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帝國統治台灣消極嗎?清代皇帝對台灣的觀點為什麼符合「台派」 蔣公子敗地理又是怎麼一回事

Sdílet
Vložit
  • čas přidán 22. 05. 2024
  • 各位喜歡台灣歷史,沒有台灣史就吃不下飯、睡不著覺的朋友大家好!
    大清帝國統治了台灣212年,卻好像是大家最不熟悉的一個階段,到底帝國對台灣算積極還是消極呢?傳聞中的渡台禁令居然是日本人伊能嘉矩的「發明」?很多人認為血統上我們通通都是平埔族,因為台海渡海難度過高,所以不只無唐山媽也無唐山公,這種說法正確嗎?
    00:35為什麼康熙、雍正、乾隆講的話都很台派?
    03:53 渡台禁令存在嗎
    06:41 蔣公子敗地理
    08:07 真的沒有唐山媽嗎?
    參考資料:
    周元文《重修臺灣府志》
    黃琡敬《臺海使槎錄》
    施琅〈恭陳臺灣棄留疏〉
    連橫《臺灣通史》
    伊能嘉矩 《臺灣文化志(全新審訂版)》
    戰後臺灣的歷史學硏究, 1945-2000
    黃樹仁〈 沒有唐山媽?〉
    駱芬美《被誤解的臺灣史:1553 ~ 1860之史實未必是事實》
    呂自揚《台灣俗諺探源》
    清史稿
    #台灣史 #康熙 #李文成

Komentáře • 276

  • @jhunshiu4266
    @jhunshiu4266 Před měsícem +7

    老師讓歷史活靈活現起來了,當您的學生真是褔。

  • @liebfraumilch3518
    @liebfraumilch3518 Před měsícem +8

    這個頻道可以做很多中小學台灣史世界史的補充教材與課外讀物!

  • @KaoAmy
    @KaoAmy Před měsícem +19

    文成老師講歷史真的很精采,清楚、含金量又高,閱讀不少文獻,可見有多麼用功!老師的節目讓從小接受黨國歷史教育的我,對台灣歷史漸漸有一番認識,謝謝老師。

    • @0612ray
      @0612ray  Před měsícem +2

      謝謝大作家的肯定🥹

  • @108history
    @108history Před 26 dny +2

    超喜歡把史料溯源的橋段!進行好多細節澄清!感謝老師

  • @davidlee8810
    @davidlee8810 Před dnem +1

    施琅在〈陳臺灣棄留利害疏〉中指出:「中國東南形勢,
    在海不在陸,陸之為患有形,海之藪奸莫測,臺灣雖一島
    ,實腹地數省之屏蔽,棄之則不歸番、不歸賊,而必歸荷
    蘭。」施琅這些意見,當然完全是站在中原中心的立場而
    發。
    康熙皇帝最後採納了他的意見。一六八四年五月,終於決
    定把臺灣正式納入清國版圖。

  • @howiechang1521
    @howiechang1521 Před měsícem +33

    看到大清國的黃龍旗….令人毛骨悚然!
    預言日本國的崛起,黃龍在下….仰望紅日!
    如果不是國府因爲正統繼承的原因,對清國歌功頌德….試問大清國為台灣留下最多的是什麼?廟而已!國府敗退台灣後,盡力抹去日本人對台灣的貢獻令人作噁!無恥的將很多建設攬在自己身上!
    非常感謝你把真實的台灣史帶給大家。

    • @user-sl2io6pq2x
      @user-sl2io6pq2x Před měsícem

      日本對台建設真的不多😂😂😂

    • @user-AMT_C_Dada
      @user-AMT_C_Dada Před měsícem +7

      @@user-sl2io6pq2x
      阿里山小火車表示 : ...

    • @howiechang1521
      @howiechang1521 Před měsícem

      @@user-sl2io6pq2x 中國人都這樣說!睜眼瞎說、只會槓…台灣人都知道了!難得翻牆長長知識….還是因為減刑或賺錢,現在一則是3、4毛嗎?最近很久沒有人告訴我了!

    • @a27218
      @a27218 Před měsícem +19

      @@user-sl2io6pq2x 清朝在台灣蓋了鐵路
      日治時期表示蓋這個是三小
      所以拆除重蓋
      日本對台建設不多??
      八田與一=水庫
      磯永吉=蓬萊米
      三井財閥=糖業
      鐵路縱貫線全線貫通
      還有發電廠
      隨便谷歌就一堆了
      你還沒學會上網搜尋嗎???

    • @user-sl2io6pq2x
      @user-sl2io6pq2x Před měsícem

      @@user-AMT_C_Dada 國民黨來修水庫蓋電廠整休高雄港,環島鐵路與鐵路電器化,上百個工業區與科學園區,新設國小國中高中大學上百所,日本人殖民台灣小恩小惠就吹的跟什么一樣

  • @Lynn4116
    @Lynn4116 Před měsícem +40

    「有唐山公,無唐山媽」根本為政治目的而出現的,以前老師還說手臂上有一條線代表你是原住民後代,後來看了許多來自福建廣東的外省長輩都有一條線,覺得老師傳授這種錯誤的知識實在很不應該

    • @WW10050202
      @WW10050202 Před měsícem

      那是某個野雞鄉土學者發明出來,然後被一群想逃避殖民者原罪的有心者發揚光大的偽科學跟偽民俗學啊!
      但這種事實誰想聽!!!!!

