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養老千萬別靠孩子_章新從公園中老大爺的故事談起

Sdílet
Vložit
  • čas přidán 18. 06. 2024

Komentáře • 244

  • @Jesu0040
    @Jesu0040 Před 7 dny +119

    我剛退休,小孩也剛就業,最近跟小孩講話多了,也慢慢了解他們這一代的想法
    1.別期待孩子照顧你、想念你,這一代的教育是要獨立性
    2.也被抱怨自己的孩子這種觀念想法,因為他們的朋友也都這樣
    3.別想要用金錢控制自己小孩,給就給了,別情勒
    4.老人自己要學會獨立,別認為你應該要受到特別尊重或照顧,別搶博愛座,手機點餐的餐廳也別去,自己尋找適合自己的交通工具及用餐方式
    5.我一律建議我父母跟岳父母,出門一律搭計程車,別搭公車或捷運,把錢花光別留給子女,那種人擠人的交通工具不適合他們

    • @33Jenesis
      @33Jenesis Před 7 dny +21

      同意你每一點👍
      我也退休了,只是無兒女無伴。希望二十年後有餘錢可以出入叫車,日常所需全部網購。

    • @lillian54
      @lillian54 Před 7 dny +11

      我也是跟小孩說,父母顧好自己的前提下有餘裕以後才是他們的,孩子們要自己打拼,當然能夠在需要時有能力協助是最理想的。沒有能力只能養好自己,退休金養老為優先。

    • @lillian54
      @lillian54 Před 7 dny +14

      @@33Jenesis 我覺得將來銀髮族行業一定更進步,但我們要存多點老本。

    • @user-fh3xb8fh7d
      @user-fh3xb8fh7d Před 6 dny +5

      雖然還沒退休,假日也開始跟老公培養車泊宿興趣到處遊山玩水,孩子有自已的生活,往後退休也不會胡思亂想!

    • @user-oe5co8js1o
      @user-oe5co8js1o Před 6 dny +2

      為什麼建議:手機點餐的餐廳也不要去?

  • @user-fx5uc1lt6m
    @user-fx5uc1lt6m Před 6 dny +13

    老人要學會不怨天不尤人,日子就舒坦多了。俺是在半山腰獨居老人,平日對我的二女一男,幾乎不起啥念頭。偶爾相見客氣友善。自己看書念佛唱歌,日子安寧充實。😊😊😊

  • @teresachin3426
    @teresachin3426 Před 7 dny +53

    保持距離才有美感.

  • @tainyu-noey3035
    @tainyu-noey3035 Před 7 dny +38

    有道理 所以不要給孩子太多 他們不會感激 反而是當理所當然

  • @lillian54
    @lillian54 Před 7 dny +95

    父母真的不能老後靠小孩,因為他們有自己的家庭要忙。但我覺得不能無償幫小孩帶孫,年輕子女自己要承擔當父母的責任,沒有獨立當家很難知道茶米油鹽醬醋茶這些辛苦。父母心疼子女上班辛苦,賺錢不易的心意被無視,真的會心酸。所以五年級的我們,已跟小孩說好,我們退休後想要休息了,子女的需求,我們只能酌情協助,首先是要顧好我們自己。

    • @luthuthu
      @luthuthu Před 6 dny +3

      所以養兒難以防老 反而多一堆負擔跟變數 自己規劃好財務 愜意養老跟環保葬比較自在

    • @isabelyau9709
      @isabelyau9709 Před 6 dny +2

      子女如果賴皮怎麼辦?

    • @user-po5pj5bs5e
      @user-po5pj5bs5e Před 6 dny +3

      ​@@isabelyau9709心狠手辣吧!不然就是被啃老囉!

    • @user-es9og7lv6q
      @user-es9og7lv6q Před 6 dny +7

      ​@@luthuthu養兒當父母是為了體驗當父母的酸甜苦辣,本就不要有防老的期望,孩子大了我們也完成父母的體驗了,彼此關係融洽若能有多些陪伴就賺到,關係疏離就各自安好,生命本就是體驗的累積,父母跟子女各自體驗完身處的關係,其他的就順其自然隨緣吧

    • @luthuthu
      @luthuthu Před 6 dny +1

      @@user-es9og7lv6q 你體驗完 也很難疏遠不管 遇到賴皮啃老 甚至為非作歹的 在手機網路時代 下一代的想法往往出乎意料 必須要有承接善後的心理準備

  • @user-vc7bt2zc1e
    @user-vc7bt2zc1e Před 6 dny +19

    感恩!我有三個孩子,有兩個非常孝順,否則我大概要流落街頭了(老公自作主張由某公營事業單位提前退休,把退休金在股市玩掉,我是插不上嘴的家庭主婦其慘無比……)

