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去日本旅遊!日本國寶級文物首度來臺展出!荷蘭人來台是福還是禍?朝聖歷史課本上文物的真跡|臺南|臺史博|臺灣史|荷蘭東印度公司|跨‧1624:世界島臺灣|國際特展

Sdílet
Vložit
  • čas přidán 20. 02. 2024
  • 【本集乾爹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臺史博以1624為題,乘著「跨越」的視野,邀請大家一起重新理解這個年代。
    ⚓【跨‧1624:世界島臺灣】國際特展
    📆 展 期|2024年2月1日~2024年6月30日
    ⛵跨1624專屬官網| 1624.nmth.gov.tw/home/zh-tw
    【製作團隊】
    主講:工頭堅。旅行長
    企劃、腳本:柯柯
    剪輯:彥然
    【加入頻道會員,每月定額贊助工頭堅】
    / @ctoken
    #臺史博 #日本 #荷蘭 #荷蘭東印度公司 #臺灣史 #台南 #南蠻人 #大航海時代

Komentáře • 101

  • @ctoken
    @ctoken  Před 3 měsíci +34

    喜歡軒竹唱歌,還可以點這邊繼續看下去(柯編):czcams.com/video/EVxNYl1P-xk/video.htmlsi=IHvRB8AbSgkqvr3m

  • @yiyaolee9919
    @yiyaolee9919 Před 3 měsíci +11

    看了工頭堅介紹,趁228特别從台北南下看展,剛好在會場看到 1:22 軒竹在用英文導覽,辛苦了!
    展覽的陳設和概念很棒,對於理解17世紀台灣樣貌以及貿易往來很有幫助。
    小小建議展覽的動線指引可以再加強,為保護文物,會場燈光偏暗,可惜會場有幾顆燈泡閃閃爍爍,要看清楚文物就更吃力了😅
    總之,完整了解台灣歷史、建立海洋史觀,對台灣人真的很重要。謝謝台史博的策展,以及工頭監的介紹。

  • @PopomamaPercussion
    @PopomamaPercussion Před 3 měsíci +35

    今天正好專程來臺南看臺灣歷史博物館,逛了4小時

  • @ym8140
    @ym8140 Před 3 měsíci +40

    今天知道工頭堅媽媽是東山人後,真覺得你很像我住東河的國中同學(姓段居多)五官輪廓深邃,膚色健康⋯⋯近年來才知他們是西拉雅族~

  • @chinlingni5296
    @chinlingni5296 Před 3 měsíci +18

    工頭的影片每次都很有內容 真的可以了解到很多的歷史與文化 品質真的優

  • @bonjoetainan
    @bonjoetainan Před 3 měsíci +15

    原來繞了半個台灣,工頭也是我們台南的鄉親,難怪這麼親切!不過我是安平人,屬於海線的。

  • @user-tv7sh9rv3j
    @user-tv7sh9rv3j Před 3 měsíci +8

    天啊‼️
    看了好想去啊!
    排時間就出發👍
    謝謝堅哥介紹好地方👍
    就愛堅哥的幽默👍😀😀😀😀

  • @user-nf4lw6rs7f
    @user-nf4lw6rs7f Před 3 měsíci +7

    🤩🤩🤩太棒了!剛好住在附近,找時間看展去,謝謝工頭堅

  • @yako828
    @yako828 Před 3 měsíci +9

    剛好過年有去,真的是課本裡面的文物,真的是嚇壞😂

  • @user-dh5fc8fj7y
    @user-dh5fc8fj7y Před 3 měsíci +3

    哇!真的很感謝工頭堅的介紹
    我才知道原來以前的臺灣早就登上國際

  • @enzo348111
    @enzo348111 Před 3 měsíci +6

    超棒的展覽!軒竹和工頭搭配很有趣!😆😆

  • @howiechang1521
    @howiechang1521 Před 3 měsíci +5

    這集看完…..一定要去!
    謝謝工頭!

