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事法》越修少年犯越多?重刑才能遏止青少年犯罪? ft.台大法學院名譽教授 李茂生 | 斐姨所思【阿姨想知道】 EP142

Sdílet
Vložit
  • čas přidán 5. 09. 2024
  • 去年底,新北市發生國中生割喉案震驚社會。其中持彈簧刀傷人的郭姓學生,被發現過去多次受少年法庭審理、保護管束;而另名涉案少女在網路發言「我未成年,法律會保護我」更是引發眾怒,此後外界出現修改《少事法》的呼聲。本集斐姨所思邀請到「少事法之父」台大名譽教授李茂生,早在1997年就開始參與修法工作的他,對《少事法》內容瞭若指掌。民眾質疑《少事法》導致未成年罪犯獲輕判,甚至還能註銷前科,是過度保護少年犯。這些想法是迷思還是事實?為何要有《少事法》?現行制度有哪些問題?一起聽聽李茂生怎麼說。
    *本集錄影時間為 24/02/01
    Timecode:
    00:21 Open 值班小道士:吉哇哇
    05:15 愛的司法or贖罪的司法? 為何需要《少年事件處理法》
    09:41 宜教不宜罰? 觸法少年處罰沒用應「說理」
    13:25 重罰才能遏止犯罪? 保護管束沒用?行政資源不夠?
    17:46 法律為何保護加害人?被害人正義該向國家討?
    21:18 現在小孩很難管?教育現場管教處處受限
    25:59 子不教父之過? 少年犯多家庭破碎不應打壓
    29:19 曝險少年不先送少年法庭 行政輔導先行是錯誤政策?
    33:18 青少年犯罪都會輕判? 前科註銷是為協助社會復歸
    37:50 台灣少年犯處遇更嚴格?日本《少年法》越改越嚴是迷思?
    41:40 Take away
    追蹤《#范琪斐的美國時間》掌握全球脈動
    👉bit.ly/3vG5Nhg
    范琪斐 CZcams 官方頻道
    👉bit.ly/3f6WZvI
    《斐姨所思》Podcast
    👉bit.ly/3j2l8FX

Komentáře • 1K

  • @shenzo4751
    @shenzo4751 Před 6 měsíci +852

    以前上課時我也覺得老師論點實在太理想化了,就只是一個在象牙塔裡的老學究罷了。但是出社會在實務轉了幾年看了這麼多案例後,漸漸發覺我們的社會氛圍根本沒有打算去解決犯罪與社會問題的發生。
    甚至連研究問題都覺得沒必要,社會的氛圍如此選出來的政府當然趨炎附勢。反正解決不了問題就解決出問題的人就好,然後你就會在新聞上看到相同的問題在不同人身上一再發生。
    這時回首你才會發現老師才是那個「實際」在想如何解決問題的人...當然人格養成、家庭關係、學校教育、社會化、再教化、回歸等不只是涉及法律問題(法律通常是前端失靈後最後端的手段了),更是整個社會科學的問題。
    然而我們整體社會對社會科學、人文科學過於輕視。甚至還有很多人不認為這是門「科學」!!
    社會科學雖然不像自然科學能讓科技更進步、物質更豐富更滿足(賺大錢),但藉由研究「人」與「社會」可以讓我們有更好制度、更好的相處與互動基準、生活起來才會更加舒適美好~
    說來好像很虛無、很理想,但不要忘了我們終究是「人」且生活在這「社會」上;不好好理解社會科學並用於社會...那我們終究只是會使用高階工具的猴子罷了,反正制度與行為跟猴子一樣,沒有差距阿~

    • @user-tc7bn7jv3m
      @user-tc7bn7jv3m Před 6 měsíci +84

      非常贊同,是真的覺得這類有爭議的題目很容易淪為淺碟化的討論,別人提出方法,然後馬上說「你不是第一線」「你太理想化」,但如果要探討那該怎麼做的時候,好像也沒辦法提出方法,那其實就是這個人(or社會大眾)還沒準備好要面對這個問題而已。

    • @user-tc7bn7jv3m
      @user-tc7bn7jv3m Před 6 měsíci +64

      然後最後就變成人人知道有問題,但人人都兩手一攤沒辦法放給它爛,當有人跳出來試圖做一些事,甚至提出方法的時候,卻馬上跳出來指責他太天真、想的太簡單,最後結論又是「沒辦法啦~」,不然就是拋出把有問題的人解決掉的解法,連第一步面對問題都做不到😅

    • @user-lh1vc9kk4e
      @user-lh1vc9kk4e Před 6 měsíci +13

      有時候聽一些高學歷的人在那裡講文科、理科時,我就覺得這種現實而如同猴子般的學術歧視被AI取代也只是剛好。學東西學到自己變東西,教育失敗~

    • @TheK707543
      @TheK707543 Před 6 měsíci +16

      我上面留言幾位很有愛,我希望他們與教授主動去擔任少觀所出來後的責付對象,我想看你們把理想變現實

    • @useridcn
      @useridcn Před 6 měsíci +10

      現實社會中做不到的事就叫過於理想

  • @user-gp1bw3og4q
    @user-gp1bw3og4q Před 6 měsíci +100

    幾個現場觀察回饋
    1.有些家庭其實沒有放棄小孩,只是矯正學校太遠了,對一些家長來說無論是經濟或交通能力都有困難,之前遇過是透過社會資源協助才會去一趟探視,就像李教授說的,這些孩子出身的家庭都是弱勢,我看到的是教養不一定有問題,但父母時常很難有時間陪伴小孩
    2.看到這些極度弱勢的家庭裡,悲劇一再循環,目前唯一看到的解方是很早就讓孩子送養,這確實有階級議題,也違背盡量不拆散家庭的世界兒童人權公約,但這是唯一下一代不再受苦的方法
    如果理想的話,這些父母的狀態(包括精神創傷、經濟不穩)能夠被給予協助再養育小孩會是較好的作法

    • @ethan06089
      @ethan06089 Před 6 měsíci +6

      所謂的弱勢究竟是怎樣認定的? 弱勢就能偷拐搶騙? 請教授或各位認定出標準,是父母工時太長了?還是薪水太少? 陪孩子時間太短?物價太高?還是父母教育水平太低?那麼政府要解決這些問題了嗎?,還是要普通人跟被害人承擔這一切?

    • @SyuAsyou
      @SyuAsyou Před 6 měsíci

      @@ethan06089 看到你這一段我才想起影片的這一段,來賓似乎把工業革命以來受剝削的童工視為理所當然,但農材生活的…未來勞動力才是常態吧?這來賓哪壺不提提那壺,非要提工業革命這種特別的時代。

    • @SyuAsyou
      @SyuAsyou Před 6 měsíci +3

      送養確實是很好的方法,我身邊也有實例,而且還很傳統,這東西說穿了就是過繼,透過過繼,確實可以改變人生,遠離比較悲慘的那條路線。

    • @wuqi3828
      @wuqi3828 Před 6 měsíci +1

      费这个劲干嘛,既然你认为需要采用送养制度,那顺便出台法律法规规定,不达到一定收入,工作时间太长的夫妻禁止生小朋友,不行就禁止结婚多好?

    • @MrWillliu
      @MrWillliu Před 6 měsíci +2

      @@wuqi3828偏偏這又是可以拉抬生育率的主力

  • @user-ek6td9pp2o
    @user-ek6td9pp2o Před 6 měsíci +476

    兩位主持人雖然一直強調社會資源不足,不過李教授的意見是說民智未開的台灣就算有資源也沒人要針對矯正教育的研究投入資金人力,因為覺得不重要。重點不是資源有限而已😅

    • @user-fz5kv6zv1v
      @user-fz5kv6zv1v Před 6 měsíci +65

      真的講的很委婉,聽得很無奈

    • @elfin1601
      @elfin1601 Před 6 měsíci +40

      沒判死刑那麼多人,研究那麼久,也沒見改善,社工待遇及編制沒增加,全是泛泛之談 😂😂

    • @TWALBEVA
      @TWALBEVA Před 6 měsíci +22

      @@elfin1601 有啊~有研究過某個殺人犯,國小成績不錯,列入減刑考量....這研究帥呆了!!! 應該先把做研究的抓去再教育🤣

    • @user-zm4mu4cf5p
      @user-zm4mu4cf5p Před 6 měsíci +4

      先看看歐美的年輕人,然後請台灣人做好準備😊

    • @user-lh1vc9kk4e
      @user-lh1vc9kk4e Před 6 měsíci +20

      我們的教育帶答案,不帶追根究底,帶效益,不帶思考。

  • @user-pc2xd9gk9e
    @user-pc2xd9gk9e Před 6 měsíci +211

    李教授的意思應該不是把教育的責任完全交給老師,教育分為家庭、學校、社會教育,反思 一下,我們對於這些來自問題、破碎家庭的小孩,我們是否曾不經意的輕視、嘲笑、貶低、甚至霸凌過他們,當我們在批判這些所謂的「加害人」時,有沒有想過,這些人有可能是我們製造出來的「被害人」,我本身是一名警察,過去我也疾惡如仇,但隨著年齡的增長及辦案經驗的累積,我越來越能認同李教授的想法、觀點,其實如果我們能夠在這些加害人剛開始出現偏差行為時,就給予關懷協助,甚至幫忙他們離開問題家庭或不良的環境,也許他們的人生會完全不同。

    • @user-mq9ge1qv9r
      @user-mq9ge1qv9r Před 6 měsíci +8

      還不是怪別人的意思?做錯事情負責任真的好困難,這不就是媽寶社會的根源,錯都是別人啊!

    • @SyuAsyou
      @SyuAsyou Před 6 měsíci +5

      如果你行有餘力願意多費點心思幫助他人的話,社會感謝你~~但你千萬不要有過多幻想其他人也行有餘力,會失望的。

    • @OK98LP56ER18
      @OK98LP56ER18 Před 6 měsíci

      @@SyuAsyou 現在要思考的是如何讓更多人能參與到幫助他人的活動中來。
      雖然如果社會上更多人有餘力而且有意願去幫助他人,那就沒有政府甚麼事了。

    • @ShangShangChien
      @ShangShangChien Před 6 měsíci +2

      能聽到你的分享真好

    • @SyuAsyou
      @SyuAsyou Před 6 měsíci +5

      @@OK98LP56ER18 其實有時候要先承認自己的無知,要小心好心做壞事,事前多一點觀察、多一點研究、少說教、少情勒、少情緒用事,事情才有轉機。

  • @user-ty8eo6zn2w
    @user-ty8eo6zn2w Před 6 měsíci +91

    自己就從失格弱勢家庭出來的,現在還好手氣不錯沒有走偏,但人生之中也很多傷痕。
    所以,舉輕明重,我自己能理解比我更弱勢更慘的家庭出來的孩子,他們要資源要關懷完全沒有的情況。
    我每次看到這種少年犯罪,只會覺得冷汗直流,因為我知道我只是運氣好一點,「剛好」有很多機會跟貴人相助,才沒有走入歧途,不然我們就要讓許多人生運氣很好的人來去處決地獄倒霉鬼弱勢家庭。
    我只覺得,能做出善良的決定不是自己多優秀,那是你運氣好而已

    • @celina5433
      @celina5433 Před 5 měsíci +2

      謝謝你願意走回正軌

    • @user-gq4bf9ir1e
      @user-gq4bf9ir1e Před 2 měsíci

      就像寄生少流中說得,如果我有錢,我也會很善良

  • @00yy62
    @00yy62 Před 6 měsíci +146

    20:46 這邊非常認同,台灣人民不管在任何問題上,討論的點都非常的淺,出事時永遠都在找人當代罪羔羊,幾乎不會深度思考問題的脈絡。

    • @lego20700
      @lego20700 Před 6 měsíci +6

      整個社會氛圍(包括政府的處事態度,媒體的報導深度,社交平台的閱讀方式)都無法好好針對各種問題開放探討。

    • @JennyWong1992
      @JennyWong1992 Před 6 měsíci +5

      問題是贖罪的是誰?讓受害人及他們的家庭來贖罪嗎?這種事就是左派慷他人之慨,反正被迫原諒他人的人不是這些政策制定者自己。 所有的目光都在犯罪者身上,誰在意無辜受難的小孩和愛他們的父母?他們不願原諒竟然還要被標籤成素養不高?除非這位學者自己的直系親屬被殺且他可以原諒,否則他根本就是用管理農場的農場主視角管理人,他根本不尊重人。

    • @weiwei_i
      @weiwei_i Před 6 měsíci +12

      @@JennyWong1992 教授沒有要受害者家屬和受害者本人負責,他要的是這個社會去理解問題,你說的不尊重大概就是教授想法跟你不一樣,他說你這種想法民智未開,你覺得你被嘴到而已,說實在的受害者家屬究竟什麼感受你大概也沒多關心,除非你真的有到受害者的靈堂上香或給受害者家屬包超大包白包,不然你也不用講得你這個想法就是多有愛心,多慷慨受害者,所以既然你沒辦法幫到受害者啥,不如就民智打開,討論犯罪問題究竟怎麼解決,避免自己成為下個潛在殺人犯的潛在受害者

    • @JennyWong1992
      @JennyWong1992 Před 6 měsíci +7

      @@weiwei_i 七情六慾是人之天性,虧你說得出民智未開??原不原諒行凶者本來就是受害者及家屬才該擁有的權利,你憑什麼替人家原諒??請你牢記一件事:你不是受害者的主人,你沒資格代替受害者原諒行凶者,情勒受害者更是可恥。
      這位所謂的教授完全沒有認真討論應該如何彌補受害者,只說資源不夠,然後就扣了個民智未開的標籤給人家,強迫別人當聖母聖父。你們連正在遭受不幸的受害者都無視,甚至企圖污名化他們,卻想避免自己成為下一個受害者,何其自私冷血。
      我告訴你,如果受害者家屬可以被賠償5億台幣,大概率可以彌補他們失去親人的痛苦,用“教授”的話說,想做就能做得到。在花錢給行凶者之前,請政府先掏五個億贖罪吧,既然妳也認同贖罪的不該是受害者,而應該是全社會。如果你捨不得花錢彌補受害者,但支持花錢給行凶者,那我只好認為你就是更同情犯罪的人,對你犯罪或許比禮貌對妳更能得到正反饋。

    • @lcy039
      @lcy039 Před 6 měsíci

      是啊,尤其談到政治特別明顯,什麼事情是那個政黨的錯,哪個人錯,就連范姨有時也會找代罪羔羊😂

  • @user-yx9dv6oi8f
    @user-yx9dv6oi8f Před 6 měsíci +166

    李教授的邏輯思維特別,表達直白,啟發人不同思考與眼界。
    有人覺得他理想化,我倒不覺得,他說出了可能的補救方式。
    只是那個補救方式,需要很多愛心、耐心、關注、社會資源、法制設計及政府部門。
    愛心、耐心及關注,重點在技巧及緣分,不是只能用大量時間挽救。

    • @TWALBEVA
      @TWALBEVA Před 6 měsíci +2

      跟沒講一樣廢到好笑😂
      話說,身價上億的人很少暴力犯罪,頂多吸毒.....
      所以遇到暴力罪犯,發1億給他就解決了,如果不能解決,就再發1億.....不考慮資源的主張,教授還看不到我車尾燈哩😁

    • @user-lh1vc9kk4e
      @user-lh1vc9kk4e Před 6 měsíci +19

      客人病根很深,但只求速解,何解?

