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戰為什麼打得那麼血腥與荒謬?

Sdílet
Vložit
  • čas přidán 9. 05. 2023
  • 本集來談談《Schlieffen Plan》
    以及慘烈荒謬的壕溝戰

Komentáře • 770

  • @dmchang1009
    @dmchang1009 Před rokem +293

    一般認為傷亡慘重的幾個原因:
    1. 密集隊形:
    武器決定了使用何種戰術,隨著無煙火藥、連珠槍、射速砲、機槍的問世,陸軍火力有了飛躍性的提昇,但戰術卻跟拿破崙時代差不了多少,畢竟那些決策的高級將官都是喝約米尼的墨水長大的。每當前線失利,將官們第一時間想到的是火力或兵力不夠,所以只會加人加砲,而不是反思自己的戰術是否出了問題,最終是以年輕人的鮮血與撤職壓力讓這些猩猩開竅。
    簡而言之,那個時期的戰術就是先用火砲砲擊(有時加上騎兵衝鋒)動搖敵陣,然後戰列步兵採密集隊形(橫隊+縱隊)上刺刀衝鋒攻佔敵陣,騎兵再趁機衝鋒追殺潰敗的敵軍。這裡的縱隊並非是單縱隊,而是採取一堆小橫隊疊加起來的縱隊,憑借縱深承受傷亡與突破敵陣,而小橫隊可以隨時轉變為方陣(擋騎兵)或橫隊(拼火力),至於小橫隊的寬度則視狀況而定。
    布爾戰爭後為減少傷亡,軍服開始改用綠色或卡其色,原本輔助戰列隊形的散兵戰術(佈署於戰列步兵前方以零星火力騷擾敵軍,為戰列步兵變換隊形與運動爭取時間)曾一度成為軍事顯學,但隨著日俄戰爭中黃種人大敗優越的白種人,一定是黃種人採用了正確的戰術,這證明密集隊形搭配刺刀衝鋒才是王道(畢竟騎兵還是步兵的天敵,唯有步兵方陣配刺刀才能有效遏制騎兵衝鋒,另外散兵也缺乏有效指揮),唯一的修正隨著武器的有效射程提升,要推到多近的距離(各國教範不同)才發起刺刀衝鋒,在衝鋒距離外則利用地形地物或採取匍匐前進逼進對方,以減少傷亡。
    至於刺刀影響有多大,看看咱家的黃埔星星們至今仍鍾愛這一味,就知道了刺刀的影響力了。
    2. 機槍:
    跟大多數的認知相反,機槍的普及其實並不順利,由於機槍笨重、昂貴且容易故障,加上彈藥消耗量大(當時多是7.62mm或7.92mm這類大口徑步槍彈,彈藥笨重不利徒手搬運),故早期機槍的定位是作為步槍火力的補充,人夠的步兵團不歡迎,所以主要用於編制遠少於步兵團的騎兵團(還可靠馬幫忙運送)與駐守要塞的士兵(如俄軍的旅順要塞守備隊)。到一戰開戰前每個步兵團約能分到2~4挺機槍,相較美陸軍現在是1個班2挺輕機槍,火力差距甚遠。
    一戰前期雖然機槍能在關鍵場合發揮遲滯敵軍的作用,但前期主要傷亡是由火砲造成。一堆守軍擠在前線,一陣密集砲擊可能就會死傷慘重;而攻方雖是在移動,遭到鐵絲網與砲彈炸出的地面坑洞阻礙行動,淪為固定活靶,再被火砲集火射擊(空炸引信)屠殺。到了一戰後期機槍越來越普及,應用戰術越來越刁鑽,機槍造成的傷亡才越來越高。
    3. 火砲:
    一戰爆發前砲兵仍以傳統直射的射速砲為主流,其中法國的七五射速砲更是獨領風騷(各國紛紛仿效,辛亥革命時北洋新軍就用德版射速砲對付革命軍),使用方式跟拿破崙戰爭期間大同小異,都佈署在步兵戰列後方,提供直接火力支援(砲兵看得到射擊目標,這也意謂著對方砲彈或子彈也能打到砲兵)。即便在前方加上砲盾,德國人認為這種作法在現代戰場是自殺的行為,於是發展出間接瞄準與射擊技術(砲兵躲在後方,射擊時看不到射擊目標),前進觀測官在前線,利用電話引導分散在陣地後方分屬各部隊的各式榴彈砲集火射擊。當戰爭爆發後,德軍的砲兵完全取得優勢,這也讓協約國跟著仿效間接射擊技術。
    4. 施里芬計畫的失敗:
    聽過施里芬的人可能不多,但他的前前任與前任可是普魯士統一戰爭英雄老毛奇與八國聯軍統帥瓦德西。施里芬計畫的目標不單僅僅是擊潰法軍,而是在野戰中利用運動戰圍殲法軍主力,要想完成只能靠:
    1) 集中一切可用兵力對付法軍:正如同秦國在長平之戰中盡發民家壯丁圍殲趙軍一樣,由於法軍數量龐大,德軍也要動用一切可調之兵才有可能合圍法軍,這也意謂著在東線戰場上要以最少兵力牽制俄軍進攻(東線有奧匈帝國幫忙),待解決西線戰場後,主力再回兵對付俄國,打完收工。
    2) 誘敵深入:沒有任何部隊會傻傻的落入陷阱,所以德軍計畫將主力部隊藏在後方,前方僅安排少量部隊在德法邊境節節敗退,引誘法軍主力深入德國境內追擊。
    3) 關門放狗:德軍主力利用鐵路快速移動至比利時邊境,強行"借道"比利時南下攻入法國境內,兵鋒直指巴黎。
    此時法國有兩種選擇,一是讓法軍主力繼續長驅直入,直搗德國核心,另外調動剩餘部隊死守巴黎,避免重蹈普法戰爭中巴黎淪陷的惡夢;二是召回法軍主力,並派遣剩餘部隊與主力部隊合作夾擊德軍主力。為了讓法軍選擇前者,德軍佯敗部隊要能讓法軍主力看到能大敗德軍的希望,主力也要做到直取巴黎的態勢,待最後一刻才將主力轉向東北,與前方佯敗部隊合圍法軍主力,待殲滅法軍主力再全軍南下直取巴黎,Game Over...。
    這個計畫能成功的前提是法軍願意上當,考量當時法國上下洋溢著要恢復拿破崙昔日野戰榮光的論點,國會豬公又喜歡藉媒體發揮問政實力,動輒外行領導內行,專出些軍事餿主意(場景有沒有很眼熟?),所以法軍是很有機會上當的。但重點是繼任者小毛奇(靠血緣關係上位)強化了東線與西線佯敗的兵力,弱化了包抄的主力,而原本應該佯敗的德軍卻擊敗法軍前鋒,甚至開始追擊法軍...,總之,原本好端端的施里芬計畫被改成面目全非。
    當然也有人質疑軍事素質低下的小毛奇即便真的照抄作業,考量當時比利時與法國北部的交通狀況,也很難負擔德軍主力的補給與運動,還需要極度龐大且複雜的參謀與後勤作業,最終施里芬計畫還是會失敗。
    不管施里芬計畫是真是假,二戰前德軍仍提出類似的攻法方案被希下士狂電,而該份作戰計畫又不小心被盟軍擄獲,希下士趁機否決原先計畫。然後某師的參謀長靠關係將魔改後的攻法計畫遞到希下士手中,希下士閱畢大喜,參謀長從此平步青雲,攻下克里米爾半島後官拜元帥,成就了他的一世英名。
    5. 防禦工事:
    傳統角形稜堡在康熙年間發展到極致,隨著火砲技術發展,露天火砲很容易被解決,所以傳統堡壘也做了許多嘗試與改變(這陣子的設計還蠻混亂的,從創新到復古的都有,至今還沒找到任何一本著作整理這段時期的堡壘發展),總之,結果是朝分散化、地下化、鋼筋混凝土化邁進。而德國認為任何堡壘或防禦工事都只能遲滯敵人的進攻,所以關鍵還是要靠鐵路快速運送部隊與主力,在野戰中擊敗敵軍。既然堡壘遲早都守不住,何必要花大錢興建呢。
    而野戰防禦工事仍依賴傳統的沙包、戰壕與鐵絲網(鐵絲網較晚問世),只是雙方為了要在野戰中從側翼包抄敵軍,紛紛把部隊朝海邊展開,為了不讓敵人有機會包抄,只能用戰壕加鐵絲網一路朝英吉利海峽與瑞士邊境蓋過去,讓對方無路可繞,於是雙方就只剩下正面進攻這個選項了。
    為了贏得地利,軍人喜歡居高臨下,將部隊佈署在山坡的正面,不過這樣作容易受到火砲攻擊(德軍前期還特別喜歡將守軍擠在第一線),所以又衍生出另一種作法:反斜面陣地,也就是守軍將主力藏在稜線的另一側,正面僅保留少許機槍陣地與觀測哨所,由於敵軍很難觀測稜線背後的情況,導致攻方無法藉由密集砲火摧毀守軍主力,待攻方拼死翻越稜線後,又處在地形地貌完全不熟的環境,在缺乏情報與火砲支援的情況下任由守軍屠殺與逆襲。
    熟知軍史的應該都知道傳染病對於軍隊士氣影響很大,往往病死人數遠大於戰場戰死人數,尤其是部隊長年窩在衛生條件惡劣的戰壕內,各種傳染病滋生,最終流感引發了德國西線潰敗,並在戰後造成世界大流行。
    6. 鐵路:
    自從南北戰爭鐵路展現功效後,各國紛紛將鐵路作為解決大部隊調動與補給的重要工具,尤其是擔心位於中歐可能會兩線作戰的德國,更是努力發展鐵路運輸。為了突破對方防線,雙方構思了各種戰術與裝備(例如:長期砲擊、短時間砲擊、飛機轟炸、移動彈幕、突擊隊、戰車...),也曾多次成功攻破對方防線,但守方卻總能靠鐵路火速運來更多的部隊來填補缺口,瓦解攻方勢頭並反攻突出部,讓戰爭繼續拖延下去。