    • @wale8216
      @wale8216 Před měsícem +5

      可能有些誤差,但有部分是準確的
      應該說是個可以參考的特徵
      我同事確實有原住民血統,他祖母確實是原住民,他手臂上也確實有一條明顯的線

    • @user-sl2io6pq2x
      @user-sl2io6pq2x Před měsícem +2

      清朝在道光年間解除海禁後就有很多人是攜家帶眷來台開肯

    • @Stopthenoisy
      @Stopthenoisy Před měsícem +5

      以後你也會發現福建、廣東、東南亞華人也都有這條線。

    • @user-tr3qp2yl6w
      @user-tr3qp2yl6w Před měsícem +1

      其實本來是“只有長山(dengsuna)公,沒有長山嫲”,在乾隆’嘉慶年間是普遍的現象,不能因同治之後現象有些改變就否定之前的現象,就如不會因為今天是下雨天,就斷定前天就一定是下雨天一般,懂吧!政治意識容易使人喪失邏輯判斷,喪失考究精神,口口聲聲說“愛台灣”的人,却把長山(dengsuna)公寫成唐山(donsan)公,對台灣的俗成話却無心探究,……便宜行事!

  • @rurulin6573
    @rurulin6573 Před měsícem +3

    背景音樂太大聲了,有干擾。

  • @Doraemon-6666
    @Doraemon-6666 Před měsícem +18

    當年中國隔海很難治理台灣,如果發生暴動你要派兵鎮壓都要一星期以上,而且船艦運兵數也有限,你要斥鉅資造很多船,加上秋冬台灣海峽海象非常兇險,根本不可能過得來,然後台灣島上有瘧疾,中國的官員是來一個病死一個,到最後沒人敢來了,所以基本上就是放生了,名義上統治但其實沒在管,所以才把台灣送給日本了,是中國人最不在乎的一塊地,所以台灣人有多厲害,把百年前的只有土人的蠻荒之地變成世界的半導體中心。

    • @fsadf9339
      @fsadf9339 Před 28 dny +1

      林爽文事件就因為這些原因清朝差點翻車

  • @dmchang1009
    @dmchang1009 Před měsícem +4

    清朝畫界的目的還是要避免衝突,畢竟生存資源有限,越界也代表壓制對方的生存資源與入侵對方的領地,所造成的衝突也意味著花資源去平定。至於畫界有用嗎?看在利益的份上,幾乎是沒用的。
    這點其實跟北美十三洲殖民地類似,當年英國也是不允許移民越界,但移民忍不住越界開墾帶來的利益,於是紛紛私自越界。對英國政府而言,才剛打完七年戰爭,國庫空虛,打算休養生息,而越界不會帶給英國政府實質的利益,引發的衝突反而還要英軍出面幫忙擺平,於是英國決定派兵鎮守邊界,外加努力查緝走私(當年英國奉行重商主義,一切進口商品都要先運到英國再轉運到殖民地,嚴禁殖民地與附近外國殖民地私下交易)與執行印花稅,用以貼補國庫,這些措施引發北美殖民者的強烈不滿,最終導致殖民叛變。而英國的其他歐陸對手原本持觀望態度,見法軍+北美叛軍成功有望,也紛紛對英國落井下石,看能不能趁機撈點好處回來,逼著英國只能選擇放棄北美十三洲。

  • @davidlee8810
    @davidlee8810 Před dnem +1

    蔣元樞字仲升,號香巖,江蘇常熟縣人,清朝官員。曾擔任過
    福建省仙遊縣、惠安縣、崇安縣、建陽縣、晉江縣等知縣、廈
    門同知、臺灣府知府,並護理過臺灣道。其擔任臺灣府知府期
    間頗有建樹,與同樣擔過臺灣府知府的蔣毓英、蔣允焄合稱為
    府城三蔣。
    蔣元樞擔任臺灣府知府期間重建臺灣府木城,整飭海防,修建
    多處砲臺,增葺文廟、學宮,還曾編修《臺郡各建築圖說》。

    • @davidlee8810
      @davidlee8810 Před dnem +1

      台南府城歷來有「蔣公子敗地理」傳說,指的是台南地理
      格局就像一隻鳳凰,清乾隆為避免台南出天子,派遣蔣公
      子在台南蓋七寺八廟,破壞台南地理,確保政權。然而,
      根據考據,清代在台蔣姓官員有3人,其中建設最多當屬
      蔣元樞。

  • @Stopthenoisy
    @Stopthenoisy Před měsícem +3

    怎麼定義1550年~1624年這段荷蘭人來台之前來台的漢人海商、漢人漁民,這70餘年來台定居的漢人不少,有學者稱這個時期為東番期。林道乾、林阿鳳、顏思齊、李旦都是這時期的海盜,史料記載顏思齊有千餘艘船,人數可達十餘萬人,但是荷蘭人將這些人似乎是定義為熟番,與原住民不同。

  • @taiwanhakkangin1688
    @taiwanhakkangin1688 Před měsícem +4

    清朝並非禁止客家人,而是禁止惠、潮之地,福建省也有客家人,清帝國並未禁止福建省客家人來台開墾,張廖家族就是福建詔安客家後裔

    • @g261836eric
      @g261836eric Před měsícem +1

      初期禁潮州、惠州這邊的人入台,其可能原因和這邊的人支持鄭氏有關,後續沒多久也是開放入台

    • @user-mk3hf9ux4w
      @user-mk3hf9ux4w Před měsícem

      李登輝祖先也是福建客家人

    • @Rockr.r.r
      @Rockr.r.r Před 19 dny

      我是1/4客家人,但只有祖輩父輩講客家話
      我幾乎一句不會😅

  • @user-tr3qp2yl6w
    @user-tr3qp2yl6w Před měsícem +3

    清代的臺灣,種族區分是嚴重存在的,加上清廷的漢蕃禁止通婚令,沒幾個長山(dengsuana)人會承認自己娶了平洋(平埔)女,野史籍冊是懂漢字的人寫的,有所忌諱與偏向,不是真貌。
    其實,若不是所謂的“漢蕃通婚”的情況數量龐大,有形成大族群的情勢,會較難挑撥族群鬥爭,可能不利清廷控管,清廷才會頒布禁通婚令的;滿清以極少數人統治若大江山的“大清統御密法”,不會寫在籍冊上的。