    • @TheK707543
      @TheK707543 Před 6 měsíci

      簡單,放出少觀所後的責付對象就交給李教授和這樓主這樣有大愛有智慧有能力的人,總不能很會講但不會做吧,其他人不想當然就是這些人親自上,教授還可以找幾個當研究對象看有沒有可能成功

    • @XFire2100
      @XFire2100 Před 6 měsíci +4

      可是教育方面的研究不是早就總結出幾乎只有家庭教育有意義嗎?
      學校教育只是盡可能嘗試力挽狂瀾和遏止錯誤繼續傳承下去
      老實說與其加重刑法不如允許學校老師體罰算了
      讓老師直接扮演司法程序不是超省社會資源😂

    • @useridcn
      @useridcn Před 6 měsíci

      被殺的是你家小孩的時候就拜託你有這麼多愛心了

  • @sunnychan6330
    @sunnychan6330 Před 6 měsíci +71

    我其實看了很感動,當一個人真的不容易,而且人的成長是一輩子的,只是成年後被期待要能夠獨立去完成自己的成長。但是不是每一個人都那麼幸運成長在一個健全的環境,於是每個人都有自己人生的課題,只是這個課題不見得都很外顯,就像看起來順遂的人生不代表他沒有煩惱;訪談中所謂"民智未開",我覺得就是沒足夠用心、認真去思考人的本質,很淺薄地活著;因為沒認識到深度,也就覺得所有問題都該簡單粗暴地被解決。即使現實總是不完美的,但我們都還是能期許自己成為一個更好的人,更能去同理、接納別人,更有耐心去了解、陪伴。

  • @janefunyang3266
    @janefunyang3266 Před 6 měsíci +49

    現在教育現場的實際狀況是老師有心要把學生從歧途拉回,可是學生只要回家跟家長加油添醋,老師立馬被投訴,而且立案調查後整個流程長達3-6月,老師身心交煎熬還要撐著好好工作以及家長無理的謾罵羞辱,等到真相大白,家長亂投訴、說謊不需要負責任,老師投訴無門下,卻已經消磨掉老師對教育的熱忱。
    李教授所說的冷漠的教師就是被這樣的規章制度給扼殺掉,教育可以不用教鞭,用的是時間的陪伴,建立信任的情感,很多問題就可以慢慢解套,不過一旦孩子畢業,家庭沒有跟上對孩子的管教,一樣還是會走針。

    • @weiwei_i
      @weiwei_i Před 6 měsíci +2

      如果提升老師們的薪水、大幅增加校園中的輔導老師、增設更多身心或者家庭輔導的課程,並且成立教師工會之類的,可以讓老師們齊聚一堂討論問題並反映問題,而不是讓有熱誠的老師孤身一人作戰,是不是可以讓老師們更有力量教育孩子 嗎?個人一點潛見

    • @wuchianlin
      @wuchianlin Před 6 měsíci +1

      你可以想像一下,你今天去速食餐廳吃飯,然後炸雞切開裡面是生的,廚師說他身心受創什麼的所以只好一直做出內容有問題的炸雞,你真的願意當沒事嗎?類似的說法我聽過很多,但我覺得這都不構成教師違背職業道德刻意不作為的理由。明明我們整個社會連一次機會都不願意給這些犯罪的少年,卻對每天都有違職守的老師如此寬容,這是完全沒有什麼道理可說的。

    • @wuchianlin
      @wuchianlin Před 6 měsíci +1

      @@weiwei_i 如果是他文章中所說的狀況,那其實是不太濟事的。你找一堆沒有想要做事的人進到學校,這些人得到保障之後反而會聯合起來擺爛阻撓改革,反而有熱誠的老師會更痛苦。學生的處境就已經夠慘了,每天還要看一堆大人當小丑互推責任裝傻倒行逆施。說到底,最難的還是執行這個制度的人,如果這整個環境沒有能力讓好的人願意進場教書,那整個部門再大,課程再多,也只是巨大的煙火罷了,好看而已,又貴又沒有意義。

  • @user-cr4wv9xq1j
    @user-cr4wv9xq1j Před 6 měsíci +27

    這麼議題爭議程度不輸廢死
    有些事期待世界改變,不如由我們自己開始
    但感謝范姐願意拿出來討論

  • @romney3214
    @romney3214 Před 6 měsíci +22

    「你的教育專業在哪裡」這句話太籠統!
    協助家庭的社會資源不足,專責的輔導人員不足,連矯正機關本身的人力都不足。
    舉個例子,我把要上國文的、上數學的、上音樂的、上體育的學生放在同一間教室,希望同時進行,老師表示這樣很難上課,「請問你的教育專業在哪裡」?這帽子扣太大了!
    資源給予與分配不足,就是整個社會氛圍被犧牲(錢都花在其他地方)
    弱勢家庭也可以有正常的身教,可是目前監護人沒有給予約束的法律責任。

    • @YC-nv1bj
      @YC-nv1bj Před 6 měsíci

      確實,聽完後的新世代到底誰還想當老師

    • @user-uq4xh8pr2s
      @user-uq4xh8pr2s Před 5 měsíci +1

      要你專業要你有教育愛還要你超時加班但不要給你錢

  • @psykadise
    @psykadise Před 6 měsíci +98

    我真的很喜歡主持人范姐的訪談,都很能針對重點去詢問,而且很了解大家想知道的是什麼,很用力的追問。
    李教授一直強調少年的問題是環境造成,可是又說原生家庭也是弱勢,不能要求父母什麼,那等於就是無解了。聽起來意思就是安置囉?然後又有多少機構或寄養家庭可以做到很好的安置?
    最後只能要求老師們犧牲奉獻,是不是最好把少年帶在身邊當自己孩子養,然後搞不好還會被原生家庭父母告。而且老師自己的人生或家庭是否都不用顧,然後又製造另一個問題家庭?
    另外,范姐提到現在少年是否和以前不同,教授說每個年代的老師都說學生難教,可是教授忽略了這30年來科技的進步應該已經超越過去人類科技進步的好幾百年,社會整個很不一樣,不但少年不同,整個世界的問題都越來越多,我想現在少年真的是和以往不一樣的問題。
    李教授在說立法的目的幫助少年回歸社會,這點當然是很重要,但現在的狀況來看,無法改變少年原生家庭,又無法打擊黑幫,保護官人力有限,現行教化機制能做到的也有限,結果是很難改善,總需要有些地方能著力,否則只是理想。
    整個裡面最令人讚同的就是最後提到行政、輔導先行,產生沒有強制力的問題,現在的狀況真的是這樣,沒有強制力什麼都做不了太多,只能看著更惡化更難處理。

    • @user-en7nq2vz4s
      @user-en7nq2vz4s Před 6 měsíci +12

      解法就是花更多錢請更多人去處理。請社工、心理輔導、特殊家庭學生專責老師

    • @mosquito520
      @mosquito520 Před 6 měsíci +17

      我不否認李教授有點過度理想化,但談到責任,教授的論點主要是政府要負起責任
      包括弱勢家庭政府到底有沒有介入,政府投注多少心力或預算在社福領域?
      當然政府可以投注多少心力多少預算又是一回事,畢竟餅就那麼大塊,每個地方都要用錢
      只是身邊有近弱勢家庭(沒有中低收入資格,但補助時有時無的狀況)
      也是會有種政府應該可以再做更多一點的感覺

    • @TWALBEVA
      @TWALBEVA Před 6 měsíci

      @@mosquito520
      為何這是政府的責任?教授講這鬼話的論點是什麼? 他對政府的想像是什麼?🤔
      政府是上帝? 好比我說政府要妥善處理核廢料一樣 (要是政府可以做到超越量子物理的極限,每人發1噸黃金都不是難事了....😝)
      我說,身價上億的人很少暴力犯罪,頂多吸毒.....
      所以遇到暴力罪犯,發1億給他就解決了,如果不能解決,就再發1億.....不考慮資源的主張,教授還看不到我車尾燈哩😁

    • @SyuAsyou
      @SyuAsyou Před 6 měsíci +5

      @@mosquito520 不贊同,最需要加強責任心的恰恰就是家長本人。當每個人只想把責任推給別人的時候,這代表這個社會的現存問題所需的處理量能大於每個人所能處理的量能,這個社會就完蛋了。

    • @chaosstory
      @chaosstory Před 6 měsíci

      @@user-en7nq2vz4s你說的這幾項都快要爆開了,對了,你還可以加上醫院醫生這塊,現在老師通報學生輟學還要被記申誡,就看哪邊先撐不住從那裏炸開

  • @comefromwest
    @comefromwest Před 5 měsíci +8

    教育那段真的太理想化了,影片提到不能讓弱弱相殘,請同時意識到老師也是弱勢,老師在取消體罰的20年間一直找不到適合的替代方案是事實,就算責難第一線老師「專業在哪裡?」也沒用,現況就是沒有有效的替代方案。
    「其他老師做得到你為什麼做不到?」這是我這輩子最討厭聽到的話之一,這句話無助於解決問題,同時也將事情去脈絡化,只把事情分成「成功」與「失敗」,好像只要有人做得到那這個方針就是對的。影片中提到逃家逃學是關鍵的第一步,需要強制力制止,那請問老師的強制力在哪裡?當學生發現老師拿自己沒皮條,一點強制力都沒有的時候,老師教得道理、知識、警示他會好好學嗎?全靠愛嗎?沒有紅臉只靠白臉嗎?
    再說,老師花那麼多時間心力在特定學生,對於好好向學的學生公平嗎?這種事情應該交給專門的專家,但偏偏讓不良學生去輔導又會刺激逆反心裡,更別提學校負責輔導的人力通常很缺乏,第一線的班導壓力很大。
    再來說到取代的方法,的確第一線老師是開發方法的重要部分,但是要老師參與方法開放的同時橫向對比一下,醫生寫出paper之後好歹能評升等,大學教授寫出paper之後也可以評升等,老師呢?老師的學術升等機制是什麼樣?憑什麼要基層解決最困難的方法,想出辦法之後還是基層?獎勵呢?沒有足夠誘因我還不如按部就班走老路。老師光是在現有體制下傳授知識就已經夠累人了,再要求更多不會太過份嗎?
    老師充滿熱情傳授的時候,學生充滿熱情的學,這才是有效率的知識傳遞過程,把不良學生拉回正軌就像影片中說得,那是很專門的學問應該交給專業人士處理。沒有強制力的一般老師除了注意、口頭制止、約談、回報,還能做什麼?政府沒有投入資源的情況下,有什麼資格要求什麼?

  • @JimmyRealTalk
    @JimmyRealTalk Před 6 měsíci +21

    結論:
    1不要跟社底爭論,以免變倒楣鬼人生登出。
    2事後,社會是想教化防範,不是幫倒楣鬼出氣。
    3社底雖然有他殺人的原因,但我認為查清殺人動機後,仍要槍斃。
    4沒錢沒資源就不要生,三輸(自己、子女、社會)。

  • @Leo-zi3mr
    @Leo-zi3mr Před 6 měsíci +73

    希望大家好好看完,多方查證深入理解之後再來討論!
    如果讓對話停留在既有印象或感覺就太可惜了

    • @useridcn
      @useridcn Před 6 měsíci +2

      看完且深入理解後立場不改變也沒有錯,有什麼好可惜的?

