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銘傳的鐵路為何被🇯🇵砍掉重練?難得一見的縱貫線老照片|日治|臺鐵|縱貫線|長谷川謹介|老照片|王佐榮

Sdílet
Vložit
  • čas přidán 26. 09. 2023
  • 歡迎來到有圖有真相的「佐榮寫真館」。今天想要為大家介紹1908年發生在臺灣的「交通大革命」--縱貫線鐵道通車。
    特別感謝 @-GJTaiwanBookstore 提供手繪上色照片~📷
    購買《東宮行啟:1923年裕仁皇太子訪臺記念寫真帖》: shorturl.at/bpITY
    【友台推薦】
    蔡桑:@tsaisan
    凌宗魁聊建築:@archtwjp
    Ben桑日本漫談:@bensanjpn
    #台灣 #台湾 #日本 #日治 #歷史 #鐵路 #鐵道 #taiwan #japan #history #railway

Komentáře • 634

  • @user-cs6gl7go3u
    @user-cs6gl7go3u Před 8 měsíci +154

    全通式的舉辦日期,據許多資料所敘都是1908.10.24,與佐榮老師影片中所說的04.27有誤差,鐵道全通雖在4月已完成,但礙於全島鼠疫,所以才延至10月舉辦,不知老師是否對此誤差有所另外見解?

    • @fototaiwan
      @fototaiwan  Před 8 měsíci +92

      您說的沒錯,典禮正確時間是1908年10月24日!感謝您的指正,置頂更正公告!再次感謝🙏

    • @user-zz3hh6mz2b
      @user-zz3hh6mz2b Před 8 měsíci +12

      高手

    • @user-ke6rl8db3b
      @user-ke6rl8db3b Před 8 měsíci +10

      難道是專業教授😂

    • @user-zz3hh6mz2b
      @user-zz3hh6mz2b Před 8 měsíci +11

      @@user-ke6rl8db3b 不輸專業教授

    • @david-mo4jh
      @david-mo4jh Před 8 měsíci +19

      好開心,大家都是關心台灣的高手👍👍👍

  • @user-pq5up2fb6m
    @user-pq5up2fb6m Před 4 měsíci +85

    面對現實,日本統治台灣時期,的確是真正在建設台灣;現代化的郵局、電報、鐵路、水庫等等。我唸過台灣史,當初日本人是要永久居住台灣,所以在許多公共建設與工程都是很認真與用心,以前有看過動畫《八田與一》,我才知道八田與一對烏山頭水庫的建設,造就當地農民繁榮的收成。日本人的確有可敬佩之處!

    • @fototaiwan
      @fototaiwan  Před 4 měsíci +11

      願意面對事實的人,自然明白這個道理。

    • @user-ko6oy2bb9r
      @user-ko6oy2bb9r Před 4 měsíci

      是啊,你有空去查查國民黨統治台灣到何時才開始十大建設,就知道當初國民黨把台灣當成是反攻大陸的基地有多麼的空化台灣.

    • @tonychip1983
      @tonychip1983 Před 4 měsíci +15

      其實日本東亞殖民政策原本就跟歐洲列強的目的不同,說個例子,有聽過菲律賓還是馬來西亞有留下什麼日治時代的建築嗎?好像沒什麼印象吧!其實日本在東亞的殖民地其實不能把他當作是殖民地,而是國土的延伸,因為最終的政策就是要解決人口過剩跟比例不均的問題,跟歐洲列強的經濟掠奪政策有很大的不同,其實不只台灣而已,東三省、濟南、上海租界,都視作是國土範圍,這也是基建完善的原因

    • @865samson
      @865samson Před 2 měsíci +2

      @@tonychip1983 日本從全面發動東亞戰爭到敗北不過3年多,有名的如桂河大橋,馬尼拉外島工事,是著眼戰略以外,時間真的不夠

    • @tonychip1983
      @tonychip1983 Před 2 měsíci +1

      @@865samson 先不談在菲律賓的規劃建設是不是屬於基礎建設的一部分,有沒有功能完整的民政機構也是個管理程度的指標,用這點來看就有很明顯的區別了;再來就是不管是桂河大橋還是馬尼拉外島工事,都很明顯的是屬於軍事用途的建築

  • @leonnegroyagg3979
    @leonnegroyagg3979 Před 8 měsíci +305

    我三叔生前是台鐵員工,他曾說當初為了鐵路電氣化必須拓寬鐵道山洞與橋樑,才發覺日本人做的工程有多嚴謹與堅固。

    • @fototaiwan
      @fototaiwan  Před 8 měsíci +80

      日本的建設,是用「百年使用」作為單位。

    • @slyuan7867
      @slyuan7867 Před 8 měsíci +78

      北市公館福和橋边小丘濱河岸,原日本要建一座火力發電廠,因二战之故,只做了底台,吾友包工程做公園、親口說工人拒做、日本人造的砌磚部份,因太堅固。無法破碎、工人以鑿具、破碎机均耐何不了。連磚塊都超硬,鑿擊時鉃錘反彈,聲如擊罄。
      日本委製之磚廠,磚塊出場時均以紙包覆、蓋章,保証最佳品質,今日之磚幾乎是一塊碎土。台人学到日本工藝之嚴緊,是五千年馬馬虎虎、差不多先生所必須虛心學習的精神。

    • @fototaiwan
      @fototaiwan  Před 8 měsíci +56

      @slyuan7867 問題在於學好不容易,跟著學壞很快。我認為所謂的「日本精神」,簡單說,就是把事情做到最好的精神。

    • @parahrt
      @parahrt Před 8 měsíci +20

      ​@@fototaiwan 多年的鍛鍊,命運造化毀於一旦,不勝唏噓,台人悲哀,堅決不再重韜覆轍,加油。

    • @fototaiwan
      @fototaiwan  Před 8 měsíci +9

      @parahrt 相互加油👏請繼續支持!

  • @liebfraumilch3518
    @liebfraumilch3518 Před 8 měsíci +160

    台灣鐵道根本就是日本時代,全新打造的全新基礎建設!日本政府真的花費鉅資建設台灣!當時日本人大概沒料到有一天要離開台灣。

    • @fototaiwan
      @fototaiwan  Před 8 měsíci +39

      新領土也是國土的一部分,花這麼多錢建設,不容易。

    • @user-zr5un2tn3y
      @user-zr5un2tn3y Před 7 měsíci +22

      國民黨也是沒想到 自己會來台灣!

    • @baconlife9095
      @baconlife9095 Před 6 měsíci +16

      我倒是覺得日本在當時種下了善根,所以現在的台日關係才會這麼好。現在看除了驚嘆日據時代的台灣居然是這樣精緻,也更佩服那個時候的日本就已經這麼先進,哎中國真的不知道在幹嘛.....

