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阿弥陀经》法鼓山晚课

Sdílet
Vložit
  • čas přidán 9. 03. 2011
  • 《佛说阿弥陀经》是大乘佛教经典之一,为释迦牟尼佛在祇树给孤独园所宣说。此经为佛经中极少数非由佛陀弟子提问,而由佛陀不问自说的经典。此经于前半段宣说西方极乐世界的种种的庄严以及阿弥陀佛佛号由来与意义;其后阐明劝导众生诵念阿弥陀佛之名号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最后以六方诸佛亦劝导其土众生相信阿弥陀佛及其极乐世界之事迹作结。

Komentáře • 172

  • @user-sh9ch5oy7l
    @user-sh9ch5oy7l Před 26 dny +2

    南無阿彌陀佛!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南無阿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

  • @jiamingzhang2243
    @jiamingzhang2243 Před 2 lety +5

    南无阿弥陀佛

  • @user-zk7lj5oe3h
    @user-zk7lj5oe3h Před 6 lety +7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 @user-po7gj9eu2t
    @user-po7gj9eu2t Před 3 lety +4

    眊因頂禮十方三世一切諸佛菩薩賢聖僧三拜
    南無本師釋迦摩尼佛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觀世音菩薩
    南無楞嚴會上佛菩薩
    感恩恭敬合十 🙏🙏🙏
    隨喜大眾一切善行
    普皆迴向 共成佛菩提 阿彌陀佛 🙏🙏🙏

  • @user-je7gp9vf6g
    @user-je7gp9vf6g Před 3 lety +5

    南無阿弥陀佛

  • @sirlan745
    @sirlan745 Před 5 lety +5

    阿弥陀佛 我佛慈悲

  • @vinhluongchivinh5669
    @vinhluongchivinh5669 Před 9 lety +20

    南無阿彌陀佛 愿我多生父母 冤親債主 多世宗親 現世先親 往生西方 同登極樂

  • @KevinLeop
    @KevinLeop Před 6 lety +6

    南無阿彌陀佛

  • @user-mf3yk4ip2t
    @user-mf3yk4ip2t Před 7 lety +5

    恭請菩薩佛祖超渡 吳,張 家歷代祖先可以讓他們早日投胎轉世不要受苦難 吳 家弟子信男感恩 跪拜南無阿彌陀佛, 慈悲加持,阿彌陀佛 感恩 跪拜 。

    • @moz8
      @moz8 Před 4 lety +1

      阿弥陀佛,超度历代祖先去西方极乐世界 、 成佛后,倒驾慈航普渡众生

  • @user-dq3rs7sj2h
    @user-dq3rs7sj2h Před 2 měsíci +1

    南無阿彌陀佛🙏🙏🙏

  • @kennylee3265
    @kennylee3265 Před 6 lety +13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势至菩萨
    愿生西方净土中,
    九品莲花为父母,
    花开见佛悟无生,
    不退菩萨为伴侣。

  • @Kerker-Mario
    @Kerker-Mario Před 4 lety +3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西方極樂世界大慈大悲阿彌陀佛

  • @davidprivate7071
    @davidprivate7071 Před 3 lety +3

    清淨平等正覺對治妄想分別執著,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

  • @user-wg4ij5gn7y
    @user-wg4ij5gn7y Před 4 lety +4

    南无本师阿弥陀佛 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感恩分享

  • @yuichium9897
    @yuichium9897 Před 9 lety +7

    南無釋迦牟尼佛!!!
     一心敬礼十方法界常住仏(いっしんきょうらいじっぽうほうかいじょうじゅうぶー)
     一心敬礼十方法界常住法(いっしんきょうらいじっぽうほうかいじょうじゅうほう)
     一心敬礼十方法界常住僧(いっしんきょうらいじっぽうほうかいじょうじゅうそう)
    南無八萬四千法藏
    南無十方諸佛菩薩摩訶薩
    南無十方諸聲聞眾的四果
    南無十方諸緣覺眾
    南無十方護法諸神

  • @hawthorn2227
    @hawthorn2227 Před 4 lety +7

    南无阿弥陀佛.。感恩,弟子可以以此跟随做晚课。

  • @ching-luehchang8256
    @ching-luehchang8256 Před 4 lety +3

    南無阿彌陀佛!

  • @wei0931
    @wei0931 Před 8 lety +7

    南無阿彌陀佛, 慈悲加持,阿彌陀佛!

  • @jennytan2301
    @jennytan2301 Před 2 lety +3

    我真心忏悔曾经犯过的罪,后不再造、精进念佛。
    往昔所造諸惡業
    皆由無始貪瞋癡
    從身語意之所生
    一切罪障皆懺悔
    南無阿彌陀佛🙏🙏🙏
    我真诚的忏悔伤害到的每一位众生尤其是我的堕胎婴灵们并真心的对你们说一句:对不起,请原谅,我错了,祈请大慈大悲伟大的阿弥陀佛接引你们到西方极乐世界.
    南无阿弥陀佛 ,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 , 南无阿弥陀佛🙏🙏🙏

  • @user-ly8ri8om9u
    @user-ly8ri8om9u Před 3 lety +3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 @dorajiao8890
    @dorajiao8890 Před 4 lety +15