  • @matsuilin
    @matsuilin Před 3 měsíci +6

    很棒的展覽👍👍

  • @compound0321
    @compound0321 Před 3 měsíci +7

    台史館很棒,等旁邊的亞太球場蓋好應該會更熱鬧
    安南不然那邊真的超偏僻😂

  • @ccyy8747
    @ccyy8747 Před 3 měsíci +6

    軒竹好活潑

  • @user-dd2ye7gq4d
    @user-dd2ye7gq4d Před 3 měsíci +1

    謝謝工頭兄的介紹。

  • @abtd4792
    @abtd4792 Před 3 měsíci +6

    明明是旅遊頻道結果現在才第一次外景哈哈哈😂

  • @axer66
    @axer66 Před 3 měsíci +1

    謝謝!

  • @ys.980
    @ys.980 Před 3 měsíci +5

    AI肖像那段太可愛了XD

  • @user-tc4eo9pm4o
    @user-tc4eo9pm4o Před 3 měsíci +3

    雖然還沒去,但能從影片看到一些珍貴文物的確可以激發我們的興趣,也讓我們看到當時荷蘭人傳教名曰牧羊,實為牧馬的行徑。

  • @miyukimatsumoto4236
    @miyukimatsumoto4236 Před 3 měsíci +2

    謝謝堅哥讓我知道有這麼棒的展覽,可惜展覽結束後我才能回去了。
    這次影片的背景音樂🎵選的很棒,也知道了原來南蠻是在南邊到日本長崎的西班牙人跟葡萄牙人,不是只有南蠻炸雞而已(笑)
    另外可以偷問一下,堅哥的前背包跟後背包是什麼品牌嗎?謝謝您的分享,祝福您元宵佳節快樂😁🍡🏮

  • @user-iz9go1os8q
    @user-iz9go1os8q Před 3 měsíci +3

    ❤😅😊廈門與泉州都已經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台南府城文化古都,迄今有四百年悠久歷史,人文藝術薈萃,文風鼎盛,歷經 荷蘭、明鄭、清朝、日本時期統治,融合海洋文化、南島文化、原住民文化、西洋文化、華夏文化、東瀛文化、新住民文化,積極申遺爭取安平古堡、安平老街、安平樹屋、安平劍獅、安平商圈、德記洋行、東興洋行,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 @taancredi
    @taancredi Před 3 měsíci +13

    日本有出島專門展VOC在日本的歷史,明明歷史也很悠久,但臺灣很可惜卻只能是一定時間的特展。

    • @ctoken
      @ctoken  Před 3 měsíci +5

      真應該要有專館,但目前只能寄望於台史博

    • @taancredi
      @taancredi Před 3 měsíci +7

      @@ctoken 只能期待臺灣未來能越來越重視大航海時代的歷史和文物了。

  • @thomassha9524
    @thomassha9524 Před 3 měsíci +1

    今年台南有台史博這個特展之外,還有奇美博物館的英國國家藝廊展,台灣燈會分安平跟高鐵站兩個展區,跟各區不同活動,歡迎到台南玩

  • @lilycyl23
    @lilycyl23 Před 3 měsíci

    真的每次都是匆匆來去台南,很難有時間慢慢逛台灣歷史博物館

  • @k67889
    @k67889 Před 3 měsíci

    9:14 可愛的老孩子玩起來了😆

  • @hudsonleung8792
    @hudsonleung8792 Před 3 měsíci

    Learned a lot Japanese topics from this guy. He's very knowledgeable about Japan. This time he should lead me to start my curiosity about Taiwanese historical facts.

  • @hongkongpiglet2019
    @hongkongpiglet2019 Před 3 měsíci

    去年也去過臺史博啊!