    • @user-fz3to8sf4l
      @user-fz3to8sf4l Před rokem +22

      總結的不錯,但你真的打太多了,我不覺得正常人會有興趣看完整篇

    • @user-fg3kx4zp4u
      @user-fg3kx4zp4u Před rokem +18

      感謝您用心打字,我受益匪淺!

    • @dmchang1009
      @dmchang1009 Před rokem +41

      @@user-fz3to8sf4l 沒關係,對這類內容有興趣的人原本就不多,更遑論是長篇大論的文章,只要有人願意看就很感動了,可能以後有機會再用影片的方式呈現會比較理想吧,還是很謝謝您的意見。

    • @user-ly7qy8wd3j
      @user-ly7qy8wd3j Před rokem +7

      哇 真的是受教了!
      謝謝你的分享
      我還不知道有這麼多細節

    • @user-zf8bn6wi1w
      @user-zf8bn6wi1w Před rokem +6

      寫的非常詳細,全部都看完了!感謝分享

  • @jackyen5475
    @jackyen5475 Před rokem +141

    戰爭很殘酷,士兵們在戰鬥所以面對的是死亡與絕望,而在後方決策者卻是和平表象下運籌帷幄,看過一個老兵的回憶錄,在那個我也無法確認真偽的回憶錄裡說到當身穿筆挺軍服的參謀走進泥濘的戰場,原本理性並且高高在上的軍官在面對槍砲與殺戮中表現得也如第一次上戰場的新兵一樣不勘,我才了解到原來軍官跟我們士兵的差距只在於是否有踏入前線的地獄而已
    我看完這回憶錄才覺得沒見識過戰爭並且總是過於理性的鼓吹、討論戰爭的人其實只是不懂得敬畏戰爭的人

    • @user-xb6eu2ji3v
      @user-xb6eu2ji3v Před rokem +8

      說得好!

    • @petyrdu7555
      @petyrdu7555 Před rokem +4

      问题是并不因为你了解战争的残酷别人就不把战争强加给你,除非你不战而降。

    • @user-cg9mx9yr9c
      @user-cg9mx9yr9c Před rokem +4

      我以為你在說我部隊的高勤狗官哈哈哈哈

    • @user-hi9cf5bo3s
      @user-hi9cf5bo3s Před rokem +5

      我印象看過巴頓將軍的自傳,他跟麥克阿瑟第一次見面時剛好有砲彈打在他們附近,結果他們倆怕得要死但還是假裝不怕😂

  • @happyhenry76000
    @happyhenry76000 Před rokem +88

    在機關槍面前,人類只是一個單位,人的努力不再有意義 這完全解釋了一戰的情況

    • @slbm41
      @slbm41 Před 2 měsíci +1

      戰場上人就是一個單位,不管是不是機關槍都一樣,差別只是消耗的速度.