  • @user-mp2kt4sh9e
    @user-mp2kt4sh9e Před 7 dny +37

    兒女結婚後,就是各自為家了,老的別幫襯兒女太多,專注自己的身心就好,太靠近互相攪在一起,都是災難。

  • @user-le7bc8nc5q
    @user-le7bc8nc5q Před 7 dny +31

    有時候多想想父母的好、父母的辛苦、父母的年紀。
    現在常跟我外甥説我後悔年輕時候為何不聽話只會讓父母擔心只會讓父母難過⋯
    為何要跟老媽吵架時總是要爭個道理爭個是非對錯?就算她有不對的地方或是沒説實話的時候就睜隻眼閉隻眼就好啦,為何總是要爭個道理?
    世上沒有後悔藥、很多時候都是人不在了才來後悔才來思念都是無濟於事,他們也年輕過也熱情澎湃過。
    當人生進入到尾聲時還要為了一些不是啥事的事跟子女不開心,那不是很難過嗎?人生一直都是單程票沒有來回票,過了就沒了,把握當下的機會跟父母親好好聊聊吧,他們也在等你的關心跟親情,小時候父母牽著你(妳)、他們老了換你牽著他(她)。
    我唯一還能有點欣慰的就是老媽那時候進出醫院要回診要開刀看病時,我跟老婆還能開著車載她、我也還能牽著她的手慢慢走或推著輪椅陪著她,想想父母的好、想想父母的辛苦付出,很多事都不是事了!
    樹欲靜而風不止 子欲養而親不待,有一天我們也會成為年長者,對長輩對父母有點同理心跟包容心,恕我有感而發,謝謝章哥的分享👍

    • @sch8481
      @sch8481 Před 7 dny +4

      孝子不匱 永錫爾類

  • @dorisliu1970
    @dorisliu1970 Před 6 dny +7

    老來要子女們尊貴最可靠的就是自己的口袋!有財子女一定會自動靠攏掛念你的,不要心軟早早做了聖誕老公公

  • @user-gg5fk3oi4z
    @user-gg5fk3oi4z Před 6 dny +14

    不只不能靠子女,也不該靠配偶,在診所上班的我,十幾年來見過太多家庭主婦老年時,光做假牙或是開白內障等自費項目,得看老公或孩子臉色,實在悲哀

    • @dorisliu1970
      @dorisliu1970 Před 6 dny +4

      老來到死搞牙是一項很大的開銷,但是這種錢是省不了的

    • @user-gg5fk3oi4z
      @user-gg5fk3oi4z Před 5 dny +1

      @@dorisliu1970 不只牙齒,很多醫療都要花大錢,例如換人工關節,尤其是耗材,若沒有足夠的醫療險或私房錢,仰人鼻息很慘

  • @kellykoh0821
    @kellykoh0821 Před 7 dny +46

    有句话 ,靠山山倒 ,靠人人跑 ,靠自己最好。。。🤗

  • @rusung2888
    @rusung2888 Před 7 dny +24

    每個人的福是靠自己培福的。兒孫若有福何需父母錢,兒孫若無福,錢留兒孫也無用。多培福吧。

    • @sch8481
      @sch8481 Před 7 dny +4

      說的很對,百善孝為先,培福以孝順報父母恩這個恩田為第一。現在這種不講倫理道理風氣,父母第一受害者,子女福薄第二受害者。

  • @May-bc2nu
    @May-bc2nu Před 7 dny +65

    這是千古不變的道理⋯⋯一切都是靠自己

  • @jonsonlin8492
    @jonsonlin8492 Před 7 dny +104

    爸媽的家是子女的家,子女的家不是爸媽的家!!!

    • @sch8481
      @sch8481 Před 7 dny +3

      不應該是這樣的,人應該是互相的

    • @juliea1283
      @juliea1283 Před 7 dny +21

      @@sch8481無奈啊⋯⋯現今社會就是如此

    • @user-sv2yb2ts1l
      @user-sv2yb2ts1l Před 6 dny +10

      現在的孩子很自私,沒什麼同理心,但這也是時代變遷,環境教育造成的。

    • @lihuw8465
      @lihuw8465 Před 3 dny

      @@sch8481互相 或許是父母親自己的想法 子女不一定是這樣😅

  • @user-zh5gs5le1t
    @user-zh5gs5le1t Před 6 dny +6

    我還沒退休。但聽到章先生聊聊他人退休遇到的現實人生,非常值得借鏡,謝謝您

  • @user-id2nx2vv3q
    @user-id2nx2vv3q Před 7 dny +26

    靠自己最好,最安全錢存多一點

  • @hsiaolinchiang7178
    @hsiaolinchiang7178 Před 7 dny +23

    老大爺遇到的問題是很常見的,所以將自己及老伴顧好才是上策。並且將身體健康當作首要任務。兒孫自有兒孫福,別替他們操勞操心了。把老本顧好也很重要。

  • @user-pr1un3dp5w
    @user-pr1un3dp5w Před 6 dny +25

    替兒女帶小孩這事能拒絕就拒絕,實在拒絕不了也不能是免費帶,老人也要有自己的生活,在手腳還能動的時候不自己安排活動,把時間都綁在帶孫子上,等到孫子長大回歸父母以後,老人身體也衰退,想去哪也走不動了,晚年生活就這麼虛度了,若要幫子女帶小孩也要照市場價格收費,小孩才會盡快想其他方式安置孫子,例如提早安排孫子去托兒所等等,免費幫兒女帶小孩是帶好沒感謝、帶不好惹抱怨,吃力不討好!

