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會取代中國成為世界工廠嗎?

Sdílet
Vložit
  • čas přidán 28. 06. 2024
  • 越南製造業趁著中美貿易戰和中國疫情封城政策快速發展,這製造業轉移邏輯與歷史上工業從美國轉移日本,又到了亞洲四小龍的韓國、台灣再到中國,都是一樣的,不過有意思的是,越南真的發展的那麼好嗎?會否像是亞洲四小虎一樣的亞洲金融風暴時候因為嚴重的房地產泡沫破裂而陷入中等收入陷阱呢?而即便越南能順利發展,又真的能取代中國嗎?而中國?又有哪些應對的手段和措施呢?
    同時,台灣新南向政策和越南的投資機遇,我們一般人又該如何理解呢?
    00:00 越南能取代中國成為世界工廠?
    00:33 製造業轉移有何歷史規律?
    01:55 貿易戰也有歷史輪迴?
    03:31 越南製造業可能會大失敗!?
    04:55 中美如何從相愛到相殺的?
    07:09 中美貿易戰養肥了越南?
    09:04 越南製造業發展的優劣?
    11:26 新冠疫情助力越南發展
    12:30 越南經濟如何高速增長?
    13:51 越南製造業能順利壯大嗎?
    15:20 中國如何應對越南崛起?
    18:12 越南或會陷入中等收入陷阱!?
    19:22 直接看結論就點這

Komentáře • 1K

  • @user-os5qi4io6d
    @user-os5qi4io6d Před 7 měsíci +124

    我是在越南工作五年的台灣人
    目前看來越南是必定掉入中等收入陷阱
    1.越南的基礎建設 每個月至少停電一兩次 每次以小時計 鐵路不普及 高速公路只能開60
    2.政府低效率,越南的行政文件真的是爆幹難辦,時不時還要收咖啡錢
    3.技術人才不足,越南的技職教育很薄弱,我們招的技工&工程師都是招白紙來自己訓練
    4.政府根本不關心產業升級,政府只在乎能從外資拿多少錢,收多少稅,企業的需求都叫企業自己解決
    5.越南基礎工業不足 我很多零組件都要從中國進,高端產業又都是外資把持
    6.越南很快將面臨人口老化問題,現在已經有很多員工作多生或以下(2胎最多),而三十歲壯年這代家中大約平均4胎左右
    7.越南人沒有日韓中台這麼有進取心,雖然每天能工作12小時一周六天沒問題,但我問到學新技術,大家都興趣缺缺
    越南經濟發展的優勢
    1.水資源豐富 水力發電佔20% 電價便宜
    2.海岸線綿長 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內陸 航運便利
    3.自由度高 雖然是共產國家 但政府幾乎不會對人民有很大的限制 對外國人也友善
    4.女性就業意願高 就我週邊看來,女生的工作意願甚至比男性還高,而不是當純的在家帶小孩
    5.氣候優良 南北越無颱風地震,雨水充沛

    • @taicheng551
      @taicheng551 Před 7 měsíci +21

      政府幾乎不會對人民有很大的限制,光這一條就值得把工廠從中國轉到越南了。

    • @user-cf7vb6km6o
      @user-cf7vb6km6o Před 7 měsíci +30

      @@taicheng551 哈?你去查查看那些越南公知有多少人被判刑了。

    • @swallowjones
      @swallowjones Před 7 měsíci +1

      我"個人"覺得越南目前最大的問題是能否挨得過這段高速發展所帶來貪汙的民意壓力,我覺得這好像是每個國家搞資本發展都會發生的事耶,台灣以前也有黑金時代,中國也不例外,20年前也是烏煙瘴氣,熬得過將來的越南就有可能發展成現在的中國,熬不過也有可能要鬧革命,呵~!

    • @taicheng551
      @taicheng551 Před 7 měsíci +6

      @@swallowjones 貪汙等於美國的小費文化,都是花錢買服務。

    • @wd_ldpwh7558
      @wd_ldpwh7558 Před 7 měsíci +2

      有道理。

  • @AlanXuHK
    @AlanXuHK Před 7 měsíci +40

    To put things in perspective,越南的經濟規模跟廣西省差不多,GDP在全球排名40位左右。東盟國家中,印度尼西亞,新加坡,泰國,馬來西亞都是G20成員,經濟規模都比越南大。許多人談論經濟問題頭頭是道,卻忽略了常識。

    • @GetBigPicture
      @GetBigPicture  Před 7 měsíci +6

      是,影片中,也認為越南的規模距離所謂世界工廠還太遙遠了

    • @arfuzinsssun8625
      @arfuzinsssun8625 Před 7 měsíci

      取代10%,失业10%,你养中国人口10%吗?用你的嘴炮养吗?真笑了

    • @sandy4000
      @sandy4000 Před 6 měsíci +1

      ​@@GetBigPicture下篇講講墨西哥嘛

    • @GetBigPicture
      @GetBigPicture  Před 6 měsíci +3

      @@sandy4000 好多人好好奇墨西哥哦,真神奇呢,但墨西哥不就也是個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國家嗎
      當然我之前收集資料也收集了不少墨西哥和巴西的部份,但沒想到這麼多人有興趣哇

    • @sandy4000
      @sandy4000 Před 6 měsíci +1

      @@GetBigPicture 墨西哥要講講,繞不開

  • @plusxu376
    @plusxu376 Před 7 měsíci +14

    因為現在投資太方便 熱錢很多 所以要發展 其實很容易陷入中等收入陷阱 你的頻道影片都很棒耶~

    • @GetBigPicture
      @GetBigPicture  Před 7 měsíci +2

      哈哈,朋友,謝謝你的賞識,當大家都在說中國藥丸的時候,少有人看到可能越南也不怎樣

  • @user-es2tx2my6r
    @user-es2tx2my6r Před 7 měsíci +2

    终于等到你更新了,支持你!

    • @GetBigPicture
      @GetBigPicture  Před 7 měsíci

      哈哈,前陣子忙著培訓實習生呢,之後實習生幫忙產出,產量會越來越大的,也感謝你的支持哦

  • @xjj6922
    @xjj6922 Před 7 měsíci +14

    對越南這樣的國家來說,現在並不是一個發展的好時代。中國發展時蘇聯剛剛解體,歐美日韓都在對外投資重建冷戰後的新經濟秩序,所以中國能引進大量的外企。但現在世界的投資是在萎縮的,已開發國家都傾向發補貼把產業往回遷。再加上AI機器人之類的發展,人力重要性越來越低,後面的國家發展只會越來越難

    • @user-hc5cg3jc3i
      @user-hc5cg3jc3i Před 7 měsíci +4

      是的,这些国家基本没有发现机会因为第四次工业革命是人工智能AI,机器人自动化,5G,6G,物联网,互联网+,智慧城市,智慧基建网络电力,量子通信,量子技术,超级计算机,云计算,大数据等等。

    • @sunnypheonix5638
      @sunnypheonix5638 Před 7 měsíci

      @@user-hc5cg3jc3i 第四次工业革命,美国之后就是中国,其他国家往后站,德国还可以,其他真不行

    • @GetBigPicture
      @GetBigPicture  Před 7 měsíci +2

      除了你說的時間點不好之外,越南自身也不太行

    • @user-it4tt7fm8t
      @user-it4tt7fm8t Před 6 měsíci

      ​@@user-hc5cg3jc3i你说的这些能搞的也就中美两国了,欧盟也是半吊子有心无力。

    • @daiwan_i_love_you
      @daiwan_i_love_you Před 6 měsíci

      头像什么意思?🤨

  • @eatinglin8557
    @eatinglin8557 Před 7 měsíci +15

    越南的國家體量注定不可能取代中國成為世界工廠,最多是承接中國在產業升級後低階製造業流出的一部分。要富強,先修路。在其他製造業潛力國的基礎建設、政府效率,人民教育程度,沒有跟上中國之前,中國將一直是世界工廠,其他國家最多因為勞工低廉,承接低端製造業的一部分。而中高端製造業會往中國做集中。

    • @GetBigPicture
      @GetBigPicture  Před 7 měsíci +2

      小蔡哥的所見略同

    • @Dreambyall
      @Dreambyall Před 6 měsíci +1

      国土面积决定的。制造业最需要的就是空间和人口,能源

    • @user-kl3eq3dw8y
      @user-kl3eq3dw8y Před 6 měsíci +1

      电动汽车产业中国大概率已经拿下,这可是个万亿规模的制造业

    • @user-pi7vd6fx5m
      @user-pi7vd6fx5m Před 3 měsíci

      越南人做事能力很強
      可惜人民教育方面普遍很不行

  • @TVLara
    @TVLara Před 6 měsíci

    資料很完整,給您一個讚❤

  • @DanLi-kj6vy
    @DanLi-kj6vy Před 7 měsíci +36

    看到有在越南工作的台湾人分享经历,我作为大陆上市公司高管,我们公司在越南和柬埔寨都有工厂,也来分享下我的观点。越南的所有缺点包括基建、效率和贪腐在现在的中国内陆比较落后的地区比如我认识的在江西上饶、安徽金寨的企业都面临这样的问题,包括过去台湾也是面临同样的问题,这些问题都不是根本原因。最根本的原因还是肉食者鄙,想把国家真正提高到发达水平必须要站在世界的角度去看越南,对越南的定位到底是什么,越南如何寻找突破口,就像做一流的公司要站在行业的高度去看,而不是在意公司内部什么合格率生产效率这种中层干部该关心的问题。我跟越南当地政府和商务部也有打交道,我感觉这些人的都还没有这些意识,留给他们的时间不多了。

    • @GetBigPicture
      @GetBigPicture  Před 7 měsíci +2

      讓我來置頂你的留言,讓大家看看第一線的真實狀況

    • @azarashikon
      @azarashikon Před 7 měsíci +9

      又是假大空見解!你要一個經濟才剛爆發的東南亞土國家一下有國際戰略意識? 世界經濟變動很快,中國剛改革開發時也跟現在的越南一樣土! 兩千年的中國還是一樣非常落後,真正開始大爆發還是北京奧運之後的事。 完全現代化也是2012年~2015的事情。
      每個國家進程都不一樣,不要老是拿歐美日韓、中國的標準來衡量發展比自己晚的國家。 人家現在經濟可是比你們中國好呢。 中國再不改革制度,遲早衰退40年。

    • @user-md5ge9cu2w
      @user-md5ge9cu2w Před 7 měsíci

      ​@@azarashikon谁经济比中国好?GDP总量?人均?还是增速?中国GDP爆发式增长阶段年超过9%是从02年持续到11年,整整10年,何来奥运后才开始?目前一堆被看好的新兴经济体又有谁能做到?再不改革就衰退40年?一个满身流脓的人,跟个打个喷嚏的壮汉说你得按我方子吃药,不然得死,你觉得谁傻?