  • @caitliancute
    @caitliancute Před rokem +45

    李老師的敘述真的非常的詳細、通透,沒有配樂、沒有圖片、僅僅是講述,我就能感受到一戰西線壕溝戰的那股絕望。
    一戰 直接打碎了當時人類自以為是文明頂點的信心。

  • @joey4766
    @joey4766 Před rokem +149

    看完實在感觸頗深
    一直回想到《西線無戰事》
    全體人民陷入戰爭狂熱都想上戰場報效祖國
    實際陷入戰爭的泥沼後才發現現實的殘酷
    持續了四年的戰爭 打完之後前線卻幾乎沒有變動
    唯一改變的只有死取去的幾百萬名士兵的生命
    是為西線無戰事
    更加諷刺的是縱使人們經過了反省也希望做出改變
    但就過那麼一代人20年的時間二戰卻又發生了
    只能說人類總是健忘的
    也許一定要有下一次的悲劇
    我們才會知道受傷有多痛

    • @NG-dn4jt
      @NG-dn4jt Před rokem

      二戰只是一戰沒擦完的屁股,一戰前的貴族精神蕩然無存😢😢😢

    • @mhzlove3000
      @mhzlove3000 Před rokem +7

      有一部電影叫西線無戰事 裡面就講到戰爭的殘酷 故事的內容就是一戰打到第三年 一個17歲從軍 送到法國北部 1918德國的高層決定要投降 送和解書 結果那個當初從軍的士兵到法國就死了 當做無名屍處理

    • @targerinehong3491
      @targerinehong3491 Před rokem +2

      ​@@mhzlove3000有沒有可能你就是在說同名改編電影🤔

    • @mhzlove3000
      @mhzlove3000 Před rokem +1

      @@targerinehong3491 去年出的電影 導演是瑞士人 😅😅😅

    • @lexi223
      @lexi223 Před rokem

      真正的反省是从二战之后才开始的

  • @3110193
    @3110193 Před rokem +28

    非常感謝李老師的教解,彌補了學生時代睡掉的歷史課😅
    想聽李老師講解越南近代/越戰歷史,如果也能從北越角度去講解越戰歷史的話就太好了,我們都只聽到「美國」政府餵我們的資訊,真的有失公允。
    越南近代由法國佔領殖民,日本短暫佔領等,如果能聽李老師講解一定能大大獲益。

  • @embed76003739
    @embed76003739 Před rokem +191

    苦口婆心。 又堅守歷史學者的專業

    • @leecehao
      @leecehao  Před rokem +21

      很不敢當
      謝謝您
      很開心您喜歡這個故事

    • @Muhammad_513KL
      @Muhammad_513KL Před rokem

      @@leecehao 战争可以改变现在 中国🇨🇳一定要殖民统治全球人类厉害了我的国

  • @fafb03
    @fafb03 Před rokem +31

    剛好是銀英粉~ 聽完老師的講解,原來伊謝倫(當時的舊版動畫翻譯)要塞跟12座處女神的首飾(也稱:阿爾蒂斯的首飾)行星防禦用衛星的靈感是這樣來的...

  • @aeihu
    @aeihu Před rokem +77

    谢谢老师的分享🙏,这么看来一战是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的重要契机,使思潮与历史确定了一个方向。一战之前已有对现代主义的“理性至上”的反思和批判作为思辩铺垫,在一战及之后的重大历史事件作为思辩的素材;系统到个别,整体到个体的转变的思潮一直延续到现在。

  • @paulchukc
    @paulchukc Před rokem +148

    要使戰爭避免走向荒謬的不二法門,是讓規劃戰爭的雙方將領和參謀們,自行上場比劃高低。

    • @embed76003739
      @embed76003739 Před rokem +1

      主要是沒當過兵的
      欠缺軍事素養的人
      不能被選為。有權發動戰爭的領導

    • @user-wt5is9wo3r
      @user-wt5is9wo3r Před rokem +15

      高见,哈哈哈,最好是用相扑的方式

    • @user-jinitaimei
      @user-jinitaimei Před rokem

      现在俄乌大打出手 双方也默契的没有袭击对方总统 而是让底下人厮杀 俄国匕首导弹可以打到利沃夫 却没有用来斩首泽连斯基

    • @kiesean
      @kiesean Před rokem +5

      那就變成mortal kombat,拳願大賽了

    • @fuckgooglefuckusa
      @fuckgooglefuckusa Před rokem +6

      你猜为什么战争形式会从远古时代的单打独斗发展到总体战?
      21世纪了还这么幼稚可不是好事情。

  • @peterhsieh1409
    @peterhsieh1409 Před rokem +7

    要說戰爭殘酷,讓第一線士兵覺得戰爭殘酷的不是殺死敵人很殘酷,而是自己踏上絞肉機輸送帶很殘酷,是自己飢寒交迫精疲力竭還要想辦法殺敵這件事很殘酷。如果戰爭是一面倒的大屠殺,戰場上的士兵是不會覺得很殘酷的,甚至殺人殺多了還殺出樂子來

  • @cathy3149
    @cathy3149 Před rokem +73

    謝謝老師!這集期待己久,戰爭真的很可怕,真不是我等久過太平日子的人能想像的。

    • @leecehao
      @leecehao  Před rokem +11

      是啊
      希望我們這一代人別經歷這種事情

    • @user-ie8ch6hv6f
      @user-ie8ch6hv6f Před rokem

      那有准吗?

