資標的,已經不適用現在台灣大環境,尤其是新北市、台北市已經到峰值,誰接手誰死。

  • @124810et
    @124810et Před 5 lety +2

    支持這個節目!加油!

    • @yumi3033
      @yumi3033 Před 5 lety

      penny pan 加油! 存銀行就好!

  • @user-el9et5vn6h
    @user-el9et5vn6h Před 5 lety +3

    買這類型的儲蓄險,只要還未滿期,解約就是賠錢。我本來以為自已買的預定利率是1.25%,至少比起銀行的1%還要高,放滿期四年至少拿回來的本金會比放銀行還要好,但看到保單後,才發現業務人員只是用宣告利率2.95%試算給我看,確實多放幾年會比銀行定存還要好一點點,但是如果大環境發生重大事件,放滿四年,利率不是一開始設定的2.95%, 如果是最低的1.25%,那放四年的錢,居然會低於我繳的本金,這是業務人員不會告知的 分享給大家

  • @minyuan57
    @minyuan57 Před 5 lety +3

    買儲蓄險要先確定這筆錢一定繳得出來,而且期限內不會解約,以上二點缺一不可,不然就等着賠錢

  • @michelle3400
    @michelle3400 Před 5 lety +30

    1、我買的台幣儲蓄險都是6年期,用10年年化報酬率計算,絕對打趴台幣定存,但我也老實說,我算了11張保單,其中有7張放10年還輸定存,重點其實是會不會算,不會算還買,很容易虧錢,基金、股票都一樣,無知卻沒虧是運氣,運氣好快去買樂透
    2、定存的利息也有風險,光我出社會這幾年,定存就跌0.25%,會升嗎?也有可能
    3、很多股票殖利率約5%以上也是事實,但我只會分配2分之1的資金進股市,資金還是要分散風險

    • @johnwall16888
      @johnwall16888 Před 2 lety

      能否幫我算算美金儲蓄壓 我買10年20000美金 宣告利率3.25 美金現在27.7

    • @user-bw1pn2hh7r
      @user-bw1pn2hh7r Před 9 měsíci

      @@johnwall16888 繼續放著 目前光匯差 你就賺10%左右了

  • @harweiz
    @harweiz Před 5 lety +2

    來看婊姐的哈哈哈

  • @s0929986211
    @s0929986211 Před 5 lety +5

    劉大哥大哥呀,請問普遍年輕人出社會要存幾年才能像你媽媽一樣買房子呢?剛出社會的人連基本存到一桶金都有問題,哪來的錢做投資,儲蓄險的好處是培養儲蓄習慣來達到完成一桶金,再來做更多的規劃,假若第一棟房的頭期款要存10年,劉大哥可以再試算複利滾存10年與銀行定存10年的本金差異,就會知道答案了👌

    • @bitepigman
      @bitepigman Před 5 lety

      JunWei Zhu 沒錯!他自己舉的例子已經說明,不應該中途解約,這只是目標設定的問題,他自己也不敢繼續算下去後面的複利,講白了,保險公司不可能讓利率比銀行低,不然他也別做了

    • @tsaiallen4677
      @tsaiallen4677 Před 5 lety

      JunWei Zhu 你這話隱含的是投資工具只有儲蓄險和存銀行而已, 但是其實說到投資,市面上的投資標得有股票,有基金, 若是要像你所說要先存夠錢再來投資, 那們錢存在銀行會更好, 因為隨時可以領出來投資股票等等投資標的物, 儲蓄險無法把本金隨時領回, 況且儲蓄險既然是儲蓄結合保險,那們在儲蓄的功能上, 利率其實是和銀行定存差不多的, 所以儲蓄險在儲蓄這一塊,似乎也沒有所謂投資的功能在裡面, 它就只是一個強迫儲蓄罷了, 而且中途不能隨時領回本金

    • @user-ei6km3ju3l
      @user-ei6km3ju3l Před 5 lety

      看到這種愛說定存是單利的我就想上來嘴,定存整存整付是複利不要話術別人阿,儲蓄險跟整存整付10年後差沒多少錢,還有真的要多了解你嘴的那個人,他的確很愛講買房,但同時他也是有推薦大家去買股票(0050),他確實有時候有點偏頗了,但觀念跟做法是好的,剛出社會的人沒錢買房,但一張1萬多塊的0056總買的起吧,就算萬點了也頂多2萬多塊一張,你可以等到指數沒那麼高的時候買,它不會倒但保險公司會
      0050/0056 的成分股是會變的喔,比如台積電現在有在0050裡面,但如果他的市值掉出台股的前50大,就會有另一家的公司替補進去,這種商品買了可以放長久,只要不是搶高基本上每年除了價差可賺,還有配股配息可以領,有人算過0050大約要5X天就可以填息,0056大約要100多天填息,想拚大一點的可以買0050,只是想純存領錢的可以買0056
      不過目前不建議購買上述的股票抑或是其他投資相關產品,基本上等到有人投資失利開始上新問了再考慮喔,或是你可以保守一點從8000點左右分批買進(我不知道過年後會跌到哪邊,所以分批買進),大家可以去看歷史走勢8000點等沒幾年都會有的,可以8000/7500/7000這樣分批買進,過8000之後就不建議放個10.20年通常都做個1.2年就差不多了,如果是9000點附近也建議可以先出,過萬點基本上就出光吧,0050不會因為指數少1000點就差很多錢,但歷史會告訴你指數多少是個相對安全的進場點喔

    • @bitepigman
      @bitepigman Před 5 lety

      伍鈞鍇 其實重點只是在資產配置而已

    • @user-ei6km3ju3l
      @user-ei6km3ju3l Před 5 lety

      @@bitepigman 資產配置我個人是覺得定存跟儲蓄這種利率差不多的是分在一塊的,之所以會出來講當然是風險跟報酬不成正比,而且樓主一直戰房子我只好出來講點公道話,不是用資產配置這樣就可以了,真的有必要配置這種東西嗎?,你要玩匯率你有外匯定存可以選,你要存錢一樣定存也可以,你說為了高那一點點的報酬,去扛違約/倒閉/升息/還有期間內通膨的風險,真的不划算,如果差很多那我就算了重點是沒有啊,只用利率來算的話儲蓄險跟定存根本是同一類的,都是獲利低且相對安全的商品,但是細分的話你就會發現你買儲蓄險隱形的也扛了比定存還多很多的風險
      資產配要看人的資金/心臟/目的,但無論用哪方面來說儲蓄險這種東西都不是那麼適合,回到最原始保險就是保障而已,什麼保本投資這目的根本就是為了賺錢,保險公司拿保戶的錢去買房地產/去金融市場投資,賺到的錢再拿去付給保戶,為了安全保險公司應該也都是把一部份的錢放在定存裡面,所以儲蓄險的利率才會跟銀行利率連動,如果一切順利當然好,但是還是會虧錢的嘛,保險公司哪時候壓大我們不知道,一旦市場不好不論哪個方面都是連動的,那滿手金融商品跟不動產的保險公司又要拿什麼給保戶,帳面上永遠是帳面上,換成錢是需要時間的,一旦出現尬不過資金的情況,就算保險公司滿手帳面上賺錢的資產又如何,為了快速獲得資金最後也將會虧本,所以不要再亂講資產配置了,不是所有商品都適合拿來配置的,這種差不多的東西有一樣就好,既然當初都是要安全何不拿去定存,想要高獲利的可以直接進入市場或是基金,根本也沒必要跟保險連動去購買,保障規保障標的,賺錢歸賺錢標的,都要被抽手續費了,難道還想再被扒一層保費嗎?
      你可以用定存搭配基金和股票債券等做資產分配,保險也一定要有但那是保障的部分,絕對不是什麼儲蓄或是投資型保單

  • @getarooom
    @getarooom Před 5 lety +96

    為什麼婊姐在財經節目比較好笑!!!!

