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靠鐵血的鐵血宰相

Sdílet
Vložit
  • čas přidán 21. 08. 2023
  • 讓我們從專業史學家的觀察來理解俾斯麥
    reurl.cc/g4x4gz
    (歷史專業課簡章)

Komentáře • 348

  • @bigggdiary
    @bigggdiary Před 10 měsíci +100

    身為一個大學第一志願選填歷史系卻最後沒有入讀的人來說,老師的頻道真的太讚💪

  • @user-uc9rg2fd2v
    @user-uc9rg2fd2v Před 10 měsíci +166

    暑假快結束了,很明顯老師在幫大家調作息時間

  • @weilinstuartyeh536
    @weilinstuartyeh536 Před 10 měsíci +117

    「沒有獨立思考能力,只能依靠大人物替自己做主的民族。」你品,你細品!讓曾去德國留學三年的我陷入長考...

    • @haoosc5017
      @haoosc5017 Před 10 měsíci

      菜总统无上正确!

    • @chdglode
      @chdglode Před 10 měsíci +18

      你指希特勒还是习特勒

    • @gothtem1079
      @gothtem1079 Před 10 měsíci +5

      权欲滔天者无论再怎么替自己粉饰,他们都必然不可能是自己描述的高瞻远瞩,如果真这么有远见,那为何总是将体制塑造成非他不可的局面?

    • @gothtem1079
      @gothtem1079 Před 10 měsíci

      权欲滔天者无论再怎么替自己粉饰,他们都必然不可能是自己描述的高瞻远瞩,如果真这么有远见,那为何总是将体制塑造成非他不可的局面?

    • @user-ok1vl1mc1b
      @user-ok1vl1mc1b Před 9 měsíci +7

      可是,你看看民主的台灣人,
      能獨立思考嗎 ???
      ...........
      如果你說可以,我也只是覺得好笑 !!!
      (媒體都是假的。隨便洗腦,帶個風向,絕大部分的人都信。....跟白癡一樣 !!!)

  • @GenEric-lz7uk
    @GenEric-lz7uk Před 10 měsíci +89

    1.講到俾斯麥,建議大家有時間去看Extra History的俾斯麥系列,裡面有段台詞很「經典」,就是「Bismarck has a plan, Bismarck always has a plan(俾斯麥有計劃,俾斯麥總是有計劃)」
    2.關於普奧戰爭,當時在正面戰場打敗奧軍後,原本威廉一世及老毛奇一派人打算趁勢進軍維也納,但俾斯麥強烈反對。因為奧軍雖然被擊敗但還是有很多兵力,另外真進軍到維也納的話不但極有可能戰事長期化,同時也會給其他歐洲列強介入的藉口,這對於追求德國統一的普魯士極為不利,所以俾斯麥才會強烈反對。為了說服威廉一世,不但雙方大吵一架,俾斯麥甚至來個作勢跳樓來逼威廉一世同意,最後威廉一世很委屈的同意了,不過他之後命人把這會議過程記錄下來。大家可上CZcams搜尋「bismark threatens to leap to his death」,看俾斯麥是如何逼威廉一世就範。
    3.晚年的俾斯麥看透了巴爾幹半島的嚴重性,曾說:「巴爾幹半島遲早會有一個傻瓜,把整個歐洲炸翻。」結果後續發展如他所料,由巴爾幹半島引爆出的一次大戰不但炸垮了許多國家,連俾斯麥辛苦建立的德國也不例外。

    • @lexi223
      @lexi223 Před 10 měsíci +5

      俾斯麦非常有智慧!他1898年去世的时候曾预言,20年后威廉二世的皇冠将会不保,果然应验得分毫不差

  • @user-mm8di2il9y
    @user-mm8di2il9y Před 10 měsíci +28

    俾斯麦还是一个吃货,非常非常的能吃。吃到医生警告他,再吃那么多会吃死自己,他才稍稍收敛一下,可即使是这样,他吃的还是比常人要很多。

  • @user-qi2pc8lc1m
    @user-qi2pc8lc1m Před 10 měsíci +16

    以前看翰林雲端從國中看到高中,現在大學改看CZcams,感謝老師免費的影片,看得真爽。

    • @leecehao
      @leecehao  Před 10 měsíci +2

      感謝支持😄

    • @johnkim4548
      @johnkim4548 Před 2 měsíci

      @@leecehao不必對權威人士過度崇拜

  • @Mark0527
    @Mark0527 Před 10 měsíci +11

    我喜歡老師突然破音,跟特~異~功能一樣😂

  • @fightcommunism2548
    @fightcommunism2548 Před 10 měsíci +25

    後面錯綜複雜的條約問題,這也不能過於歸咎卑斯麥,因為當時的獨裁政治體制還沒有更好維持歐洲強國勢力平衡的玩法,法國的政制也是磕磕碰碰,德國容克貴族是沒那麼短時間能轉變過來的。卑斯麥不是一個能領導德國專制政府真正轉變成民選政府的貴族,他只能依靠開明獨裁皇權施政,他晚年在不斷緩和統一後德國各領地的階級矛盾,盡量減少對外摩擦,他也一直在建設德國基層的社會保障體系和教育體系。卑斯麥希望的是德國能通過幾十年發展,穩固自身的成果後,再找出解決歐洲均勢的方法。
    無論如何,統一後的德國經濟實力,科技創新很快就變成世界第一,即使當時德國帝國政府中央財政並不好,但這些雄厚的民間條件也讓威廉二世有了跟英美爭霸世界的底氣,雖然他還是失敗了,但威廉二世看到的統一後德國的實力並不是幻象。

    • @lexi223
      @lexi223 Před 10 měsíci +2

      换谁也不会比俾斯麦做得更好

  • @kuopohung
    @kuopohung Před 10 měsíci +31

    俾斯麥搞內政也是很厲害,他弄出世界第一套勞工保險,而且也和社民黨在不少政策妥協,再藉由社民黨打壓共產黨。

    • @xchen3079
      @xchen3079 Před 10 měsíci

      什么乱七八糟的, 共产党是哪年的事?