    南无阿弥陀佛,太好了,受益非浅。愿众生都能得惠。

    • @user-uz1bl4vu1s
      @user-uz1bl4vu1s Před 14 dny

      南無阿彌陀佛,願共諸眾生,同生極樂國!才能真正受益,永得解脫成佛°

  • @user-pm1cr3hf5q
    @user-pm1cr3hf5q Před 3 lety +2

    淨土修行,光速成就,遠離塵埃,常樂我淨

  • @lk2125lk
    @lk2125lk Před 8 lety +29

    南無阿彌陀佛 雖然不會唸但是心都跟著唸 有好幾段唸著唸著就掉眼淚感動佛陀的慈悲

    • @wongwin4027
      @wongwin4027 Před 3 lety +1

      隨喜讚嘆👏福德無量🙇

  • @a7455266
    @a7455266 Před 10 lety +5

    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

  • @sengchooieng2917
    @sengchooieng2917 Před 10 lety +4

    阿弥陀佛 正法久住

  • @user-um2tc4gm4u
    @user-um2tc4gm4u Před 6 lety +5

    南无阿弥陀佛🙏🙏🙏

  • @user-dc4mr7vj9c
    @user-dc4mr7vj9c Před 3 lety +4

    感恩佛陀悉心無悔教化我們,引導我們心善而行以德待人!阿彌陀佛

  • @user-ev5bz6ep7l
    @user-ev5bz6ep7l Před 4 lety +3

    無量功德 謝謝分享

  • @Kmonk016
    @Kmonk016 Před měsícem +1

    It’s beautiful ❤

  • @user-hd5rh7wj9w
    @user-hd5rh7wj9w Před 2 lety +11

    人生第一次接觸佛教是在14歲看了這部影片,至此逐漸信仰佛教,感謝這部影片的上傳者,感謝法鼓山僧團的莊嚴梵唄。

    • @boluomiduo
      @boluomiduo  Před rokem

      真的太好了~有这样的善根!随喜^-^

    • @tim6789ss
      @tim6789ss Před 5 měsíci

      我亦隨喜 阿彌陀佛

  • @xiao1129feng
    @xiao1129feng Před 12 lety +5

    阿弥陀佛

  • @user-go1wm7lf6m
    @user-go1wm7lf6m Před 2 lety +2

    南無啊彌陀佛 千聲 萬聲 萬萬聲

  • @linquanhanchan
    @linquanhanchan Před 7 lety +4

    南无莲池海会佛菩萨 三称佛说阿弥陀经 一遍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陀罗尼 三遍四宏誓愿普贤菩萨警众偈三皈依回向偈

  • @AnimeGood28
    @AnimeGood28 Před 8 lety +9

    南無阿彌陀佛!

  • @user-uz7kh1wj5y
    @user-uz7kh1wj5y Před 7 lety +7

    南無阿彌陀佛,感謝佛陀

  • @zhiguangtianshen8
    @zhiguangtianshen8 Před 11 lety +17

    南摩阿弥陀佛,愿我早断贪嗔痴。

  • @HermanHerman-hg5xh
    @HermanHerman-hg5xh Před 8 lety +5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09/04/2016

  • @thangquangthang81
    @thangquangthang81 Před 10 lety +2

    Tri Ân Chư Phật,kính ngài cấp bậc Bạch Thế Tôn

  • @sunray8845
    @sunray8845 Před 6 lety +4

    阿彌陀佛

  • @layhwachua3218
    @layhwachua3218 Před 7 lety +11

    愿生西方净土中,
    九品蓬花为父母,
    花开见佛悟无生,
    不退菩萨为伴侣。
    感恩师父,菩萨们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 @user-cz9lp9vk5f
      @user-cz9lp9vk5f Před 4 lety +1

      無形眾生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

  • @crumpet970
    @crumpet970 Před 3 lety +2

    南無阿彌陀佛慈善會 謝謝你大家我們的生活水準

  • @user-pb6bi9ke2i
    @user-pb6bi9ke2i Před 4 lety +2

    一句阿彌陀佛,永離惡道逼苦~阿彌陀佛。

  • @dorothyshen8428
    @dorothyshen8428 Před 6 lety +4

    阿尼陀佛,感恩您

  • @user-mc6cc6xz5h
    @user-mc6cc6xz5h Před 7 lety +4

    真有那淨土、一切法又心相生、自性靈不生不滅、

  • @chalaka70
    @chalaka70 Před 11 lety +6

    和平唄。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正法!
    南無僧伽!

  • @user-vg9yi8ic7k
    @user-vg9yi8ic7k Před 8 lety +10

    南無阿彌陀佛,讚

  • @user-qm9yg8vo1y
    @user-qm9yg8vo1y Před 10 lety +6

    深感師恩!阿彌陀佛!

  • @smartboss168
    @smartboss168 Před 12 lety +7

    阿彌陀佛!

  • @user-xg8xp8jg8y
    @user-xg8xp8jg8y Před 3 lety +2

    共勉 阿彌陀佛 ^^...

  • @lilyhiew7318
    @lilyhiew7318 Před rokem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摩诃萨

  • @a20090902
    @a20090902 Před 10 lety +11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 @ChenConstance
    @ChenConstance Před 11 lety +4

    阿彌陀佛!

