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神社系列】台灣期間限定的日本神 「北白川宮能久親王」在台成神的日本天皇?

Sdílet
Vložit
  • čas přidán 25. 06. 2024
  • 【加入頻道會員,每月定額贊助工頭堅】
    / @ctoken
    【章節重點】
    00:00 本集精華
    00:24 日本神道系統、社格等級制度
    04:04 葬身於台灣的天皇?北白川宮能久親王的傳奇
    08:13 海外神社 臺灣神宮 國家神道祭祀神
    12:58 本集作者介紹楊焌賢
    【製作團隊】
    主講:工頭堅。旅行長
    企劃、腳本:楊焌賢、工頭堅。旅行長
    拍攝、後期:柯柯
    剪輯:BamBoo
    #日本神社 #台灣神社 #圓山大飯店 #北白川宮能久親王 #日本天皇 #じんじゃ#神道 しんとう

Komentáře • 162

  • @n789142536
    @n789142536 Před 10 měsíci +47

    看到這影片有點感觸,以前阿祖家因為接待北白川宮能久親王以換取地方民眾安全等等因素,在阿祖家旁邊就有北白川宮能久親王御遺蹟碑。
    大家有興趣可以在估狗地圖上搜尋餘三館。也是連續劇茶金的取景地點喔!

    • @gt82025
      @gt82025 Před 10 měsíci +5

      碑況不錯
      藏得好好的🤣
      餘三館可以說是中部仕紳古宅的一個典型代表
      有合院格局, 有軒亭, 還有洋樓, 超喜歡~

    • @ctoken
      @ctoken  Před 10 měsíci +10

      感謝您留言,原來在台灣還有很多家族留著這些「口述歷史」呢。

  • @gt82025
    @gt82025 Před 10 měsíci +17

    年初有去佳冬
    中途在7-11買東西時
    看到馬路對面有一座鳥居
    特地前往探訪
    順道查了資料
    原來是佳冬神社
    與其他神社一樣
    留下的都是殘跡
    但仍可看到橋的扶手與拜殿的基座
    有趣的是鳥居上貼上新的春聯
    拜殿基座上有一壺清酒
    應該是附近居民所為
    雖然政權更迭物事全非
    但對於他方渡來的神靈
    普通台灣人仍抱著遠來是客的謙誠之心...

    • @tinn_since2007
      @tinn_since2007 Před 10 měsíci +10

      你好我是當地人
      我每年過年都會去佳冬神社「初詣」
      清酒是今年才被人放在那裡的
      至於春聯每年都會貼新的喔
      的確是在地居民所為
      另外你可能沒注意到階梯上有座小香爐
      當地有個老阿婆其實還會拿香拜神社遺址呢!
      蠻有趣的 下次歡迎再來佳冬參觀看看
      順道一提
      佳冬神社目前是法律保護的文化資產「歷史建築」喔~

    • @ctoken
      @ctoken  Před 10 měsíci

      感謝您的補充!

    • @gt82025
      @gt82025 Před 10 měsíci

      @@tinn_since2007
      謝分享
      當時看到有點荒頹的鳥居與基座
      連石燈籠好像都沒有
      覺得有點荒涼
      但又看到春聯與清酒
      霎時又感覺到台灣人的溫暖

    • @rtpoki0318
      @rtpoki0318 Před 10 měsíci

      希望有一天可以真實復興找回歷史與觀光兩大元素。

  • @user-gy7ow3xm9p
    @user-gy7ow3xm9p Před 10 měsíci +18

    我很喜歡看一個超小眾的日本CZcamsr的影片,他都四處去一些很有趣一般外國觀光客不可能去的場所,尤其最愛看他划單人艇到無人小島小礁岩上去探訪小小的無格社(或是祠),總覺得日本不愧是千島之國,這麼多小島小礁岩,然後上面還都有超小神社及鳥居,甚至連個小湖小池子中央也有,主祀蠻多都是弁財天(宗像三女神的市寸島比賣命),那些幾乎都是長時間無人祭祀,也應該沒有氏子,像是廢社。
    看他都擅自進入開啟本殿甚至翻動可能是放置御神體的箱子,都想到一些日本現代網路怪談…要是萬不幸真的有失去祭祀而回復為惡靈的祭神還在那,就有趣了😂

    • @ctoken
      @ctoken  Před 10 měsíci +12

      可能像我們常說的「八字重」吧,笑。可提供頻道連結?有空也來看看,感謝

    • @user-br8iy1kl8o
      @user-br8iy1kl8o Před 10 měsíci +1

      可以提供一下頻道名字嗎?

