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鄉家族續集!為什麼西鄉從道出兵牡丹社?|牡丹社事件150週年|明治維新|屏東|日本|台灣史|走讀風域半島|落山風風景特定區|斯卡羅|琉球

Sdílet
Vložit
  • čas přidán 1. 05. 2024
  • 【本集感謝屏東縣政府贊助播出】
    2024年是牡丹社事件150週年,又是荷蘭人在台南建造熱蘭遮城的400週年,未來每年幾乎都有「當世界遇見台灣」的事件。
    無論在國外或台灣,「跟著歷史去旅行」始終是自己感興趣的方式。不久之前,我終於有機會,初次走訪踏查與《魁儡花/斯卡羅》有關的史跡,深深感受到,唯有親臨現場,心中才能夠有清晰的圖像。
    也非常欣慰地見到,在官方與民間的共識與推動下,誕生了「風域半島」這個名字,未來無論國內外旅客,來到南台灣屏東的恆春半島,不再是只有陽光海灘、水上活動等印象,而有了更豐富的歷史與生態內涵,當然友善的人們,與特色的美食,更是遊程重要的一部分。除了觀看影片,也將相關的訊息轉載如下:
    ༄ 風域半島︱落山風風景特定區༄  
    ✸落風成山.漫遊邊境✸
    ⫸走遍新型態文化觀光旅遊廊帶
    ⫸生態景域.人文在地.歷史風貌 一次體驗
    風域半島-落山風風景特定區,由落山風吹拂而劃定的區域。範圍涵蓋屏東的牡丹鄉、車城鄉、滿州鄉等區,涵蓋豐富地景樣貌、人文歷史、物產資源,彰顯此地的豐裕之美。
    在這裡,一起沿著199縣道、200縣道走訪歷史景點,尋訪琅嶠的故事。不論是沙漠或濕地、森林或草原、溫泉或銀河,也都能一次體驗!透過官方網站的交通資訊及遊程規劃,展開你的風域小旅行👇
    - - - - - - - - - - - -
    │ 風域半島相關資訊一次看🔗
    ╰───⌲ linktr.ee/wind_peninsula
    │主題遊程預約,都在風域半島官方網站
    ╰───⌲ www.windpeninsula.tw
    【製作團隊】
    主講:工頭堅。旅行長
    企劃、腳本:工頭堅。旅行長
    拍攝、後期:柯柯
    剪輯:融融
    商業合作信箱:contact@pantravel.life

Komentáře • 58

  • @user-co1vs8jo2m
    @user-co1vs8jo2m Před měsícem +32

    很棒的歷史教室 在牡丹社事件後過了幾十年後,1895/10/11乃木希典將軍就率第二師團從我的家鄉屏東枋寮登陸,往台南進攻,因此整個屏東與日本在清末有著濃厚的近代史的糾結

  • @littledragon952
    @littledragon952 Před měsícem +23

    我是對岸蘭嶼達悟族,當時荷蘭東印度公司佔台灣南部時期,因為他們商船天氣關係翻覆漂流到屏東小琉球,後來慘遭上面台灣原住民殺害,後來荷蘭人直接把小琉球上的原住民滅族殺害,因為這事件
    荷蘭為了保持南洋至東北亞(日本)航道順暢沒有障礙,荷蘭人制定了一個計畫,他們想把我們蘭嶼
    島上所有達悟族人遷移至台灣本島,後來因為他們被鄭成功打敗,計畫後來告終。

    • @fiychen8208
      @fiychen8208 Před měsícem +3

      這一段,也是小琉球原民的悲痛歷史……非常的慘,也很令人難過…

    • @user-zg7rf9ob2t
      @user-zg7rf9ob2t Před měsícem +2

      荷蘭勢力有跑到台灣東部 我一直以為只有在西部而已⋯⋯請問我要在網路搜尋什麼關鍵字,才能了解這部分歷史?