    • @user-jz9zp5pp8r
      @user-jz9zp5pp8r Před 4 měsíci +10

      你再亂講甚麼
      韓國的重工業前身才是日本打造的吧
      當時日本對殖民地的政策是工業朝鮮,農業台灣
      問題是南北韓至今可沒哈日哈到跪舔緬懷日本帶來的工業基礎建設

    • @georgexu8196
      @georgexu8196 Před 4 měsíci +4

      @@fototaiwan就是殖民地,为了更了的收割资源!我们东北也一样,全是铁路,但主要是用来运东北的煤和钢铁到日本。

  • @borntorice
    @borntorice Před 8 měsíci +55

    日本的鐵路系統都靠左走, 繼承自英國, 當初日本第一條鐵路也是在英國顧問的幫助之下完成.
    (英國後來對日本毫不藏私, 教蓋鐵路, 教做火車頭, 教到最後連鋼鐵海軍時代戰略武器級的重型艦砲都教了)
    軌距問題, 由於台灣跟日本都由英國顧問做過規畫, 考慮到費用有限, 技術限制跟地形問題, 1067mm(3.5呎)的窄軌當時比1435mm標準軌適合,
    雖然車速略慢, 但需要的腹地和淨空較小, 整體施工成本比較低, 對當時錢不夠的日本和不願意在台灣花太多錢的清帝國來說, 很有吸引力, 因此就以為主了.
    (日本JR系統還是使用1067mm, 但大手私鐵跟新幹線就能見到1435mm)
    2:09 竹仔簝隧道應該還留著, 封住沒用, 從照片裡可以清楚看到直接是蓋雙軌(但不是電鐵)規格.
    我一直認為捷運進基隆市區可以使用這個舊隧道, 中運量以下的電車第三軌供電應該還夠用.
    6:28 螺旋式鐵道或軌道, 台灣只剩下阿里山線有使用. 圖中這也只是施工用的, 完工就拆了.
    至於我自己打電動時, 蓋的螺旋鐵路可多了......
    日本人很早就在規劃縱貫鐵路雙軌化, 尤其嘉義到高雄的平原段最早完成, 留下的曾文溪橋跟二仁溪橋, 後來還電鐵化, 使用到21世紀才退休.
    也因為已經有保存的觀念, 所以這兩座老橋都留下來了.

    • @fototaiwan
      @fototaiwan  Před 8 měsíci +5

      果然高人!

    • @klwatchchannel4371
      @klwatchchannel4371 Před 3 měsíci

      劉銘傳隧道圖文記錄:
      火車騰雲號:隧道施工的工匠多係徵調兵工,並聘請了英、德工程師擔任顧問。根據 James W. Davidson在《臺灣的過去與現在》一書所記,開挖隧道時曾發生過崩坍一直到 1890年(光緒16年)的夏天,耗時達三十個月,總長11鎖70節(合235公尺)的獅球嶺 隧道,終於完成,首先開駛的即為「騰雲號」,這輛深富歷史意義的火車一直在縱 貫鐵路上奔馳,有如騰雲駕霧,拖著長笛,呼嘯於台灣西部田野與城鎮之間,直到 1924年才停役退休。

  • @tomlin2306
    @tomlin2306 Před 8 měsíci +194

    以前的課本教育只會有台灣鐵道劉銘傳...還一直幫他宣傳一直講!!至於日本建設這段完全輕輕帶過..謝謝頻道主的影片讓我知道過往歷史

    • @fototaiwan
      @fototaiwan  Před 8 měsíci +58

      我們的歷史,我們自己來講,一起努力傳播出去。

    • @fototaiwan
      @fototaiwan  Před 8 měsíci +23

      認祖歸宗,他們的政權才有正當性。

    • @musicshorts46
      @musicshorts46 Před 8 měsíci

      @@user-gb6ym8br2d 劉銘傳也好不到哪裡去,強徵民稅,引發施九緞事件,大清治台無能,將台灣敗給日本人,不管是中國殖民還是日本殖民,殖民統治都不是好東西。

    • @davidhsieh6474
      @davidhsieh6474 Před 8 měsíci

      @@user-gb6ym8br2d那是因為中國人智商太低、做不出來。 中國人要是像西方一樣先進、台灣人恐怕連地瓜都看不到!

    • @user-sg4ys2so8s
      @user-sg4ys2so8s Před 8 měsíci +35

      黨國教育,讓很多人到現在一直有台灣一定回歸中國,這種中國一統的觀念,真覺得教育廣傳真的很重要,錯誤的洗腦教育,真的很無言,現在都如此開放了,但了解歷史的人真的很少,因為體制啊😅

  • @ljk926
    @ljk926 Před 8 měsíci +88

    原來也有台灣版的鐵道唱歌~~還有高清難得一見的舊相片;感謝佐榮老師的講解相當精彩。

    • @fototaiwan
      @fototaiwan  Před 8 měsíci +14

      請多多觀看頻道中其他節目,真心感謝!這首歌,當時小朋友都會唱。

  • @yuchen8899
    @yuchen8899 Před 8 měsíci +113

    縱貫鐵路完成意外促進了台灣人的一體感。清治時期南北交通不便,北中南各自和唐山往來,身份認同是原鄉的漳泉閩粵,我的祖父少年時曾去泉州祭祖,但那時他卻還沒去過台北。有了鐵路連結台灣南北,往來更密切,情感的融合自然形成台灣人的身份意識,台北人、台中人、台南人等籍貫取代了原鄉。

    • @fototaiwan
      @fototaiwan  Před 8 měsíci +28

      講的真是太好了,運輸功能之餘,也促成「臺灣」的意識。

    • @hungweiwang9516
      @hungweiwang9516 Před 6 měsíci +5

      鐵路沒通車前南北交通真的是要搭船走海路

    • @user-jd4xg9nj8u
      @user-jd4xg9nj8u Před měsícem

      感覺唐山祭祖離我們時代好遠...現在應該沒什麼人去過唐山祭祖了。

  • @simonwu8251
    @simonwu8251 Před 6 měsíci +21

    我三姨丈是日本時代鐵路局的高雄職員並且擁有日式宿舍直至西元2000年前過世, 因228事件影嚮,三姨丈等一票日治時代訓練的員工或文職人員只能明哲保身碇碇不敢多言. 看今日台鐵弊端和效率..唉.

    • @fototaiwan
      @fototaiwan  Před 6 měsíci +3

      完全可以理解您姨丈的心情。

  • @willchenazhi4266
    @willchenazhi4266 Před 8 měsíci +28

    我是六年級的同學,記得以前教科書的內容在講台灣鐵路部份都只提劉銘傳與十大建設,對日治時期也強調日人欺壓還破壞原有建設,真的理解到歷史只為政治勝利者而寫都不真實

    • @fototaiwan
      @fototaiwan  Před 8 měsíci +9

      所以我們現在才需要自己講。

    • @louiechen9408
      @louiechen9408 Před 4 měsíci

      確實如此,因為歷史是勝利者寫的,不是亡國的人寫的
      就像以前黨政軍退出媒體校園全民歡喜,20年後發現原來是國民黨的黨政軍退出媒體跟校園XD

    • @fototaiwan
      @fototaiwan  Před 4 měsíci

      @user-kk5zx1sb6x 那個在日本時代就放在那裡展示了哦!

