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裁定社群媒體引發自殘!英14歲開朗少女突抑鬱輕生亡,生前竟被餵食千則負面貼文?【TODAY 看世界】

Sdílet
Vložit
  • čas přidán 28. 08. 2024
  • 英國少女 #茉莉羅素(Molly Russell),原本是個對生活懷抱熱情的女孩,但14歲那年的某天夜裡,茉莉決定告別這個世界。
    經過幾年調查,法醫裁定,茉莉死於抑鬱症跟「網路內容的負面影響」所引發的自殘行為,成為英國首例、可能也是全球第一個政府認定的兒少因 #社群媒體 輕生案例。
    《#TODAY看世界》天天帶你瞭解世界大小事!
    👀 所有報導 lin.ee/7MAbPS0
    訂閱 LINE TODAY Taiwan 官方帳號,全球脈動不漏接!
    📱 訂閱起來 lin.ee/OKm1kXh
    喜歡「TODAY 看世界」的粉絲有福啦!LINE TV也可以看到我們的節目囉~一起在家追劇追起來吧!
    👉天天來看片,隨時隨地掌握世界大事LINE TODAY【看片】lin.ee/6zxlp0X/vm

Komentáře • 765

  • @greenwoo
    @greenwoo Před rokem +38

    首先我想表示,我是一個多年深受憂鬱症所苦,嘗試自殺三次都失敗的命硬的可悲人,如果你覺得太長可以直接跳下面結論。
    我看到這則新聞的第一個想法就是:胡說八道。
    大概在18/19年附近我就曾經嘗試在網路上放上我的自殘照片,當時大概是幾秒到幾分鐘就被下降,理由是違反社群政策,我其實不是不能理解,但我也同時覺得求助無門,以台灣來說,1995打過去的接線生都是志工或社工,他們很多沒有接受過專業的訓練,很多甚至是會跟你說“你想太多”、“問題沒那麼嚴重”這種會打擊患者的話,讓憂鬱症的患者痛苦不減反增;正當的治療管道應該是身心科跟心理諮商,前者主要是藥物治療,但效力非常有限,後者對於一般人負擔又太大,一次諮商價位都落在1500-3000不等,一個月至少要做2-4次取決於病情的嚴重程度,有的人甚至一週可能需要做到兩次,政府也沒有任何補助,意思就是說社會對於這類型的需求所重視的程度順位是偏後面的,在這樣的情況下憂鬱症患者常常會因為無力負擔陷入惡性循環最終輕生,更別說這些狀態的前提都是這位患者必須要先有病識感去認知到自己有病才有可能會去看醫生,而我們的社會常常是忽略這個事實的。
    我為什麼要說這個?首先,沒有人會無緣無故得憂鬱症,大多數情況都是外界環境影響導致身心有變化才會生病,科學的角度會告訴你血清素不足,但是為什麼會發生這種情況才是我們應該審視的問題;
    每個人的狀態不一樣,以我自己為例,在跟心理師多次的諮商之後得出的一個結論是家庭是我自己的創傷,這其中的細節有很多,包括過高的期許和要求、不合理的對待、沒意義的雙標等等,都會影響青少年的思考與身心。
    我之所以說這故事胡說八道,意思是這對父母明顯是不可理喻,他們看到女兒在看這些資訊,卻沒有思考她為什麼看這些資訊,是家庭因素?社交關係?還是學業壓力等等不同的原因?一個正常人看到別人跳樓不會想著自己也要去跳樓,會想跳樓肯定是因為有嚴重的不可名狀的痛苦才會去執行,要知道自殺是最違背生物本能的一件事,一個人到底要有多痛苦跟勇敢才能夠去執行自殺這件事?我之所以還能在這發這個留言單純是因為我是一個不論天堂跟地獄都不要的靈魂,不然誰他媽自殺過三次居然還可以活著啊?
    總而言之,單論這則報導來說,我覺得最應該探討的應該是她為什麼自殺?如果說理由是她接觸了這些憂鬱症相關的內容,那她又為什麼會去接觸這些內容?一層層抽絲剝繭下去,時常會得到意想不到的結果,絕對不會單純是看到自殘內容,說看到這種內容就會產生自殺或是憂鬱的想法,根本不合理,它可能是催化劑,但絕不會是主因。

