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Be A Giver】葉丙成:失敗越多、養分越多(高清字幕版)

Sdílet
Vložit
  • čas přidán 17. 01. 2017
  • 葉丙成老師勉勵年輕人不要害怕失敗,「失敗越多、養分越多」,自己的人生應該自己做決定!
    如果能找到自己的天命,也就是最適合自己的事情是很幸運的,但也不要太過心急,記得多認識自己,也多認識這個世界。
    更多精彩故事 tw104.pse.is/627tat
    訂閱104人力銀行頻道,隨時掌握最新資訊 tw104.pse.is/5mk7a5

Komentáře • 145

  • @user-3159
    @user-3159 Před rokem +35

    [筆記📒]
    1.認識世界(找學長姐吃飯、發現更多工作選擇)
    2.認識自己(不怕失敗,年輕時間多,善用本錢)
    3.工作意義(父親是最富有的人,看著別人成長)
    天命要花功夫去尋找,人生只能自己負責。

  • @maxchangmaxchang
    @maxchangmaxchang Před rokem +11

    紮實而努力後的失敗才會是養份;打混摸魚後的失敗,只會讓自己愈活愈慘。

  • @daofei32
    @daofei32 Před 6 měsíci +3

    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古人誠不我欺。
    要是早個二十年聽到這番話,人生也不至於浪費太多時間。

  • @levis0923
    @levis0923 Před 3 lety +87

    大學4年不如這26分鐘的演講

  • @levis0923
    @levis0923 Před 3 lety +70

    教授提到工作要有意義其實蠻重要的,如果做一份不喜歡的工作,只是為了賺錢,可能做不久,也不快樂,所以一定要多試,直到找到真的適合自己的天職,不要老了回頭看才在遺憾。

  • @bleble110
    @bleble110 Před rokem +5

    我突然發現能輕輕柔柔的說話是一件很迷人的事。

  • @lintou1
    @lintou1 Před 7 lety +95

    找到自己的天命很重要,
    你的人生會過的很踏實很有意義,
    而不是混吃等死。
    找天命的方法,
    就是認識世界,認識自己。
    講得真好。
    心靈雞湯的大師級人物~

    • @user-kc8ub3ne1e
      @user-kc8ub3ne1e Před 5 lety +5

      不是心靈雞湯而已 而是實踐+探索的有力領導者 超讚的拉

  • @joannechang3004
    @joannechang3004 Před rokem +18

    我對「天命」的理解是「那條最適合自己的路」。如果能在符合自己性格特質、能發揮自己長處的工作或職業中,找到意義感和成就感,並且為他人帶來價值,那就是找到自己的「天命」了~希望我能找到自己的天命,也希望剛畢業的自己,能夠勇敢去嘗試,不要因為害怕而不去挑戰,浪費年輕犯錯的本錢啊啊

  • @fanxy0416
    @fanxy0416 Před 5 lety +73

    這個社會的問題是用薪水去衡量成功的標準,但這個是不對的,衡量成功的標準應該由自己決定:你自己在你的工作上面,能夠找到不一樣的意義,“不管你走什麼路,我會希望你在那條路上找到意義,找到意義,你的心理、你的每一步,都會覺得非常踏實,那你就會覺得你的人生非常有價值。”

    • @jayee4667
      @jayee4667 Před 4 lety +1

      感恩!🙏

    • @SS885827
      @SS885827 Před 3 lety +3

      我認為,現在這個時代,已經恰恰相反。
      現在非常多的年輕人,收入=意義。沒有足夠耀眼的收入=沒有意義。
      但同時更糟的,是有第二條件,就是不能有挫折感。
      所以這才是現在這個世代面臨的最嚴峻的問題所在。