    • @user-hb3vw7lg5j
      @user-hb3vw7lg5j Před 6 dny +12

      真的不要幫帶小孩,就算要帶 帶個幾個小時就好,我自己就是幫帶孫子24小時全年無休,整整快3年身體狀況就出了問題,真的是千金難買早知道

    • @user-xq5hx2bk1s
      @user-xq5hx2bk1s Před 5 dny

      说的好,同感。

  • @user-bu9oy9yg5c
    @user-bu9oy9yg5c Před 7 dny +59

    對家人不要有期待,自己過好自己的生活

  • @user-xn8hs4pi1q
    @user-xn8hs4pi1q Před 7 dny +28

    非常贊同章先生的說法距離產生美感。各自保有獨立空間,每星期聚會一次感情反而更美好😊

  • @user-tr7gl9ue9r
    @user-tr7gl9ue9r Před 6 dny +4

    这些问题,归根结底,是有些后代不够孝顺。看看自己年青时是怎么对待父母的,就不要希望自己的子女会对自己好过自己对父母的。我的家庭就是例子。我父母对我爷奶孝顺至尽,所以我也对我父母也是呵护有加。我出国前,我父母在北京西南边,我在北京东北边,地铁单程一小时,我每个星期天去吃饭,发工资还带去部分补贴他们,从来不间断。

  • @Ss-re8us
    @Ss-re8us Před 4 dny +1

    你講的好棒,有好多值得提醒深思的地方,對大家的幫助很大。
    我有一個地方想要分享,年紀大了有更多的時間可以去學習待人處事,如何和別人相處溝通,我們不是完人,都還有可以繼續學習的地方。
    我舉一個例子,我曾經看到一位有錢的奶奶,他聽大家的勸告,80多歲了,沒有把一些房地產分出去,他也很得意的說,就因為他錢還拿在手上,所以兒孫都會靠過來。但是有一次,他得了急症,差一點就走了,旁邊的人很明顯的看出來,在場的小孩,其實是很希望他能夠早點走,因為這樣就可以快點分到財產,所以看到這樣的例子,大家覺得把財產都不分出去這樣好嗎?
    所以我們最重要的是,如何能夠和兒孫們保持良好的關係,之間有關愛的交流,我推薦:非暴力溝通的課程,也可以找書來看:非暴力溝通-愛的語言。
    它跟我們平常思考說話的方式很不一樣,他需要有耐心的練習,你就可以更愛自己也更愛週圍的人。

  • @Joseph75010
    @Joseph75010 Před 6 dny +4

    老伯伯講的沒錯,時代不同了,現代的子女因為工作的全球性,已經不太可能永遠都是住在父母的附近,所以父母希望子女能在老了之後繼續住在同一個屋簷下,是與現實環境有很大的不同。所以重點的地方,就是如何在父母年老之後如何能夠住在合適的環境,繼續受到應該有的照顧,就需要政府和社會環境大力的配合,而很難再寄望子女能夠在身邊整天的照顧。

  • @user-yq3vv7zl4r
    @user-yq3vv7zl4r Před 6 dny +12

    養錢防老,養老防兒!😂😂😂期望大家老年都有好品質的生活!🙏🙏🙏❤️❤️❤️

  • @user-xd4ub9mh4k
    @user-xd4ub9mh4k Před 6 dny +11

    老杯杯的老三跟我妹還真一個樣,當初她住婆家我父.母星期一~星期五每天早上六點開車來回近2個小時接孫子回家帶,假日我妹她們夫妻倆想自己出去玩又把孫子送給我父母帶,當然是不可能會付一毛錢給我父.母小孩的日常吃穿也全都我父母包辦,現在孫子大了只剩我妹天天過來蹭飯順便帶孫子的飯菜回去;因為這樣可以省不少錢,大孫子到現在國中畢業去學校也是我父親接送每日另給200元零用錢,算一算我妹光蹭飯以及孫子零用錢一年我父母也要付出超過十萬,我父母有時會故意跟她說妳應該也要拿個1.2千塊貼補一下,我妹一聽冷笑秒回:"呵!這樣我還不如到外面吃!" 我父.母聽畢沉默無語;我妹非常享受生活每年花費超過她薪水一半出國遊玩,到國外買東西給我父.母也都按原價跟我父.母收款從未無償贈送,"需要你的時後你是她家人,要她付出的時候她秒回我是客人. " 只能怪我父.母當初太寵她欠了上百萬卡債擺爛繳不出來父.母無償幫她付清,她要錢也無限供應買房.買車也金援導致我妹認為這都是應該的,唉!我父母自找的.

    • @mollyjones3727
      @mollyjones3727 Před 6 dny +3

      這麼爛的手足,她未來必然會有報應的。人在做天在看!

    • @lihuw8465
      @lihuw8465 Před 3 dny

      你父母親的付出如果是心甘情願的話
      那就是你父母親的問題了
      每天開一兩小時車接送孫子 有點扯了

  • @user-pn4wt6gx2l
    @user-pn4wt6gx2l Před 6 dny +17

    非常喜歡 這一篇談論的題目 非常實用 完全同意這一篇的觀點

  • @ywflower68
    @ywflower68 Před 6 dny +5

    謝謝大哥分享北北的故事,很寫實!也謝謝大哥用深遠孝道、家庭倫理觀點的交流。
    退休後身體健康一切都沒問題,若是須晚輩張羅照顧時,彼此雙方的心情、壓力可能更加劇了...