    • @user-dq1gp4qv4j
      @user-dq1gp4qv4j Před 6 měsíci +2

      你说的内容空洞😂 到底越南怎么样? 别假大空什么都世界的角度😂 越南人工资多少? 年轻人平时都喜欢什么东西😂 基建项目怎么样 一个家庭在越南买房需要工作多少年。😢肉菜 价钱怎么样。治安状况如何 毒品泛滥吗😢 有没有义务教育 😢有没有医疗保底😢

    • @ethos0712
      @ethos0712 Před 6 měsíci

      應該是世界留給中囯的時間不多了吧......

  • @honnho9469
    @honnho9469 Před 7 měsíci +3

    视频不错噢,必须点赞!有点像小岛的风格 视频都不错

    • @GetBigPicture
      @GetBigPicture  Před 7 měsíci +3

      哈哈,小島前輩也是我學習的對象之一,他講的比較中立客觀,我也想走類似的定位呢

  • @vionsong8684
    @vionsong8684 Před 6 měsíci +7

    东亚崛起的文化因素常常被忽视了。勤劳节俭、重视教育才是东亚崛起的原因。越南文化上属于东亚,假以时日一定会是东南亚的首强。

    • @Thinhyk1982
      @Thinhyk1982 Před měsícem

      Bạn nhận xét đừng.vì Việt nam chính ra là năm a. Đã trắng. Ko phải den

    • @Thinhyk1982
      @Thinhyk1982 Před měsícem

      Từng quốc nói với Việt nam.chia sẻ vân mệnh và tưởng lại.nhưng anh ta đang làm ở kênh dạo phu nam o combodia. Việt nam sẽ đáp trả lại.bằng việc chị 2 tỷ usd từ sông me không ở Lào vào các sông ở Việt nam

  • @johnnywang1911
    @johnnywang1911 Před 6 měsíci

    👍👍您講的內容會延伸其他的想法,跳脫現有框架,真的很厲害👍

  • @blueeyesnake
    @blueeyesnake Před 6 měsíci

    感謝用心製作精良節目

  • @cktan8328
    @cktan8328 Před 6 měsíci +6

    越南只能取代一部份中国的生意。主要还是服装,鞋子,加工厂为主。因为中国完整的suppply chain是其它国家无法取代的。目前中国经济难免会低迷一阵时间,就看中国能否在美国的技术和芯片封锁下,突破重围,以一打十了。加油!

  • @user-mb9tv7ym9w
    @user-mb9tv7ym9w Před 7 měsíci +11

    中国客观地来说应该看“区域经济”,改革开放以后中央“四权下放”各省之间经济走上不同发展模式,有些地方还在计划经济思维时代,有些地方市场经济高度成熟。广东省比较像是特别政策下外资外企投入带动民营经济发展,几个经济特区基本上都跟广东省有关。而浙江省是民营经济模式,民间资本带动的市场型经济。而江苏省就是先乡镇企业,后来外资投入加上民营经济发展。至于很多北方省份,因为在计划经济时代搞重工业受益吃老本而不思改革,甚至很多陷入了“资源诅咒”,很多北方朋友的发展思维还是计划经济时代的那种思维,误以为每个地方的经济发展全靠政策,实际上也就广东省在改革开放之后作为试验区取得了特殊政策,而好的国家政策也需要高效和开放的地方政府执行,更需要敢闯敢拼的人民,而不是“等靠要”的依赖思想

    • @GetBigPicture
      @GetBigPicture  Před 7 měsíci +5

      這位朋友你說的挺好,我換個視角來看,也就像是把中國看做像是歐盟,而北上廣深就像是歐盟中的英國、法國、德國,這樣子看的話,我們忽略中國整體人均表現,就會看到中國高端製造業確實有著大把發展的機遇

    • @user-mb9tv7ym9w
      @user-mb9tv7ym9w Před 7 měsíci +1

      ​@@GetBigPicture因为我就是浙江人。我们浙江被称为"三无省份"没有什么国家政策,也没有外国投资,更没有自然资源。基本上全靠地方政府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最多跑一次"。还有浙江老百姓创业,搞民营经济发展的😂老一辈的"四千精神""两板精神",走尽千山万水,吃尽千辛万苦,想尽千方百计,说尽千言万语。白天做老板,晚上睡地板。像阿里巴巴等等浙江高科技,高端制造业都是民营企业,不仅仅初期发展没有被中央政府支持,后期规模扩大还被打压。也就地方政府一直鼎力支持,还有当地老百姓也没有仇富心理。比较开放与包容。

    • @user-mb9tv7ym9w
      @user-mb9tv7ym9w Před 7 měsíci +2

      ​@@GetBigPicture以"省"为单位来看中国经济发展更好。不同省份之间因为本来就存在的地域文化差异,还有经济发展模式不同,在改革开放,市场经济之后形成完全不一样的经济发展。

    • @jt-ttt
      @jt-ttt Před 6 měsíci

      对,资源诅咒,山西内蒙的煤也别挖了,河北的钢铁也别炼了,东北,新疆,河南也别做粮食主产区了,都去和你们南方人一起给西方人生产裤衩,袜子和塑料玩具,还可以和你们南方人一起去缅北和东南亚搞电诈,一接陌生电话,南方口音十之八九都是诈骗电话😂

    • @user-pf1nb5ji2e
      @user-pf1nb5ji2e Před 6 měsíci

      说到底民营经济才是主体,国企只是为了提供政府收入和保障公共事务的。但是我不认为能把各省分开来算,只能说中国已经给了各省的发展定位,北方就只能是实体经济,说不好听点就是粮仓。

  • @blueeyesnake
    @blueeyesnake Před 6 měsíci

    Thanks!

  • @musicing13140
    @musicing13140 Před 6 měsíci

    大家好,说了很好的资讯。

  • @Joe6786
    @Joe6786 Před 7 měsíci +7

    祝小蔡哥頻道越來越火,人長的帥視頻含金量又高。

    • @GetBigPicture
      @GetBigPicture  Před 7 měsíci +3

      哈哈,感謝,前陣子太久沒發片,導致yt現在給我的推薦流量少了些,希望之後趕快重回顛峰、再創顛峰

    • @army8756
      @army8756 Před 7 měsíci +1

      @@GetBigPicture畢竟不是一個人飽,全家就飽的日子了,得想辦法開源了😁

    • @Joe6786
      @Joe6786 Před 7 měsíci +1

      @@GetBigPicture 影片淺顯易懂,而且超有心每個網友留言幾乎都回覆,還要應付一些打嘴砲的,真是辛苦你了。

    • @GetBigPicture
      @GetBigPicture  Před 7 měsíci

      @@Joe6786 可能因為我自己也喜歡打嘴炮吧,哈哈哈,套個對岸的用詞:我是個槓精

    • @Joe6786
      @Joe6786 Před 7 měsíci

      @@GetBigPicture 😂

  • @soonstartsoonstart
    @soonstartsoonstart Před 7 měsíci +3

    讚讚!優質頻道🎉

    • @GetBigPicture
      @GetBigPicture  Před 7 měsíci +1

      哈哈,謝謝朋友你的支持哇,殭屍百分百我也有看哦(我應該沒認錯頭像吧

    • @soonstartsoonstart
      @soonstartsoonstart Před 7 měsíci

      @@GetBigPicture 沒錯沒錯👍!啊哈哈!

  • @user-br5oo2op3q
    @user-br5oo2op3q Před 7 měsíci +1

    好影片。

    • @GetBigPicture
      @GetBigPicture  Před 7 měsíci

      哈哈,小蔡哥其他的影片也不錯喔,都有透過動畫來讓大家更好理解複雜的經濟現象,歡迎參考參考哦
      如果有興趣的話,也可以參考一下小蔡哥解讀中國房地產的影片哈 czcams.com/video/bJVygVFrQYE/video.html

  • @SyuAsyou
    @SyuAsyou Před 6 měsíci

    喜歡!不曉得繼越南之後的下一個世界工廠會是誰?

