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演義】百年海線鐵路 2022.10.16 | Taiwan History

Sdílet
Vložit
  • čas přidán 9. 06. 2024
  • 100年前 海線鐵路通車
    從竹南到彰化 讓貨暢其流 也帶動沿線繁榮
    小西街繁華一時 大甲帽曾風靡台日
    中部人的共同記憶
    看 『海線鐵路百年風華』
    00:00:00 竹南-彰化 海線鐵路百年史
    00:10:36 台中人憂邊緣化 請願陳抗
    00:13:45 1922海線開通 從此貨暢其流
    00:17:47 海線通車 重塑中部山海疆界
    00:19:28 彰化小西街 全台3大布市
    00:23:44 海線織娘妙手 眾人爭娶
    00:26:08 1930s海線助攻 草帽量產顛峰
    00:28:26 1935震災毀山線 海線扛運輸主力
    00:33:27 國道開通 火車頓失優勢
    00:37:18 山線雙軌化 衝擊海線運能
    00:39:36 無人站成漏洞 逃票販仔奇觀?
    00:43:29 海線鐵路通車 百年風華
    民視CZcams新聞網: / ftvcp
    民視CZcams讚夯: / ftvnp
    民視CZcams綜藝: / ftvplay
    民視CZcams戲劇: / ftvdrama

Komentáře • 39

  • @user-rj8sp3md1e
    @user-rj8sp3md1e Před rokem +3

    海線鐵路的歷史還真豐富啊,透過這一集和之前認識了海線的知識,還真讓我收獲滿滿

  • @user-yj3go3wz8y
    @user-yj3go3wz8y Před rokem +11

    希望海線可以跟山線一樣全線雙軌化

  • @user-pv6bh3bg8b
    @user-pv6bh3bg8b Před rokem +11

    搭海線火車實在是很實惠的~

  • @wawacold
    @wawacold Před rokem +8

    看了超感動~當天也在百年海線鐵路上,很推薦可以好好的玩台灣海線,很值得一站一站玩耍

  • @user-os1yl1gx7e
    @user-os1yl1gx7e Před rokem +24

    製作小組竟然沒有講到舊海線後龍過港隧道?相關隧道還有日軍二戰防空陣地遺跡,美軍戰機攻擊彈痕至今還烙印在隧道口,雖然大部分舊海線的貝殼化石都被挖走但是如果成立貝殼化石博物館,周邊的觀光價值只要行銷得宜絕對不輸三義舊山線,舊海線至今仍然是觀光潛力股

    • @jasonlee0168
      @jasonlee0168 Před rokem +2

      而且過港隧道現在已整建成休閒步道,假日有不少人會去散步或是騎自行車,因為就位處好望角的山腳下、離白沙屯拱天宮也不遠,假日也算是熱門景點呢~

    • @user-zl1xd7ex9l
      @user-zl1xd7ex9l Před rokem

      海綫到沙鹿交通方便鉄路公路都有成沙鹿医院海綫有出名陳眼科光田跟郭綜合都是新竹以南嘉義以北患者的交通大甲也有医院卡不有名

    • @changsaintway1
      @changsaintway1 Před rokem +1

      😂你不早講!

    • @hsals63
      @hsals63 Před rokem

      他連公司寮、甲南等等古站名都沒有標注現在名字了,您的專業他們又怎能會知道而?

  • @user-to1gr9os2v
    @user-to1gr9os2v Před měsícem +1

    記得小時候坐火車喜歡山線,因為有很多山洞,而海線只有三個山洞,
    只是現在已經找不到了。

  • @user-ox5dt9ty9r
    @user-ox5dt9ty9r Před rokem +7

    民國88年921大地震,山線鐵路中斷,此時海線鐵路再度扮演重要運輸功能。但這段卻沒有報導,可惜了!

    • @hsals63
      @hsals63 Před rokem +2

      當年火車全部繞成追線進台中站載客,剩下來的行程幾乎都是倒退嚕。

  • @mattyc815
    @mattyc815 Před rokem

    有補腦的 讚!