  • @aalomac
    @aalomac Před 3 měsíci

    喜欢看工头坚出外景

  • @user-ds8in2kk6u
    @user-ds8in2kk6u Před měsícem

    看完好想去啊,可惜我今天才追到這部影片,屏風已經看不到了😂

  • @TA-cl7vj
    @TA-cl7vj Před 3 měsíci

    就開燈了XDDD 這集工頭有點俏皮

  • @siamesedoll
    @siamesedoll Před 3 měsíci

    好久沒去。上次去是看神像展

  • @katherineyang8046
    @katherineyang8046 Před 3 měsíci

    我0225與因為工頭監的介紹去參觀了

  • @alexhh3711
    @alexhh3711 Před 3 měsíci

    臺灣有很多好東西都是我出國後成立或建立的。
    只能,回去時以有限的時間去趕場參觀了。😓😅

  • @expired0099
    @expired0099 Před 3 měsíci +1

    有展出"琉球三十六島圖"嗎?對於釣魚台歸屬是否有明確證據?

  • @icyhugs
    @icyhugs Před 3 měsíci +4

    剛好有去看了,加上導覽語音逛了一整天,唯一可惜是語音導覽動線經常要左穿右插,很難順次序去看。不過用世界史而非大中華角度辦的展覽很値得去看

  • @user-fh1yz4lx6l
    @user-fh1yz4lx6l Před 3 měsíci +3

    #不良歴史教科書 已訂閱

  • @user-yb3cc4yh2g
    @user-yb3cc4yh2g Před 3 měsíci

    鎮館之寶是哪一件?

  • @oppobedok3254
    @oppobedok3254 Před 3 měsíci

    Merlion mighty 🙂

  • @Hahahahaha850
    @Hahahahaha850 Před 3 měsíci

    去過一次

  • @lilycyl23
    @lilycyl23 Před 3 měsíci +1

    尤紐士這幅圖太難得了

  • @CHICHIJAPANTRAVEL
    @CHICHIJAPANTRAVEL Před měsícem

    今天去沒看到南蠻那張屏風
    竟然變成神戶博物館來的世界人種地圖屏風,稍微失望

  • @xu3joc04
    @xu3joc04 Před 3 měsíci

    那個唱歌的一出來,我以為youtube又進廣告了。

  • @xiyibagu
    @xiyibagu Před 3 měsíci

    剛剛去看完了,人還不少呢

  • @yilingxu1086
    @yilingxu1086 Před 3 měsíci +1

    這個導覽員也可以預約嗎?

    • @ctoken
      @ctoken  Před 3 měsíci +1

      建議可以直接去「不良歷史教科書?」問喔~(柯編)

  • @che3500
    @che3500 Před 3 měsíci

    想起趙舜......

    • @ctoken
      @ctoken  Před 3 měsíci

      我笑了,不能告訴軒竹⋯⋯

  • @cocolin5823
    @cocolin5823 Před 3 měsíci

    拓野哥?

  • @liujames3792
    @liujames3792 Před 3 měsíci

    太棒了 找時間去參觀 珍貴的文物

  • @hsw1976
    @hsw1976 Před 3 měsíci

    丞相天威,男人不復返矣!

  • @claudiahana3680
    @claudiahana3680 Před 3 měsíci

    不會來台北嗎?

  • @susu24vg
    @susu24vg Před 3 měsíci +1

    台北變的很像日本

    • @alexhh3711
      @alexhh3711 Před 3 měsíci

      黑暗帝都!😂😂😂

  • @ufo5933
    @ufo5933 Před 2 měsíci

    同样的问题,英国佔领香港是福是禍?