    • @benliu8341
      @benliu8341 Před 7 dny

      先要有活下去的薪水,再來說成功標準。走什路活不下去那條路就算有意義也沒用。

  • @photoer27
    @photoer27 Před rokem +6

    學界跟業界的隔閡,就是這種狀況,許多東西前輩不會願意交的,到時候他自己把你教會可能他就面臨壓力了,但重點是學生走出自己的路之前,還是要奉獻一下自己的肝臟努力五年存一桶金,努力不一定能成功,成功一定要努力。

  • @user-yc7cl1st8k
    @user-yc7cl1st8k Před 7 lety +183

    沒想到大家流行追星 我卻在追葉丙成老師 看了他好幾部影片 總覺得很有道理 甚至很多新的東西 我根本以前沒聽過 所以繼續努力追 打算看完所有跟他有關的影片

    • @joen1230
      @joen1230 Před 5 lety +3

      我也是 +1

    • @ejeanwang7614
      @ejeanwang7614 Před 3 lety +12

      歐美的教育就是葉教授所說的。從小學開始老師教概念,。孩子回家要做很多閱讀、蒐尋、寫心得報告、結論演講。自己從頭到尾完成一件事。父母只是從旁輔助。不論成績高低,每個孩子都是老師的寶。

    • @user-td1ol7kx2j
      @user-td1ol7kx2j Před 3 lety

      ㄤㄤㄣ

    • @blackbacklu
      @blackbacklu Před 3 lety +2

      講得好像每個人都追星一樣

    • @sungjonathan7174
      @sungjonathan7174 Před 3 lety +1

      @@ejeanwang7614 歐美的教授真幸福,薪水又高

  • @piomankao
    @piomankao Před 5 lety +25

    在網路上閱讀葉老師對於台灣教育的想法與感觸,想必在父母關注下而非過度溺愛的小孩才是真正的幸福。看來台灣要擁有穩定的社會,並不在於單一的經濟條件,而在於穩定的家庭關係。台灣勞工勞動工時全球第三高,為人父母者窮於加班,反而犧牲了家庭與社會的穩定力,政府不應該一昧迎合企業,深思歐美先進國家勞動工時低,國家依然擁有全球競爭力。

  • @user-qm1jd6cw6x
    @user-qm1jd6cw6x Před 4 lety +18

    葉丙成教授傳承父親,成為傳道,授業,解惑的老師,有青出於藍的感覺,很棒的演說,果然良師益國

  • @user-zs3yv4zd5m
    @user-zs3yv4zd5m Před 3 lety +9

    我有很多外國朋友都是如此,然而台灣年輕人反而大多是媽,爸寶,少有冒險創造契機的勇氣!所以家庭教育會直接影響小孩的對未來工作,或所選擇的道路!不能只怪年輕人,父母親也必須負很大的責任!

  • @lstm4211281
    @lstm4211281 Před 6 lety +47

    好老師, 給你敬禮,現實的社會是以金錢衡量生命的價值,生存的定位。兩代都值得欽佩讚嘆。

  • @dolphinwj
    @dolphinwj Před 5 lety +25

    每個年輕人都該看看這個演講!

  • @yyyang6307
    @yyyang6307 Před rokem +2

    如果18歲的我,看到會覺得很感動
    但我現在26歲了,我選擇了我當初喜歡科系,也在業內任職,但我滿後悔那時候沒有讀更高薪的科系
    這社會對基層的工作其實非常壓榨,高工時、要輪班、要加班、不能輕易請假、工作內容也容易有工傷或是上班環境很壓抑
    在我認識的人裡面,原本心懷夢想做社工、護理師、營養師的人,最後都滿後悔的,錢很少,還會被家屬糟蹋。其中不乏成績好的,轉職成公務員

  • @user-hc4ko2ne2c
    @user-hc4ko2ne2c Před 4 lety +26

    父親給他很好的典範

  • @Ena4921
    @Ena4921 Před 7 lety +48

    覺得葉教授說的超級受用!!!