    • @framepetal
      @framepetal Před rokem +4

      對,我有一陣子待業時也是焦慮夾雜一點憂鬱到完全無法睡覺(我只有確診焦慮沒有確診憂鬱),看到天黑就覺得很焦慮,即使好不容易感覺睡著了,可是意識還是非常清楚,起來也沒有睡覺(休息)的感覺,那時候身旁的人只會說是我因為待業太閒,叫我去運動消耗體力,所以我就去運動了,結果身體很累,但還是睡不著,狀況就更加嚴重,連飯都開始吃不下,一天吃一口飯也不會覺得餓甚至會感到反胃。那時候去上了一陣子諮商課,後來反而因為存款不足無法繼續下去,每天都很想死,很想看諮商,但又沒錢,又覺得活不下去,衛生所的諮商又要等非常久,對於狀況嚴重的人根本等不及,所以我就覺得真的好反人類,我已經看很便宜的諮商老師也是要一千多,更貴的聽說4500~6000都有,嚴重的人家裡沒點礦還不允許看諮商了....。
      有時候會覺得很多時候大家總是事後檢討,反而忘了治療和預防的重要性(印象最深是鄭捷的事情),總是說著無關痛癢的話(我昨天的新聞留言已經說過但被噴了),我以前聽最多的就是 有這麼嚴重嗎? 有必要嗎? 這點苦都吃不了? 你就是太閒了才想東想西 ...等等,其實我當下聽了是更難受的,但身邊的人只會覺得 你在幹嘛、不要帶給我們負面情緒,所以我以前都是自己躲起來,不知道怎麼自救,曾經鼓起勇氣去看精神科,精神科醫生說了一句:你只是社會適應不良啦!,就打發我走了,當時我真的很受傷,瞬間憂鬱就爆發了,關在房間裡五天狂哭,後來因為一些朋友的拉拔,跟自己看了很多書去理解造成的原因(童年情感忽視),開始學習辨識情緒以及與情緒共處,才有現在至少我自認活的開心的自己。

  • @dedeboy5231
    @dedeboy5231 Před rokem +366

    1. 不應該要求平台刪除這些内容。這會阻止抑鬱症患者表達自己的情緒,反而讓他們錯失了獲得幫助的機會。同時也會讓平台有濫用權力的可能性。
    2. 政府應該做的是要求平台調整演算法。如果推薦了大量負面内容,應該主動推薦正面内容來平衡或直接向用戶提供幫助,譬如提供心理咨詢熱綫或詢問他們是否需要心理上的幫助。
    3. 很多有關網路秩序的議題都有類似的解法:平台有能力發現某種問題,政府或執法機關有能力解決這些問題,兩者應該相互合作,而不是指望單靠平台一方來維護網路世界的秩序。維護網路秩序不應該通過“言論管制”,而是通過平台“檢測”某種類型的言論(如負面,仇恨),再讓政府或執法機構來決定采取何種措施。簡單的“刪除”某些内容甚至可以認爲是一種浪費,因爲我們本可以利用這些數據來做更有意義的事情。

    • @lawlaw1716
      @lawlaw1716 Před rokem +8

      表達自己的情緒是無妨, 但表達這些內容會不會像電影"七夜怪談"或"咒"一樣, 把不幸傳播出去? 讓本來可以的正常人, 逐漸也成為抑鬱症患者? 應該知道情緒是會傳染的吧? 也許另建一個專屬抑鬱症患者的平台?

    • @ahsuat.healer
      @ahsuat.healer Před rokem +35

      @@lawlaw1716 这不是一个好方法,这是在隔离他们,会有把抑郁患者当成异类的感觉。
      网络世界从来不是完美的,也有一种说法是,在社交媒体里人人都展现自己幸福美满的一面,而导致了我们对生活更多的不满和抑郁。难道这些贴文也不应该存在吗?
      更何况,抑郁症是一个疾病,并不是单纯的情绪感染。

    • @user-mz7bz3st8c
      @user-mz7bz3st8c Před rokem +25

      沒錯,我有一陣子在網路上查個自殺相關的資料,那時候頻繁地看到心理諮詢的服務推薦,之後也真的在情緒崩潰時用上了。我覺得很多事是無法向家人開口的,而且就算曾經和家人的感情再緊密他們也很難察覺不對勁,也許他們也只是想維持一些尊重所以不過問吧,也可能是大多數人對這種事不敏感。我想說的是身邊的人在抑鬱症上能幫助到的真的不多,即使他們很愛你也很難知道抑鬱症的人究竟需要什麼。這時如果平台與政府合作提供諮詢管道,一定能拯救一些人。