  • @barbiebarbie1813
    @barbiebarbie1813 Před 3 měsíci

    在先秦時代. 古代日本的名字叫 "扶桑 / 東贏".
    這個名字最初是來自 秦始皇的兒子, 扶蘇 Fu Su.
    秦始皇 本名叫 "贏政", 姓氏是"贏".
    因此古代日本名字就叫 扶桑 (扶蘇) and 瀛 (贏).
    * 此後,另一位中國皇帝更名為日本 "倭 WA" .
    徐福Xu Fu 是扶蘇王子的忠臣. 扶蘇知道有人想要謀殺自己。 他在徐福的幫助下率領數十萬大軍前往日本。 這也是當時十萬多秦軍數量突然消失的原因。
    扶蘇王子到達扶桑(東瀛),他率軍開創了一個時代。 東瀛歷史從此翻開了新的篇章。
    * 邪馬台國 Yamataikoku_ 卑彌呼女王顯然是中國人。 她會說漢語和古漢文 (文言文). 她被冊封了中國皇帝批發官員的身份。 公章是" 漢倭奴國金印". 根據歷史記錄. 卑彌呼卑彌呼是中國魏皇帝的養女。 他的身份也是一名華夏女官--倭王。 她的神通其實是中國的道教和占卜。 東瀛當地的原住民(作為奴隸)視她為神。
    * 邪馬台國的強大經濟 (可以抵抗當地其他100多個土著部落的攻擊). 來源來自中國皇室官方的支援。

  • @yangernie8943
    @yangernie8943 Před 3 měsíci

    本來就不用去日本旅遊了。

  • @gx87623
    @gx87623 Před 3 měsíci

    因看了這集內容特地去看特展
    內容很不錯但展區太暗很多文物跟文字說明都看不清楚
    且展區都黑的有高低有點危險
    有點不友善

  • @waynema7829
    @waynema7829 Před 3 měsíci

    上海人有句话“螺蛳壳里做道场”,台湾人一定多研究研究这个壳,千万别出来😂

  • @user-kq7xw7gs6s
    @user-kq7xw7gs6s Před 3 měsíci

    逢侵略者來佔我土, 一定是福冇禍大! 一定是殺戮,佔地,搶資源. 那有给你好處的!?

  • @barbiebarbie1813
    @barbiebarbie1813 Před 3 měsíci

    2000多年前中國人到達日本後. 當地就有很多部落土著 (記錄就有100多個部落).
    日本人主體是當地各種部落土著 (混血). 只有大約10%是秦漢人血統 (基因巳消失在歷史長河中). 而戰後日本. 也和很多西方人混血.
    日本是自古就不是一個民族. 就是一個歸化混血國家.
    大約在唐朝時期. 日本島上其中一個較強土著民族吞佔了中國政權和中國宮殿後(包括所有中國書藉和商品). 連那些唐朝精英就被逼歸化成日本人 (當時中國巳無力救亡. 只好放棄倭國政權).
    另外. 日本宣傳的歷史大部份很多是假的. 巳洗腦了很多人. 他們和韓國一樣不接受外國專家來研究(所以他們胡亂更改歷史. ). 因為一旦公開這些歷史祕密就會發現他們一直在造假歷史.
    遣唐使是中國人. 非日本人 .
    唐朝時期. 由倭國坐船回到中國那批遣唐使是秦朝遺民(隨行帶了一些倭島土著奴隸). 秦朝遺民向唐皇帝報告倭島情況(中國人生活. 土著風俗. 土著攻擊.....). 要求皇帝派遺大批中國精英(遣唐使)到倭島. 支援當地漢人部落(因為秦遺民最初是戰爭逃亡到東瀛. 資源和技術缺乏. 在倭島也只能當地取材建立漢族地域部落). 讓這些中國精英在倭島建設起正式中國政權和宮殿(這是中國人佔領的標誌做法). 以抗衡當地土著部隊.
    中間相隔時間很久最少有70年(倭島海域非常兇險).
    再次坐船回到倭國那批是唐皇帝派遣的漢族精英 (官員.學者, 樂師, 僧侶, 軍官. 士兵. 兵器師. 建築師. 各種技術人員......). 還有大量中國製商品和書藉.
    這時期是中國唐朝文化在倭國爆發期.
    秦朝遺民向唐皇帝報告倭島情況(中國人生活. 土著風俗. 土著攻擊.....). 要求皇帝派遺大批中國精英到倭島. 支援當地漢人. 在倭島建設起中國政權和宮殿. 以抗衡當地土著部隊.
    因為日本是島國. 土著文化落後又十分封鎖. 只有吸收外來精英的技術為其所用才能強大. 那些中國唐朝精英(包括秦漢遺民後代)被逼和日本土著女子結合(組織家庭生兒育女). 將這些擁有大量學識和技術的中國精英人材留在宮殿中(要剃禿頭). 歸化成日本人(名字也要更改. ).
    其他出逃的中國精英成為日本民間的遊民, 浪人, 忍者(建立起日本忍者組織. 伊賀甲賀...), 各種技術人材.........所以這些人大部份保留頭髮...