    • @envy_fish
      @envy_fish Před 10 měsíci +12

      @@xchen3079共產黨19世紀就被提出了。19世紀出了很多思想家、理想家,可惜,馬思克的共產烏托邦是不可能的

    • @xchen3079
      @xchen3079 Před 10 měsíci

      @@envy_fish 你说的是共产主义思想 不是共产党。 满脑子浆糊

    • @lexi223
      @lexi223 Před 10 měsíci +2

      有政治智慧就是懂得妥协

    • @user-ok1vl1mc1b
      @user-ok1vl1mc1b Před 9 měsíci

      @@envy_fish
      ●整個二十世紀,殺人盈野,
      ●所有的共產國家都貧窮。
      不但貧窮,還"貧窮殘暴",
      ●這還不夠證明共產主義有問題嗎???
      .................
      想一想蘇聯解體。
      想一想,共產國家最富裕的國家是南斯拉夫。
      (問題是,南斯拉夫 經濟也不好。)
      想一想越南。
      想一想高棉。
      想一想改革開放前的 三面紅旗,反右派鬥爭,文化大革命 !!!
      .................
      這個歷史事件這麼近
      就在我們眼前
      真的不要把這些事情,當做是個屁 !!!

  • @johnbonnie43
    @johnbonnie43 Před 10 měsíci +29

    原來真實的鐵血演講在議會是否定的,真的跟以前的認知差很大。像我這種門外漢最容易被誤導,感謝老師。

    • @leecehao
      @leecehao  Před 10 měsíci +4

      感謝鼓勵
      我會繼續說好故事

    • @lexi223
      @lexi223 Před 10 měsíci +1

      俾斯麦背水一战,然后成功了

    • @user-ok1vl1mc1b
      @user-ok1vl1mc1b Před 9 měsíci

      當然是被否定的。
      不然,俾斯麥崇高的地位,在哪裡 ???
      民主政治.......為什麼在德國人的心目中被踐踏?
      (因為,歷史證明它沒用過!)
      (事實上,北溪二號被美國人炸掉,又證明了一次民主政治的低能!)

  • @user-zt5by6sx7m
    @user-zt5by6sx7m Před 10 měsíci +15

    天豪老師,必屬佳作

  • @chieh791209
    @chieh791209 Před 10 měsíci +32

    走鋼索端盤子的俾斯麥 但他還真的走了一大段鋼索沒事

    • @chdglode
      @chdglode Před 10 měsíci +1

      体态轻盈,有利平衡😛

  • @jimmychang811
    @jimmychang811 Před 10 měsíci +12

    終於來了,那激動人心的時刻

  • @minglin6941
    @minglin6941 Před 10 měsíci +13

    頭腦很清楚,明白德意志的地理環境決定同一時間只能有一個軍事上的敵人。
    只要沒辦法做到這點就只能用外交手段解決問題。

  • @user-dh8on4lk7o
    @user-dh8on4lk7o Před 10 měsíci +9

    您好
    簡直是太精彩了
    分享些觀察
    大學時有參加推廣教育中心的基礎德語課程
    其中有個老師是一個大我們不了幾歲的德國年輕人
    他到北京後又到台灣學中文
    結業時他約同學們去學校附近的吧喝東西聊天
    大家大部分用簡單英文及少少的德文溝通
    感覺上德國人很深刻很厚道
    像希特勒明明是奧地利人可是他們從不曾與他切割
    不覺得他們是像馬克思說的無法獨立思考
    而是以和為敬
    真的好孩子確實是這樣的
    面對一個很多意見與動作卻不全然圓滿週全
    的父親或母親
    只能配合或以沉默來支持吧
    (這就像聖經中教的
    有人質疑耶穌基督靠別西卜趕鬼
    耶穌基督就跟他們說了一些話
    大意是說大鬼王不可能幫他人趕鬼
    就是說一國或一家如果分裂就無法立足了)

  • @hkchristopher999
    @hkchristopher999 Před 10 měsíci +49

    香港來的,謝謝老師每次都介紹好書,我也買了不少老師提及過的書

  • @user-vx4zt5ru5r
    @user-vx4zt5ru5r Před 10 měsíci +8

    兩次大戰結束,德國一分為二,人民開始懷念俾斯麥主政的19世紀後半,開始崇拜起俾斯麥
    本來沒啥歷史價值的回憶錄開始被奉為膏鎳....
    地下有知的俾斯麥:計畫通~~~~

  • @ntuAaq
    @ntuAaq Před 10 měsíci +7

    覺得天天喝酒的生活小地主生活, 到 做議員之間的故事, 可以再詳細點.
    畢竟0到1比1到100重要多了..

