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安法師:【拆除被人為提高的往生門檻】(強力推薦!)

Sdílet
Vložit
  • čas přidán 13. 06. 2024
  • 大安法師:【拆除被人為提高的往生門檻】(強力推薦!)
    【人為門檻一】:要功夫成片才能往生?!
    【信眾問】:有人說念佛要功夫成片才能往生,但是弟子念佛多年也做不到,是否就不能往生呢?
    【大安法師答】:往生的條件是信願持名,感通佛力,帶業往生。誠如蕅益大師所說:「得生與否,全由信願之有無。」能不能往生是全憑信願,有信願就能往生,沒有信願就不能往生。品位高下,就看持名功夫的淺深。念佛的功夫深一點,往生品位就高一點。念佛的功夫淺一點,往生的品位就低一點,但不妨礙往生這件事情,所以能否往生取決於信願。為什麽取決於信願?就是感應道交,是用信願去感通的,而不是靠功夫。念佛的行持是深信、切願、持名,這一點不能含混。
      蕅益大師又擔心未來的衆生只重功夫,不重信願,又慈悲開示:如果沒有信願,縱然念佛功夫達到「風吹不入,雨打不濕,如銀牆鐵壁」那樣的程度,也不能往生。為什麽呢?由於西方極樂世界是屬於實報莊嚴土,縱然是斷見思惑的阿羅漢都不能往生,更何況悠悠凡夫!所以宜先在深信切願上著眼。具備信願持名即可往生。有功夫成片固然好,沒有功夫成片,有信願持名照樣往生。對此要有堅定的信心,這樣才能得到安心快樂。
    如果總是在功夫上論,那就難免恐懼、擔心、不安。吾人信願持名,接納阿彌陀佛慈悲的救度,內心能有堅定的信心,當下就安心了。安在哪裏?安在阿彌陀佛的大慈悲願海上,因為彌陀的大慈悲願海是把我等衆生都托起來的。我們就在阿彌陀佛的心裏,只要一念回光即可往生。所以念佛往生一法稱為圓頓中最極圓頓。也正因為如是圓頓,又被稱為一切世間極難信之法。是故,宜從信願持名感通下手,作得生想,無須在功夫上畫地為牢,作繭自縛。
    【人為門檻二】、要念佛念到清淨心才能往生?!
    【信衆問】:請問法師,往生淨土是不是要念佛念到清淨心才能往生?我學佛已有二十幾年了,真的沒有清淨心,因為我有時還會生氣,那我能往生嗎?又有人說念佛要念到功夫成片,事一心,理一心等,我想我這一生是不可能達到,不是說淨土法門是易行道嗎?如何是好?請慈悲開示。
    【大安法師答】:念佛能不能往生,一定要根據「聖言量」來確定條件,任何人不能自立章程。
      聖言量是什麽?我們來看四十八大願。阿彌陀佛只是要求我們信願稱名,你只要相信有極樂世界,願意往生,厭離娑婆,欣求極樂,你就是念佛乃至每天念十聲,阿彌陀佛臨命終時都會慈悲來接引。從來沒有提到要我們功夫成片,或者要得到清淨心才能往生的這麽一個條件。
      如果說要清淨心才能往生,那可以說我們這個地球沒有一個人能夠往生。誰能得清淨心?真正清淨唯佛一人哪!等覺菩薩都有一分生相無明,微細的念頭。所以你千萬不要被這個觀點所籠罩。
      如果你聽信不正知見,覺得一定要清淨心才能往生,那你就是念佛二十幾年,還是忐忑不安。甚至就是念二百年,念二十劫,也沒有辦法得到心安。
      阿彌陀佛慈悲不捨任一衆生,哪怕是五逆十惡的罪人,只要回心發願求生,阿彌陀佛都會接引往生,並沒有提清淨心的問題。所以你要堅信,只要具足深信切願稱名,臨命終時阿彌陀佛一定會慈悲來接引我們。
      雖然我還是散亂心,雖然我業障深重,但我是阿彌陀佛的獨生子,他一定要把我們接走,不接走,他老人家心不安哪!所以,淨土法門就是易行道,它是帶業往生的橫超法門,對這一點無需懷疑。
    【人為門檻三】:不學弟子規不能往生
    【居士問】:現在很多念佛人都在學習《弟子規》,他們有一個觀念,認為不學《弟子規》學佛就沒有基礎,甚至說不能往生。我們應該如何理解?