  • @jamie64227
    @jamie64227 Před 6 dny +4

    理所當然這四個字很令人生氣😢,父母親太辛苦了!

  • @user-md8se3rx5l
    @user-md8se3rx5l Před 6 dny +5

    章新先生說的都是確實啊!不要太期望孩子啊!

  • @opalvinwang
    @opalvinwang Před 7 dny +49

    以前是養兒防老,現在是養老要防兒

    • @user-sx9tw6rg7k
      @user-sx9tw6rg7k Před 4 dny

      不要活太久到66歲就好活久真的很累

    • @lihuw8465
      @lihuw8465 Před 3 dny +1

      活太老真的會很麻煩人
      他們也會覺得累贅
      古時候說 家有一老 如有一寶
      現今社會 這句話不適用了

  • @user-gl2jg8yz9h
    @user-gl2jg8yz9h Před 7 dny +25

    第一代外省人隻身來台,娶妻生子,一般没有什麼家產,第二代兒女都必須自已打拼,養活自己的家庭都很困難,第三代更可憐,面對台灣低薪和高房價,大都不婚不生。
    反觀本省家庭來台幾百年,正常都是家大業大,家族繁盛,父母年老都有人奉養,連不婚無子的陳松勇都找外佣細心照顧。
    老大爺应認清現實,心態要調整。

    • @lihuw8465
      @lihuw8465 Před 3 dny

      現在的本省人跟外省人一樣了
      父母親也是都要靠自己
      年輕人沒有扶養父母的義務了
      不然為啥有這麼多的獨居老人
      我們這代對父母還有些許責任
      下一代對我們 完全沒有了
      我媽87歲也是自己住 三個哥哥也沒人要接去住 女兒就負責買飯去給她吃 現在的媳婦 沒人要孝順公婆啦 都說自己的媽媽 兒子自己不顧 誰要幫你顧 媳婦還是吃素的😅

  • @user-es9og7lv6q
    @user-es9og7lv6q Před 7 dny +22

    我也有兩個孩子,我也沒想過日後要靠孩子,每個人本來就是要對自己負責,其實每個人都要學會溝通,真不方便或不願意就說出來,而不要覺得自我犧牲然後日後情勒!父母一定都是愛孩子的,但角色不同觀念不同本來就沒有對錯,不過死愛面子不願意溝通可能就是跟三個子女衝突的原因,可憐之人必有其可悲之處,跟所有孩子都相處不睦一定有其原因......另外我的孩子我跟太太付出很多時間,但我不覺得日後需要他們回報,畢竟他們也豐富了我的生命,讓我有體會父親的角色,每個人都先愛自己並照顧好自己,真的不願意不方便帶孩子或是有其他需求就直接說,這樣才是長久相處的舒服模式......祝福章新康復,順心

    • @yes7-11ok3
      @yes7-11ok3 Před 7 dny +3

      您小孩還住家裏嗎?

    • @user-es9og7lv6q
      @user-es9og7lv6q Před 7 dny

      @@yes7-11ok3 是啊,國中生目前還住家裡,先說明我沒有預設立場,跟父母還有岳父母的關係還算融洽,,目前40多歲算是三明治世代,祖父母輩比較類似老伯年齡,我父母70多歲所以世代觀念不同,現在我跟孩子的關係希望能像年長朋友一樣,以分享引導的方式取代(祖)父母輩的命令規定,強硬規定可能會產生衝突或是孩子選擇不說,我的父母幫我很多所以我心存感謝,但影片中的老伯跟三個子女都有衝突,或許是相處方向無法調適,這種事情沒有對錯,就是和諧舒服相處才是長久之計

    • @user-es9og7lv6q
      @user-es9og7lv6q Před 7 dny

      @@yes7-11ok3 是的,國中生,還住一起,親子關係還有跟(岳)父母關係也算良好

    • @user-es9og7lv6q
      @user-es9og7lv6q Před 6 dny

      @@yes7-11ok3 是的,孩子還是還是中學生,另外我與(岳)父母跟孩子的關係相當緊密,我的父母也幫助我很多,若是父母任何需要我願意付出,但我希望在我年老後能與孩子各自獨立生活,關係可以親密,但生活方式希望各自獨立,大家若能各自安好整體來說就是對每個人最好的安排

  • @mollyjones3727
    @mollyjones3727 Před 6 dny +9

    我心疼自己的公公婆婆,因為他們就是深受其害有苦不敢說的老人家。身為媳婦的我,根本也不敢說些什麼。但內心真心瞧不起我先生的弟弟與弟妹。兩人薪水加起來十幾萬,卻將孩子丟給公婆。沒有收入只有微薄積蓄的公婆,連一點的補貼金錢都拿不到。唉!我除了心疼還是心疼...看見他們的不懂事,我身為外人,根本無法說什麼。看著年輕夫妻吃好用好,盡情享受兩人世界,假日才接孩子回家。卻連生活上一點點補貼都不願意給予公婆...只能說,一切自有因果命定,善惡終有報。各人造業各人擔了。

    • @user-sv2yb2ts1l
      @user-sv2yb2ts1l Před 5 dny +3

      那是你公婆自己願意能怪誰,個人造業個人擔

  • @wendyfisch4030
    @wendyfisch4030 Před 4 dny +2

    我們人無論如何,都要學習獨立,這個跟有無小孩無關,完全是個人的休養領悟!