  • @PAO_995
    @PAO_995 Před 7 měsíci +6

    房蟲真是世界之癌

    • @GetBigPicture
      @GetBigPicture  Před 7 měsíci +2

      YES,本頻道的影片看多了就會發現,真的各國經濟的癌症都是從房地產來的

  • @ArthurJason-Constantine
    @ArthurJason-Constantine Před 7 měsíci +7

    台灣才要擔心吧 今年經濟零成長欸 另外 很不認同 台灣當年製造業外移 進入失落十年 當年經濟成長率依然很高 因為台灣在這個時期成為亞洲不可或缺的零組件製造中心 產業反而升級成功 尤其是半導體業在隱藏的角落蓬勃發展 現在台灣面臨的局勢最危險 之前隱藏的護國神山是推動台灣經濟和幣值的動能 現在卻暴露無遺 成為被世界強權和巨頭盯上的產業 美國半導體協會預估美國先進半導體自主還需要十年左右的時間 這也意味著護國神山只能支撐十年的經濟 一旦垮掉 台灣經濟會急速下滑 加上少子化 高齡化的巨額負擔 過高的房價 以及沒有像美中一樣開發出新產業 台灣的經濟前景真的很堪憂~

    • @GetBigPicture
      @GetBigPicture  Před 7 měsíci +1

      哈哈,朋友,你說的不恰好是下一期小蔡哥的『中美晶片戰爭之台灣矽盾』篇章的內容嗎,哈哈哈
      其實小蔡哥也憂國憂民的,你說的相關內容小蔡哥在其他期影片也多少有提到哦,我跟你的觀點並沒有差太多,只是這隻影片裡面沒提而已

    • @edem0703
      @edem0703 Před 7 měsíci

      台灣和大陸都是中國的一部分,我們台灣人也都是中國人,台灣衰弱了,下一代回大陸工作就好了啊,300年前我們的祖先不也是為求發展來台灣的嗎?下一代逐水草而回大陸,剛好而已。

    • @ArthurJason-Constantine
      @ArthurJason-Constantine Před 7 měsíci +1

      @@GetBigPicture所以我一直講蠢政府打晶片牌真的是愚蠢至極 什麼護國神山 什麼矽盾 雖然台灣半導體業是被拖入中美之爭 被迫波及的成分大 但從近期包括政府 半導體業的知情人士 或者台積電高層透露的訊息 來看 他們早期也是有在推動這場爭鬥的 只是沒料到這場爭鬥到現在還沒結束 當初可能以為對岸很早就敗下陣或者同意他們制定的利益分配角色 這個爭鬥拖到 讓美國情報機構以及高層菁英團體意識到先進半導體的危機感 以往美國deep state都認為利益在哪裡就往哪裡走 現在全數推翻 以至於川普放話 上台後準備對台製晶片課徵重稅並加以懲戒 打晶片牌反而傷到自己 另外 美國 中國甚至印度這種超大型國家 我覺得並不能簡單套用個例或某個理論去看待 他們的經濟成分有夠複雜 套用台灣韓國甚至日本的案例可以去分析 但也僅限於分析 往往結果都差很大

    • @user-ii2uh4xi6o
      @user-ii2uh4xi6o Před 7 měsíci +2

      ​@@edem0703去跟中國年輕人一起內卷嗎?沒有民進黨努力爭取來的統戰福利,台灣人年輕人比起中國年輕人有什麼優勢嗎?

    • @simonjp873
      @simonjp873 Před 6 měsíci

      @@user-ii2uh4xi6o 民进党有统战福利,这个我是第一次听到,你们优战争红利吧,有点钱的台湾人早就移民跑了,移民去美加澳或者新加坡的,还有来大陆的也很多,都看清楚大势了,剩下的都傻傻的等着民进党点炸药包呢

  • @99mean64
    @99mean64 Před 7 měsíci +2

    優質頻道

    • @GetBigPicture
      @GetBigPicture  Před 7 měsíci +1

      感謝朋友你的支持哇~
      哈哈,小蔡哥其他的影片也不錯喔,都有透過動畫來讓大家更好理解複雜的經濟現象,歡迎參考參考

  • @nike358
    @nike358 Před 6 měsíci +1

    長知識了

  • @user-Ranking-of-all-things
    @user-Ranking-of-all-things Před 7 měsíci +4

    这集可以,基本认同。如果越南能使用中国的标准建造高铁并且和广西的高铁能连接上那更好了

    • @GetBigPicture
      @GetBigPicture  Před 7 měsíci +1

      哈哈哈,那太感謝你不認同前面幾集但還是追到了現在啊~除了高鐵之外,各種基礎建設包含重化工業、電力系統也都是中國對越南一帶一路的戰略布局,這正是影片中沒有提到的部份,確實也有道理

    • @user-es2tx2my6r
      @user-es2tx2my6r Před 7 měsíci +4

      想都别想,中铁建给河内修的地铁,修了7年,最后还找法国监理验收3年,全长才13.5公里,10年才通车!胡志明的轻轨,日本人承建的2011年开工,现在还没完工,更惨,高铁和铁路费用更高,想都别想了!

    • @GetBigPicture
      @GetBigPicture  Před 7 měsíci

      @@user-es2tx2my6r真的假的,你可以提供更多相關信息嗎?我差點就做了錯誤的資訊的影片了,我還以為中國在越南建設的部份很成功呢

    • @user-hc5cg3jc3i
      @user-hc5cg3jc3i Před 7 měsíci +5

      ​@@GetBigPicture因为越南也提防中国,越南做过白眼狼事中国大陆以前就有很多案例,当然要不是邻国大陆不会帮他们,毕竟他们发展不好太落后他们就有大量难民涌入中国大陆周围国家不稳定对中国边境和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带有影响。😂

    • @ZHUOHUILI
      @ZHUOHUILI Před 7 měsíci

      ​@@GetBigPicture
      越南控制舆论的无非是政府喉舌和西方资本控制的南方政经系,中国在上个世纪打破了越南一统周围国家的野心,并且在南海和其也有过军事冲突的历史,一千年前越南历史也当过中国朝代的属国。这种情况下越南当然鼓吹中国威胁论,从上而下的,这种情况和韩国差不多,但是又有些许不一样,因为主政派是越共 。越南政经派还经常搞些关于中国愧对越南的假信息。 例如越南战争中国支持越南分裂。当初周恩来的讲话是明确的,要用两边实控的方式投票选出谁执政,北越肯定会赢的,胡志民明初也是这样认为的,并且欧洲列强大多都同意,但是美国接受不了自己控制下南越政权百分百会输的事实,更不能接受红色在整个东南亚传播开来,所以企图先搞出分裂的事实,进驻军事援助团体到南越,并且搞部队支援人数一度达到差不多几万人。 北越一看这样下去不行,所以就组织渗透,事情就是这样一步步升级。最后结果看到了,拥有先进武器的美国深陷泥沼,和阿富汗战争的结果异曲同工
      所以现在是什么情况呢,可以说中国是越南外交的第一大优先,因为知根知底,比起不清不楚要好应付得多,但是越南惧怕被阵营绑定,惧怕被同化,走远交近攻,政府保持中立平衡的路线,所以越南和周边国家的关系其实不咋地,舆论更要反中了,反中才能不被同化,才有民族自信,这样才能引来西方的经济支持。
      所以说中国非重要投资在越南基本上是不受民间欢迎的,要是有那么些基建投资,大多数都是出于和第三方讨价还价的需要,要么就是事情很大, 需要在舆论上低调处理的。

  • @mts90080lee
    @mts90080lee Před 7 měsíci +3

    還很難說~目前越南還處在經濟爆發階段,而且人口是正成長.突破一億人

    • @GetBigPicture
      @GetBigPicture  Před 7 měsíci

      哈哈,所以讓我們看下去吧,單從歷史來看的話,越南可能天花板甚至不如中國呢

    • @kennyko8227
      @kennyko8227 Před 6 měsíci +1

      是呀,我也對人口這點有疑問,當初日本人口也才一億,接盤的四小龍人口加總也不到一億,就能撐起世界工廠的角色。會不會世界工廠的生產人口其實只需要一億?
      你看目前中國經濟正陷入通縮,不正說明中國生產過剩,世界工廠生產的人口不需要14億這麼多?

    • @GetBigPicture
      @GetBigPicture  Před 6 měsíci +2

      ​@@kennyko8227 哈哈,這位朋友厲害哦~確實當年日本只一億人口就拿下了世界工廠的地位,這也是本影片論述中最大的Bug
      其實在其他樓我也有提到並且承認這個論述的邏輯Bug,不過是這樣的,以前的人類科技水平和製造業上下游產業鏈沒當今那麼複雜,這會導致當今國家要成就所謂的世界工廠將會越來越難,像是現今的中國,雖然能製造豪華油輪和大飛機了,但實際裡面一堆零件還得依賴歐美進口。
      相比當年的美日幾乎可以全部製造,現在世界的製造業生產則是分布各處,其中一個很特殊的就是台灣負責的晶片。
      所以,從這個角度,我也可以自嘲一下,或許從一開始探討『世界工廠』就是個偽命題...因為中國之後,全球製造業的分散分工下、未來可能再也不會有新的『世界工廠』了

  • @user-zr5un2tn3y
    @user-zr5un2tn3y Před 6 měsíci

    謝謝分享 打鐵能需自身硬

  • @user-oy7qc4lp3g
    @user-oy7qc4lp3g Před 6 měsíci

    说的挺中肯的

  • @TOM-tj5fd
    @TOM-tj5fd Před 7 měsíci +3

    没人知道中国能不能让美国服气然后停手继续合作,不过中国相比64事件之后那次国际围堵已经多很多底气.
    而且这次习近平去美国摆出那么软的姿态,相信他也会跟江泽民那样做出对中国经济发展最好的选择,不是一味的被民族主义冲昏头.
    相比越南,我认为印度更没有可能成为世界工厂,一是印度确实体制限制他的发展,二十中国跟印度就是瑜亮一样,未来应该会有亚洲四小马,甚至非洲四小马那种,不会是像中国那样集中在印度.