    • @fiychen8208
      @fiychen8208 Před 10 měsíci +1

      我也被YT大數據推薦看過這類影片,同類型YTR印象中不止一位,專門去踩點一些偏僻山林人煙罕至、荒廢退神,或有過靈異都市傳說的老神社,還有的影片是拍到一半感覺越恐懼,趕快撤的

  • @dadafay928
    @dadafay928 Před 10 měsíci +15

    謝謝 我喜歡在台灣的神社 希望重建

    • @palatw
      @palatw Před 10 měsíci

      不可能,神道教信仰在台灣並沒推展開來,沒有信徒,神社怎可能存在?就像台灣大大小小的廟宇,從不缺資金維護。如果個人財力允許,也可以獨立養得起神社。像在日本的聖天宮,是台灣商人康國典建立的。據說康國典在四十多歲時患了胰臟癌,祈求三清道祖後得以痊癒。因此他決定尋找一個地方建廟還願,最後在神明的託夢指示下在日本埼玉縣坂戶市建廟。

    • @Yulin-15
      @Yulin-15 Před 10 měsíci +1

      @@palatw 屏東高士神社是成功案例,雖然不是供奉日本神而是排灣族祖靈,但一士還是用神道教儀式

    • @ya7371
      @ya7371 Před 2 měsíci +1

      不必了,台灣不是日本

  • @xiyibagu
    @xiyibagu Před 10 měsíci +20

    在各種故事有各種死法的能久親王

    • @ctoken
      @ctoken  Před 10 měsíci +6

      笑,真的,光死法就可以寫一本書了(?

    • @tinn_since2007
      @tinn_since2007 Před 10 měsíci

      死過無數次的男人

  • @ling1345
    @ling1345 Před 10 měsíci +11

    工頭堅的影片真的愈來愈好看精緻❤ 大推🎉

    • @ctoken
      @ctoken  Před 10 měsíci

      感謝您的肯定

  • @shan-lan
    @shan-lan Před 10 měsíci +23

    日本人在台灣成神的還有一位因紀念其捨己為人的行為而陰錯陽差進化成神-杉浦茂峰少尉,本土化元素的“飛虎將軍廟”

  • @smile4what
    @smile4what Před 10 měsíci +5

    之前只去過金瓜石神社遺跡,最近才知道,原來台灣其實有很多神社。想繼續聽這個系列。😊

  • @user-pg9zc9sj8n
    @user-pg9zc9sj8n Před 10 měsíci +5

    太棒了!又是一個走讀台灣歷史的另一個樣貌,期待下集。

  • @michae1lia045
    @michae1lia045 Před 10 měsíci +1

    好好看! 期待下一集

  • @leelee-nx6mp
    @leelee-nx6mp Před 10 měsíci

    謝謝分享,期待更多台灣神社相關影片。

  • @NanjoWalker
    @NanjoWalker Před 10 měsíci +3

    工頭堅能夠介紹台灣的神社
    對於年輕一輩了解台灣過去的歷史我覺得很有幫助
    且社會氛圍對日友善,也能讓尚存的遺跡受到關注
    政權的更迭勢必帶動宗教信仰的改變
    逝者已矣,來者可追
    能保存下來的實在是不容易,現在更要細心呵護
    先前桃園神社淪為政治口水實在令人不勝唏噓
    有著過去的歷史,才有現在的台灣
    台灣還很年輕,需要大家共同努力
    一步步讓台灣越來越有深度

    • @ctoken
      @ctoken  Před 10 měsíci

      感謝您的支持與肯定

  • @leederyu
    @leederyu Před 10 měsíci

    好棒的影片,謝謝😊

  • @alanwu5taipei367
    @alanwu5taipei367 Před 9 měsíci +2

    漏掉現今已389歲劍潭古寺
    當時也在圓山同地點的劍潭古寺因神宮擴建被強行拆除
    遷移到基隆河對岸的大佳國小校地(後因設校 最後遷至大直現址)
    兩次的搬遷也造成十八羅漢 古鐘等古物遺失及盜賣
    話說設在東京 北白川宮能久親王的騎馬銅像(剛好面朝皇居直線方向)設立在皇居牆外的東京國立近代美術館分館旁公園

    • @ctoken
      @ctoken  Před 9 měsíci +1

      感謝補充,長知識!

  • @user-tv7sh9rv3j
    @user-tv7sh9rv3j Před 10 měsíci

    酷愛歷史的我看的好過癮
    謝謝堅哥讓我學到臺灣史知識😀👍👏

  • @user-hq7wb6pn8o
    @user-hq7wb6pn8o Před 10 měsíci

    謝謝工頭堅,讓我們更瞭解台北的過往……讚

  • @user-hk3mz1zn7s
    @user-hk3mz1zn7s Před 10 měsíci +1

    对台湾的历史以及人文风俗也同样很有兴趣了解,期待先生能多一些这一类的节目。谢谢!

    • @ctoken
      @ctoken  Před 10 měsíci +1

      感謝您一直的肯定。

  • @linamazonindia7010
    @linamazonindia7010 Před 10 měsíci +2

    這一集好棒

    • @ctoken
      @ctoken  Před 10 měsíci

      感謝您的肯定!