  • @quyentang7296
    @quyentang7296 Před 2 lety +1

    Nam mô a di đà phật🙏🙏🙏

  • @PowellTaiwan
    @PowellTaiwan Před 12 lety +31

    沒錯,今生不往生,其餘多餘,上聖下嚴法師臨命終前做了最佳的示範,教戒眾人,表演眾生,一句彌陀,無有雜物,發願往生,彌陀接引,不退菩薩,承願再來,方為佛子。

  • @user-vq7hc8dh5i
    @user-vq7hc8dh5i Před 29 dny

  • @user-dc4mr7vj9c
    @user-dc4mr7vj9c Před 5 lety +4

    撥開雲霧見佛缘!眾生菩提皆自覺

  • @Xinjingtu
    @Xinjingtu Před 3 lety +2

    印光大師}開示: 凡我有情,聞是凈土法門者,當信娑婆極苦,西方極樂。當信多生已來,業障深重,匪憑佛力,驟難出離。 當信求生決定克期得生。 當信念佛定蒙慈悲攝受!由是堅定壹心,願離娑婆,如囚犯之欲出牢獄,絕無系戀之心。願生西方,如客之思歸故鄉,豈有因循之念!從此隨分隨力,至心持念阿彌陀佛聖號。無論語默動靜,行住坐臥,迎賓待客,著衣吃飯,務令佛不離心,心不離佛。譬如切事系心,凡百作為,不忘此事。或有公私眾務,了無少暇,須於早晚十念念佛,至心發願,亦能往生。以阿彌陀佛曾有願雲:“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是故十念念佛,亦得往生也!但既念佛求生西方,必須發慈悲心,行方便事,息貪瞋癡,戒殺盜淫,自利利人,方合佛意。否則心與佛背,感應道隔,但種來因,難獲現果矣。若誌誠念佛,行合佛心,心口相應。如是念佛之人,至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必然親垂接引,往生西方。壹生西方,則超凡入聖,了生脫死,永離眾苦,但受諸樂矣。此則全仗佛力,不論功夫之深淺、惑業之有無。但具真信切願,決定萬不漏壹!
    通身放下,壹心念佛,求生西方。念時須心中念得清楚。口中念得清楚。耳中聽得清楚。即不開口,心中默念,亦須字字句句,聽得清楚。以心壹起念,即有聲相。自己之耳,聽自己心中之聲,仍是明明朗朗。能常聽得清楚,則心歸壹處,神不外馳。故眼也不他視,鼻也不他齅,身也不放逸,故名"都攝六根"。如此念佛,名為"凈念"。以攝心於佛號,則雜念雖尚未全無,然已輕減多多矣。若能常常相繼,便可淺得壹心不亂,深則得念佛三昧矣。(文鈔三編·復夏壽祺居士書)
    念佛必須攝心,念從心起,聲從口出,皆須字字句句,分明了了。又須攝耳諦聽,字字句句,納於心中。耳根壹攝,諸根無由外馳,庶可速至壹心不亂。大勢至所謂"都攝六根,凈念相繼,得三摩地,斯為第壹"者,即此是也。文殊所謂"反聞聞自性,性成無上道"者,亦即此是也。切不可謂持名壹法淺近,捨之而修觀像、觀想、實相等法。夫四種念佛,唯持名最為契機。持至壹心不亂,實相妙理,全體顯露。西方妙境,徹底圓彰。即持名而親證實相,不作觀而徹見西方。持名壹法,乃入道之玄門,成佛之捷徑。今人教理觀法,皆不了明。若修觀想、實相,或至著魔。弄巧成拙,求升反墜。宜修易行之行,自感至妙之果矣。(增廣文鈔·與徐福賢女士書)                       楞嚴經:“反聞聞自性,性成無上道,圓通實如是;此是微塵佛,壹路涅盤門,過去諸如來,斯門已成就;現在諸菩薩,今各入圓明,未來修學人,當依如是法,我亦從中證,非唯觀世音。” 念佛之法,各隨機宜,不可執定。然於壹切法中,擇其最要者,莫過於攝耳諦聽。念從心起,聲從口出,音從耳入。行住坐臥,均如是念,如是聽。大聲、小聲、心中默念,均如是聽。默念時,心中猶有聲相,非無聲也。《大勢至念佛圓通章》雲:"都攝六根,凈念相繼,得三摩地,斯為第壹。"念佛時能攝耳諦聽,即都攝六根之法。以心念屬意根,口念屬舌根,耳聽則眼不他視,鼻不他齅,身必不放逸懈怠,故名"都攝六根"。攝六根而念,則雜念漸息,以至於無,故名"凈念"。凈念能常相繼不間斷,便可得念佛三昧。"三摩地",即三昧之異名。吾人隨分隨力念,雖未能即得三昧,當與三昧相近。切不可看得容易,即欲速得,則或致起諸魔事。得念佛三昧者,現生已入聖位之人也。故須自量。 (文鈔三編·復徐誌壹居士書)
    念佛用功最妙的方法,是都攝六根,凈念相繼。"都攝六根"者,即是念佛之心,專註於佛名號,即攝意根。口須念得清清楚楚,即攝舌根。耳須聽得清清楚楚,即攝耳根。此三根攝於佛號,則眼決不會亂視。念佛時眼宜垂簾,即放下眼皮,不可睜大。眼既攝矣,鼻也不會亂嗅,則鼻亦攝矣。身須恭敬,則身亦攝矣。六根既攝而不散,則心無妄念,唯佛是念,方為凈念。六根不攝,雖則念佛,心中仍然妄想紛飛,難得實益。若能常都攝六根而念,是名"凈念相繼"。能常常凈念相繼,則壹心不亂,與念佛三昧,均可漸得矣。(文鈔續編·復幻修大師書)

  • @user-cl5ub8il8x
    @user-cl5ub8il8x Před 2 lety +2

    睡前聽聽可以入眠,阿彌陀佛

  • @kunglinchung6413
    @kunglinchung6413 Před 5 lety +3

    多謝師傅各師兄,阿彌陀經我喜歡,謝謝分享

  • @user-pb4vn9dn2s
    @user-pb4vn9dn2s Před 5 měsíci

    霜露之思 迴向給我敬愛的母親 詹甜先慈

  • @user-by9ys4qe8n
    @user-by9ys4qe8n Před 6 lety +3

    隨喜讚嘆分享功德無量

  • @vux7775
    @vux7775 Před rokem

    NAM MÔ A DI ĐÀ PHẬT ❤️🙏🙇🏻🪷

  • @joyanvu9860
    @joyanvu9860 Před rokem

    真心赞扬
    礼拜

  • @timiin1304
    @timiin1304 Před 10 lety +12

    願所有人能夠眾善奉行,阿彌陀佛。感恩

  • @user-zc7vr6ct2y
    @user-zc7vr6ct2y Před 4 lety +2

    炎黄子孙,百姓健康,合心平安,阿弥陀佛

  • @KHONG1994
    @KHONG1994 Před rokem

    A DI ĐÀ PHẬT A DI ĐÀ PHẬT A DI ĐÀ PHẬT A DI ĐÀ PHẬT A DI ĐÀ PHẬT

  • @dope1994
    @dope1994 Před rokem

    Om mani (pademe ho)
    Om mani (ten ko. Co. Ho.ho.ho.)pademe be...budham sharanam gachami...

  • @chalaka70
    @chalaka70 Před 11 lety +6

    peaceful chanting.
    namo buddhaya!
    namo dhammaya!
    namo sanghaya!

  • @user-ou4sb3pl7l
    @user-ou4sb3pl7l Před 3 lety +3

    法鼓山 師父梵唄 👍👍👍👍👍

  • @user-gf6zd8yf8d
    @user-gf6zd8yf8d Před 8 lety +13

    感恩 謝謝您的分享

  • @user-tt5jg7yw3m
    @user-tt5jg7yw3m Před 4 lety +1

    如是佛 佛祖🌍✌

  • @yenchenglin4830
    @yenchenglin4830 Před 2 lety +8

    1:51 南無蓮池海會佛菩薩(三稱)
    2:56 佛說阿彌陀經
    14:21 往生咒(三遍)
    15:25 四弘願誓
    18:12 普賢菩薩警眾偈
    21:37 三皈依
    26:33 迴向偈

  • @user-qy1eh8vh3m
    @user-qy1eh8vh3m Před 4 lety +1

    Thankyouf

  • @fftaninchueakwongts9102
    @fftaninchueakwongts9102 Před 4 lety +1

    สาธุ/สาธุ/สาธุ

  • @magnusmagnusson1426
    @magnusmagnusson1426 Před 10 měsíci

    🙏🙏🙏🌿🌿🌿

  • @user-ys5im7ue1c
    @user-ys5im7ue1c Před 7 lety +3

    一切有為法 如夢如電 他只是導引你心向正 不可執著
    其中 美景 是誘導人心響往而已 一生稟持利他 布施 忍辱 其他經典 涉略是開智慧而已

  • @LamNguyen-rq6ys
    @LamNguyen-rq6ys Před 6 lety +1

    Y Bát Nhã Ba La Mật Đa Thị Đại Thần Chú,Thị Đại Minh Chú,Ba La Mật Đa Thời ,Chiếu Kiế Hư Khôg,Độ Nhất Thế Khổ Ách.....