    • @HEHE-zk5cw
      @HEHE-zk5cw Před 7 měsíci

      什麼地方軟了?😂
      美國連支持台獨都不敢

    • @GetBigPicture
      @GetBigPicture  Před 7 měsíci

      印度和越南,小蔡哥都不看好,這兩國家的不給力是中國的大好機會,不過中國正面臨的難題也確實非常嚴峻

  • @fenix20075
    @fenix20075 Před 7 měsíci +7

    日本的工業轉移並不是因為美國反日浪潮引起,而是每個地區當遇到工業轉移進來時,外商除了自己帶錢和技術進來外,還會向當地銀行借上巨款來組建公司和興建工廠,但這些外資並不會準時還款,還有在轉移時生意失敗 (例如最近轉移到越南但失敗的中國紡織業) ,這些債務實際上會滾下來,在工業轉移成功後,商家發大財後全地區的經濟運轉起來,銀行發放出去的資金就是債務,大量債務會涉及利息,當利息慢慢在債務累積下大過工業生產所得的利益時,才會讓商家為了還款而考慮轉移工廠到平價地區,所以美國當時再怎麼反日本都沒能把產業鏈搬回自家,而日本被逼轉移出去的原因亦並非美國而是日本自家債務大爆炸,日本的家族銀行不想破產而是和政客溝通完後將債務轉移給巿民,靠收稅來慢慢把債息填回去,結果造成日本長期消費稅過高,引致內部經濟低迷。這現象可以更好解釋為何中國現在的產業鏈轉移,因為中國現在就是債務大爆炸的年代;相反,美國的貿易戰對真正的經濟影響甚微,原因是世界貿易自由化,被制裁的公司會去其他地方找空殼公司規避美國制裁,而且產業鏈的類別範圍很廣大,美國當局也沒那個美國時間對所有類別的工業產品在世界各地都進行監管,所以引起產業鏈轉移的是不斷滾動的債務和利息而不是老美的陰謀論。

    • @windspell04181220
      @windspell04181220 Před 6 měsíci +1

      要習慣這頻道所要討好的客群是偏紅的,當然一貫這種論調

    • @adaibudai
      @adaibudai Před 6 měsíci

      你说的太片面,中国和日本在政策灵活度上有本质区别
      首先你说的贷款成本高于投资盈利,这是可以通过降息调整的
      再来就是债务大爆炸我不知道你指哪块,如果是房地产,征服现在倾向让银行兜底,毕竟中国的银行都是听政府的

    • @fenix20075
      @fenix20075 Před 6 měsíci

      @adaibudai 那我直接說明現今情況:基本上日本長期低迷正是房巿債務爆炸引起,可以說現在的中國和當年的日本完全一樣,而且政府對策也相近:由銀行自己吃回去,但中國的債務規模遠比當時日本的大,而日本政府是選擇收消費稅填坑救銀行造成長期低迷。如果中國選擇不救銀行,那就是銀行倒閉滿街存戶拿不回自家積蓄 (所以也難怪現在大陸人都買金來避銀行爆炸,但這進一步把經濟推向長期低迷,因為存金會脫離銀行體系而不算是投資,於是大量資金等同壓死在金巿內無法提現出來造成進一步經濟運轉停頓),相對上而言,政府的降準和減息其實都是印銀紙解決問題,即使中國限制外滙流動,但看看阿根廷和委內瑞拉都是限制流動,街巿有街巿價……所以實際上就是人仔被大幅偏值,看看英鎊在卓慧思事件英鎊偏值個十份一她嚇到自己立即辭職,可想而知實際上貨幣大幅偏值就是國際信用破產,因為其他國家手上也有人仔在手,當中國偏值時他們手上的人仔會被逼跟住偏值造成損失,於是中國的結局即使不是委阿兩國也會是土耳其的局面,問題是土雞的地理位置令它再怎麼玩都不可能輸 (可以老屈歐盟……),但中國沒有這種優勢。

    • @xinyuyan-jt3ge
      @xinyuyan-jt3ge Před 6 měsíci

      真正的问题是在广场协议后,日元的汇率几乎翻了一倍,日本的很多工业品不再具有竞争力,这比特朗普给中国的25%关税严重得多

    • @fenix20075
      @fenix20075 Před 6 měsíci

      ​ @xinyuyan-jt3ge 但日本的情況並不受到其太大影響,事關廣場協議本身並無廣範影響性,因為廣場協議的背後操作實際上是大國並不跟進美國印銀紙的策略來任由美元偏值,即代表其他國家的幣值依然變動不大,只要日本將貨品銷往其他地方並不以美元找數,就可以避免美元偏值的直接衝擊性,而轉為與低價美國商品競爭的局面,相反日本可以趁美元大幅偏值時收購還不起錢的美國公司吸收美國科技來增加自身競爭力 (論証就是日本在協議後反而進入「購買美國」時期),但我也認同這招等同把日本從GDP時代改為GNP時代,不再靠本土工業經濟支撐,改成像香港一樣以金融業發展為主導,而這也是晋身已發展國家行列的必經路,但偏偏這種做法就剛好點火引爆日本巨大債務,結果攪出日本本土經濟虛弱,但日本對外經濟還是很強的攪笑局面。然而中日兩者的重點都是:如果沒有炸彈,點火動作不會引起爆炸,但中日身上都埋有債務炸彈,這應該是任何世界工廠都逃不掉的厄運吧。

  • @myhell0411
    @myhell0411 Před 7 měsíci +1

    喜歡你的視頻內容,點贊先!
    但建議配樂要修正,
    太吵了影響了你的表達,
    聽起來也感覺很雜亂無序…
    別讓它喧賓奪主了!
    加油!訂閱支持!

    • @GetBigPicture
      @GetBigPicture  Před 7 měsíci

      真的假的,都是我用心挑選的耶,而且我還做了降噪處理,想不到這樣還會干擾阿...

  • @user-nz1no9vy1h
    @user-nz1no9vy1h Před 5 měsíci +1

    知识真渊博

    • @GetBigPicture
      @GetBigPicture  Před 5 měsíci

      哈哈,這位朋友,感謝支持,新一期故事來囉~!
      『為何晶片產業是台灣矽盾?美國會掏空台積電嗎?』
      czcams.com/video/VAcoFV_ZQo4/video.html

  • @hankchang3722
    @hankchang3722 Před 7 měsíci +19

    只有印度能成為下一個世界工廠,雖然印度有很多地方不足但印度體量大,只要花時間逐步改善就可以了。而且明後年印度的GDP就要超過日本了,很看好印度的內需市場。

    • @GetBigPicture
      @GetBigPicture  Před 7 měsíci +7

      哈哈,Hank你來了,我也覺得印度會有大發展,不過我覺得印度的體質太像亞洲四小虎、巴西了,我以為印度的天花板會比中國還低
      不過,下期影片我資料還沒好好查呢,說不定等下期影片的資料做完時候我又改口了,哈哈哈哈哈

    • @user-zz3ce1vc6l
      @user-zz3ce1vc6l Před 7 měsíci

      sb@@GetBigPicture

    • @davidhsu3443
      @davidhsu3443 Před 7 měsíci +19

      印度就是什麼都答應你,但你來了就翻臉不認賬,很多外資都吃過虧。

    • @user-ny3gw3iq7x
      @user-ny3gw3iq7x Před 7 měsíci +5

      @@davidhsu3443 这说明1.执政者水平不够2.执政者影响力不足 3.民众认知水平不足。

    • @victormeng1952
      @victormeng1952 Před 7 měsíci +6

      做生意最重要的信用印度还远远不够。

  • @HeheLife123
    @HeheLife123 Před 7 měsíci +5

    博主既然是聊经济的,应该对经济周期有一定了解吧?任何经济体都不可能一直持续增长,即便是强大美国也经历过大萧条08年金融危机,中国已经持续了20年的高速增长,现在放缓降速也是正常现象,另外的原因中国出口放缓与世界经济下行密不可分,毕竟中国是世界上140个国家最大的贸易伙伴,如果国外消费上不去,中国出口就会下降,最简单的例子就是美国黑色星期五以前都是排队抢购,现在都看不到人影,另外就是美国零元购,大家都不消费直接明抢😂 商家哪里还有利润进货 哈哈哈

    • @wuwoo8586
      @wuwoo8586 Před 7 měsíci

      黑色星期5過了嗎?

    • @GetBigPicture
      @GetBigPicture  Před 7 měsíci +2

      哈哈,這位朋友,你要說經濟週期的話,我想我們要討論的應該是中國運氣很糟糕,同時遇到多個經濟週期的下行,雪上加霜哪。
      科技創新週期的康波週期、基钦周期、朱格拉周期、库兹涅茨周期、利率週期,全都處在最糟糕的時代時間點上,這代表什麼呢?代表中國面對的這個中等收入陷阱可能是人類使上最難的一個你可以解釋為什麼中國現在的經濟下行,但同時也代表你認同了中國經濟的挑戰極其嚴峻。

    • @HeheLife123
      @HeheLife123 Před 7 měsíci

      过了 感恩节前夕?西方节日不关注 之前看视频 黑五 商店一开们 只有一个人 站在门口 以前都是一开门人乌央乌央的还在门口打架 哈哈哈@@wuwoo8586

    • @HeheLife123
      @HeheLife123 Před 7 měsíci +1

      哈哈哈 再难能难过新中国成立的时候面临 抗日战争内战结束全国百废待兴,国民党卷款而逃 几年旱灾的困难时期吗? 我们中国人都是唯物主义着,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直面困难 解决问题,我们知道经济会下行这就够了,剩下的是制定政策。未知使人恐惧,当你知道未来的路该如何走 你还会恐惧吗?台湾人就是不知道自己的路在哪里,被荷兰殖民,清朝统治,被日本殖民,被蒋介石殖民,被民进党洗脑,现在被美国控制 小青蛙都不知道自己到底是啥物种了 哈哈哈哈 @@GetBigPicture

    • @user-oj4zt7ob1p
      @user-oj4zt7ob1p Před 7 měsíci +2

      幾年旱災,唯物主義者連旱災跟施政錯誤都搞不清楚

  • @user-kh3nz9le4w
    @user-kh3nz9le4w Před 6 měsíci +1

    光是兩國的量體差異,就不存在誰取代誰的討論價值,現實的狀況是東南亞 印度 墨西哥 東歐 都在分享貿易戰下的風險分散紅利,韓國 日本 台灣 也加入重建非中供應鏈😌😌😌😌😌