  • @kismskkt262
    @kismskkt262 Před 10 měsíci +7

    決定國家大事很多都像一場賭博,賭贏了的人就名留青史,被後人稱讚,賭輸了就只能被後人調侃,中國歷史上也有很多這種事跡。俾斯麥同時具備了才能和運氣,所以他必定會被後人誇讚吹捧.

    • @user-fg3kx4zp4u
      @user-fg3kx4zp4u Před 10 měsíci

      拿破崙三世賭輸了😢

    • @kismskkt262
      @kismskkt262 Před 10 měsíci

      拿破崙三世真成了反面教材了,他總想著模仿拿破崙一世,做很多事都猶豫不決,雖然他把法國經營的還不錯,但一場普法戰爭直接身敗名裂😵‍💫@@user-fg3kx4zp4u

    • @lexi223
      @lexi223 Před 10 měsíci

      国运在上升期就会赢

  • @user-hp5sq7oy7k
    @user-hp5sq7oy7k Před 10 měsíci +20

    讓我想起我玩十字軍之王3的心得。培育人才的重要性,不管是繼承人還是內閣成員。

    • @nnelous
      @nnelous Před 10 měsíci +4

      不是靠到處聯姻,四處生私生子嗎XD

    • @agonyprozac2695
      @agonyprozac2695 Před 10 měsíci

      女兒的女兒還是我的女兒

  • @joshuayang0331
    @joshuayang0331 Před 10 měsíci +15

    俾斯麥的政治,其實只不過沒有那麼神機妙算而已,其實仍然算是非常成功的,畢竟不靠他的方法德國統一不知得再推遲幾十年,甚至可能變成又前幾大國達成區域統一,瓜分德意志了事,唯一可惜的是如老師所說,他那套太吃天份了,一旦沒了他必然難以維持

  • @user-iw9ns5zl6o
    @user-iw9ns5zl6o Před 10 měsíci +11

    “沒有獨立思考,只能依靠大人物替自己做主的民族”,這句話很適合華人社會,兩岸皆是!!

    • @poetkun2953
      @poetkun2953 Před 10 měsíci

      你太小看中华民族了,如果真是这样汉末唐末宋末元末明末清末中华民族早就已经灭亡了,而事实却是无论中华民族跌落到何种境地,每隔200 300年中华民族内部就能出一个挽狂澜于既倒的猛人,再次把一盘散沙的广大人民团结起起来,然后再用短短几十年又重新站立在世界前列

    • @fromfareast3070
      @fromfareast3070 Před 2 měsíci

      “天才政治”体系,一旦失去了这个“天才”君主,很快就会失控。

  • @wahrheitmachtfrei7550
    @wahrheitmachtfrei7550 Před 10 měsíci +11

    谢谢老师的精彩讲解。据说1848年二月革命时,俾斯麦因为是坚定的保皇派,居然像中世纪的领主动员农奴参战一样,给自家农场里的农工(普鲁士1807年废除了农奴制)每人发了一杆滑膛枪,“进军”到柏林准备镇压“叛乱”,结果被柏林本地驻守的普鲁士陆军赶回去了。😂

  • @user-tc5xk9ip8l
    @user-tc5xk9ip8l Před 10 měsíci +9

    看不到一半~ 忍不住先留言~ 老師的表演天份是越來越厲害了~ XD~

  • @edar0628
    @edar0628 Před 10 měsíci +5

    暑輔中午看到老師的影片,簡直不要太開心

  • @ulhisu
    @ulhisu Před 10 měsíci +11

    16: 51「如果有權有勢有錢的這些人不合作,被無產階級解放了政權,那就通通砸鍋了」😂

  • @bkrtw
    @bkrtw Před 10 měsíci +6

    在達成德意志統一那種錯綜複雜的局勢,要靠事前精密規劃是不可能,但能在當下把握住機會,將那麼多利益不同的邦國和不同階級做協調,達成統一,還能打敗強大的奧地利和法國,也絕對不是靠運氣,如果沒有俾斯麥這個人,換了其他人沒人能把握住這個時勢和機會,不認為是時勢造英雄,而是兩者相輔相成。就因為過程沒有上下一心的團結努力,也不是浩浩湯湯的歷史潮流,執行者的意志和手腕就格外重要,不是隨便一個有相似背景和機遇的人都能達成。

    • @lexi223
      @lexi223 Před 10 měsíci +1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工业革命发生使得德意志统一成为必然,逆历史潮流而行又怎么能成功?

  • @jayceleaderone8621
    @jayceleaderone8621 Před 10 měsíci +9

    18:37 “非常态的晋升通常意味着非常态的难关要面对” 秦刚表示很👍

  • @fatlocust
    @fatlocust Před 10 měsíci +19

    以前網上總有網民嘲諷英國研究不可信,忽略掉英國的強項,老師不怕被網民另眼看待,大方提出英國歷史學家的著書。

  • @charlesho9786
    @charlesho9786 Před 10 měsíci +4

    聽完講解 才深深的覺得俾斯麥是個劃時代的英雄人物~

    • @lexi223
      @lexi223 Před 10 měsíci +1

      俾斯麦是人不是神,有瑕疵不假,但换别人不可能比他做得更好

  • @user-pf5he9ym9c
    @user-pf5he9ym9c Před 10 měsíci +10

    我很喜歡老師說的故事唷!只是有些影片需要重看2、3次才能完全搞懂😅

    • @leecehao
      @leecehao  Před 10 měsíci +4

      謝謝您的鼓勵

  • @zivc6547
    @zivc6547 Před 10 měsíci +31

    很多歷史資料,
    大多都是勝利者所書寫的,
    對於原本的真相來說,
    只能靠各國學者從旁觀角度,
    不斷的糾錯與翻證,
    猶如爆秦被描述得殘暴不得人心,
    也不過是下一個統治者為了穩固權力的手段等等。
    PS:所以俾斯麥的人生,
    也就是既平凡又不平凡的人生。