  • @user-pb3ox8wv4u
    @user-pb3ox8wv4u Před 6 dny +8

    我是八旬老人,章新您說得甚對,問題是,很多孩子連自己父母的墓(一年掃一次)他都不想去,您還想勸他回家看父母。當然,也有很多乖孩子。

    • @lihuw8465
      @lihuw8465 Před 3 dny

      現金社會的親情 真的越來越淡薄

  • @user-uf7dm2ds1y
    @user-uf7dm2ds1y Před 7 dny +41

    父母在「家在」
    父母不在,兄弟姐妹都只是親戚。

    • @sch8481
      @sch8481 Před 7 dny +13

      “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父母去,人生只剩歸途。”

    • @tonylee226
      @tonylee226 Před 6 dny +5

      親戚遠離鄉,兄弟高打牆。

    • @user-gg5fk3oi4z
      @user-gg5fk3oi4z Před 6 dny +10

      有很多家庭,父母不在,手足已成陌生人,甚至仇人,唯一的原因還是遺產分配不公,在錢的世界,只有自己,沒有自己人

    • @kuo7396
      @kuo7396 Před 5 dny

      @@user-gg5fk3oi4z 所以很多年輕媽媽,都說只生一個小孩會很孤單,我都說,上國中後,有各自朋友,再大一點,手足各自發展。中老年手足少聯絡,再有交集就是分遺產糾紛啦!!!它們都說,想太遠.........但這是事實啊!!

  • @andyshiao1455
    @andyshiao1455 Před 7 dny +8

    章兄 我個人認為如果我們已將自己小孩教養成年甚至結婚 這樣作為父母責任義務就算階段完成 因為畢竟每個生命都是上帝獨特所造成 只不過藉助地上父母代為養育 至於親情這檔事倒不要看得太重 有時人與人之間能在一起主要是彼此都能交通從容愉快互相包容彼此尊重 有時與知己相交更甚兄弟家人 所以何必為親情綑綁煩惱合者則交不需強求 當然最重要是手頭要有另外如果行動不便能請外勞陪伴是上策或至安養集中營 下策是還要拖累孩子金錢時間 這是小弟感想 我女兒女婿在美國從來不打line我覺得很好因為沒有來電代表平安無事 這不是我們所追求的嗎 其實我媽97歲與我同住我覺得這是我應該做的雖然有大哥在加拿大 但就想大哥說的我人在溫哥華打電話有什麼用 所以上帝給每個人使命都不一樣我是這樣想 我帶嬤嬤去教會和姊妹一起這樣就是神的手幫助

  • @user-ky8gk5oo9t
    @user-ky8gk5oo9t Před 7 dny +18

    在這個什麼都漲的時代...孩子自己都顧不好了..真的只能靠自己

    • @lihuw8465
      @lihuw8465 Před 3 dny

      孩子能獨立養活自己 不用靠我們就很好了

  • @SL-pe5fz
    @SL-pe5fz Před 6 dny +7

    看完這集想了很多 覺得養老能不能靠孩子其實是因人而異
    如果是感情好的家庭 EQ 相處 溝通 各方面都不錯的家庭 那幾代人互相眷戀依賴共生大概不成問題
    反之若感情不好 別說養老了 只要有能力各個家庭成員都會想辦法找名目離開 漸行漸遠也屬正常

    • @lihuw8465
      @lihuw8465 Před 3 dny

      不要想的太美好喔😅 共生自然就會有問題

    • @SL-pe5fz
      @SL-pe5fz Před 3 dny

      @@lihuw8465 嗯 是啊 不過人生不論什麼型態都會有不同的問題的 所以我個人覺得選擇一個最適合自己的方式後真心接納整件事 並且盡量解決問題就好囉

  • @user-ms4ov7dq2k
    @user-ms4ov7dq2k Před 6 dny +7

    𣎴要靠孩子,養老金存好最重要,以後就是靠養老金照顧老年生活,是說現在長照大缺工,就怕以後有錢也請不到照顧的人,我想這才是以後最大的困境,希望政府有因應措施呀~~

    • @elinsd
      @elinsd Před 5 dny +1

      我在積極存錢準備買個功能齊全的機器人照顧晚年。

  • @user-tr8sh2cq9b
    @user-tr8sh2cq9b Před 6 dny +8

    現在養兒不啃老就要祖先保佑了。 以現在薪水根環境小孩能養活自己就很了不起了😊😊😊😊

  • @StuuuuuTube
    @StuuuuuTube Před 2 dny

    從有了小孩的第一天起,就要無所求。有了這樣的心態,就不會怨天尤人。真正愛自己的孩子,是無償地希望他好。還有,自己是因,孩子是自己的果。

  • @imeichang5707
    @imeichang5707 Před 6 dny +6

    說得太真實了!讚!