    • @fiychen8208
      @fiychen8208 Před měsícem +3

      ​@@user-zg7rf9ob2t 拉美島事件或小琉球事件(小琉球是現在的名字,原民舊稱拉美島)

    • @user-hm2ir5ff9i
      @user-hm2ir5ff9i Před měsícem

      荷蘭時期在陸路一樣有對東部進犯,他們想找尋金礦山,他們藉著斯卡羅和留守台東的卑南部落的歷史宿怨,誘使斯卡羅人帶路征服卑南,然後派遣探險隊一路北上,但在金瓜石前的一個山頭陰錯陽差的放棄。荷蘭人回師時不守信用,回頭又屠殺斯卡羅人,剩餘部眾逃入山嶺,好幾代才恢復。這又是百餘年後羅妹號事件的遠因。

    • @wong8929
      @wong8929 Před 12 dny +2

      這也是我認為高金委員
      上次質詢史哲給她
      一個大大的掌聲
      史哲他們委託拍的400年
      只在頌揚這些殖民者
      但卻忽略了當初這些
      西班牙及荷蘭人對於
      全世界的原住民是如何對待
      明清時期是如何開山撫番
      到了日據時期是如何
      用鎮蕃到皇民化運動
      乃至近期中華民國初期
      對於原住民族是懷柔政策
      由蕃改成同胞
      但還是免不了侵占太多原住民族所留下來的土地
      歷史是不可因人而改變的
      該是什麼就是什麼
      如果連這個都做不到
      那妄為歷史學者了
      若一股有政治意識型態的人
      來掌管所謂的真正歷史
      那才是國恥

  • @XiJingPing_Bryant
    @XiJingPing_Bryant Před měsícem +10

    不同文明在台灣這塊狹小海岸的衝突,和解,乃至融合,才是歷史的魅力所在。100多年前的人們怎麼互動的,再和今日的互動比較,亦是趣味所在

  • @dreamaker0311
    @dreamaker0311 Před měsícem +1

    歷史主題終於再度回歸❤真令人開心、期待🎉

  • @leusidney7961
    @leusidney7961 Před měsícem +1

    謝謝您 很棒的歷史!

  • @user-vk7vn1wi2o
    @user-vk7vn1wi2o Před měsícem +3

    3:58 哇 這是我當兩年海巡雷達哨 好懷念阿!

  • @mh7521
    @mh7521 Před měsícem +1

    好喜歡

  • @user-rz4tp4fw4b
    @user-rz4tp4fw4b Před 9 dny

    (9:58) 美食讚 😋

  • @bauma0301
    @bauma0301 Před měsícem +1

    Thanks!

    • @ctoken
      @ctoken  Před měsícem +1

      非常感謝

  • @wine3737
    @wine3737 Před 13 dny

    很尊敬李仙得,一直信守約定的承諾

  • @user-jv8fz4jg5x
    @user-jv8fz4jg5x Před měsícem +2

    堅哥推薦
    不會失望😀👍
    去臺灣歷史博物館(搭公車真的很遠😂)參觀後真覺得值回票價😀👍
    不虛此行

  • @chenenhsin
    @chenenhsin Před měsícem +1

    現在的牡丹灣真的是後花園 濱海公路上騎車真的很美

  • @iamckf
    @iamckf Před měsícem

    今年二月底參加四重溪金色溫泉路跑,路線就是跑經石門古戰場,在牡丹水庫前折返,隔天我又自己前往車城龜山,眺望四周景色,在山上看解說牌得知海生館停車場有個日軍登陸紀念碑,也才知道今年是牡丹社事件150周年,今天再看到這支影片,讓我回想起幾個月前的牡丹社事件巡禮,謝謝工頭監