  • @cheng-lintsai
    @cheng-lintsai Před měsícem +4

    2:34 難怪康熙帝國才會演大清遠勝大明

  • @scchen1371
    @scchen1371 Před měsícem

    不愧是蔣公子!!!

  • @DeRong_Hong
    @DeRong_Hong Před měsícem +2

    台灣在地理上的本質就是海島國家、移民社會,只是近七十多年被冠上了大陸國家、單一民族社會的體制,這導致現在就算要走本土路線,卻不知不覺還是往民族國家的方向靠過去,結果又違反了天生應該要發展為移民社會的特性,最後就一直原地打轉。光看現在對於原住民文化的漠視(提到台灣永遠先提漢人文化,然後就又陷入漢文化統戰議題之中,而要台灣人聊一些原住民文化,卻陌生的好像外國文化一樣),還有對於移民政策的落後,以及舊住民對移民台灣十幾二十年甚至都當過兵的新住民,都還是覺得他們是外國人...等,都再再表示,台灣想找自己的路,若沒有海島國家、移民社會 的認知,那就都還是任重道遠。

  • @imhotep0618
    @imhotep0618 Před měsícem +1

    清朝有個台灣知府叫蔣元樞,現在則有個蔣家後代叫蔣元贊,蠻巧的

  • @YCCHEN-cn2yt
    @YCCHEN-cn2yt Před měsícem +2

    只有我覺得文成老師有點像 向井理 嗎?😅

    • @0612ray
      @0612ray  Před měsícem

      越來越正向了 這個我喜歡

  • @FredericCoyett
    @FredericCoyett Před 27 dny

    台語對妻子的稱呼為「ㄎㄢㄑㄨˋ」
    西拉雅語稱結婚為「牽手」

  • @user-AMT_C_Dada
    @user-AMT_C_Dada Před měsícem +9

    什麼是渡臺三項禁令 ?
    用現代的政治語彙來說就是藐視台灣法 (誤

  • @TFeiFei
    @TFeiFei Před 28 dny

    好像是"長山"(台語),讀起來被誤植成"唐山"的樣子…

  • @PU4458
    @PU4458 Před 25 dny +1

    廣東和廣州是兩個概念喔
    而且台灣客家人不來自廣州府喔

  • @huifenGuo
    @huifenGuo Před měsícem

    4:32 噗 / 結果還是有偷渡 / 以及「渡台悲歌」口傳文學
    4:58 雖然有政策上不讓台灣來很多漢人,但實際上沒有「渡台禁令」的名詞

  • @user-fd2tw3do6f
    @user-fd2tw3do6f Před 13 dny

    沒有想到,古人、前輩的付出,竟然被部份的後人當作愚蠢;
    希望版主發表的言論站的住腳,如果將來版主也被後人當成笨蛋的時候,請務必欣然接受「公正」的歷史評價。

  • @GrandTA1
    @GrandTA1 Před měsícem +1

    有没有原住民血统做个基因检测不就知道了,还要靠猜的吗?

  • @user-xv3ln8gi1y
    @user-xv3ln8gi1y Před 23 dny

    泉漳厦以前就是大商港 不知道為什麼就是被中國的曆史忽略 既然是商港 人口就不是純漢人 扯血統就不需要 重要的是凝聚現在台灣人的共識 共寫歷史

  • @g261836eric
    @g261836eric Před měsícem +1

    原民人數沒有太大變化,我猜測,平埔原民確實大量通婚與漢化,所以平埔的人數會轉而計入漢人族群中,因此平埔原民人數顯著下降,但高山原民因封山禁令等因素,與漢人的接觸不多,而山區的環境負載力不如平地,因此其在山區的族群人數隨著幾百年的時間,略有增加,因此才會出現原民人數在數百年間無明顯變化的現象。

    • @Stopthenoisy
      @Stopthenoisy Před 29 dny

      荷蘭人有記載當時的生番約50萬人,到1905年13萬多人,59萬原住民散佈在東台灣也是不多,但經過300年戰爭、侵略又和日本人打侵略戰,實在是傷亡太大。

    • @FredericCoyett
      @FredericCoyett Před 27 dny

      台語對妻子的稱呼為「ㄎㄢㄑㄨˋ」
      西拉雅語稱結婚為「牽手」

    • @Stopthenoisy
      @Stopthenoisy Před 26 dny

      @@FredericCoyett 牽手這一詞已被原住民委員會闢謠十多年了,依東南亞教會文獻,是由移民到馬來西亞的漳州人開始,娶故鄉福建以外地區的妻子稱為牽手、番婆,這一詞傳遍東南亞後回傳故鄉福建再傳至台灣。可以查牽手、原住民文化、原住民委員會等關鍵詞。

    • @FredericCoyett
      @FredericCoyett Před 26 dny

      @@Stopthenoisy其實驗DNA就知道,我們全家族寄去美國驗90%是混血兒

    • @FredericCoyett
      @FredericCoyett Před 26 dny

      @@Stopthenoisy 我的嫂嫂就是平埔原住民,但沒仔細去問,會不知道。

  • @user-ht9zv4th5w
    @user-ht9zv4th5w Před měsícem

    台灣各處都有番婆庄
    為什麼沒有番公庄?