  • @minhwan016
    @minhwan016 Před 7 lety +32

    自己的人生真的要對自己負責>

  • @maxchangmaxchang
    @maxchangmaxchang Před 4 lety +16

    葉老師的找 option 方式,建議不要用這種東問西問的方式,在學校可能有用但在職場上可能會造成學長學姐的困擾,甚至導致人緣不好。
    建議直接到人力資源網站註冊一個帳號,在上面做研究,有問題了再去問公司的人。

  • @candysiah9153
    @candysiah9153 Před 3 lety +10

    “认识世界,认识自己。
    无论做什么工作,去找到个中的意义。”
    感谢叶教授的分享。

  • @user-ej9wx4px7i
    @user-ej9wx4px7i Před 3 lety +8

    好棒的老師
    好感動
    我們有您

  • @user-xc8zu7bx2q
    @user-xc8zu7bx2q Před 3 lety +17

    葉教授可能不知許許多多底層的年輕人失敗一次就永無翻身機會。

    • @yih-shuohjang
      @yih-shuohjang Před 2 měsíci

      為什麼?可見你沒聽懂葉教授的話。

    • @user-xh8gy2uh2o
      @user-xh8gy2uh2o Před dnem

      是啊!不是每個年輕人都很有本錢翻身

  • @babybo5168
    @babybo5168 Před rokem +1

    迷茫的跟從,完全沒有自己,覺得大部分的人都害怕所以盲目跟從,例子很多聽爸爸媽媽指定的路線(是以爸爸媽媽的認為的好而盲目跟從,卻沒有自己的想法😂人生有限,人生很短,勇敢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

  • @user-qw2ku7yx3g
    @user-qw2ku7yx3g Před 5 lety +5

    大世界的環境是一直在變,但孩子的本性和人性是不會變的。人性是自盤古開天以來就一直再重覆的。所以與其去追那常變的大環境,不如先看清和掌握自己的本性之後,再來創造一個適合本性生存的環境。任何的商業模式都只是工具,操作工具的還是人。會創造工具環境的也還是人。只會跟路的羊並不是失敗,而是有判斷人性識人的能力去跟對的領頭的羊就能生存。跟錯了領頭的羊就一起去跳崖。所以又回到判斷不變的人性來應對恆常變的大時代。Good speech.

  • @Ellen4466
    @Ellen4466 Před 3 lety +7

    自己做的選擇有付出跟努力,才會全力以赴!

  • @jayee4667
    @jayee4667 Před 4 lety +2

    很棒的分享、演讲!

  • @user-zp5xv5df6y
    @user-zp5xv5df6y Před 5 lety

    給了我很多能量

  • @etherealsunny3103
    @etherealsunny3103 Před 3 lety +5

    这个演讲也太棒了!!! 后面都看哭了

  • @teresafu1160
    @teresafu1160 Před 2 lety +2

    謝謝分享!家長與師長也需要不斷接受新觀念,帶領晚輩認識
    世界並且認識自己!
    葉教授的演講,內容精彩!

  • @hanjih-sheng68
    @hanjih-sheng68 Před 6 lety +4

    有道理,可以參考

  • @HoHo-eq2cv
    @HoHo-eq2cv Před 2 lety

    葉教授很棒

  • @bonochen5024
    @bonochen5024 Před rokem +1

    謝謝葉老師,收穫良多。

  • @user-ji1jb1in4e
    @user-ji1jb1in4e Před 6 lety

    認同

  • @andy29433
    @andy29433 Před 3 lety +1

    哈哈哈哈哈 這句話說得好 沒有別人的失敗你哪裡來的成功

  • @2010giant
    @2010giant Před 4 lety +26

    其實反過來 也有問題
    就像我的父母從來沒有給我任何有用的建議 他們對教育根本沒放心思 只知道孩子三餐要吃飽 成績不要太差
    現在我回想起來 如果他們能幫做一些決定 給我一些意見 那我會少花很多錢 少浪費很多時間
    所以 給不給意見 其實是因材施教的
    有些情況孩子真的需要一個指引 但在另一個情況 可能又適合放任他自由飛
    這都沒有正確答案