    • @SyuAsyou
      @SyuAsyou Před 6 měsíci

      多看各方的看法

    • @user-ju2so2sr4t
      @user-ju2so2sr4t Před 6 měsíci +2

      我看完了,浅谈两点,教授通篇没有讲到恶性犯罪的惩处,一个社会,一个正常的人本能的会站在受害者的立场上,但这个教授完全站在加害者一方,用家庭环境,社会,国家不断给加害者开脱,说是这些原因造就了施暴者的出现,那为什么出现了他,而不是所有人都是施暴者呢,对于一般性犯罪比如小额偷抢打架斗殴可以原谅,但对于恶性犯罪,比如杀人强奸恶意伤害使人致残毁容这些恶性事件的时候应该加重惩处,换位思考如果这些恶性事件的受害者是自己的孩子,那自己如何面,不为孩子讨回公道如何面对孩子以后的人生,第二点,教授居然说要求国家进行赔偿,这简直不可理喻到逆天,因为国家没管理好。这个理由真的属实无语,那按照他这个逻辑生他的父母是不是也要连坐,教他的老师,学校,社会,发现地球引力的牛顿,卖他凶器的商家,造这把武器的厂商是不是都要有所惩罚?完全毫无逻辑,他的初心是好的,但是逻辑是混乱的

    • @user-ju2so2sr4t
      @user-ju2so2sr4t Před 6 měsíci +1

      以主持人开头说的颈部被刺身亡的孩子为例,可以给加害者机会,但是谁给过受害者机会,他不想死啊,他也是别人家的儿子或者女儿,难道就因为他无法说话,就漠视了他的权利吗,人人平等的社会里,不仅男女平等,死人的权利也不可无视,杀人者偿命天经地义

  • @brian10508
    @brian10508 Před 6 měsíci +14

    李教授提出的觀點需要非常長期的時間才能慢慢看出效果
    面對現代社會 尤其是媒體傳播速度之快的現在 群眾的情感問題難平

  • @c2co2co32-
    @c2co2co32- Před 6 měsíci +134

    白話文一下,系統性問題會持續產生,故而需要尋求系統化解決,當然把人當韭菜最簡單,一律死刑可以解決問題,但顯然解決不了問題根源

    • @yianlintaipei
      @yianlintaipei Před 6 měsíci +9

      監獄裡面多的是無期徒刑、死刑確定的重刑犯
      也沒看過有人可以從那些重刑犯提取出問題根源的方法
      這些人的死活顯然與系統性問題的解答無關

    • @elfin1601
      @elfin1601 Před 6 měsíci +5

      我還是覺得司法要留給法官判死刑的空間,用以警惕犯罪者,如犯罪會付出一定慘痛的代價
      不判這樣的人死刑,也不代表就解決根源,政府也沒投入豐富的資源,光社工人數就長期缺乏,覺得這位教授有點何不食肉糜感覺 😅😅😅

    • @tom-huang128
      @tom-huang128 Před 6 měsíci

      @@yianlintaipei 顯然老師講的是【確實執行】的死刑,因為只有這個方法可以在這個語境下徹底解決這個系統性的問題

    • @SilviaLin
      @SilviaLin Před 6 měsíci +1

      時代是真的有進步嗎?科技或許有進步,但人心卻是更敗壞了⋯⋯

    • @user-yr7ze5mx6t
      @user-yr7ze5mx6t Před 6 měsíci +10

      @@nameflyer 原 po 就已經說得很明確了,這樣只能處理問題但是不能處裡根本

  • @juhnpan
    @juhnpan Před 6 měsíci +11

    曾經和一位在教育現場的老聊到對這事件的看法,有人問:學校的老師為什麼 不出面制止?回答:「那今天割喉的恐怕就是那位英勇的老師了。」😢
    弱勢家庭的家長不管孩子,卻會到校抗議,老師就得寫報告。這樣的事件每天都在發生。
    教育是誰的責任?老師一天只有8小時,父母是監護人不負教育責任嗎?孩子都不需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嗎?等他成年,社會還期待他要為自己和自己的家庭負責嗎?這也是空談!
    犯罪在團體如同傳染病,我同意要給老師更多管教孩子的權限,讓孩子從小到大可以學會自負己責。
    青少年殺人事件只是冰山一角。

    • @user-yc4yg9ry6k
      @user-yc4yg9ry6k Před 6 měsíci

      好手好腳的是弱勢在哪我也看不懂,會生不會教😢

  • @williamchi8911
    @williamchi8911 Před 6 měsíci +27

    可以參考一下童年的消逝這本書,探討童年這個狀態已經被如今的傳播媒介破壞了,兒童與成人不存在認知界限,而少事法的定義是在童年還存在的世界裏定義的,需要更新是必然的。必須從如何定義兒少開始

    • @user-ul5bv7np6b
      @user-ul5bv7np6b Před 6 měsíci +4

      大推《童年的消逝》光是十年的媒介進程,就足以改變兒童的認知結構,當代的資訊科技演變得更加迅速,如:抖音、小紅書。現今不需要十年的光景,也許幾個月的帶間差距,我們對「兒童」的 persona 又得改寫了

    • @useridcn
      @useridcn Před 6 měsíci +4

      沒錯,什麼18歲突然就從少年變成成人根本違反人類發展最基本的概念。用年紀定義適用法律跟解決製造問題的人一樣是粗暴的方式。

    • @pingchinf
      @pingchinf Před 6 měsíci +5

      這意思是成人形塑的環境破壞了兒童的童年,然後再把因童年被破壞而產生偏差行為的人判重刑嗎?

    • @TheAZ689
      @TheAZ689 Před 6 měsíci

      童年不曾消失只是父母有無注意到孩子的心靈狀態與陪伴,但失能的家庭與無能力的父母,只能靠關懷他們的人(社工與志工)給予甚至陪伴

    • @SyuAsyou
      @SyuAsyou Před 6 měsíci +1

      其實童年才是近現代刻意創造出來的。我不會說這不好,只是很明顯時代的巨輪又悄悄把童年收回去了。

  • @cindy8786
    @cindy8786 Před 6 měsíci +38

    希望能邀約"孩想陪你長大"的團隊負責人上節目,這個因為楊姓國中生案而成立的團體,被您最近所訪問的李茂生教授誤導了民眾團體本身的訴求,更扭曲了少事法需要修法的重點,請給團體說話的機會,給台灣的孩子一個機會,讓團體來為孩子們發聲,謝謝。

    • @user-gd1kv1cv2e
      @user-gd1kv1cv2e Před 6 měsíci

    • @user-dz2gx5ys3u
      @user-dz2gx5ys3u Před 6 měsíci +4

      可以啊 正反兩面都交流才有更多想法

    • @cindy8786
      @cindy8786 Před 6 měsíci

      @@user-dz2gx5ys3u 請問您是節目負責人嗎?

    • @user-yc4yg9ry6k
      @user-yc4yg9ry6k Před 6 měsíci

      教化失敗出來繼續組織家庭,又是下一個悲劇的重演,雪球越滾越大……..
      教化成功的比例如何?
      二犯三犯四犯的比例又如何?
      若真有效,為何10年過去,少犯比例逐年飆高?
      原生家庭的問題歸咎社會?腦麻的人辛苦在外擺攤掙錢不希望靠別人捐贈,割喉少年的父母好手好腳的,他們弱勢在哪?社會欠他們什麽?家庭失能的小孩正常出社會的一堆,這不應該是選擇犯罪的藉口,這是你個人的選擇!你選擇了犯罪!國小課本都會告訴你闖紅燈是錯的,你知道殺人是錯的,你還是選擇了殺人,既然選擇了,就要有覺悟會被社會貼標籤,這是犯罪的代價!你的一生是你自己毀的,但你要慶幸的是你還活著⋯⋯
      你要慶幸的是你不用以自己的生命賠罪…….
      你要慶幸少事法的寬容…….
      讓你還有第二次的人生…….
      優秀的楊生已經沒機會了⋯⋯
      希望你變的像楊生一樣優秀,才對得起社會,才符合成本效益!!
      但是依多年來的成效來看,應該重新投胎比較有可能🤔️

  • @wishfarseer4955
    @wishfarseer4955 Před 6 měsíci +9

    李教授的論點,不就是環境不好,作惡有理嗎?國中生割喉命案中,被害學生家境也不好,但他沒有變壞,而是成為一個優秀的學生、負責的班級幹部。人要變好、變壞,不用去推給環境,環境好一樣有人學壞。

  • @jamesleochen7816
    @jamesleochen7816 Před 6 měsíci +7

    現在才留言不知道是否過時,但是我不免還是想表達一下,其實李教授後半段針對「教育」的說明並非是老師要靠無條件奉獻,或許是時間關係李教授解說沒有那麼詳細,但是他那一段所要表達的真正意思是,隨著時代的演變,現代公民社會對於學生管教這一方面當然也會有所變動,當學校除去「不當體罰」與「權威式的不公平管教」(即我是老師我說的都對要尊師重道卻無法說出真正的道理)後,那麼現行的教師體系及社會都沒有想要去填補那一塊管教方法手段的空缺,然後就直接擺爛,社會也是擺爛(即如果新的方法手段需要教師投入更多時間與專業心力的話,那麼從師資培訓制度到就業薪水等等問題的討論又在哪裡?),其實從李教授的解說可以發現,社會是一個連續不斷的有機體,整的是連貫且牽一髮動全身的,然而現在社會卻是把這些犯罪者視為社會毒瘤,會犯錯全部都是犯罪者自己不優秀,他的父母沒教好等等,然後等到犯罪者違犯重大刑案時,再用死刑的方式一刀切,讓眼前的犯罪者消失,但是犯罪的生成社會原因卻沒有消失(這部分是所謂社會菁英及中產階層的無視),社會對於稅金的分配固然有限,但是又有誰會去主張用稅金去提高犯罪者的處遇環境?(譬如監獄收容設施),這樣的社會只是讓所謂「社會底層」永無翻生(因為社會底層組成家庭有高機率是破碎家庭,然後生出小孩又無法管教)往復循環,而社會上大多數人就是不去向「政府」究責,而只是要求政府將罪犯處理掉,政府變相逃避應該要負的責任,最後再用一些冠冕堂皇的話語來唬弄社會

  • @useridcn
    @useridcn Před 6 měsíci +16

    這東西唯一可能說服社會的方式就是大量壓抑那些有關教化失敗案例的訊息,然後大量報導那些更生成功的感人、立志故事。
    有些家庭破碎固然是不得已的,但也有很多再多協助都會破碎的家庭。很多時候是大人的選擇。

    • @TheAZ689
      @TheAZ689 Před 6 měsíci +1

      復仇是人性媒體會挑選吸引大眾的東西,要宣揚就只能由政府幫忙宣傳

    • @SyuAsyou
      @SyuAsyou Před 6 měsíci +2

      不行,這是假設所有人都是傻子,現實不可能成功,後座力會更麻煩

    • @user-lu9wq3sr5d
      @user-lu9wq3sr5d Před 6 měsíci

      每個前科的背後都是一個受害者,壓抑不報?你這不是欺負好人嗎,難道要回到早期械鬥的時代?

  • @jo3cj86
    @jo3cj86 Před 6 měsíci +18

    理想很豐滿 現實很骨感
    家庭教育失敗 社會教育更失敗

    • @TWALBEVA
      @TWALBEVA Před 6 měsíci +2

      跟社會什麼關係呢?
      其實我按照李教授的思路,政府要努力防止不良家庭發生,所以要想辦法解決離婚問題,想辦法解決破產問題,想辦法解決OOXX問題
      這願望清單上帝都不敢收,李教授活那麼大,居然還活在自己想像中....😆

    • @Teemo-gj9yl
      @Teemo-gj9yl Před 5 měsíci

      @@TWALBEVA他說的是研究成果 連研究都不承認 要科學要幹嘛

  • @user-co3rp3qp5m
    @user-co3rp3qp5m Před 6 měsíci +9

    李教授的理念是有可能一步步實現的,而且很多人都還在努力著
    但有個議題是現在正在實務現場發生而且有的是不可逆的傷口
    那就是一線的專業人力正在系統性的崩潰 劣幣驅逐良幣 重災區人力出逃
    急功近利的政府(不分黨派)
    讓本該站在一線人員背後的國家力量,不是龐大的資源支持你接住服務對象,而是在出事的有無數法規、大官要向你究責,把所有努力成功的接住案例變成應該的。

    • @yskzppy
      @yskzppy Před 6 měsíci +2

      李教授已經努力了27年,沒有看到我國兒少問題有跨出任何一步,27年了一步都出不去,代表不可行,回家養老吧李教授

  • @Show-kq1ng
    @Show-kq1ng Před 5 měsíci +4

    看完之後 我認同環境是影響孩子改變重要的因素之一 但不認同的事
    1.國家政策 是民情和大眾主流去左右政策 或者上位者去由上至下去制定 民智未開 是否也少了文化因素衡量
    2.管教權 不是要讓老師有十足的權限 去任意傷害孩子 但現在老師管教權趨近於0 甚至有被告的風險 是誰造成的? 只能在自保之下 去行使教育責任 難道是沒有熱誠嗎?
    3.當擔任國家重要角色推手的職業(師 軍 警 公) 當國家沒有友善照顧前 如何能無後顧之憂去拼搏 去創新跟發想好的政策 去照顧人民 請問混口飯吃 是這些人的初衷嗎?
    或許受訪人學經歷豐富 但感覺是雲上之人

  • @h102847
    @h102847 Před 6 měsíci +14

    產線永遠都會有不良率
    不管你怎麼改進
    他都有機會產出不良品
    最符合效益的方法永遠不是把整條產線翻新
    直接把不良品丟掉就對了

  • @namekiss007
    @namekiss007 Před 6 měsíci +13

    我有個想法
    在國高中大力宣傳性教育
    「沒有能力教養 就不要生小孩」

    • @user-vq3et5rw5c
      @user-vq3et5rw5c Před 5 měsíci +2

      很多時候的家庭悲劇都是意外懷孕產生的
      所以我覺得宣導避孕跟計劃生育更重要

    • @user-od2lg1iv7f
      @user-od2lg1iv7f Před 5 měsíci

      能力包含智慧
      如果不想教、懶得教
      就算有錢也請不要生!

    • @milletian
      @milletian Před 3 měsíci

      用宣導的怎麼會有用,應該要強制8+9不准生小孩,偷生就當做黑戶,父母抓去關,小孩統一送到有育幼院,長大送去軍營為國效力

  • @Kuyou9ee
    @Kuyou9ee Před 6 měsíci +18

    高壓低薪又高工時的職場環境讓家庭功能失去作用才是讓這些小孩去被宮廟吸收的主要元兇吧==

    • @3naughtyguy
      @3naughtyguy Před 6 měsíci

      這樣也不能解釋14、15歲就被吸收的人吧

    • @annchien5720
      @annchien5720 Před 5 měsíci

      對 我研究兒少、精神、物質濫用 少子化、高齡犯罪都是這個原因 但大家都把矛頭放錯了 應該把矛頭放在資本家上

  • @goldendoge4278
    @goldendoge4278 Před 6 měsíci +61

    我覺得一個問題是政府目前很難從失格父母手上剝奪扶養權,我是很認同青少年犯罪父母須要負責的說法,如果能進一步把這些孩子集中交由國家特定機構扶養,我覺得問題會少掉很多

    • @ycchung611
      @ycchung611 Před 6 měsíci +2

      國家可以剝奪親權,這在司法不是件很難的事啊!

    • @user-xk2qp3sp9l
      @user-xk2qp3sp9l Před 6 měsíci

      司法不难,难的是社会资源和东亚民间文化​@@ycchung611

    • @TheAZ689
      @TheAZ689 Před 6 měsíci +1

      ​@@ycchung611很難我國有簽署國際條約是對兒童的保障,而且失格的父母片定條件也很難訂定,造成另一種悲劇也是有可能的

    • @daniel2916100
      @daniel2916100 Před 6 měsíci +4

      @@ycchung611 我就講一個親戚的例子 那個親戚他老爸是酒鬼 老媽直接逃跑到無影無蹤 後來經由其他親戚撫養成長 管教照顧方式都非常正常也沒甚麼太大的問題 但這個小孩還是覺得只有他的生父生母是他的雙親 甚至可以為了她的雙親去欺騙去偷撫養他的親戚的東西 甚至常常跟一些不良混在一起 所以你說國家強制介入撫養真的有用嗎?