    • @samwong7175
      @samwong7175 Před 6 měsíci

      重點就是這里!所以習先生去敬酒了

  • @user-gw4lr4lv3t
    @user-gw4lr4lv3t Před 6 měsíci

    👍👍👍👍

  • @bosporu
    @bosporu Před 7 měsíci +4

    或許博主可以做一下關於台灣的視頻。談談為什麼人均GDP差不多薪資卻遠不如日韓,已考慮物價因素也不如。以及台灣這二十年有什麼產業升級和進步嗎,不要跟我說詐騙😂。

    • @popularrrrrrrrrr
      @popularrrrrrrrrr Před 7 měsíci +1

      台灣PPP一直比日韓還要高吧。

    • @GetBigPicture
      @GetBigPicture  Před 7 měsíci +6

      哈哈哈,本頻道一開始就做台灣哦~只是台灣的部份講完了才講到海外市場
      台灣被偷走的薪資,要馬是集中在高科技業、要馬是卡在房地產死水中,沒有流入民生,所以薪資停滯,同時產業升級的資金也跟越南一樣被房地產吃掉了,唉,很不好的

    • @jun6145
      @jun6145 Před 7 měsíci +3

      其實韓國薪資中位數也還未超過日本 當然台灣是太低了 本國人只有4.7萬 含移工4.4萬(台幣)

    • @swallowjones
      @swallowjones Před 7 měsíci +2

      因為台灣的GDP有很大部分是在半導體產業,而半導體產業又不太需要養員工,舉個例子台積佔了全台GDP的8%,但只養了六萬人而已,而且還有些都不是台灣人,再說了台積股權大都是外資阿,講白了台積每次賺100元就有7x元是被外資拿走會回自己的國家,總不能說台積別發股利吧^^~!

    • @GetBigPicture
      @GetBigPicture  Před 7 měsíci

      @@swallowjones 我倒不是說高科技業有問題啦~而是高科技業的人賺錢後,錢去哪了?買房啦~哈哈哈
      反正台灣外貿出口很強,可是錢都沒進去服務業和民生消費,所以非科技出口的人們~薪資仍舊非常低

  • @kico772
    @kico772 Před 7 měsíci +3

    新南向就是個笑話

    • @GetBigPicture
      @GetBigPicture  Před 7 měsíci

      這位朋友,可以多說點你的見解嗎?願聞其詳

    • @kico772
      @kico772 Před 7 měsíci

      @@GetBigPicture 我從南向拿了2000萬貸款政府整個放水流完全不屌你,只關心預算是否花完,新南向黑洞一大堆,估計有一堆人拿了貸款的錢就跑路的,新聞沒爆而已

    • @TOM-tj5fd
      @TOM-tj5fd Před 6 měsíci

      @@kico772 谁都知道吧,哪有卖水果到出口国,甚至强行补贴运费卖水果的.意识形态害死人.😅

  • @user-qx6qg6wr3v
    @user-qx6qg6wr3v Před 7 měsíci +1

    台灣經濟轉型了順帶也把房價也轉型了 真暖心 你們要自立自強

    • @GetBigPicture
      @GetBigPicture  Před 7 měsíci +1

      台灣經濟轉型的那幾年,是房價緩漲的同個時間段哦~這點台灣還是不錯的~可惜後續又是房價亂漲一通了

  • @commie5211
    @commie5211 Před 7 měsíci +2

    日韩台直接略过,新兴产业,没一个在日韩台,取代只是时间问题。互联网巨头,人工智能,新一代太阳能/核能/风能,电动车,航天,日韩台连门都摸不到。现在有可能推动下一次产业革命的领域,只有中美在竞争,也只会在中美发生。中国不存在中等国家收入陷阱,只有没能力竞争竞争最新产业的地区才会有中等收入陷阱,比如日韩台。

    • @GetBigPicture
      @GetBigPicture  Před 7 měsíci

      哈哈哈,那祝中國發大財了

    • @jackzhou4813
      @jackzhou4813 Před měsícem

      他们总共加起来才多少人口土地资源?哪能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能保住现有产业不衰弱就很OK了,真以为是全能型战士啊,啥都能干。。。。。。人的精力是有限的,盘子太小只能专攻某个领域。新兴赛道上也只有欧盟 美国 中国有这个条件去做

  • @xuemingzhong2873
    @xuemingzhong2873 Před 7 měsíci +7

    小蔡,你說的幾個觀點貌似邏輯上都對,但卻忽略了最根本的問題所在。資本是看利潤的,利潤是看成本的。越南可以建基礎設施,時間成本呢?越南可以和中國買供應鏈,那運輸成本呢?越南可以和中國買化工金屬等原材料,那貨物轉口成本呢?越南有1個億的低端消費市場,中國是14億的全階段消費市場,市場成本呢?有沒發現要低成本就最好在中國做?之所以現在出現製造業外流,不過是外部政治干預的結果而已,可是經濟的規矩是一個人或是一個政府,甚至我就說一個國家能扭轉的嗎?這裡我給美國打個大大的問號

    • @user-me8bn8yi2g
      @user-me8bn8yi2g Před 7 měsíci +2

      一切的問題就是中國的成本在提升啊

    • @sunnypheonix5638
      @sunnypheonix5638 Před 7 měsíci

      大多数台湾人很蠢,为什么,因为中国不像其他国家按照美国那一套转移逻辑1-中国拥有世界最全的产业和供应链,其他国家没有的,下到衣帽上到太空,全世界最全,2-中国已经有了自己的一套供应链上下游,不会按照美国那一套走,这也是为什么美国怕中国,美国可以搞趴日本,但是不可能搞趴中国,台湾人脑袋单线条

    • @sunnypheonix5638
      @sunnypheonix5638 Před 7 měsíci

      @@user-me8bn8yi2g 大多数台湾人很蠢,为什么,因为中国不像其他国家按照美国那一套转移逻辑1-中国拥有世界最全的产业和供应链,其他国家没有的,下到衣帽上到太空,全世界最全,2-中国已经有了自己的一套供应链上下游,不会按照美国那一套走,这也是为什么美国怕中国,美国可以搞趴日本,但是不可能搞趴中国,台湾人脑袋单线条

    • @xiaoxiao2259
      @xiaoxiao2259 Před 7 měsíci

      @@user-me8bn8yi2g 人力成本在显著提升,其他成本因为进一步规模化生产和人民币升值带来的进口矿产品价格下降的原因,其实在下降。实际上主要向外迁移的还是劳动力密集的行业。而台资主要擅长的也是这一块,所以台湾朋友感受会相对明显。
      现在中国在逐步产业转型,低端产能除了满足本国市场所需以外,其实产能都会陆陆续续转移到其他周边国家。我举一个例子吧,今年中国本国车大概国内能卖2700万辆,其中国产品牌大约在1500+万辆,出口500万辆,其中国产品牌400+万辆。这些产业的变革就是这几年完成的。这也是为什么今年全球经济下行,外贸型国家出口都不同程度的下降,但中国总体还能保持平稳还稍微增长的原因。就是中国已经基本上完成产业转型了。高端制造替代低端制造。
      越南如果经济能提升,总的来说对中国是好事。周边国家经济发展,才能更多的提升整个亚洲在世界的话语权,而对于东亚的中心中国来说,产生的影响利远远大于弊,所以,越南如果能承接部分中国溢出的产业,对中越来说,是双赢。

    • @KingsJHSD
      @KingsJHSD Před 7 měsíci +3

      ​@@user-me8bn8yi2g成本高那是低端制造业 中高端升级后都是走高附加值路线完全不影响 再说市场在哪东西卖哪更符合资本逐利的头等选择。

  • @user-ib5nu8jx6n
    @user-ib5nu8jx6n Před 6 měsíci +2

    越南人民感谢中方的无私奉献。

  • @zzxxccvv6293
    @zzxxccvv6293 Před 7 měsíci

    讚 唯一就是更新率 提升了XD

    • @GetBigPicture
      @GetBigPicture  Před 7 měsíci

      下下周應該能再發片,現在有個穩定輸出的實習生了,下周開始再培訓兩個
      雖然培訓初期他們沒辦法有產出,但應該可以慢慢從兩週一片進步到一週一片

    • @zzxxccvv6293
      @zzxxccvv6293 Před 7 měsíci

      @@GetBigPicture 加油

  • @ling-qz2eb
    @ling-qz2eb Před 7 měsíci +4

    台灣~股市上萬八~經濟最輝煌的時期和最受國際重視!就是這7年多~感謝小英總統&民進黨的努力&愛台灣的所有無名英雄們~~挺台灣~~閃耀全世界~~經濟日不落國~永續民主自由

    • @davidhsu3443
      @davidhsu3443 Před 7 měsíci +5

      大家都很努力,別替政黨吹噓!

    • @wuwoo8586
      @wuwoo8586 Před 7 měsíci

      通緝犯還在美國。
      czcams.com/video/qGzSOA06_QI/video.html

    • @user-es2tx2my6r
      @user-es2tx2my6r Před 7 měsíci +1

      我看了一下台湾科技业和制造业的数据,2023年都是负增长,但是房地产和股市成绩亮眼,只是个人观点哈,就是台湾的资本发现科技业和制造业利润和预期不足,资本逐步进入楼市和股市,个人观点,这对台湾可真不是什么好事,如果金融资本不回归实体经济,来个索罗斯那种东西,就危险了!大陆情况,恰恰相反,大陆股市十多年没怎么成长,楼市从2019年就出现拐点了,大量的资金在共产党的强迫下流入制造业和农业,实现了固本增利,这就是美国得贸易战和科技战没有打垮大陆得根本原因!