    • @elliswu20011
      @elliswu20011 Před měsícem +2

      中國的歷史都是戰勝者自己按自己的統治需要想法寫的

  • @user-br2vf7fs7f
    @user-br2vf7fs7f Před 8 měsíci +76

    YT上這麼多作品,不乏百萬訂閱的。只有這個頻道,我會全程使用正常速度去仔細欣賞,因為真的很用心👍

    • @fototaiwan
      @fototaiwan  Před 8 měsíci +11

      讓您這樣說,我跟製作團隊真是太開心了!(撒花)
      不瞞您說,能讓我用正常速度觀賞的,其實真的也不多。

    • @user-gk4kz8nh6j
      @user-gk4kz8nh6j Před 8 měsíci +8

      我每個影片主題 都會回看的三四次
      看看以前照片中的一些細節
      那些都是很珍貴的影像

    • @fototaiwan
      @fototaiwan  Před 8 měsíci +6

      @user-gk4kz8nh6j 真心感謝您長久持續支持。

    • @0124chiulife
      @0124chiulife Před 6 měsíci +3

      同意😂

  • @michaelhuang6986
    @michaelhuang6986 Před 8 měsíci +31

    第一次聽到早期台灣的日本歌 還真難得!!

    • @fototaiwan
      @fototaiwan  Před 8 měsíci +10

      重點是一首歌裡面把全島講一遍,非常鄉土教育。

  • @jasminekim5248
    @jasminekim5248 Před 8 měsíci +60

    前人種樹.後人乘涼
    沒有這麼多人付出努力建造
    後來的人就沒這樣的便利舒適
    感謝他們的付出與辛苦

    • @fototaiwan
      @fototaiwan  Před 8 měsíci +5

      心存感激,凡事正面,世界會更溫暖。謝謝您的觀看。

    • @nexcare6674
      @nexcare6674 Před 4 měsíci +2

      沒聽視頻裡說嗎?當時在艋舺段區間可是群情激憤的!這跟現在政府施政時的種種公共建設遇到的阻礙別無二致。

    • @fototaiwan
      @fototaiwan  Před 4 měsíci

      @nexcare6674 謝謝您的仔細觀看。

  • @TheAkira168
    @TheAkira168 Před 8 měsíci +38

    台灣縱貫鐵路通車對整體經濟有決定性的影響 ! 前人種樹後人乘涼 ! 讓我們向所有參與建設的人致敬 ! 謝謝你們 !

    • @fototaiwan
      @fototaiwan  Před 8 měsíci +3

      所有有貢獻的前人,都不該被遺忘,一起繼續努力。

    • @JPCHYNG
      @JPCHYNG Před 8 měsíci +4

      無論清人日人台人,真正出錢出力的,都該記上一筆。
      有點懷念以前的煙囱火車頭,小時候搭台北台中時,坐過好幾次。快到山洞口,就要關窗戶。

  • @shiechenhahaha
    @shiechenhahaha Před 8 měsíci +66

    這幾天cheap講得跟今天推薦滑到的影片,讓人覺得歷史的面相真的是課本所無法呈現
    感謝創作者蒐集資料與製作

    • @fototaiwan
      @fototaiwan  Před 8 měsíci +11

      謝謝您的觀賞,能藉由Cheap大的影片,來認識您真好!

  • @user-ns6vk5zh5t
    @user-ns6vk5zh5t Před 8 měsíci +17

    以前日本人留下的鐵路真的建設好,號制是靠左行使的,台鐵局接收時想改成靠右,又因工程浩大作罷,照原日本留下延用。證明是日本建的浩時費錢完成了!

  • @chris-story74
    @chris-story74 Před 7 měsíci +16

    根據我阿嬤口述~親王駕臨台中至台中公園時有動員百姓清掃路面撿拾路上的小石子以求平坦我阿嬤他說他當時也是其中之一。看完影片後感覺好奇妙!

  • @rainey83
    @rainey83 Před 8 měsíci +108

    清治、日治鐵道的不同 ,在於日治不但有建設 ,還要人民「 搭乘的舒適 」 。為此目標 ,而大費周章的做鐵道修整平坦的工程 。
    而不是 “這樣就算了” 、“有做就好” …等應付、隨便的態度 。
    展現嚴謹的工匠職人精神 ,所以日治時期的建設才會讓人放心 。

    • @fototaiwan
      @fototaiwan  Před 8 měsíci +16

      完全正確💯!火車不是只載貨,人命比貨重要。

    • @anyangchao3658
      @anyangchao3658 Před 8 měsíci +4

      軌距不同當然會被砍掉,老劉的軌道是福建的,大概是國際標準軌,日本的是窄軌

    • @liebfraumilch3518
      @liebfraumilch3518 Před 8 měsíci +10

      @@anyangchao3658 “大概”?“國際標準軌”?唬爛不用打草稿!

    • @fototaiwan
      @fototaiwan  Před 8 měsíci +12

      @anyangchao3658 清治鐵道規距也是窄軌。

    • @ucw5456
      @ucw5456 Před 8 měsíci +8

      @@anyangchao3658 軌距哪裡不同? 軌距完全不同的話 就全部打掉重建了 怎麼會部分路段打掉重建而已 胡說八道

  • @Akagi480
    @Akagi480 Před 8 měsíci +16

    剛剛看完cheap大大那邊的影片,講的是台鐵大範圍的歷史,再搭配上生動有趣的插圖,用淺顯易懂的方式了解整個台鐵的歷史,而佐榮先生這邊不太相同,雖然也是在談論台鐵的歷史,但是搭配的是當時民間的流行歌曲,輔以各種黑白或上色的圖片,也有提到cheap大沒有提到的隧道口題字的碑文被磨去的由來,都令人有所收穫,意外的是歌曲竟然是由初音來獻唱,還以為會聽到早期撥放音樂的噪聲

    • @fototaiwan
      @fototaiwan  Před 8 měsíci +8

      謝謝您的觀看。
      我完全只會談日本時代的歷史,Cheap大的學養更豐富,時間軸拉的更長。
      頻道裡其他節目也請您多多指教。

    • @hansc8400
      @hansc8400 Před 4 měsíci +2

      對執政黨有批評的肯定是藍腦吧

    • @user-tv4rd9dr9f
      @user-tv4rd9dr9f Před 4 měsíci +3

      日本人的保育觀念,比中國先進一個世紀。日本在台灣50年,真要用中國侵略者,殖民統治的角度,根本不會過多建設與保育,只有掠奪。你知道台灣有幾大林場,為何台灣的各山林,山地,山道,林場還能保存如此完好?​@@ZephyrWu

    • @user-kl2or8iv4x
      @user-kl2or8iv4x Před 7 dny +1

      @@ZephyrWu它是不實評論執政黨才被人罵到臭頭。而它有影片被人點出抄襲(當事人還說是幻想著作,還把它抄進去。),甚至有些影片被人點出網路收集起來的資料,沒有好好查證。

  • @yingshiuwu7559
    @yingshiuwu7559 Před 8 měsíci +47

    非常感謝您有圖有真相的歷史真相與介紹!從小住在純日式宿舍群的苗栗中油宿舍,原來日本早在1910年就已經開發建設石油的探勘⋯⋯而建立了員工宿舍(直到上世紀的80年代仍可居住!)

