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長期服用的3類常用藥,會破壞身體免疫力,很多人都不知道

Sdílet
Vložit
  • čas přidán 18. 05. 2024
  • #药物 #药物副作用 #免疫力 #健康科普
    不可長期服用的3類常用藥,會破壞身體免疫力,很多人都不知道!
    黃大爺今年50歲,一直以來多多少少有些胃疼的毛病。因為自身生活比較節儉,想着如果去醫院看病,又要花不少錢。於是,去了街邊的藥店隨便拿了點阿莫西林來吃。
    吃了幾天雖然有一些緩解,但只要一停藥,黃大爺胃疼症狀又會「捲土重來」。所以,黃大爺不得不一直服用阿莫西林。就這樣連續吃了2個月。
    就在最近,黃大爺又出現胃疼症狀 ,即便是再服用阿莫西林,甚至加量也無濟於事。不僅如此,黃大爺最近還總是反覆出現口腔潰瘍,並且總是頭暈、無精打采的。他感覺身體不對勁,最後來到醫院就診。
    經過詳細問診檢查,確定黃大爺因長期服用抗生素,體內已經產生耐藥性,胃疼才會反反覆覆。之所以出現口腔潰瘍,頭暈無力的表現,也是因為黃大爺長期服用抗生素,導致其免疫力低下,才發生了這樣的情況。
    不過,黃大爺對此比較困惑,因為一開始服用感覺效果還挺好,怎麼會發生耐藥的情況?而且,藥物明明是用來治病的,怎麼會越吃越不好呢?
    日常生活中,我們也不少聽說過「免疫力」這個詞彙,但到底什麼是免疫力,大多數人的印象中還比較模糊。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
    一、什麼是免疫力?對人體多有重要?
    通俗點來說,免疫力就好比我們身體中的士兵,專門發現對我們身體有害的敵人(細菌、病毒等),並消滅這些敵人,同時清除掉身體中凋亡、突變的細胞。以此來保持我們機體的穩定,屬於人體自身的一種防禦機制。
    人體免疫系統中的免疫細胞,如巨噬細胞、T細胞、B細胞,是負責幫助我們抵禦外界異物的入侵。內分泌系統負責掌控調節分泌,而神經系統負責調節身體的機能。
    在這三大系統的分工協作下,共同來維持免疫力的功能。三大系統綜合能力越強,人體免疫力也就越強。
    一個免疫力強的人,即便外來細菌或病毒入侵,身體也能夠很好地對抗並消滅這些細菌或病毒,使身體不容易被感染髮病。
    反之,如果機體免疫力較為低下,免疫細胞就不能夠很好地抵禦細菌或病毒的侵襲。可想而知,若自身免疫力較低的話,身體就會很容易被細菌和病毒等感染髮病。像尋麻疹、感冒、口腔潰瘍、系統性紅斑狼瘡等,通常都是由於免疫力低下誘發的。
    不僅如此,經過一次感染後的患者,後期還容易被反覆感染,導致久病不愈,最終可能發展為慢性疾病或腫瘤。因免疫力低下的人群,由於經常患病而加重機體消耗,所以一般會出現體質虛弱、食慾下降、頭暈、乏力等表現。
    綜上所述,可以說免疫系統對我們的生存至關重要。如果沒有免疫系統,我們的身體健康就難以維持。那麼,對於免疫力低下,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呢?