    • @GetBigPicture
      @GetBigPicture  Před 7 měsíci +1

      @@user-es2tx2my6r yes,說的沒錯,房地產就是癌症,經濟體的血液劉去滋養無用的癌細胞?那就是慘囉~
      但是~中國的狀況更像是日本經濟泡沫化時候的狀況,要是通貨緊縮了(也就是幾乎是內地所說的消費降級),那中國的狀況可不樂觀~當然中國政府的超強管制能力會讓中國比日本更能應對,但挑戰仍然嚴峻

    • @edem0703
      @edem0703 Před 7 měsíci +4

      股市上萬八是因為美國印太多錢,資金不想投入實業,房地產又太貴,只好先進股市擺著,政府根本沒有什麼貢獻。

  • @keep_calm_and_carryon
    @keep_calm_and_carryon Před 10 dny

    我是駐越南的台灣藉高級職員,我用一年時間學會越文,越南的問題是網路,水電及嚴重的貪污問題,越南勞工素質好過中國一倍,薪水只要一半,公共建設做好就有可能。

  • @HungNguyen-qc5sk
    @HungNguyen-qc5sk Před 2 měsíci

    Việt Nam tôi còn rất nghèo, còn phải cố gắng rất nhiều mong các bạn cùng hợp tác làm ăn nhưng xin đừng đem ra so sánh với nước này nước kia

  • @tadsu8466
    @tadsu8466 Před 7 měsíci

    哈哈哈哈

  • @user-jx1rg3nz2l
    @user-jx1rg3nz2l Před 6 měsíci

    建議BGM可以再小聲一點

  • @heian8195
    @heian8195 Před 6 měsíci

    我覺得越南要成為世界工廠必須改革
    如果不改革永遠都不可能成為世界工廠 頂多就是外資多設立的一間工廠而已

  • @u9835010
    @u9835010 Před 7 měsíci

    背景音樂可以小聲一點

  • @WeQ-sm7ix
    @WeQ-sm7ix Před 7 měsíci +2

    要找個國家頂替中國世界工廠是很有難度,越南人口就是最大問題以外,如果要去發展印度最大的阻礙一樣是宗教和各種禮俗,和中國完全勞苦命的工作方式不同,所以最大解決方案就是找好幾個國家去慢慢消耗,加上少了中國這個十幾億人口的大市場,國際上需求量也會降低的。

    • @ethos0712
      @ethos0712 Před 7 měsíci

      不是人口多就代表市場大,要買得起,有消費力的才能稱得上是市場!

    • @user-oc4pi6ls9r
      @user-oc4pi6ls9r Před 6 měsíci +1

      ⁠@@ethos0712中國好像已經超過美國是全球最大市場。以汽車為例,中國是全球最大汽車消費市場。

    • @user-hg4po7in9z
      @user-hg4po7in9z Před 6 měsíci

      难怪台湾的房市、车市傲视群雄,只因台湾人的购买能力太强👍🏻

    • @wayneyu706
      @wayneyu706 Před 6 měsíci

      @@ethos0712 逻辑太呆湾了XD

  • @coallarz9214
    @coallarz9214 Před 6 měsíci +1

    国内最大的问题是,有些落后地区因为有财政转移,变的越来越懒惰,不思进取。企业去投资想的不是如何发展,而是如何受贿,就如我老家(与其他市的交界)来说,因为在高速路口,而是高速路口附近地理也好,就想投资盖场(本地工人很廉价,3k一个月底薪好像),但是镇政府想的不是如何支持而是要让他们给多少钱(听乡里人说说)。而隔壁市的那个镇,直接拨的一块地给开发商,不好的是那个地不平整,但好处是免税。之前坐车回去经过那,看到好多挖掘机在填平山头。
    我个人觉得还是这几年扶贫的具体细节有问题,有些人好吃懒做送什么吃什么,连给养的小猪仔也不放过,还要继续扶贫这种人。有些活该穷的人扶不起来的人就该让他们看下去才对。

    • @user-dd2bl8rx4b
      @user-dd2bl8rx4b Před 6 měsíci

      身为广东人,我很心痛,广东一半税收要上缴,广东是最大对外省转移支付的省份。欸,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 @coallarz9214
      @coallarz9214 Před 6 měsíci

      @@user-dd2bl8rx4b 感觉不止,听说抽走近九成,但不知道是深圳还是广州

    • @user-ek2sx2ue8y
      @user-ek2sx2ue8y Před 6 měsíci

      不扶也不行的,不然他们会成为社会犯罪的来源

  • @user-sz6ej2yl9h
    @user-sz6ej2yl9h Před 6 měsíci +2

    越南是無法取代中國 也無法成為世界工廠 但是往後幾年越南會一片欣欣向榮 而中國會是一片慘淡 不是嗎

    • @GetBigPicture
      @GetBigPicture  Před 6 měsíci

      哈哈,影片中不就是這個結論嘛,哈哈
      說來,剛剛小蔡哥發了新的影片,是關於國共聯合到會戰,延伸思考現在台灣總統大選的藍白合議題的故事,如果有興趣的話,歡迎支持一下哦 czcams.com/video/V-SvuYaFtpw/video.html

  • @user-nx7gd9xi3q
    @user-nx7gd9xi3q Před 6 měsíci

    會會會

  • @cyfnm861
    @cyfnm861 Před 7 měsíci +2

    印度要先解決他們文化和宗教問題才有可能取代中國,印度女性大部分沒在工作,比起中國男女都能成為勞動力可用的勞力出現差距!
    印度是民主國家,無法像中國一樣人民一致遵從國家政策,大家意見問題一大堆會拖累效率!

    • @ringshineo4948
      @ringshineo4948 Před 7 měsíci

      印度最先要解决的是各邦自治的问题...经济政策,税收,邦与邦之间的税差,都是大问题,这些实际操作的基本层面都解决不了,水、电等问题也就解决不了,文化和宗教都还在后面了

    • @GetBigPicture
      @GetBigPicture  Před 7 měsíci

      我覺得最大的問題還是行政低效,像是歐盟各國林立,彼此間要合作已經夠難了,印度可能還比歐盟更嚴重...不過細節我們下隻影片探討囉,哈哈哈

    • @cyfnm861
      @cyfnm861 Před 7 měsíci

      @@GetBigPicture 人口太多學中國那一套政治體系確實真的比較好管理🤣

  • @cc7980
    @cc7980 Před 7 měsíci +2

    還有一事~有沒有聽過越南人民喜歡革命資本家這事,越南和大陸不同,大陸文革後自己玩怕了革命,越南的工人可是很喜歡玩的~~~

    • @GetBigPicture
      @GetBigPicture  Před 7 měsíci +1

      真的假的,所有這種『鬥爭』的思維,最後都會成為很可怕的辦公室政治,進而拖垮企業和政府的效率,這是我在中國工作時候的體悟

    • @kginvega1211
      @kginvega1211 Před 7 měsíci

      @@GetBigPicture 有一年排华 把厂都打砸了,台湾人开的厂也砸了不少。好像就韩国厂没人砸。韩国才是越南最大金主。

    • @army8756
      @army8756 Před 7 měsíci

      @@GetBigPicture 越南工人,是東南亞最愛鬧罷工的,我們工廠中最愛當抓耙仔的也是越南人.

  • @user-ny4mo8gs5g
    @user-ny4mo8gs5g Před 7 měsíci +1

    初出矛驢打工仔心態。公司我最棒,您不會開除我的,無我存在您公司肯定倒閉,我要求加薪您必得答應,不言我離職去,您公司必誇台。最後結果此人被老闆開除了。原因是地球不會因您而不轉。年長的生活体驗。

  • @user-ov2zb4sz1n
    @user-ov2zb4sz1n Před 6 měsíci +1

    说的有道理,但是越南的体量很难取代中国大陆,而且只要中国大陆市场够卷,杀出来的品牌也很有竞争力,如果让中国大陆在高科技领域突破,欧美的优势很难保证了。现在即是死路,也是死中求活,如果活过来那很可能像台湾出现台积电那样。

  • @Yuanmaolin
    @Yuanmaolin Před 6 měsíci +1

    以越南的政治體系來看,遲早會變成第二個中國:政府政策造成外企困擾,外企再度外移

  • @weilin3539
    @weilin3539 Před 6 měsíci +1

    不只越南,業務會分散到印度印尼墨西哥等多個國家

  • @singledawn310
    @singledawn310 Před 6 měsíci

    体量太小是硬伤,印度还有可能

  • @novau3845
    @novau3845 Před 6 měsíci

    挺中立的评价 有价值

    • @GetBigPicture
      @GetBigPicture  Před 6 měsíci

      哈哈,感謝支持
      說到中國來,剛剛小蔡哥發了新的影片,是關於國共聯合到會戰,延伸思考現在台灣總統大選的藍白合議題的故事,如果有興趣的話,歡迎支持一下哦 czcams.com/video/V-SvuYaFtpw/video.html

  • @darrenlim5112
    @darrenlim5112 Před 7 měsíci

    泰國央行幾年前有提過一個鄰國,有很多數據都和1996年時亞洲金融風暴前的泰國不謀而合。而我對比了資料,竟然是越南。

    • @GetBigPicture
      @GetBigPicture  Před 7 měsíci +1

      哈哈,所以已古鑑今,很多越南的判斷也就瞬間清晰明瞭了

  • @realblack177
    @realblack177 Před 6 měsíci

    20多年前,台商去中國設廠也三不五時停電就只能停工

  • @jameschen7661
    @jameschen7661 Před 6 měsíci

    不可能取代,只要看人口基數就知道這根本不應該提出的問題。

  • @caocaohehe
    @caocaohehe Před 7 měsíci +1

    越南会先承接一些低端和装拼的项目。
    特别是装拼, 可以作为中国出口和国际进口的
    中转。

  • @user-dx8jo8um1y
    @user-dx8jo8um1y Před 6 měsíci

    廣西不是有條輸電線直接輸電過去嗎。

    • @GetBigPicture
      @GetBigPicture  Před 6 měsíci

      對的,影片中有提到中國輸電的這一部分哦~
      說來,剛剛小蔡哥發了新的影片,是關於國共聯合到會戰,延伸思考現在台灣總統大選的藍白合議題的故事,如果有興趣的話,歡迎支持一下哦 czcams.com/video/V-SvuYaFtpw/video.html

  • @llloo6592
    @llloo6592 Před 6 měsíci +1

    我觉得越南很难成为高等收入国家,单从政治分析,夹在中美之间终究是小国家,军事、政治都没有足够国际影响力,而且既不是中国,更不是美国的亲密小弟!两个国家都不想去便宜他的,大国控制未来走向,大国博弈,给不给你小国发展机遇大国说的算,小国只能是被动的的。即使获得了机遇与财富,也很难长久守住自己的摊子,大国一个政治小手段你可能就停滞十年发展。

  • @user-bl5ne1hj4c
    @user-bl5ne1hj4c Před 6 měsíci

    也有人討論印度有機會超過中國,也有人說很多科技廠都往墨西哥發展。

  • @army8756
    @army8756 Před 7 měsíci +1

    越南要成為發達經濟經體,除了硬體的建設.高素質勞動力也要加緊開始培養啊,否則別人即使要給你技術,你也接不住的.