    • @SyuAsyou
      @SyuAsyou Před 6 měsíci +1

      扶養機構本身有可能是另一個問題。問題的根本還是要回歸到父母的責任本身,如果父母沒有責任心,那小孩子犯了大錯,把父母一起抓去關重新建立親子關係好像也沒什麼問題。

  • @ray24242
    @ray24242 Před 6 měsíci +7

    我覺得造成青少年犯罪的因素也不只有家庭因素,
    當一個青少年人看到某某黑社會老大的祝壽宴會或是告別式的壯觀排場,
    而且地方首長,甚至政治高官都會參加一起慶祝,
    心中產生羨慕,尤其在青少年時期容易對於這種有崇拜的傾向.
    感覺政治人物或是某些人選擇的政治人物也是有責任的呢!

  • @Uniboy3
    @Uniboy3 Před 6 měsíci +32

    我的讚不是給主持人的,是給李教授的,社會、國家還是沒有解決這種問題

    • @user-lu9wq3sr5d
      @user-lu9wq3sr5d Před 6 měsíci

      等你的小孩被打殘被強姦然後加害人只需要寫學習單你就知道問題在哪了,李叫獸根本就是幫兇

  • @shengyuchien7121
    @shengyuchien7121 Před 6 měsíci +13

    孩子投胎投錯家庭,那就只能看誰命大了,因為家庭裡頭就是戰場了
    不聽話=壞,聽話=好

  • @user-rb5sp4qm8u
    @user-rb5sp4qm8u Před 6 měsíci +3

    感謝范姐團隊找熱心與清楚法源的李教授來談論少年的問題,看完需先花30秒回想求學時所謂的問題學生(我)是真心壞到骨子裡的或是愛玩惡作劇 個性衝動易怒而已?以下小弟淺見
    一、乾妹妹的論述問題出在教育!請參考八年級下公民與社會單元六少年法律常識內容著重強調自身權益如何爭取,犯罪享有的保護與權益導致越來越多青年自以為懂法律對犯罪有恃無恐
    二、 關係修補有輔導機制但多數學校配置人力不足、不信任專業、交辦行政事務 使輔導職員難以恪盡職守?或許才是李教授口中的無奈czcams.com/video/RpxnOESFIbU/video.html

  • @ziyuanloke412
    @ziyuanloke412 Před 6 měsíci +7

    我覺得教授講的很好,真的是民智未開。 評論區一堆說老師活在幻想中,但是沒有想過一個問題,一個完美的方法是一步一步走出來的。 懲罰一個小孩,到底有沒有解決問題,這很重要。 既然大家都不想要體罰,又不願意花時間教孩子,孩子給誰教呢? 教師和父母可能得到的報酬和回報很低,但有著混口飯的想法教導孩子,和敷衍了事的論文有什麼差別。 這個是應有的教育者道德啊。國家的未來在孩子手中,在全體社會怎麼嗜血的狀態下產生的孩子,是會突然改變成理性思考的棟樑,還是害死國家的短視之徒?

    • @yskzppy
      @yskzppy Před 6 měsíci +1

      你說得很好完美的方法一步一步走出來,但是你想過嗎,李茂生給的直接是完美的狀況下的作法,那中間一步一步過渡期的作法呢?沒有聽到她有任何建議,這就是為什麼李茂生27年來始終沒能改變什麼的原因,過渡期每一步階段有每一步的作法,而不是你丟一個完美烏托邦的作法,然後要求人家過渡期自己想辦法走過去,如果提不出「現階段」可行的解法,建議退休回家含飴弄孫,把位置跟資源讓出來給年輕人做

    • @ziyuanloke412
      @ziyuanloke412 Před 6 měsíci +3

      @@yskzppy 其實他已經說了一個現階段能做的辦法。重新重視孩子的身心發展,不僅是社會全體參與,也要參與者真心投入。檢視現在存在的教育漏洞。但現在社會多數人都不願意付出行動。導致這個現階段最可能的方法變得可笑。教育界要有立竿見影的方案是不太可能的。而我覺得他不是沒在27年裡做出改變,而是蛀蟲太多。政府對教師資源的投入不足,老師也抱著混飯的思維,他一個人怎麼可能能做到整體的改變。

    • @jkomoeff
      @jkomoeff Před 6 měsíci

      ​@@ziyuanloke412那麼 他提出的可能就是屬於非現階段能做的方法
      甚至是必須社會成長到一定程度後才能執行的方法。
      所以這27年來 事倍工半甚至半都不到
      不過有一點我覺得他說的很對
      大法官只會說基本人權基本人權
      我只覺的我們所謂的大法官很可笑
      第一線也需要的是能夠拯救走偏少年的強制約束的短暫基本約束力
      這個等同他們對抗惡的武器
      結果被大法官一句
      直接拿掉他們的基礎武器
      拿著不知道哪找來的破銅爛鐵
      去對抗惡
      有時候 在那邊無上限的強調人權 也只是造成惡的滋生

  • @b.Liaian
    @b.Liaian Před 6 měsíci +3

    很好的討論,很棒的訪談~其實兩方各有道理,這不是容易的也還沒有國家找到完美的解答及做法,理想要如何慢慢修成務實的做法,或許是社會國家及大眾的功課。

  • @user-gp1bw3og4q
    @user-gp1bw3og4q Před 6 měsíci +5

    行政先行實務上很難操作
    因為有很多資源跟願意陪伴少年的工作者,但需要搭配司法一同介入
    例如透過報到讓我們能安排一些心理諮商輔導資源或社工協助少年就業職訓,社工也會跟學校合作協助小孩在校有重心(例如參加技藝班、跟心理師談話)
    更好的作法還是並行,另外讓虞犯限制不能判到感化教育回應人權議題

  • @hsunhung
    @hsunhung Před 6 měsíci +1

    “希望我的背後有人 人生就是這樣” 這句話就是現實中 努力達到理想 該做的都做了 就是面對。

  • @user-qs8up9wb3z
    @user-qs8up9wb3z Před 6 měsíci +8

    關於加害者的權益我真的覺得我們談太多了
    我只關心被害者的權益在哪?
    失去了一個家人的賠償在哪?
    不管事故意還是過失殺人
    被害者都沒受到應有的賠償阿
    看到最近的新聞開車撞死人判八個月而已
    民事也沒有和解卻輕判被害者家屬也沒拿到賠償
    到底這個社會是沒錢不要命的最大嗎?
    真的有夠可悲

  • @SeanGucci
    @SeanGucci Před 6 měsíci +5

    15:46 講得很好,觀念不到,有錢也沒辦法把這件事做好。
    投入資源在解決問題的根本才能杜絕問題發生,推。

  • @chen-yulee1102
    @chen-yulee1102 Před 6 měsíci +5

    我只能說,教授對於輔導、管教的想像太美好了,或許應該多去基層看看,以及和教育現場人員、學者討論,畢竟教育不是他的最主要專業

  • @Raymondwu1001
    @Raymondwu1001 Před 6 měsíci +1

    謝謝范姊認真的研究社會問題,這是我們好奇、也需要知道的議題

  • @user-qj9yg8gp8n
    @user-qj9yg8gp8n Před 6 měsíci +7

    1.教是對的,資源有限也是事實,所以依據資源看是十挑一還是百挑一地去執行教育,剩下的用現行甚至加重的處罰
    2.家庭責任永遠是最前線,不能用句社會底層還是弱弱相殘就撇清,青少年根據年齡及不同犯罪而減免的罰則要對監護人究責,可以接受寵物在路上大便主人應該清理的話為什麼不能要求監護人負責?至於監護人無法負責的時候後續用什麼機制去移除監護權跟責任攤提當然該有配套措施
    3.要有有強制力的單位對於犯罪的青少年進行管制,為避免權力過度應設有監督機關
    4.犯罪後要送給誰處理跟照顧我建議是給各個有登記之宗教團體,勸人向善不正是宗教團體該有的社會責任嗎?不繳稅至少要付出來抵稅減免,當然如果有問題的宗教團體也要有淘汰機制避免成為組織犯罪之溫床!

    • @kueichenglee7583
      @kueichenglee7583 Před 6 měsíci +2

      贊同 4

    • @TWALBEVA
      @TWALBEVA Před 6 měsíci

      這論述讓我想到: "我懷疑你在開車,但我沒證據"😆

  • @yangalan3193
    @yangalan3193 Před 6 měsíci +1

    感謝范姐願意進行困難話題的社會對話

  • @hsuan5158
    @hsuan5158 Před 6 měsíci +13

    教授跟廢死聯盟一個邏輯,認為人性本善,需要引導,只適合活在理想國,我非常不認同拿鄭捷跟郭性少年去相比,鄭捷我認為符合教授說的可以引導向善,畢竟他是真的因為環境的問題導致精神方面出問題,但郭姓少年明顯是對於這種連續的惡意傷害而感到成就感並自豪,兩種不同的惡何必拿出來比較呢?

  • @beckychou3514
    @beckychou3514 Před 6 měsíci +2

    謝謝李茂生教授很直白的說明!

  • @mimisaiko
    @mimisaiko Před 6 měsíci +4

    不認為李老師的想法理想,是就問題本身去討論解法,不能說解法困難就直接否定問題本身。
    搜書包這件事情,確實可能是防止悲劇的一道防線,但搜書包所侵犯的權益以及需要花費的資源,和想要解決的問題不成比例、缺乏效益,我會認為是錯誤的討論方向。

  • @anastasiar.1771
    @anastasiar.1771 Před 6 měsíci +4

    好幾年前從臉書上看到新書資訊《教出殺人犯I》時,李茂生教授撰文的推薦序而買了那本書來看,再看這期的訪問,好像更知道教授的思想脈絡由來為何。

  • @ciroses
    @ciroses Před 6 měsíci +5

    感想是把一切錯誤推給缺乏資源的基層,不能夠為上層做的法律政策做辯護。當根基 P 不存在的時候,何得以無條件達成 Q 的理想。

  • @keanuhsieh
    @keanuhsieh Před 6 měsíci +5

    這個討論太棒了

  • @pwpjtulc
    @pwpjtulc Před 6 měsíci +3

    我同意教授說的不能只是殺了草草了結裝做看不到。但這隻怪獸已經存在了。
    處罰會造成這隻怪獸毫無未來無法融入社群內。但他在做出殺害人的情況下,這是他自己的選擇;理所當然我們社會共同承擔這傷痕.
    卻要無視其傷害而去教化,讓他再次進入社群內,我想很多人都是無法接受的。

  • @user-rj6nm2rf7p
    @user-rj6nm2rf7p Před 6 měsíci +1

    我覺得應該先保護好良善的這一群小孩,再去想辦法解決那些有問題的小孩和家庭的問題,不要讓每一個小孩都必須變壞才能夠保護自己,現在有很多小孩因為在學校被霸凌了,所以就必須讓自己變兇狠變奸詐,或必須站到加害人的那一邊,自己才不會被欺負,因為過度保護加害者,反而讓其他小朋友認為加害者才是對的

  • @MrDukeTW
    @MrDukeTW Před 6 měsíci +9

    當學識變成一種信仰,又是在軟科學領域,不能與時俱進,有時候反而成了一阻礙
    看看這幾年青少年犯罪人數,犯罪率激增,至少表明了沒用
    先當成教授說的,是社會環境問題,那麼就不關與成人刑法輕重分別的影響
    如果有功效,卻又無法解釋目前青少年犯罪的現象,產生一個自相矛盾的狀況
    最後,教授說年輕人遇到的社會問題,例如沒人會接納,經濟弱勢,其實一切都會發生在成年人身上
    要不要讓成年人也適用少事法?其實少事法只是粗暴的用年紀來區分社會現象
    其實真的很有必要檢討少事法了,現在社會早就跟以前不一樣了
    加重少事法的刑責未必有用,但是現實結果在告訴我們現在的少事法沒用

  • @user-hv4qs7co6s
    @user-hv4qs7co6s Před 6 měsíci +2

    我也在私立學校簡短地任職,學生有問題都是家長有問題,彼時學生還沒有觸犯什麼重大罪責,因此我們社會多花一點預算多做一點兒少關懷的工作是我們可以做的,有些人會接不住,可是有些人會自己回到社會正軌,所以不要被那些惡狠狠的正義魔人綁架觀念了,他們看見一個接不住的人就指控兒少保護失敗且無用,然後計較鄭捷這種人在牢裡第一個晚上吃了什麼。

  • @Sean-uo3zo
    @Sean-uo3zo Před 6 měsíci +10

    光看留言就知道問題為什麼一直在那裡了。
    李教授加油!然後菸不要抽那麼多!!!