    • @verbty2987
      @verbty2987 Před 10 měsíci +5

      秦的確是殘暴對待人民不然哪可能10幾年就滅亡 還哪來得要靠各國學者
      用歷史大多都是勝利者的都是
      對這些歷史家而言是一種汙辱
      也是對他們不尊重
      所以把都是收起來
      這樣你就會看到很多事都有例外
      更可以吸收到更多的知識
      再來記錄一段歷史的史家
      不管任何時間點
      永遠不會只有一個人
      再當代記錄一段歷史有好幾位
      這些不同的史家
      會用各種不同的角度記錄這段歷史
      而這些歷史會被各朝各代數位歷史學家研究探討
      哪個包庇 哪個公正
      有刻意扭曲遮掩及政治抹黑的嫌疑
      都會被這些歷史學家探討出來
      而這些歷史 會經過嚴格的篩選研究後
      最後留下來往往的都是受到各代歷史學家承認
      有相同的共識認定這本歷史
      好比說在再流傳下來的二十四史
      就是這樣保留下來
      這些史書都是經過各朝各代史家
      多方探討研究 有共通的想法而保存下來

    • @renwang2205
      @renwang2205 Před 10 měsíci +5

      你們這種自以為比歷史學者還懂歷史的人 ,實在不可取
      只會籠統地說些廢話
      就像樓上說的 ,你們發言常常會用"很多" "都是"這種簡單的概括
      與其如此, 不如你具體指出: 這些歷史記載中, 哪些是可疑的? 哪些又是對的?
      那些糾錯的歷史學者 ,比你們的言論要謹慎多了
      秦朝的暴虐 ,被加油添醋"可能"是有的 (比如焚書坑儒就引起爭議)
      然而當時如果不是真的到處都有"反賊"
      中央的政令已經無法貫徹 ,國家軍隊已無法控制局面 ,顧此失彼
      你覺得陳勝吳廣那種烏合之眾 ,能引動天下嗎?
      劉邦項羽能起得來嗎 ?

    • @zivc6547
      @zivc6547 Před 10 měsíci +4

      看到2987的回答,
      真的笑翻了,
      你真的懂秦二世而亡的根本原因嗎?
      你說話的口氣就很莫名其妙的高傲,
      真以為自己讀歷史學課系的,
      就一定都是對的?
      現在還不斷有考古發現在不斷推翻歷史資料,
      真不知道你哪來的底氣這樣說。
      秦二世而亡的根本原因,
      在於:
      1.秦始皇統一六國時,
      並沒有將各國的所有貴族處置,
      而是讓他們繼續留在原地幫忙管理,
      只是將秦律公布頒告讓他們協助管理。
      2.六國被統一時間過於短暫,
      很多地方的人(貴族)仍然心懷舊主,
      所以對秦律與政令很多都陽奉陰違,
      連稅制都是如此,
      才會有人民被煽動就隨之起舞。
      3.秦始皇統一六國是打一個快速,
      所以在對於各佔領地的管理上,
      並沒有用最穩妥的方式來處理,
      也因為地盤擴張太快,
      更因為管理人才的不足,
      才得以讓六國舊貴族繼續貴族下去。
      4.秦始皇統一六國後,
      將國內的一半以上兵力抽調,
      前往國家邊境抵禦外族入侵,
      (這是秦始皇的遠瞻)
      連國內動亂都沒有動用這些兵將,
      否則六國舊貴族叛亂能有建樹?
      就這些,
      你認為史官會書寫在歷史上?
      (有啦,第4點還是有提到)
      另外,
      書同文車同軌,
      與後來的漢朝沿用秦制秦規,
      你有看到嗎?
      如果是暴政,
      漢朝為何還要沿用?
      原因是秦制秦規本來就完善了,
      而漢朝能夠用得順暢,
      也就是因為在楚漢相爭時,
      已經把六國的舊貴族都打得差不多了,
      讓漢朝的新貴族得以很好的掌控各地方政務,
      (雖然後來還是有籓王之亂)
      算了,
      腦筋不靈活,
      說再多也是白搭。