    • @phonedr.1013
      @phonedr.1013 Před 4 lety +3

      很難 我家人學歷不錯 但這方面一樣爛死

    • @anitakwok280
      @anitakwok280 Před 2 lety +1

      我的經歷也是一樣,很希望父母當年能給我一些意見。當現在我給小孩意見的時候,他們卻嫌棄我的想法老土

  • @muchikuo6865
    @muchikuo6865 Před 2 lety +1

    神秘的演算法帶我過來

  • @behappywillyou
    @behappywillyou Před 4 lety +11

    葉丙成老師的演講真的非常非常感人!
    很可惜當初在大學沒修到他的課 >

    • @behappywillyou
      @behappywillyou Před 4 lety +10

      1. 認識世界
      2. 認識自己
      3. 找到有興趣又有專長的地方
      4. 找到工作的利他性
      5. 做decision時要多做功課,為自己的決定負責

  • @user-wq2lv7pz8n
    @user-wq2lv7pz8n Před 6 lety +26

    現在是資訊爆炸的時代 3年就可能是一輪不同的經濟 唯有自己不斷學習和成長 不然沒有一種工作是可以做20年的 所以不要再有唸什麼科系就要做什麼工作的觀念

  • @ningl820
    @ningl820 Před 2 lety +5

    我本來有機會能去到台大念電機系,那麽就有機會能遇到葉教授,不過最後我沒有去。如果我當時選擇了臺大,遇到了葉教授,或許我的人生現在會很不一樣吧!加油!只要你現在就開始,一切都不遲!謝謝葉教授!

  • @user-yu6wz4zo1j
    @user-yu6wz4zo1j Před rokem +1

    謝謝葉老師~ 也謝謝youtube演算法帶我來這邊XD

  • @sophia303v
    @sophia303v Před 4 lety +9

    20歲以前可能可以,20歲以後嘗試還是要評估可不可以承受失敗的可能,也要評估失敗的時候有沒有人可以給予建議或身教,這樣才有改善的空間也不會挫折過大懷憂喪志。

    • @k1nnylin632
      @k1nnylin632 Před 3 lety

      20到30都可以吧,我覺得這十年是讓自己勇敢的十年

    • @sophia303v
      @sophia303v Před 3 lety

      @@k1nnylin632 看你待的環境和產業

  • @funkdugg
    @funkdugg Před rokem +1

    趕快創業..失敗越多..養份越多

  • @user-ug2wl4dh2g
    @user-ug2wl4dh2g Před 2 lety +7

    如果你因為父母做的決定而影響深遠
    你除了在這邊當鍵盤俠埋怨之外
    可以趕快下定決心趁著自己醒悟的當下
    勇敢去追尋自己的人生
    既然過去我們沒辦法改變
    那我們從現在開始改變未來
    共勉之

  • @sharh049
    @sharh049 Před 2 lety +2

    認識世界,認識自己。
    越晚摔跤,摔得越重。
    擁有學生的尊敬與愛,是電子業大亨再多錢都買不到的。在自己的工作上面,能不能夠找到不一樣的意義?
    我們這個社會很大的問題是對很多事情的衡量標準都是,這個工作值多少錢?賺多少錢?
    工作的意義是我們自己要去找的,尤其如果這些意義有利他性的時候,會覺得這件事情做起來是非常有成就感,人生是很有價值的。

  • @francodeercow
    @francodeercow Před 2 lety +1

    認識自己、認識世界、找到意義。

  • @sensen6234
    @sensen6234 Před rokem

    為決定負責這塊,要是本身有資格選擇卻被限制無法選擇和被迫選擇,自己也知道什麼好但就是被害了

  • @fafahuang1156
    @fafahuang1156 Před 2 lety +4

    如果有富爸爸可以失敗很多次,你是不食人間煙火,多少人是靠自己做工自食其力,你的大方向是對的但是現實社會是要天食地利人合才有可能成功

  • @user-so3mm5fb8t
    @user-so3mm5fb8t Před 2 lety +1

    晚上想想千條路,亞爸子百走遠路

  • @user-hk1vf7vf1h
    @user-hk1vf7vf1h Před 5 lety +4

    幽默不失性感

  • @user-wo7xq9py8b
    @user-wo7xq9py8b Před 3 lety

    you're a catcher.