  • @silverapin5167
    @silverapin5167 Před 3 měsíci +7

    身為台灣人..請問你瞭解多少台灣歷史?...
    1624(8月26日)...荷蘭人於台灣南部登陸(安平)...開始在台灣38年的殖民統治..
    1624(8月27日)...鄭森(鄭成功)誕生於日本平戶...開始其38歲的生捱..
    1662(2月17日)..荷蘭人被國姓爺(鄭成功)趕走,退出台灣結束38年的統治...
    1662(6月23日)..國姓爺(鄭成功)死於非命,死狀悽慘...結束其不到39歲的生命...
    想不到,鄭森(鄭成功)一生幾與荷蘭人統治台灣的歷史相重疊。這說明..歷史可以很奧妙,卻也可以很諷刺...
    看國姓爺(1662年1月)在荷蘭東印度公司一位日耳曼裔的中士士官Hans Jeuriaen Rade叛逃下,藉其提供的情報以及建議,1月25日開始展開對熱蘭遮城及其西南方的烏特勒支碉堡(現在安平第一公墓)的大規模砲擊(一天中打了近2500發砲彈),並使烏特勒支碉堡幾乎夷平(受擊1700發砲彈),這讓熱蘭遮城之破..也提早定局。
    荷蘭末代台灣長官揆一(Frederick Coyett,1615-1687)也許非常扼腕,38年台灣統治竟在其手中結束。但諷刺的是,國姓爺(鄭成功)並沒有十足享受到他趕走荷蘭人的成就,因為,荷蘭人走後四個月,他也走了..雖說病死...死狀卻很悽慘!...想來這四個月讓國姓爺(鄭成功)不止活得痛苦,而且還極其煎熬...
    因為,國姓爺(鄭成功)在死前四個月,得知清廷不止刨他家祖墳,並在北京殺害他的家人,包括他的父親鄭芝龍..
    1662年5月19日,鄭成功雖然挾趕走荷蘭人餘威,命外交特使李科羅 Victorio Riccio神父,攜帶其信函至菲律賓馬尼拉,要求在馬尼拉的西班牙人必須向他臣服納貢。只是,西班牙人根本不甩其信,事後馬尼拉甚至爆發屠殺華人的大事件,讓國姓爺(鄭成功)為此咬牙切齒,差點當場氣死..。
    法國史家曾引用文獻,描述當時國姓爺的反應:「驕傲的國姓爺立刻暴跳如雷。他那雙眼睛內的眼珠變成了獰猛的鎗彈;他用痙攣著的手,抓起他的軍刀立地發誓:他要把西班牙人擊成塵土,並將他們從地球的表面除去」;「這種可怕的暴怒,是那樣影響到國姓爺的健壯體格,以致幾小時後,他為一種可怖的瘋顛所襲擊。他在最劇烈的激怒中,抓著自己的肉,把嘴唇和舌頭咬得流血,任何走近的人都被他狂怒地槌打」。
    死前一個月,國姓(鄭成功)又接到兒子鄭經岳丈的投書告狀,指其子鄭經留守廈門,卻和其弟乳母私通產下一子(鄭克臧)。殊不知,向來制軍嚴厲,甚至六親不認的國姓爺(鄭成功)想當然爾是非常震怒,乃下令大將鄭泰至廈門斬殺自己的太太董夫人(教子不嚴)與兒子鄭經,卻引起留守金門、廈門諸將的抗命,同一時間,忽又傳來流亡緬甸的南明永曆帝在昆明被吳三桂縊死的消息,讓一向持著反清復明大旗,持續使用「永曆」年號的國姓爺,人生頓時如同行屍走肉般..