    • @hsuan5158
      @hsuan5158 Před 6 měsíci

      白忙了27年菸能少抽嗎😢

    • @user-jn8ul4on5j
      @user-jn8ul4on5j Před 6 měsíci +3

      教化說的好像很簡單,多投入資源就可以?事實上要改變其他人的想法、行為這種事,無論投入再多資源都做不到。
      不信你可以試試看,光是要請家人改變小小的生活習慣,比如洗完澡浴室要刮水,看看有多容易就知道。
      我們只能儘量生活中做到讓社會氛圍平和。但無論怎麼做還是一定會有人犯罪。沒有人會反對加強教育,但事實就是如果直接廢掉刑罰,一切都用愛的教育,會有很多人樂的把犯罪行為當作獲取利益的手段。

  • @24244jonjon
    @24244jonjon Před 6 měsíci +1

    謝謝你們關切這個問題

  • @user-children.umbrella_0316
    @user-children.umbrella_0316 Před 6 měsíci +24

    您好
    在討論中有提到我們團體
    以下有兩點聲明:
    1.過度解讀我方之訴求
    2.如只聽單方面說法也不盡理想
    若有機會我們也想站在民眾角度發聲
    首先針對完整影片提到的標籤化問題
    我認為李教授本身就是名日系標籤Boy
    他持續不斷的說
    「少年犯罪唯一死刑」
    「殺人了一律都宰了就沒有問題」
    「少年犯錯是社會欠他一個道歉」
    這樣是不是也在我們身上貼了「殺人犯」標籤?
    我們呼籲的內容幾乎著重在前科塗銷制度的漏洞!且第一線社工和老師獲得資訊少之又少
    如何給予少年即時性的幫助?
    請李教授別高高在上
    自己的理念總交由別人實踐
    白玫瑰協會也正在做你的理念卻也被你踐踏
    手握法律權柄的人都要如此高傲嗎
    民意在你眼裡永遠只是「民粹」
    總召 徐妮妮

    • @fanamericantime
      @fanamericantime  Před 6 měsíci +4

      徐總召您好,
      有看到您在臉書還有YT這邊的回應。片尾主持的部分,表達上一時太精簡口語,個人無意過度解讀或扭曲貴團體訴求,影片中提及貴團體,本意也是想提醒觀眾,議題上還有另一方的聲音。
      在這邊也貼上我參考的,「孩想陪你長大」專頁上寫出的三大訴求,補充給觀眾們:
      1. 青少年犯重大刑案或再犯重罪,降低或取消保護措施
      2.針對有案底學生,學校建立追蹤清單
      3.加重家庭教育責任與罰則
      最後也謝謝您提供我們的建議~
      吉哇哇

    • @user-children.umbrella_0316
      @user-children.umbrella_0316 Před 6 měsíci +5

      吉哇哇您好:
      很謝謝您願意協助澄清及補充說明,其實我們的訴求主要有三項
      訴求一:
      修正少事法的「前科塗銷制度」,考慮有條件不予塗銷或分級分類。
      確保調保官提供的資料完整性,以便社會安全網資源能夠提供少年即時正確的協助。
      訴求二:
      強化家庭照顧功能,明確規定家庭狀況的標準和分級處置。
      強制家長參加「親子共同輔導」課程,並在需要時能報銷薪資,導入IEP系統。
      訴求三:
      解決政府單位人力不足的問題,並要求各部院提出補充計畫,尤其行政院和教育部更應詳細說明人力資源分配。
      要求各單位提出能夠落實少事法的人力比例。
      如果有機會我們也想和斐姨和吉哇哇聊聊,為什麼我們走上街頭,什麼時候開始的,讓小孩安全竟能成為一個上街口號?也真的令人「斐姨所思」
      孩想陪你長大-總召 徐妮妮

    • @wenshwei
      @wenshwei Před 3 měsíci

      支持白玫瑰協會訴求,

  • @semian8018
    @semian8018 Před 6 měsíci

    22:00這段 李茂生的論點很有道理,很難得這個歲數的人會說出這觀點,非常欣賞他

  • @Lunar_Crater
    @Lunar_Crater Před 6 měsíci +3

    聽完教授的理念,心裡只有一個想法:「始作俑者,其無後乎!」自己推行的法讓加害者有恃無恐,還恥笑台灣人民民智未開。他難得不知道善心常常做壞事嗎?已經被證明沒有用了,不檢討、改革自己推行的制度,只是檢討別人給的資源和錢不夠,一意孤行,何其傲慢!

    • @user-qs8up9wb3z
      @user-qs8up9wb3z Před 6 měsíci +1

      他就很明顯的是關在象牙塔裡的法匠阿,法律定下去只要有問題都是體制內的人不夠努力,靠北他有沒有想過是自己訂的太理想阿?聽了他在這邊屁話幾十分鐘永遠都在講是別人的問題,社會不夠進步老師不夠認真家長不夠負責,從來不會檢討自己,只會說自己多有理想為了理想領少少的年金,真的超級可悲,社會都被這些理想主義的法匠害死了!

  • @c3401208
    @c3401208 Před 5 měsíci +2

    李教授講的我都理解,也能夠贊同。但在這麼多環節都解決不了的情況下,一直強調加害者的權力或者是要矯治他的願望,這樣有何意義?在環境改善前所以都不對這些加害者有任何處理嗎?更不要說有些真的是天生兇惡的加害人

  • @bear3025
    @bear3025 Před 6 měsíci +7

    我覺得家庭也需要負點責任吧!畢竟教導小孩不能傷害欺負他人,多關心小孩,觀察小孩的行為舉止,應該不需要什麼金錢上的成本吧。不是低收家庭沒錢就放任小孩不管,也不是高收入家庭自以為小孩很聰明就放任不管。家庭都不管了小孩當然就是會去找身邊會關心他的在乎他的人,願意幫他出頭的人。小孩身邊的就算是壞人,能幫到他的人在小孩眼中就是好人。
    大人都不知道身邊的人是不是百分之百的好人了,更何況是小孩

    • @debbiehsu
      @debbiehsu Před 6 měsíci

      通常就是家庭功能失能,學校又不用心。

  • @ms26703665
    @ms26703665 Před 6 měsíci +34

    家庭,社會對小孩的教育要有責任,不是獨立不獨立個體的問題!

    • @user-pf5pe5fr3i
      @user-pf5pe5fr3i Před 6 měsíci +4

      李老師的研究是認為說這些家庭大多都是弱勢破碎家庭,所以如果要能真正解決問題的話責任是在政府與整個社會,大概是這樣?

    • @elfin1601
      @elfin1601 Před 6 měsíci

      ​​@@user-pf5pe5fr3i所以就要整個社會共同承擔這個責任?然後就輕判,通通safe,感覺怪怪的,還是要找出他的親生父母負責?還是收容所承擔責任?甚至收容所要因應此類小孩要有特殊處理方式,需要政府要想一個妥善的辦法

    • @SyuAsyou
      @SyuAsyou Před 6 měsíci +2

      @@user-pf5pe5fr3i 其實這樣有講就跟沒講一樣了,我還聽過有人喊「我的小孩,就是社會的小孩」(意思是大家要幫助他),然後我回說「你的小孩,真的就是你的小孩」(意思是請你好好承擔你的責任)

    • @ethan06089
      @ethan06089 Před 6 měsíci +3

      @@elfin1601 父母經過評分才能生孩子,評分不夠就結紮,才可能完成那些聖人們的觀點。

    • @oenter007
      @oenter007 Před 6 měsíci +2

      問題兒童的問題爸媽自己都顧不好自己,你期待他負什麼責任? 責任最後就是社會犧牲啊⋯⋯你我個位承擔啊!

  • @EJmaj7sus2
    @EJmaj7sus2 Před 6 měsíci +16

    6:56 大腦掌控情緒與自主意識的區塊發育不完全那個是研究表明、是近代科學發現的"生物現象",跟"是否應該予以處罰"無關,你不會因為小朋友大腦發育不完全 就對她說出1+1=6這種事情 "予以諒解態度"。
    人也不會因為大腦還在發展就不會思考,李教授您說「處罰他不痛不癢」難道大家小時候沒寫寒假作業被老師打都不會覺得怕?小學看到同學被處罰會哭都是哭假的?
    8:00 左右所以教授您認為人在24、5歲以前觸犯法律刑案主要原因都跟生活環境有關就都要怪罪環境社會嗎?那不是該犯行者原生家庭家長的教養責任嗎?怎麼變成社會要承擔了,如果說教育效果不到位導致那個年代的父母們都沒被教好是國家稅金的責任那還很合理,那您作為法律專業背景而非教育專業背景的話,我希望您麻煩去跟國教署談教育
    11:18 您自己都親口說少事法連成人的司法官都不懂,那不就顯然有漏洞嘛!?提倡修正不是要求加重嚴逞而是不要讓現在這種沒人理解的狀態延續啊wwwww 這一段的漂流理論跟標籤化理論,我覺得也並不是用於所有的犯案者啊,不是每個犯案小孩心理狀態都會這麼極端化、劇情化的個性發展,
    這樣極端化的思考模式純粹以"不是懲罰就是輔導"這種二元角度論去思考少事法存在的意義為何很奇怪,法條擺在那邊還有一個影響是大家會知道遊戲規則跟後果大概關多久罰多少就長那樣,要是我待的環境讓我覺得做出某些事後果我擔的起,那麼法庭應有的"嚇阻預防"作用就完全沒實現到。
    15:15 師範體系教出來的老師有在負責人格、情緒管控、EQ、法治觀念嗎?至少我從小長到大的老師們都是在教我怎麼寫選擇題是非題跟作文啦。 23:00 段落處論述同理,國文、英文、數學、社會、自然就已經夠多東西要忙了還奢望社會上的每個老師都去當孩子們的麻辣鮮師?修復親屬關係的責任不應該是家長自身嗎? 24:44 所以李教授您認為孩子們的人格、個性、禮貌、EQ是學校老師的責任囉?忙學科就忙不過來了欸。
    17:26 我作為一個老百姓來看啦,一個已經被保護管束多次顯然無法矯正的少年,假如連親戚祖宗十八代都沒地方收留她,那你又說不應該關小孩子關太久,不就是現行法規並沒有針對這類"累犯者"分級處理,就一併通通都說不能關太久?所以現在就是針對這種人連遊戲規則都沒有啊,完全沒有配套措施啊
    18:20 我作為一個死老百姓要是看不到就不會在這邊講這麼多了
    19:55 法定代理人當然要負責啊,現在的法條規定就是沒有明確清楚的要求親屬的連帶責任。《少事法》第84條第一項及第五項對親屬的連帶責任最重就是50小時的親職教育跟罰金三萬元以下啊。 28:22 此段論述同理,不能因為家庭已經破碎親屬無能就認為這項法條沒有修正必要阿,您都知道要提弱勢、隔代家庭的失能了但是 法條內卻沒有明確看到 如何調查判定;這類家庭的罰則應該到甚麼樣的程度、是否予以其他處置的相關規定。法條規則都沒寫清楚了也沒看到草案會議的風聲是要怎麼談。
    25:17 做為一個年輕社畜我好奇問一下年金六萬是真的很少嘛?
    25:56 所以教授您現在是在說現在的老師只會看著您老一輩師長的高薪,對現在沒有教學熱忱只能領低薪當猴子是他們自己活該?
    32:10 您說沒有專業所以就我理解的邏輯而言,應該是政府要立定輔導相關人員應該接受甚麼樣的課程、時程多長、是否授薪...等等的規章來確立相關制度規則 吧
    36:10 以我個人的立場而言,前科註銷本身利益良善,但是目前少事法83-1 是不論初犯累犯或情節重大與否都予以塗銷欸,我覺得沒有分級分層的話,不是很合理

    • @SyuAsyou
      @SyuAsyou Před 6 měsíci +2

      年金六萬或許以來賓那個階級來說算低的了,但這樣說出來我也冒了一身冷汗,不怕被炎上嗎?

    • @user-lq3uo1fi2u
      @user-lq3uo1fi2u Před 6 měsíci +2

      第一點:主流刑法認為做出不法行為者為具有罪責(推定),但可於特定情況下推翻,而腦科學的部分就是針對於此做出其相對不成熟,不具有一般理想人之能力(進而阻卻/減免罪責)的推論,好比你說1+1=2,如果寫出6其實是錯的,但若要相同比喻的話,會變成當個案因為不成熟/能力不足寫出1+1=6的話,不會直接給他打叉(監禁),而是考量讓他寫別的題目(替代教育、矯正措施),不代表是告訴他1+1=6這方程式是對的,李老師認為處罰他是不痛不癢的意思應該比較偏向於他如果感受不明顯、不完整,那花時間花力氣去做這件事情要幹嘛?而你後面質疑小時候看到被處罰會哭難道是哭假的部分,我認為哭是真的,但未必是理解到這件事情是不對的或是處罰是恐怖的,這取決於怎麼去認識什麼是權威跟什麼是對錯,有興趣可以參照發展心理學相關文獻,於此不贅述。
      -
      第二點、第三點:對於犯罪原因論而言,確實有一派犯罪學較傾向於從較宏觀的角度去觀察,認為犯罪是較多社會結構影響下的結果(通常會認為偏向犯罪社會學),例如從Durkheim混亂概念發展而來的無規範失序理論(Merton)、李老師訪談中提到的漂流理論(Matza)等等,當然你可能會想質疑這是不是陷入決定論框架,甚至也可以提出「怎麼有人在這種狀況下就不會出事/犯罪」的例子,但說老實的,如果是對於犯罪社會學這麼宏觀角度的觀察,不太可能找出完全沒有反例的宣稱,當然更多的疑問可能究竟要怎麼判斷如你所宣稱的個案完全沒有受到社會結構的影響,但姑且就當存在一個完全不受社會結構影響的個案好了,那對於剩下的部分而言,我想你應該也不會否認這些觀察與宣稱本身應該還是有一定意義的。李老師說出司法官不理解少事法的根本原因是因為現行司法資格考試不需要修畢少事法學分即可參與考試,而肇因起初修法後被閹割、折衷下的成果,導致少調官要同時做少保官的工作,員額太少、事情太多,非常辛苦且成效也不佳,同時檢察官也未必能夠掌握少事法的核心精神,更不可能期待工作繁重的他們透過額外修習獲得相關知識,這的確是現行實務遇到的難題之一。而對於後半段提出的預防作用而言,主流刑事政策可能會相當推崇所謂的一般與特別預防理論,但其實也越來越多犯罪學者採行批評的立場,認為預防效果只是政府控制的藉口。而如果配合第一點來看,縱使承認有所謂的預防效果,如果個案根本很難感知到刑罰的具體意義,也通常感受不太到你所謂的「能不能承受」的評估吧?更不用說其實有一派學者其實認為所謂的非行少年通常係基於尋求同儕目光、尋求認同而做出相關行為,而根本沒在想這行為到底會被怎樣,那是不是有可能其實刑罰怎麼樣都不太能達到原本直覺想像中的效果?
      -
      第四點:現行教育資源當然不足夠,而你說現場第一線教師確實也做不太到這件事情沒錯,但確實李老師本來就一直希望能夠擴大平行機構去同步施行,而理想中李老師對於少事法的設定就是需要由教育機構、福利機構、司法機構去承接本身已相對脆弱的群體,分擔已無法提供足夠保護功能的家庭功能,避免相對脆弱的群體又回到完全導致他們曝險的環境中。
      -
      第五點:類似於第四點,對於非行少年的狀況來說,很多家庭事實上是無法提供足夠的保護與教養功能,如果沒有好的配套措施,貿然將他們送回原本的環境,某種程度上就是將他們越推越遠。當然,也不能只是像成人司法的對應,單純找個監所把他們丟進去就當沒事了,少事法的核心價值還是著重於福利給予,而不是惡害賦予,這跟我們直覺上的監所政策有很大的差異。更何況如果只是少年保護事件,事實上也不會進入少年矯正學校(少年刑事事件),而這也是李老師一直大力批評釋字805號解釋的原因,因為李老師認為如果我們根本沒想辦法找地方、動用資源接住他們,直接又讓他們重回環境,就是把他們越推越遠,過幾年也只是從少事法庭轉往成人監所而已。
      -
      第七點:前面有提到一點,就是少調官跟少保官人數太少,導致責任過重,同時又無法將兩者職務分開(理論上要分開),而這當然就牽扯到資源預算跟行政機關的問題,李老師一直有花時間出席公聽會、研討會等等,為尋找新預算可供使用而花費很大的心力,但其實真的沒人注意這塊,普遍上來說大家也不傾向支持類似的政策,覺得只是浪費錢,更不用說如果這些家庭本身已經是弱勢與失能,期待透過罰則去處理好像也有點緣木求魚?
      -
      現行對於前科研究來說,認為其影響復歸結果非常巨大,最直接的就是帶來定罪後附加效果(Collateral Consequences),對其後續就業有非常大的負面影響,而穩定就業正是對於其回歸社會的重要影響因素,若是認為預防效果很重要,我覺得或許這點也是需要納入考慮的因素,而成人司法都是如此了,更不用說少事法核心價值是保障健全成長,那對於註銷前科或許就不是那麼不能想像的方向?
      -