    • @DreamDreamC
      @DreamDreamC Před 5 lety +1

      表情好有戲

    • @ot8jill
      @ot8jill Před 5 lety +3

      婊姐是男的還是女的?

    • @oliverchen4642
      @oliverchen4642 Před 5 lety +1

      @@ot8jill 婊姐自稱是擁有18cm的新北市的傳奇人物

    • @lww0928
      @lww0928 Před 5 lety +2

      可能領比較多

    • @getarooom
      @getarooom Před 5 lety

      @@lww0928 你怎麼也跑來這邊留言

  • @wingssam7962
    @wingssam7962 Před 5 lety +4

    儲蓄險 我都只推薦給月光族 能強迫儲蓄用 期數短的

  • @KH-jm2mk
    @KH-jm2mk Před 5 lety

    謝謝

  • @andersonyeng821
    @andersonyeng821 Před 5 lety +30

    保險是保障未知的風險~
    投資是希望資產倍增。
    以上。

  • @user-ug5ej7wi1h
    @user-ug5ej7wi1h Před 5 lety +5

    有水準點,找個人黑白講

  • @Sasa-mv3ol
    @Sasa-mv3ol Před 3 lety +5

    業務員們別氣了~~😂😂😂

  • @lewis7440
    @lewis7440 Před 5 lety

    個人見解覺得他說到"通貨膨脹"這四個字時,代表不管是定存在銀行也好 還是放在保險做儲蓄都一樣會有這個問題~
    所以他再說儲蓄險有通貨膨脹相對的您把錢放在銀行也是一樣的道理
    不管怎麼儲蓄就只是為短期而生存,若是長期那就是收入的來源影響最大

  • @user-tl3ip4ds2n
    @user-tl3ip4ds2n Před 5 lety +2

    看完我也是醉了⋯

  • @user-cr9ug9lh4w
    @user-cr9ug9lh4w Před 5 lety +9

    笑死 退休後斷別人財路😂

  • @user-bo7br8rx6n
    @user-bo7br8rx6n Před 5 lety +22

    8:36~9:08 真的說出我們要保人不爽的心聲
    保證大家笑到噴淚 狂笑不止XDDDDDD
    真的是揭發業務員的黑暗面

    • @sam-ft8sl
      @sam-ft8sl Před 2 lety

      我他x就是看他說中間消失4萬多是業務的 好賺去考 根本虎爛 總共才幾千塊而已 鬼話

    • @user-bo7br8rx6n
      @user-bo7br8rx6n Před 2 lety

      @@sam-ft8sl
      XDDDDDDDD

  • @user-gi8rg8xk7l
    @user-gi8rg8xk7l Před 5 lety

    13:03 哈哈哈哈哈 沒想到這麼不違和

  • @user-lc5gv1nx2b
    @user-lc5gv1nx2b Před 5 lety +2

    想聽講解有複利率的產品
    是不是真的值得購買的商品

    • @enjoy590
      @enjoy590 Před 4 lety

      是無法領出的吧(無年年給)
      好處是:
      賺到的錢,可以以當時約定的利率繼續滾
      壞處是:需辦理解約,或減額,方能領出

    • @user-qs8ho2hf4b
      @user-qs8ho2hf4b Před 3 lety

      9'月'金'股'佈'局'即'將'開'啟', 有'台'股'港'股'還'有'新'股 ',
      一'起'交'流'討'論 ', 不'定'時'還'有'內'部'消'息 ',
      進'群'请'加'W'h'a't's'A'p'p':8'5'2'5'6'0'5'6'2'9'6''或'者L'I'N'E':w'e'd'2'1'6'6

  • @user-oy3xh4ro2r
    @user-oy3xh4ro2r Před 2 lety +3

    儲蓄險是保本不是獲利但是到繳費期滿後面的複利一定比定存還多! 但是一定要放久很難拿來跟定存比

    • @KH-ps5yj
      @KH-ps5yj Před rokem +1

      即使是複利也還是大概率追不上通脹的。

    • @user-bw1pn2hh7r
      @user-bw1pn2hh7r Před 9 měsíci +1

      @@KH-ps5yj 每個地方都有通膨,通膨其實就是假議題罷了。
      銀行 投資 保險 都會受到通膨的影響,當你為了抗通膨,把全部錢放在投資裡面,自然風險就高。
      從來沒有聽過把錢放在儲蓄險裡面破產的案例,但投資失利的例子比比皆是。
      最好的方式就是每個地方都放一點,今天你喜歡投資,部位就放多,投資失利的時候還有後路在!

    • @weepicetear
      @weepicetear Před 8 měsíci

      問題如果你放偏定存的股票,應該高過保險,而且保本型儲蓄大約利率3%,而且就像你說的需繳滿一定年限,通常是你保的保單年期的一半左右保本,然後後面才有3%,所以保險真的以避免萬一就好,投資歸投資,股票有風險一樣可以選擇中華電這種很難跌價的標的,你虧不到哪去,而且真的要論保單價值的那個年表推算印出來看,通常前面3-5年你繳10萬,實際保單價值滾利的只剩2-3萬吧?如果以股票同等看,你投資一開始就大跌70%?同樣投資為什麼要選最困難地獄模式的開局?中華電如果跌70%應該是對岸飛彈打到陸地的程度了

  • @user-db9ce9jy3c
    @user-db9ce9jy3c Před 5 lety +7

    自製資料的是劉先生

  • @stevenkuo9582
    @stevenkuo9582 Před 5 lety +2

    每日一笑的概念

  • @mobetat916665
    @mobetat916665 Před 5 lety +1

    只有我在注意這家酒吧應該是台北的洒家小酒館這件事嗎

  • @jasonboy4522
    @jasonboy4522 Před 5 lety +9

    我喜歡他講的人生真的很可憐 謝謝他把保險內幕講出來 我擔心他這麼講很多人會砲口對他擋人家才路

  • @6556vivi
    @6556vivi Před 5 lety +65

    我有買兩張
    用的是閒置資金
    利用時間間隔。每張差一年。
    在買之前我自己知道利息真的不多。
    也有計算過
    所以6年後~7年。我存到第一桶金。
    個人覺得【自己要了解自己的儲蓄觀念】
    不要都是聽別人說拿不定主意。
    儲蓄保險資金到期後【是活存】而且之後的利息都是複利約1%多。
    銀行存定儲也是複利(只能存三年)目前很低。最高的利息可上網查詢。
    兩者各有利弊
    我遇到好的投資標的
    再從儲蓄保險這領出投資獲取更高報酬
    重點在於無論是儲蓄保單或是銀行定儲。
    需要的是個人的堅持
    還有工作的穩定
    我自己覺得做對了
    所以剛好遇上股票下跌時
    才有足夠的資金可以下手。
    我算懶人。保守型投資者。

    • @user-tw2rl6nh7k
      @user-tw2rl6nh7k Před 5 lety +4

      認同【自己要了解自己的儲蓄觀念】
      +1
      保險就是讓自己知道未來可能面臨的風險,轉嫁給保險公司的工具;儲蓄險只是提供最保守的人去存錢的!
      不認同劉先進講得某些話!但說實在業務員會主推財富型商品是因為沒有什麼服務問題,所以自己要學會理財才是最重要的!這些金融商品就是工具。
      有規劃儲蓄險,平常每個月薪水下來的時候,就拿去做定存,一年到期就剛好是你所繳得保險費,這樣你就雙賺了!

