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禅】ZAZEN 10 minutes 坐禅のみ(10分)鐘声あり

Sdílet
Vložit
  • čas přidán 8. 09. 2024
  • ZAZEN for 10 minutes in Jomanji Sodo, with sound of ringing the big bell.
    坐禅 10分間
     鐘声一会(緩18緊18)
    坐禅は決して無理をしないで、仏菩薩とともに坐りましょう。城満寺僧堂は文殊菩薩さまです。
    コロナウイルスに、皆で打ち克とう。
    #坐禅 #曹洞宗 #うちで過ごそう #作業用 #zen

Komentáře • 4

  • @SenhorPestana
    @SenhorPestana Před 3 lety +8

    最近大変心配していて、こちらの座禅のおかげで集中できました。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した。

    • @user-ig8fn5pn4m
      @user-ig8fn5pn4m Před 10 měsíci

      彌勒菩薩《辯中邊論》頌曰:「故說一切法,非空非不空,有無及有故,是則契中道。」
      釋論曰:「一切法」的意思,指的就是一切有為法與無為法,虛妄分別的六識等心皆是有為,二取所顯示本來必有的空性名為無為=由能取空與所取空而顯示離於二取的阿賴耶識真如空性即稱為無為;依於前面所說道理的緣故,說攝歸阿賴耶識無為法的一切法即是「非空非不空」。由於有空性阿賴耶識心體空性,變生出了能取的六識心及所取的六塵相,而有了六識心的虛妄分別而妄說能取與所取是常住法,不是空無;再現觀阿賴耶識心體沒有虛妄分別而沒有能取性及所取性,所以是真實法而說不是不真實的空性。說為「有」的緣故,是因為確實有空性阿賴耶識心體,也是由於有虛妄分別而顯示出空性的緣故。是因為空性的存在才能有六識心對空性生起虛妄分別,由有六識心的虛妄分別故說阿賴耶識實有;說為「無」的緣故,是說阿賴耶識心體沒有所取六塵的法相,也沒有六識能取的法相,所以說為無;也是由於能取的覺知心與所取的六塵緣生無常的緣故,才說為無。說為「及有的緣故」這一句話,是說於六識對六塵生起虛妄分別的過程中,確實有空性阿賴耶識心體存在及不斷運作的緣故,以及空性阿賴耶識心體中確實容受所生六塵、六識不斷地在繼續著虛妄分別的過程故。
      「是則契中道」這一句話的意思,是說一切法固然是緣起而性空,但並非一向即是無真實體性之空無,也非一向僅有離能取與所取之不空的空性阿賴耶識心體,如是具足空性心阿賴耶識,也具足無常的能取及所取等三界有,即是以無為法含攝有為法之無倒妙理所顯示出來的意趣,勝妙的契合了不落於常見有、斷見空之中道實相,也是良善的符合而且隨順於般若、唯識等經典所說一切法非空非有的實相正理。
      能取與所取所呈現的能分別與所分別,即是六識之能見聞覺知以及六塵相等被見聞覺知之境界事相,而六識與六塵相皆攝屬依他起性之法,乃是緣生之法而無有自體性,即是 彌勒菩薩頌中所說之「虛妄分別有」。六識與六塵相皆無真實能取與所取之體性,因為六塵相乃是本識心體藉由所親生之五根與外五塵相觸,如實對現似同外境之內六入相分,是無常而有變異性的,故非實有法,故說所取空;有了所取的六塵境界相等事以後,阿賴耶識心體方能藉意根與六塵為緣而幻生出六識心,方能了別六塵境界相,故六識也是幻生之法,並無常住不壞之實體法性,故說能取空;這是由六識與六塵自身的依他起性來說能取與所取空,並非由阿賴耶識心自身遠離能取與所取來說二取空,屬於未入大乘見道位菩薩的觀行。内六入、外六入都是依五根之具與不具,或依是否有殘缺而呈現差異性,例如色盲、近視眼、老花眼、重聽者等等,其內眼入或者内耳入相分即因此而呈現差異性,異於正常人。本識心體依五色根所攝入的外六入相分而如實呈現內六入相分境,五根有缺陷故攝入外六塵不正常時,本識即依所攝入之不正常相分而如實變現不正常之內相分,並不因為五根之健全或者不健全而變異其如實顯現內相分之自性;內六入相分境於夜夜眠熟無夢時,由於意根不欲作意使六識現前,故六識即不現前;六識不現前位中,即又無能了知六塵之六識,即無此諸境界相,故說六識的見聞覺知性為顯境名言,故說六識心並非實有不壞之常住法,不可說為勝義。内六入相分境,是依業果正報所依止之勝劣六根而有差異性,故內六入相分境亦無有自體性,而是因人、因業各有差異性,是故天人觀水為淨琉璃,人類觀水為水,餓鬼觀河水為流火而不可近。
      似能取六塵相之眼等六識,不能獨立於內六入之外,因為六識離於所緣之境界即無有全性可得故=不能外於內六塵境界而獨自存在故;內六塵境無故六識隨無=法塵無故意識隨無=因此六識無有自在性,不能自己存在,要依他法~根與塵~為緣才能存在。六識現起雖與內六入相應而似有所取,然而内六入相分全為本識心體所變現,並非如同外六塵為實有境,故六識心從來不曾觸及外六塵;六識亦是於根塵觸處由本識心體幻化而有,自不能外於一切種子識阿賴耶識而存在,故非自在心,故無真實常住之自性;六塵與六識都是由如來藏阿賴耶識心體中出生,不能外於本識心體的因緣而存在,是依他起相,並無自體性、自在性,因此說六識與六塵相全無真實能取與所取之真實體性,只是似有能取與所取之生滅假象。由本識心體所幻化之六識心來執取本識自己所變現之六塵境,此六塵與六識都無真實自性,而本識自心亦不生起了別六塵之分別性而不對六塵加以了別,故本識及六識心其實都無真實不壞之所得,由無所得故無能取與所取。本識心體具能生現諸法而不了知諸法之體性,不隨於六根、外六塵之變化而有差異性;本識心體所幻化之六識能與六塵相應而有見聞覺知性,故能時時了了分明地了知六塵境,但本識心體一向離見聞覺知而不了別六塵,此真實如如離二取之體性,即是真如空性,這才是上舉 彌勒菩薩論文所說的宗旨。

  • @Jordmannnn
    @Jordmannnn Před 6 měsíci +1

    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す!

  • @user-xj9eb8sj4c
    @user-xj9eb8sj4c Před 3 lety +6

    夫參禪者,靜室宜焉,飲食節矣,放捨諸緣,休息萬事,不思善惡,莫管
    是非。停心意識之運轉,止念想觀之測量。莫圖作佛,豈拘坐臥乎。
    兀兀坐定,思量箇不思量底。不思量底如何思量。非思量。此乃坐
    禪之要術也。所謂坐禪非習禪也,唯是安樂之法門也,究盡菩提之修證也。
    公案現成,羅籠未到。若得此意,如龍得水,似虎靠山。當知正法自現前,
    昏散先撲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