  • @user-yo5cd4sd8f
    @user-yo5cd4sd8f Před 3 lety +4

    【心經簡說】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觀自在菩薩「行」甚「深」境界,「般若」是梵語,古印度語,中文義是智慧,在這裏指的是出世間之見性智慧,「波羅蜜多」也是梵語,波羅義為彼岸,蜜多義為到,合之即指到達脫離生死輪迴之彼岸時,「照見」指智慧的應用,「五蘊」就是身心和合,即根身世界為色蘊(凡有所緣含其相待之空無)→領受→想像→行思→識別。觀自在菩薩行甚深境界證悟萬法唯自心所現,離開自心性本體別無他法可得,從心現境、境即是心,達境唯心,五蘊離覺皆空無自性之見性智慧,到達脫離生死輪迴之彼岸時,智慧的觀察覺照,了知五蘊諸法,都是如幻空無自體(無自主性、無實我),因為皆是依吾人「當下這一念心性」(心經的「心」是指心性,不是指心臟),靈覺空性自藏識本體因靈知的關係,而所緣生之心內虛假幻影,五蘊之心內影像空無實體,其體就是你的覺性本體;所以一切種種諸法、生老病死、喜怒哀樂等諸相皆是自心,會相歸性,必無心生取捨或心生喜懼,不自心幻現還復擾亂自心,即能在一切境界之中獲得自在,而度一切苦厄。大乘入楞伽經云:「若了諸法唯心所見,無有外物皆同無相。」心鏡若無影焉有?因緣相待相奪、互奪雙亡各無自性。楞嚴經云:「色心諸緣及心所使,諸所緣法,唯心所現。」「不知色身、外泊山河、虛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生死循環與五蘊身心從何而來?自變自緣;自己「靈知的空性」把境相變現出來,然後自己再去追逐攀緣執著依自心所現之相。如果能了知種種諸法皆是自心,而不自心還取依自心所現之相,狂心息滅則生死輪迴盡。
    楞伽經云:佛地無生。唐•永嘉禪師云:「體即無生,了本無速。」影像沒有實體也不留痕跡,緣生虛相,生是幻生本「無生」,了悟解脫也就沒有遲與速之分別了,當下即是,不應世間更在虛空之外。楞嚴經云:妙覺湛然徧周法界,含吐十虛寧有方所!古云:一悟無生,智同諸佛。達摩血脈論云:「佛是西國語(古印度語),此土云覺性,覺者靈覺,應機接物,揚眉瞬目,運手動足,皆是自己靈覺之性。」衆生本佛,奈何日用而不知。「生滅身中有不生滅性」,回憶從小生長之往事歷歷在目,那個能回憶的「覺性」跟以前小的時候一樣沒有差別,如今肉身外表卻已容皺衰老髮白,而內在之覺性卻「千齢億載了無痕」。外在會生老病死腐化的色身不是永恆存在,內在那個無相的知覺性才是你自己的(那個默念者)。
    『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舍利子」是尊者名。色不自顯由空所顯,色相若無何以顯空!若色若空、受想行識皆唯靈覺空性。依他緣起空無自己的體性如幻,當下即是真空圓成性。幻「色」心內虛影「不異」靈覺「空」性,幻色心內虛影即是靈覺空性;感「受」之心內虛影不異靈覺空性…靈覺空性即是感受之心內虛影「想行識亦復如是。」例如當你想到紅色100元紙鈔時,紅色紙鈔即浮現在你的腦海,此時紅色紙鈔幻色妙有心內虛影,與你的靈覺空性是合在一體的不是二分的。凡夫執色有,小聖執空無,權教菩薩執色空為二;這即示性相圓融色空不二之理。
    『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
    諸法空相(靈知的空性體、真空妙有;達境唯心),即衆生當下這一念心性。此空性靈知所以能現相學習記憶並且能起作用生萬法;也就是說此空性本身就能見聞嗅嘗覺知能看能聽,不是死板板的空性。所有之起心動念、凡有所緣皆是依吾人當下這一念心性所變現的、心內之虛幻影像,所以一切種種諸法喜怒哀樂皆是自心,那麼就本無一切生滅、垢淨、增減等二元相對境界差別之相,寂靜一味,唯一自性如如體昭然顯現;「影像」本無非,乃因心執而非。
    『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
    衆生一直在追逐攀緣執著依自心,所緣生之妙有心內虛假幻影並對其大作文章(既由心生也由心滅、幻生幻滅、妙有得之而不有),故經文對覺性空性本體靈知所生之一切,一連串告之「無」,無並不是沒有(心內虛影),不執著之意。
    是故「空」中(覺性為「靈知的空性體」畢竟空性),無實在之五蘊(色受想行識),亦無實在之六根六塵乃至十八界都是依自心性本體所生之心內虛假幻影,凡夫衆生因為六根(眼耳鼻舌身意)與六塵(色聲香味觸法。法塵:過去經歷往事憶想之影像、記憶的感覺),而所生之六識(世間假名知識見解),知識見解就是領解分別,領解分別以後就會產生愛取有,喜歡的就多貪愛一點,得不到或討厭的就生瞋恨,痴迷執著在愛恨二元虛幻分別生滅之中。六根六塵亦名十二處,十八界即六根六塵六識,即眼界、耳界…色界、聲界…眼識界、耳識界…,經文取頭之眼界與尾之意識界,其他的用乃至兩字超越過去。唐朝有一禪師問其師父言:我明明有眼睛耳朵,經文為何要說無眼耳鼻…?楞嚴經云:「則諸已死尚有眼存,應皆見物,若見物者云何名死?」是知能見聞動作,必是汝本心不是汝肉身也。
    『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
    這是講小聖緣覺聖者所修之十二因緣,此即說明生死輪迴之過程。十二緣起流轉之理為無明(沒有保持一真無二之公正平等覺,即自心幻現還復擾亂自心。)緣行→行緣識(善惡之業識)→識緣名色(心識無形稱名、色是指肉身,即指胚胎。)→名色緣六入(眼耳鼻五官逐漸形成)→六入緣觸(母體生出與外面接觸)→觸緣受(苦樂憂喜之感受)→受緣愛→愛緣取(財色名利)→取緣有(今生之業因必有來生之果報)→有緣生→生緣老死。這十二條循環不息,則形成三世輪迴的現象,故名凡夫衆生之流轉門,緣覺聖者欲了生死而得解脫,必須先將生死根本之無明迷惑滅盡,無明盡故行盡,行盡故識盡,如是乃至老死盡,故名緣覺之十二因緣還滅門。小聖羅漢觀察人有生老病死,而知生滅無常根本是「苦」,復觀苦乃由貪瞋痴等煩惱之惑,縱身口意造殺盜淫等諸業「集」積而來,欲解脫證不生不滅之寂「滅」果,必先修習斷此集因之「道」法。但在畢竟空性裏萬法皆是心內之虛假幻影。
    『無智亦無得。』
    告之在修行的菩薩,無能證之智也無所證之空理可得,能所雙泯,都是自性靈知所生幻心的作用,本自空性。
    『以無所得故。』
    六祖壇經云: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妙性本空,無有一法可得。華嚴經云:如來深境界,其量等虛空…知一切法皆是自心而無所著…如影普現心水中…真如體性無生。金剛經云:一切法皆是佛法。所以重點就在於是否對於依自心性本體,所生之心內虛假幻影產生執著;以「無住」為本,不住相生心,不應住色聲香味觸法生心。佛在金剛經以十方虛空比喻「空性」之廣大,覺性空性頻率周遍宇宙無所不在,心住相所見就不大,取一則漏萬,空性頻率就不能廣大周遍,勿執則全是。楞嚴經云:「狂性自歇,歇即菩提,勝淨明心本周法界,不從人得,何藉劬勞肯綮修證。」六祖云:不離見聞緣,超然登佛地。一切有情衆生不管阿貓阿狗含佛在內其覺性均是「靈知的空性體」,空性體裏的靈知再怎麼滅也滅不了,所以對靈知所生之一切當下無心(不感興趣隨緣),便是究竟,衆生諸佛更無有差別。覺性圓明,真空妙有,性法皆空(無生)是「妙行無住」之境也。大乘心地觀經云:若能觀心體性空,惑障不生便解脫。大寶積經云:真實觀者,不以空故令諸法空,但法性自空。
    『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密多故,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佈,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密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菩提薩埵」是印度語,略稱菩薩,依此般若畢竟空性的妙慧,了知種種諸法皆是自心,以無著無礙故,到達不生不滅「心境一如」究竟涅槃(圓寂)的境界。一切諸佛皆依此般若畢竟空性的妙慧得阿(無)耨多羅(上)三(正)藐(等)三(正)菩提(覺)。「無上正等正覺」即是衆生本具當下這一念心性。
    『故知般若波羅密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
    此乃顯現吾人自性之德,本性才是最高至上的可貴之體,才是無等等咒。靈障的感受來自於自己的靈覺性本體,不要自己畫鬼,結果被自己所畫的鬼嚇出病來,亦只是自心在鬧鬼。
    『故說般若波羅密多咒,即說咒曰: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揭諦」義為去、度也。重言「揭諦」表自度,又能起靈知的妙用度他。「波羅揭諦」波羅義為到彼岸,謂度到彼岸去。「波羅僧揭諦」僧義為衆,謂大衆同度到彼岸去。「菩提」即無上佛果、正等正覺。「薩婆訶」速疾成就之意