  • @zyca321
    @zyca321 Před měsícem

    這次的講解非常的小心,輕輕帶過爭議,回歸歷史與旅遊

  • @user-ox2ll7fv4k
    @user-ox2ll7fv4k Před měsícem

    棒棒棒

  • @user-rn8ky9mb7d
    @user-rn8ky9mb7d Před měsícem +3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在第一屆的臺灣世界記憶國家名錄有登錄相關記憶,後來還進一步製作動畫供大家參考
    czcams.com/video/jNmdtw_Bo8o/video.html

  • @sharkespearedada0426
    @sharkespearedada0426 Před měsícem +2

    看完才發現是業配~~😂

  • @Lynn4116
    @Lynn4116 Před měsícem +1

    從戲劇和小說認識歷史是最容易被誤導的,可說是本末倒置

  • @happiness05716
    @happiness05716 Před měsícem +12

    總是有特定一群人,只要看到台灣跟世界如何如何,馬上氣得跳腳

  • @fiychen8208
    @fiychen8208 Před měsícem +3

    令人想起了當年豐臣秀吉引起壬辰倭亂,也是基於類似的想法。薩滿覬覦琉球王國進而入侵脅迫的這段歷史,多年前NHK曾以此背景,拍過大河劇“琉球之風“,只可惜話題與收視不理想,集數不多,台灣也只播過一次,很多人甚至不知道也沒看過、甚至也沒機會看過該劇

    • @user-dm9ii5uf1r
      @user-dm9ii5uf1r Před měsícem +1

      壬辰倭亂是朝鮮的用詞吧?中國是用萬曆朝鮮之役,日本是用文祿征朝

    • @fiychen8208
      @fiychen8208 Před měsícem +1

      @@user-dm9ii5uf1r 哈~是的,三方稱呼各有不同,知曉的朋友知曉就好,不想在這提些敏感字眼,也懶得打字😄

  • @Z90138
    @Z90138 Před měsícem

    想聽看看南番事件

  • @Ljakuwan_padjunwu
    @Ljakuwan_padjunwu Před měsícem +1

    我就住在八瑤部落

  • @paiwanhan
    @paiwanhan Před měsícem +1

    李仙得之所以提出番地無主論主要是因為在他多次造訪台灣的過程中他和必麒麟與馬卡道與斯卡羅人建立了深厚的友誼。他知道台灣繼續被中國蠶食鯨吞的話台灣原住民會失去自己的文化與生活方式,因此他先嘗試說服美國佔領台灣,而李仙得的好友必麒麟引發樟腦戰爭期間也曾勸英國佔領台灣。美國英國都拒絕後,李仙得才跑去日本希望日本能至少佔領瑯嶠,給予馬卡道與斯卡羅更多生存空間。但在行動之前李仙得在上海行動時被美國監禁,日本只好在沒有李仙得的情況下出兵。也因此日本出兵主要是打擊斯卡羅關係不好的牡丹社。原本斯卡羅的新首領潘文杰與射寮馬卡道都在期待日本成功後能擺脫漢人。未料日軍雖然無役不勝,但傷亡病歿與戰爭支出讓日本人退縮,最後只像清國要求賠償就承認清國對瑯嶠的主權宣告。讓斯卡羅潘文杰與射寮張光清不得不主動出錢幫清國蓋恆春城以避免被追究責任。

  • @visionitis8579
    @visionitis8579 Před měsícem

    這條路線的確很不【墾丁】有一種平行宇宙的感覺

  • @WaterKiss1
    @WaterKiss1 Před měsícem

    去看風景可以啊
    不過....要是看風景還要擔心測速照相機或是區間測速
    那我寧可不出門 ,看看YT即可

    • @ctoken
      @ctoken  Před měsícem +3

      這個,不是不超速就沒事了嗎(笑)