    • @petyrdu7555
      @petyrdu7555 Před rokem +1

      李先生的全部努力就是告诉大家:投降就没事了,和平了,不残酷了。

    • @user-uk4yb3bg2b
      @user-uk4yb3bg2b Před rokem +2

      @@petyrdu7555 那中國先投降謝謝

    • @haochengzhai7156
      @haochengzhai7156 Před 9 měsíci

      不要急,马上就有战争。

  • @Daniel-113
    @Daniel-113 Před rokem +19

    這是第一場把一個個血淋淋的名字變成一個個冰冷的番號的戰爭

  • @PromisedLandable
    @PromisedLandable Před rokem +57

    未看先猜,一定是因為那時是很野蠻,輸家會被生吞活剝,所以會打到打不下去為止。
    看後感想:原來是別人的孩子死不完。
    這是人類的真理之一阿。
    以前是這樣,現在是這樣,未來也是這樣。

    • @janeching
      @janeching Před rokem +8

      從葡萄牙出海以來,到一戰,才發現戰爭的血腥!夠麻木的,真因為死的不是自己人!明白了又如何?貿易戰也一樣殘酷😢

    • @janeching
      @janeching Před rokem +3

      火車時刻表似的補給戰,不是也用在韓戰嗎?😢

    • @user-rs2yy5cg1i
      @user-rs2yy5cg1i Před rokem

      ​@@janeching 韩战毛泽东把儿子都打进去还在继续打了很久,和一战的那些贵族不一样,他们没有自己人上场

    • @JasperO180
      @JasperO180 Před rokem +1

      除非地球被外星人入侵 打的目標就會變成外星人

  • @andyfan7531
    @andyfan7531 Před rokem +16

    之前看一部電影再講邱吉爾反對諾曼第登陸,電影中邱吉爾表示諾曼第一旦失敗,也只是會造成下一場進攻人數規模更大的登陸行動,盟軍參謀完全不會考慮死多少人。他認為打仗不該用這種打法。電影有突顯邱吉爾受到一戰英軍登陸土耳其失敗作戰影響。
    現在想想就跟老師說的,打仗打到消耗戰有些軍官會陷入不自我檢討的謬誤。
    真心希望不要打仗

  • @rocknrolla635
    @rocknrolla635 Před rokem +7

    老師講的很好,第一次世界大戰打的如此荒謬,那麼第二次世界大戰則是差點敲響人類喪鐘⋯⋯

  • @user-rq7fj1ix1i
    @user-rq7fj1ix1i Před rokem +49

    聽完老師說的故事後,我的印象只停留在“對城寶具”😂原來天豪老師也看過Fate啊🤣

  • @undhaz
    @undhaz Před rokem +11

    歷史總是以驚人的相似度再次登場😂

  • @cool7798
    @cool7798 Před 6 měsíci +2

    感謝老師
    看完"西線無戰事"及老師的講解
    更能理解 一戰的殘酷
    如西線無戰事 的一句話 讓我感覺印象深刻
    "丟根骨頭給狗 他立刻叼走
    給一個人權利 那個人就會變成禽獸"

  • @walterlam5150
    @walterlam5150 Před rokem +6

    很震撼,謝謝天豪老師😢

  • @hetzerchan7667
    @hetzerchan7667 Před rokem +12

    前線士兵:希望我們不是補充營的身份來到這裡,如果是,那就代表原先這裡的人,已經死光光!

    • @leecehao
      @leecehao  Před rokem +4

      謝謝支持
      很遺憾
      在一次大戰裡
      通常都是...這種結局

  • @jeter880654321
    @jeter880654321 Před rokem +49

    越來越期待老師講解二戰的時候了

  • @imprezafrank
    @imprezafrank Před rokem +11

    壕溝戰
    還有更冷血的..列隊互相射擊的..
    火槍手對射過幾輪之後..
    冷兵器的士兵往前衝..
    火槍手持續對敵方開槍..
    也都是消耗戰
    現代戰爭說法叫做絞肉機...

    • @user-jh8kc1gt2t
      @user-jh8kc1gt2t Před rokem +4

      那個時代的補給能力較差 戰爭規模沒辦法太大 再加上火槍準度差 所以血腥程度還是沒辦法跟20世紀以後的現代戰爭比較

    • @caitliancute
      @caitliancute Před rokem

      @@user-jh8kc1gt2t 現代戰爭的血腥程度絕對不可能比過古代好嗎。

    • @user-cr4iq2fk1f
      @user-cr4iq2fk1f Před rokem

      那個打法 消耗3成人命就會隊列崩潰 打不下去了 最終還能有7成的人活下來
      壕溝戰因為各處封閉 可能這段的都死光了 鄰近段的還不知道

    • @user-jh8kc1gt2t
      @user-jh8kc1gt2t Před rokem +4

      @@caitliancute 應該是您定義的血腥程度跟我定義不同,如果是說單兵戰鬥將敵方殺死的手段那古代顯然會更殘暴,但如果將血腥程度定義為每場戰役或戰爭死傷的人數,那參與戰爭人數更多的近現代顯然更加慘烈

  • @royis3251
    @royis3251 Před rokem +1

    感謝分享
    凌晨睡不著無聊點開卻不知不覺就看完了
    有條有理又旁徵博引,再加上適當的配圖
    直接訂閱了哈哈😆

  • @wang8383
    @wang8383 Před rokem +14

    26:49 我記得不是有部電影其中一個橋段雙方在壕溝的士兵到聖誕節的時候還互相從壕溝出來唱聖誕歌還有吹風笛但到到了隔天大家就互相開打

    • @star777jojo
      @star777jojo Před rokem +6

      歷史上,當天還有人一起踢了場足球賽,建立友誼的雙方隔天開打後故意打不準,後來被雙方上級發現雙雙被調離原本的區域

    • @wang8383
      @wang8383 Před rokem

      @@star777jojo 我也有看到那段

    • @cooltony1987
      @cooltony1987 Před 5 měsíci

      哪一部?想觀摩

  • @Luvlumi
    @Luvlumi Před rokem +3

    老師講得好好喔~謝謝您。

  • @Marco-rk6dl
    @Marco-rk6dl Před rokem +3

    感謝 天豪老師的課程

  • @TheturtleJun
    @TheturtleJun Před rokem +8

    我当初订阅时,才八万多订阅,现在已经17万了,㊗️天豪老师越来越好🎉🎉🎉🎉🎉

  • @showshowwu2970
    @showshowwu2970 Před rokem +13

    天啊...這集好沉重...