    • @ahsuat.healer
      @ahsuat.healer Před rokem +21

      @@user-mz7bz3st8c 对的。年头我的好朋友因为抑郁症而离开了,那时我上网查了很多关于自杀和抑郁症的文章,反而提醒了我更加留意我身边人的举动,更主动的去关心他们。如果把这些人都隔离了,如果我们因为不想看见他们的负能量而选择剥夺这些权利,我们就只会回到从前那个把抑郁症当成神经病甚至中邪的年代。难道不就是因为网络世界的自由让我们更了解这些吗? 要知道,他们只是抒发情绪,他们没有错。真正要管制的是暴力行为之类的内容。

    • @tsai8599
      @tsai8599 Před rokem

      同意

  • @yellowegg4417
    @yellowegg4417 Před rokem +486

    我個人認為這種東西刪都刪不完,而且我也曾經做過類似的事(包括自殘、看一些影片中「不好」的東西)我承認我看到之後心情有變好,因為這種行為算上是絕對的特例,而我做這件事的原因之一有一項是我得不到所有人的認同,我感覺我背向了世界,這時候就很需要這種同溫層,我認為我們更應該關注的事是對青少年這個人的關心,說實話你把這些扳掉後他沒了同溫層,他只會越來越孤獨,孤獨感越明顯對世界就越黑白,最後走向死亡。他們需要的是更多的關心,我現在也會常參加家庭活動,但我並不快樂,我有種自己生病了的感覺,而當我想要說出來的時候,大人總會擺好千千萬萬條道理跟解決方法等我,我需要的是說出來,從不是接受任何道理,我比較嚴重的時候非常常失眠,一天大概花五到六小時思考人生,我並不覺得大人們會想的有我們多,所以不用說教,其實我們都懂。我認為青少年自殺從來都是經過深思熟慮的結果,其他人能做的從不是將我從打算自殺這條路拉走,而是將我從這條路慢慢引導到另一條路。多關心關心自己的小孩,要不是被磨光了所有對世界的渴望,誰想死

    • @hanlam1991
      @hanlam1991 Před rokem +13

      辛苦了😢希望你相信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 @user-dq2pd1sp4w
      @user-dq2pd1sp4w Před rokem +67

      憂鬱症很可憐,但不代表你可以去影響他人。
      為什麼現在平台都在禁止這個內容,不就是因為你所謂的抒發,通常都是斃大於利。
      我曾經是活在地獄的深淵,成天覺得伸手不見五指,但我從來沒有去影響他人。
      憂鬱症你需要的是陪伴和專業的醫生,如果只是你所謂的抒發,那也只是你自私罷了,你的社群朋友沒有義務要看到你的負能量,如果你只是一直很可悲的一直看那些內容,你只會更出不去。
      我曾經失去活下去的意義,但我終究走出來了,因為我有一個陪伴我的人,我有一些人可以陪我聽我抒發開導我。
      你需要的是希望,朋友和陪伴,還有專業的醫生,而不是在這自怨自艾。
      茉莉就是因為你這種人他才會逝去寶貴的生命。
      憂鬱症你很可憐沒錯,但你需要的是伸手,而不是在這怨恨世界

    • @soya8983
      @soya8983 Před rokem +55

      我認同你的看法。我覺得拔走這些厭世內容,反而會讓悲傷的人覺得是不是大家都過得很快樂,就跟IG大家都PO正向的那面是同樣的道理,然後找不到依靠。
      比起平台的管制,父母真的要好好關心自己的孩子。
      然後我想跟你說你辛苦了,我也是那種可以一整天思考人生,然後一個禮拜都這樣的人....。好不容易好起來後,過了一兩個月,又再一次循環。

    • @ayawooo
      @ayawooo Před rokem +95

      岔個題,關於“我不覺得大人會想得有我們多”這件事
      我小時候,的確覺得大人都不懂小孩的心情,他們就像另一種生物,他們都很笨腦子像磚塊一樣,食古不化
      如今我已經長成一個大人,我看著當年那麼小年紀的孩子,我覺得可以理解為什麼明明大人也曾經是小孩,還會對彼此會這麼陌生
      對我來說,很多大人也都還是小孩,因為真正變成大人的關鍵,就是經歷這些自我掙扎、痛苦、哀嚎,最後撿拾破碎的自己,用新的方式、新的材料,拼湊出更好版本的自己
      每重新拼好一次,視角跟在意的事情就不同了,過去的憂鬱與悲傷已經成為支撐我自己很堅實的一部分了,我可以靠著過去的痛苦,很堅定告訴自己:我可以活得很好
      因為視角不同了,時代也一直在變,就算我記得當初十六歲讓我難過的事情與心情,我也沒有把握可以跟現在十六歲的青少年共情,但重點是,有一天他們長成一個堅強的大人時,也是因為他們靠自己的各種負面情緒,一路受傷又修復而來的
      大人“曾經”想得跟你一樣多,只是現在跟你對話的人,看起來像是一個設定出來的NPC,是因為我們成長背景不同、此刻人生的視角與在意的事情也不同了
      就像我一直覺得我媽很樂天又很不了解我的憂愁,直到有一天她不經意的說出:曾經我也很想死了算了,而且差一點就真的做了
      我才了解,她不是一個NPC,只是層層堆疊的人生,真正能瞭解的只有自己而已