    【大安法師答】:哦,還有這麽一個觀點嗎?我今天才聽說。在我們中國大陸經過文革,追溯到五,四,傳統的儒家文化都邊緣化了,這是我們這幾代中國人最大的悲哀、最大的損失。社會道德的低迷、人心的險惡、社會的不安定都是由於我們沒有道德的根基所造成的。
    儒家文化是需要我們每一個中國人真誠地呼喚回來的。儒家文化是人倫的教育啊,如果連人的道德行為都沒有,那人之邦國不是就成了一個動物園嗎?在動物園弱肉強食的環境當中,哪個人會有幸福可言呢?
    五乘佛法中有人天乘,佛經關於這方面的份量不是太多,《阿含經》裏面是有一些。由於中國的儒家文化能夠承擔人天乘經典的內涵,所以無論是念《弟子規》、《三字經》,還是四書、五經,形成一個熱潮,這本身是一個好事,我們要隨喜,要讚歎。
    但是做什麽事情都得要有一個客觀的認識。《弟子規》是對小孩子灑掃應對、孝悌忠信的一個最基本的啓蒙教育--做人的最底層教育。所以我們說學佛是應該建立一個儒教文化的基礎,這沒有錯;但是把《弟子規》上升到不學《弟子規》就不能往生,這就有問題了。念佛往生的條件,有它的特別之處。大家稍微了解淨土的理論和方法,就會有一個辨別。
    能不能往生就看有沒有信願持名。有信願持名,那些不僅沒有學《弟子規》,還造作了五逆十惡的人,都可以往生;如果不具備信願,就是把《弟子規》學得很嫻熟,把四書、五經全部落實,也不能往生。就是這樣一個情況。
    【居士問】:現在各地都在大力推廣《弟子規》,以為救世之良方,我個人覺得會有點矯枉過正,《弟子規》作為生活規範德行教育很好我們應當學習,但若把它捧為至寶來號召大家學習甚至作為佛學修行的準則就有點標新立異了可能會產生一些後遺症。請慈悲解惑。
    【大安法師答】:是啊,你這個說法本人也同意。《弟子規》它是一個對小孩子的行為規範的學習。由於我們中國長期以來,對兒童沒有進行過這個教育,所以補上這一課還是很有必要的,是很好的一樁事情。但是,什麽事情你都要講的恰如其分,不能把它標榜的太高,不能過分了。一過分的話就不好了。甚至上次有個居士問,據說有種說法「不讀《弟子規》,就算念佛都不能往生」。那你就有點過分了。讀不讀弟子規跟往生有什麽關係呀?這扯不上邊的事情嘛,是吧!
    再說,《弟子規》它也不是屬於佛法,它是屬於儒家文化一個很基礎的,一種對兒童的灑掃應對,日常生活講孝道的,這些德目的教育嘛。實際上從現在的推廣國學方面,還不僅在《弟子規》這個範圍,還要上升到一個修心養性的層面。所謂「明明德,親民,止於至善」所謂在《易經》的基礎上建立一種感應的道理,以神道設教,建立因果的法則。還要更主要在這方面下更深層次的功夫。怎麽叫「志於道」?怎麽克己復禮,為仁?克己是什麽?復禮復什麽禮?這個仁,是什麽?怎麽把這個‘仁’這個核心的價值,它的體,它的相,它的用展示出來。
    實際上講《弟子規》用剛才來講道次第來看,它還是比較底層的一個東西,還要再上升。就是從儒家文化來看它,也不可能說它是一個很高的一個讀本。更何況還把它作為一個佛法的東西,那就更談不上了!所以這些我們都要有一個清醒地認知,不要去人云亦云了。
    【附錄:印祖的開示】
    淨土法門,以信願行三法為宗,有信願,無論行之多少淺深,皆得往生。無信願,即到能所兩忘,根塵迥脫之地步,亦難往生。以真證到能所兩忘,根塵迥脫之實理,便可自力了生死,則不必論。若但有工夫見此理,尚未實證,若無信願,亦難往生。禪家說淨土,仍歸於禪宗,去信願說,果能依之而做,亦可開悟。而未斷惑業,欲了生死,則夢也夢不著。
    以凡夫往生,由信願感佛,故能仗佛慈力,帶業往生。今既不生信願,又將佛一一說歸自心,何由感佛。感應不符,則生自生,佛自佛,以橫超法,作豎出用,其得益淺而受損深,不可不知。得益者,依彼所說,亦能開悟,受損者,既去信願,則無由仗佛慈力。吾故曰,真修淨土人,用不得禪家開示,以法門宗旨不同故,祈為慧察。如不以為然,請求之大通家,庶可契汝心志矣,光固不執著也。(復何慧昭居士書《增二》)