  • @toyamayushi
    @toyamayushi Před 10 měsíci +4

    補充一些小知識,在台灣還有一種神社,是舊日本帝國軍隊建立的「營內神社」,一樣是無社格,不再官方統計之中。
    其中近幾年最新發現的是位於左營舊城的「震洋神社」,它是台灣少數還保存的營內神社遺跡,同時也是日本本地亦少見的、由特攻部隊所建立的神社。
    最特別的是,這座神社是搭建在左營舊城西段城牆的遺跡上!應該也是世界唯一建立在城牆上的神社吧XD
    現在「鳳山縣舊城遺跡歷史公園」已經整修完成,並且開放參觀了,歡迎大家來高雄旅遊時,可以順道來左營來探訪這座新歷史景點。

    • @ctoken
      @ctoken  Před 10 měsíci

      非常珍貴的知識,感謝您

  • @kut.g.8391
    @kut.g.8391 Před 10 měsíci

    謝謝分享。向來對日本近現代史和日本皇族歷史感興趣,希望接下來可以看到其他日本在臺遺跡的影片。

  • @weihungliu9667
    @weihungliu9667 Před 10 měsíci +2

    台灣的歷史 🙏🏼🙏🏼🙏🏼🙏🏼

  • @user-zb1bi9kq8m
    @user-zb1bi9kq8m Před 10 měsíci +6

    井手先生蓋的建功神社是台灣最特別的一座神社 融合了台式日式西洋式

  • @o331128
    @o331128 Před 10 měsíci +8

    想不到會有人介紹他,謝謝旅行長! 阿公是昭和四年(1929年)出生的,講到日本時代,他偶爾都會講起北白川(不過他都是說明治的弟弟,哈~)到新化鍾家古厝住過,被他住過的那間房間,他們在那生活也都不能進入(好像是類似有神住過的原因!?),只有官方會每年派人打掃。

    • @ctoken
      @ctoken  Před 10 měsíci +1

      有這種家族傳說(?)真是太厲害了!

    • @o331128
      @o331128 Před 10 měsíci

      @@ctoken zh.m.wikipedia.org/zh-tw/%E6%96%B0%E5%8C%96%E9%8D%BE%E5%AE%B6%E5%8F%A4%E5%8E%9D 後來去查過新化鍾家古厝,真的有那麼一晚,很有趣!

  • @user-sy2ow4ze1y
    @user-sy2ow4ze1y Před 10 měsíci +1

    非常佩服!
    非常難得的報導。

  • @redmoka
    @redmoka Před 10 měsíci +6

    我住台東,小時候常去鯉魚山忠烈祠,也是近幾年才知道在日治時期那裡也是一座神社

    • @ctoken
      @ctoken  Před 10 měsíci +1

      我有去過!

    • @rtpoki0318
      @rtpoki0318 Před 10 měsíci +1

      台東很美 希望能多發展日韓旅遊

  • @harryhsu7517
    @harryhsu7517 Před 10 měsíci +10

    真心希望台灣的神社可以重建並重新祭祀!!!

    • @ctoken
      @ctoken  Před 10 měsíci +5

      其實既然日本人已離開,信仰也不再,倒不一定都要重建,只是應該學習當初他們對待宗教建築的態度

  • @tommy.X7
    @tommy.X7 Před 10 měsíci +1

    🎉🎉🎉🎉🎉

  • @et29912002
    @et29912002 Před 10 měsíci +4

    討論在台日本神社 金子展也著作的 :遠渡來台的日本諸神 一書 值得參考

    • @ctoken
      @ctoken  Před 10 měsíci

      是一本好書!

  • @peterythsu
    @peterythsu Před 10 měsíci

    又長知識了!謝謝🙏

  • @user-mi9sj8ms4i
    @user-mi9sj8ms4i Před 10 měsíci +8

    我好想要神社喔ˊ_ˋ現在都在吵放著很多地方荒廢,日本時代都規劃得很好

    • @rtpoki0318
      @rtpoki0318 Před 10 měsíci +5

      撇開政治不說
      以前在台灣的神社真的都很美 而且有些還有在地化 加上神社往往前面都會植樹 不僅遮陽,看上去也舒服。

    • @ctoken
      @ctoken  Před 10 měsíci +3

      其實,只要信仰還在,就會被保存。不過日本人走了,信仰也改變了,就比較難了。但其實可以學習人家對宗教建築的神聖態度。

    • @palatw
      @palatw Před 10 měsíci

      @@ctoken 信仰有改變嗎?應該說是日本推行的神道教一直沒在本地生根吧?台灣人還是習慣到寺廟祭祀,有多少人主動到神社的呢?神社要走進平民百姓的日常生活裡,才可能存續。