    • @fototaiwan
      @fototaiwan  Před 8 měsíci +6

      對,苗栗那邊的天然氣以及石化工業,是重點項目。

    • @fototaiwan
      @fototaiwan  Před 8 měsíci +3

      @user-zq1be2zo8u 有!苗栗,粗礦坑油井。

    • @user-en2rz7mc3g
      @user-en2rz7mc3g Před 7 měsíci +3

      @@user-zq1be2zo8u 好像是世界上第二口油井。

    • @bigmo7495
      @bigmo7495 Před 5 měsíci +3

      現在的出礦坑

  • @user-tc4eo9pm4o
    @user-tc4eo9pm4o Před 8 měsíci +19

    之前看完cheap的插圖說明,這次總算能看到老照片了。也因為日本人的嚴謹,這樣的縱貫鐵路即使多數路段歷史超過百年,卻依舊十分可靠。

    • @fototaiwan
      @fototaiwan  Před 8 měsíci +2

      感謝cheap的觀眾,來此相遇!

    • @user-tc4eo9pm4o
      @user-tc4eo9pm4o Před 8 měsíci +2

      @@fototaiwan 不客氣

    • @user-jj6di5kp5s
      @user-jj6di5kp5s Před 8 měsíci +6

      ​@@fototaiwan921後新山線損毀嚴重而日本人興建的舊山線(1935年新竹台中大地震時也是用三年重建)卻沒有損壞

  • @jasonchu212
    @jasonchu212 Před 8 měsíci +14

    好看、優質、乾淨俐落~又富有教育意義! 內容詳細 真是難得的好頻道

    • @fototaiwan
      @fototaiwan  Před 8 měsíci +1

      謝謝觀看,我們會繼續努力,請多分享。

  • @raymondpjhsu7847
    @raymondpjhsu7847 Před 8 měsíci +13

    開頭的歌曲很有趣,平平是鐵道的主題,佐榮先生有不同的素材來呈現不一樣的內容,讚的啦👍👍👍

    • @fototaiwan
      @fototaiwan  Před 8 měsíci +1

      謝謝您的誇獎,盡最大努力讓觀眾能輕鬆吸收。

  • @fototaiwan
    @fototaiwan  Před 8 měsíci +25

    影片中5:44段落,應該說是「現在臺北車站附近的位置」比較恰當。

  • @user-jg8cg4xp9x
    @user-jg8cg4xp9x Před 8 měsíci +10

    感謝您的分享,也感謝那時為台灣建設的日本人及台灣人

    • @fototaiwan
      @fototaiwan  Před 8 měsíci +1

      簡單道理,沒有他們就沒有我們。

  • @bcylee2002
    @bcylee2002 Před 8 měsíci +23

    非常的感謝 佐榮老師 光是這一集 我最少要看三次才能過癮 , 感謝再感謝 辛苦了 佐榮老師

    • @fototaiwan
      @fototaiwan  Před 8 měsíci +1

      不好意思,這集資訊量有點大,請您多費心。(多看幾次衝流量也好啦!哈哈)

  • @LLSemi
    @LLSemi Před 8 měsíci +9

    第一次來,真是好頻道啊,可以讓台灣人更了解自己的歷史😊

    • @fototaiwan
      @fototaiwan  Před 8 měsíci

      謝謝您的觀看,頻道裡其他節目也請您多指教,訂閱。

    • @LLSemi
      @LLSemi Před 8 měsíci +1

      ​@@fototaiwan 有訂閱了喔,謝謝您的作品,為台灣留下更多的足跡❤

    • @fototaiwan
      @fototaiwan  Před 8 měsíci

      感謝您!

  • @davidho1485
    @davidho1485 Před 7 měsíci +9

    日治時期,
    日本開始治理台灣後十年內,台灣的南北鐵公路就完成了 。
    日本治理台灣後,即大力建設,但建設需要大量經費,當時的台灣總督兒玉源太郎即向日本國內請款,日本國內雖有不少雜音(甚至有主張把台灣賣掉的),但因兒玉是日本陸軍實力派大將,日本國會也不敢反對而撥款 。
    經過十數年的建設,台灣的交通,水利,教育,衛生等都有長足進步。
    後來台灣舉辦博覧會,當時的中國福建省主席陳儀也來參觀,對於台灣的進步,稱羨不已 。
    (註:陳儀就是後來那個228事件的禍手,時任台灣行政長官,後被老蔣改調為浙江省主席,因看國共內戰,國民黨軍兵敗如山倒而思異心,想投降共黨,而約上海衛戍司令湯恩伯一起行動,但被湯向蔣告密而事敗,押到台灣拘禁,後來蔣政權亡命來台灣不久,蔣即將陳給斃了。死後墓碑上還沒用陳儀的名字,用了一個沒人知道的他的別號 。聽說現在他的屍骨已遷回其故鄉浙江 。
    又者,
    228事件,陳儀雖是禍手,但老蔣亦難辭其咎,事變發生後,美國方面及在南京的台籍人士均曾勸阻老蔣派兵,老蔣不為所動,南京的黨政人士亦大駡陳儀,主張將陳儀撤職查辦,但老蔣卻維護陳儀,說此事公俠(陳儀字)沒有錯,終派兵赴台,展開鎮壓殺戮行動 。
    近年228事件研究調查者,多指蔣介石為228事件罪魁禍首,諒非誣詆也 。)
    😂🤣😅
    台美一家親,
    台日一家親,
    國共一家親,
    中共藏禍心 。
    😅🤣😂

  • @hoffman588
    @hoffman588 Před 8 měsíci +13

    佐榮老師 舊台中車站的尖塔造型讓人一看就知道台中到了 而台中公園跟湖心亭 小時候跟念大學時都有去過 因為我是台中人😁😁

    • @fototaiwan
      @fototaiwan  Před 8 měsíci +3

      之前的建築,很有「地標」效果。幾個主要車站,都算是有用心在蓋。

  • @srx00791
    @srx00791 Před 8 měsíci +35

    劉銘傳鐵路蓋這樣還能被教科書寫的超偉大......

    • @fototaiwan
      @fototaiwan  Před 8 měsíci +9

      哈哈,不然我們無法「認祖歸宗」啊!

    • @JPCHYNG
      @JPCHYNG Před 8 měsíci +6

      要不然呢?全大清領土上第一條鐵路。

    • @user-ld1dv6og3f
      @user-ld1dv6og3f Před 8 měsíci +8

      ​@@JPCHYNG
      台灣在大清晚期一直算當時先進地方

    • @yehl9814
      @yehl9814 Před 4 měsíci +1

      其實台灣劉銘傳的鐵道是來自上海商辦「不要的鐵路二手庫存材料!劉拿到台灣的!因為中國人怕火車,抵制建鐵路!甚至建好了又拆掉。之所以拿到台灣是因為台灣比較偏辟!有點像實驗白老鼠。清朝中國官辦第一條鐵路就這樣來的!但第一條鐵路並不是劉銘傳!之前中國私商辦的鐵路己經有存在!

    • @lifeinchina6033
      @lifeinchina6033 Před 2 měsíci

      有和没有的意义你说呢?

  • @dogdog292
    @dogdog292 Před 8 měsíci +19

    感恩每個世代為台灣做出貢獻的先民

    • @fototaiwan
      @fototaiwan  Před 8 měsíci +4

      對,這才是真正面對歷史的態度。非常喜歡李春生說的「新恩舊義」這四個字!