    • @soya8983
      @soya8983 Před rokem +37

      @@user-dq2pd1sp4w 你有沒有想過你是幸運的,因為有人陪你。
      但真的每個人都能跟你一樣幸運嗎?

  • @liububble618
    @liububble618 Před rokem +157

    讓人難過的是茉莉看起來已經長期受抑鬱所苦了,但她的家人卻完全不知情,這也表示家庭支持系統出了問題…雖然在現代來說也不是很意外。我們對家人能不能接納我們的負面情緒其實很敏感,如果知道家人難以接納,就會選擇不說,有時候真的不只是批評、建議、貶低才會導致對家人隱藏情緒…

    • @c.l.c.2024
      @c.l.c.2024 Před rokem +35

      看他的家人在出事後 把社群媒體批評成這個樣子,不難想像 當時莫莉的情緒 大概很大一部分無法被家人接納

    • @user-il2cx8yz6z
      @user-il2cx8yz6z Před rokem +12

      ​@@c.l.c.2024 家人可能也有一部分責任,但現在的社群媒體力量,絕非家庭的力量能夠抗衡
      在網路上能夠吸收到的資訊,介面,遠遠超過現實的力量。
      家人的話語真的能夠幫助到嗎,回到房間後,兒童吸收到的內容是什麼,爸媽也很難立刻查證理解吧。
      演篹法的力量,就是用全世界來對抗一個人。
      雙親要如何面對整個社群媒體的力量,加上現在的幼童,有大帳小帳,多個社群平台,家人管制網路,不管制網路都是兩難。
      我覺得演算法是好東西,但如何讓這塊地弊端被看見,慢慢修正社會的責任,創造良好平台風氣,不是要注意的嗎?
      為何網路上禁止販賣武器,販賣毒品,不就是東西有害嗎?
      負面的危險訊息比武器更恐怖,該不該處理面對,還是都只說社群媒體好的一面。
      當小孩躲到社群媒體的中,青少年成為社群媒體的主力消費族群之一的時候,是不是也該面對這個問題,像youtube就會限制kid youtbe,的基本責任。
      不然小孩做事,社群幫兇,然後回過頭來才說是家長跟社會責任,也不適合吧

    • @miakhalifa3677
      @miakhalifa3677 Před rokem

      ストレイは、雪原バイオームに出てくる敵モブです
      youtubemn.com/watch?v=STj3hOmntPk
      なんか動物に好かれるさとみくんな感じでほのぼのする(◜ᴗ◝ )

    • @Cheng_Cheng_sky_gamer
      @Cheng_Cheng_sky_gamer Před rokem +1

      @@user-il2cx8yz6z 我是覺得YT好愛做一半,kid沒做好又有黃標系統結果什麼都不能做反倒是廣告一堆不該給小孩看到都有

    • @c.l.c.2024
      @c.l.c.2024 Před rokem +5

      @@user-il2cx8yz6z 我不知道你幾歲,但是在還沒有社群媒體的年代,青少年之間的同儕矛盾、罷凌的普遍及惡毒程度,完全不亞於現在網路上的喔,當有人的家人就是讓他覺得 說出來 也不會變好,結果都ㄧ樣!
      如果是那種4、50年前的青少年那可能真的單純很多,但我說的時代不至於那麼久遠、只是還沒有社群媒體
      然後我有一個親戚女孩,跟這個新聞裡的女孩同年,她媽媽是那種觀察力很敏銳、跟她談什麼她都get 得到的人,她的青少年女兒的心理素質也很高、情緒很穩定健康喔,社群媒體她也照用,現在誰不用~
      想要世間所有事情都按照自己的想法走、不能接受人生有很多事情不能掌控的人,最萬無一失的就是別生孩子囉!光是自己的人生就夠多不可控了