  • @fiychen8208
    @fiychen8208 Před 10 měsíci +3

    也有一說,說當初會選擇派能久親王來接管,除了因為他是明治天皇的叔叔,一部分原因也和影片中提到的之前那事件有關,當時的台灣有剽悍的原住民,還有氣候差異、瘧疾霍亂疫病、瘴癘之氣,成與歿都是其的天命和運氣,兩面三刀都能坐等收割成果,對某些人來說都是不虧本的買賣

    • @ctoken
      @ctoken  Před 10 měsíci +1

      我有想到這點,當然正史是都不會這麼記載的(笑)

  • @yukikazechan4273
    @yukikazechan4273 Před 10 měsíci +1

    希望可以提一提台南麻豆的曾文神社

    • @ctoken
      @ctoken  Před 10 měsíci

      會告知這系列的共同作者

  • @user-of4sy7jo6p
    @user-of4sy7jo6p Před 10 měsíci +1

    東京的寬永寺,是德川幕府的家廟,天璋院篤姬夫人跟將軍就葬在那裡,

  • @tinn_since2007
    @tinn_since2007 Před 10 měsíci +4

    挑個標題的小錯,親王不是天皇
    除此之外影片內容很棒喔~我自己也是很愛參訪台灣各地的神社遺址

    • @ctoken
      @ctoken  Před 10 měsíci +7

      影片中有說明,他曾被推舉為「東武天皇」哦

    • @tinn_since2007
      @tinn_since2007 Před 10 měsíci +1

      @@ctoken
      感謝補充 我的確沒有完整看完影片抱歉xd
      不過有先存起來 有空來看

  • @Vincedodo
    @Vincedodo Před 10 měsíci +1

    也许跟主题没關係,關於幕末,也可看下村上纪香的“仁醫”和“龍”漫畫,以及大澤隆夫和鈴濑遙及中谷美紀主演的”仁醫”,雖然是非正史,個人也隨著這些作品,走了東京, 大阪,京都,及九州的一些景點,2018在九州時,正是”西鄉殿“大河劇播出的時候,也去了長崎和熊本

    • @ctoken
      @ctoken  Před 10 měsíci +1

      有的,仁醫很多人推 :)

  • @Nick-mw9sg
    @Nick-mw9sg Před 10 měsíci +1

    屏東縣枋寮是日本來台南路軍(由乃木希典領軍)登陸的地點。原來的登陸紀念碑,現在也只剩資料照片了!

  • @hyogac0217
    @hyogac0217 Před 10 měsíci

    長了知識

  • @user-zb1bi9kq8m
    @user-zb1bi9kq8m Před 10 měsíci

    是的大多都剩殘跡 不過也有些少數保留完整的 像桃園神社就是

  • @rtpoki0318
    @rtpoki0318 Před 10 měsíci +6

    希望有志之事能盡可能還原台灣神社遺跡,也不用多留幾個重要據點即可,畢竟保留文化才是台灣島的特色。

    • @XianruiZhao
      @XianruiZhao Před 10 měsíci

      把殖民文化侵略当做特色传统文化,很有台湾精神嘛😅

    • @179jump
      @179jump Před 10 měsíci +3

      @@XianruiZhao 你們的旗袍也是滿人殖民時留下的文化特色 你們不也當作你們的特色傳統文化?

    • @junsonliu5272
      @junsonliu5272 Před 10 měsíci

      字都寫錯了,先提升一下文化素養,才能有點自信心吧!

  • @user-ut9en7ph4g
    @user-ut9en7ph4g Před 10 měsíci +1

    謝謝工頭堅。
    能久親王、台灣民主國…這是台灣客語電影:《一八九五》所上演的歷史嗎?
    這部電影滿有趣的:在甲午戰敗後,首先在第一線抗日的,是桃竹苗一帶的客家人。
    做為一個客家子弟(穎川陳氏),很能理解客家人抗日的動機。
    當客家人「遇山開路、遇水架橋」好不容易一步一腳印地建立起了自己的家園,如果有日本人想闖進來做主,整個客家家族都會拚命反抗的。

    • @fiychen8208
      @fiychen8208 Před 10 měsíci +1

      是的,電影 1895 講的正是乙未戰爭進入桃竹苗彰時這段歷史,其實知道馬關條約割台的消息後,全島各地都開始準備了,只是能久親王率領的第一批接管的近衛師團,路線是從北端登島再一路南下,台北之後首先就是桃竹苗首當其衝,過濁水溪逐漸增派的兵援,開始由布袋台南高雄登台入島,合攻嘉義台南高雄,增兵與更多先進的武器,也加快了後續破城的速度