  • @user-qb1cb7xc7d
    @user-qb1cb7xc7d Před 7 dny +20

    退休,小孩還靠爸更慘😂😂😂

  • @tomtang
    @tomtang Před 6 dny +4

    給自己孩子啃,總比外人啃好😢😢😢唉,,,真的很煩的問題,大家加油,謝謝老師的分享❤

  • @user-rj2mv6vt1v
    @user-rj2mv6vt1v Před 7 dny +14

    真的要靠自己

  • @Stella12098
    @Stella12098 Před 6 dny +4

    过自己的老年生活为什么要靠别人?过好自己的生活,有事有病大家一起帮忙就好了

  • @caseyhcjen
    @caseyhcjen Před 7 dny +8

    老伯伯的年紀跟我過世的老爸接近、不過我老爸是跟一群表兄弟跟著軍隊來台的小兵(當初來台時年紀很輕)。家庭狀況跟我家很像(一個在國外一個在北部)、只是我家沒老三。
    當初老爸意外離世、回到台灣就真的最後一面😥。後來媽媽身體不好了、還是決定辭掉工作回台照顧最後的日子約兩年。雖然心中還是有遺憾沒能陪媽媽更久、但或許可以減輕那心裡面的悔恨。跟父母這些緣分真的很難說、就是盡自己的心力了。

    • @sch8481
      @sch8481 Před 7 dny +2

      孝子不匱 永錫爾類

    • @elinsd
      @elinsd Před 5 dny +1

      同感,很多時候想好好孝順父母是一個理想,現實生活中不一定做得到。盡力而為,用自己的方式去做,往後遺憾會減少,而且回憶裡充滿溫暖。

  • @user-zq7dj8db4p
    @user-zq7dj8db4p Před 7 dny +9

    真是人善被人欺,子女欺負父母。我的女兒出生後,我媽對我說,給別人賺不如給自己人賺。於是我們給她帶,當然給的錢比行情高1/3,想說是自己的父母嘛。我媽從來對子女都很強勢,還明言你給的就是保姆費,不能在家用餐,因為她很忙,要幫我帶小孩,叫我自己買便當吃。更讓人不舒服的是偶而晚一點去接小孩,她就擺臭臉。更別提我敢教我媽如何帶小孩了。所舉例子的情形就是雙方關係明顯失衡了,所以感覺很不舒服。老人要調整,不要讓自己委屈。

  • @wendyfisch4030
    @wendyfisch4030 Před 4 dny +1

    還是選擇不生小孩,就不會找事讓自己不高興..自己對自己好就對了.. 這樣活的健康快樂,而且想法永遠超時代 .

  • @user-le2vk6vh3x
    @user-le2vk6vh3x Před 7 dny +9

    章新👏👏👏👍👍👍

  • @mcphang
    @mcphang Před 6 dny +5

    希望一些子女聽到這個老人家的心聲,自己可以調整一下心態,現在生活確實很多壓力,可是兒女就是少了一根同理心,老人家活了一輩子肯定有他的執著
    身為子女的多一份同理心和尊敬一家人熱融融何樂不為呢?
    我很相信你怎樣對待父母你的子女真的就怎樣對待你😂

  • @user-kc6dw4vy1p
    @user-kc6dw4vy1p Před 6 dny

    謝謝章大哥

  • @user-py6sp5tq5d
    @user-py6sp5tq5d Před 3 dny

    章新老師說的很正確、年紀大後帶小孩真的很辛苦!現在時代不同了、孩子已經不喜歡跟父母住在一起了、老人家自己也要堅強一點、不住在一起偶而相處也會比較愉快、要適應現代生活了,感謝章老師分享👍

  • @ShiyunYie
    @ShiyunYie Před 6 dny +1

    很实际通透的观点, 很赞同。尽管我们可以强调养老要靠自己,我们也可以提前规划财务和养老安排,但人到了真正老了的年龄 (90+)就会像小孩子一样需要关爱保护鼓励 reassurance. 希望子女都能尽可能地在精神上关爱父母。

  • @user-px8tt1fz1v
    @user-px8tt1fz1v Před 6 dny +3

    當今時代😮確實要有孝心之孩子#已廖廖無幾嘍...最大王牌/是自身体要健康/才是當今世界最幸褔之事呢👍

  • @a_moon
    @a_moon Před 6 dny +5

    我每天都和媽媽用視頻聊幾句,但兒子就一個星期只聊2次😂😂

  • @aveanschen1699
    @aveanschen1699 Před 6 dny +1

    不勝唏噓......

  • @wendyfisch4030
    @wendyfisch4030 Před 4 dny +1

    這事目前許多老人碰到的問題...祖父母千萬別去幫忙帶小孩,別當孩子的幫傭. 餘生就完全留給自己就對了

  • @aazheng1980
    @aazheng1980 Před 7 dny +23

    沒錢靠誰都沒用

    • @user-zc4yq6vt3s
      @user-zc4yq6vt3s Před 6 dny +3

      沒錢誰都不會讓你靠,自己心態要調整,不冀盼就不失望

  • @user-gd3ji5lv3d
    @user-gd3ji5lv3d Před 6 dny +2

    說得好我個人很認同

  • @mollyjones3727
    @mollyjones3727 Před 6 dny

    章大哥,保重身體哦!祝福您早日康復,恢復元氣!!