  • @user-tb4gf6qz5t
    @user-tb4gf6qz5t Před 8 měsíci +17

    基隆台北段的清建鐵道曾經轟動一時名聞遐邇,連日本接收台灣的近衛師團最高統帥能久親王也為之風靡,當時日本明治維新影響,所有政府高官看到鐵道都一定會乘坐體驗。日軍攻下台北城之後,能久親王捨棄傳統高官坐汽車或騎馬方式,堅持一定要從基隆搭火車進入台北城。
    結果發現這條清建鐵道充分表現當時清廷 "中學為體西學為用" 的核心價值,枕木鋪設工法粗糙導致行車很不穩定,部分路段還會出軌,到了坡度較陡的爬坡段,火車爬不上去還要所有乘客下車幫忙推火車,對您沒看錯是推火車唷。
    因此日本人接收台灣之後,才利用建設縱貫鐵路的機會砍掉重練。

    • @fototaiwan
      @fototaiwan  Před 8 měsíci +6

      這是很標準的「表面功夫」,看起來像個樣子,其實不好用。

  • @lemon70612
    @lemon70612 Před 8 měsíci +15

    前面那首歌,霎時間以為初音未來穿越時空

    • @fototaiwan
      @fototaiwan  Před 8 měsíci +3

      已經找不到當時曲盤了,只能跟初音借一下,哈哈!

  • @birdmt2491
    @birdmt2491 Před 7 měsíci +5

    謝謝老師 的團隊製作節目🎉 熟悉的故鄉失落的歷史😂 台灣加油🎉

  • @weiensliu341
    @weiensliu341 Před 8 měsíci +17

    我發現日本皇族來台灣訪問都會安排觀賞台灣民間戲曲或是本土表演
    哪像某外來政黨...

    • @fototaiwan
      @fototaiwan  Před 8 měsíci +6

      臺灣的固有文化,是總督府認為的特色。

    • @user-yr7zi5me7v
      @user-yr7zi5me7v Před 4 měsíci +3

      那皇民化運動呢?不要選擇性無視好不好

  • @user-yy8rw1fv4k
    @user-yy8rw1fv4k Před 8 měsíci +21

    謝謝佐榮老師每週詳細又豐富的介紹,上次看了介紹裕仁太子來台的一集後有去找老師說的《東宮行啟》來看。內容真的很珍貴精采!

    • @fototaiwan
      @fototaiwan  Před 8 měsíci +2

      實在太感謝您了!自己的歷史最重要。

  • @samuelliluo4097
    @samuelliluo4097 Před 8 měsíci +41

    其實台灣第一座鐵路是劉銘傳所修建,但路線標準非常低,也沒有固定的行車時間;因此,在日本人接收台灣後,為了鐵路南延(修建縱貫線),使得北部的鐵路區間砍掉重練,在那之後火車才開始有 “時刻運轉”,能夠準時往返目的地。
    (5:04)現今的台灣高鐵(新縱貫線),除了以日本規格為主外,同樣也是靠左行駛。

    • @user-dt7zm1oc1h
      @user-dt7zm1oc1h Před 8 měsíci +10

      與其說是砍掉重練,倒不如說是劉銘傳的鐵路太陽春了,使用的資金和技術不符合日本帝國的要求,但是一般人想蓋也蓋不出來什麼花樣😂

    • @user-vp9bw3qc5w
      @user-vp9bw3qc5w Před 8 měsíci +2

      台灣高鐵是歐規混血,所以日本車進來要改規,不能直接使用jr現役機款。😮

    • @user-dt7zm1oc1h
      @user-dt7zm1oc1h Před 8 měsíci +10

      反正就是多虧了當代鐵道人無私的犧牲奉獻,克服了千辛萬苦,才有現在便捷的交通😂

    • @madaniele04
      @madaniele04 Před 7 měsíci +3

      這個嘛...當年日本殖民官佐倉孫三,對劉銘傳修建鐵路有很好笑的吐槽😂
      劉銘傳之在本島也,以全力而採用泰西利器,曰電線、曰輪船,無不皆具。如汽車,亦夙敷設之;北自基隆、西至新竹,約二十六、七里。將進自台中至台南府,而中途廢絕,可惜耳。客歲,我軍至基隆,先領汽車。當此時,列車僅二、三輛,殘破不任用,我軍修理之,達台北。途次抵獅嶺之嶮,進行甚艱,漩滯不動,即降車而推之,漸達嶺上。今也,大起土木,穿隧道,揉迂曲,直前如箭,乘客滿溢,與昔時大異趣。噫!使人聞汽車推挽之事,則其誰不哄然乎?
      評曰:汽車之用貴迅速,而台人所築車道者,不選路之險易曲直,是以不任用,時或致人力推挽之勞,最可笑耳。若使歐人聞之,則驚以為世界七奇之一矣。呵呵!

    • @user-br8hw2tf7w
      @user-br8hw2tf7w Před 4 měsíci +1

      鐵軌都拆回大清,加上路線規劃不佳=重建

  • @joeteng
    @joeteng Před 8 měsíci +6

    佐榮哥好厲害連影片都有收藏

    • @fototaiwan
      @fototaiwan  Před 8 měsíci

      製作人的功勞,他很辛苦。請繼續支持哦!

  • @jimmychen6915
    @jimmychen6915 Před 8 měsíci +14

    哲人雖已遠
    典型在夙昔
    日本政府在台灣的施政 是有諸多的劣跡 但也不能全然說 是以殖民地型態來經營
    還是有諸多 讓人稱道的重大建設政績

    • @fototaiwan
      @fototaiwan  Před 8 měsíci +7

      就是有沒有心經營的問題,跟公司的營運管理是一樣的。

  • @user-ug2lv1vi6k
    @user-ug2lv1vi6k Před 8 měsíci +14

    czcams.com/video/IedLwDQXfVU/video.html
    「台灣周遊唱歌」可見當時日本教育和難民教育是多麼不一樣,哪邊才是把你當國民看待,一邊是讓台灣人要多認識自己的家鄉,讓來台的日本官員或日本移民們多了解台灣,反而是那些敗戰的野蠻難民們,明明就是難民,卻一副高高在上,自以為世界中心,從官員到難民不只對台灣沒興趣,還鄙視著,甚至洗腦台灣人學一堆「蠻荒糞土鹽鹼窪地」的破地理,讓台灣人連自己的家鄉地理都不知道

  • @user-mo5ev7mb4x
    @user-mo5ev7mb4x Před 7 měsíci +49

    感念日本人對台灣的建設,也謝謝你能夠把歷史還原,原來台灣鐵道是日本人打下的基礎,對台灣的發展功不可沒

    • @fototaiwan
      @fototaiwan  Před 7 měsíci +9

      對臺灣有貢獻的,都值得紀念。

    • @user-rz5nj4zi7t
      @user-rz5nj4zi7t Před 6 měsíci +7

      連蘇花公路也是日本人開拓的

  • @leechienlu
    @leechienlu Před 8 měsíci +7

    5:20 淡水河舢舨到1959我上小學的時候還存在。有載客過渡到三重埔的,也有載貨的,最特殊的水肥船,滿滿一船水肥運到三重埔菜園做肥料。

    • @fototaiwan
      @fototaiwan  Před 8 měsíci +1

      那張照片能看到前清的木造橋,很難得。

  • @christppp
    @christppp Před 8 měsíci +22

    看完影片真的是讓我震驚,感謝耗費心力製作🙇💦
    從小在學校被教育日本人多麼邪惡對台灣人燒殺擄掠,回到家中,卻常聽阿嬤或左鄰右舍那幾位總是一臉嚴肅的阿公阿嬤偶爾遺憾地說日本精神已經不見了…
    我阿嬤那年代的人是哈日族嗎?當時是看什麼日劇?他們不是都經歷過那些黨國體制課本內所寫的受日本欺壓的歷史?為何還是時常講日本教育下的精神,而且不時流露出一絲懷念神情?