    • @ctoken
      @ctoken  Před 10 měsíci +3

      感謝您的補充,印象中那是一部好片,也展現了客家族群的「硬頸」精神

    • @user-ut9en7ph4g
      @user-ut9en7ph4g Před 10 měsíci +1

      @@ctoken 謝謝工頭堅。
      《一八九五》這部電影,現在於youtube介面上還找得到。
      這部電影滿值得一看的,
      當初主演的演員:溫昇豪、楊謹華、唐美雲…現在也都活躍在台灣演藝圈。
      電影還請了日籍演員貴島功一朗飾演留德的軍醫作家森鷗外。

    • @KKLLOO987
      @KKLLOO987 Před 10 měsíci

      @@user-ut9en7ph4g 森鷗外???征露丸

  • @jimmychu801
    @jimmychu801 Před 10 měsíci +3

    個人覺得日本一般神社類似道教的宮廟,各式各樣的神都有,大大小小在日本超過10萬間,從人、動植物到生殖器官都有😅。多年前到名古屋時,發現在愛知縣幸田町居然有拜老蔣的「中正神社」,而其對面有一「貴嶺宮」相當漂亮。

    • @eileenxiaoxi
      @eileenxiaoxi Před 10 měsíci +1

      有趣,不知道是否與白團還有岡村寧次有關?
      我去查查看~

    • @ctoken
      @ctoken  Před 10 měsíci +3

      我查了下,日文維基的確有提到例祭時,白團相關人員的家族會參加。

    • @user-lc7it8ne5q
      @user-lc7it8ne5q Před 10 měsíci +1

      神道教號稱八百萬之神,所以什麼神都有,拜什麼都不奇怪。

  • @VirgilLee
    @VirgilLee Před 10 měsíci +2

    既然是旅行長的老朋友,又是腳本提供者,「自許」為「生活設計,設計生活」的實踐者,可能比「自詡」來的好一點

    • @ctoken
      @ctoken  Před 10 měsíci +1

      謝謝您的指正,的確是「自許」比較適合

  • @sharkespearedada0426
    @sharkespearedada0426 Před 10 měsíci

    不知道工頭有沒有推薦的日本歷史或者故事的youtube最好是講中文的~~

    • @ctoken
      @ctoken  Před 10 měsíci

      有啊,我朋友蔡桑 :) www.youtube.com/@tsaisan

    • @sharkespearedada0426
      @sharkespearedada0426 Před 10 měsíci

      @@ctoken 謝謝,這個我知道。

  • @williamhu99
    @williamhu99 Před 10 měsíci +1

    日本竟然出現過短暫的二位天皇,記下來😊

  • @sirius2527
    @sirius2527 Před 10 měsíci +1

    台南地區我就聽過有兩個地方,都說是當地義軍殺死北白川宮能久親王。其中蕭壟的傳說,還說因此日本軍大肆屠殺蕭壟居民洩憤,屍體都拋入現在北門農工旁邊那條大圳溝裡。因為冤魂太多,地方一直不平靜,還請南鯤鯓三王來處理。比較平和的說法,是把鬼魂都交給孔德尊王管束。另一種比較精彩的傳說,是鬼魂們逃過曾文溪,去找四草大眾廟的大眾爺,大眾爺把三王擋在曾文溪,後來由樹仔跤的康王保三王過曾文溪。

    • @ctoken
      @ctoken  Před 10 měsíci

      感謝補充。其他的我比較不熟悉,但四草的大眾爺,應該是鄭荷戰爭時的「前輩」,有此說合理。

  • @hanabi_noir
    @hanabi_noir Před 10 měsíci +2

    中國歷史課本寫他被義軍伏擊身亡,日本則很少提到他,想不到他在台灣這麼另類。

  • @Ayla-0214
    @Ayla-0214 Před 10 měsíci

    1:50的圓山水神社那個地方真的蠻可惜的,附近的自來水設施保存狀況還算完好,也沒有放任野草亂長,就是不知道北水處願不願意開放參觀,神社本身也有點破敗不堪😢石狛犬也不知道被誰偷走了

    • @ctoken
      @ctoken  Před 10 měsíci

      畢竟不是自己的神,就沒有用心了吧(嘆

    • @Ayla-0214
      @Ayla-0214 Před 10 měsíci +1

      @@ctoken 那邊就在北水分處的上面,我看有人訪問北水的主管,好像說裡面已經沒有神了,我也記得去年還是前年拜訪時已經沒有神位了,不過好像還是有人供著。神社遺跡雖然破敗,但是旁邊的圓山貯水池看起來是有整理過的,不過大門深鎖,感覺已經沒在用了,想說如果真的廢棄了,其實可以再多整理一番將其開放的(再規劃成一個自來水公園不是問題)當時春寒乍暖拜訪時,那附近綠草如茵的樣子歷歷在目…很少這麼喜歡一個地方

    • @user-zb1bi9kq8m
      @user-zb1bi9kq8m Před 5 měsíci

      @@ctoken 都是拜水神指是不一樣的水神xd

  • @claudetaiwan
    @claudetaiwan Před 10 měsíci +1

    一直搞不清「稻荷」二字的意思。壽司?神?狐狸?
    又:到日本玩時去過一処「金刀比羅」神社。要爬一些台階。卻完全不知來龍去脈。
    期待您的下一集、二集⋯