Komentáře • 41

  • @711Glider
    @711Glider Před 11 dny +4

    净念杂念都是念,念就是自性,但也有人说觉是自性,大爱是自性,光是自性,其实都是各取所用,没有分别。念阿尼陀佛是提醒自己,往内看自己本来就是自性,往外看万法都是自性,既然都是自性在显现,生活里就随缘应变,众善奉行,随遇而安,知足常乐

  • @AMTF18
    @AMTF18 Před 12 dny +6

    善護口業,不譏他過
    少說一句話
    多念一聲佛
    常念佛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誠心懺悔往昔所造諸惡業
    願此功德
    供養佛 供養法 供養僧
    迴向冤親債主
    迴向歷代祖先
    迴向法界眾生
    願一切眾生離苦得樂
    阿彌陀佛♾️️

  • @user-pl3xe9qr4x
    @user-pl3xe9qr4x Před 11 dny +1

    南無阿彌陀佛

  • @user-lr9ji6ub5p
    @user-lr9ji6ub5p Před 16 dny +9

    《 行善是解脫之本 》
    心存善念,以善心對待我們這個世界,
    處處行善,這是今生獲得解脫之關鍵,
    也是治療疾病的重要因素。
    並且要想快樂,
    首先我們要有一顆善良的心。
    我們都知道,善有善報,惡有惡報。
    善良的人,
    其身體籠罩在浩然正氣之中,
    而邪惡不能侵。
    善良的人可以讓
    周身氣血充滿生機和活力,
    疾病即會遠去。
    而一個充滿邪惡的靈魂怎麼可能
    會沐浴在積極向上的陽氣之中呢?
    也許有人會問,
    何為行善,其的標準是什麼?
    大凡發於內心的善行都是真善,
    利人的都是真善,
    無所求而為之善都是真善。
    反此,裝樣子的、利己的、
    有所求的善行都是假善。
    如果行假善,
    並無益於治病,反有害於自己。
    因為假善會使心神不定而五臟受傷。
    真心行善,
    用心地幫助他人、感化別人。
    行善既是為人,亦是為自己。
    行善的結果是
    提高自己、豐富自己、
    完善自己、解脫自己。
    不但可以自治各種疾病,
    更可產生不可思議的機緣
    而達到修身修性的妙用。
    要想解脫病痛、挽救生命,
    莫過於發現自己的善良的本心,
    把它捧出來,展現給世人。
    如果真心改過了,性格變好了,
    並且充滿愛意,真心行善,
    快樂每一天,那病魔自然就跑了。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觀世音菩薩🙏♾️️
    南無大勢至菩薩🙏♾️️
    南無地藏王菩薩🙏♾️️

  • @taiwan86789e
    @taiwan86789e Před 16 dny +9

    至心稱念 南無阿彌陀佛🙏

  • @user-ih6kd3rv1d
    @user-ih6kd3rv1d Před 16 dny +9

    南無阿彌陀佛 感恩

  • @user-ki7yf7cl3x
    @user-ki7yf7cl3x Před 16 dny +7

    南無阿彌陀佛 随喜功德 感恩

  • @logouts8382
    @logouts8382 Před 13 dny +3

    說得對,信願行三資糧具足,必定往生極樂世界。南無阿彌陀佛!