  • @user-of1dk9mm3o
    @user-of1dk9mm3o Před rokem +17

    “可以,只要这些灵长类不需要自己冲锋即可”

    • @user-ut3ww9qx4u
      @user-ut3ww9qx4u Před 9 měsíci +1

      於是水箱就登場了

    • @user-hj6dj6un3c
      @user-hj6dj6un3c Před měsícem

      聽到這句話我笑出來,現在的戰爭不也都是這樣嗎?

  • @salunuful
    @salunuful Před rokem +2

    謝謝天豪老師😊😊😊

  • @evan111406
    @evan111406 Před rokem +3

    很厲害👍的歷史專家!

  • @user-fe8wb6du6m
    @user-fe8wb6du6m Před rokem

    老師講得太好了👍

  • @kura2636
    @kura2636 Před rokem +16

    太惨了,战争是政治的延伸……老师太棒了👏

  • @user-lr9jf6dc6x
    @user-lr9jf6dc6x Před rokem +1

    李老師 推推

  • @waffelee8382
    @waffelee8382 Před rokem +6

    其實完全不需要特定去強調所謂的軍方高層沒有人性,因為當時的歐洲所謂的軍方高層絕大部分都是從基層軍官幹起的職業軍人,也就是說當高層還不高的時候他們也是被當成消耗品般的被使用,戰爭需要的是勝敗不是憐憫。例如當時德法雙方的高層基本都打過普法戰爭,而英軍的高層基本也是從各殖民地戰爭血戰出來的,布爾戰爭同樣相當血腥。而二戰各方的高層那更是從一戰的死人堆裡爬出來的,大家比較熟悉的那些德國這大將那元帥的可以去查查大部分一戰都被開膛破肚過,有幾個差點就葛屁了。例如冷血的莫德爾肩膀被開光、大腿受過傷。而戰略鬼才曼斯坦因更爽,肩膀、膝蓋與尾椎都中彈,差一點就組合不會去了.............................引起戰爭的政治家才是比所謂軍方高層更噁心的東西。

    • @caitliancute
      @caitliancute Před rokem +3

      你講到了一個很可怕的觀點…
      經歷過地獄的人,會有兩個極端:
      成為有同理心的人,跟徹底失去人性的惡魔。

    • @waffelee8382
      @waffelee8382 Před rokem

      @@caitliancute 不止,還會有一種具有同理心的惡魔,這些都是真正的大魔頭,例如後梁與明的太租朱溫與朱元璋,屍山血海爬出來的,做事沒人性但施政很注意百姓疾苦,對他有威脅的殺光全家,沒威脅的都體察民苦。

  • @ryoryo5140
    @ryoryo5140 Před rokem +10

    原來田中芳樹老師的銀河英雄傳說這麼多人看啊!只是不知為何2018動畫版新銀河英雄傳說確很少人看,搞到要中東油王贊助才能勉強要播到萊茵哈爾特登基。

    • @b19800407
      @b19800407 Před rokem

      大概是作畫(畫風)太爛

    • @ZackAlumi
      @ZackAlumi Před rokem +2

      @@b19800407 大部分將領的臉像是去韓國整過型一樣認不出誰是誰!

    • @user-lt5ie1nj8o
      @user-lt5ie1nj8o Před rokem

      我第一次接觸也是2018的版本,中東油王贊助的消息哪來的 太酷了吧

  • @amos3927
    @amos3927 Před rokem

    太好了,更新了!

  • @ch3cho19941010
    @ch3cho19941010 Před rokem +6

    接下來還有人會繼承著這份荒謬開啟另外一場大戰

  • @user-hm5ss6rd6q
    @user-hm5ss6rd6q Před rokem +8

    聽到最後一段時,想到把機槍換成AI,頓時不寒而慄

    • @wernerchang3071
      @wernerchang3071 Před rokem +3

      最後一段,腦中浮現終結者T800手提格林機槍的畫面,文明進化最後消滅人類文明。

  • @vincenttei1749
    @vincenttei1749 Před rokem +10

    壕溝戰不由得讓人對比起現代的城鎮戰

  • @nckumem5383
    @nckumem5383 Před rokem

    終於來了!!

  • @wolfsrlay5019
    @wolfsrlay5019 Před rokem +1

    看完廣告支持

  • @lshtd224
    @lshtd224 Před rokem

    老師好棒

  • @dindong1120
    @dindong1120 Před rokem +8

    一戰還沒有像樣的坦克,火炮壓制後的衝鋒,在之後的時代應是“步坦協同”的模式

  • @pzkpfwleong2942
    @pzkpfwleong2942 Před rokem

    讲解得很好,简单明了又不枯燥单调

  • @JasperO180
    @JasperO180 Před rokem +29

    原來計程車環節是真的XD 當初玩英勇之心時感覺挺滑稽的~
    玩到後來因為被冷血軍官派去送死 再三猶豫下直接敲死軍官 然後就被判槍斃QQ

    • @user-jf6gs4bm8z
      @user-jf6gs4bm8z Před rokem

      QQ

    • @bon_come
      @bon_come Před rokem +4

      雖然UBI的遊戲現在都很爛 但是使用現實的歷史事件作為背景製作出的遊戲至少故事大綱是很嚴謹的 更何況UBI是法國公司對於這段歷史一定會更嚴謹

    • @waylonkao8924
      @waylonkao8924 Před rokem

      @@bon_come 沒,育碧還是歷史發明家

    • @mhzlove3000
      @mhzlove3000 Před rokem +1

      我是換手機前玩過歐陸戰爭1914 知道克擄柏大砲 噴火兵 壕溝戰 當一個冷血的玩家徵召去打敵人 😅😅😅

  • @user-zw1ec7ye2e
    @user-zw1ec7ye2e Před rokem +27

    在今天的烏克蘭戰場,在巴赫幕特,烏俄雙方仍然在挖戰壕。和一戰的區別是今天火炮更猛而且有飛機支援

    • @taicheng551
      @taicheng551 Před rokem +9

      烏克蘭戰場比一戰差多了,就只有火炮在對射,一天死幾百人而已,沒有集體衝鋒,只有零星少數的步兵在衝鋒。
      飛機因為有防空飛彈,所以都不敢起飛。
      美國的標槍飛彈讓俄羅斯坦克、裝甲車無用,美國的刺針飛彈讓俄羅斯直昇機、戰機無用。
      烏克蘭戰場上有用就只有無人機和火炮,其他武器全是沒用的垃圾。

    • @PLAsshole
      @PLAsshole Před rokem

      没有大规模迎着机枪冲锋就好

    • @wertherjones424
      @wertherjones424 Před rokem +1

      还有就是两个国家都不足够有钱,没有足够的导弹,乌克兰在援助下打了个实力相当

    • @andylau8585
      @andylau8585 Před rokem +1

      @Tai Cheng 按你的说法,乌克兰应该胜了,然而现实是什么呢?