    • @ctoken
      @ctoken  Před 10 měsíci +2

      這個我會請焌賢查證,希望能提供更正確的訊息 :)

    • @user-LazyDady
      @user-LazyDady Před 9 měsíci +1

      日本的稲荷神是掌管農業與飲食之神,類似中國的神農氏。至於稲荷寿司,則是外觀神似日本的米袋而得名。

  • @ilas-kuwaw
    @ilas-kuwaw Před 10 měsíci

    工頭堅有沒有興趣探秘一下台灣四面環海,為何誕生不出昌盛的海洋文化?這問題貌似沒有台灣人想過這問題。

    • @ctoken
      @ctoken  Před 10 měsíci +2

      這真是個好問題!其實原住民是有過海洋文化的,但太平洋實在太大,一旦出海去就很難返鄉,遑論交流。至於更多歷史因素,近期我會做一支影片來談「歷史觀」的形成。

  • @weimu540
    @weimu540 Před 10 měsíci +1

    老家蕭壟傳說當年這位親王登陸時遭先民埋伏割下頭顱,導致日軍大肆屠殺,造成日後蕭壟鄉里之間有應公廟林立,到處都有鬼魂作祟的搞得民不聊生。最後請來了南鯤鯓的王爺作主,於1906年蓋了一間廣安宮來安置當時的亡魂。
    日治時期所帶來影響在一些地方信仰上仍有著強大的影響力,與本期主題或有呼應🤣

    • @ctoken
      @ctoken  Před 10 měsíci

      這部份有好幾位留言,看來也是值得深入發掘的主題...(但有點抖)

  • @user-ri7qc9xr3x
    @user-ri7qc9xr3x Před 10 měsíci +2

    整個讓我想到台灣的夜市和日本神社前面的祭典攤有沒有甚麼關聯性.....

    • @user-gy7ow3xm9p
      @user-gy7ow3xm9p Před 10 měsíci +3

      日本的那個叫屋台也就是路邊攤,台灣很多廟會熱鬧也是有路邊攤,至於夜市就不清楚,不過可以確定的是南部以前不說夜市一詞而是說商展

    • @ctoken
      @ctoken  Před 10 měsíci +2

      台灣夜市通常跟寺廟比較有關啦,但意義的確如同日本社寺前面的商店街

    • @user-ri7qc9xr3x
      @user-ri7qc9xr3x Před 10 měsíci

      @@ctoken 所以我才在想他們有沒有什麼關聯性呢⋯⋯這個歷史也可以研究一下

    • @devilpen6565
      @devilpen6565 Před 10 měsíci +1

      日本時代,台湾就有商展文化,現在叫做夜市。
      以前商展,賣吃的攤家不多,主要是用品,是工廠外銷的小瑕疵商品,便宜價格可以買到外銷高級貨,衣服也是剪標品,還有倒店貨,反正稀奇古怪的東西都有,那時還有跑江湖的功夫賣藝團,看過牽猴戲,賣蛇藥......,比現在夜市有趣100倍。

    • @user-ri7qc9xr3x
      @user-ri7qc9xr3x Před 10 měsíci +1

      @@user-gy7ow3xm9p 屋台我在福岡看過很多 也有認識了一個商家お姉さん⋯⋯不過感覺和夜市應該沒有很大的關係 反而讓我感覺夜市跟祭典攤所販賣的東西有相連處

  • @ikyitching
    @ikyitching Před 10 měsíci

    神祇ㄑ一ˊ

    • @ctoken
      @ctoken  Před 10 měsíci

      是的。抱歉沒挑到口誤

    • @junsonliu5272
      @junsonliu5272 Před 10 měsíci

      ㄑㄧˊ是神,ㄓˇ是只。補充一下!😅

  • @user-zb1bi9kq8m
    @user-zb1bi9kq8m Před 10 měsíci

    除了他在台灣被供奉的總督還有第三任乃木希典、第四任兒玉源太郎和第五任佐久間左馬太 唯一一位葬在台灣的總督是第四任的明石元二郎那是他生前的心願

    • @ctoken
      @ctoken  Před 10 měsíci +2

      其實這些總督,有好的也有壞的,還沒談到哪裡,會以持平的角度來看

  • @leoliaw98
    @leoliaw98 Před 10 měsíci +3

    7:06的德國國旗為紅白黑三色旗,是因為白川宮能久親王應該是1870年獲得特赦並還俗後赴普魯士軍校深造,所以推算能久親王待在德國的時間大約是1870-1878年,德國紅白黑三色旗使用期間是在北德意志邦聯(1867-1871)以及德意志帝國(1871-1918)時期,所以能久親王在德國的時候,德國應該是使用這面旗幟當成國旗?