  • @rogerrabbit3816
    @rogerrabbit3816 Před 6 dny +2

    儿子与儿媳是Family members, 父母只是Relatives 而巳!摆正位置,自然海阔天空!

  • @ping2502able
    @ping2502able Před 6 dny

    說得好🎉

  • @indoj986
    @indoj986 Před 6 dny +1

    幾十年才見過幾次面,還會有深厚的感情嗎?

  • @33Jenesis
    @33Jenesis Před 7 dny +5

    我媽覺得她的道理行為做人做事就是真理,要別人接受學習。她一作妖就會被我懟回去,把她的邏輯掰倒。我知道老人難改變,但我也不想累積生氣,那天核彈爆炸,所以不假裝聽訓,馬上糾正她。說這些就是表明老人跟孩子住常常會孩子變父母,老人要受氣的😂

  • @dengsdailystocktalk2203
    @dengsdailystocktalk2203 Před 6 dny +1

    惭愧😭。

  • @user-yl2wx1vj5y
    @user-yl2wx1vj5y Před 7 dny +16

    新教育及環境變遷使得50歲以下的世代,不再有心奉養父母,不再有能力奉養父母(有心無力算孝順)。
    現在70歲以上多數人都視奉養父母是責任。這歲數也不奢望子女奉養,畢竟子女成家後很多也無能力。不做啃老族就萬幸了。

    • @sch8481
      @sch8481 Před 7 dny +2

      其實就是教育失敗了,倫理道德淪喪

  • @walterchang5865
    @walterchang5865 Před 6 dny +4

    說的對👍~有距離才有親情。我已經是75歲的了人,每兩天陪老伴去醫院洗腎,看過cases太多。現在的子女能帶老人上上館子吃飯,天啊~要偷笑了,又能陪老人去洗腎,更是稀有😭。

  • @cchannel66
    @cchannel66 Před 7 dny +8

    其實現代有視訊,已經很好,可以多利用~每個人要為自己的快樂負責,不要依賴別人的情緒開心與否

    • @elinsd
      @elinsd Před 5 dny +2

      我的公婆特沒有安全感,養老金無虞,有看護照顧,可是情感及生活上特別依賴小孩,也是個人精神上不能獨立的缺失。

  • @user-oe5co8js1o
    @user-oe5co8js1o Před 6 dny +1

    這父母已經非常好,願意無償照顧外孫。
    我兒子小時候給外公、外婆照顧,我負責出二倍保姆費,我太太負責她父母家水電費用由她帳戶扣。

  • @gailc.4110
    @gailc.4110 Před 6 dny +3

    孝順一定要住在一起嗎?一定要住在附近嗎?遠嫁他鄉生活不易競競業業!只能過年過節、父母生日包個紅包。能夠每年回台灣探親已經很不錯了!
    養兒女就要一輩子綁在一起?

  • @evankuo4475
    @evankuo4475 Před 6 dny +1

    互相陪伴,不該是依靠。

  • @leonelleong
    @leonelleong Před 6 dny +13

    我朋友也年老, 想靠兒子. 現在的小孩:
    你養他就傳統思想
    他養你就美國思想
    最最最重點的, 還懂回來爭遺產.

    • @SL-pe5fz
      @SL-pe5fz Před 6 dny +2

      他養你就美國思想是什麼意思

    • @henrymot638
      @henrymot638 Před 6 dny

      从法学的角度来说这样的。

    • @saiom6291
      @saiom6291 Před 6 dny +2

      需要靠子女替自己養老的
      還有什麼遺產?
      有那個錢自己請看護請不起嗎

    • @SL-pe5fz
      @SL-pe5fz Před 6 dny +2

      @@henrymot638 問題是美國人不養父母的老呀

    • @SL-pe5fz
      @SL-pe5fz Před 6 dny

      @@saiom6291 請看護還是跟子女差很多 我家有個女性長輩就是跟你一樣的想法 有點退休金就很神氣囂張跟子女大聲說將來不靠他們 有病找看護 結果沒多久全部退休金被詐騙集團騙光光還負債 自己倒是沒病更沒錢請什麼人了 家裡有事要打掃 要搬東西 要出個門 日常的採買還是常常叫小孩 現在再也不敢說養小孩沒用了

  • @bluestar4186
    @bluestar4186 Před 6 dny +3

    所以许多人不生小孩就对了!把自己的一生过好了就好了

  • @user-gy4fb6ev6x
    @user-gy4fb6ev6x Před 7 dny

    哎,真的是如此

  • @user-nm6xm4qb4p
    @user-nm6xm4qb4p Před 7 dny +7

    大陸早期實施一胎化時,曾說過的標語口號~沒生 沒養 沒煩惱
    現在看起來不是沒道理

  • @user-ww1ms2si7d
    @user-ww1ms2si7d Před 6 dny +3

    靠山 山倒 靠人人跑 唯有靠自己最好

  • @wendyfisch4030
    @wendyfisch4030 Před 4 dny +1

    生小孩不是未來的提款機和依賴的藉口. 我們每個人都是個體戶. 早點領悟人生哲理,比較好,永遠不要看別人臉色生活,自己當自己的主人. 自己好好早點規劃自己要過的生活.. 我要說的是,自己要醒悟