    • @GetBigPicture
      @GetBigPicture  Před 7 měsíci

      對的,越南現在體質還太差,跟日本還有亞洲四小龍都不能比

    • @ethan06089
      @ethan06089 Před 7 měsíci +1

      發電是越南的主要問題,所以綠電門檻應該也過不了。

    • @GetBigPicture
      @GetBigPicture  Před 7 měsíci

      @@ethan06089 越南有在考慮綠電!?真的假的~我收集資料沒查到這一段

    • @waffenss1234567
      @waffenss1234567 Před 7 měsíci +1

      越南也在強力發展離岸風電
      應該說,他們是什麼電都想要
      因為發展太快,才電力不足.
      不足就沒啥能挑,我都要
      2030越南離岸風電目標6GW
      越南東南部海岸地區,平均風速每小時10-11公里為良好場域
      何況代工出口業要求RE100綠電
      不加緊做還真的不行

  • @a26732943
    @a26732943 Před 7 měsíci +1

    2020年就有這打算了,但現實就是大家看到的。

  • @lambor1017
    @lambor1017 Před 6 měsíci

    這個要看整個東南亞不能只看越南,泰國印尼跟馬來西亞

  • @user-tf1wi9bz9f
    @user-tf1wi9bz9f Před 7 měsíci +1

    靠越南是不可能,但將製造產能分散到世界各個未開發或發展中國家,就是必然發生的事情。
    除了產能轉移,也能培養新興市場。

    • @chm-mp4fj
      @chm-mp4fj Před 6 měsíci

      可以,问题是这样带来的通胀大家都要一起受着

    • @user-tf1wi9bz9f
      @user-tf1wi9bz9f Před 6 měsíci

      @@chm-mp4fj
      通漲已經是現在進行式了
      中國疫情封城3年導致生產效率降低,美中貿易戰關稅增加,中國外單減少被轉移至其它國家,俄烏戰爭,以巴戰爭。
      再者,除非中國永遠不增加工資,如同中國專家說的勞工低薪能保持製造業優勢,以及永遠不追求環境評估,地價永不上漲。
      不然還是會通漲。
      現在轉移市場還來的及,不可能這麼快就轉移完成,需要10年以上的漫長期,你認為10年以後中國勞工的薪資還會一樣嗎? 就算不幸衰弱10多年薪資保持一樣,物價也早就不同了!

    • @user-hq4xi5bo1q
      @user-hq4xi5bo1q Před 6 měsíci

      @@user-tf1wi9bz9f 查查撤离的外资你会发现,大多是低端产业,如,台资电子组装,成衣制造,超商,还有些是竞争失败的产业,如日韩的个别车企等,还有就是受美国制裁限制的芯片业,但是,高端化工,汽车零配件,新能源,生物技术等外资,还是在大举投资中国。。残念!且,中国的产业升级是有成效的,看出口产品结构会发现,高附加值搞科技产品占比还在逐年增加。另外,中国消费市场在加速分层,高端奢侈品,高端白酒,国产汽车等,销量和价格都在逐年增长!茅台越涨价,卖的越好,国产汽车价格逐年升高,销量和占比也在逐年增加。所谓的消费降级,其实的低端库存出清加上消费下沉,以前造太多低端产品的库存了,加上网购等下沉到农村,看上去低端消费品价格跌的厉害。再看中国国内消费总额增长,依旧还是在缓慢增长。。。这是中国产业升级阵痛期。。大概需要5年以上消化。。

    • @user-kn1oo1be4r
      @user-kn1oo1be4r Před 6 měsíci

      @@user-tf1wi9bz9f 2020 2021中国生产没有出问题
      2022 4月份拖了半个月 然后快速恢复,但是印度越南经历疫情时可是拖了三个月的 然后欧美非要揪着这半个月不放,迁走了部分制造业

    • @user-tf1wi9bz9f
      @user-tf1wi9bz9f Před 6 měsíci

      @@user-kn1oo1be4r
      很難判斷是否沒有出問題
      封城確實導致許多生產停擺,從而影響上下游的產業。
      但也有疫情、俄烏戰爭的影響,導致全球經濟面臨衰退,加上晶片荒等問題,減少了本該有的生產需求。
      所以中國在疫情期間的經濟不太好看,兩者原因皆有,只是比例不同。
      而封城帶來的問題,更多的是中共政府政策上的不確定性,本來只封一個禮拜後來變成一個月的案例太多了,此舉也導致外資信心流失,加上美中貿易戰等因素也讓外資受到影響。
      如果如你所言都沒問題,我想疫情解封後應該很快就要恢復到2019年的狀態,事實顯然並非如此。
      疫情三年影響的事情太多了,2019年時幾乎不能想像今日中國會有這樣的光景。

  • @sjfbrkdnjrkdkajdjoajfok-2
    @sjfbrkdnjrkdkajdjoajfok-2 Před 2 měsíci

    美国对日本,和美国对中国,这成本可不一样,几乎是两回事。中国好歹人口多得多,消费市场支撑本土制造业,并且主权完全独立。日本当年可以抗衡美国的资本可以弱得多了😂

  • @DQINE
    @DQINE Před 6 měsíci

    还算客观

  • @user-zv9mn1ii7o
    @user-zv9mn1ii7o Před 7 měsíci +1

    以後沒世界工廠之稱了(都拆分散了,中,印,越,印尼等)

    • @GetBigPicture
      @GetBigPicture  Před 7 měsíci +1

      哈哈,同意,不過如果第三次世界大戰之後,可能又會有集中化的狀況再次出現吧~

  • @user-hh4yp5qr9m
    @user-hh4yp5qr9m Před 7 měsíci +1

    拿一个亿和14亿作比较,有没有考虑过 可劳动力年龄比例

    • @GetBigPicture
      @GetBigPicture  Před 7 měsíci

      所以這位朋友,你的觀點是越南可以用一個億人力來成就世界工廠嗎?其實可以的,像是當年日本也是這樣子做到的,不過當今的越南要達到日本同樣結果,恐怕難度不小哦

    • @user-md5ge9cu2w
      @user-md5ge9cu2w Před 7 měsíci

      ​@@GetBigPicture日本当年和现在的越南还是有非常大的差别,首先日本当年的市场跟现在的市场完全不可同日而语,甚至大出一个数量级,产业链条也更长更复杂,越南能拿的出手的服装鞋帽箱包,加上电子产品组装这些产业就能称作世界工厂,那你也太小瞧这个世界了,都不说这些商品庞大的上游环节越南无法自产,其他各个门类商品,电器,器械,汽车,船舶等等稍微高端点的商品门类哪一个是越南能够生产制造的?即使你文中说的欧美扶植,那成本呢?是跨几大洋跨数个国家开采,冶炼,研发,生产,组装成本高还是在一个行政体系内,几个省级行政区之间,沟通便利和高效物流,产出的商品成本高?而要配套这个庞大生产体系的社会环境根本不是一个一亿多人口体量的国家能承载的了的

    • @GetBigPicture
      @GetBigPicture  Před 6 měsíci

      @@user-md5ge9cu2w是,時代不同了,所以通篇影片雖然有這個Bug(一億人太少?那當年日本怎麼作為世界工廠的?)
      但是看來大家也沒怎麼意識到這個Bug,哈哈

  • @user-st3mk9yf8o
    @user-st3mk9yf8o Před 3 měsíci +1

    印度倒是有可能,但目前前景不明

    • @user-kv6em6bc2t
      @user-kv6em6bc2t Před 2 měsíci

      你去印度转一圈就知道可能不可能了😅

  • @user-ly7un3oo3n
    @user-ly7un3oo3n Před 6 měsíci +1

    總之,還是發展農業畜牧養殖才是最穩固的,澳洲跟紐西蘭就是這麼穩!

    • @mooian
      @mooian Před 6 měsíci

      你以为每个国家都是地广人稀吗 ,

    • @lorichiang839
      @lorichiang839 Před 6 měsíci

      你確定?😅

    • @angsong0618
      @angsong0618 Před 6 měsíci

      跟他们比?澳洲这么大只有两千万人口啊,新西兰只有几百万啊。他们的资源都够他们分了。东亚东南亚人口怪物房,不努力过不了他们那种生活的😂

  • @kennyko8227
    @kennyko8227 Před 6 měsíci +1

    我對越南永遠不能取代中國世界工廠,用人口這點來說明有點疑問。當初日本人口也才一億,接盤的四小龍人口加總也不到一億,會不會世界工廠的生產人口其實只需要一億? 你看目前中國經濟正陷入通縮,不正說明中國生產過剩,世界工廠生產的人口不需要14億這麼多?