    • @user-apanpower
      @user-apanpower Před 17 dny

      平埔是母系社會 早期應稱平婆番 所以只婆 沒有公

  • @shinobi0924
    @shinobi0924 Před měsícem +5

    還有一個我國中時期歷史老師提出來的一個很好玩的理論,她說:如果真的是照以前古時候人說的有唐山公無唐山媽,台灣人有一半的血統是南島語族,但如果這塊島上的原住民是非洲血統的黑人不是長相還有膚色都跟中國沿海居民比較相近的台灣原住民,那混血出來的小孩就會長的跟中國人非常非常不像,那中共現在還會扒著血緣跟血統這塊來情勒台灣嗎🥹

    • @kyonisimura
      @kyonisimura Před měsícem

      可是中共他們自己也是混血混到沒有漢人血統,這都是發明,仔細看長相就會發現不同了

    • @ericyeh8539
      @ericyeh8539 Před měsícem +1

      關於台灣人的血統,有學者研究過了。

    • @shinobi0924
      @shinobi0924 Před měsícem +1

      @@ericyeh8539 大概就是血液裡面只有1/8-1/10左右平埔族血統的濃度而已,當然有些例外的濃度比例比較高

    • @bctvanw
      @bctvanw Před měsícem +3

      其實美國白人血統主要是德國
      不是許多人想像的英國
      但這些德裔的人都說英語了
      國籍語言和血緣本來就分開
      以前死板教育
      才會有那種大漢 又五族 X族共榮的矛盾理論
      另外南島民族是以語言來推論
      不是靠血緣
      雖然研究有交叉比對

    • @WW10050202
      @WW10050202 Před měsícem +3

      @@shinobi0924又是低配版林媽利那套嗎?林媽利自己的外國學生近年的研究都不支持這說法了。
      少妄想一點。

  • @mylichen3141
    @mylichen3141 Před 10 dny

    我阿公的爸爸說清朝時根本就看不上台灣,所以並不怎麼管理,治安很不好,家裡一有什麼好東西被知道了,晚上就會蒙面的強盜光顧,到了日據時代才是真正的建設

  • @Guo.Xiao-Xin1989
    @Guo.Xiao-Xin1989 Před měsícem +3

    看維基百科,臺澎群島本來是南島民族文化為主題,可是鄭氏軍團來後,漢文化開始取代了到現在
    請參考鄭成功攻臺之役

    • @user-dm9ii5uf1r
      @user-dm9ii5uf1r Před měsícem +2

      維基百科不能作為正式歷史的參考資料

    • @qoo57062
      @qoo57062 Před měsícem

      近代澎湖沒有原住民

  • @user-bp8ov2qm1i
    @user-bp8ov2qm1i Před měsícem

    我想知道平埔族後來去哪裡了

    • @snpan851
      @snpan851 Před měsícem +1

      平埔族因為地緣關係,漢化程度相對較高,在日治時期劃分成熟番,國民政府時期直接改為漢民族,如果想知道你的祖先是不是平埔族,可以拿著身分證去申請日治時期的戶籍,如果族別寫著生或熟的,就是祖先是原住民,而熟就是表示平埔族,我們家就是熟

    • @user-dm9ii5uf1r
      @user-dm9ii5uf1r Před měsícem +1

      多半和來台的漢人移民融合了

    • @RottenAlmond
      @RottenAlmond Před měsícem

      還有一部分是直接被滅族或是在平地住不下去往山上遷徙

    • @user-uk4rw6fy6e
      @user-uk4rw6fy6e Před měsícem +2

      強制漢化,使用漢姓,消滅平埔族母語。

    • @user-uk4rw6fy6e
      @user-uk4rw6fy6e Před měsícem

      ​@@RottenAlmond
      這完全屬於謬論,也與真實情況相違背。

  • @user-cm5ek9xg8n
    @user-cm5ek9xg8n Před měsícem

    台南出總統了....

  • @shinobi0924
    @shinobi0924 Před měsícem +3

    以前歷史老師跟我們說了一個故事,台灣的地方官員來台灣之後發現土芒果爆幹好吃,想說寄一些回去給北京讓皇上品嚐品嚐(好像是康熙吧忘了),然後從台灣運到北京都過兩個月了,芒果都會花ㄎㄧ,皇上吃都沒吃就丟了,之後這個地方官再寫信問皇帝芒果好吃嗎,幾個月後皇上回信說難吃死了不要再送了,害這地方官很難過🥲

    • @huifenGuo
      @huifenGuo Před měsícem +2

      有些人不喜歡土芒果原本的風味😢

    • @0612ray
      @0612ray  Před 25 dny +1

      這是真的🤣🤣

    • @Rockr.r.r
      @Rockr.r.r Před 19 dny

      芒果明明就超好吃,那個時候保鮮不如現代啦

  • @user-si8cw7oj1e
    @user-si8cw7oj1e Před měsícem

    我想請教,雖然法令在那裏,但是不是"有唐山公無唐山嬤"這句話並不那麼真實,要不然如老師所說平補族與漢人羅漢腳通婚其實並沒有那麼普遍,但移民人口增長又是事實,那這些唐山移民來的羅漢腳是和誰通婚繁衍後代?這裡我有些不解。