    • @EJmaj7sus2
      @EJmaj7sus2 Před 6 měsíci

      @q3uo1fi2u ​ 引用您的第一段論述,所以這應該是發展心理學的專業而非司法專業,我會希望教授在其位謀其事,要嘛去找個發展心理學專家或腦科學專家一起來討論,要嘛就是不要擅自引用,我們死老百姓吃瓜談論還好,他是發言對司法院有影響地位的人,有那個頭銜本來就應該更審視自己說話
      第一二三段論述加起來談所以其實您也認為重點在於"輔導個案理解錯誤",而這個項目的問題主要來自於我們政府社會體制對於少調官、少保官的招聘、職缺開放不足,這個點的部分我覺得李教授應當有地位認知到並且抓出來加強力度討論,但他沒有。
      至於你說法條的懲罰、預防效果、等等確實有值得討論,不過我在意的部分是少事法對於累犯、嚴重犯罪重大情節者我目前沒有特別感覺有做出與初犯者不同的差異,法條是遊戲規則的話,少保官、少調官、輔導員能罰多少能怎麼罰也只是遵照著遊戲規則走,我會期望聽到李教授聊更細節的其實是這部分,而不是單純停在嚴罰與否的層面上。
      第四、五點依您的論述李教授其實知道"問題是出在中介措施的配套資源不足"那我做為一般死老百姓沒研究過法律的人我希望聽到的是他說"政府可以怎麼樣增加哪個機關的人手或是招聘或是訂定細則"這樣的討論,但他沒有。
      范姊的訪談作為面向一般大眾的影片而不是法律系課堂上的教材,「釋字805號」誰聽的懂wwwww
      (雖然但是那個阿你的第六點呢XD 對不起我好想說這個)
      第七點我的看法維持上述,我覺得李教授地位尊高,是確實有能力去影響政府、影響司法院的人,但是我這段訪談卻讓我感覺到的是「我尊敬他對少事法的熱忱與精神,但我認為他的言論方式跟論述應該要再加強再討論到痛點一點,對於這個缺陷我有點無法接受。」
      最後我當然知道少事法核心價值是保障健全成長,所以我對前科塗不塗銷的意見不是維持一律塗銷或是 不應該塗銷,而是我對於目前少事法83-1 是不論初犯累犯或情節重大與否都予以塗銷,我覺得沒有分級分層的話,不是很合理。

    • @user-lq3uo1fi2u
      @user-lq3uo1fi2u Před 6 měsíci

      @@EJmaj7sus2 刑事政策通常不止包含法律解釋,本身就還需要社會學、犯罪學、心理學的脈絡去一起解讀,我會說可以參考發心是因為可以去理解相關引用的脈絡,只限於留言就少了一點脈絡上的理解,刑事政策領域上本來就介於多領域學門之間,我自己是不認為李老師這裡的解讀有什麼問題,也不確定有什麼踰矩的問題,如果你認為有什麼問題可以再提出來討論。
      -
      至於以下幾個段落的內容,我會有點不明白那個可以明白跟不能明白的界線差在哪裡,如果需要/可以談論職位與資源問題,為什麼訪談中提到法條、談釋字805會叫做死老百姓不懂或是沒有集中討論痛點?(甚至當然釋字805其實是我提的,而不是李老師),李老師固然有其較為戲謔、嘲諷的口吻,但真要說非要討論到痛點,本身就是一定會提到較為艱澀、法律的部分,更甚者退步說好了,嘗試討論的人會不知道是福利資源分佈不均的問題嗎?今天李老師在訪談中告訴大家資源不足,這樣有比較打到痛點嗎?反而他提到的部分其實才算是法律/政策背後的出發點與信念吧?而這也才是現行司法官縱然可以理解法條,但未必能夠理解法條本質的現象吧?
      -
      累犯的問題,我認為還是那個預設本質到底是什麼?比較尖銳的提問就是為什麼累犯必然需要不同對應?真要細講的話,光從成人司法角度出發,如果他今天已服完刑(或假釋),那等於已經完全對應其罪責了,那為什麼會需要不同對待?更不用說如果你接受少事法核心價值就是保障健全成長,那少事法其實更多的就是福利、資源挹注,如果還給他前科就是會造成這樣的效果減損啊,那我不明白為什麼要這麼做?
      -
      李老師態度如何,我覺得可以再討論,但他怎麼提好像也未必與他的主張是否合理有關聯吧(?

    • @EJmaj7sus2
      @EJmaj7sus2 Před 6 měsíci

      @@user-lq3uo1fi2u 喔~累犯差異對待的意思,你這樣講我就我好像稍微能懂你的意思,如果要聊個那就要聊到很多,一個簡單說的,如果我們的法條在規則上就明確有寫說累犯者會得到甚麼程度的加重,那麼罰則在警告意味上不就是很明確的有「我給你一個初犯改過自新的機會,你再犯就不會罰這麼輕」的意味,確實前科不塗銷會造成標籤化結果,但是過失殺人、毒品販賣的成年人服完刑期之後依然帶著前科,你會說那些人就因為這些前科而無法繼續在社會好好改過自新融入社會嗎?
      再何況,少事法大多是規定資源挹注沒錯,但是 個案的家庭環境及教育狀況由誰評估?評估是否有明確依據哪個設計量表?有無量表以外的額外補充說明文件方式?福利機構造冊在誰手上?由哪個單位統一管理統一分配?
      以上這些問題有沒有行政相關法條或是白紙黑字的明文規定?如果要聊資源挹注,教授該聊這個吧?聊立法信念跟精神我覺得沒啥卵用。
      但問題,現況是人民、法官、律師有一大票人都搞不懂少事法,你說考試制度有問題~對~那要改啊wwww 啊很複雜看不懂,不能改一下讓法條本身更精簡更完善嗎?司法單位不是就是應該要討論這些問題我們國家才會有個司法院給那些大教授大學者嗎?怎麼會變成訪談影片在聊信念價值,然後民眾留言的反應長現在這副德性,這個現象的發生我覺得李教授的態度跟言論精細度肯定脫不了關係。

  • @NB88543
    @NB88543 Před 6 měsíci

    這主題好棒!謝謝范姐團隊!
    學者總是比較理想,但相對有需要人民關注並透過民代修法!希望台灣可以多舉辦少事法的公聽會或與校園團體交流,才能避免過於理想!

  • @buraiiC
    @buraiiC Před 6 měsíci +3

    很想問問這個世界上是否有李教授認為已經做到到位的國家?這些國家的青少年犯罪率和台灣相比之下是否確實有大幅差距?又或著是說,該國家自己的青少年犯罪率是否有因此大幅降低?有看到瑞典的青少年犯罪率是不減反增,這是否為事實?

  • @uccuha88
    @uccuha88 Před 3 měsíci

    9:32 由愛轉成恨,可以!這很宇智波
    雖然現實的人不會因此而萬花筒開眼、獲得力量,但卻擁有了復仇的意志(犯罪動機)
    12:58 依賴物質這句衍生出來,假設當事人無法獲得滿足、會變得極度渴望物質、加深了犯罪動機
    例如話語權、地位、名譽、以及物質實質帶來的好處(講白點就是想要金錢名車美女等、世俗上定義的寶物)
    13:00 而依賴其他人則是心靈層面的需求、渴望被愛、被需要、被尊重等
    無形中會接納滿足少年情感需求的人
    全世界都沒人愛了、而願意去關心他的人卻是黑社會,結果會如何不就顯而易見?
    15:49 民智未開就無法點開這個科技樹,最根本原因是要成型、看到成果不知道何年何月、是否能以可見的方式看到成果
    (講難聽點就是即使有成果也不會被關注、甚至被視為理所當然)
    而處S一個罪犯,比較容易被大眾看到成果。
    受害者與旁觀者的焦慮得到撫慰,壞人得到懲罰好棒棒
    23:13 這種都能拿來拍片的勵志偶像劇,花費時間長不說、得不到回報,也難以得到稱讚(會被人當成理所當然,是你的本份)
    29:08 還遑論有失敗的可能,每個人心靈築起的冰層、並不是都能用愛融解
    而且老師的現實資源有限(人一天只有24小時,一個人得管40多個人、手段還被限制),權力也有限(遇到任何問題,最終也只能打電話通知家長)
    那麼成果就顯而易見
    47:05 如果整個台灣都不想解決問題,那麼最簡單的,就是回到以前野蠻時代、用連坐法來懲罰
    整天在說體系資源不足,那麼處S罪犯永遠是大家最喜聞樂見的。
    不用矯正、不用輔導、一槍直接讓加害者異世界轉生
    弱弱相殘?讓所有弱者都異世界轉生就沒這問題了。反正製造社會問題的都是弱者不是?
    而真這樣做,到時離體制崩潰、社會動盪也就不遠了

  • @andredingstertsao
    @andredingstertsao Před 6 měsíci +25

    其實這個就是我們與惡的距離裡討論的問題

    • @TWALBEVA
      @TWALBEVA Před 6 měsíci +3

      只是論點都沒有任何說服力,因為都是打高空,然後說應該OO,應該XX。問他有多少成功故事,他應該也只能聳肩....
      被看笑話也是應該。
      今天還好李教授活在社會科學裡面,要是自然科學裡面拿這種方式論述,保證被電翻😂

    • @anfernee1111100
      @anfernee1111100 Před 6 měsíci +9

      有些人是搞不懂人跟人之間的問題無法用數字處理嗎?
      講的好像寫出一個完美程式,就能解決人的問題~
      這種簡單能驗證的解答,只存在你的自然科學領域。

    • @TWALBEVA
      @TWALBEVA Před 6 měsíci +2

      @@anfernee1111100 這跟數字無關好嗎? 他到底講出什麼解決方法? 沒有耶....就說要更多資源....
      我也知道全天下沒有錢解決不了的事情啊😅
      但錢要哪裡來? 大家捐嗎? 然後教授還暗示自己薪資也不高(捐款能力有限對吧😁)....我該說什麼呢😂

    • @TheAZ689
      @TheAZ689 Před 6 měsíci

      ​​@@TWALBEVA是前能解決很多問題,但陪伴、支持與關懷是家庭的父母能給予的無償的愛,但別人給予的....?姑且不論夠不夠但無法給予有效的愛就還是形式,或許你我全社會除了捐贈金錢給相關團體,也能有空閒去當個志工幫忙,補足那缺失的安全網就能減少悲劇吧

    • @TWALBEVA
      @TWALBEVA Před 6 měsíci +3

      @@TheAZ689 我也當過志工,我清楚如果大家都肯付出,自然會讓社會更好....但不可能完美。
      我覺得教授論點中,最可悲的就是: 因為不完美,所以惡人的責人都要轉嫁 (他在訪問中已經裝乖講得很保守了...)給一個不定代名詞 "社會"
      人類已經不完美,人類社會也自然不完美。
      面對不完美,大家選擇就很重要,因為人類的善,是有極限的,而人類的惡,其實沒有底線
      所以多數人為何要選擇的機制是要給予"公平的處罰"....至於被處罰後,人還要繼續為惡,那就是繼續處罰,而非假設一個狗屁不通的道理放過他
      惡人最常利用的就是人類的善良;好比極權的中國整天利用民主制度在別國作亂,自己國家卻全然沒有人權一樣....
      對惡的逞罰是對善良的一種鼓勵,這正是人類進步的動力之一....

  • @ji9coaoya
    @ji9coaoya Před 6 měsíci +2

    殺有問題的人跟探究源頭根本有什麼衝突?
    死刑跟探究源頭 哪裡不能並行?