    • @ctoken
      @ctoken  Před 10 měsíci +2

      我也是以年代推算,應該用此國旗比較符合

  • @user-hv3pz1kg5q
    @user-hv3pz1kg5q Před 10 měsíci

    為了觀光需求才可能重建吧

    • @ctoken
      @ctoken  Před 10 měsíci

      其實倒是不需要重建,只是必須把這些歷史講清楚

  • @vermouthstone9446
    @vermouthstone9446 Před 9 měsíci

    日本人的皇民同化政策,無論是在東北滿洲、朝鮮半島還是台灣,日本人都是學校裏教日語、社會上建神社、甚至將原本的祠廟改成神社,以試圖將當地人皇民化。當然隨著日本戰敗后,這些神社自然作爲侵略和殖民象徵被摧毀,改成忠烈祠,那真是物盡其用。
    原本大部分台灣人都是福建人的後裔,語言信仰都是隨福建來的,尚巫術好事鬼,尤其閩南台灣當時都屬於烟瘴之地,多瘟疫,所以台灣人閩南人都好拜瘟神送瘟神,而台灣又孤懸海外,福建親戚送瘟神,王船經常漂到台灣,無奈台灣人只好將這些王爺請上岸建廟供奉安撫,期望他們既來之則安之要乖乖莫發威,久而久之成了王爺信仰,連神格也從散佈瘟疫的瘟神轉變成了抓瘟鬼驅除瘟疫的善神,最後成了代天巡狩懲惡揚善之神,這才是華人世界中獨一無二頭一份。

    • @ctoken
      @ctoken  Před 9 měsíci

      尊重您的觀點,也恨認同台灣的信仰文化,希望忠烈祠中有更多台灣的英靈,護佑土地。

    • @vermouthstone9446
      @vermouthstone9446 Před 9 měsíci

      @@ctoken 于我這個大陸人而言,台灣就像個民俗博物館,當然這要感謝蔣公,老蔣當年看到這邊文化大革命,下決心將台灣建成了中華傳統文化的諾亞方舟,我們這邊很多早就消失的習俗傳統,都能在台灣找到。
      至於更多台灣英靈。。。這話説的。。。死人才能成英靈,忠烈祠供奉的是國殤,國殤者,爲國戰死者。要更多台灣本島英靈,豈不是要先。。。不、不、不,我個人希望台灣同胞多康樂,少死人。于我們華人世界而言,台灣越成功,民族的未來與希望越光明,畢竟自辛亥以來110載,國民革命的成果就那麽點,全在台灣了,台灣是就是一盞燈。我相信忠烈祠中的英靈們也是這麽想的。
      其實從萬物有靈論講,“敗軍死將”在民間,多半是被當作凶神祭祀的,潛意識是希望他們能約束部下,不要作祟。
      但是自古中華官方文化與信仰,是將國殤當作護國神來祭祀的,這繼承的是楚文化。這是與民間巫鬼崇拜以及日本神道教安撫戰歿怨靈的思想完全不同的。

  • @devilpen6565
    @devilpen6565 Před 10 měsíci

    您有沒有想過,馬関條約,日本怎不割中土沿海省份,肉更太塊,更肥,礦產資源,尤其是鐵礦、石碳、農產....,江南魚米省份。如果要玩殖民的話。
    日本人為何要台湾?這是何等眼光精準,非凡的判斷,日本人在想什麼。問問您的歷史教授老師

    • @utopiatwan
      @utopiatwan Před 10 měsíci

      慈禧太后對李鴻章說,台灣島嶼鳥不語花不香男無情女無義,棄之可也。當時台灣只是帝國邊陲一個三年一反五年一亂島嶼,清國當然棄之如敝屣。這不是日本人要的,是清國割讓出去的。日本人憑藉著馬關條約正正當當獲得台灣!

    • @ctoken
      @ctoken  Před 10 měsíci +1

      我不需要問歷史教授老師啊。人類自有歷史以來,每個政權之興迭,每個族群之擴張,哪個不是以實用與功利為出發點呢?誠如另一位朋友留言,因為台灣的歸屬,長久以來並非島民能自主。做為後代的我們,正應該努力改變這樣的命運,不是嗎?