    • @snpan851
      @snpan851 Před měsícem +2

      順便分享一件事,平埔族有招贅的習俗,所以可能是羅漢腳被招贅,但是又不敢說

    • @llrabel
      @llrabel Před měsícem +1

      我想影片的意思就是指那句話是錯的。那句話很晚才出來,時許是相對近期的人看了什麼書(就是描述有些地方原住民女子也喜歡跟漢人通婚之類的)穿鑿附會亂想的。可能就跟什麼台灣民間傳說一樣不用認真看待。

    • @user-si8cw7oj1e
      @user-si8cw7oj1e Před měsícem +1

      @@llrabel 對!我的意思就是這樣,歷史說法穿鑿附會的例子很多,我想問的是既然這句話不真實,是不是那個時期雖然法令限制,但還是有相當的女性偷渡客?要不然其移民如何繁衍增加人數?如果繁衍有限,人口增加只仰賴一波波的的移民,那不就是嚴重的性別失衡。

    • @RottenAlmond
      @RottenAlmond Před měsícem

      唐山嬤偷渡

    • @qoo57062
      @qoo57062 Před měsícem

      羅漢腳不是跟唐山嬤就是通婚平埔族
      所以現代平埔族所剩無幾

  • @user-zj8ld3ge7t
    @user-zj8ld3ge7t Před 17 dny

    擠眉弄眼

  • @diploxki
    @diploxki Před měsícem

    那這樣平埔族為什麼會消失不見?

    • @user-ht9zv4th5w
      @user-ht9zv4th5w Před měsícem

      改漢姓幾代之後就不知道自己是平埔族人
      其實平埔族的人應該不少
      但都是在學者田野調查之後自己才知道的

    • @fsadf9339
      @fsadf9339 Před 28 dny

      被漢人趕上山或被同化

  • @ryanyen6808
    @ryanyen6808 Před měsícem +2

    你嘛幫幫忙,起手式就不正確,清帝國不是「清朝」,滿清人不是中國人,根本不是中國的「朝」好嗎?不要被「大外宣」了😂

    • @user-hm1ko9fv4c
      @user-hm1ko9fv4c Před měsícem

      清帝國不是清朝?

    • @kintama817
      @kintama817 Před 26 dny

      那你文中的中國人是指啥?是指血統上的漢人?

    • @Rockr.r.r
      @Rockr.r.r Před 19 dny

      閣下中國歷史觀並不正確,中國過去歷經很多朝代,統治者來自四面八方,這中間還不斷地經過民族的融合,但是一統之後就全部都算做中華民族的後人了,也許幾千年前的中國人死而復生的話不會承認自己是中國人,但是在近代的統治者眼裡就是直接全部歸類為一大民族,中國這兩個字不是只代表中華人民共和國,廣義的中國甚至可以等於中華民國。

  • @yutsangbiz
    @yutsangbiz Před měsícem

    不是漢人的清朝,是不是正統的中國?

    • @user-ht9zv4th5w
      @user-ht9zv4th5w Před měsícem

      誰入主控制中國
      誰就是中國
      日本如果二戰是打下中國
      日本也成了中國!!
      所以只有政權中國
      沒有民族中國

  • @aczhang7577
    @aczhang7577 Před měsícem

    台灣 跟 紐約 懶覺比雞腿……

    • @jianghu-fn5zn
      @jianghu-fn5zn Před měsícem +2

      那是你沒住過紐約,紐約的治安比台灣差很多

    • @Ben-wu7mo
      @Ben-wu7mo Před měsícem +3

      你不覺的懒覺很珍貴

    • @qoo57062
      @qoo57062 Před měsícem

      ​@Ben-wu7mo 覺"得"

    • @user-apanpower
      @user-apanpower Před 17 dny

      一 二戰時期臺灣是樟腦油出產大(國.地區) 當時樟腦油像現在石油樣珍貴 大概可跟紐約比吧😆

    • @aczhang7577
      @aczhang7577 Před 15 dny

      @@user-apanpower 凹很大

  • @TainanDentist
    @TainanDentist Před měsícem

    被荷人、滿人、日本人、中國人先後統治,何時台灣人民才能獨立建國?

  • @user-ok9vc9rs2p
    @user-ok9vc9rs2p Před měsícem +2

    「清朝統治臺灣」不管用看的,還是用聽的,都很奇怪,是不是用「清帝國」或「清國」才正確?
    -
    渡臺禁令那段有點一頭霧水,如果是透過很多的清朝官方資料所歸納出的結果,但是又在奏摺和行政官方檔案中沒有這個名詞,那這件事到底存不存在?不存在的話是如何歸納出結論的?
    -
    後面講原住民女性和漢人男性通婚那段聽起來有點倒果為因?即使漢人男性只和原住民通婚這個前提成立,也並不等於原住民女性只和漢人通婚,有可能一部份與漢人通婚,其他都和原住民,會造成的結果是:「羅漢腳」會很多,整體原住民人數也不會有什麼變動。但會有那個前提的原因必然是「有唐山公,無唐山媽」,於是又回到前一題。

    • @0612ray
      @0612ray  Před měsícem +3

      謝謝你!我趕快調整一下之後的劇本,這個提醒超讚

    • @user-ht9zv4th5w
      @user-ht9zv4th5w Před měsícem

      平埔族改漢姓在明鄭時期就已經有了
      當時參軍陳永華就鼓勵原住民入學 入學者可免徭役 入學就要改漢姓才有學籍
      其實很多平埔族原住民改了漢姓
      就跟客家人(畲族)改漢姓一樣
      最後都不願讓其他人知道自己不是漢人
      所以到近幾十年前
      經過學者田野調查研究
      很多平埔族漢人才知道自己原是平埔族原住民