    • @taicheng551
      @taicheng551 Před rokem +3

      @@andylau8585 我的意思是俄烏兩國都怕自己死太多人,只有用火炮遠距對打而已,和一戰、二戰慘烈等級差太多了。
      俄烏兩國沒有一國軍人集體都不要命向前衝,只為了勝利。
      所以這場戰爭打一百年以上都算正常。

  • @george6210
    @george6210 Před rokem

    谢谢天豪老师。

  • @samhsu8042
    @samhsu8042 Před rokem +46

    一戰荒謬開戰的故事與現在俄烏戰爭真的某些部分很像,一開始以為打很快,後面搭進去的國家越來越多,死亡人數也越來越多...😢

    • @canpek545
      @canpek545 Před rokem +9

      以为很快结果很慢,以为很久却是秒射😂。

    • @yegentleman7576
      @yegentleman7576 Před rokem +18

      對俄羅斯而言 是光復蘇聯時代的遺產 , 是偉大祖國的失地 , 是阻絕西方勢力的入侵
      但對烏克蘭而言 , 就是剛睡醒就被別人踹了一腳 , 還趾高氣昂的要你臣服 , 是赤裸裸的入侵 ...
      就算巴赫姆特的戰損率來到了1:7 甚至後來的 1:5 但對於烏克蘭而言僅僅是收復了 500公尺到1公里的失地
      而俄羅斯則是相反佔領了 500~1000公尺的距離 ...

    • @mhzlove3000
      @mhzlove3000 Před rokem +3

      @@yegentleman7576 巴赫姆特是殺雞放血 什麼叫殺雞放血 就是巴赫姆特是一塊肥的雞 讓烏軍派人來攻打這裡 瓦格納就在那把烏軍給逐步殲滅

    • @homerchen4634
      @homerchen4634 Před rokem

      ​@@mhzlove3000 從今天戰報,瓦格納要被俄烏雙方一起絞殺了😂

    • @smh1332
      @smh1332 Před rokem +1

      @@canpek545 以为自己是男优 其实是自己是导演🤣

  • @leedavid5214
    @leedavid5214 Před rokem

    讲的真好

  • @donfreeman4185
    @donfreeman4185 Před rokem +4

    基于事实的思考比基于意识形态的判断更有价值也更难……

  • @user-ke6re4tc1s
    @user-ke6re4tc1s Před rokem +4

    冷血的幕僚戰爭,人命成為一個個數字!

  • @PDU2004
    @PDU2004 Před rokem +23

    真正可怕的是 這種砲火壓制後衝鋒的策略 從戰爭初期到戰爭後期都沒甚麼太大的改變

    • @user-fz3to8sf4l
      @user-fz3to8sf4l Před rokem +5

      畢竟一戰沒有裝甲部隊也沒有真正意義上的空中轟炸能力,當時的飛機甚至還是木頭做的,上天只能搞偵查跟互相打打飛機而已,搞不好還要掏手槍對決,所以一戰打得這樣難看跟科技發展還不夠全面有比較大的關係

    • @user-uy9ni2rk5i
      @user-uy9ni2rk5i Před rokem +2

      初期還好,在後期這種戰術才被濫用,尤其是協約國出現各種戰術錯誤,明明能打出缺口或成功的佯攻卻因為低級決策錯誤不但計劃失敗還賠進去一堆士兵,德國反而是不斷測試新的戰術(畢竟他們急了),加上17年俄羅斯革命推出戰場,東線德軍往西線移動,讓協約國有點緊張,但雙方的戰力跟資源卻差不多才會那麼膠著

    • @user-uy9ni2rk5i
      @user-uy9ni2rk5i Před rokem

      @@user-fz3to8sf4l 也不算是,那種規模的戰爭其實本來就會成那樣,放到現在也差不多,因為投入的資源跟人力相等的話,若沒有任何一方出現戰略錯誤或大規模潰敗,就真的會打到油盡燈枯,一戰結束也是因為德國反戰浪潮太大還有南部戰線,那時候雙方的資源也差不多快耗盡,所以美國的加入很關鍵,這種郭謨的消耗戰打的是資源跟人力,科技跟戰術反而在前期才能發揮作用,總歸來說這場戰爭就是各國積累已久的利益跟領土矛盾然後因為一個小事化大一口氣爆發,然後一起甩鍋給德國,導致德國被壓垮進而出現瘋人希特勒的崛起

    • @user-fz3to8sf4l
      @user-fz3to8sf4l Před rokem

      @@user-uy9ni2rk5i 不是很同意你的看法,現代戰爭的手段太多了,不是你搞壕溝就無法突破的情況,一戰就跟當年的拿破崙戰爭一樣,武器發展的限制,才造成他們只能那樣打仗,尤其是一戰是歐洲人第一次玩總體戰,不但手上有大量預備隊,還因為害怕對方實施穿插而把壕溝挖到了海邊,到處都是壕溝逼你只能正面突破,偏偏你沒有方便突破的武器跟手段,唯一有的就是大量的士兵,自然結果就是拿人命去填壕溝囉

    • @user-uy9ni2rk5i
      @user-uy9ni2rk5i Před rokem

      @@user-fz3to8sf4l 有手段就有反制手法,個人認為目前的戰爭都是一方具有資源跟裝備優勢,而沒有大國之間相等的實力衝突,所以我保留我的觀點,現在的戰爭若雙方實力、產能、資源人力、裝備相等還是會走向壕溝戰的局面

  • @q6261901
    @q6261901 Před rokem +18

    後面那段數據化戰爭,好像在打電玩戰略遊戲,累積資源、消耗資源,玩家只要留意數據,就可以攻破城門。
    第一次有這種體悟,謝謝老師,以後我的小孩如果玩類似的遊戲,我也可以用這樣的思維教育小孩,電玩殺戮遊戲,不單單只是遊玩快感,更深層的意義是要靠人去體會的

    • @vladimirlenin843
      @vladimirlenin843 Před rokem +3

      不不不 你不該摧毀你小孩的遊戲體驗
      大部分人都知道自己在打的是遊戲
      就像你下棋不會把棋子看成是真的士兵一樣

    • @cyanide929
      @cyanide929 Před 5 měsíci

      @@vladimirlenin843 不過現代的射擊遊戲的確是有考量到人性觀點,也有將其轉換為遊戲機制加入到遊戲中。

  • @antonangry-zn4ro
    @antonangry-zn4ro Před rokem +5

    每次听完,都感觉很震撼,高屋建瓴啊

  • @user-qk5wz7vm6u
    @user-qk5wz7vm6u Před 18 dny

    荒謬!!於心不忍!!!