  • @ejeanwang7614
    @ejeanwang7614 Před 3 lety +2

    葉教授說的太好了👏台灣的教育已經落伍了。大學畢業的孩子還是凡事都要聽父母的。哀啊!

  • @listie7t3
    @listie7t3 Před rokem

    創傷會帶來不適,壓力,痛苦,層層創傷處理後,失敗 / 成功的經驗才能順暢消化,

  • @user-tc3re4jf5f
    @user-tc3re4jf5f Před 6 měsíci

    感受世界的路徑
    世界就已經來了

  • @Wane-xv2wt
    @Wane-xv2wt Před 7 lety +2

    突破盲點~

  • @archilin1
    @archilin1 Před 6 lety +6

    5:18 人家叫我們怎麼走,我們就怎麼走?
    你也要為自己的決定負責

    • @archilin1
      @archilin1 Před 6 lety

      15:56 一個小baby走路如果摔倒 VS 一個大學生打籃球摔跤

    • @archilin1
      @archilin1 Před 6 lety

      24:18 你自己能不能在你的工作上面找到不一樣的意義

  • @youzhuanding7468
    @youzhuanding7468 Před 7 lety +1

    看外面有什么选择?第二步就是去尝试。

  • @Mrhawkplayer
    @Mrhawkplayer Před 7 měsíci

    👍👍👍👍👍👍

  • @user-vu6hu2in7p
    @user-vu6hu2in7p Před 5 lety

    確實不能以現在環境標準去看待孩子們20年後所面臨的世界運作模式,要能往遠處看那未來的趨勢,才不至於讓孩子白努力

  • @user-hp7jq5lg7k
    @user-hp7jq5lg7k Před 3 lety +1

    20年過去了 已經來不及補救了!讀書都來不及了還補習?
    所以考試內容要改變!考時勢
    考社會常識!公務員最安穩了!
    特別有能力的才能創業自主!
    各人履歷不同 社會貧富差距太大 很難比較!

  • @user-zs3yv4zd5m
    @user-zs3yv4zd5m Před 3 lety

    早在1980年代,西方世界的年輕人就是“生活在他方”(米蘭·崑德拉),到遠方去工作幾年後,賺取了一輩子花不完的錢,然後又嚐試另一種職業,尤其是工程師,電腦工程師,做與政府簽約的大工程!然後再轉向!

  • @user-yy4te9kn5v
    @user-yy4te9kn5v Před 3 lety

    我在想以後,要怎麼活下去

  • @user-zf9tt3fn8c
    @user-zf9tt3fn8c Před rokem +1

    高段的命理師,可依五行、十神、神煞、行運,推論個人職業傾向。選對職業,成就較高,身體較健康。選錯職業,成就較低,健康較差。

  • @garyzhong1489
    @garyzhong1489 Před 3 lety

    The curse of community,我們如何做到以客觀事實知行合一

  • @kevinwu4907
    @kevinwu4907 Před 3 lety

    營養過剩怎麼辦?

  • @wash802
    @wash802 Před 2 lety +2

    曾幾何時,我也想畢業後如果有機會能站在台上感謝老師的指導
    把學生留到30幾歲才畢業 然後請你離開學術界自生自滅
    台灣業界有35歲不成文條款知道嗎?
    只能說不是每位老師的品格都值得尊敬
    說穿了,畢業後混得好老師沾光,混不好不要說是我指導的學生
    如果時間能重來 絕不當土博

    • @user-dn1nc8vm2l
      @user-dn1nc8vm2l Před rokem

      您說得真隱晦 是我想的那樣嗎?
      有些不能看有多會說 要看他對學生做了什麼
      身歷其境才會懂

    • @Hsvyfihohih
      @Hsvyfihohih Před 6 měsíci

      學校如何帶孩子留到30?不就是一堆孩子不願面對現實,一直留在學校。從大學、碩士、博士!