  • @liuliuwang7122
    @liuliuwang7122 Před 5 dny

    喔聖上能像康熙這麼想就好了😂

  • @anh8971
    @anh8971 Před měsícem

    若不是當代國際戰線邊界,台灣需要大陸,絕對比大陸需要台灣。

  • @aczhang7577
    @aczhang7577 Před měsícem

    遇到問題,才開始解決問題,正是現在執政黨的寫照⋯⋯

    • @llrabel
      @llrabel Před měsícem

      說得真好,早就該把親中政黨都掃進歷史灰燼裡,每次都等人家在亂才在那頭痛。

    • @user-cy5pu6se3l
      @user-cy5pu6se3l Před měsícem +9

      世界上大多數的政府都是如此啊!難道國民黨和民眾黨就有比較前瞻的國家計畫?

    • @kintama817
      @kintama817 Před 26 dny

      廢話 比如現在一堆人罵政府吵著要核能
      批評執政黨沒有遠見導致國內缺電
      但放在十幾年的福島核災當下,有任何人敢提出重啟核四的意見?

  • @davislin7603
    @davislin7603 Před měsícem +3

    大部份原本生活在平原的台灣人都是平埔族的後代。
    平埔族由許多族組成的。
    荷蘭人當時曾經統計過自己治下有多少平埔族人口。六次的調查中,以一六五○年的 68567 人為最多
    荷蘭人 2000,大陸移工 30000, 其他外國 1000
    荷蘭統治(部份台灣的時代)
    平埔族 佔 荷蘭統治地區人口的 67.5%
    這裡的平埔族還沒有加入 台灣中部的大肚王國,還有北部部份的西班牙統治區,
    所以原住民會更多,大陸人幾乎不會增加,因為西班牙招不到大陸工人。
    所以結論,當時台灣的平埔族人口佔台灣的平原人口 ,遠大於,67.5%
    如果非荷蘭的地區的平埔族也算 68567 的話,西班牙 2000, 菲律賓 1000
    則平埔族比率會來到 80%。加上高山族,幾乎全島都是台灣原住民,這樣的結論不是用膝蓋想都知道的嗎。
    後來 明鄭帶多少官兵入台(1萬5男人,5千女人和小孩),加上乾隆晚期開放入台的大陸人(幾乎都是男性),
    另外,明鄭勢力主要在台南地區,往北只有幾個據點,台灣中部,東部,都是兇蕃統治,外人擅闖會被砍頭。
    /czcams.com/video/GxXmBUGPOfQ/video.html
    清朝只是把明鄭勢力稍擴大而已,無法控制台灣中部,東部的情況依然沒變。
    ++++
    清朝後期推動,「台灣人帝民化」,賜姓,賜族譜給台灣人(原住民的後代)。
    這裡沒有否認有很多人有混血大陸福建沿海,但是同樣的也不能否認,大部份的台灣人有原住民祖先,都是原住民媽媽的後代。

    • @davislin7603
      @davislin7603 Před měsícem

      1。1650 年 距今 374 年前 ,荷蘭統治區 平埔族 近7萬 以及大陸移工人數, 這些資料都是當時荷蘭官方公布的資料。
      2。荷蘭統治外的區域 有二種 A。西班牙統治區,官方資料證明西班牙沒有引進大陸移工,B。台灣西部平埔族區➕️其他地區的高山族。
      3。連同期的西班牙都無法引進大陸工人(渡海風險大,成本高,不划算),要說明朝沿海有多少大陸人有能力來台,合理推論,數量很少。
      4。台灣的原住民不是只有高山族,還有平埔族,荷蘭,西班牙還未來台之前,台灣島上幾乎全部都是原住民(明朝打工仔渡海來台的,10來6餵鯊魚一回頭,有古詩為證)。
      澎湖水道為早期臺灣移民橫渡所稱「黑水溝」之一。 由於這裡的海域水色深暗,有強勁海流快速流過,海象惡劣,常有船難,有著「十去,六死,三留,一回頭」之俗諺,形容了臺灣早期移民橫渡澎湖水道所歷經險惡的海象。

    • @davislin7603
      @davislin7603 Před měsícem +2


      弱勢文化被強勢文化同化後,洗掉語言,文化,這一點都不奇怪,更別提平埔族,高山族 都沒有文字,但是明朝有,當時荷蘭人為了和台灣人訂合約,還用羅馬拼音 拼寫出 平埔族的語言,這種新創的文字,歷史文獻有記載,連300多年前的合約都還在,如果當時大部分都是明朝人和原住民的混血,那怎麼會沒文字❓️
      被同化後連語言,文化都不見了會很奇怪嗎,台灣人移民美國的第二代,中文只會大和口兩個字,沒有看面孔只聽聲音,你根本分辨不出是不是老外;再說,假如日本沒有戰敗,我的母語就是日語,我根本無法和你對談,所以我就自古是日本人嗎❓️

    • @davislin7603
      @davislin7603 Před měsícem

      ​​
      清帝的「皇民化運動」。
      清朝統治台灣西部,原住民被漢人欺負,這是事實,官員寫給清帝的文件都還在,後來清帝賜姓,一大堆平地土蕃申請變成漢人,會很難理解嗎❓️