    • @fototaiwan
      @fototaiwan  Před 8 měsíci +3

      先謝謝您的「超級感謝」,這是我們繼續維持下去的原動力。
      阿公阿嬤們應該都是哈日族無誤,政權是用比較的。關於日本時代的一切,請觀看本頻道裡的其他節目,會有更全面性的理解。(阿公阿嬤他們不是沒有原因的)

    • @JPCHYNG
      @JPCHYNG Před 8 měsíci +2

      也不一定啦。如果家人中有無端受罪的,一樣會恨日本人與漢奸。

    • @nightmarelee2187
      @nightmarelee2187 Před 8 měsíci +8

      有強力鎮壓、有管控、有衝突,但也花了很多心思了解台灣、改善衛生、研究防治減少疫病、認真建設,治理五十年了,台灣人對日本人的感情恐怕不是三言兩語可以道盡的,有的時候,同(相近)語言種族的人比不同語言種族的人還會欺負人,還更傷人心……

    • @baconlife9095
      @baconlife9095 Před 6 měsíci +6

      我覺得這是中國人的ㄧ種傲嬌情節吧!戰敗了被割地,建設的比自己治理的時候還好,多沒面子啊~ 所以總是要在口頭上佔人家ㄧ些便宜,不管是以前的國民黨,還是現在的中國政府,都是ㄧ樣的套路。不過在台灣人畢竟不是中國人,民族個性上還是比較質樸務實,坦承的面對。看看這些,卻也不得不唏噓,這中國真的是越走越回去了,當年比不上人家,現在照樣走回頭路,好可惜,泱泱大國,拿著ㄧ付好牌卻打成這副德性。看到曾經的台灣,也讓我覺得我們有退步的感覺,不過畢竟日據時代的ㄧ切都是日本人給的,後面雖然經歷動盪不安的白色恐怖年代,但至今,我們也終於找到屬於自己的路,我們真的不是中國人,因為我們的過去經歷太多不中國的歷史了,也不日本,台灣就是台灣,有自己的獨特的歷史背景,也感謝過去的ㄧ切,造就現在的台灣!

  • @kaosc0727
    @kaosc0727 Před 4 měsíci +7

    隧道頂的題字非常的棒,希望有一天台鐵或其他政府單位能夠修復。

    • @fototaiwan
      @fototaiwan  Před 4 měsíci +1

      真心希望!但沒人想管這種事吧?

    • @fototaiwan
      @fototaiwan  Před 4 měsíci +1

      請記得訂閱、分享頻道哦!謝謝

  • @arne0620
    @arne0620 Před 6 měsíci +27

    太棒了,完全日本時代台灣觀點,沒有被黨國污染的史觀。非常感謝。

    • @fototaiwan
      @fototaiwan  Před 6 měsíci +3

      謝謝您的肯定。其他節目也請多指教!

  • @jackyfan5915
    @jackyfan5915 Před 8 měsíci +6

    非常優質的影片

    • @fototaiwan
      @fototaiwan  Před 8 měsíci +1

      真心感謝您的肯定,頻道中其他影片也請多指教。

  • @qx4drzr2
    @qx4drzr2 Před 8 měsíci +4

    謝謝!

    • @fototaiwan
      @fototaiwan  Před 8 měsíci

      謝謝您的「超級感謝」,您的贊助對我們很重要。繼續努力傳播屬於我們自己的歷史。

  • @WolfgangYu
    @WolfgangYu Před 8 měsíci +8

    老師,太短了啦!常覺得剛到高潮就結束了😂

    • @fototaiwan
      @fototaiwan  Před 8 měsíci

      我們是參加「持久賽」的,哈哈😆

  • @user-gl7ph2hm6z
    @user-gl7ph2hm6z Před 8 měsíci +11

    日本當時真的是有心建設台灣

    • @fototaiwan
      @fototaiwan  Před 8 měsíci +3

      有心無心,建設最清楚。

    • @user-ry9xh5do9p
      @user-ry9xh5do9p Před 8 měsíci +2

      殖民地是海外領土,像香港也是,每個國家都會用心建設,只是食古不化的人把它污名化。

    • @fototaiwan
      @fototaiwan  Před 8 měsíci +3

      @user-ry9xh5do9p 現在的香港就是個例子,有比英國統治時期進步嗎?

    • @johnouyang7770
      @johnouyang7770 Před 8 měsíci

      尤其是有心搜刮

    • @sennamp4941
      @sennamp4941 Před 7 měsíci +1

      @@fototaiwan所以近年有不少香港人移民外國,尤其前宗主國英國展開新生活,因為近年的政治以及經濟環境已經變化太大,更遑論興八九十年代的黃金年代比較。

  • @user-cf1li3zg1d
    @user-cf1li3zg1d Před 8 měsíci +4

    佐榮兄,讚!

    • @fototaiwan
      @fototaiwan  Před 8 měsíci +1

      感謝長期以來的支持!

  • @user-ll1rl7my1j
    @user-ll1rl7my1j Před 8 měsíci +6

    大哥的视頻比教科書還有價值……讚

  • @nicktarng
    @nicktarng Před 8 měsíci +5

    這一集的資料太棒了

    • @fototaiwan
      @fototaiwan  Před 8 měsíci

      感謝觀看以及肯定,請幫忙多分享,謝謝!

  • @rextsai2
    @rextsai2 Před 8 měsíci +3

    謝謝佐榮老師的解說

  • @user-th4sk1ey7m
    @user-th4sk1ey7m Před 8 měsíci +7

    日本時期所造的鐵道橋到現在都還能用,劉銘傳蓋的鐵路是由外國人設計,中國官員自己蓋,結果那條鐵路用的設備都是清國將洋人的鐵路拆下來後的廢品,拿到台灣重新組裝,經費也不足,蓋個橋一天到晚都被水沖斷,所以日本興建台灣鐵路時,打掉後改道另建

    • @fototaiwan
      @fototaiwan  Před 8 měsíci +1

      沒錯,主要就是設計、工法出問題。

  • @jennyrabbit6413
    @jennyrabbit6413 Před 8 měsíci +3

    感謝❤

  • @ykyk523
    @ykyk523 Před 4 měsíci +1

    從古自今人心不變,對應現在高雄輕軌周遭真是貼切!

  • @Evoque2020
    @Evoque2020 Před 4 měsíci +3

    記得看過一本書闡述關於福澤諭吉出使美國參訪鐵路公司的經過。
    福澤諭吉關於鐵道工程、火車技術的東西全都跳過不看,只專注於鐵道營運。
    如何制定票價、班次、車站選址、成本攤提折舊等等事務。
    我這個呆工程師有一種茅塞頓開的感覺。真的營運才是最重要的事情啊!
    我覺得劉銘傳雖然蓋了鐵路,就是鐵軌上行走蒸汽車而已。
    鐵道運輸真的是在日治時期奠定基礎。

    • @fototaiwan
      @fototaiwan  Před 4 měsíci +2

      是的,營運是關鍵。
      記得訂閱、多分享哦!謝謝!