  • @ffsm6028
    @ffsm6028 Před 16 dny +7

    阿彌陀佛

  • @user-mz3mv7lh6z
    @user-mz3mv7lh6z Před 16 dny +6

    感恩開示!👍👍👍

  • @user-ms5xb6dj9q
    @user-ms5xb6dj9q Před 15 dny +5

    僧讚僧佛法興🙏

  • @111havea
    @111havea Před 15 dny +2

    常念佛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誠心懺悔往昔所造諸惡業
    願此功德
    供養佛 供養法 供養僧
    迴向冤親債主
    迴向歷代祖先
    迴向法界眾生
    願一切眾生離苦得樂
    普皆迴向♾️️🌸💰🙏

  • @billchan1089
    @billchan1089 Před 13 dny +3

    信:认肯极乐世界(佛、土)价值的佛语;
    愿:欲望往生极乐,实现价值。
    称名“南无 阿弥陀佛”及诵读极乐经文,是在闻思佛语,所以使信愿深切化。
    执持名号或经文佛语,
    以深信愿(以使信愿深切)。

  • @weihualamhuang9825
    @weihualamhuang9825 Před 13 dny +4

    感恩法师开示

  • @suimengsim2364
    @suimengsim2364 Před 16 dny +4

    感恩。阿弥陀佛🙏🏻

  • @user-wy1nc9gb7i
    @user-wy1nc9gb7i Před 13 dny +3

    善~大菩薩好~

  • @kittypeng8395
    @kittypeng8395 Před 13 dny +4

    弟子規主要是一種助行,為人處世的基本道理一定要守好,才不會障礙往生

    • @user-fx5uc1lt6m
      @user-fx5uc1lt6m Před 7 dny +1

      人類一切心行皆無法插助念佛法門!!!因六字洪名已具足往生極樂淨土成佛全部的能量!請研讀善導大師全集、法然上人全集!

  • @tohdennis8088
    @tohdennis8088 Před 15 dny +3

    🙏🙏🙏南無阿彌陀佛

  • @user-tm2cr8tq1d
    @user-tm2cr8tq1d Před 11 dny +1

    人為提高的門檻太多了!
    要往生淨土,另尋他途即可,不一定要念佛號

  • @scsat858
    @scsat858 Před 13 dny +1

    “取法乎上 ,仅得其中。 取法乎中, 仅得其下。 取法乎下,无所得矣”

  • @ytreso857
    @ytreso857 Před 15 dny +3

    👍👍👍😂

  • @user-dt6ob6wj3b
    @user-dt6ob6wj3b Před 14 dny +1

    平生業成~宗柱法師
    須達長者因為他當年買太子的園林,植物園,要用金磚鋪滿。當他買好這塊地,正丈量,要蓋精舍的時候,突然抬頭發現,六層宮殿宛然展現在天空中,從來沒有見過這麼漂亮的殿。
    舍利弗正在身邊,他說,請問尊者,今天怎麼這麼多宮殿?舍利弗說,長者有所不知,你發心要給佛建精舍,你心一發,天上的果報已經成了。看到了嗎?那就是你以後要住的宮殿。
    須達長者說,我一個人也住不了那麼多,哪個比較好呢?
    舍利弗說,六層天中第四層最好,因為第四層不但可以享福,還可以聽彌勒菩薩講法。
    「好,我去這一層」,這一說,那五層一下沒了。這就是須達長者心念一起,天上的宮殿已經成了。世間法都是這樣,何況是我們念佛往生呢!阿彌陀佛早已經為我們把極樂世界建好,就等你回家了。一稱阿彌陀佛,當下就有蓮花標上你名字了。
    法照大師說:「此界一人念佛名,西方便有一蓮生,但使一生常不退,此花還到此間迎。」
    印光大師又說:「念佛之人雖未離娑婆,已非娑婆之久客;雖未生極樂,已是極樂之嘉賓。」這都是明證。
    我們把這些法語裝在腦子裡,還有什麼可畏懼、可恐懼的呢!你就知道,已經往生了。就不要再操心了,不管怎麼死,死後必定成佛。所以,平生業成,不管怎麼死,其結果都是往生極樂世界。要達到平生業成,只須信願持名即可。
    ~註:其中多有略文。

  • @emmaa8391
    @emmaa8391 Před 14 dny +1

    淨空老和尚教導弟子們要學習弟子規及傳統道德文化,因為這些在世界上為人處世太重要了。台灣小學生也有教導弟子規,道德教育要從小紥根,把倫理道德學好,這是做人的基本原則,沒聽說不學弟子規就不能往生啊?五逆十惡臨終懺悔,充滿信願十念都能往生不是嘛嗎?南無阿彌陀佛🙏🙏🙏