    • @davislin7603
      @davislin7603 Před měsícem +1

      我的說法是根據1650年的荷蘭官方資料和西班牙沒有引進大陸工人,加上荷蘭為了和台灣原住民溝通創造新港文(1636),目前還存在的新港文件(1683,證明直到1683台灣原住民仍然沒有大量漢化),沒有否認當時的確有漢人移民存在,但是數量很少,荷蘭控制的地區有統計資料漢人數量,可以參考1635的麻豆協約就知道,漢人移工是被台灣平埔族管理的(參考第5項可知)
      ⬆️前面留言有說明得出推論,當時台灣的原住民至少80%以上。
      (目前存在的新港文件,有的有中文副本,有的沒有,麻豆協約有沒有中文副本,我不清楚)
      另外,我的看法,近代日本的統計資料 歸類漢人的 裡面有一大部分都是漢化的台灣原住民平埔族。
      荷治 1624 1662
      西治 1626 1642
      明鄭 1662- 1683
      清領 1683 1895
      ××× 麻豆協約 ×××
      麻豆社之役戰爭結束後,1635年11月28日,麻豆社委託一位老漢人出面前往熱蘭遮城求和,尤紐斯牧師居中牽線,交付麻豆人締和草約,將草約在社內公布、討論。幾經多日折衝後,麻豆社四位首領:大補厘(Tavoris)、敦使(Tuncksuij,一作Funchsin),以及知汝落(Tilulogh)、知打路(Tidaros),於12月8日到熱蘭遮城與長官簽訂合約。 條約於12月18日由長官簽屬生效。荷蘭東印度公司和麻豆社簽訂的和平協約。共分七項:[3][4][5][註 2]
      第5項
      • 我社人允諾,對所有在魍港與其他地方燒灰之漢人,以及進入內地因需要而從事鹿皮與其他交易者,任憑往來,不橫加阻擾、傷害。然不得收留漢人海賊、脫逃荷蘭人或其奴隸,相反地,得拒其請求,或逕自送至城堡。
      ×××
      1636年,當時殖民統治台灣南部的荷蘭人在新港社興建教堂佈教,並以羅馬字拼寫其使用的語言新港語,稱之為「新港文書」。1636年5月26日,第一所學校在新港社建立;迄今新市耆老仍有荷蘭人設「文書館」之說。
      ××××
      目前發現最早的新港文書是康熙22年(1683年),最晚為嘉慶23年(1818年),橫跨135年之久;也就是說,在荷蘭人離開臺灣後,西拉雅族人仍然開口說母語,動手寫羅馬字。 相對的,在經歷長時間和明鄭、清代政府、漢人族群的交往互動後,在官方設置「土番社學」的儒家教育下,才過渡到寫漢字、說漢語的生活習慣。

    • @davislin7603
      @davislin7603 Před měsícem +1

      1623年在荷蘭人還未統治臺灣時,大約有1500名漢人於臺灣嘉南平原生活或僑居,大部分都是來捕烏魚,或向原住民收購鹿製品,因此這些人都是短期居留,並未建立適合開墾的殖民地[34]。荷蘭人設立商館後,發現臺灣土地肥沃,打算招募漢人於赤崁建立墾殖區,然而漢人農民經常遭受原住民的攻擊,因此在臺灣定居的漢人仍然不多。直到1635年到1636年間普特曼斯戰勝原住民,簽訂麻豆協約,特別要求原住民不得傷害漢人[35],並實施許多鼓勵發展農業的政策,才確立了漢人在臺灣的墾殖區。原本移民臺灣的漢人只有男性,直到1646年加隆長官提供免什一稅優惠,鼓勵漢人帶家眷前來,才有女性移民[36]。又因中國大陸處於明、清朝代交替的動盪時期,有很多漢人為了躲避戰亂,移民潮掀起高峰,1659年以後,漢人人口成長至25000到30000人[36]。

  • @user-wx6ks5id1r
    @user-wx6ks5id1r Před měsícem +2

    有唐山公,沒有唐山媽,應該是事實,文獻不用這樣寫,但是以移民的成員來看,中國那邊過來的女子極少,要維持移民的社會的存在,沒有大量原住民女子,是不可能延續的,掠奪原主民女子並非不可能,相反的,原主民這邊應該是女子大量被奪,所以人口無法因為原主民與漢人之間的貿易交流的物資增加而增加,否則原主民女子很會生,應該在漢人移民台灣的時期,應該會文化交流衝突之下,物資比過去多而人口逐步增加,而非停滯不增加!!

    • @newtonhung
      @newtonhung Před měsícem

      你沒有看影片嗎?唐山公和平埔媽都在街上牽手,是被搶的嗎?台灣在日本統治前,衞生醫療觀念非常原始,人口壽命非常短,沒有日本人帶到台灣的公衞政策,今天台灣人的壽命不會接近日本人,在日治時代接受並嚴格執行日本公衞政策的族群才會有比較高的生存率和壽命。

    • @user-tr3qp2yl6w
      @user-tr3qp2yl6w Před měsícem +2

      是的,通婚的很多。唐山公是臺灣戒嚴時期為討好統治者的語詞,其實本來是長山(dengsuna)公,不是唐山(donsan)公,發音有差別;長山(dengsuna)公是指長山來臺祖,祖婆(媽)是指臺灣本島平洋(平埔)婆,從前掃墓都要最先祭拜“祖婆”,感謝祖婆給來臺祖土地,讓子孫得以繁衍。我家祖墳“祖婆位”後來被地理師改成“龍神”位,有些別人家是“后土”,好像很有文化的樣子,還是感覺有點怪怪的,但是,看大家都這樣,就……

    • @emine2353
      @emine2353 Před měsícem +1

      后土不是土地公??​@@user-tr3qp2yl6w

    • @user-tr3qp2yl6w
      @user-tr3qp2yl6w Před měsícem

      @@emine2353 現在說后土是土地公,是絕大多數,早前平洋人稍懂漢字字義的,會認為后是母系,因漢人祭祖不奉嗣丈母娘那邊的變通方式(本島平洋人是母系),早期說后是公的,會覺得很奇怪,各風水師的說法也不見得ㄧ致。

    • @emine2353
      @emine2353 Před měsícem +1

      @@user-tr3qp2yl6w 所以如果家族墓有后土,可說是代表為平埔族的後代嗎?