  • @f15tomy3
    @f15tomy3 Před rokem +9

    台灣的現役高階將領指揮能力也是令人擔憂,我怕到時反制登陸戰時,子彈不夠了,他們會一齊喊:刺槍術!😅

    • @chaovictor7657
      @chaovictor7657 Před rokem +3

      還有掃把

    • @ohioohiyo
      @ohioohiyo Před rokem +2

      你看過上海封城大家肚子餓 哭喊的樣子 你就會知道兩邊一樣蠢

    • @user-vc7fj1ke2n
      @user-vc7fj1ke2n Před rokem

      不然沒子彈了就投降嗎?

    • @user-gr6ec7qj4j
      @user-gr6ec7qj4j Před rokem +2

      真的會想將剩下的子彈賞給長官的腦門上。

    • @mhzlove3000
      @mhzlove3000 Před rokem

      前一陣子 中國有武直10登場 某個退役中將說那個是打反登陸的陣地 還在刺槍術歡迎? 😂😂😂😂

  • @user-nf1bs9hn1n
    @user-nf1bs9hn1n Před rokem +5

    李老师的NB之处,就是不光讲历史,更加讲人性,更生命变成数字,苦难就消失了。

  • @user-yd8rb5cb9z
    @user-yd8rb5cb9z Před rokem +9

    李老师是少有的台湾和大陆粉丝都点赞的老师。

  • @user-zg6mz1fw1d
    @user-zg6mz1fw1d Před rokem +3

    老师可以看一下《睡前消息387期》,从另一个角度讲述一战为什么会打成那个样子

  • @howlaw26
    @howlaw26 Před rokem +3

    謝謝!

    • @leecehao
      @leecehao  Před rokem

      收到您的支持
      很開心您喜歡這個故事

  • @moonamble6025
    @moonamble6025 Před 2 měsíci

    李老师有这种思考,很了不起。理性科学带来了效率和精确,却使得人性的光辉面在一战这样的重大人类历史事件中暗淡无光。这其中的意义,结合当下人工智能和各种高端技术的出现,以及社会国家民族的种种,不由得令人心生畏惧。

  • @lexi223
    @lexi223 Před rokem +4

    和二战那些种族灭绝,强征战俘劳动与随意屠杀俘虏相比,一战的战斗是残酷的,但无疑是绅士的,并散发着人性的光辉:英军对德军伤员的救治;主动把给养分配给俘虏;德军甚至比母国更加照顾那些农奴出身的俄军俘虏;更不要说无数次圣诞节短暂的停战,交战两国一起走出战壕过圣诞了。

  • @samhor33
    @samhor33 Před 3 měsíci

    All quiet on western front這電影就是描述這場戰爭,電影拍得非常好👍

  • @hao-yuanfernandjeng7624

    想請問李老師,會選擇一戰及壕溝戰這個主題,是因為看到最近烏克蘭所謂“春季大反攻”的緣故嗎?

  • @py8554
    @py8554 Před rokem +1

    銀英傳的作者真的對古今歴史認識很深咧!

  • @nanpolend
    @nanpolend Před rokem +2

    一戰的施利芬計畫應該只是個戰略構想實務上操作起來不小心就被兩面包夾,二戰德國用閃電戰才快速解決法國,不過之後德國又面臨英俄兩面作戰失敗下場

  • @696zcy3
    @696zcy3 Před rokem

    李老师啥时候出播客?适合通勤路上听,有没有画面不重要

  • @yegentleman7576
    @yegentleman7576 Před rokem +5

    從一戰到二戰 再到韓戰 越戰 這種戰法越打越激烈 從普普通通的高爆彈 到後來的白磷彈 燃燒(化學)彈 甚至溫壓 ... 才最終換來了降維打擊式的海灣戰爭 而現在西方國家的士兵身上穿的裝備再到訓練項目跟培養時間也慢慢地有種復古騎士的養成
    而真正會直擊甚至看到毀滅敵人的已經變成無人機或是飛彈導彈 傷亡數又變成紙本數據 但這次並沒有西方士兵受傷 而是目的地敵軍跟平民百姓(不過現在制導武器越來越先進 甚至出現刀片飛彈 能夠直接打擊人形目標而不造成傷亡 ... )
    但現在烏克蘭戰爭因為科技軍事物資等因素又重演了一次世界大戰的場景 雙防從原先假海灣戰爭型態 打成反恐戰爭 再到後來又變成壕溝戰 大家可以自己去查群組來看 現在回傳上來的已經不是巷弄戰 而是壕溝戰 , 而這些壕溝都是俄羅斯在入侵期間修築(大部分) 而前幾個月 烏克蘭士兵幾乎都是人肉掃蕩這些壕溝 就算有天眼幫助一樣會造成傷亡 甚至後來巴赫姆特絞肉機 傷亡反向輸出給俄羅斯也一樣 1:71:5 如果俄羅斯傷亡達到 700 ~ 500 依然會有 100多位烏克蘭士兵死亡或受傷 ...