  • @wongkamheng5776
    @wongkamheng5776 Před 2 měsíci

    wongkamheng❤❤❤❤ 1:13

  • @aishahstriggles6779
    @aishahstriggles6779 Před 9 lety +3

    The healing drum sound.

  • @black_godfred
    @black_godfred Před 11 měsíci

    🖤😔

  • @wowlolololololol
    @wowlolololololol Před 12 lety +2

    祝福大家 一心念佛 往生西方 南無阿彌陀佛ˍ/\ˍ

  • @buutich1
    @buutich1 Před 12 lety +5

    Lovely chanting; beautiful Buddha statues.

  • @taoquan7541
    @taoquan7541 Před 4 lety +2

    NAMO AMITUOFO

  • @chanduchaple7705
    @chanduchaple7705 Před rokem

    Ameen

  • @Nieves538
    @Nieves538 Před 11 lety +3

    bellisimo, quisiera saber que dice!

  • @wizardmori
    @wizardmori Před 10 lety

    I grow together self, team up with myself. Be the most gruff tearing monstrous self.
    自身栽培し自己協力す成長す。最も恐ろしい引き裂く荒々しい巨大奇怪自身であれ。

  • @dope1994
    @dope1994 Před rokem

    Ni ai. O. Ma. Ni. Ni ai. Kyoku horichu ho...

  • @user-vq7dh1hs1f
    @user-vq7dh1hs1f Před 3 měsíci

    帥氣❤

  • @seven-sixteen802
    @seven-sixteen802 Před 6 lety +2

    อันนี้สุขาวดี. ถ้าเปรียบบ้านเราก็. มหานิกาย.

  • @jennytan2301
    @jennytan2301 Před 2 lety +2

    念南無阿彌陀佛聖號的功德利益
    有人以為,念佛法門是老年人修的,是消極送死的,是臨終用的。這些都是片面的、錯誤的理解。本來我們自心就是佛,念佛是念心,就是“是心作佛” 。“投佛號於亂心,亂心不得不佛(佛心)。” 夏蓮居居士說得好:“彌陀彌陀直念去,原來彌陀念彌陀。” 可見,一句佛號,就能了脫生死,出離輪回,往生淨土,圓證菩提,實在是捷徑中的捷徑。還有一點必須明確,念佛不只是臨終得大利益,生前就得大利益。印光大師說,一切事都可以念佛求成就,除了做壞事以外。本文所列舉的念佛現世獲得的十種殊勝功德,概括得比較全面。這些都是佛陀親口開示,從佛經中摘錄出來的。佛無妄語,千萬不要懷疑!為便於初機閱讀,謹作膚淺解釋。如有不當,敬祈指正。
    一、常得一切天神隱形守護。
    天道中的一切天神,都尊重佛法。我們念佛的功德,必然感動天神,歡喜讚歎,冥冥中加以保護。因此,念佛的人,不求消災免難,自然消災免難;不求家庭平安,家庭自然平安。這對念佛的人來說,不過是現世獲得的小利益。對天神說,也是積累功德,雙方均有利益。
    二、常得一切菩薩常隨守護。
    菩薩的任務,就是上求佛道,下化眾生。所以時常分身無量,遊化十方,普度有緣。念佛眾生和諸佛菩薩有緣,眾生在生死苦海中,一心稱名,是向佛菩薩發出的呼救聲。所以古德說:“生死海中,念佛第一” 。稱名求救是因,菩薩尋聲救苦是緣,因緣和合,感應道交,自然逄凶化吉,離苦得樂,這就是果。古往今來,許多有緣眾生,由於遭受厄難苦惱而稱念名號,由於稱念名號而轉危為安,也由於獲得念佛的利益,而生信發願,求生淨土,見佛聞法。“先以欲勾牽,後令入佛智” 這是菩薩化度眾生的善巧方便。