  • @williamchien9644
    @williamchien9644 Před 8 měsíci +6

    👍看完cheap介紹再過來看佐榮大的更詳細了

    • @fototaiwan
      @fototaiwan  Před 8 měsíci +3

      介紹的方式跟形式不太一樣,是我沾他的光。

  • @su501019
    @su501019 Před 8 měsíci +3

    珍貴,知識的好影片

    • @fototaiwan
      @fototaiwan  Před 8 měsíci +1

      感謝觀賞,請多幫忙分享。

  • @sunearth26
    @sunearth26 Před 8 měsíci +10

    那個交通不便的年代,南北鐵道運行可以12小時抵達,從0到1的過程,應該是非常大的突破.日本人對台灣的經營建設,說是殖民,但從建設規模來看,更像是要長治久安,所謂的殖民或許只是過渡期?

    • @fototaiwan
      @fototaiwan  Před 8 měsíci +4

      對日本而言,最終還是會像北海道一樣,是國土的一部分。

    • @diema179
      @diema179 Před 8 měsíci +4

      12小時抵達是剛開始的時候,開行的列車還是以站站停的慢車為主導致,後來有急行列車出現之後,運行時間就大大縮短了

  • @younghung6499
    @younghung6499 Před měsícem +2

  • @user-wv9bf4fj2i
    @user-wv9bf4fj2i Před 4 měsíci +3

    謝謝您詳細的解說

    • @fototaiwan
      @fototaiwan  Před 4 měsíci

      其他節目也請多指教、多分享。

  • @changhongpong1
    @changhongpong1 Před 5 měsíci +2

    精彩的解說。

    • @fototaiwan
      @fototaiwan  Před 5 měsíci +1

      感謝您的觀看,頻道裡面其他節目也請多指教。

  • @indietaiwan
    @indietaiwan Před 7 měsíci +7

    說到破壞日本時期的文物,國民黨永遠不會讓我失望

    • @fototaiwan
      @fototaiwan  Před 7 měsíci +2

      非常沒自信的作為。

  • @tomoyuimasaki
    @tomoyuimasaki Před 6 měsíci +6

    看到哭,真的,超級感謝他們,我們有這麼好的台鐵,真的很感謝~

    • @fototaiwan
      @fototaiwan  Před 6 měsíci

      只要是有貢獻的人,都不應該被忘記。

  • @tempojordan
    @tempojordan Před 3 měsíci +2

    厲害

    • @fototaiwan
      @fototaiwan  Před 3 měsíci

      感謝觀看,請記得訂閱、多分享,謝謝!

  • @user-gk4kz8nh6j
    @user-gk4kz8nh6j Před 8 měsíci +16

    其實台鐵要改革 也不用國營化或民營化
    看要不要直接BOT給日本JR
    讓日本人來台灣管理經營!

    • @fototaiwan
      @fototaiwan  Před 8 měsíci +10

      臺鐵要進步的,首先就是「思維」,找回之前鐵道部時代的使命感!我跟您看法一致。

  • @user-qz8tn5rs5g
    @user-qz8tn5rs5g Před 8 měsíci +3

    感恩的心

  • @medion02040208
    @medion02040208 Před 4 měsíci +2

    在桃園萬壽路之龍壽路下去,會看到劉銘傳時期建造的鐵路陸橋唷。古蹟古蹟

  • @cgJiang53
    @cgJiang53 Před 8 měsíci +5

    看到台灣土地上插著日本國旗的感覺真好!

  • @user-qt1vb3fl5w
    @user-qt1vb3fl5w Před 5 měsíci +3

    前面的歌很好聽 在別的頻道也聽過 羅東駅也是日治

  • @chongerwin
    @chongerwin Před 8 měsíci +4

    Thanks!

    • @fototaiwan
      @fototaiwan  Před 8 měsíci

      非常感謝您的超級贊助,這對我們是很大的鼓勵!

  • @user-tj2dh2vn7f
    @user-tj2dh2vn7f Před 8 měsíci +3

    我到現在還記得好幾年前中視做的鐵道史時間表。對,他們直接跳過了日治時期,劉銘傳之後就是中華民國。這真的屌。

    • @fototaiwan
      @fototaiwan  Před 8 měsíci +5

      哈哈哈🤣「中國」電視公司,不意外!

  • @user-ve6jh6ro6n
    @user-ve6jh6ro6n Před 8 měsíci +18

    日本人,為台灣,附出很大的心血,精力。感恩在心。永不可忘。

    • @fototaiwan
      @fototaiwan  Před 8 měsíci +2

      對臺灣有幫助的,我們都要記得。

    • @elliswu20011
      @elliswu20011 Před měsícem

      那些深藍外省人在享受日本人基礎建設讓他們能在台灣安身立命,卻不斷醜化宣傳日本人有多可惡,尤其是金素梅那個狗屁228言論,說因為228的前因是日本人造成的通貨膨脹。

  • @lusiile875
    @lusiile875 Před 8 měsíci +13

    居然是Hatsune Miku!! 我給100分。

    • @fototaiwan
      @fototaiwan  Před 8 měsíci +1

      哈哈哈,現在只剩她的錄音。

  • @ccr672
    @ccr672 Před 8 měsíci +4

    感謝王佐榮先生費心製作精彩影片;請問是否有關於宗教的影像紀錄?
    關於台灣民俗的祭神禮儀、廟會,或是日本時期的神道教在台流行的情況;

    • @fototaiwan
      @fototaiwan  Před 8 měsíci +1

      這方面影像也不少,找機會來介紹。

  • @kaddyshen4312
    @kaddyshen4312 Před 4 měsíci +4

    日本人,地質調查,做的很確實

  • @haojayc8364
    @haojayc8364 Před 5 měsíci +2

    正點啊! 謝謝啦

  • @linsfunbox4052
    @linsfunbox4052 Před 8 měsíci +2

    好萌的歌聲, 哈哈.

    • @fototaiwan
      @fototaiwan  Před 8 měsíci +1

      聽起來輕鬆沒負擔,很適合童歌。

  • @robertlai6962
    @robertlai6962 Před 8 měsíci +13

    可惜好多日本時代蓋的超好看的車站都被拆掉了,尤其是基隆車站,台北車站更是慘不忍睹,有夠醜的殯儀館造型。

    • @fototaiwan
      @fototaiwan  Před 8 měsíci +4

      我也很不喜歡現在的臺北車站,即使之前的量體不夠,應該也能往地下發展。

  • @david-mo4jh
    @david-mo4jh Před 8 měsíci +7

    台灣這塊土地!先有葡萄牙人荷蘭人西班牙人等等等等等,然而,當時清朝以馬關條約,把台灣割讓給日本,當時的日本人是用以日本土地的方式在建設台灣曾經何幸台灣的總統府也正日本建造的,沒有日本人在台灣的建設,真的,能比出國民黨來台灣都幹了些什麼事了?

  • @sanko9967
    @sanko9967 Před 4 měsíci +3

    👍素晴らしい台湾の歴史!