  • @qishih694
    @qishih694 Před 10 dny

    有人跟這個男主持人約砲過嗎?

    • @0612ray
      @0612ray  Před 10 dny

      之前都有固定女友,所以沒試過,現在年紀有了,所以懶得約。

  • @davislin7603
    @davislin7603 Před měsícem +2

    合理推論,目前的台灣人至少80%以上有台灣原住民女祖先,
    很多說自己家族有族譜,祖先可以上溯至商朝的本土台灣人,其實很多都是因為自己的利益,虛榮心或不得已被同化的假大陸人。

    • @qoo57062
      @qoo57062 Před měsícem +1

      影片都說不可能了,問題淺顯易懂,你怎麼還在說這無知的言論

    • @davislin7603
      @davislin7603 Před měsícem

      大部份原本生活在平原的台灣人都是平埔族的後代。
      平埔族由許多族組成的。
      荷蘭人當時曾經統計過自己治下有多少平埔族人口。六次的調查中,以一六五○年的 68567 人為最多
      荷蘭人 2000,大陸移工 30000, 其他外國 1000
      荷蘭統治(部份台灣的時代)
      平埔族 佔 荷蘭統治地區人口的 67.5%
      這裡的平埔族還沒有加入 台灣中部的大肚王國,還有北部部份的西班牙統治區,
      所以原住民會更多,大陸人幾乎不會增加,因為西班牙招不到大陸工人。
      所以結論,當時台灣的平埔族人口佔台灣的平原人口 ,遠大於,67.5%
      如果非荷蘭的地區的平埔族也算 68567 的話,西班牙 2000, 菲律賓 1000
      則平埔族比率會來到 80%。加上高山族,幾乎全島都是台灣原住民,這樣的結論不是用膝蓋想都知道的嗎。
      後來 明鄭帶多少官兵入台(1萬5男人,5千女人和小孩),加上乾隆晚期開放入台的大陸人(幾乎都是男性),
      另外,明鄭勢力主要在台南地區,往北只有幾個據點,台灣中部,東部,都是兇蕃統治,外人擅闖會被砍頭。
      /czcams.com/video/GxXmBUGPOfQ/video.html
      清朝只是把明鄭勢力稍擴大而已,無法控制台灣中部,東部的情況依然沒變。
      ++++
      清朝後期推動,「台灣人帝民化」,賜姓,賜族譜給台灣人(原住民的後代)。
      這裡沒有否認有很多人有混血大陸福建沿海,但是同樣的也不能否認,大部份的台灣人有原住民祖先,都是原住民媽媽的後代。

    • @qoo57062
      @qoo57062 Před měsícem +1

      一。1650年荷蘭時代統治下的平埔族近七萬人不太可能,近七萬人應是統治下的全部人口普查數,非單指平埔族,無法細分族群結構
      二。無法得知荷蘭統治外的平埔族人口
      三。不能荷蘭時代人口普查佐證台灣人有原住民血統,並不是全部台灣人的祖先都是住於荷蘭時代的領土
      四。既然你也說清朝並無有效控制全台,中部東部不變,兇蕃統治、擅闖砍頭,如何全台灣人都有原住民血統?
      結論應是少部分臺灣人有原住民血統
      大部分的台灣人應是後來移民來的

    • @davislin7603
      @davislin7603 Před měsícem

      @@qoo57062
      1。1650 年 距今 374 年前 ,荷蘭統治區 平埔族 近7萬 以及大陸移工人數, 這些資料都是當時荷蘭官方公布的資料,你所謂不可能是根據什麼❓
      2。荷蘭統治外的區域 有二種 A。西班牙統治區,官方資料證明西班牙沒有引進大陸移工,B。台灣西部平埔族區➕️其他地區的高山族。
      3。連同期的西班牙都無法引進大陸工人(渡海風險大,成本高,不划算),要說明朝沿海有多少大陸人有能力來台,合理推論,數量很少。
      4。台灣的原住民不是只有高山族,還有平埔族,荷蘭,西班牙還未來台之前,台灣島上幾乎全部都是原住民(明朝打工仔渡海來台的,10來6餵鯊魚一回頭,有古詩為證)。
      澎湖水道為早期臺灣移民橫渡所稱「黑水溝」之一。 由於這裡的海域水色深暗,有強勁海流快速流過,海象惡劣,常有船難,有著「十去,六死,三留,一回頭」之俗諺,形容了臺灣早期移民橫渡澎湖水道所歷經險惡的海象。

    • @qoo57062
      @qoo57062 Před měsícem

      @@davislin7603
      一並非全部是平埔族,請詳查,此應是全部人數
      二沒有辦法證明我原來的問題答非所問
      三所以我說大部分是後來移民來的
      四我原來問題是引用你講的,你卻回覆我反駁你自己講的,你這不是自相矛盾

  • @mfchen7935
    @mfchen7935 Před měsíce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