    • @user-ig8fn5pn4m
      @user-ig8fn5pn4m Před měsícem

      念法身佛非僅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一法,尚有多法亦屬念法身佛,如《佛藏經》:
      「舍利弗,云何名為念佛?見無所有,名為念佛。舍利弗,諸佛無量(無質量也)不可思議,不可稱量,以是義故,見無所有,名為念佛,實名無分別。諸佛無分別,以是故言:念無分別即是念佛。」
      「復次,見諸法實相,名為見佛。何等名為諸法實相?所謂諸法畢竟空無所有,以是畢竟空無所有法念佛。復次,如是法中,乃至小念尚不可得,是名念佛。」
      「舍利弗,是念佛法,斷語言道,過出諸念,不可得念,是名念佛。舍利弗,一切諸念皆寂滅相,隨順是法,此則名為修習念佛。」
      「不可以色念佛。何以故?念色取相,貪味為識。無形無色,無緣無性,是名念佛。是故當知:無有分別,無取無捨,是真念佛。」
      「念佛名為破善不善一切覺觀,無覺無觀,寂然無想,名為念佛。何以故?不應以覺觀憶念諸佛,無覺無觀名為清淨念佛。」
      「汝念佛時莫取小想,莫生戲論,莫有分別。何以故?是法皆空,無有體性,不可念一相。所謂無相,是名真實念佛。」
      以上所錄皆是實相念佛的境界。若佛子悟明心性後,見佛無身根相貌,無一相可得,而隨順眾生持名念佛者,便可道:「一句佛號概括事理。」若未見性,動輒便道:「一句佛號概括事理。」便是妄語。何以故?念佛之事與理,二俱未明故。
      所述念佛法門則以權宜善巧之方法幫助行者從有相到實相;乃至部份行者隨其善根慧根因緣,有朝一日得入實相念佛境界,非無可能。
      【降魔品】
      「何為易行著相見魔。無力沙門。於我所說諸教經中。為化愚痴無根之人。任於過去諸佛方便。亦不得止。設方便教。或歸一佛。或一菩薩。或持一咒。持一經句。歸之信之。不依難行。滅罪解毒。方便成路。或有破戒劣根沙門。倦修眾聖真人正道。如渡得船。見之歡喜。悉捨諸佛戒慧道。一向著住此方便道。不知諸佛不得止設纔時方便權假之道。還以此權假方便。為最上法。謂無上路。或作邪思。為我能得一切道人。未見未得最上妙法殊勝妙路。招諸愚人。為彼愚人。設講設會。廣說敷演。而謂此道最勝極妙。唯限此路。眾生成佛。諸餘經道皆是難行。一切凡夫皆是下根。若下根人依難行道。百千萬人中。雖一人。不可有得成佛道。於茲一切魔魅。得便加勢加利。冥成助故。日日長其信心氣。亦日日弘長其邪法流。亦復一切愚人迷俗於功兹得幸大作歸伏。所以者何。一切愚人好惡。惡事。懶於善行。雖如是一切賢聖一切諸佛。已說今說。作惡人者。非是人間。非是佛徒。今過罪害。後生惡趣。生生世世得惡果報。永絕成佛得脫大路。是故捨好忍懶。勤修依戒。依定。依慧。修度。忍難。忍苦。依聖學教。恐罪捨惡。趣向聖道。然今逢此大易行說。不依賢跡。不依聖道。永離惡趣。直得成佛。大慶大喜。皆人此教。於茲即廢諸佛正法。豈唯廢我成佛法。也即廢王法仁義聖道。所以者何。令諸人心深著易行。不知道理。以是理故。親罪親過。親迷親妄。親惡親邪。疏父疏母。疏君疏臣。疏聖疏賢。疏天疏命。
      豈唯是自然廢聖道也。彼邪沙門。見此經知見道人。甚大惡之誹謗。而謂此修行人不知直路。遠迷久惑。留難行道。知見道者難解難入。濁惡世中絕不相應下愚人民。千萬億人於中無迷其一。成就此道。誠可咍之。此邪言流布於世。大遮入於知見道人。悲哉此人不知諸佛設方便旨。諸佛設此方便路意。欲先教之。因是為緣。起信近佛。漸漸增益一切佛種。引入佛道。開示悟入佛知見道。令得成佛。阿難當知。念三寶者。是為至於知見寶處中路舟筏。執此舟筏。還遮寶處。誠可悲之。名非遮此佛知見道。還遮自己念三寶道者。所以者何。或是念佛。或是念法。或是念僧。雖是皆實諸佛說法。是愚沙門所念之心。即邪念故。念三寶法即成邪法。修邪法故即墮魔道。自墮魔道故令他墮魔。自墮他墮皆破佛法。破佛法故破念三寶。豈唯墮魔邪類中也。終墮無間大火坑中。無量無邊大劫數間。受無量苦。永絕佛種。如是愚人誠難治之。三世諸佛。一切菩薩。無有一佛亦一菩薩。不依此經。佛知見道。如是愚人非我弟子。即是魔徒。
      白佛言。世尊如是愚人云何得脫魔法魔徒。應還信佛。佛言阿難。如是愚人即止慢心。迴心還思。應當思念。我是愚人。我是惡人。當墮三途火坑之中。但有諸佛。以大慈悲。能設方便。為我等故說此易行念三寶道。令我愚人永離三塗。是尚慶餘應如是我往淨土者。誠不思議我法方便。更不應對他人勝道。如是思求。依我劣根。無由勝道。唯歸如來方便之道。於自他相。無是無非。不遮他道。唯向自身。拂心垢。欲專念誦。則眾魔退去。其三寶現。自無罪亦他無罪。故即成我教。念三寶法。若一念生自勝他劣等者。還作魔行。亦離佛行。諸佛真實知見道。尚謂自勝他劣生慢心者。即為魔道。何以故。此佛知見者。為得作佛耳。非為見自勝他劣生慢心故。何況於為修佛方便劣行尚爾。以自劣為勝於他勝道也。」
      《大乘起信論》
      馬鳴菩薩造 賢首國師疏 憨山大師解
      「復次眾生初學是法。欲求正信。其心怯弱。以住於此娑婆世界。自畏不能常值諸佛。親承供養。懼謂信心難可成就。意欲退者。當知如來有勝方便。攝護信心。謂以專意念佛因緣。隨願得生他方佛土。常見於佛。永離惡道。如修多羅說。若人專念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所修善根。迴向願求生彼世界。即得往生。常見佛故。終無有退。若觀彼佛真如法身。常勤修習。畢竟得生。住正定故。」
      這是為根器較差的眾生,為了防止他們會退心所施設的方便。因為初學的眾生,尚未得到正信,內心不但脆弱,於外又缺乏好緣的幫助,因此恐怕他們會退失進修,所以如來施設勝方便,以攝護他們的心,只要專意念佛,求生淨土就好。這是依靠有佛的保護,就好比念阿彌陀佛,得生西方的話,就能居於不退的地位,就是屬於這樣的情形。
      可是淨土的不退,也有三種不退:
      一是如果蓮花還未開,信行還未滿,這只是從「處所」來說不會有退出淨土的緣了,所以說「不退」。
      二是華開見佛,這是修十信位已經圓滿具足了,能夠少分見於法身,住正定聚,這才是真正的不退。
      三是三賢位修圓滿了,進入初地,證徧滿法身,生無邊佛土,這是究竟不退位。
      本願念佛人須要了解
      【往生品】
      「如是二輩。名為後生得利劣機。人相有如是等。二種得利。大利益故。諸佛如來往生他方佛土。唯除以自愚痴無智。不知道理。闇昧之心。而忘了解聖教義理。以自為勝。以他為劣。以私智教他人。欲作自愚伴。以此劣行為勝。於其最上勝行。云何除之。是謗正法。背彼如來本願故。云何背彼本願心也。彼阿彌陀佛常說一乘。常念一乘。而唯欲令下方一切眾生等。悟一乘妙道。不以劣行。為其本意。入守常護。娑婆世界修行大道。不以極樂住安修行。為其本意。但發弘願。令得往生一心。愚人不堪於此修行成。故爾。不得止。立往生願。彼佛心念。無隔娑婆安養之思。娑婆安養。一通平等。此界他界。更無有差。彼佛心念無隔。念念他之心。何以故。爾一佛眾佛。眾佛一佛法身一體。此佛他佛。無有差別。人間大君。尚無我。而念自念他。心不作差。何況於果滿地如來。梵王果報尚清淨。而天上天下。目不見差。何況於果滿地如來。」