  • @user-nm1cq7vw2j
    @user-nm1cq7vw2j Před 2 hodinami

    妄想雜念時時起.生滅無常不久住
    覺性了知離取捨.世間虚假唯佛真

  • @ggks8333
    @ggks8333 Před 13 dny +1

    感恩开示.只是讲话以外的所有声音都是燥音.即使声音小也是燥音.甚是聒噪.除非做的是音乐节目.放音乐就放音乐,画蛇添足的背景音乐.甚是聒噪.南无阿弥陀佛

    • @JillLi1964
      @JillLi1964  Před 13 dny

      感謝建議。

    • @JillLi1964
      @JillLi1964  Před 13 dny

      這個頻道有文字版本。facebook.com/share/p/XdSSHhtXeV5R13CM/?mibextid=oFDknk

  • @user-tm2cr8tq1d
    @user-tm2cr8tq1d Před 13 dny +1

    世尊是遇斯光才成佛的,不是唸佛成道的。

  • @user-vd3dh2cl2h
    @user-vd3dh2cl2h Před 7 dny +1

    !明心見性之人,心境不二,色空不二,真空妙有,凡夫所以不能何其自性能生萬境,是因為未明心見性,明心見性之人可六根互用,四大互用,六通自在運用,不受四大,五行,三界,六道之拘束,得大自在!凡夫妄想,分別,執著,醉生夢死,性也不空心也不妙,未明心見性,如何能得大自在!如何得何其自性本自清淨,本自具足,本不動搖,本不生滅,能生萬法!心不清淨生不清淨法,心清淨生清淨法。