    • @user-oj3ng2qw8y
      @user-oj3ng2qw8y Před 5 lety +7

      最保守的人應該選銀行定存 買儲蓄險有解約的風險

    • @user-yj9jt5mq4s
      @user-yj9jt5mq4s Před 5 lety +4

      @@user-tw2rl6nh7k 如果是最保守的人就更該選擇銀行定存,因為銀行解約不虧本金,儲蓄險解約就是慘賠

    • @user-tw2rl6nh7k
      @user-tw2rl6nh7k Před 5 lety

      皓仔 我了解你的意思,通常我跟朋友或客戶規劃儲蓄險不會是買保險的主軸!短年期對你們越好的是,越快開始產生複利效果!

    • @user-tw2rl6nh7k
      @user-tw2rl6nh7k Před 5 lety

      林子愷 所以在規劃上要先考慮清楚,這筆錢會不會因為突發事件需要動用

  • @paulcheng88
    @paulcheng88 Před 5 lety

    Luckily this kind of life insurance is not sold in other countries

  • @user-cp9xw3ep5t
    @user-cp9xw3ep5t Před 5 lety

    ......比較的時間點明顯很有問題,永遠只是比眼前也太誇張了~~

  • @economykimo
    @economykimo Před 5 lety +11

    感謝媽媽幫我買的儲蓄險,讓我每個月至少有三千元零用錢吃飯

    • @pooh6348
      @pooh6348 Před 4 lety

      存本金多少 幾年約呢 年息36000嗎?

  • @MrCarrie543
    @MrCarrie543 Před 5 lety +6

    真可愛。用不夠完整的資訊講得頭頭是道。

  • @user-oz8wz3nd9o
    @user-oz8wz3nd9o Před 3 lety +1

    現代人都很聰明. 若要在街上找三個傻瓜. 絕對很難! 所以這段影片看完. 不妨由這個角度
    試想一下經營成本誰高? 誰低?
    銀行=====
    1.地段是否在各縣市最大條馬路的精華地段. 而且都是一樓. 租金要多少?
    2.銀行職員的制服. 辦公器材. 桌椅電腦. 影印. 勞健保...是否都由銀行負責免費提供?
    3.銀行員工的職位. 薪資. 福利. 加班費. 出差費. 年終獎金..是否固定按月. 按時. 可以領取?
    保險=====
    1.地段是否都在各縣市非精華區. 甚至小巷子. 而且都是樓上. 租金當然便宜. 營業是以處為單位. 由處經理負責向公司繳納辦公室租金. 和水電費用.
    2.保險業務員的制服. 辦公器材. 桌椅電腦. 影印. 車馬費. 可都是要自費負擔! 而且沒有年節假日. 熬夜. 超時...絲毫沒有加班費! 年節的開工紅包都是業務員上級按業績. 包給下級.
    3.保險業務員的薪資. 福利. 勞健保. 出差費. 可是論件計酬! 還按月歸零!
    能出國只是少數競賽達到規定超高額度的得獎者! 而業績只要連續三個月不足者. 就職務降階成為約聘. 勞健保公司退出. 改為自費加保!
    所以=====
    銀行給客戶的儲蓄存錢利息. 當然會比保險更低! 不然為何國泰. 富邦銀行為何也要兼開國泰. 富邦保險業務. 還有既使在銀行. 理專也愛賣保險?

  • @MrAndy0724
    @MrAndy0724 Před 5 lety +9

    大家想買保險的,這裡留言區很多

  • @smile7115
    @smile7115 Před 5 lety +10

    我覺得單純的儲蓄險只適用不懂存錢的人,有強迫存錢的效果。

    • @bitepigman
      @bitepigman Před 5 lety

      李Smile 說的不錯唷!所以一開始目標設定好就ok了!其實就這麼簡單而已,如果為了強迫儲蓄而找存錢的管道,那麼你會希望用多大的力量來綁住自己存錢呢?這都只是資產配置而已,沒有一定要二擇一,可以是多選題:這筆不要動將來給老大創業用、這筆存著想用的時候都隨時可以領來用、這筆......

    • @pp.2641
      @pp.2641 Před 5 lety +2

      這種人更不該保... 會存錢的人根本不需要保 不會存的人馬上就會解約了 多此一舉 還賠解約金

    • @user-oc3lc4en9t
      @user-oc3lc4en9t Před 5 lety

      存錢是需要觀念
      不懂存錢的話,今年存明年領
      還賠上解約費。
      心中有個目標與觀念才是不懂存錢的人所需要

  • @wangdd5048
    @wangdd5048 Před 5 lety +6

    直銷也是這樣講 ~~
    "你有捨麼夢想 " ~~~~~~~~~~~

  • @user-wm8ng4zz3z
    @user-wm8ng4zz3z Před 5 lety +2

    購買任何保險都要先想好自己是否能負擔,年期也要看自己的規劃去決定,業務員也都應該保有良心,不能像影片中這樣拿自己更改過的試算表給客戶看,其實買保險,業務員跟客戶都有一定的責任。再說目前幾乎都會有審閱期的部分,以及有合約開始之後的10天猶豫期,就是自己如果決定之前真的要看清楚想清楚。儲蓄險的本質沒有不好,他滿期後如果能久放讓他複利滾存那些錢算是可觀的,銀行的活存利率從7%掉到現在剩下零點幾%,儲蓄險看各公司假設目前大概都2左右,如果我能保證6年的2%,不是就贏了那些活存一直狂掉的利率了嗎?再者,現在儲蓄險都會有豁免,假如我買十年中間第五年我出了重大事故,保險公司會幫你把剩下五年繳完再把那筆錢給你,你放在一般銀行定存是不會有這樣的保障的。
    儲蓄險字面上就是儲蓄就是存錢,要妄想多大的獲利?做投資沒有本錢也沒辦法操作,保險商品百百種,每一種都有它的保障意義適合不同的人,青菜蘿蔔各有所好。真正不好的是想投機的業務員跟想投機的客戶。

  • @sblife888
    @sblife888 Před 5 lety +24

    這四個人真辛苦,要一直裝笨,哈哈

  • @WUCHIATOP1
    @WUCHIATOP1 Před 5 lety +3

    不強迫自己一下花更多呦!乖乖存六年期是還不錯的

  • @user-pu8fc2xi7h
    @user-pu8fc2xi7h Před 5 lety +3

    這酒吧的酒好好喝~但第一次去不好找

  • @sinuianV
    @sinuianV Před 5 lety

    如果是固定利率的話20年前和20年後的利率有時候會差很多..

  • @yka6740
    @yka6740 Před 5 lety

    我愛婊姐!