  • @gratefulhsu9115
    @gratefulhsu9115 Před 4 lety +4

    佛說阿彌陀經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羅漢。眾所知識。長老舍利弗。摩訶目犍連。摩訶迦葉。摩訶迦栴延。摩訶拘絺羅。離婆多。周梨槃陀迦。難陀。阿難陀。羅睺羅。憍梵波提。賓頭盧頗羅墮。迦留陀夷。摩訶劫賓那。薄俱羅。阿[少/兔]樓馱。如是等諸大弟子。并諸菩薩摩訶薩。文殊師利法王子。阿逸多菩薩。乾陀訶提菩薩。常精進菩薩。與如是等諸大菩薩。及釋提桓因等。無量諸天大眾俱。
    爾時佛告長老舍利弗。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有世界名曰極樂。其土有佛。號阿彌陀。今現在說法。舍利弗。彼土何故名為極樂。其國眾生。無有眾苦。但受諸樂。故名極樂。又舍利弗。極樂國土。七重欄楯。七重羅網。七重行樹。皆是四寶周匝圍繞。是故彼國名曰極樂。又舍利弗。極樂國土。有七寶池。八功德水。充滿其中。池底純以金沙布地。四邊階道。金銀琉璃玻璃合成。上有樓閣。亦以金銀琉璃玻璃車磲赤珠瑪瑙而嚴飾之。池中蓮花。大如車輪。青色青光。黃色黃光。赤色赤光。白色白光。微妙香潔。舍利弗。極樂國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
    又舍利弗。彼佛國土。常作天樂。黃金為地。晝夜六時。雨天曼陀羅華。其土眾生。常以清旦。各以衣裓。盛眾妙華。供養他方十萬億佛。即以食時。還到本國。飯食經行。舍利弗。極樂國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
    復次舍利弗。彼國常有種種奇妙雜色之鳥。白鶴孔雀鸚鵡舍利迦陵頻伽共命之鳥。是諸眾鳥。晝夜六時。出和雅音。其音演暢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聖道分如是等法。其土眾生。聞是音已。皆悉念佛念法念僧。舍利弗。汝勿謂此鳥。實是罪報所生。所以者何。彼佛國土。無三惡道。舍利弗。其佛國土。尚無惡道之名。何況有實。是諸眾鳥。皆是阿彌陀佛。欲令法音宣流變化所作。舍利弗。彼佛國土。微風吹動。諸寶行樹。及寶羅網。出微妙音。譬如百千種樂。同時俱作。聞是音者。自然皆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舍利弗。其佛國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
    舍利弗。於汝意云何。彼佛何故號阿彌陀。舍利弗。彼佛光明無量。照十方國。無所障礙。是故號為阿彌陀。又舍利弗。彼佛壽命及其人民無量無邊阿僧祇劫。故名阿彌陀。舍利弗。阿彌陀佛成佛已來。於今十劫。又舍利弗。彼佛有無量無邊聲聞弟子。皆阿羅漢。非是算數之所能知。諸菩薩眾亦復如是。舍利弗。彼佛國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
    又舍利弗。極樂國土。眾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其中多有一生補處。其數甚多。非是算數所能知之。但可以無量無邊阿僧祇說。舍利弗。眾生聞者。應當發願。願生彼國。所以者何。得與如是諸上善人俱會一處。舍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亂。 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是人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舍利弗。我見是利。故說此言。若有眾生。聞是說者。應當發願。生彼國土。
    舍利弗。如我今者。讚歎阿彌陀佛不可思議功德之利。東方亦有阿閦鞞佛。須彌相佛。大須彌佛。須彌光佛。妙音佛。如是等恒河沙數諸佛。各於其國。出廣長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汝等眾生。當信是稱讚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
    舍利弗。南方世界有日月燈佛。名聞光佛。大焰肩佛。須彌燈佛。無量精進佛。如是等恒河沙數諸佛。各於其國。出廣長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汝等眾生。當信是稱讚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
    舍利弗。西方世界有無量壽佛。無量相佛。無量幢佛。大光佛。大明佛。寶相佛。淨光佛。如是等恒河沙數諸佛。各於其國。出廣長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汝等眾生。當信是稱讚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
    舍利弗。北方世界有焰肩佛。最勝音佛。難沮佛。日生佛。網明佛。如是等恒河沙數諸佛。各於其國。出廣長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汝等眾生。當信是稱讚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
    舍利弗。下方世界有師子佛。名聞佛。名光佛。達摩佛。法幢佛。持法佛。如是等恒河沙數諸佛。各於其國。出廣長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汝等眾生。當信是稱讚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
    舍利弗。上方世界有梵音佛。宿王佛。香上佛。香光佛。大焰肩佛。雜色寶華嚴身佛。娑羅樹王佛。寶華德佛。見一切義佛。如須彌山 佛。如是等恒河沙數諸佛。各於其國。出廣長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汝等眾生。當信是稱讚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
    舍利弗。於汝意云何。何故名為一切諸佛所護念經。 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是經受持者。及聞諸佛名者。是諸善男子善女人。皆為一切諸佛之所護念。皆得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故舍利弗。汝等皆當信受我語。及諸佛所說。
    舍利弗。若有人已發願。今發願。當發願。欲生阿彌 陀佛國者。是諸人等。皆得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於彼國土。若已生。若今生。若當生。是故舍利弗。諸善男子善女人。若有信者。應當發願生彼國土。
    舍利弗。如我今者。稱讚諸佛不可思議功德。彼諸佛等。亦稱讚我不可思議功德。而作是言。釋迦牟尼佛能為甚難希有之事。能於娑婆國土五濁惡世。劫濁。見濁。煩惱濁。眾生濁。命濁中。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諸眾生。說是一切世間難信之法。
    舍利弗。當知我於五濁惡世。行此難事。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一切世間。說此難信之法。是為甚難。
    佛說此經已。舍利弗。及諸比丘。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等。聞佛所說。歡喜信受。作禮而去。
    佛說阿彌陀經
    拔一切業障根本得生淨土陀羅尼(三稱)
    南無阿彌多婆夜.哆他伽多夜.哆地夜他.阿彌利都婆毗.阿彌利哆.悉耽婆毗.阿彌利哆.毗迦蘭帝.阿彌利哆.毗迦蘭多.伽彌膩.伽伽那.枳多迦利.娑婆訶。