    • @lexi223
      @lexi223 Před 10 měsíci

      @@zivc6547 感觉秦二世而亡有点类似蒙元,都是还未建立起完整的集权统治

  • @frankhuang0829
    @frankhuang0829 Před 5 měsíci +2

    還原一個真實的歷史人物真的看起來特別過癮

  • @smvv1
    @smvv1 Před 10 měsíci +7

    標題下的很好,事實上他更多的是用外交手段,而非真的鐵血

    • @lexi223
      @lexi223 Před 10 měsíci +1

      没错,未看先点赞👍

  • @user-vo5zq4tw4n
    @user-vo5zq4tw4n Před 10 měsíci +16

    普奧戰役有一個關鍵 普魯士用的是德萊賽針發槍 射速比奧地利用的步槍快很多(當你還站著裝子彈時間 人家普軍早伏在地上射擊了

    • @goodest321
      @goodest321 Před 10 měsíci +6

      然後普魯士在普法戰爭被法國佬夏塞波射滿滿,靠火炮才扳回步槍劣勢

    • @user-gr6ec7qj4j
      @user-gr6ec7qj4j Před 10 měsíci +7

      普魯士的兵役制度和鐵路運輸也是關鍵點,有大量的預備軍待命。

  • @donalmc8326
    @donalmc8326 Před 10 měsíci +24

    小時候讀過「從俾斯麥到希特勒」,我一直沒有明白為什麼德國人渴望需要一位強大的領袖統治自己。
    現在看完天豪老師的解釋,感覺明白了多一點。

    • @lexi223
      @lexi223 Před 10 měsíci

      集体主义文化

    • @user-ok1vl1mc1b
      @user-ok1vl1mc1b Před 10 měsíci

      只有你不明白 !!!
      我很明白。

    • @derek8381
      @derek8381 Před 10 měsíci

      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巨大的社会变革,新诞生的报纸和新闻媒体,催生出的民意下,肯定是越吵越极端,社会矛盾跟高压锅一样。不是简单的集权与民主的区别。台湾人现在脑子坏掉了,大陆丢掉意识形态40年后,台湾人越舔越香。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问题,通俗易懂点做蛋糕和分蛋糕的问题。李老师暗锉锉带上观点,还是意识形态的东西。没见大陆现在在科学技术上飞跑吗?台湾人还在自以为是的民主,集权的喋喋不休。社会越来越分裂,经济越来越衰退。

    • @user-lm5xh8sm7x
      @user-lm5xh8sm7x Před 2 měsíci

      以前被幾百個小國的統治搞破防了,想來點猛的

  • @user-ok1vl1mc1b
    @user-ok1vl1mc1b Před 10 měsíci +2

    你好棒 !!!
    把當年的各種勢力的架構,
    都交代清楚了 !!!
    也解決了我心中的疑惑。

  • @pohanchi4133
    @pohanchi4133 Před 10 měsíci +4

    我記得看完火與劍的一生(俾斯麥傳);基本上就是跟老師開頭所講的一樣!不過這本書是日本人寫的!!

  • @frenchfries8654
    @frenchfries8654 Před 10 měsíci +4

    感謝老師

  • @MsKisshello
    @MsKisshello Před 10 měsíci +4

    Thanks! 喜欢老师的解读!

    • @leecehao
      @leecehao  Před 10 měsíci +1

      感謝支持❤️

  • @ckw5136
    @ckw5136 Před 5 měsíci +2

    謝謝老師

  • @Biogracetaiwan
    @Biogracetaiwan Před 10 měsíci +3

    神奇,今天這麼早上片🎉🎉🎉🎉🎉

  • @georgrcheh9984
    @georgrcheh9984 Před 10 měsíci +4

    客觀的歷史評論!
    讚啦!

  • @user-of1dk9mm3o
    @user-of1dk9mm3o Před 10 měsíci +19

    我知道俾斯麦是雄才大略。但不知道的是,要不是跟国王是friend,俾斯麦也很难出头😂😂

    • @chia-wei_tso
      @chia-wei_tso Před 10 měsíci +11

      跟國王是朋友才是重點XD

    • @lexi223
      @lexi223 Před 10 měsíci +3

      一山不容二虎,俾斯麦太过强势,只有威廉一世这样的弱势君主才能容得下他

    • @chdglode
      @chdglode Před 10 měsíci

      类似成功的人不多,但绝对不可或缺,柴可夫斯基瓦格纳如此,魔教头子马尔克斯亦然

    • @fish4843
      @fish4843 Před 10 měsíci +1

      ⁠@@lexi223主要是跟他也熟,就像阿斗與他的丞相爸爸ㄧ樣

  • @bloodyChina
    @bloodyChina Před 10 měsíci +13

    "这么大的国家,就买不到一把好一点的枪吗?”🤣🤣🤣🤣

  • @user-fu3ud8ge3p
    @user-fu3ud8ge3p Před 10 měsíci +15

    给我最大的启示:
    舵手在的时候可以靠舵手,舵手走了之后靠什么?

    • @lexi223
      @lexi223 Před 10 měsíci +2

      风平浪静的时候靠惯性还可以维持

  • @chia-wei_tso
    @chia-wei_tso Před 10 měsíci +5

    簡單說,就是被時代巨輪推上岸的人,不過本人沒有三兩三也沒辦法撐得起這個重擔

  • @papercut1987
    @papercut1987 Před 10 měsíci +2

    感谢,大大增加了我对德国的理解和认识

  • @dkyang4740
    @dkyang4740 Před 10 měsíci +5

    俾斯麥不完美,但是當時可能找不到更好的人來完成他的工作。至於不會操作俾斯麥的外交系統,那德國為什麼又制定施利芬計畫,這顯然是德國人都知道的問題,可是卻讓自己必須面對。

    • @user-vw9ys1fc4k
      @user-vw9ys1fc4k Před 10 měsíci +1

      既然是時世造英雄,那英雄就順便訂個規則給大家玩,總不能每次都比拳頭,天天要翻桌吧!