  • @wongjin8382
    @wongjin8382 Před 5 lety

    😮!

  • @MrThedino
    @MrThedino Před 3 lety +4

    老師的背景可容錯率高些
    我也很討厭自己的容錯率低
    那平衡真的很難抓

  • @MrHarima121
    @MrHarima121 Před 6 lety +21

    畢業即失業,那誰規定畢業就要就業 ? (我在自言自語)

    • @user-pf5di4dv7r
      @user-pf5di4dv7r Před 3 lety

      還歸在家嗎現在 哈哈

    • @MrHarima121
      @MrHarima121 Před 3 lety

      @@user-pf5di4dv7r 你的語氣感覺好像認識我(怕)

    • @user-pf5di4dv7r
      @user-pf5di4dv7r Před 3 lety

      @@MrHarima121 我只是開玩笑我不認識你

    • @Hsvyfihohih
      @Hsvyfihohih Před 6 měsíci

      沒有規定要就業,只前提要養活自己!不要連謀生能力都沒有,不就廢才

  • @johnsonlee2393
    @johnsonlee2393 Před 6 lety +6

    有多少歲月金錢可以承擔失敗?只有戰戰競競用心努力去作才是正道、多接觸成功人仕才對、要看300位成功人仕的傳記、將自己的消極思想徹底清洗掉、才易成功。

  • @h236981
    @h236981 Před 5 lety +3

    這題簡單
    替小孩做決定當當醫生就絕對不會錯
    前提是你考得上。

    • @jun9491
      @jun9491 Před 4 lety +2

      我一些成績很好的高中同學,有的想讀商管,所以積極練習英語和參加MUN等等的全英語研討會;有的數理特好,想就讀電機系。到最後這一個個同學都被父母逼去讀醫科,雖然醫師在台灣是相當優渥的職業,然而我卻覺得如果讓他們選擇自己真正熱愛的科系,成就會遠遠超過一位普通的醫師。

    • @ejeanwang7614
      @ejeanwang7614 Před 3 lety

      @@jun9491 所以台灣有許多不喜歡人體的庸醫?!

    • @enzol2823
      @enzol2823 Před 3 lety +2

      錯!第一賣兵,第二當醫生。
      這已經錯了!
      現在是第一做水電,第二做土水!

  • @wei-yochuang2
    @wei-yochuang2 Před 3 lety +5

    31歲算年輕人嗎?

  • @benliu8341
    @benliu8341 Před 7 dny

    不完全是正確的,失敗越多、養分不一定越多。且每一個人能失敗次數不同。只有失敗後一定要有成功的經驗及回收才能生存下來,否則除非你有一個無限的金主一直讓你失敗。

  • @RuinBurger
    @RuinBurger Před rokem +1

    私人企業比公家機關現實多了,中年沒專長失業你自己想辦法。。。

  • @fyliu2
    @fyliu2 Před 2 lety +2

    你的背景是傳承還是被精心安排的?
    聽的人也是這樣的精英階層.

    • @123nice3
      @123nice3 Před rokem

      靠爸族
      我父親是台大校長,母親是輔大校長
      我想,我當個交大教授 或校長,也不為過
      如柯p說的,在台灣混口飯吃,要問你爸爸叫什么

  • @user-zu2zw3se2n
    @user-zu2zw3se2n Před 3 lety +3

    幹 聽到哭

  • @user-dl7zh2uy3l
    @user-dl7zh2uy3l Před rokem

    22/12/4 簽

  • @user-zs3yv4zd5m
    @user-zs3yv4zd5m Před 3 lety +2

    磨克教育法不也來自國外嗎?這是否能適合國內教育模式和學生呢?這也必須思考啊?自學,自律的前提是認為自由並不是做自己的主人,而是做自己的奴隸,這點是大多數人所不懂的道理!這方法也已成往事了!沒有那麼多好心人願意傾囊相授!