  • @Sherrydicxable
    @Sherrydicxable Před rokem

    如真要算化境出凡的話,至今少說也十又一四年許了,只是真人如今尚未謀面,是何道理?

  • @leotemple7646
    @leotemple7646 Před 3 lety +2

    請問。這個地方的地址是什麼? 感謝

    • @kuniphertze7112
      @kuniphertze7112 Před 2 lety +3

      台灣法鼓山大雄寶殿。可以在Google上搜索具體地址

  • @chongcy5737
    @chongcy5737 Před rokem +1

    🍎🍎🍎🍊🍊🍊🌹🌹🌹🌼🌼🌼
    壬寅年八月初七日百日追思祝福
    佛說阿弥陀經和无量壽經
    回向給
    馬來西亞小哥chong siew cheong
    陽命:已酉年十一月初十日午時
    終命:壬寅年四月二十七日子時
    感謝佛菩薩慈悲

  • @user-os6nq3rs5r
    @user-os6nq3rs5r Před 6 lety +4

    西方此去 十萬億玄 天羅地網 混沌空泛
    星宿懸浮 森羅雲端 山巔谷海 獨親無陌
    天在眼前 法無始末 本生之法 陌無獨親
    西來無雲處,道中無歲月、清虛眼目。

  • @user-df1qz9zx8h
    @user-df1qz9zx8h Před rokem

    布施忍辱持界精進禪定智慧

  • @user-qz4rk6pp1k
    @user-qz4rk6pp1k Před 10 lety +5

    末学正在受持阿弥陀经,有一个问题困扰在心中始终无法静下心来;问题是:世尊说到南方世界有日月灯佛、名闻光佛、大焰肩佛......等等;同时上方世界有....香光佛、大焰肩佛.....。为什么两个世界都有大焰肩佛??我不怀疑世尊的话,我怀疑是后世人的舛误,或许是阿难及五宝阿罗汉的疏忽?或许是鸠摩罗什翻译的疏忽?又或许是千多年来印刷排版植字时出现的重复?恳请高僧大德能赐予开示?感激不敬!!!阿弥陀佛。

    • @heisenberggood
      @heisenberggood Před 10 lety +3

      佛名重複是很正常的一件事,在法華經同樣也出現這樣的情況

    • @user-lp2ee2rc2u
      @user-lp2ee2rc2u Před 10 lety +7

      現在一個宇宙中, 同名姓名稱的佛陀已經無數無量,
      何況是千萬億宇宙中, 同名稱的佛國, 及佛陀, 數量多不?
      南無三十億釋迦牟尼佛 南無一切同名釋迦牟尼佛
      南無二十億千怖畏聲王佛
      南無百億決定光明佛 南無一切同名決定光明佛
      南無千佛國土不可說億那由他微塵數普賢佛 南無一切同名普賢佛
      ........
      同名姓觀世音菩薩 百萬億尊(當中未計算分身, 化身, 轉世, 分身的分身)
      同名姓 地藏王菩薩 無量尊
      南無東方九十億百千萬同名梵勝菩薩
      南無北方九十億百千萬同名大藥王菩薩
      .............
      要知現在世同名的佛陀已數量如此, 何況是過去及將來同名佛!?
      當真正了明佛陀的智慧真如, 大慈大悲,
      就知道佛陀為何於十方法界最勝,
      一切眾神也無可匹比.
      明白佛陀的圓滿強大, 自然修行之心就有了決定性的清淨信心, 並且猛進無比.

    • @josephng4776
      @josephng4776 Před 9 lety +3

      何必执着。

    • @JunyinWu9
      @JunyinWu9 Před 8 lety

      +联胜罗 可以看看释迦牟尼佛成佛的因缘,也有很多“释迦牟尼佛”的。

    • @yuchengxu7434
      @yuchengxu7434 Před 7 lety +1

      重名很正常,可以问问亚伦或者张伟。

  • @user-gw9dr4qc6n
    @user-gw9dr4qc6n Před 9 lety

    您好:晚課中的三皈依,自皈依"法"的"法"唱錯了喔!

  • @user-bl4xp2ox4k
    @user-bl4xp2ox4k Před 3 lety

    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