  • @user-hy9ez1he1v
    @user-hy9ez1he1v Před rokem +3

    影片45:02處,鑾轎行走的路線全靠拱天宮媽祖旨意引領轎夫前進而非擲筊。經由擲筊決定的是進香日程的七個日期及時辰。

  • @user-qk1cp8zp5j
    @user-qk1cp8zp5j Před 8 měsíci

    感動

  • @asus980223
    @asus980223 Před 8 měsíci +1

    多虧有海線鐵路的建設,海線來往大甲,白沙屯,這些小村落更方便❤❤
    只是希望能增加海線雙軌化&台中山手線(大甲到后里段的鐵路)
    18:21 你鐵軌都沒對齊,會出事的阿😂

  • @Amos-Shang
    @Amos-Shang Před rokem +6

    海線做成雙軌是要多少錢啦?
    政府連這點錢都不肯花
    歷史證明
    每次台灣中部大地震
    損毀的都是山線
    海線好幾次成功救援了
    台灣南北運輸的大動脈
    海線雙軌化
    有助於台中沿海地區的繁榮和平衡地方發展
    另一方面
    也讓台灣南北直達車客貨運運輸更有效率
    百利而無一害

    • @hsals63
      @hsals63 Před rokem

      從自強號不輕易開海線直達車來看,海線是不是那麼重要,政府可能早就有底。

  • @user-cz9yq9cx8q
    @user-cz9yq9cx8q Před rokem +2

    臺北雙北的三大布市 應該有三重溪尾街跟永樂那邊

  • @user-cl7nx5fi5s
    @user-cl7nx5fi5s Před rokem

    動線足夠大眾運輸好,對大眾對政府是不錯的,對信仰和觀光是更好的

  • @user-oj3ng2qw8y
    @user-oj3ng2qw8y Před 2 měsíci +1

    沒有雙軌化是發展不起來的

  • @kipo8787
    @kipo8787 Před 15 dny +1

    偏僻的海線,因為媽祖
    而救了 起來!
    特別是 大甲 ,白沙屯 在3、4月時
    人潮比 彰化 還多,
    快追上 台中了!😂⋯⋯

  • @hsals63
    @hsals63 Před rokem

    台灣演義總算又做了鐵道相關

  • @user-cl7nx5fi5s
    @user-cl7nx5fi5s Před rokem

    經濟增長必須動線夠,運輸中停滯不前,會影響運輸成本,僅恭參考

  • @arne0620
    @arne0620 Před rokem +3

    日本政府的效率實在太高,10年就把縱貫鐵路蓋起來。

  • @waa8009
    @waa8009 Před rokem +1

    九頭身當模特兒;五頭身當主播!
    很難 不注意主播的頭&髮與肩寬的比例。

  • @annzee6315
    @annzee6315 Před rokem

    很感慨1935年的地震,有傷亡數字記錄下來。2008年四川汶川大地震,中共一直沒有公開正確的數字?!

  • @stardust621205
    @stardust621205 Před rokem +7

    2022年了 海線鐵路還有很多單線路段 丟臉啊!!

    • @jessy80430
      @jessy80430 Před rokem +3

      台灣早期甚至還有許多五分車路線,成為後來所謂的南北平行預備線,
      但後來幾乎全拆光...

    • @az7555296
      @az7555296 Před rokem +2

      不太重要的線路任何國家都不會雙線

    • @stardust621205
      @stardust621205 Před rokem +2

      @@az7555296 重點是 很重要!! 現在後悔沒做 才來規劃 太遲了!!

    • @hsals63
      @hsals63 Před rokem +2

      @@az7555296
      主要是台中車站太重要了,海線沒有一個像台中站這麼大的車站。還是要催生大台中環狀線,連接山海線地區,這樣海線才可能有進一步的升級。

  • @jialiwu3278
    @jialiwu3278 Před 7 měsíci

    現在又舊又慢,維護的錢遲遲不到位,政府還貪污呼爛

  • @user-js5iq5jr6n
    @user-js5iq5jr6n Před rokem +2

    唉!日本趕快回來台灣吧!

  • @jaja2562
    @jaja2562 Před rokem +3

    國民黨來台那麽久海線還有單線沒雙線的。效率比日本殖民還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