    另據裨官野史記載,指國姓爺(鄭成功)愛將馬本督(馬信)在國姓爺死亡當天曾引荐一大夫幫其看病,但當晚國姓爺仍然駕崩...但奇怪的是,馬信沒幾天也無疾而終。有學者因此懷疑,馬信可能參與謀害國姓爺過程,事後被殺害滅口...
    是的,歷史很奧妙..卻也很諷刺...
    1636年,外來統治者..荷蘭東印度公司派來的宣教師在新港社(今台南新市)開辦了第一所學校,這個學校不僅將宗教教育制度化,也導入西方的讀寫識字能力訓練。宣教師不止用羅馬字母教導西拉雅人拼寫自己的語言,習稱「新港文」,也讓「新港文」成為臺灣原住民最早使用的文字化語言,尤其..「新港文」在荷蘭人離開台灣後,繼續在南部原住民社會使用達一百六、七十年之久,直到另一個外來統治者~清朝統治中期被強制禁止為止(「新港文」~所謂西拉雅語在1830年代成為死語)。
    是的,如果一代戰將國姓爺(鄭成功)並未善終,而是死於非命..,這讓歷史可以很奧妙,卻也非常諷刺,不是嗎?...
    尤其,即使是歷史,如果不被揭發,也可能充滿著無數令人無法相信的謊言...
    殊不知,寫「台灣通史」的連橫(雅堂),在他13歲時..其父親曾教他讀《臺灣府志》,並告誡他:「汝為臺灣人,不可不知臺灣事。」(臺灣事指的就是臺灣歷史)..但看連橫的子孫連戰者(被中國媒體尊稱為連爺爺),卻曾公開稱"Thank God, I am a pure-blooded Chinese" (感謝上帝,我是一個純種的中國人)?
    其實,歷史也許無法還原,但卻可以給後人一些殷鑑與態度面對,看2016台灣新政府蔡英文總統將在8月1日原住民族日兌現其競選承諾,為原住民經歷不同時期的統治者和外來移民,在經濟、教育、健康等統計指標上處於劣勢,以總統身分向原住民「道歉」..
    是的,如果台灣特殊的地理位置,讓持著不同文化的族群都可以聚集在這個島嶼上,也造就出目前多元的台灣文化,是否不論先來或晚到,只要身為台灣人的一份子,我們都應該為我們台灣(人)的未來盡一份心力。因為,台灣須要的...不再是受什麼外來者的統治,而是擁有一個真正屬於台灣(人)的新國度(家),而這個新國度(家)的名稱就叫台灣~ TAIWAN~
    美麗島
    『我們搖籃的美麗島,是母親溫暖的懷抱 驕傲的祖先們正視著,正視著我們的腳步 他們一再重複的叮嚀,不要忘記,不要忘記 他們一再重複的叮嚀,篳路藍縷,以啟山林
    婆娑無邊的太平洋,懷抱著自由的土地 溫暖的陽光照耀著,照耀著高山和田園 我們這裡有勇敢的人民,篳路藍縷,以啟山林 我們這裡有無窮的生命,水牛、稻米、香蕉、玉蘭花』
    一首美麗島的歌詞,也許大家都可以有各自的表述意境,但絕對無法否定台灣這塊土地有著勇敢的人民,有著無窮的生命,有著共同的一體命運與未來(撥雲見日)...
    czcams.com/video/Pfj1OLgsTeI/video.html