    • @fototaiwan
      @fototaiwan  Před 4 měsíci

      ご視聴いただき、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す。ご登録も宜しくお願いします。

  • @yihan0818
    @yihan0818 Před 8 měsíci +3

    依國家鐵道博物館籌備處洪前主任及鄭主任的考據,1908年4月20日起實質通車,通車典禮會展延到10月24日的原因,是因總督返回日本本土述職及邀約原本就要籌備時間所致,原本還有一說是日本皇室有人過世,之後查證並不可考。另外,縱貫鐵路南北端興建起始點,應為基隆與台南,通車後一開始的時刻表也是開到台南轉車才能前往打狗(高雄),這也是近年台南火車站地下化挖到火車頭轉盤的遺構可資佐證。2018年曾邀請鄭主任主講"縱貫鐵路通車110年"的講座心得,謹提供參酌。

  • @a7721523
    @a7721523 Před 4 měsíci +2

    一般而言,一個地方從原始落後要逐漸進步到現代化,除了基礎的公共衛生跟電力系統之外,最重要的一項就是交通建設。特別是這些地方開發初期,主要是以農礦產品來賺取第一桶金,而鐵路就是扮演這個重要角色,才能做到貨出去,人進來,發大財,由此可見鐵路的建設重要性。
    不過不幸的是,一些開發中國家遇人不淑誤上賊船,把這些重要的開發工作當成交易籌碼,最後反而使整個國家債台高築。由此可見整個國家的進步是非常艱辛,需要很多代人的努力累積而成,這中間還需要大家不斷去改進跟學習新的知識跟做法

  • @user-abiko_cccc
    @user-abiko_cccc Před 8 měsíci +7

    02:54
    这个纪年方式很有意思啊!
    原来在一开始是没有“西元”,“公元”的说法的。以来是引入公历的时候,还真的是写“耶稣降生xxxx年”!这个细节还真学到了!看一手古文献就是有意思啊!

    • @fototaiwan
      @fototaiwan  Před 8 měsíci

      很多文史細節真的值得仔細判讀。

  • @user-fv2bt1tt5g
    @user-fv2bt1tt5g Před 2 měsíci +1

    這部影片越看越難過耶,我們永遠只能懷念過去了

  • @Nanazane77
    @Nanazane77 Před 6 měsíci +5

    かっこいいおじさん ❤

    • @fototaiwan
      @fototaiwan  Před 6 měsíci +1

      ご視聴、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す♪

  • @jacobchiu777
    @jacobchiu777 Před 2 měsíci +1

    1895-1945日本時代共50年,然台灣歷經228我日本時代菁英社會賢達死的死逃的逃關的關可謂犧牲殆盡,台灣文化的傳承幾乎斷了,代之而起的是兩蔣40年的威權統治,將中國文化在台根深蒂固,是好是壞不在此論斷,但其影響非常深遠,若佐榮兄能進一步關注於此,對台灣社會思想文化的省思當能有大大的助益。

  • @yclynn653
    @yclynn653 Před 8 měsíci +5

    竟然會在這種歷史影片聽到初音未來XD

    • @fototaiwan
      @fototaiwan  Před 8 měsíci +1

      只要能大家感到有趣的素材,都會盡量放進去。

  • @CB-wl2cx
    @CB-wl2cx Před 4 měsíci +7

    日本人的工程品質絕對是沒話說的啦⋯⋯

  • @jennyrabbit6413
    @jennyrabbit6413 Před 8 měsíci +6

    極憎惡造假說謊的歷史,謝謝您的po 文

    • @fototaiwan
      @fototaiwan  Před 8 měsíci +1

      是歷史歸歷史,繼續努力。

  • @865samson
    @865samson Před 3 měsíci +1

    台北往桃仔園路段從大橋頭~迴龍就是現在的迴龍線,南段也是正在規劃中的迴龍~桃園段,只能說清朝當時也沒有作白工。

  • @jerryc-8667
    @jerryc-8667 Před 2 měsíci +1

    對台灣火車印象就是小時在中華商場八棟建築之間跑來跑去,下樓看火車經過,還有淡水線的圓山站去動物園
    現在跟年輕人講,沒人知道中華商場及圓山動物園

  • @timerdioryu1018
    @timerdioryu1018 Před 5 měsíci +2

    請問老照片是有用AI強化嗎?感覺解析度好高 @@

  • @minchihchang4879
    @minchihchang4879 Před 24 dny +1

    看了影片立馬追蹤 長了好多知識 以前歷史課本完全不會教 火車靠左行駛 我倒是都沒注意過😂

  • @winstonweng
    @winstonweng Před 5 měsíci +1

    以前劉銘傳的鐵路經過迴龍,把山削開成兩段,當地人説是“斬龍“。

  • @user-ch2lw6cr1b
    @user-ch2lw6cr1b Před 8 měsíci +4

    舊照片已經見著大王椰子等棕櫚科造景,可能植物園解說都有,大東亞擴張無疑讓正東亞的台灣,也移植匯集了北亞、南亞的植株。

    • @fototaiwan
      @fototaiwan  Před 8 měsíci +1

      臺灣有很多作物都是從南洋引進的,是大東亞的中心點。

    • @user-ch2lw6cr1b
      @user-ch2lw6cr1b Před 8 měsíci +1

      @@fototaiwan 真的🤨其實隨著移民都在環節中,比方說漢番之間的半山腰,其實那些竹林也跟早年拓荒屯墾的漢人有關。再來荷蘭豆、芒果!這就追溯到荷西時代了!

    • @fototaiwan
      @fototaiwan  Před 8 měsíci +1

      @user-ch2lw6cr1b 還有高麗菜,哈哈😆

  • @user-tn2wo1cd1h
    @user-tn2wo1cd1h Před 8 měsíci +9

    你可以指責日本剝削掠奪台灣人民的血汗。
    但是至少日本人也讓台灣跨入近代化發展。
    同樣都是剝削
    滿清剝削掠奪台灣人民的血汗
    你卻很難期望滿清會花費鉅款在台灣大肆修建鐵路、港口、灌溉系統、自來水、醫療、教育體系。
    日本之惡
    遠不如滿清之惡
    那是一種永遠沒有翻身機會的無窮黑暗時代。

    • @fototaiwan
      @fototaiwan  Před 8 měsíci +3

      邊陲,對前清而言不需多費心。

    • @user-tn2wo1cd1h
      @user-tn2wo1cd1h Před 8 měsíci +5

      @@fototaiwan :就算不是邊陲,中國人自己也想推翻滿清。
      跟不上時代的政府,就有跟不上時代的作為,跟不上時代的思維,跟不上時代的成果,力挺一個跟不上時代的政府,結果就是歷史將懲罰所有力挺他的國民。

    • @fototaiwan
      @fototaiwan  Před 8 měsíci +2

      @user-tn2wo1cd1h 說得好啊!

  • @duck711118
    @duck711118 Před 3 měsíci +1

    獅球嶺隧道往安樂區的位置其實滿高的,好奇當時的路線如何行駛,想一想也是滿妙的!

  • @user-tc9fd9yc3p
    @user-tc9fd9yc3p Před 6 měsíci +4

    以日本台灣治理時期的南北鐡道通車時間來看和三十年前的台鐡沒差太多啊 這...黨国可真是會吹高自己的功名成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