  • @user-lz2og3kl7g
    @user-lz2og3kl7g Před 5 lety +10

    我買的儲蓄險完全不像這位專家說的這麼不好欸…除了身故有加倍保障外(100萬變200萬),繳費期間每3年領回6萬,繳滿20年每年領6萬、6萬、12萬(3年一循環)領到死,我小孩滿12歲時我就幫他買了,假設他活到80多歲,我算過連身故金共可領6、7百萬,這是一種零存整付的觀念,而且是逼自己存錢的方式,不然放銀行動不動就想去領來用,利率又低到幾乎0,我個人是覺得還可以

    • @user-lojC76
      @user-lojC76 Před 5 lety

      每份保單都會不同,你繳多少?期限多長?可以提供出來,很多高手可以幫你算一下,你會清楚真正實質的”利率”是多少

    • @user-us6kn8pj9d
      @user-us6kn8pj9d Před 3 lety

      木白土勻 實質利率不要太扯淡的低基本上不用算那麼清楚,存錢感受體驗佳即可,否則就像樓主所講,沒目的的存錢效率差還會亂花

    • @user-us6kn8pj9d
      @user-us6kn8pj9d Před 3 lety

      木白土勻 客人不是白痴,如果讓你20年總存500萬之後每年配息2萬,稍微有點數學概念的都會知道太少

  • @user-ef4tx5uo1e
    @user-ef4tx5uo1e Před 3 lety +3

    幸好我剛出社會的時候沒有被推銷的保險業務員說服買儲蓄險~自己學投資股票、基金真的賺比較快~只是這部影片可能真的會擋保險業務員的財路啦~

    • @yudanny7484
      @yudanny7484 Před 3 lety +3

      根本不會擋好嗎? 這就是一個金融工具阿,股票、基金相對有風險,儲蓄至少是強迫存錢,做法不同而已,還不是一堆大老闆有在買,有些人放定存就是管不住阿,有些人就是不會理睬投資,那儲蓄不是相對比較好選擇? 你在講啥 哈哈哈哈 我不是業務 可是我聽你這麼說就覺得台灣還是相對很多人沒什麼想法。

    • @weepicetear
      @weepicetear Před 8 měsíci

      儲蓄險有些有綁意外跟醫療的保本型,其實可以買,當然年輕身強力壯可以賭,但確實這部分是有功用的,或者節稅等需求,但單論投資真的不如直接股票跟房產。

  • @user-it8cw9dq7f
    @user-it8cw9dq7f Před 3 lety +1

    我20年繳儲蓄險,滿期了,三年一個循環領生存金,12萬12萬24萬,領到我死,本金240萬在現在定存1%只能拿到2萬把,感覺你們講的不是事實,誤導嫌疑。
    我是個愛理財,台灣保單利率已經太低了,現在都買海外保單,還是有不錯表現。

  • @5159ppp
    @5159ppp Před 5 lety

    真的!

  • @user-jf5lg3mt5x
    @user-jf5lg3mt5x Před 5 lety +68

    我自己20年前
    一年繳4萬多元的保費
    20年後總繳大約80多萬元
    現在開始年年領回10萬元領一輩子
    終身還有100萬元的保障
    我覺得這樣很好啊
    而且中間就算繳不出來
    不是只有解約一條路
    還有減額繳清這個方法啊
    這個業務員說的也不全是對的吧!
    我覺得
    爲何不找兩種業務員來談呢?
    只找一位也不公平吧!

    • @rianb3544
      @rianb3544 Před 5 lety +3

      請問一下那是哪張保單@?我現在也可以買嗎?

    • @user-vo6db3td8s
      @user-vo6db3td8s Před 5 lety

      @@rianb3544 這類的商品其實滿多種類的 主要是看需求在哪 歡迎請教

    • @shawn0244
      @shawn0244 Před 5 lety +14

      20年前跟現在通貨膨脹跟利率已經不能相提並論了

    • @glue731
      @glue731 Před 5 lety

      尹世宇 這還要取決個人消費方式

    • @alicey323
      @alicey323 Před 5 lety +6

      除了通貨膨脹跟利率時空外...樓主寫期滿每年還本10萬應該是筆誤吧

  • @wenjieli2830
    @wenjieli2830 Před 5 lety +6

    很多保險員不開心QQ

  • @MrCarrie543
    @MrCarrie543 Před 5 lety +2

    精算師 律師 大老闆⋯各式各樣的人 都規劃很多保險。
    他們頭腦很聰明喔⋯⋯

  • @greatyryann
    @greatyryann Před 5 lety

    遇過金融海嘯的才懂、才會珍惜什麼叫保險。

  • @user-kf3pk6pz5u
    @user-kf3pk6pz5u Před 5 lety +15

    感謝神, 這支影片中所有的經歷我都經歷過 還好我有一個 在 金融界 上班的朋友為我兩肋插刀幫我解決了這個難題,我在某某銀行買兩張 儲蓄保險, 第一張一毛 不損的情況下全額領回,第二張減額繳清(不繳了)放著 但必需滿9年領回, 就像定存一樣照利息 給我直到9年領回

    • @user-be6bz4ef7t
      @user-be6bz4ef7t Před 3 lety

      李靜華 那你幹嘛不乾脆解約?

    • @user-fabulousH
      @user-fabulousH Před 9 měsíci +1

      @@user-be6bz4ef7t解約就虧大了啊,被扣掉一大筆錢唷。

  • @TheStormMedia
    @TheStormMedia  Před 5 lety +13

    保險真的有保到你要的東西嗎?趕緊把這集看完,然後分享給身邊有保險的朋友吧!!
    下班經濟學每周一固定更新!!大家趕緊來訂閱吧!!

    • @user-yb4hd9ov3l
      @user-yb4hd9ov3l Před 5 lety

      不得不面對的長壽風險 savingking.com.tw/blog/post/343733757

    • @tiamo4279
      @tiamo4279 Před 5 lety +5

      首先2017年消費者物價指數增0.62%,再者儲蓄險是"複利滾利",銀行定存是"單利",複利完全沒提到半個字,還專家哩
      儲蓄險本來就不是為了賺錢.是一種保本.強制性,長期持有越滾越多,自己資金本來就要做分配.投資、存款的分配.存款又可以分三份.活存.沒卡的活存.儲蓄險,專款專用,在這之前你本來就要規劃好醫療保險.多餘的錢才規劃儲蓄。
      這影片單純就是為了反對而反對,噱頭,博取點擊率沒實質教育意義
      真的這麼好賺那位業界20年專家還來拍什麼影片?都可以買飛機了還吃飽太閒拍片?還敢諷刺別人就快買馬莎拉蒂了?

    • @idpuko
      @idpuko Před 5 lety +13

      這集完全亂講 麻煩請找專業人士來上頻道

    • @user-rg6im9xc5s
      @user-rg6im9xc5s Před 5 lety +1

      這位專家講的沒有錯喔!!確實儲蓄險本來就不太利於民眾。而且真的也很多無良保險員或銀行員只挑好的講,不然就沒有講實話。你敢說保險員都敢一五一實跟大家說利弊嗎?

    • @user-rg6im9xc5s
      @user-rg6im9xc5s Před 5 lety

      @@idpuko 這個專業人士很專業喔!!我有試算過他講的,一刀見血!!