  • @lexi223
    @lexi223 Před 10 měsíci +11

    33岁,在西方叫做Jesus Year,确实是听到使命召唤的一年

    • @kingstonleung1776
      @kingstonleung1776 Před 3 měsíci

      耶穌只活33年所以叫Jesus year
      聽到召喚該是30歲吧?

    • @lexi223
      @lexi223 Před 3 měsíci

      @@kingstonleung1776 无论如何,33岁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年,西方人相信, 33岁这一年你正在做的事,決定了你一生的样貌

  • @michaelwillson8058
    @michaelwillson8058 Před 10 měsíci +13

    老师的文案连开场白都让我期待,还会有耐不下心的嘛。这期历史甚至让我觉得有点关于未来规划的方向。

  • @louielu8216
    @louielu8216 Před 10 měsíci +3

    你品、你細品!

  • @Beyond3345
    @Beyond3345 Před 10 měsíci +2

    讲的真好❤

  • @thejason6736
    @thejason6736 Před 10 měsíci +2

    為什麼牛津歷史學系畢業的學生會有那麼多會同一人物有讓人不一樣的觀點?
    因為他們都是站在個人主觀角度對歷史人物作評價,而成了我們接收的客觀知識或認知!
    因為他們清楚的知道,他的主觀就是我們的客觀,他只代表他自己去評論或評價歷史人物。
    大多數人都是怎樣「以客觀角度來說」、「從客觀角度來講」、「以宏觀方面來評論」都是以自己想像代表大家去做評論。
    你自己怎麼想卻要先考慮其他人都同不同意某個觀點或某個論述。
    明明是以你自己對歷史人物的評價卻被說「阿你不夠客觀拉」、「你怎麼不以宏觀角度去評價他」.....等等,諸如此類。
    但明明自己的主觀才是別人的客觀,自己只能代表自己,我的觀點只是你的參考、只是你對他評價的其中一個依據!

  • @user-dx7ju7db4u
    @user-dx7ju7db4u Před 10 měsíci

    谢谢李老师

  • @gardeniaye
    @gardeniaye Před 10 měsíci +2

    老师用的霸气侧漏给我整吓一跳哈哈哈,原来网络用语这么流行了。

  • @user-ql5sy1li9x
    @user-ql5sy1li9x Před 10 měsíci +2

    聽起來根本是典型強人政治的後果
    讓統治者能夠大權獨攬
    如果這個統治者英明神武的話,那政府效率很高、民富國強
    但是一旦統治者能力不足,那整個國家就會變成無頭蒼蠅
    最糟糕的是沒有監督與修正的機制,能夠把能力不足的統治者換掉

  • @wolfsrlay5019
    @wolfsrlay5019 Před 10 měsíci +2

    看完廣告支持

  • @wudingjie7845
    @wudingjie7845 Před 10 měsíci +5

    普鲁士打奥地利还是有优势的,普鲁士又和意大利结盟了,两头夹击奥地利胜算很大。普法战争才是德国建国的关键一战

  • @user-ny4im6yw3r
    @user-ny4im6yw3r Před 10 měsíci +5

    看来 看牛津学者的英语写的历史著作 也是我自学英语的动力

  • @user-ey4yu7sn5z
    @user-ey4yu7sn5z Před 10 měsíci +1

    他為國家做那麼多事情,很讚了!誰沒缺點,你能比他好嗎?他又不是算命,或者神,知道之後會怎麼走。

    • @user-vo5zq4tw4n
      @user-vo5zq4tw4n Před 10 měsíci

      其實他擔心的都發生了(法國復仇和巴爾幹半島成為歐洲火藥庫

  • @embed76003739
    @embed76003739 Před 10 měsíci +5

    謝謝!

  • @hongjacky9856
    @hongjacky9856 Před 10 měsíci +4

    『這是計畫的一部份』XDDDD
    老師很懂玩喔

    • @taskdon769
      @taskdon769 Před 10 měsíci +2

      Bismarck always has a plan!

  • @jeffkevin3
    @jeffkevin3 Před 10 měsíci +6

    五樓跟六樓的疊加態,不知道樓中樓算不算 😂

  • @tomtang1060
    @tomtang1060 Před 10 měsíci +8

    如果李老师讲苏俄历史的目的是为了讲对应的中国历史,我觉得李老师还可以继续讲苏俄乃至后面的苏联历史啊。后面还有红白大战,而且此时苏俄和苏联与北洋政府和南方革命政府的外交活动也是非常有意思的,中间咱们还收复过几天外蒙古呢。都可以从苏俄历史衍生到中国历史来。

  • @gl1981cn
    @gl1981cn Před 10 měsíci +9

    是不是有点像诸葛亮,在世的时候精于算计,死了无人能接盘

  • @fu3509
    @fu3509 Před 10 měsíci +1

    老師~可以講一集一次大戰結束後,德意志帝國內的各個公國,為啥一夕間全部都紛紛退位,卻也沒有特別發生革命的火花,好像沒有看到歷史特別描述這一段,謝謝。

  • @south_cruiser
    @south_cruiser Před 10 měsíci +2

    俾斯麦相当于一个张居正、霍光这类角色,但是,其眼光稳准狠,行动精于计算,善于外交平衡,确实很厉害。

  • @Riccardo_Qian
    @Riccardo_Qian Před 10 měsíci +3

    想不到德国也有彩礼😂😂想不到俾斯麦宰相也有付不起彩礼而错失两次婚姻的惨痛经历😅😅

  • @TheNourish
    @TheNourish Před 10 měsíci +2

    如果連比斯麥這種能人都只能靠妥協來為德國謀求生存空間,那麼德國在歐洲列強環伺下的處境如何艱難應該可想而知了,畢竟一個人沒事是不會妥協的

  • @user-wl6su8jw7w
    @user-wl6su8jw7w Před 10 měsíci +1

    六樓,祝老師大順

  • @paulchukc
    @paulchukc Před 10 měsíci +4

    以前以為所謂的「鐵血」是不怕流血的鐵漢,結果竟是鋼鐵產量與士兵鮮血!