  • @barbiebarbie1813
    @barbiebarbie1813 Před 3 měsíci +1

    日本歷史很多是假的(特別是13世紀之前). 即使是發生在近代的"侵略中國"和"南京大屠殺", 他們也不承認. 你認為日本人宣傳的歷史可信?
    這有美國的作用在. 扶植日本和韓國建立美軍跓地.
    最初日本的宣稱"古代日本人"使用漢字. 是因為在日本當地出土大量中國古墓和出土文物(包括古韓國和古越南). 將中國人寫下的當地歷史記錄內容. 編製成日本民族歷史. 現在韓國和越南人也使用相同手法編製假歷史.
    在中國歷史任何記錄中. 古代中國人從没有向其他民族教授其技術和文化(古代中國人是十分排斥野蠻人). 因為這些文化是來自中國官方的祕密(漢字和建築技術等). 即使古代中國境內的"其他民族"(野蠻人). 他們在中國生活了幾百年. 在歷史中, 他們都不曾使用漢字.
    除了清朝. 滿族皇帝為了管治中國.
    他們也必須學懂漢語才能簡單使用漢字(由漢族的高級學者幫助下完成). 這就為什麽滿族語言接近滅亡的原因. 現在中國的滿族人是和漢族混血(也有漢族人更換成滿族身份).
    中國歷史記錄和日本, 韓國, 北越南的歷史是互相呼應的 (很多內容是一致). 這反映是當地中國官員和專門記錄歷史的"中國學者寫成的".
    內容全部是漢字和文言文. 這些歷史內容都需要給中國皇帝審核的 (和其他中國城市的歷史記錄一樣處理). 這些歷史也是寫給中國人和中國人後代閱讀的.

  • @user-fo2uh4rm5c
    @user-fo2uh4rm5c Před 3 měsíci

    蛇鼠一窩,贼贼相關。

  • @user-rt4cn4ib9q
    @user-rt4cn4ib9q Před 3 měsíci

    我聽都沒聽過!我是台灣人,不知台灣事。丟臉!

  • @phentzeng133
    @phentzeng133 Před 3 měsíci +2

    爛死了這標案花多少?

    • @ctoken
      @ctoken  Před 3 měsíci +10

      您辛苦了!

    • @susu24vg
      @susu24vg Před 3 měsíci

      我也覺得

    • @lee38xzy
      @lee38xzy Před 3 měsíci

      至少有點東西出來,比蚊子館好太多了。 你應該沒聽過一個有關日本議員和台灣議員蓋橋的笑話。

    • @user-xd4mc1zx6n
      @user-xd4mc1zx6n Před 3 měsíci

      @@lee38xzy
      這東西不也是類似蚊子館...在路上隨便問一個路人我看也沒幾個知道。

    • @lee38xzy
      @lee38xzy Před 3 měsíci +5

      ​@@user-xd4mc1zx6n 其實有差別 當一個展覽內容有足夠豐富時 我們接下來要反省的是為何老百姓只想逛千遍一律的老街和夜市
      台灣人其實還活在馬斯洛需求金字塔的底層 早年窮怕了 只會吃吃吃
      日本/歐美許多景點很鳥 卻都還要收入場費
      台灣的展場其實算有誠意了(苗栗客家圓樓和石虎公園就是蚊子場館我同意)

  • @2001windblow
    @2001windblow Před 3 měsíci

    太陽曬太多?很幽默嗎?台史博的導覽員水準如此低下說話如此不得體真的是歎為觀止。

    • @lee38xzy
      @lee38xzy Před 3 měsíci +2

      會嗎? 哪些部分不得體方便請分享時間序並提出看法 讓導覽員有進步的空間

  • @john0911296536
    @john0911296536 Před 3 měsíci

    還真的沒去過臺史博...😅😅😅

  • @YoungAlex2000
    @YoungAlex2000 Před 3 měsíci +79

    对台湾的历史比较感兴趣,但我能接触到的资料都是大中华体系下甚至是统战思维立场下的的台湾历史,这些都是意识形态很强的东西我很不喜欢。我很想看看以台湾为主体是如何描述这段历史,以及当时普通台湾人的生活是怎样的。可惜自由行一直没有开放不能去看了,只能精神上支持一下了😂