    一般來說,一小部分人是由於先天性免疫缺陷而導致免疫力低下。但更多的人則是後天形成的,比如年齡的增長、長期的消極情緒、飲食不健康、不良的生活方式以及缺乏運動等等因素,都可能會造成機體免疫力低下。
    而在醫院門診上,也常常碰到像黃大爺這樣濫用藥物的患者,最終造成免疫力低下的情況。甚至很多人還不知道這種情況的危害。
    為什麼說黃大爺濫用藥物呢?這是由於黃大爺服用的阿莫西林屬於抗生素的一種,而抗生素嚴格來講是禁止長期服用的。
    因為抗生素進入體內後,在殺滅致病菌的同時,也可能將腸道有益菌群也殺滅掉,這樣正常菌群就會遭到破壞,引起菌群失調而發生紊亂,最後患者發生腹瀉、便秘等症狀。
    更為可怕的是長期服用抗生素,會導致體內細菌對藥物的敏感性下降,也就會導致藥物對細菌病原體的療效降低或無效,從而產生耐藥性。這時候藥物就不再起作用,可能會導致無藥可醫。
    而長期使用抗生素也會降低自身的免疫力,這是因為有科學家在動物模型研究中發現,抗生素能傷害機體細胞,尤其是免疫細胞,就導致這些細胞失去正常的抵禦細菌的免疫力。這種情況下,其免疫力就會降低。
    總而言之,抗生素是萬萬不能長期吃的,不止是抗生素,以下這幾種藥長期吃的話,也會大大衰減人體免疫力。
    二、這幾種藥不能長期吃,會大大衰減自身免疫力。
    首先,長期吃複方甘草片可能降低人體免疫力。此藥主要成分是甘草酸,用於緩解咳嗽。但是長期服用的話,藥物進入體內經腸道細菌作用會轉化為甘草次酸,甘草酸和甘草次酸會抑制11-βHSD2的活性,就會升高體內皮質醇水平,當皮質醇超過醛固酮水平的100倍時,就很容易導致低鉀血症。
    而鉀能夠維持細胞新陳代謝以及調節人體酸鹼平衡,一旦長期體內缺鉀,機體酸鹼度就會無法平衡,進而發生腹脹、嘔吐等症狀,出現免疫力下降的問題。
    此外,鎮痛類藥物也可能會大大衰減人體免疫力,如嗎啡就是典型鎮痛類藥物。雖然服用後有明顯緩解鎮痛的作用,但是有數據發現,如果長期大量服用,會抑制自然殺傷細胞的活性,導致患者自身的免疫力大大降低。
    另外,像布洛芬,阿司匹林等鎮痛藥物,雖然能夠發揮鎮痛效果,但是此類藥物具有肝腎毒性,長期服用會對肝腎功能造成很大損傷,可能會導致肝腎損傷,甚至肝腎發生衰竭,危及生命安全。
    最後,也就是我們常常聽說的糖皮質激素,長期使用的話,也可能會降低機體免疫力。‌像地塞米松、甲潑尼龍片、氫化可的松等,都屬於糖皮質激素類藥物。這類藥物不僅具有很強的抗炎效果,而且見效也快。
    但是長期用的話,也會抑制機體的免疫功能,使身體免疫力大大衰減,而且還可能誘發原始疾病感染或加重感染。不僅如此,長期使用糖皮質激素還可能導致向心性肥胖、骨質疏鬆以及心血管等疾病,對人體百害而無一利。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以上3種藥物並不是說不能服用,而是說不要擅自服用。因為服藥不正確可能會造成免疫力低下等危害。
    因此,日常服藥時,建議大家在醫生指導下進行,並且嚴格遵守醫囑。畢竟藥物都是有一定副作用的,服用時一定要謹慎。除此之外,在發生疾病時,也要科學服用藥物,才能將藥物危害最小化,藥物作用最大化。
    三、如何科學服用藥物?
    首先,服用藥物期間還要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需要明確的是,不能把藥物當作治療疾病的唯一選擇。因為沒有任何一種藥物能夠治療所有的疾病,任何疾病也不可能都能完全靠藥物來治療。
    藥物只是減輕疾病症狀,很多疾病想要真正根治,還需要通過運動、飲食等來調節增強自身免疫力。
    因此,服用藥物期間需要合理飲食、適度運動來相輔相成,來達到治療疾病的最佳療效。如果僅靠藥物,可能效果是不理想的。
    另外,服用藥物前,要遵從醫囑並及時與醫師及時溝通。在用藥上除了不能長期自行用藥,也不能自行增加或減少服用的劑量,如有增加劑量的需求,也要提前與醫生溝通交流。
    經評估醫生同意後,再進行增加或減少藥物劑量。另外,如果服用藥物時,同時還服用另外一種藥物,也要告知醫師,避免發生藥物相剋的可能性。
    服用藥物前,可以先了解下藥物說明書中的藥物副作用。如果發生不可預測的副作用,也要及時複診,告知醫生來評估是否繼續服用藥物或更改治療用藥。
    最後,注意服用藥物需要使用溫開水送服。‌特別是要避免咖啡、茶葉,因為其中含有的咖啡因,可能會與藥物發生反應,影響藥物的療效,就不利於疾病的恢復。
    另外,有些人喜歡不喝水送服藥物,而選擇直接吞藥,也是需要避免的。因為藥物沒有水送服的狀態下,可能會滯留於食道,進而對食道造成刺激,可能引發不良反應。
    對待疾病,應該及時去正規醫院查明原因再進行科學用藥治療,不要自行隨便買藥用藥,特別是自行長期用藥,帶來的危害往往是不可逆的。希望大家可以認識到這一點,進行避免。生活中吃藥時也一定要科學服用。

Komentář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