    • @junsonliu5272
      @junsonliu5272 Před 10 měsíci

      同意 堅哥,但在美國眼皮下台灣何嘗不是另類的殖民地?!台灣人在任何 時候都在選擇,抱美國、抱日本、和都不抱被歸類為賣台集團的人,有時候不選擇也是一種選擇。

    • @wuliamjack547
      @wuliamjack547 Před 8 měsíci

      @@utopiatwan 台湾割让与日本后与中国大陆关系暂时被断绝,发展出台湾民族主义思想,其中有散文作家引用描述台湾的一句谚语“花不香,鸟不鸣,男无义,女无情”,创作改写为“清朝直隶总督北洋大臣李鸿章对台湾所做的评语”[16];或被引用曰“台湾,鸟不语,花不香,男无情,女无义,瘴疠之地,割之可也”[17][18]。在相关研究及评论者指出,根据目前所有可见史料档案,未能发现李鸿章发表这段评语的纪录[19][20]。相反,根据文件记载李鸿章在与当时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进行《马关条约》的谈判时曾声明“台湾已立一行省,不能送给他国”[21]、“拟请所让之地,如果勒令中国照办,两国子子孙孙永成仇敌,传至无穷矣”[22][23]等等。

  • @user-je7cs6tj5c
    @user-je7cs6tj5c Před 10 měsíci

    就不要有一天蓋廟結果收到當事人發來的律師函

    • @ctoken
      @ctoken  Před 10 měsíci

      聽起來怎麼有點驚悚

    • @user-je7cs6tj5c
      @user-je7cs6tj5c Před 10 měsíci

      @@ctoken 台灣人莫名其妙的理由就要給人蓋廟,萬一遇到那個人還沒死就搞笑了

  • @devilpen6565
    @devilpen6565 Před 10 měsíci +2

    一、夜市應該禁止賣臭臭鍋〈在店裡要怎麼煮,沒人有意見〉,你知道嗎臭食物,又經過加熱,有夠臭!臭菇菇,臭味亂竄,臭味肆溢,想悠閒散逛夜市,感受氣氛,那味道一來整個毁滅。〈觀光要國際化,不要什麼,給于正常的氣味,可以吧〉〈八零九零年代,台湾夜市沒有那種臭味,秋天就是秋爽的沉香味,那時夜市有販宗教商品,而夏天就是淡淡的玉蘭花與水果香氣,玉蘭花供佛〉
    日本時代,台湾就有商展文化,現在叫做夜市。
    以前商展,賣吃的攤家不多,主要是用品,是工廠外銷的小瑕疵商品,便宜價格可以買到外銷高級貨,衣服也是剪標品,還有倒店貨,反正稀奇古怪的東西都有,那時還有跑江湖的功夫賣藝團,看過牽猴戲,賣蛇藥......,比現在夜市有趣100倍。

    • @davidcheng3109
      @davidcheng3109 Před 10 měsíci +1

      身為五年級的台灣人在小時候至高中確實沒有臭豆腐這種東西到處亂竄!

    • @ctoken
      @ctoken  Před 10 měsíci +1

      笑,這是庶民生活自然形成,我還真無法有什麼意見。各國的夜市自有其獨特風味,或許在外國人眼中看來,這也是台灣的氣味吧

  • @perrychang6205
    @perrychang6205 Před 10 měsíci

    日本神道在台灣重建神社,其實沒有不妥。甚至在台灣購地興建神社,也是保持樂觀態度。日本是第一個統一台灣全島的政權國家,把自己的神明帶到台灣紮根也是理所當然。
    即使最早有原住民的大肚王國或法國、荷蘭、南明乃至大清,都只是藩王割據。並無實質統一台灣全島的統治。
    但也保留天主、基督、祖靈、阿力祖等信仰。
    身為第一個統一台灣本島的日本,將神社大小遍佈全島也不為過。

    • @ctoken
      @ctoken  Před 10 měsíci

      感謝您的留言,希望能有越來越多人,用如此開闊的觀點看歷史。

  • @LeonLeo-nj1zj
    @LeonLeo-nj1zj Před 10 měsíci

    看似日本人真有风水布阵在台湾这么一说。老蒋总统把台湾神社改圆山饭店👍的确英明神武。圆山饭店里面有些楼层不开放,是什么原因。那不是简单的一间Grand Hotel吧

    • @ctoken
      @ctoken  Před 10 měsíci

      圓山大飯店故事很多,光是它單獨可講一集(笑)

  • @user-fl6ut5vu5n
    @user-fl6ut5vu5n Před 10 měsíci

    他又不是天皇

    • @ctoken
      @ctoken  Před 10 měsíci +2

      影片中有說明,他曾被推舉為「東武天皇」哦

  • @JokerWang
    @JokerWang Před 10 měsíci

    老家的先民就是因為暗殺他被屠殺殆盡剩下26戶

    • @ctoken
      @ctoken  Před 10 měsíci

      非常遺憾,之後如果大家不排斥,我也會做「屠殺史」,不僅限於日軍所為

    • @JokerWang
      @JokerWang Před 10 měsíci

      老家從1610與荷蘭人的衝突開始,後來又被鄭成功掠奪,然後是日本人的屠殺,直到國民黨軍隊來也是像土匪一樣的搶劫....

  • @ya7371
    @ya7371 Před 2 měsíci

    日本人自己造神?

  • @dengsam315
    @dengsam315 Před 24 dny

    歷史文化建築,應該好好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