  • @JasonLLL
    @JasonLLL Před 10 měsíci +3

    韦伯的评价很到位,对比英国就更是如此,英国的外交是制度化的成熟,从上到下都很优秀,而德国的外交基本上看德皇自己表演

    • @si-liqin336
      @si-liqin336 Před 6 měsíci

      張伯倫(不是當首相的那個,是他爸爸)試圖維持一個大英帝國,但是拜你口中的“外交是制度化的成熟,從上到下都很優秀”的英國政客們合理操作下。。。徹底失敗了
      丘吉爾對老張伯倫評價“他是個呼風喚雨的人”的同時,組織了兒子犯蠢--但是也只能“挽救一下”而已。

  • @yui406
    @yui406 Před 10 měsíci +3

    天豪老師的正常輸出, 超好聽! 剛好我的頭像也是年輕時自己照著封面這幅畫漫畫化畫出來的
    by.曾經也被老宰相騙到的人😂

  • @kijinneko_kilino
    @kijinneko_kilino Před 4 měsíci +1

    1.俾斯麥是普魯士容克階級,他最重視的是他這個階級的利益,其次是普魯士的利益,統一德意志是回應民族主義者的不得已之舉,所以憲法所做的妥協是有意為之,因為普魯士沒有那麼強的力量。如果他真的搞中央極權大一統,那估計德意志帝國會像贏政或是符堅的秦帝國那樣,在力量耗盡之後整個陪葬掉。
    2法國介入德意志統一的理由不光是不讓德意志統一,而是繼承神聖羅馬帝國的法國皇帝與這些德意志邦國有宗主關係,這就像清帝國必須為了越南朝鮮打仗一樣。

  • @ds9624322
    @ds9624322 Před měsícem

    老師什麼時後講一下英法戰爭

  • @johndong5958
    @johndong5958 Před 3 měsíci

    這個不能離開歷史背景看人物,當時中歐東歐都是封建味道濃厚的舊勢力地區,俾斯麥無法脫離時代背景😅😅😅

  • @user-ok1vl1mc1b
    @user-ok1vl1mc1b Před 10 měsíci +1

    偉大的 必斯麥 !!!

  • @chloezeng6525
    @chloezeng6525 Před 10 měsíci

    想敲碗老師講魏晉南北朝🥹🥹

  • @lapinlapin3499
    @lapinlapin3499 Před 3 měsíci

    老師有沒有去申請10萬訂閱獎牌啊?

  • @theodorekuo3013
    @theodorekuo3013 Před 10 měsíci +17

    先帝創業初成而天年已盡,今大德意志多黨林立,普魯士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

    • @evanchiu2337
      @evanchiu2337 Před 10 měsíci +1

      難怪呀…聽課後的確感覺
      那部傳記堪稱 “臨表涕泣”
      搞得後世史觀 “不知所云”

    • @mobeyond
      @mobeyond Před 10 měsíci +1

      😂😂😂😂

  • @xiaobai19980
    @xiaobai19980 Před 10 měsíci +3

    虽然拉一个踩一个不太好,在台湾的众多youtuber里面,还是比较喜欢天豪老师。

  • @kohshanying998
    @kohshanying998 Před 10 měsíci +1

    当听到 李老师说 出这一切都是计划一部分。 我想李老师以前一定看过柯南😎哈哈笑死我了
    听了他的故事感觉和我们普通还有点 年轻时不顺利 老了努力下有点运气 成功 就说 这一切都是我的计划哈哈

  • @chia-minlin6773
    @chia-minlin6773 Před 10 měsíci +4

    Junk=young,Junker就是年輕人,這起源是在舊日耳曼地區,封地都飽和了,因此許多年輕貴族往東發展,征服了現今普魯士與波蘭西部,所以普魯士王國建立後,Junker貴族成為普魯軍官與政府公務人員的骨幹(在當時軍官與公務人員互為表裡,戰時是軍官,平日是公務員),著名的Junker還有興登堡元帥。另外,Bismarck跟德皇鬧翻的最後一根稻草是,俾斯麥一生最大的希望是能成為有實質封地的上階貴族(例如擁有公國的公爵),如此Bismarck家族可與其他上等貴族平起平坐,但德皇封給俾斯麥的公爵是榮譽頭銜,沒有封地,雖然俾斯麥說,得到封地後,會繳回封地給普魯士王國,但從威廉一世到二世,祖孫3代都不願意,因為當時德國所有的邦國都是世襲而來的,從來沒有過皇帝封臣下為公國,再拿回此封地的前例。但老首相很堅持,因為這是家族晉級之路,也是他一生的夢想。俾斯麥對威廉一世要求此事時,態度還好,等到威廉二世,老首相就不客氣了,因此新皇帝也跟著不客氣,請老首相回家吃自己。