  • @yuliou9327
    @yuliou9327 Před 5 lety +1

    其實 如果真的要客觀 這樣說好像?一個月以不影響生活存活,用收入1/10會有錯嗎?很多存不了錢的人真的存一桶金(在成長過程也有做其他配置),當然先保障再儲蓄並沒錯,這是一個好觀念。

  • @chenjason8400
    @chenjason8400 Před 4 lety +2

    台灣保險公司 拿了保戶的錢大部分也是投資海外~~與其買儲蓄險 還不如自己開個美國卷商戶頭 不會開的就開複委託 太多海外固定收益商品也比儲蓄險的宣告利率高~~ETD CEF 特別股 直債 .baby bonds. reits..市政債.... 就算我們是海外投資人 股息要扣30%稅 扣完之後 年固定收益利率4-8 %的也是一堆~~~又不用綁六年才能動用這筆錢 ~~ 海外配息又免稅 適用最低賦稅~~~現在資訊很發達了 唯一風險就是匯率風險 繳錢給保險公司錢進海外不如自己來吧~~~

  • @kray6267
    @kray6267 Před 5 lety +11

    其實我很感謝賈柏斯推廣智慧手機,讓這些資訊傳達全世界,不然我以前真的是傻,以為靠保險可以賺錢,我現在乖乖拿錢出國,保險險歸保險,投資歸投資

    • @user-nb6ms9pp7x
      @user-nb6ms9pp7x Před 5 lety +2

      我認同你說的 保險就是保險 投資就是投資 簡單不複雜

    • @a-kang1782
      @a-kang1782 Před 5 lety +3

      很可惜,這資訊是錯的,你還是多方瞭解吧...

    • @user-nb6ms9pp7x
      @user-nb6ms9pp7x Před 5 lety +3

      無需說多方了解好像別人都不懂只有你可信的樣子 我只是選擇我適合的需要的 不太想相信某些人所謂的片面說詞 我有修過保險相關課程 我自有判斷的依據 ~ 保險就是保險 投資就是投資 你不認同也沒關係 就如同我不認同儲蓄險一樣
      謝謝

  • @user-yj8nj8fi2j
    @user-yj8nj8fi2j Před 5 lety +5

    所以儲蓄險,我買20張然後綁六年,六年繳完後領出來本金加利息,比存在銀行的多沒錯吧?

    • @bitepigman
      @bitepigman Před 5 lety +1

      用國小數學來看就好,舉個簡單的例子,比大小:「100元*110%」和「100元*120%」,哪個大?
      通貨膨脹問題,買儲蓄險簽約十年後的利率會每年降低嗎?當然不會,十年後即使利率下降,還是會依照你簽約時的利率計算,銀行呢?除非你覺得銀行利率每年都會調升?你認為呢?
      保險業也不可能把利率訂的比銀行低,不然保險公司早就倒光被政府接管了。
      那麼你說為什麼要選擇儲蓄險,其實會問這個問題你必須要清楚一個觀念-「保險與銀行並不是二擇一的問題」,這是資產配置,這樣有沒有跳出節目埋下的漩渦啦?

    • @ponyhsu3773
      @ponyhsu3773 Před 5 lety

      如果是以這些在此留言的一堆素人專家有賺到比定存多的,應該是您必須要把您全部本金約到後繼續放在保險公司不能領,續領每年“生存金”再當成利息來看,所以不是只作六年到期就解約領出來哦!您可以再往上瀏覽有賺到錢的人留的言。
      我剛剛看很久…,好像才看出一些頭緒。

  • @Money-tj2xe
    @Money-tj2xe Před 5 lety

    跟銀行打交道到的結果是下場很慘,銀行處處都是陷阱讓你不知不覺深陷其中。

  • @MkGrA1
    @MkGrA1 Před 5 lety +2

    現在沒有人賣"6年一定要解約"的儲蓄險,所以你說的"6年期儲蓄險"其實不適合第6年解約,因為前面6年說白了都是在分攤成本,(傭金、管銷費用、固定費用、保險公司的投資規劃等等)
    你大可以放到"缺錢"的時候再解約,利用後面每年差不多2%的年化報酬率來做資產配置,創造現金流(買房出租的收益大約也是2%/年),如果不確定6年內會不會缺錢,建議不要去買儲蓄險,會綁死自己。

  • @user-pd9hu8df3c
    @user-pd9hu8df3c Před 5 lety +3

    推銷保險跟直銷其實大同小異 都拿錢給專員爽花..... 一般傳統又說要有保險才有保障..
    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 還是慢慢的存起來最為踏實

    • @yumi3033
      @yumi3033 Před 5 lety

      蹦小冬 你存的錢不會跑到專員那裏@@...

    • @user-pd9hu8df3c
      @user-pd9hu8df3c Před 5 lety

      @@yumi3033 $$會跑到公司。現在的保險 儲蓄不必太多。能不弄就不弄還是放存簿比較安穩

    • @kali247
      @kali247 Před 5 lety

      慢慢存起來? 保險不也是自己的錢存起來嗎?哪來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

    • @water6546111
      @water6546111 Před 5 lety

      您的邏輯有點奇怪⋯⋯

    • @qpalzm9191
      @qpalzm9191 Před 2 lety

      @@user-pd9hu8df3c 你這種觀念,你的人生就是這樣了注定平傭
      聊勝於無罷了

  • @dsa32111
    @dsa32111 Před 5 lety +8

    總結:只要乖乖繳完契約年限包準不會虧
    提前解約就只能讓保險公司說了算
    買之前先評估自己能繳的層級

    • @user-fabulousH
      @user-fabulousH Před 9 měsíci +2

      問題是繳完之後,領那一點點的利息,根本就是虧啊,別忘了這筆錢是你的機會成本唷。

    • @user-pw3pf5sx2d
      @user-pw3pf5sx2d Před 8 měsíci

      買存股還比較好 對吧

    • @jasonchung5120
      @jasonchung5120 Před 7 měsíci +1

      再一個前提…
      有時間心力玩投資的,不適合儲蓄險;沒時間心力的,又想存錢,就用儲蓄險強迫存錢

  • @user-ls5ni6ze3t
    @user-ls5ni6ze3t Před 5 lety +2

    儲蓄險定義就是長久儲蓄有利益的保單,起碼開始打平也是至少六年之後,十年才會稍微有差別,請問哪一個買儲蓄險是別人告訴他不到十年就會有一大筆錢的請告訴大家,一直用四年六年就來結算獲利我覺得我還是看不大懂,我不是保險人員,所以可以麻煩幫我解釋放了二三十年的儲蓄險跟銀行定存是不是也只有千分之幾趴的差別

    • @user-ly9qc9yg5x
      @user-ly9qc9yg5x Před 5 lety

      文億戴 老兄,小弟30多年前經香港A乜A一一魏永X一一買了一份人壽,醫療,退休儲蓄三合一保,拿退休儲蓄來說(其他也被騙)初買解說,60歲供滿可得70萬港元,實情原來要退保扣剩4萬,所以保險風險大,如遇到無良經紀會害你一生一世

  • @yangbose4378
    @yangbose4378 Před 5 lety +1

    第一個提問女孩好可愛

  • @tonytan2572
    @tonytan2572 Před 5 lety +29

    這個專家蠻聰明的 因為知道百分之八十的族群都不是有錢人 所以專講平民市場語言,不過沒考慮到自身影響力,讓需要保險的人反而沒做到規劃,保險有缺點也有優點 專挑缺點說 令人難以認同。真正的專家是要把優缺點都分析給普羅大眾,對大家有實質意義~而不是因為靠著自己挑保險的缺點 讓自己有飯吃

    • @user-oj3ng2qw8y
      @user-oj3ng2qw8y Před 5 lety +6

      需要的保險是醫療險或意外險 不是儲蓄險

    • @loxa8047
      @loxa8047 Před 5 lety +5

      皓仔 誰說的...我媽媽(已退休)以前就有買蠻多儲蓄險,現在每個月解約出來三萬塊出來當生活費,我們家三個小孩還會給爸媽孝親費,等於一個月我媽就有六萬,扣掉家庭開銷等等(月2~2.5萬不等)生活還是非常自在,想出去玩甚至出國旅行都不是問題,算了一下儲蓄險的部份還可以領到他80歲以後...若我媽以前沒有規劃的話,現在也沒辦法有這麼快活的退休生活,當然像你講的醫療險是必要,但退休規劃也不能不做啊,不規劃,不是自己省一點就是小孩苦一點不是嗎?