  • @inumuraaru1
    @inumuraaru1 Před 6 měsíci +4

    在這些討論中我覺得真正被忽略掉的一點是:小孩有沒有自行求助的機會? 我們都討論大人有責任教育和矯正小孩,整個體制也圍繞這個邏輯去設計,這可以說很理想化,但是我認為沒有不好。但是這個邏輯底下都沒有討論當大人失職的時候,小孩該怎麼辦‵:小孩在選擇「我要通過犯罪行為解決問題」之前,他有沒有機會選擇用不犯罪的方式解決問題?從校園霸凌衍伸出自殺和殺傷別人的問題,通常都是因為學校在過程中從未積極處理,而不是來不及處理。
    同樣,在家庭的失職中,當父母疏於提供基本應有的照顧,那小孩有沒有辦法選擇離開這個家庭,而不只是等到學校老師發現了,通知社工來瞭解,拖了很久才走完程序。只要介入的程序越長,小孩自己要承受的壓力和風險就越大,畢竟就像大家討論「管教工具不足」、「執行資源不足」,對小孩來說是不是也存在「求生機會不足」的問題呢?對於小孩子,我們應該抱持本惡的觀點對心智未成熟的小孩嚴加看管,還是應該保持本善的觀點,給予他更多的資源讓他有機會做自我表達,我認為這是決定社會要往哪個方向去做,最重要必須釐清的基本邏輯。

  • @user-uk2ww1hh8k
    @user-uk2ww1hh8k Před 4 měsíci +1

    我是一個偏鄉老師,雖然才任職沒多久啦,但也是看到很多的問題家庭、破碎家庭、脆弱家庭。
    對李教授的看法我蠻同意的,問題學生的原生家庭大部分都是破碎家庭,但因為破碎所以學生有問題嗎?不盡然,我有幾個學生,家庭非常之破碎,沒爸沒媽的啦⋯⋯有好幾個爸爸的啦⋯⋯但不見得這些學生都是問題學生。
    回歸正題,教授說這些問題學生,我們應該去看看他的家庭出了什麼問題,環境出了什麼問題,我認為這是不完全公平的,除了這些負面的狀況外,成功的學生,家庭、環境是怎麼育成的,我想這也是很重要的。
    此外針對少事法把逃學逃家的學生責任歸回給一級行政單位,我非常同意教授的看法,這點對我們第一線的人員是非常不公平,也非常困擾的。
    1.不公平:確實我們沒有強制力,真的找不到學生我們也只能填表結案,但對學生太不公平了,應該是要有強制力的去找到學生,讓學生在安全安心的情況下說出怎麼了,為什麼選擇逃學逃家,然後針對他提出的理由向上檢討,去避免有下一個這樣的狀況發生,同時也還給孩子一個安全安心的家庭及學習環境。
    2.困擾:在教學現場,儘管我們偏鄉人少,但也不免要1打10甚至1打20,在教學人力上的分配明顯不足,要求學校行政支援也會造成人力上的不足,況且找學生這件事,本就不該落於教師身上;或落於教師身上,教育部應該明定一個找學生的標準流程及支援。以我自己去找逃學學生的例子,當初是因為我是實習教師,在編制人力上有多,才能由實習教師去找學生,也才能由此去與家長進行溝通。
    總而言之,針對問題兒童的處理,身為教師,我相信孩子真的是缺乏愛、缺乏對自己的信心,他感到羞愧,所以選擇逃避,甚至有的選擇自傷。但這些選擇往往是逼不得已的選擇,真的錯的第一步不在孩子身上,錯的往往是環境造成一連串的錯誤,最後導致最糟糕的結果。
    當然身為教師我們還是有好多無奈,一時半會也說不完。
    但最後其實我們儘管是教師,但對兒少法的理解也是一知半解,有這個起點上的說明,對我來說真的幫忙很大。
    謝謝范姐的節目,謝謝教授精湛的分享❤

  • @user-vf1st2he5x
    @user-vf1st2he5x Před 6 měsíci +8

    聽說新加坡的政府,會介入這些小孩,如果不就學、逃家,就送去當兵,以免成為社會上的問題,我覺得真是太棒

  • @user-yn7rl6jn6p
    @user-yn7rl6jn6p Před 6 měsíci +7

    依照教授所提的模式(加害人責付教化輔導+國家給予被害人補償),是需要耗費極大社會資源,
    真的這樣做的話,那麼資源分配的排擠及公平性,就會成為另一的爭議!!
    唯一可以樂觀的是:希望社會資源投入後,啟動善的循環開關,後續社會資源投入可以越來越少

    • @TheAZ689
      @TheAZ689 Před 6 měsíci +4

      但實際上需要的是人力的關懷與照看,但社工要錢,志工缺人是個很大的問題

    • @SyuAsyou
      @SyuAsyou Před 6 měsíci

      @@TheAZ689 明明是顯而易見的問題卻沒幾人看得到,還要不斷提醒,真的累…

  • @sunnylin5767
    @sunnylin5767 Před 6 měsíci +10

    教授把所有責任都丟給政府,有夠理想化

    • @JimmyRealTalk
      @JimmyRealTalk Před 6 měsíci +1

      「反正我殺人也不會判死」給智障十足的底氣!

  • @DARRENINTAIPEI
    @DARRENINTAIPEI Před 6 měsíci +2

    從最後主持人的take away嗯我要只能說一言難盡,少事這種東西目的性是要系統性解約問題,這也就是為什麼說保護管束不是刑事處罰的邏輯。‘’不是來自濫情才不用處罰為出發點,反不反對前要先了解這一點“,這不是什麼左不左右不右,而是推演前因後果。
    這些青少年用刑罰邏輯然後被推向深淵被成為下一個威脅所有人身邊安全的未爆彈是社會想要的?理性一點想怎麼可能。你槍斃一個個案,社會根本問題又不會不存在,可能還有一百個個案等著犯案,然後繼續槍斃好哦沒完沒了,大概也沒解決什麼。

  • @user-ko4lx8ij9j
    @user-ko4lx8ij9j Před 5 měsíci +3

    我就問不是兇手小孩的責任,也不是兇手小孩父母的責任,那到底是誰的責任.....!?

  • @XinasLand
    @XinasLand Před 6 měsíci +2

    我覺得台灣大部分的人都很幸運,有些人被家庭保護得很好,有些人會遇到好人扶一把,生活的環境總有善意;但社會總是有一些不幸的孩子,不被保護、總是沒遇到好人幫助,經常被社會或他人欺負和惡意對待,最後也變成惡意對待他人的人。
    而最令人難過的是大部分幸運的人,卻沒辦法去同理、同情這些不幸的孩子,只是覺得他們就是壞,希望他們不要危害到自己就好,但是生命總是要找到出路,沒人關心沒人管的人,要怎麼做出符合社會期待的事?這實在是好困難啊😢

  • @zx22qw
    @zx22qw Před 6 měsíci +11

    腐儒不可怕,就怕渴望求名聲又不肯審時度勢的腐儒,舊方法也許不好但它存在是有它的原因的,沒有配套的方案就抓著人權跟公平的論點拼命攻擊,現有社會在這些腐儒的干預下很多舊方案都被廢棄了,但他們有推出更好的處理方案嗎? 沒有 沒有 沒有...... 其實這些特殊人在犯下重罪的瞬間 就已經是危害現有體制的存在了,要改造教化的成本過高是應該放棄才對,成本是拿來預防不應該是拿來後面改造教化的......

  • @TheAZ689
    @TheAZ689 Před 6 měsíci +3

    如果說問題是社會的資源不夠,那麼目前國家做到那種程度?人民有無意識到社會風氣的敗壞與社會照應的部分是有關聯的(以前鄰居或長輩都會照看),但資源不足是個問題是人性使然,你自己生自己不養為什麼變成我的責任?變成所有人的責任?又會回歸到教育問題(性教育),所以政府在失能家庭上要給予資源幫忙同時也要輔導父母能重建家庭功能,若走到功能不全甚至喪失則應考量與原生家庭切割,畢竟有毒的環境只會讓人沉淪

  • @Aidolu2411
    @Aidolu2411 Před 6 měsíci +15

    當初這個事件發生的時候,不小心轉到關鍵時刻,看到一群人義憤填膺的說青少年犯罪罰太輕,讓黑幫去利用年輕人犯罪
    所以要改,重罰青少年犯罪來喝止
    這個瞬間我的大腦直接當機,所以你們不去處理有完全責任能力去利用青少年的黑道,而去懲罰被利用的青少年嗎?

    • @TWALBEVA
      @TWALBEVA Před 6 měsíci +3

      你對於刑法制度有很大的誤解喔~~
      先不說別的,這個國中生跟人家打架殺人,就算他背後有黑道組織....組織的人被傳喚到法庭也是滿頭問號😮‍💨
      最後再講回教唆犯罪這件事情,本來雙方都是要負擔差不多的刑責喔....但問題就是證據力,你稍微想一下就知道要抓到教唆犯,難度多大 (不然當頭頭的早就被關到死了,甚至一堆沒事的都算到他頭上😅)

    • @Aidolu2411
      @Aidolu2411 Před 6 měsíci +1

      @@TWALBEVA 講難聽現在就是要柿子挑軟的捏,然後這種事還會一再發生

  • @Steven-ov4no
    @Steven-ov4no Před 6 měsíci +1

    雖然我也認為李教授講的多少有點不實際,也就是很多人在講的太過理想化了,但我認為正是因為大家都還無法接受這種理想的做法,才使得這種做法的實行更加困難,我覺得社會共識凝結起來之後,這種理想主義還是有機會能實現的,至少能儘量的做到,但前提真的是大家要有共識

    • @Steven-ov4no
      @Steven-ov4no Před 6 měsíci +1

      我也覺得在現在這個處境下要老師去感化學生什麼的根本不切實際,老師也的確有他的苦衷,讀教育的還要被迫去做心理相關輔導,真的是強人所難,還是要培養專業人才比較好,不過很現實的就是錢要到位啦

  • @ethan06089
    @ethan06089 Před 6 měsíci +40

    當青少年認為刑安是笑話時,這個社會治安就很難矯正,學校多少人被幫派、宮廟勢力所拿捏? 還會花錢請律師入幫派保護這些犯人,但受害人誰保護他們?
    我不在乎重刑犯被判死刑,但我在乎在場每一位普通人的安全,就算立場不一樣也是。

    • @fishlovecat
      @fishlovecat Před 6 měsíci +7

      而且「受害人」不是只有被打被殺的人,周圍被欺壓被噤聲,被提醒「不要去看他們」的普通人,都是受害人⋯⋯

    • @user-lh1vc9kk4e
      @user-lh1vc9kk4e Před 6 měsíci +16

      要知道,黑道比你、我還關心,同時還更積極的參與政治。

    • @myyongwei2104
      @myyongwei2104 Před 6 měsíci +3

      那為什麼幫派宮廟很容易拉那些少年呢 少年的爸媽去哪了?少年的親人去哪了?

    • @oenter007
      @oenter007 Před 6 měsíci +10

      但事實是,死刑增加與社會安全沒有直接的相關。
      今天發生十件刑事案件,死刑執行十個犯人,然後呢?你要怎麼肯定不會再有下十個出現?
      這些人哪裡來的?家庭與社會、教育、社福哪個環節要再補強?還是單純繼續死刑就好?

    • @yasu0321
      @yasu0321 Před 6 měsíci +2

      律師不是去保護的,是在小弟被抓的時候可以第一時間進入程序,檢視小弟有沒有說錯話...

  • @user-mm5dw7pm7r
    @user-mm5dw7pm7r Před 6 měsíci +3

    如果青少年犯罪生活環境有問題不是更應該不減刑關起來教育?
    放他們回去已經導致他們能無心理負擔犯罪的環境是能改善什麼?
    守法不需要他們認同而是他們必須接受。
    應該關好關滿讓他們工作償還賠償不讓家人金援他們吧?(沒必要工錢全抽但也必須抽個七八成讓他們連零食都變奢侈品。)

    • @user-mm5dw7pm7r
      @user-mm5dw7pm7r Před 6 měsíci

      @user-ts2hg8gb4u 所以必須斷掉家中金援阿,都關起來了更生人還能用家中金援購買物資就很弔詭。你那同學大概關進去家裡還給他寄錢吧?

  • @tom-huang128
    @tom-huang128 Před 6 měsíci +5

    老師的喉嚨聽起來好辛苦

    • @yilinlin5439
      @yilinlin5439 Před 6 měsíci +3

      老師講得真的很好,但真的很想給他一杯水

  • @user-ix8ul1rd5k
    @user-ix8ul1rd5k Před 6 měsíci +7

    問題是出人命的時候還要用較輕的處罰真的有必要嗎?

    • @Jakovdred
      @Jakovdred Před 6 měsíci +15

      所謂重刑也就多關幾年,出來沒有一技之長,同儕朋友家長也還一樣是那些人,只是從少年犯變成成年犯而已。不然乾脆全都死刑?

    • @user-pf5pe5fr3i
      @user-pf5pe5fr3i Před 6 měsíci +6

      未成年的責任本來就會比成人輕,不就是因為身心尚未發展完全才稱為「未成年」嗎?

    • @user-ix8ul1rd5k
      @user-ix8ul1rd5k Před 6 měsíci +2

      @@user-pf5pe5fr3i 身心尚未發育完全那可不一定,身理成年是指性成熟所以15、16歲就算生理成年,心理成年那就是另一回事,而且早熟現象也已經常態化了

    • @user-pf5pe5fr3i
      @user-pf5pe5fr3i Před 6 měsíci +3

      @@user-ix8ul1rd5k 合理的流程是:1.根據觀察發現某個新現象 -> 2.創立理論並進行研究來佐證理論 -> 3.許多人的研究都得出類似結論以建立共識 -> 4.再依此研究結果來做實際應用(例如作為法源依據等等)
      而目前「世界各國」公認的身心發展完全年齡基本上都是採18歲,表示先前大多數學術研究的觀點就是18歲,你提的想法就只是上述流程中的1.而已

    • @user-od2cb9wt5x
      @user-od2cb9wt5x Před 6 měsíci +7

      @@user-ix8ul1rd5k 早熟跟周慮與否還是完全兩回事,年輕人還是普遍衝動不考慮後果阿

  • @SYP1019
    @SYP1019 Před 6 měsíci +3

    我覺得李教授的確提到很多方法,還有解釋問題時陷入非一及二的論調。他說青少年逃學逃家時,司法就需要介入,強制執行陪同輔導的政策,這樣就可以不用浪費很多行政資源在打電話了。
    老師們想要用打小孩來管教小孩這件事也很荒謬。如果喜歡小孩,創造一個溫馨的環境,我覺得就可以為小朋友製造正常的中學回憶。但很多老師感覺就是一個無聊的存在,只會教書,或者說出有歧視的言語。

  • @user-xi6se6ov1f
    @user-xi6se6ov1f Před 6 měsíci +5

    人類的大腦 理智中心成熟時間 男生大約24~25。女生大約22以後
    在這之前的孩子比較無法克制自己的情緒
    所以全世界都有少事法 對未成年處罰較輕

    • @useridcn
      @useridcn Před 6 měsíci

      既然如此,那為什麼18歲以後就是法定成人?