  • @user-ig8fn5pn4m
    @user-ig8fn5pn4m Před 15 dny +1

    念佛有四種:一者.持名念佛。二者.觀想念佛。三者.觀像念佛。四者.實相念佛。前面三種屬於方便,實相念佛才是究竟,就是禪宗的明心見性。
    【往生品】
    「如是二輩。名為後生得利劣機。人相有如是等。二種得利。大利益故。諸佛如來往生他方佛土。唯除以自愚痴無智。不知道理。闇昧之心。而忘了解聖教義理。以自為勝。以他為劣。以私智教他人。欲作自愚伴。以此劣行為勝。於其最上勝行。云何除之。是謗正法。背彼如來本願故。云何背彼本願心也。彼阿彌陀佛常說一乘。常念一乘。而唯欲令下方一切眾生等。悟一乘妙道。不以劣行。為其本意。入守常護。娑婆世界修行大道。不以極樂住安修行。為其本意。但發弘願。令得往生一心。愚人不堪於此修行成。故爾。不得止。立往生願。彼佛心念。無隔娑婆安養之思。娑婆安養。一通平等。此界他界。更無有差。彼佛心念無隔。念念他之心。何以故。爾一佛眾佛。眾佛一佛法身一體。此佛他佛。無有差別。人間大君。尚無我。而念自念他。心不作差。何況於果滿地如來。梵王果報尚清淨。而天上天下。目不見差。何況於果滿地如來。」
    【降魔品】
    「何為易行著相見魔。無力沙門。於我所說諸教經中。為化愚痴無根之人。任於過去諸佛方便。亦不得止。設方便教。或歸一佛。或一菩薩。或持一咒。持一經句。歸之信之。不依難行。滅罪解毒。方便成路。或有破戒劣根沙門。倦修眾聖真人正道。如渡得船。見之歡喜。悉捨諸佛戒慧道。一向著住此方便道。不知諸佛不得止設纔時方便權假之道。還以此權假方便。為最上法。謂無上路。或作邪思。為我能得一切道人。未見未得最上妙法殊勝妙路。招諸愚人。為彼愚人。設講設會。廣說敷演。而謂此道最勝極妙。唯限此路。眾生成佛。諸餘經道皆是難行。一切凡夫皆是下根。若下根人依難行道。百千萬人中。雖一人。不可有得成佛道。於茲一切魔魅。得便加勢加利。冥成助故。日日長其信心氣。亦日日弘長其邪法流。亦復一切愚人迷俗於功兹得幸大作歸伏。所以者何。一切愚人好惡。惡事。懶於善行。雖如是一切賢聖一切諸佛。已說今說。作惡人者。非是人間。非是佛徒。今過罪害。後生惡趣。生生世世得惡果報。永絕成佛得脫大路。是故捨好忍懶。勤修依戒。依定。依慧。修度。忍難。忍苦。依聖學教。恐罪捨惡。趣向聖道。然今逢此大易行說。不依賢跡。不依聖道。永離惡趣。直得成佛。大慶大喜。皆人此教。於茲即廢諸佛正法。豈唯廢我成佛法。也即廢王法仁義聖道。所以者何。令諸人心深著易行。不知道理。以是理故。親罪親過。親迷親妄。親惡親邪。疏父疏母。疏君疏臣。疏聖疏賢。疏天疏命。
    豈唯是自然廢聖道也。彼邪沙門。見此經知見道人。甚大惡之誹謗。而謂此修行人不知直路。遠迷久惑。留難行道。知見道者難解難入。濁惡世中絕不相應下愚人民。千萬億人於中無迷其一。成就此道。誠可咍之。此邪言流布於世。大遮入於知見道人。悲哉此人不知諸佛設方便旨。諸佛設此方便路意。欲先教之。因是為緣。起信近佛。漸漸增益一切佛種。引入佛道。開示悟入佛知見道。令得成佛。阿難當知。念三寶者。是為至於知見寶處中路舟筏。執此舟筏。還遮寶處。誠可悲之。名非遮此佛知見道。還遮自己念三寶道者。所以者何。或是念佛。或是念法。或是念僧。雖是皆實諸佛說法。是愚沙門所念之心。即邪念故。念三寶法即成邪法。修邪法故即墮魔道。自墮魔道故令他墮魔。自墮他墮皆破佛法。破佛法故破念三寶。豈唯墮魔邪類中也。終墮無間大火坑中。無量無邊大劫數間。受無量苦。永絕佛種。如是愚人誠難治之。三世諸佛。一切菩薩。無有一佛亦一菩薩。不依此經。佛知見道。如是愚人非我弟子。即是魔徒。
    白佛言。世尊如是愚人云何得脫魔法魔徒。應還信佛。佛言阿難。如是愚人即止慢心。迴心還思。應當思念。我是愚人。我是惡人。當墮三途火坑之中。但有諸佛。以大慈悲。能設方便。為我等故說此易行念三寶道。令我愚人永離三塗。是尚慶餘應如是我往淨土者。誠不思議我法方便。更不應對他人勝道。如是思求。依我劣根。無由勝道。唯歸如來方便之道。於自他相。無是無非。不遮他道。唯向自身。拂心垢。欲專念誦。則眾魔退去。其三寶現。自無罪亦他無罪。故即成我教。念三寶法。若一念生自勝他劣等者。還作魔行。亦離佛行。諸佛真實知見道。尚謂自勝他劣生慢心者。即為魔道。何以故。此佛知見者。為得作佛耳。非為見自勝他劣生慢心故。何況於為修佛方便劣行尚爾。以自劣為勝於他勝道也。」