    • @lee38xzy
      @lee38xzy Před 3 měsíci +24

      的確 這幾年接觸世界史後發現台灣在大航海時期的歷史是重要的一環
      但是傳統的陸權中原為主的思維讓台灣官方在這一塊的歷史很薄弱。希望能看到更多以台灣為主體的歷史資料。
      海賊王明明就是鄭芝龍顏思齊李旦,這麼好的題材竟然被日本人和竟然被魯夫搶走了!真可惜

    • @54ni8hehe5
      @54ni8hehe5 Před 3 měsíci

      台湾史就是一部被殖民史

    • @azarashikon
      @azarashikon Před 3 měsíci +21

      漢人歷史看久了很無聊,從外國角度或第三方角度看歷史更有趣。台灣戰後一代被國民黨荼毒黨國教育很深,導致現在還是很多老人吃大中華那一套,以前戒嚴時代很多台灣人根本不了解台灣的歷史跟地理。 現代民主化後從台灣角度看歷史更能跳脫出大一統勝利者角度。
      我是滿希望未來中國人東北人能自己找歷史脈絡重新認同自己的身份,而不是被當成大一統的農村。
      廣州更是少數勉強能維持住方言的地區,其他省根本都被語言消滅
      當年國民黨在台灣推行「講國語運動」跟中共推的「普通話」有87%像,台灣至今母語教育還是恢復的很緩慢艱辛,但至少原住民、客家人、閩南人的語言有保留一點
      馬來西亞更糟糕,受中共教材跟當地多種語言影響,而且當地沒有保留漢人語言的概念,中文能力弱化的非常明顯。不願意在地化,又要勉強自己學祖先語言就變成新馬那種中文四不像。

    • @k67889
      @k67889 Před 3 měsíci

      東洋人及西方人治台都努力挖掘記錄臺灣的人文歷史,惟中國人治台努力消滅在地語言文化掩蓋台灣歷史。奇怪吧🤔

    • @GrandTA1
      @GrandTA1 Před 3 měsíci +3

      中国史观,航海去海外谋生就是自弃王化😂

  • @jlee824
    @jlee824 Před 3 měsíci +1

    業配 捧LP...哈
    (腦滿腸肥的... 黑的很飽...嘿)

  • @barbiebarbie1813
    @barbiebarbie1813 Před 3 měsíci

    日本歷史很多是假的(特別是13世紀之前). 即使是發生在近代的"侵略中國"和"南京大屠殺", 他們也不承認. 你認為日本人宣傳的歷史可信? 這有美國的作用在. 扶植日本和韓國建立美軍跓地.
    最初日本的宣稱"古代日本人"使用漢字. 是因為在日本當地出土大量中國古墓和出土文物(包括古韓國和古越南). 將中國人寫下的當地歷史記錄內容. 編製成日本民族歷史. 現在韓國和越南人也使用相同手法編製假歷史.
    在中國歷史任何記錄中. 古代中國人從没有向其他民族教授其技術和文化(古代中國人是十分排斥野蠻人). 因為這些文化是來自中國官方的祕密(漢字和建築技術等). 即使古代中國境內的"其他民族"(野蠻人). 他們在中國生活了幾百年. 在歷史中, 他們都不曾使用漢字.
    除了清朝. 滿族皇帝為了管治中國.
    他們也必須學懂漢語才能簡單使用漢字(由漢族的高級學者幫助下完成). 這就為什麽滿族語言接近滅亡的原因. 現在中國的滿族人是和漢族混血(也有漢族人更換成滿族身份).
    中國歷史記錄和日本, 韓國, 北越南的歷史是互相呼應的 (很多內容是一致). 這反映是當地中國官員和專門記錄歷史的"中國學者寫成的".
    內容全部是漢字和文言文. 這些歷史內容都需要給中國皇帝審核的 (和其他中國城市的歷史記錄一樣處理). 這些歷史也是寫給中國人和中國人後代閱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