    • @ffaarr2
      @ffaarr2 Před 5 lety +4

      @@loxa8047 當初繳的保費少下來放在其他投資現在多半比現在更多了,解約出來的獲利是打折的。

    • @loxa8047
      @loxa8047 Před 5 lety +4

      Yuan Zhang 以前那個時期投資型商品不多,再加上我媽媽是保守型,不喜歡有風險的,所以才都放儲蓄,但現在看起來沒有差到哪裡去,但像你說當初放其他投資或許可以賺更多,但這有點像是馬後砲不覺得嗎?若當初知道現在台灣經濟體走向,誰不投資?但就是沒辦法預估不是嗎~對於不喜風險的人來說儲蓄險是他們需要的,但願意承擔風險的,當然都是做投資型的不然就是股票基金期貨等等,所以還是要看每個人的屬性,
      但這個影片的來賓講的是針對儲蓄險的部分,重點是幾乎都避重就輕、斷章取義,根本就誤導民眾,
      例:他在解說試算表的時候,六年期儲蓄險他看的是第六年解約金,但事實上保險條款一定都是寫「期滿」,期滿的話要看的是第七年的解約金不是第六年,因為第六年是你繳費的保單年度,然後他又拿定存的試算表,可是卻不說定存的解約金,這不是避重就輕嗎?定存未到期解約一樣會虧損本金,若可以隨時解約不虧損本金的這個「模式」是叫活存,簡單來講就是用身高約比體重的概念,
      這位先生要上節目分享沒人會反對,但是若他說的都是錯誤訊息甚至是誤導大眾的話,那就一定會一堆人反應,若都不相信留言所說與影片所講的,請直接去各保險公司與銀行上查詢相關資料,有些都還會有試算的工具可以用,也不用擔心是業務員自行製作報表,等查明後就會知道誰在胡說八道。

    • @ffaarr2
      @ffaarr2 Před 5 lety +3

      @@loxa8047 定存未到期領出來,並不會虧損本金喔!最多就是利息拿少一點(可能利息打8折之類),這是和儲蓄險最大的差異之一。

  • @user-uu3yb8vv4b
    @user-uu3yb8vv4b Před 5 lety +36

    好吧~我這個不肖業務員來了~
    就我知道的定期險用比例來講應該賺得更多@@
    劉大哥~你說呢? 我怎麼覺得你賺得更多壓~而且還每年每年一直收
    整段看完我只覺得這個做了20年的業務員是不是跟時代脫節啦XD
    第一段說 如果保險公司這麼好 銀行不就倒光了~~|
    這邏輯同樣套用在他說的買房子 房子這麼好賺~保險公司不就倒光了嗎?
    第二段說我們業務員用收來的錢出國玩??
    你要知道我們做得要死要活的才有機會出國阿~
    最好收一張7萬的儲蓄險我們就去西班牙 買BMW 乾~佣金是5000%嗎??
    第三段 通膨??? 是只有放保險有通膨喔?? 挖哩咧
    他還講房子的例子~現在是有可能那樣嗎??50萬變1200萬???
    他說把錢給他,他可以給得更多??哇哇哇!!!!好喔 大家揪團來找劉大哥囉
    第四段 預定利率說是假設利率 假裝利率????
    那我想問一下 限在各大保險公司一直面臨利差損的壓力是怎樣???
    就是因為以前的保單預定利率8% 到現在保險公司還是得給8% 這是騙人的嗎??
    對~我是不肖業務員~我講的都是假的 別相信阿!!!!!乾~
    第五段是唯一想認同的 但既然講到儲蓄~但就回歸儲蓄的用意!!我這不肖業務員也不喜歡混回一談
    第六段談解套~ 通膨又來囉!!!全世界就只有保險有通膨喔@@
    不過不肖業務員如我~喜歡在一開始講清楚說明白!!!我來解決問題而不是製造問題~讓大家相信你那套
    最後一段 Q&A 我覺得講得又很偏頗,甚至有點誇大 我開始懷疑是我不肖 還是你不肖了Orz
    佩服起自己竟然從頭到尾看完!!!!
    一堆分享影片人的~~真的有看完嗎?? 還是標題殺人呢?

    • @bitepigman
      @bitepigman Před 5 lety +7

      李昭儒 真的太多可以講了,而且都自打嘴巴。
      講白了,保險公司不可能把利率訂的比銀行低,不然保險公司也別做了。
      通膨?還敢拿來說嘴!除非通膨會造成台灣每年銀行的利率都是逐年增加,否則我真的無法認同他說通膨的問題!最後還說什麼跟台幣比就不一樣了23:50,自打嘴巴,不敢再繼續講下去。
      講錯太多,真的無法道盡

    • @user-pl8ul7je6t
      @user-pl8ul7je6t Před 5 lety +7

      我也覺得他非常的偏頗!!!

    • @user-tj9jc8yo1x
      @user-tj9jc8yo1x Před 5 lety +6

      李昭儒 這標題真的⋯⋯唉唉

    • @liranran27
      @liranran27 Před 4 lety

      我媽在民國69年 在永和中正路483的巷子 買一間26坪的房子差不多不到50萬元 現在108年 剛查了一下 永和得和路上25.7坪 47年的老房子 開價是1498萬 在經過39年的房價是真的變化很大的 可以上房屋網站上查證

    • @user-nu8bf4su4u
      @user-nu8bf4su4u Před 4 lety

      一年期定期險30歲女性100萬.年繳720元就有了
      你覺得費用率再多也就全給好嗎.那就720元.
      你要賣嗎???
      相信你不要的.因為傭金太低了.甚至有些保險公司.賣一年期定期壽險還不給傭金.
      你要賣一年期定期壽險嗎???
      我看打死你都不會賣.因為沒搞頭.沒錢賺.

  • @Chloe-dn9hp
    @Chloe-dn9hp Před 4 lety

    其實有講到重點,昨天才有人推美金保單給我,其實真的跟美金定存差不多,如果你決定買那張保險,能預期的狀況 就是 前面五年虧錢,第六年才開始看到利息,第十年算起來才單利3%。這中間不只要繳錢五年,還得要確保你不會動用到這筆錢至第10年後,才能達到今日美金定存的獲利。

    • @user-bw1pn2hh7r
      @user-bw1pn2hh7r Před 9 měsíci

      會建議客戶資金分三個部分 投資、定存、儲蓄險
      定存在怎麼存,利率還是會一直掉
      所以先用儲蓄險鎖利,放長期資產規劃
      定存就做短期資產
      投資去做生錢的動作

  • @user-hd8ow5jm7v
    @user-hd8ow5jm7v Před 5 lety +1

    很簡單,儲蓄險本來就不是讓你賺錢的工具,不然幹嘛分投資型保單跟儲蓄險?要獲利高就去投資,但投資不保證賺,就算賺到錢一部分也要找地方存起來,儲蓄險唯一的好處就是強迫你儲蓄,因為前面你解約就損失一大半,適合那種放活存很容易領出來的人,如果定力夠的人其實有更多存錢的管道,畢竟現在保險的預定利率低,保險公司最喜歡拿那種長年期保單的保費轉投資,自己不用拿錢出來,保單到期多付你一點點的錢他很划算,如果要買保險就買保障型的,畢竟保險就是把人生中遇到的疾病意外風險平均分散轉嫁的工具,那些衍生性跟金融商品綁在一起的保單只是保險公司為了吸引資金轉投資才弄出來的保單,不保證賺風險自己吸收,前面還要付一堆手續費

  • @ola8982
    @ola8982 Před 5 lety +6

    先洗了錢在告訴大家買沒用的東西
    真的很棒💰

  • @user-hl5ur6bx6v
    @user-hl5ur6bx6v Před 5 lety +4

    保險的用途很多,各類型的金融商品也很多,用途不一樣而已,有錢人有有錢人方式,沒錢的人有沒錢人的方式。條條大路通羅馬。畢竟保險是用來風險轉嫁的。

  • @Ea5tOnL
    @Ea5tOnL Před 5 lety

    我想請問在場的各位 有誰能解決通貨膨脹的問題 可以傳授一下嗎? 不管你做什麼規劃做什麼投資 哪一樣不會受到通貨膨漲影響?