    • @MS-gc7rb
      @MS-gc7rb Před rokem +6

      沒有喔,只有一戰大部分的國家這種打法。二戰戰爭型態完全改變,用快速機動裝甲部隊包圍迫使敵方投降。壕溝戰也因為空軍而無效化。與一戰相比,已經非常人道。但這只限定於有能力供給大量裝甲車的國家。比如說英,美,德。蘇聯一開始也打的很不人道,但不意外。

  • @user-vk4xe5vq4l
    @user-vk4xe5vq4l Před rokem

    之前在翰林上過老師的歷史 果然講的一樣好

  • @ilphi08
    @ilphi08 Před rokem +2

    歐洲問題就是列強實力過於接近除了英國外又領土直接相連
    造成的後果就是彼此之間戰爭不斷
    美國能崛起的其中一個原因是南北鄰國墨西哥加拿大實力相差巨大, 渡過美國建國前50年後, 兩國幾乎完全不構成威脅
    美加戰爭和美墨戰爭規模都相對非常小
    美墨戰爭甚至讓美國差點直接併吞墨西哥
    美國國土上最大戰爭就是自己人打自己人

  • @Hao-0527
    @Hao-0527 Před 10 měsíci

    22:06 這句把我逗笑了😂

  • @anthonychan7656
    @anthonychan7656 Před rokem +1

    可以來一集講解一下1.2戰時德國為什麼那麼強嗎,科技武器什麼的

  • @NobodyHere115
    @NobodyHere115 Před rokem +4

    精彩。难说镰刀闪是施里芬计划的翻版

    • @leecehao
      @leecehao  Před rokem

      收到支持
      很開心您喜歡這個故事

  • @user-wn3es4ob5g
    @user-wn3es4ob5g Před rokem +2

    如果僅僅是把死亡當作數據,那就很難說這種人是人.

  • @crowlyu6676
    @crowlyu6676 Před rokem +2

    謝謝!第一斗就給老師了www

    • @leecehao
      @leecehao  Před rokem +1

      非常榮幸
      很開心您喜歡這個故事

  • @weihaoli8883
    @weihaoli8883 Před rokem

    下回请讲一讲二战

  • @weiwei7502
    @weiwei7502 Před rokem +1

    對城寶具~~老師也懂Fate

  • @harrison_chiu
    @harrison_chiu Před rokem

    12:57 真的是對城寶具😂

  • @wang8383
    @wang8383 Před rokem +1

    28:09 這個問清朝皇室應該非常有感受😂

  • @ottovalar5974
    @ottovalar5974 Před rokem +2

    “人类的努力,不再有意义”,一战一百年后的今天想来,多么振聋发聩。

  • @user-qh8li8er9i
    @user-qh8li8er9i Před rokem

    施利芬計畫應改為先快速解決東線為主要目標

  • @shengkanchou8525
    @shengkanchou8525 Před rokem +3

    結束戰爭遠比發動戰爭難

  • @richardzuo7200
    @richardzuo7200 Před rokem +1

    Thanks!

    • @leecehao
      @leecehao  Před rokem

      謝謝您持續的鼓勵
      這對我非常重要👍

  • @chenkevin4168
    @chenkevin4168 Před rokem +1

    一戰是真正近代化工業革命後的軍事衝突,由於歐洲已有數十年沒有戰爭,但大量的火炮以及機關槍等等兵器的進步神速;簡單的說,科技進步了,人卻還停留在中古世紀拿刀槍互砍的年代,等到回神過來時,已深陷泥沼中無可自拔。

  • @user-bd2mo9rw1f
    @user-bd2mo9rw1f Před 2 měsíci

    德國陸軍裝備的馬克沁機槍超過12500挺,1916年的索姆河戰役是最令人驚心動魂案例。當時德國人向14個英國師瘋狂掃射,一天之內,就有6萬名英軍士兵傷亡。

  • @fj5563
    @fj5563 Před rokem +2

    刚打完战地1的剧情,以前对一战兴趣不大,现在开始好奇一战的细节了

  • @Karl33883
    @Karl33883 Před rokem

    李老师看起来刚刚西藏旅游回来吗??看起来比较黑。

  • @dt002370
    @dt002370 Před rokem

    老師可以更新一下麥克風~收音效果會有差別哦😊

  • @kentang3771
    @kentang3771 Před rokem +10

    感谢李老师!关于一战,向李老师和各位朋友推荐Barbara W Tuchman的《八月炮火》。结合当下世界局势,每每读之,毛骨悚然,汗流浃背啊。

    • @leecehao
      @leecehao  Před rokem +2

      我也很喜歡這本書
      感謝支持

  • @user-rv7ny9qg4q
    @user-rv7ny9qg4q Před rokem +21

    把朋友搞的少少的,敵人搞的多多的😂

    • @user-szb
      @user-szb Před rokem +2

      阳光下的土地都有了主,想要多点只能靠战争,敌人多多不是很正常,德国在一战面临的困境是所有后发国家共同的困境。

    • @ohioohiyo
      @ohioohiyo Před rokem +7

      @@user-szb 然後大量屍體像是廢棄物的堆在壕溝邊

    • @user-szb
      @user-szb Před rokem

      @@ohioohiyo 不然呢,靠放弃已有的想象共同体,融入别的共同体之中吗?台湾现在都不愿意,更别提当时的德国了。而武力是最快实现扩大阳光下地盘的方式,历史上残酷的现实是,凡是不能打胜仗的想象共同体,最后无一例外都消失了,即使有文化残存了下来也是被阉割过的。

    • @user-uk4rw6fy6e
      @user-uk4rw6fy6e Před rokem

      ​@@user-szb
      那德國現今不對外侵略,怎活得更好?不客氣的講,對岸特別多你們這群腦殘的人!

    • @user-oy1tf1kn3h
      @user-oy1tf1kn3h Před rokem +5

      史稱「屍填溝壑」

  • @chihungchoi795
    @chihungchoi795 Před rokem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

  • @huahan1039
    @huahan1039 Před rokem

    “对城宝具”,李老师的成分复杂😅

  • @loliyen
    @loliyen Před rokem +5

    感覺天豪老師有變瘦一點...

  • @wang8383
    @wang8383 Před rokem

    27:24 遙遠的東方更沒落😂

  • @makekancollegreatagain5553

    😂12:53
    原来天豪老师还是个月球人

  • @user-ir3sl4im6o
    @user-ir3sl4im6o Před rokem

    讚 QQ

  • @binladan911
    @binladan911 Před rokem

    戰爭實在太殘酷了...

  • @invinciblecat987
    @invinciblecat987 Před 11 měsíci

    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