  • @user-np7dg7ho1k
    @user-np7dg7ho1k Před 6 měsíci

    赞同,太难取代中国了,其他的国家要用的设备,原料,配件什么的,还是要从中国进口,就只是看起来厉害,其实是做最多的工,利润又没多少,攒那一点钱,还有可能牺牲自家的环境。

  • @user-dh6sr3sf7e
    @user-dh6sr3sf7e Před 6 měsíci

    这个问题的根本就是技术创新和进步。我的观点是中国还没遇到中等收入陷阱,因为中国现在产业链是大而全,正在往高端冲击。中国现在真正有优势的产业,就是电动车,太阳能和中端机器制造包括芯片和传统汽车发动机等,即便是传统的纺织业和农业,中国也只是来到中端偏上的位置。结论,中国正在中产陷阱上空,但不会现在就进去,因为中国的规模和制度决定了,中国可以拿到当今人类的最高的科技,只是阻力会越来越大,但中国会成功。但这之后才是中国要面临的中产陷阱。因为中国的体量之大,导致现在人类科技不足以让每一个中国人都过上现在欧美的生活,只有人类再次实现科技突破,并且由中国主导,那时候中国才能跨过中产陷阱,真正的进入发达国家行列,引领全人类的发展。所以道阻且长,任重道远啊

  • @timmycool6337
    @timmycool6337 Před 6 měsíci

    抛开政治偏见 实事求是 公正的博主❤

  • @user-fq7vd2iw7h
    @user-fq7vd2iw7h Před 7 měsíci +2

    越南的生產線不完整,基礎建設還落後大陸幾拾年,尤其缺電缺原料,零配件完全依賴中國,昨天報導越南加税,外商台商中國工廠開始外移,怎樣去取代中國?

  • @yan3421
    @yan3421 Před 6 měsíci

    越南关键是劳动力人口和大陆不是一个等级的,所以制造业规模也不可能一样…

  • @beckyliou86
    @beckyliou86 Před 7 měsíci

    東南亞要飛黃騰達了~

  • @user-nc4xe7ck7w
    @user-nc4xe7ck7w Před 6 měsíci

    這集的音效跟畫面有點小下滑,音效太大聲且錄製的畫質怪怪的~

  • @jun6145
    @jun6145 Před 6 měsíci

    越南的薪資中位數正在追上泰國。越南是台幣8000-8500,泰國是台幣11000。

  • @user-oq6lv2dn2n
    @user-oq6lv2dn2n Před 2 měsíci +1

    越南工人的工资已经涨到3000人民币了,那越南的优势是什么?

    • @GetBigPicture
      @GetBigPicture  Před 2 měsíci

      這位朋友,你可能不知道的是,越南便宜的除了人之外還有地,你知道現在中國供應鏈重鎮的那些工廠所在地,地價有多高嗎?
      你把中國企業的成本想少了

  • @millsonliu
    @millsonliu Před 6 měsíci

    影片整體內容很棒,就是背景音樂真的太大聲了,完全喧賓奪主.有點吵有點費耳朵

  • @user-dg5bq4op4e
    @user-dg5bq4op4e Před 7 měsíci

    感覺近年越來越多臺商臺幹從大陸遷至越南了,我看到大陸官方的數據指出在大陸的臺灣人只剩十多萬人了,可見蠻多去東南亞和印度了

  • @user-iz1qs5nj5p
    @user-iz1qs5nj5p Před 6 měsíci

    理性!中立!客观!优质!

  • @sunji558
    @sunji558 Před 6 měsíci +1

    中国一半人口是穷人,现在投资者都撤出中国了,为什么还要来越南打工?为什么这么多富人还要去这个贫穷的国家工作?

  • @waffenss1234567
    @waffenss1234567 Před 7 měsíci +1

    其實這論點暗藏偏激,什麼都說成美國想要怎樣,一直暗示某種疑美...
    其實產業遷移主要是商業自由經濟,就算沒有美國,商人也會自動追求低成本.
    就像台商韓商早在貿易戰之前就開始往東南亞去,關鍵是五險一金與工資提升
    那時候甚至美國完全不想照中國麻煩,中國也還沒有搞新疆再教育營....
    美國不是造成供應鏈遷移原因
    美國川普政府只是看到趨勢,就加速它,變成政策趨勢,但已經晚了部分商人腳步幾年了.
    中國也不是因為被美國弄就變成戰狼,中國早在更早就打算
    厲害了我的國,開始戰狼化
    別讓中國不開心的民族自信想法,很早就成形並擴大
    本國國內民族情緒氛圍才是戰狼溫床主因. 沒有美國疑中也一樣會戰狼.

    • @GetBigPicture
      @GetBigPicture  Před 7 měsíci +1

      你說的其他轉移是必然的,這我認同的,影片中也是持類似觀點
      美國對日本的貿易制裁是很明確的哦~各種301調查條款和關稅制裁,這從美蘇冷戰、日美貿易戰到今天的中美貿易戰不斷重演,已經重演到美國都不用裝清高了
      在我看來,美國打壓追趕國是陽謀而非陰謀論了,太明顯了

    • @waffenss1234567
      @waffenss1234567 Před 7 měsíci +1

      ​​​​​​​​​@@GetBigPicture與其說什麼陰謀陽謀,我認為那只是必然,
      美國也是順勢而為,不是創造時勢,所以他們想要製造業回流卻辦不到,因為商人其實不會聽政府的. 美國政府只能順風操作,像日本所謂被打壓,其實更重要是,日本富起來了,成本太高了,本來日企就開始降低成本往亞洲鄰國跑,
      無論有沒有美國干預,商業製造逐低成本而居都要發生的.
      美國只是看定趨勢 根據自身利益進行加速或減速.
      就像中國現在也無法阻止中企也去東南亞降低成本分散產能
      因為那是商人企業生存之必須
      中國立場頂多是既然確立非移的趨勢不可,我不如參與其中提供原物料設備,至少東南亞技術升級前,我還能賺最後一筆. 因為我不參與,別國企業也會參與扶持東南亞,那我反而一無所獲.
      就像當年台韓知道中國來料加工,供應鏈什麼都缺,但台韓不會想控制供應鏈設備零件不給中國來保住自己製造地位,因為沒有意義,我不做也會有別人做
      其實無論美國 日本 台韓 中國
      在供應鏈因為成本轉移時,能做到的都很有限.
      你可以說各國有自己的陰謀陽謀,但有點廢話,大趨勢沒有改變. 各國政府無法逆轉市場機制.
      各國政府能做的就像順應趨勢去加速或減速,在此轉移過程
      希望自己產業還能分到一杯羹.
      至於轉移過程結束後 被培養起來的國家變成自己競爭者,那是15年20年以上的事,每個國家都必須先處理當下產業問題,其實無法考慮太遠,因為變數太多.
      既然不可能阻止別國順風發展起來,就順勢在過程中盡量保持本國利益就好.
      反正20-30年後再次啟動供應鏈遷移,也是下一代的事了
      PS: 我說的是一般民用產業
      不含國安航太之類關鍵戰略產業. 戰略產業有瓦聖納之類跨國協議,已經不是單一國家政府能自己決定的.

    • @waffenss1234567
      @waffenss1234567 Před 7 měsíci +1

      後來很多研究其實認為美國80年代對日制裁並沒有明顯效果,日本還是長期佔領電子業與汽車業巨頭地位,
      但日本自身結構問題才是其後續衰退原因.
      (不過美日貿易戰加速本來就”必然發生”的供應鏈移往台韓,
      但我重申不是美國造成,是美日一起造成,因為日本成本太高,美國只是順勢推一把)
      坊間無腦認定廣場協議導致日本轉弱,其實有點懶人不思考
      比如美帝有矽谷文化,在製造不斷受創下,誕生資訊業,誕生fabless,現在誕生AI......
      產業轉移,就創造新的產業啊...
      日本僵固的會社一條龍文化
      日本會社傳統 員工須為公司犧牲,發明創造所有權歸屬公司
      重視階級輩份 研究者自由度很低,做甚麼小東西要層層簽字
      導致美國那些獨立新創幾乎永遠不會誕生在日本會社文化中.
      導致日本成本高而產業轉移後,日本會社很難創造新的更潮的全新東西....
      中村修二發明藍光led甚至是違背公司指示自己幹,偷投論文
      會社最後又接受成果,中村一無所獲離職,很久以後獲得獲諾貝爾物理學獎
      中村修二名言:
      在日亞工作時,買支鉛筆也要上司簽字
      在日本發明只能拿獎金 但在美國可創業,差別大
      自己研究動力是憤怒 在日本做研究沒前途

  • @sandy4000
    @sandy4000 Před 6 měsíci

    下篇講講墨西哥的啦

  • @amandagrant4331
    @amandagrant4331 Před 6 měsíci

    越南的基礎設施(比如供電)太差了,這個依靠所謂的 自由競爭 解決不了,必須仰賴政府的執行力。
    事實上印度的供電也不行,幾乎每天都停電。
    供電不是高科技,但能夠檢驗一個國家的組織管理水準,尤其是發展中國家。

  • @YakHong
    @YakHong Před 2 měsíci

    越南, 尤其是北越, 女做工男在家的情况十分普遍. 三五成群, 街头蹲着喝茶大有人在. 你说那里的上进心?

  • @fenggu5697
    @fenggu5697 Před 2 měsíci

    部分取代,完全取代不可能,量级不对等

  • @Brandon.R888
    @Brandon.R888 Před měsícem

    越南🇻🇳就是一個廣東省 但也夠他吃了
    中國真正的對手是印度 未來20-30年中印戰爭的可能性很高

  • @user-yc5gn7bi9c
    @user-yc5gn7bi9c Před 6 měsíci

    四小龍才多少人口,南韓5000灣萬,台灣2300萬,香港700萬,新加坡500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