  • @pinnping3981
    @pinnping3981 Před 5 lety +5

    天龍資優人講失敗~失敗!!!

  • @user-mn1bo2tm9k
    @user-mn1bo2tm9k Před 3 lety

  • @ivysky7279
    @ivysky7279 Před 2 lety +3

    大陆这个环境的容错率也很低的,所以现在内卷化严重,而内卷化又让容错率更低,对于很多年轻人,机会没了就是没了。其实还是观念问题。

    • @ivysky7279
      @ivysky7279 Před 2 lety

      @张江坤 既然不明白我说的观念是什么意思,就不用扯什么混为一谈了。还有,不明白你说的精英多和我说的有什么关系。勿回,谢谢。

    • @Hsvyfihohih
      @Hsvyfihohih Před 6 měsíci

      中國人在的地方絕對卷。我在美國,身旁的中國人都到美國,還把中國那一套帶來美國,有中國人開的美術班、鋼琴課、中文班、數學班,孩子拼命往裡送,深怕孩子輸在起跑點上!

  • @user-sq6br9bl1j
    @user-sq6br9bl1j Před 4 lety +3

    吳儀農為什麼不好好運用自己在經濟方面的專長與高盛十年寶貴經驗,而當個硬扯國防軍事與兵役的門外漢了? 而且吳乃仁的關係,多少引人質疑? 民進黨沒人了嗎? 我覺得哈佛女孩謝佩芬有兩個碩士學位,學歷遠高於吳怡農,而且家族乾淨多了? 為什麼不好好栽培哈佛女孩謝佩芬?

  • @user-hz3jj5lh6n
    @user-hz3jj5lh6n Před 5 lety +2

    標題不太好
    如果失敗過度....

  • @f210303
    @f210303 Před rokem

    有些人應該營養過剩了

  • @MarsCheng
    @MarsCheng Před 6 měsíci

    什麼叫作高清?請使用台灣用語

  • @nancychang6936
    @nancychang6936 Před 3 lety +1

    小的?誰?😂

  • @user-so3mm5fb8t
    @user-so3mm5fb8t Před 2 lety

    資料叢林中

  • @leoccc
    @leoccc Před 3 lety +3

    這傢伙的話沒什麼參考價值,他本身就是既得利益者靠家裡的庇蔭才能在台大教書,有本事靠自己再來談成功,否則只是在吃年輕人豆腐

  • @pinnping8808
    @pinnping8808 Před 6 lety +12

    沒失敗過的人,講失敗?!

    • @______starchild______8425
      @______starchild______8425 Před 6 lety +51

      這是什麼鬼邏輯!? 你得癌症去看醫生的時候 也會要求醫生要得過癌症嗎?

    • @karta572449
      @karta572449 Před 6 lety +22

      鴨子浮在水面時,你並不知道他的腳正在下面努力拍打得以讓身體保持平衡

    • @munch92
      @munch92 Před 4 lety +10

      你確定? 表面上成功的人背後累積的失敗你可能看不到

    • @jayee4667
      @jayee4667 Před 4 lety +4

      因为有失败过,才能说得有墨水。

    • @HongDingDong
      @HongDingDong Před 4 lety +1

      你又知道他沒失敗過? 好懂好懂。

  • @LH-uk7bj
    @LH-uk7bj Před 3 lety +1

    頭髮越多,廢話越多

  • @user-xh8gy2uh2o
    @user-xh8gy2uh2o Před dnem

    最大本錢是年輕,就可東試西試胡亂闖嗎?
    為何不告訴年輕人:
    要有底氣,要先有知識,和基本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