    • @ponyhsu3773
      @ponyhsu3773 Před 5 lety

      節目的意思應該不是單單指存定存,就不會被通膨吃掉,而是定存銀行在有需要時,隨時可拿出來使用(例如買房、生病,轉其他投資),不用被儲蓄型保險解約違約…而吃掉很多本金。
      對抗通膨,我想是每年本金的淨利率收益…要大於現行大約的通膨率三%。這樣應該算基本上的對抗通膨了。

  • @soby.H
    @soby.H Před 5 lety +1

    他的話聽聽就好,很多人你叫他買金融股再投入滾20年,不到3個月就心猿意馬砍倉畢業了,所以保險還是有適合的族群
    但是確實有很多業務員未必會推你真正需要的商品,只推對自己最有利的商品,所以真的要多做功課,就像買車一樣,多看多比較
    還有保險真的要放滿,買保險會解約的人,買股票大概也是會陪

  • @user-gg8oh9hb2u
    @user-gg8oh9hb2u Před 5 lety +17

    OK,我來說明一下..保險有分 醫療全險跟儲蓄,醫療全險本來就是要花小錢去補將來龐大的醫療開銷或是以後不能工作的出院照顧費(請看護之類的),儲蓄險來說,銀行目前定存1%但是他沒有保證說他的1%會持續多久,幾十前年銀行的定存也有7.8%甚至更高,看看有些國外的銀行他們存在銀行的錢利率還是負的,要付銀行一個保管費之類的,現在台灣是1%以後是不是也會走到剩下0.5或是0.1或是負的?影片說到宣告利率跟預定利率,預定利率就是保險公司跟你說現在目前就是2%,不管發生什麼事情就是至少會有2%,宣告利率就是大概跟你說一個幅度根據市場還是中央銀行~!@#$%^&*()_+大概會在2.8%~2%之內浮動,影片說到存六年到第六年的錢有多少多少只有比本金多一點點,但是他根本不敢讓你看到第七年之後的利息,有一個複利滾存,我舉例來說一個月存1萬一年12萬存六年來說,累積的保費是72萬,第六年解約出來大概在73萬確實是比銀行利息低沒錯,但是在第七年來看解約出來會有大概快76萬,76萬扣掉本金72萬,多了4萬塊,你想想銀行利息才1%,你要利息有四萬塊等於你要存400萬在銀行才有利息4萬,我相信目前大部分的人是拿不出這四百萬的,這只是以第七年來說而已存越久複利滾存當然越高,以前幾十年前保險業賣的儲蓄險也是比銀行利息高的,銀行以前利息有5.6%保險的儲蓄險就會有7.8%,那種超級肥的保單放到現在,根本就是傳家之寶了,非必要根本不會去解,影片還有說到發生事情只能把錢拿回來最多付一點點利息,這一點我是不知道其他間的保險公司是怎樣的,在我目前服務的公司來看,儲蓄險裡面還會有附加一個豁免,什麼是豁免? 豁免就是今天我們發生事情符合了失能等級1-6或是2-6,保費不用在繳保險公司幫你繳,保單價值依然存在,我們還會在附加上一個豁免,幫保險買一個保險,今天20年期來說,在第五年我們發生事情了達到豁免的資格,保險公司幫我們繳剩下的15年,然後再退給我們15年我們要繳的保費,有一的雙重保障,當然..儲蓄險本來就是量力而為,所以我在幫顧戶做規劃的時候會以美國經濟學統計目前現在成功人士他們幫自己做的規劃一個公式來幫客戶做規劃,一個月的薪水,60%用在我們的食衣住行,或是房貸車貸電話費等等的繳費..30%用來理財規劃..儲蓄險等等,10%來做醫療保險..這才是一個良心的業務員做的規劃,如果有問題也可以+我的賴來詢問 ID tp6cp654 。

    • @wumaaa
      @wumaaa Před 5 lety

      恆恆恆阿 很詳細的說明,想了解哪間保險

    • @sunl4rul
      @sunl4rul Před 5 lety

      同業深有同感
      這影片看了真的是腦袋很痛越看越生氣

    • @user-mr3rl5mi9x
      @user-mr3rl5mi9x Před 5 lety

      像這位大大講的是很詳細的,我覺的一個好的保險業務員跟銀行的基金保險業務員,再賣產品的時候就是要講的詳細點風險評估,跟當事人的現況去介紹好的產品,說真的如果保險都不賺錢,公司怎麼經營下去,保險人員都做白工嗎?其實保險就是投資跟保障看自己是買的是什麼,投資基金有賺有賠,投資之前請先詳細保單跟說明書

    • @user-gg8oh9hb2u
      @user-gg8oh9hb2u Před 5 lety +1

      @@user-mr3rl5mi9x 這世界是很黑暗的,有些業務員根本被業績蒙蔽了自己的良心,保險根本不會騙人,會騙人的都是那些沒良心的業務員。

    • @user-gg8oh9hb2u
      @user-gg8oh9hb2u Před 5 lety

      @@sunl4rul 沒辦法..自稱是專家的那位已經被通告費或是想紅的腦袋蒙蔽了自己良心,可以+個賴彼此商品交流。

  • @sandy1983
    @sandy1983 Před 5 lety +16

    聰明的人不會去買儲蓄險,因為萬一有急用的話,它有流動性風險(解約成本高),如果真的想要存錢的話,可以考慮銀行的零存整付。

    • @EDSAQWEDSAZXC
      @EDSAQWEDSAZXC Před 5 lety +1

      Sandy Cheng 照你這種道理聰明的人一定沒錢

    • @EDSAQWEDSAZXC
      @EDSAQWEDSAZXC Před 5 lety +1

      Sandy Cheng 儲蓄險的意義在於強迫和保本。你買這個就是怕自己亂花錢。是為月光族和亂花錢的人專門訂製的方案。如果放銀行想拿就拿你每個月的開銷都不會節制

    • @user-nb6ms9pp7x
      @user-nb6ms9pp7x Před 5 lety +1

      儲蓄險就在於鎖死金流 和不滿合約就是賠的風險 願意犧牲這兩者的話 ....😄 買保險公司的股票或許還比較實在

    • @chengjeff5069
      @chengjeff5069 Před 5 lety +1

      Sandy Cheng 誰說儲蓄險要解約才能運用,不懂才會叫您去解約儲蓄,懂的業務員就會教您其他辦法,我有朋友就是靠儲蓄險事業再爬起來的

    • @user-oj3ng2qw8y
      @user-oj3ng2qw8y Před 5 lety +2

      靠儲蓄險爬起來.....怎麼爬...繳錢等期滿解約賺一滴滴嗎 要爬多久...