    • @user-ig8fn5pn4m
      @user-ig8fn5pn4m Před 15 dny

      《佛藏經》淨法品
      「佛告舍利弗:「昔迦葉佛豫記我言:釋迦牟尼佛多受供養故,法當疾滅;舍利弗!我法實以多供養故,後當疾滅。舍利弗!譬如貧人得大寶藏,心則大樂,如是舍利弗!未來世中多有比丘親近白衣,受其供養,漸相狎習而與執事,心便歡喜以為悅樂,猶如貧人得大寶藏,如是癡人貴於世利,世樂奴僕:若見比丘多人供養,心便謂之得阿羅漢,見少知識,便謂惡人。如是比丘為利養故,捨無上佛道,隨所樂者即成其事。舍利弗!如來於今為是癡人說如是等經。何以故?破戒比丘聞說是經,則生悔心,當還持戒,不作大賊,受他供養。舍利弗!若有比丘得聞是經,心不清淨,不喜不樂,是則名為弊惡比丘。何以故?舍利弗!淨戒比丘無法不樂,若說布施、若說持戒、若說忍辱、若說精進、若說禪定、若說智慧、若說如是厭畏經法,心皆喜樂。舍利弗!有三種人,聞說是經,心則憂惱,何等為三?一者.破戒比血,二者.增上慢人,三者.不淨說法。復有三種人,聞如是經,心則憂惱。何等為三?一者.人見,二者.命見,三者.我見。舍利弗!我今明了告汝,如好善知識,以慈愍心為人求利、求樂、求安隱,汝等一心聽受我語,常求善利,心勿放逸。舍利弗!不淨說法者有五過失。何等為五?一者.自言盡知佛法。二者.說佛經時,出諸經中,相違過失。三者.於諸法中,心疑不信。四者.自以所知,非他經法。五者.以利養故,為人說法。舍利弗!如是說者,我說此人當墮地獄,不至涅槃。復次舍利弗!說法比丘處在大眾,信樂法者,為敷高座,捨佛正法而說外道,嚴飾文辭,我久勤苦求是法寶,而此惡人捨置不說,但以經中相違語義,互相是非,(外道法義屬有為法,違背佛教三法印)不順正法;於聖法中,高心自大,隨意而說,為求利養。舍利弗!若比丘說法雜外道義,有善比丘勤求道者,應從座去。何以故?有信白衣敷置高座,不應演說外道諸義。若不去者,非善比丘;亦復不名隨佛教者。舍利弗!說法"甚難" 如是說者,我說此人名為外道,尼犍弟子,非佛弟子。是說法者命終之後,當生尼犍子道。何等是尼犍子道?邪見是尼犍子道,何等為邪見?謂是地獄、畜生、餓鬼。何以故?舍利弗!身未證法而在高座;身自不知而教人者,必墮地獄。舍利弗!如是因緣如來悉知,我諸弟子,以種種門、種種因緣、種種諸見,滅我正法!舍利弗!若有眾生,聞如是經,第一義空,無所有法,心歡喜者,當知是人,真我弟子。舍利弗!過去世有五百盲人行於道路,到一大城,飢渴乏極,令一盲人在外守物,餘者入城乞索飲食。未久之間,有一誑人至守物者所語言:咄!人何以獨住?答言:我有多伴入城乞食。誑人語言:汝為知不?彼間大施衣食、璎珞、花香、雜物。隨意可得,汝若須者,將汝詣彼。答言:可爾。誑人將盲小離本處,盡奪其物。諸盲乞食得已而還;誑人復語諸盲人言;汝等得值大會施不?答言:不值。誑人語言,汝等所得可置於此,我將汝等詣大施會。諸盲盡共留物一處,隨誑人去。誑人盡將五百盲人臨大深坑而語之言:此地平好有大施會,汝等各可迴面東行,受他施物,即便一時墮坑而死。舍利弗!當來比丘"好"讀外經,當說法時,莊校文辭,令眾歡樂,惡魔爾時助惑眾人,障礙善法;若有貪著,音聲、語言、巧飾文辭;若復有人好讀外道經者,魔皆迷惑,令心安隱。若有比丘修佛法者:令生疑惑.咸使眾人不復供養。或有比丘若二、若三,已讀佛經,便使令求外道經法;先自看者讚言.善好,是諸人等為魔所惑,覆障慧眼,深貪利養,看諸外書。猶如群盲為誑所欺,皆使令墮深坑而死。舍利弗!諸生盲人,即是比丘,捨佛無上道,求外道經書。誑人是惡魔、深坑是邪道。舍利弗!如群盲人捨所得物,欲詣大施而墮深坑。我諸弟子亦復如是,捨麤衣食,而逐大施,求好供養,以世利故,失大智慧,而墮深坑阿鼻地獄。」
      《首楞嚴經》卷六
      「於是如來,告文殊師利法王子:汝今觀此二十五無學,諸大菩薩,及阿羅漢,各說最初成道方便,皆言修習,真實圓通,彼等修行,實無優劣,前後差別。我今欲令,阿難開悟,二十五行,誰當其根;兼我滅後,此界眾生,入菩薩乘,求無上道,何方便門,得易成就?文殊師利法王子,奉佛慈旨,即從座起,頂禮佛足,承佛威神,說偈對佛:……我今啓如來,如觀音所說,譬如人靜居,十方俱擊鼓,十處一時聞,此則圓真實。目非觀障外,口鼻亦復然,身以合方知,心念紛無緒。隔垣聽音響,遐邇俱可聞,五根所不齊,是則通真實。音聲性動靜,聞中為有無,無聲號無聞,非實聞無性。聲無即無滅,聲有亦非生,生滅二圓離,是則常真實。縱令在夢想,不為不思無,覺觀出思惟,身心不能及。令此娑婆國,聲論得宣明。眾生迷本聞,循聲故流轉,阿難縱強記,不免落邪思,豈非隨所淪,旋流獲無妄?」
      這是說:聞性具有"圓.通.常"的作用,是其它圓通所不能及的。圓.通.常.就是二六時中,行.住.坐臥.皆可修習。是所謂的離"見.聞.覺.知的境界,找到真心佛性最好的方法。這是魔最想要破壞的經典!
      佛陀時時勤的教誡,學佛要「依法不依人」,又有哪個人做到了!
      《大乘起信論》
      馬鳴菩薩造 賢首國師疏 憨山大師解
      「復次眾生初學是法。欲求正信。其心怯弱。以住於此娑婆世界。自畏不能常值諸佛。親承供養。懼謂信心難可成就。意欲退者。當知如來有勝方便。攝護信心。謂以專意念佛因緣。隨願得生他方佛土。常見於佛。永離惡道。如修多羅說。若人專念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所修善根。迴向願求生彼世界。即得往生。常見佛故。終無有退。若觀彼佛真如法身。常勤修習。畢竟得生。住正定故。」
      這是為根器較差的眾生,為了防止他們會退心所施設的方便。因為初學的眾生,尚未得到正信,內心不但脆弱,於外又缺乏好緣的幫助,因此恐怕他們會退失進修,所以如來施設勝方便,以攝護他們的心,只要專意念佛,求生淨土就好。這是依靠有佛的保護,就好比念阿彌陀佛,得生西方的話,就能居於不退的地位,就是屬於這樣的情形。
      可是淨土的不退,也有三種不退:
      一是如果蓮花還未開,信行還未滿,這只是從「處所」來說不會有退出淨土的緣了,所以說「不退」。
      二是華開見佛,這是修十信位已經圓滿具足了,能夠少分見於法身,住正定聚,這才是真正的不退。
      三是三賢位修圓滿了,進入初地,證徧滿法身,生無邊佛土,這是究竟不退位。