    • @lexi223
      @lexi223 Před 10 měsíci

      德国是统一又不是开疆扩土,所以当时所有的领土都是有主的

    • @chia-minlin6773
      @chia-minlin6773 Před 10 měsíci +1

      @@lexi223 Bismarck要求在普魯士王國與丹麥的邊界處,成立一個公國,當作他的領地,但他說會立即把行政權繳回普魯士,決不過問其行政,只是要求有個名分,但這是史無前例的事,三代德皇都不答應

    • @lexi223
      @lexi223 Před 10 měsíci

      @@chia-minlin6773 原来他连地方都看好了。。但那应该是属于普鲁士的领地,难怪皇帝不答应。不过威廉一世对他不错,Bismarck从政之前并未从军,自从打败奥地利,就被授予了终身德意志帝国陆军少将军衔,首相把它视为至高无上门的荣誉。此后每逢隆重场合,他都身穿甲骑兵将领军服,脚踏黑高筒靴子

  • @andersonlai8838
    @andersonlai8838 Před 10 měsíci +12

    聽到結論讓我默默瞥了對岸一眼...

    • @clashclan1427
      @clashclan1427 Před 10 měsíci +2

      放心,对岸的独裁者是个小学生,已经尿床了,顾不上统一大业了

    • @user-vo5zq4tw4n
      @user-vo5zq4tw4n Před 10 měsíci +2

      @@clashclan1427 威廉習二世

    • @doutu4624
      @doutu4624 Před 10 měsíci

      你是说美日殖民地台湾岛么?

    • @drewaworld6790
      @drewaworld6790 Před 10 měsíci +1

      @@doutu4624您太抬舉台灣了,台灣換成一戰也就是巴爾幹半島等級的紛亂小地方,要像威廉二世一樣搞事還得由中美俄這種量體的大國領導者來搞才像啊

    • @user-io3yl3wk4p
      @user-io3yl3wk4p Před 10 měsíci +1

      大哥不笑二哥,台日韩后面的大人物是美国,大陆的大人物是国家高层,差别是大陆的大人物的利益和国家是绑定的,而台日韩后面的大人物美国则不是,当台日韩的利益和美国的利益有冲突时,哪下场可想而知,你不会认为美国会牺牲自己的利益来成全台日韩吧。。。。真这样,美国也就不叫美国了

  • @user-vo5zq4tw4n
    @user-vo5zq4tw4n Před 10 měsíci +2

    很欣賞這位

    • @user-vo5zq4tw4n
      @user-vo5zq4tw4n Před 10 měsíci +2

      是真的是小丑阿 把祖父累積的國力都敗光了

    • @user-vo5zq4tw4n
      @user-vo5zq4tw4n Před 10 měsíci +1

      昔有加速師1號 現有加速師2號

  • @AZUREYENX
    @AZUREYENX Před 10 měsíci +5

    竟然一早上片

    • @mjk7530
      @mjk7530 Před 10 měsíci +1

      頭香已經有人了

  • @kuiperwang
    @kuiperwang Před 10 měsíci +2

    爱听

  • @a-kang1782
    @a-kang1782 Před 10 měsíci +1

    「我們以後再講~」

  • @P122630470
    @P122630470 Před 10 měsíci +1

    俾斯麥有張儀外交手段有公孫衍當官樣子。

  • @south_cruiser
    @south_cruiser Před 10 měsíci +2

    德国所处的地理位置,就需要高超的外交艺术,光靠武力是不行的

  • @si-liqin336
    @si-liqin336 Před 6 měsíci +1

    應該也說說Joseph Chamberlain,他也企圖把大英帝國統一成一個國家但失敗了……
    如果他當年成功的話,今天也沒有美國什麽事情了

  • @user-qy6dv3ve8u
    @user-qy6dv3ve8u Před 10 měsíci

    歷史總是相似
    但是人類只會重蹈覆轍
    永遠學不乖

  • @laisan86
    @laisan86 Před 10 měsíci +2

    這是超級大坑耶!真的挖喔?

  • @user-vo5zq4tw4n
    @user-vo5zq4tw4n Před 10 měsíci +2

    後面對俾斯麥評價有點偏頗 那沒有拿破崙的法國不就完了(實際上剛好相反 滑鐵盧後法國沒割讓自己一寸土地

  • @user-um3zb3py4r
    @user-um3zb3py4r Před 3 měsíci

    讀歷史,記憶要超強

  • @KJason-oz1zj
    @KJason-oz1zj Před 10 měsíci +1

    要開普魯士-德國簡史系列了嗎😅

  • @lexi223
    @lexi223 Před 10 měsíci

    普鲁士硬实力不如奥地利和法国,却能赢得战争,不以大欺小,不以强凌弱,靠的是铁和血的意志,也说明德国的统一正是浩浩汤汤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俾斯麦在他的年代不仅是德国也是世界最具智慧的政治家,而政治最重要的就是懂得妥协

  • @RCTUN748
    @RCTUN748 Před 10 měsíci +1

    俾斯麥這三個字,對我來說,等同於:I say so.

  • @raijinhuang5607
    @raijinhuang5607 Před 10 měsíci +1

    我還在等民初的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