  • @bambool3054
    @bambool3054 Před 4 lety +1

    老师讲的很实际

  • @user-qd5dr6ox7u
    @user-qd5dr6ox7u Před 5 lety +1

    我以為酒吧只有這組客人,沒想到後面酒保滿忙的

  • @mcucatherine
    @mcucatherine Před 5 lety +7

    1.衡量自身能力不考慮中途解約,第一個不存在
    2.儲蓄險就是強迫儲蓄,每年有些還會配息
    3.通膨風險存定存還是有,那房子來比較,如果我買得起房子就不會買儲蓄險了…股票也有資本利得損失,自行選擇
    這樣分析有點不太合理

    • @ydy2078
      @ydy2078 Před 3 lety

      Hsiaoping Gung 不能講配息要講生存金
      不然會被抓走哈哈哈哈

    • @weepicetear
      @weepicetear Před 8 měsíci

      如果你有認真看過保單試算年表的實際保單價值每年變化,你就會知道你前幾年繳的錢多半被扣管理費跟一堆雜七雜八的費用,實際參與投資儲蓄的只有保費的20-40%左右,同樣以股票計算代表你投入前三年大跌60-80%,之後才開始穩定獲利,你去股票市場真的自律決定以存股為目標的,你也很難挑到會跌50%的股票,好比中華電、食品股、好的金融股等,然後通膨問題是全台都有,除非是政府限價,不然公司獲利也是隨著通膨成長,既使非成長型公司,也會因為通膨每年獲利上升,EPS會成長,股利也變多,所以多數情況不遇黑天鵝,都是贏通膨的,就算遇到了,只跌個10-20%的也比買保險開局大跌60%來的好,當然保險最賺的是你買完出事可以領的那筆錢,但那應該不在一般投資的考慮選項吧?

  • @user-cw7cj1eu3e
    @user-cw7cj1eu3e Před 5 lety +12

    儲蓄險主要是後來的複利 哪有人買六年第六年就解掉 當然是要看後面多擺幾年出來的數字 表格都給你看還不會算數字有麼難

    • @m233806343
      @m233806343 Před 5 lety +3

      聽他講話我也是 笑笑的拉 我不是業務我也知道他講的完全不專業

    • @bitepigman
      @bitepigman Před 5 lety +1

      沒錯!當你會選擇拿來當儲蓄用,你當然不會希望是中途會解掉吧!
      這就好像打傳說對決,然後目標設定是「我每場比賽要被殺十次」是一樣的!

  • @yaris1521
    @yaris1521 Před 5 lety

    現在會把儲蓄險或年金險做包裝~1.給觀念要你不要躉繳2.綁投資商品(虧到本金)....在銷售過程講的天花亂墜~和避稅CRS講座⋯我看當下有人衝動為了上萬的回饋禮劵,就買了年繳6萬美元的保單╮( ̄▽ ̄"")╭

  • @she3711
    @she3711 Před 5 lety +2

    這個影片的主軸永遠談的都是報酬,賠錢!?
    其實保險6、10、20年的商品,都在賣客戶一個最重要的東西!
    《養成強迫儲蓄的習慣》
    如果外面利率這麼好,怎麼還有一大堆人身上沒錢
    就是因為人性難以控制,手容易養,娛樂食衣住行都得消費,如果沒有一個強迫你繳費的商品,基本上月光族的人一堆
    每當你收到帳單就必須去繳費,時間長久下來就有一筆錢
    習慣是最難養成的!保單最大目的就是賣你一個習慣!

    • @weitungshih
      @weitungshih Před 5 lety

      3 3 講的很好

    • @shawn0244
      @shawn0244 Před 5 lety

      通常賣儲蓄險的對象都是找社會新鮮人居多 沒經驗好談 本身沒存錢或存不多 業務話術內容也都跟你說的大同小異 你講的都還ok 我有業務兩個朋友來推銷我儲蓄險 重點都是放在一年幾%回饋 又有保險功能 可以存錢又有保障 每年都有一筆利息可以做任意規劃用 整個聽起來都穩賺不賠的 但盲點就在於 短則6年 長則20年 期間你這筆錢 完全是不能做緊急調用 對於本身就低薪的人 能存的錢都拿去繳保費 那中間如果急需用錢 不就完蛋了 這都是有可能的 天災人禍都不是人能預料的 存錢就是要有緊急預備金可以做使用 所以對於有良心的保險員 應該是要讓客戶明白儲蓄險不是投資只是保險不用繳的多 而且前提是繳保單的錢是餘錢 除此之外還有一筆隨時可調動的存款 否則這只是在害人不是幫人

  • @leanching4778
    @leanching4778 Před 5 lety +4

    大家不去銀行存錢那銀行不就倒了???活存定存對銀行來說是負債 因為要發利息啊 當然越少越好 能把這邊的金流轉到保險或基金方面 才是銀行真正賺到的

    • @user-qs8ho2hf4b
      @user-qs8ho2hf4b Před 3 lety

      9'月'金'股'佈'局'即'將'開'啟', 有'台'股'港'股'還'有'新'股 ',
      一'起'交'流'討'論 ', 不'定'時'還'有'內'部'消'息 ',
      進'群'请'加'W'h'a't's'A'p'p':8'5'2'5'6'0'5'6'2'9'6''或'者L'I'N'E':w'e'd'2'1'6'6

  • @Tina-hb1gv
    @Tina-hb1gv Před 5 lety +6

    靠20年前買的儲蓄返本保險現在每月領勞保年金不足的部份是很安逸的 總覺得還好有險 但慎選保險公司是最重要的

  • @p1141822820
    @p1141822820 Před 5 lety +1

    人不理財,財不理你,但在台灣很常看到只會跟風買股票的(上個公開資訊觀測站都不會),基金定期定額只放1.2月就在哭虧損的,更不用說保險自己買幾年都不知道的...我想業務員說的事項她一定也不記得,每個人理財方式都不同就怕你完全沒研究就學別人搞理財。

  • @khh3466
    @khh3466 Před 5 lety +1

    簡單來說就是定存跟定儲嘛,儲蓄型保單嚴格上來分類就是定儲的一種,只是以保單的形式下去做,還額外提供一種保障,其實也不錯啊?
    兩邊其實都可以做,只要在合理的範圍內,不造成自己生活上的負擔的情況下,定儲用閒置的金錢去做根本完全沒感覺。
    個人美金定存、儲蓄型保單都有做,另外還額外有活存儲蓄準備用來當房子頭期款的。
    就算是這樣也不影響我生活,甚至會幫助我少掉很多日常的衝動購物跟奢侈享受方面的花費,因為每個月薪水就先扣掉一部分了,剩下的錢房租水電、伙食、生活用品、聚餐跟看電影扣一扣其實也沒剩多少。
    所以要買什麼額外的東西都要審慎思考,現在社會風氣誘惑太多不這樣做很多金錢不知不覺就浪費掉了,雖然身邊的朋友都認為我自律到自虐的程度,但我個人是覺得蠻有幫助的,
    因為我不想老了過著有一頓沒一頓的生活,現在很多做兒女的已經沒在供養父母了,我們這輩未來更加不要肖想,看過某些長輩晚年沒收入過得不如意,整天只能在家看電視沒錢出去消費,飯煮一頓吃整天,我才不想自己晚年過著那麼委屈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