  • @limy0018
    @limy0018 Před 7 dny

    贊成哦。雖然我自己是爲父母做了很多,可是這種情況不多,而且還得看條件。還是靠自己吧

  • @user-cl6gg3bs5r
    @user-cl6gg3bs5r Před 7 dny +8

    所以現在生小孩就是一件浪費錢浪費時間浪費生命的事情

  • @JM-gz1ej
    @JM-gz1ej Před 7 dny +10

    年輕夫婦沒有權利要求或期望祖父母照顧他們的孩子。 他們應該把孩子送到日託所,並成為一個真正負責任的父母。 如果你負擔不起日託費用,那就不要生小孩。 爺爺奶奶也應該有自己的生活,不要成為照顧孩子的奴隸

  • @user-wy7ek3rj8n
    @user-wy7ek3rj8n Před 7 dny

    👏👏👏👍👍👍

  • @user-li6lz4wb9t
    @user-li6lz4wb9t Před 6 dny +2

    靠人不如靠自己,儿女也一样,一切都是利益,有💰给它可以,沒💰什么都不是,有教养的还可以,沒教养的会把你家弄的乱七八糟……

  • @user-yj4rj4ld3b
    @user-yj4rj4ld3b Před 7 dny +4

    人自由自在別想太多尊重吧倆老可坐車火車去走走吧加油

  • @user-oj3ng2qw8y
    @user-oj3ng2qw8y Před 7 dny +3

    科技進步~現在靠視訊就可以聊天了
    保持距離才有美感

  • @user-ks5js9yv4w
    @user-ks5js9yv4w Před 7 dny +3

    腦子是好東西,得用!

  • @user-pi2pn1lp4l
    @user-pi2pn1lp4l Před 6 dny +3

    70歲的我國民年金5000多兒子每月給我1萬這樣已很好過了

  • @user-ty1mi2ys3q
    @user-ty1mi2ys3q Před 4 dny

    相信自己,莫聽他人指點

  • @wangany2729
    @wangany2729 Před 7 dny

    👍

  • @user-xj6uh4lg4y
    @user-xj6uh4lg4y Před 6 dny +4

    現在小孩不要回來啃你的老本就要偷笑了😅~老了身上自己留一些錢才是王道

  • @conniechan4576
    @conniechan4576 Před 6 dny

    介绍那个老人学社交媒体,就是孩子,孙子共同使用的社交媒体,以后孩子们上载的图片,老人可以按赞,孩子们发的帖,老人又可以按赞,这样联系关系希望可以帮到他享享儿孙乐。最后帮小孩买房子那个点,真的非常赞同。

  • @user-ks5js9yv4w
    @user-ks5js9yv4w Před 7 dny +7

    每個人都有問題,就自己没問題,這才是關鍵!

    • @yanlin706
      @yanlin706 Před 7 dny +3

      當父母或子女為對方做任何事時,
      雙方都要有感恩之心,
      尤其受幫助那方絕不可視為理所當然的挑毛病。

  • @user-qi1iv5lq8b
    @user-qi1iv5lq8b Před dnem

    😊

  • @yuluchen3060
    @yuluchen3060 Před 6 dny +2

    每個人成家後生下後代就是為人父母,養育教育自然該由父母去完成,這叫做學習當父母。
    怎麼會認為自己的爸媽來帶孫子女是給他們享受天倫之樂呢?
    真是得了便宜還賣乖😂😂

    • @user-ms4ov7dq2k
      @user-ms4ov7dq2k Před 6 dny +1

      傳統思想想帶孫子的也不少,還會說媳婦不會帶孩子,我們來帶,要不就是說孩子成長過程需要用錢,媳婦出去幫忙賺,孩子婆婆來帶。
      如果不想帶真的可以直接拒絕,我想年輕人會自己辦法的。

  • @rachiushu207
    @rachiushu207 Před 6 dny +1

    沒辦法、現在的社會狀況就是如此

  • @user-dt8iv8jz3e
    @user-dt8iv8jz3e Před 6 dny +2

    真心話 錢要留在自身喔

  • @user-pi9zw9fg1b
    @user-pi9zw9fg1b Před 7 dny

    深有體會我的兒子也在國外生活結婚有小孫孫,我們連視頻也沒有

  • @gracewang2903
    @gracewang2903 Před 6 dny +3

    老伯伯还能自理,真正的养老是他们不能自理的时候

  • @nickyshieh7401
    @nickyshieh7401 Před 7 dny +9

    子欲養而親不待,但這句話常常是等父母去世後才能體會

    • @user-qn8ov9pm5x
      @user-qn8ov9pm5x Před 6 dny +3

      50歲就死了!子欲養而親不待!90幾歲都養不起!長命是孩子的悲哀。

    • @shanalee8057
      @shanalee8057 Před 6 dny +1

      @@user-qn8ov9pm5x不能同意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