    • @xiyibagu
      @xiyibagu Před měsícem

      ​@@ctoken速限是為了讓人來得及煞車,一個地方速限越來越低,通常是因為很多人的痛苦造成的

  • @adamfanjiang8036
    @adamfanjiang8036 Před měsícem

    大久保在佐賀之亂時也開了一個很不好的先例

  • @user-tg3vz4mq3h
    @user-tg3vz4mq3h Před 14 dny

    5--22日,政府,美國在台協會,沖繩, 派人參加活動,

  • @lookmoonfixer
    @lookmoonfixer Před 13 dny +2

    是呀 必須要講一講 現在有人認賊作父 把日本人當成爹媽

  • @binjinhwang
    @binjinhwang Před měsícem +1

    我覺得牡丹社事件其實就預言了日本帝國政府最後會完蛋。因為明治維新後日本新政府就立刻無法控制軍隊的擴張和對外侵略的慾望。最後導致美國兩顆原子彈徹底滅掉日本維新國家。然後在原子彈之後建立新日本國。
    我每次回顧征韓以及牡丹社事件,覺得其實德川幕府雖然保守,但是德川幕府將軍有能力控制住軍人(武士),明治雖然表面上成功西化,但是其實從一開始就很難控制軍隊,所以最後的覆亡幾乎是注定的。所以我覺得其實日本沒有維新,持續讓德川幕府執政,可能會比較好。雖然現代化會慢一些,但是大概率不會捲入第二次世界大戰等等一大堆對外戰爭。

    • @ctoken
      @ctoken  Před měsícem

      我很同意您的觀點,但以當時的時代氛圍來說,要維持幕府的確不容易

  • @jason613201
    @jason613201 Před měsícem +1

    清日兩屬沒有問題嗎?朝貢比較像跟大國買交流權並承諾不騷亂,清帝國根本沒有實質的控制管理能力。

    • @Hank-qw5jl
      @Hank-qw5jl Před měsícem

      朝貢體系本來就沒有要求實際控制能力啊,所以日本對朝鮮、琉球稱之為侵略!

  • @rayleung0811
    @rayleung0811 Před měsícem +2

    其實明治開始是薩摩海軍,長州陸軍,相比陸軍海軍已算開名。真正軍國主義種苗者應該係吉田松陰的門生山縣有朋,他開創「軍部大臣現役武官制」,即係軍部不派人出任大臣首相就不能組閣,係軍人開始影響朝政的開始。山縣亦係明治大正最討厭的政治人物

  • @adamfanjiang8036
    @adamfanjiang8036 Před měsícem

    木戶: 薩摩又再給我亂來了

  • @user-gc3hz5eu6p
    @user-gc3hz5eu6p Před měsícem

    那時原住民沒有國家概念

  • @user-do9dh1co2c
    @user-do9dh1co2c Před 18 dny

    清朝 那個是華人黨國思想 法統道統的說法吧
    大清國跟日本 才是真的古代世界 國際也是因為 牡丹事件 才認定 台灣屬於大清 大清才趕快來台灣設行省
    很快日本才讓台灣人有中央政府的觀念
    永遠要記得 滿洲國 台灣國 日本國 還有華人直到今天 都沒有能力寫自己的文明史 都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

  • @user-ez8cq4xj4w
    @user-ez8cq4xj4w Před měsícem +1

    屏東枋寮鄉番仔崙海邊、有日本乃木希典將軍登陸的記念碑....

  • @ben43038867
    @ben43038867 Před měsícem +1

    日本軍國主義的開端,是段令人戒慎反省的歷史

    • @ctoken
      @ctoken  Před měsícem +5

      是的,特別是對於目前正在崛起,而且也想挑戰列強的任何一個國家

    • @KKLLOO987
      @KKLLOO987 Před 21 dnem

      那時代大家都這樣幹!只是日本沒有煞住車、暴衝

    • @megaxeonable
      @megaxeonable Před 3 dny

      @@ctoken 沒有想挑戰列強,而是獵強。 何況別把中國與日本相比, 等級差距過大。一個是宗主國,日本不過是一個小小的僕從國。僕從輸了還以為主人也會輸? 荒謬

  • @user-sr4xi9jn9l
    @user-sr4xi9jn9l Před 13 dny

    別把自己的一知半解當成理所當然,此之謂無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