    • @user-xi6se6ov1f
      @user-xi6se6ov1f Před 6 měsíci

      @@useridcn
      因為以前法律認為20歲理智中心就已經成熟了
      近10~20年才慢慢發現
      法律定義的標準嚴格的依據我也不清楚
      但有這樣一層的原因
      (處理情緒中心的部分12歲左右成熟 理智中心以前認為20歲才成熟
      後來漸漸證實是男生約24~25 女生約22歲)

    • @useridcn
      @useridcn Před 6 měsíci

      @@user-xi6se6ov1f 我是覺得只是方便選個數字。如果真的是這個依據,那就該改成兒少法上修到20歲。

  • @pockykukuma
    @pockykukuma Před 5 měsíci +1

    范姊應該有個盲點,司法上面教化問題,希望透過"教育"改正,但教育改正一定是校園教育改正還是有其他教育作用來改正?
    社會科學的理論都不會是一個體制(例如:教育單位、社福單位)而是一個系統該如何變更,教育是系統問題,不是單一制度問題,這應該才是教化的基礎。

  • @user-BigOrangeCat
    @user-BigOrangeCat Před 6 měsíci +15

    我覺得你拿所謂「老師都批評學生一代不如一代」當作是老師不善用專業的理由,是非常condescending的態度.在教學現場你沒有看到的是新一代的家長養成的學生有多可怕,把老師當服務業而不是教職人員,我覺得你是坐著說話不腰疼.今天社會演變不是單一的原因而是時代演變的產物,你的理想是建立在政府推什麼政策都一定能過,家長一勸導就可以改變他們教養的方式,老師每個都是充滿理想,願意爆肝,為學生赴死的聖人,而學生呢,每個都是會因為老師一席話而感動到立刻浪子回頭的內心良善的純真孩子.今天一個破碎的家庭出來的孩子,不是一定有好的社會網,好的政策,好的老師可以去拯救的,有的時候,這就是人生,這就是現實,法官再判案子時本來就要針對每個家庭跟孩子去審.我同意未成年的孩子式該有教化的機會,但是這是要評估過後有教化的可能,已經墜入深坑的人,再去浪費社會資源跟一群人的努力與熱情,只是注定徒勞無功的

  • @user-Foreverjay
    @user-Foreverjay Před 5 měsíci

    我以前特別皮是老師們中的問題小孩(國小到高中時期) 國小有查出我有過動,但遇到的老師其實都很有耐心願意耐心幫助我也願意給我比別人更多機會加上我媽媽也知道我比較特別也會很特別的耐心教導,我以前愛打架特別暴力抽菸等等,但現在我是一個正常人,現在覺得能遇到我人生中的各位好老師我特別幸運,現在我想想以前我就覺得我特別糟糕。

  • @goldenhuang4354
    @goldenhuang4354 Před 6 měsíci +4

    我是以前李教授的學生,老師的觀點其實都一再印證一件事情,應找出根因從預防去著手,雖然理想化,但此時此刻不推動,未來只會不斷發生,我已經離開學校15年,已經夠長久,但制度仍然沒改善,人們遇到問題只會檢討法條(目光只有白紙黑字的距離?),都忘了法條是道德最後一到防線,法律的處罰都是短期矯正的措施,也只懲罰當事人,現在還在討論法條的問題比較各國法規問題,思想應該再成長些吧! 歷史中凡是人類社會進步的人~都是理想化的人。

  • @ggcsla_1225
    @ggcsla_1225 Před 6 měsíci +2

    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最實際的做法可能是把兩方的觀點融合,比較輕可以教化就盡量投入資源教,但是犯了重罪的就用刑法;
    只有這樣才能夠在有限資源內,犧牲少數人的利益完成整個社會的利益,而「犧牲少數人」往往是最缺乏道德的。

    • @ggcsla_1225
      @ggcsla_1225 Před 6 měsíci +2

      但是誰都不願意做這個「惡人」,那還有什麼辦法?

    • @wuchianlin
      @wuchianlin Před 6 měsíci

      那個,刑法存在的意義從來都不是"犧牲"少數人。如果要犧牲少數人成就最大的社會利益我們就應該處死所有弱勢族群,把他們當人礦用。維持一個這麼大的司法體制貴得超乎想像,絕對不可能是利益論就能解釋的。

  • @squirrel8353
    @squirrel8353 Před 6 měsíci +4

    教授的所有分析理論,都看起來像是 先射箭 在畫靶,替少年人、替他們眼中的小孩想,這難道就不是所謂的"愛"的司法?
    我所認知的是,人離開父母進入群體活動,其實都是要有自己要替自己行為負責任。
    而不再是,倚仗著所謂的,我還年輕就算被判罪也是輕罪,或是天塌下來父母親會幫我處理的媽寶教育。
    在學校除了要教學生外,其實學校也要有覺悟,間接的有必要教育到他們的父母什麼樣的教育才是對的。
    很可惜,我們台灣在教育上,其實問題也是很多方式要修正,才會造成學生家長對抗學校的問題持續不斷
    這當中在14~18歲間的行為﹐跟父母親的教育有相高程度有關係。所以,要父母連帶部分負責,我認為是必要的
    片中,提到的郭姓同學,已經再14~18間數次被重新再教育,卻一再犯錯,其實就已經違反人該有的反思行為,這時候教授堅持的理論,有違社會多數人認知。

    • @Sam_Gungnir
      @Sam_Gungnir Před 5 měsíci

      ​@@user-37564-這樣大概就是所謂的社會毒瘤可以割了

    • @squirrel8353
      @squirrel8353 Před 5 měsíci

      法律不應該讓犯罪者的成本降低
      法律的判決應該作為這個社會的最低底線,而不是進一步對守法者凌遲。
      甚至告訴人民,犯罪一次無差
      czcams.com/video/vOtrokeGUAk/video.htmlsi=uGjAwshYru80Era3

  • @Slingshot4FunTW
    @Slingshot4FunTW Před 6 měsíci +4

    15:30 校正教育
    23:50 提出了問題,解決方法?

  • @benwlee
    @benwlee Před 6 měsíci +3

    李教授所描述的是理想情況下的做法。但李教授也提到此問題缺人才,缺資源,所以目前處境非理想情況。那麼如何從現在處境下過度到理想情況?李教授並沒有詳細說明,只是提到專責制度。
    換句話說,小老百姓不管你如何執行,我們只是要個能夠過日子的正常社會!你如何處置犯人必須與現實社會接軌。
    那麽你知道原因,有方法,僅管去做,但卻不可以忽略現今社會情緒。
    還是太蛋頭了一些,光從學術上的理解策劃,不結合政治面結果還是瞎子摸象。

    • @t1238142000
      @t1238142000 Před 6 měsíci

      因為教授看到的是台灣有錢到滿出來了好嗎? 根本不是沒資源沒人才的問題,是整個社會就不想花資源在上面。

  • @minghanchi9563
    @minghanchi9563 Před 6 měsíci +1

    感受得到老師是真的非常有深度,但這集感覺有點可惜老師的觀點就我個人而言可能需要再補充的更詳盡一些(例:教師體系現況的無奈之下,少做少錯的心態😭)
    但依舊感謝團隊努力,之前有在其他法律頻道上聽過少年調查保護官:吉靜如(吉官)的一些討論,個人認為他的講述方式有趣卻又中肯,或許可以請吉官來講講目前少事法執行的現況。
    附上相關資訊給團隊,辛苦你們了 :))
    迷途少年「越關越壞」?少保官:這些人齊合作90%能導向正途(上)|視在哈LAW_訪談|簡大為 ft.吉靜如 地方少年調查保護官x LINE TODAY
    czcams.com/video/2xaonM8KqWE/video.html
    校園霸凌如何求助?五大要素要講清楚(下) | 視在哈LAW|簡大為 ft.吉靜如 地方少年調查保護官x LINE TODAY
    czcams.com/video/RrQlndY0f3g/video.html
    #174法客話題|家有中二生!如何防治青少年犯罪? | 法客電台 BY 法律白話文運動 Plain Law Radio
    czcams.com/video/zu62kTJXYrY/video.html
    (個人強力推薦!)

  • @SkyLight339
    @SkyLight339 Před 6 měsíci +4

    我覺得能聽懂,但是不能認同。
    說這些長壞的孩子、不會教的家長是弱勢,是國家做不好要負責,我們就來換個角度想......
    今天在學校被霸凌,然後努力撐過去、長大還不變壞的我們一般人還不夠辛苦是不是?
    不能去追究責任,還要反過來去負擔這些人造成的社會成本???? 作為被霸凌過的人,我是完全不能認同的
    每個人都有變壞的可能性,我們被傷害了還是選擇善良,是因為我們強大,但這不代表那些不夠強大的人,就是我們害的

    • @GG-ge3uw
      @GG-ge3uw Před 6 měsíci +1

      影片說了要追究責任,他們也給不起什麼東西
      當然處罰最快最省錢,但更是把這些人推到回不去社會的暗處
      沒有人說你被霸凌不辛苦,你很棒地選擇善良活了下來,代表受到的教育相對成功吧
      國家本來就應該為了公眾利益研究去努力找出原因
      否則只能當事件一再發生的時候,說我們很遺憾然後槍斃,等待下次繼續發生
      如果這樣也太理想的話,那我們就也只能認分地活在這個隨時會被無差別傷害的國家吧

    • @SkyLight339
      @SkyLight339 Před 6 měsíci +2

      ​@@GG-ge3uw 這要怎麼說才好,舉我媽的例子,他從小家裡窮,甚至連學費都交不起,所以兄弟姊妹早早就出去上班了,但同樣的家庭,就是有人選擇擺爛,只會酗酒跟家裡拿錢,這個真的要追根究柢,還是人的選擇。

    • @GG-ge3uw
      @GG-ge3uw Před 6 měsíci

      @@SkyLight339 對,不過你媽媽家裡好險沒有人真的犯罪,所以我們要研究犯罪的小孩家庭出了甚麼問題,如果政府只是用選擇這麼簡單來概括,那要想辦法降低犯罪率真的很困難

    • @user-jn8ul4on5j
      @user-jn8ul4on5j Před 6 měsíci

      @@GG-ge3uw 以人類目前的科技,我認為 50 年內研究不出來。就像我們無法知道為何一個人選了這個職業而不是另一個。你當然可以去研究他出生的環境並且找出許多可能原因,但真要說為什麼,那除非科學家把每根神經元都摸透了。
      真摸透了又有思想改造的爭議。所以要全靠教化消滅犯罪就是烏托邦式妄想。

    • @GG-ge3uw
      @GG-ge3uw Před 6 měsíci

      @@user-jn8ul4on5j
      50年內研究不出來,那就花更多時間吧~ 人選錯職業又不會害死人,我們不想要莫名被罪犯傷害,就應該要找出並研究可能的原因。
      犯罪不可能被消滅,但我們至少要用盡方法努力去降低發生率吧?更何況也不是全靠教化,相應的懲罰也會有。如果每次只是解決掉罪犯不知道成因,那要減少發生的次數才是烏托邦式妄想。

  • @shell313
    @shell313 Před 6 měsíci +2

    我們常會說某些概念是很理想化,但沒有這些理想,就沒有辦法推動社會前進。當我們發現在現有資源下,就是無法有效地改變現況,不就說明了挹注更多的心血、更多的資源、更多的經費去研究或塑造一個新的模式,是必然的途徑嗎?就像教授提到,沒有所謂難教,我們認為難教是因為過去的方式已經不適用於現在的社會,我們也不願在使用舊方法。然而,我們還在發現成功的模式路上跌跌撞撞,唯一可行的就是繼續trial and error,直到成功的模式出現為止,我們才能稍稍放心一些,這也不就說明了挹注更多的資源、心力、經費;時間是必須的嗎?這個社會真的不能缺少理想家,依著這份理想,我們才能夠一步一步往那個嚮往前進。很多事情是無法速成的,特別是社會風氣與教育。

  • @DPP748KMT87
    @DPP748KMT87 Před 6 měsíci +4

    大家好,我是上次於黃國昌直播踢爆易寶宏服外役促成外役監條例修法的吹哨者。同時,我也是孩想陪你長大團體的成員之一。跟大家說一下,本團體對於李茂生於少年事件處理法對於此次修正少年事件處理法的公聽會言論深表遺憾且憤怒。於司法院會議過程,李茂生教授在會議中甚至發表「社會欠孩子一個道歉」「少年犯一律死刑」等言論。就我們事後去理解,教授的思考方式是來變相跟社會講少年犯都是社會不給機會才犯更大的罪。是我們社會的不好的謬論。本團體也並非李茂生所說的誤解。會後,我們也將相關過程透過活動團體的總召跟割喉案家屬討論。家屬也是充滿無奈悲憤中無語問蒼天的眼神。我們主要訴求的點也是少年犯前科有條件情況下不得註銷,以及媒體能報導少年犯相關資訊。但就在這邊,就被貼上我們要標籤化少年犯、把我們團體評價成民粹、情緒性的標籤。對於李茂生教授的言論,不是廢死就是討論一些學術跟日本小說書籍,並且展現自己知識能力極高的言論。就舉例當時易寶宏被我踢爆服外役監影響修法的時候,立法院修法的時候,李茂生教授怎麼不在當時也跳出來說不要標籤化易寶宏,要給易寶宏機會,不然就把易寶宏一律死刑的言論。然後事後也只看到月旦法學雜誌李教授的文章而已。對於李教授,我們也只是呵呵呵呵而已。慣用的招數聽久了其實就跟廢死聯盟的論證方式一樣。本團體對於李茂生言論不以為然。反正我們現在得出的結論就是,多數民眾及受害家屬期待透過這次少年割喉案想要促成少年事件處理法的修正。某些人很有意見的展現知識傲慢阻擋。

    • @TWALBEVA
      @TWALBEVA Před 6 měsíci

      給閣下最高尊敬....
      李教授的招數,在我看來就是拿著PPT到處要資源,然後有想法沒作法的人....對於他想做的事情,更是不保證任何結果 (因為你資源沒給他無限大,是你的錯😆)
      幹話大王一個

  • @hsiang53060
    @hsiang53060 Před 6 měsíci +2

    殺人這種事情跟其他犯罪根本是不同程度的,剝奪別人的生存權利,卻要其他人保護罪犯的生存權利,本質上就是無法討論的事情。而台灣目前成年18歲前,都專注在讀書考試,難到19歲時就特別成長了,有完成什麼法律課程,可以對社會負責了嗎?
    目前的法律讓活著的人即有保障,那殺人就變成合理的優勢策略。
    某些法律人的悲哀就是把罪犯的罪轉嫁給社會悲劇, 但是提到改變社會又跟你說民治未開社會不夠進步,但是卻靠著自由派的形象獲取利益跟社會地位,永遠選擇自由又進步的話語諂媚群眾。

  • @wishfarseer4955
    @wishfarseer4955 Před 6 měsíci +3

    李教授強調老師能教化這些偏差小孩,作為一位國中老師,我覺得不是不可能,但更準確的說,有些可以,有些沒辦法。不然李教授說說這個世界上,哪個國家的學校教育是能100%改正偏差學生的?殺人,把責任推給家長、學校、沒教好,刻意不談未成年人的自我責任,好像未成年人毫無思考的能力…那學生編理由、找藉口時,思考能力又活過來了?講理,不是每個人都能接受的,有哪個國家的成年人都講理?這世界本來就存在不講理的大人和小孩,這才是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