    • @thegreat2254
      @thegreat2254 Před 11 dny

      老實念佛吧 南無阿彌陀佛

  • @user-vm2mo5ym5v
    @user-vm2mo5ym5v Před 16 dny +4

    要重信願 非常感恩 大安法師慈悲開示 南無阿彌陀佛🙏🙏🙏

  • @Lastprophets25
    @Lastprophets25 Před 14 dny

    In the name of ALLAH, the most loving and compassionate God. Indeed, the truth of the Qur'an has come from the Lord of the Universe upon you, O Christians, buddhist, hindhu and all mankind and jinn.. therefore, you should follow the teachings of Islam and ask God for forgiveness for your sins. Indeed, God is forgiving. May this warning bring you mercy for those who fear HIS god. There is no god to be worship except Allah.
    I'm just giving you a warning from the Lord of the Universe.

  • @jian.66
    @jian.66 Před 16 dny +4

    法师们说的各有道理。从万法唯心造,三界是梦中,自他不二角度讲,佛力心力应该都不能偏颇。净界法师说,往生不一定要念佛三昧,但临终起颠倒妄想肯不行。第八识是“来先去后”。临终第八识走时会现身,无量劫来业力过电影。妄想第一念可以,第二念决不能跟。否则就随第八识业轮回去了。所以净界法师不强调念佛三昧但强调空观破妄。其实,信愿皈依心越虔诚,念佛专注一心的定力越强。

    • @user-fo9dc3zi8s
      @user-fo9dc3zi8s Před 15 dny +1

      经中好像有一句:现在其前,令心不乱。

    • @user-vk4ll9hr6v
      @user-vk4ll9hr6v Před 15 dny

      玄奘大师的译本是“慈悲加佑,令心不乱”。所以专修念佛的人,临终阿弥陀佛自然现在其前,佛光护持自然心不颠倒。所以,不是我们自己有什么功夫,而是阿弥陀佛有功夫。师兄可以看看净宗法师讲的

  • @user-bw8hx5ug5u
    @user-bw8hx5ug5u Před 13 dny

    缘生如幻.去那度誰?以幻了幻真往生佛法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