  • @nanman_chief
    @nanman_chief Před rokem +199

    對負面情緒的「反芻」是憂鬱症的人會有的情況,他們會從記憶中循環播放、或是幻想出來各種自己不值得存在的 "證據",例如曾經被家人說的一句 "你真沒用"、升學求職的失敗經歷、自己幻想出來的他人惡意,而去視聽負面情緒的媒體也是反芻行為的一種

    • @user-ry1in9hl5r
      @user-ry1in9hl5r Před rokem +13

      我沒憂鬱症,但我從小到大就經常會回想一些不愉快的回憶,時不時會回想⋯所以我覺得自己的生活不快樂佔大多數時間

    • @user-mg5wf1or6h
      @user-mg5wf1or6h Před rokem +20

      其實會憂鬱就是因為無法自救,或者說、不懂得如何自救;無法自救的人你拉了也沒用。就算一時拉住了,難道能拉一輩子?
      父親明明有察覺得不對勁,為什麼不在生前採取行動?一昧地把原因歸咎於平台真的正確嗎?我相信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觀點,也不必爭論對錯。
      另外網路是危險的沒錯,但出門也很危險,呼吸也很危險。
      因噎廢食真的大可不必。

    • @Takeitasitcomes2
      @Takeitasitcomes2 Před rokem +2

      ​@@user-ry1in9hl5r 你應該去看心理諮商,沒看病沒健檢過,診斷報告出來前,沒人有資格說自己沒病...

    • @framepetal
      @framepetal Před rokem +2

      @@user-ry1in9hl5r 這是正常的,因為我們更擅長記得對自己痛苦的事情,這是大腦的生存機制,可是重要的是你怎麼去消化這些回憶,怎麼去看待這些回憶,不要讓這些回憶壓的你透不過氣。

    • @framepetal
      @framepetal Před rokem +3

      @@user-mg5wf1or6h 主要還是要有病識感,有病識感的人是有機會幫助到他的,我自己一開始也是先被朋友拉起,才靠著自己慢慢變好的。說什麼拉得住一時拉不住一輩子有點太消極跟悲觀了,甚至很打擊自尊,有人能夠願意為他人付出這些一點點的溫暖可能都能救到人的,不要覺得自己隨口的一句關心很微不足道。

  • @user-yx2yy4be2k
    @user-yx2yy4be2k Před rokem +111

    假設真的讓平台上所有關於憂鬱症的內容消失卻也不一定是好事
    第一是憂鬱症患者們沒辦法透過社群來抒發情緒
    第二是憂鬱症患者們沒有辦法透過社群來找到跟自己一樣的人,如果周圍的人都無法理解自己,痛苦會更加深,病情也許會更嚴重
    這就像《漢娜的遺言》(13 Reasons Why)後續的效應
    這部作品的存在是要喚起大家對校園霸凌、 學生間的剝削、校園輔導體制不完善的意識
    但有許多原本並不真的想走到終點那一步的青少年們選擇結束生命(包括當年我在觀影期間也思考過這個問題)
    即便Netflix提供了自殺防治的資源
    雖然沒辦法100%阻止憾事發生
    但我們看得出他們是願意伸出援手而不是單純賺錢
    個人認為這些平台應該要設置基本的自殺防治資源(就好比如今的Covid-19資源)
    這可以算是最最最基礎的誠意
    身為青少年,在校園中我觀察到因為很多人對憂鬱症的不了解,對它污名化
    然而,更可怕的是有些人覺得憂鬱症很「酷」,於是開始裝憂鬱,「面具戴久了會變成臉」到後來,這些裝出來的憂鬱轉化成真,而同學們因為不了解,依舊不屑,當憾事發生沒有人阻止,也沒有人有要阻止的意識
    從國小甚至幼兒園我們就知道什麼是癌症,癌症有多可怕
    但許多人直到大學甚至出社會都還不知道什麼是憂鬱症
    從小我們聽到男女平權,再大一點知道了性別平權,再來是同婚通過,我們這代的人對於「性別平權」的認知很充足
    但我們從小聽到憂鬱症,看了不少自殺相關的社會新聞,從綜合課中獨立出了生命教育,但為什麼我們依舊不懂?
    一個簡單的原因
    「大考不考」
    性別平權是公民科重要的觀念,但心理教育從來不是考科
    我們得承認,每一次教改,改到的不是當代的學生,而是他們的孩子,未成年的孩子們還是會收到父母的拘束,而父母的觀念會影響孩子學生時期的作為
    教育改變了孩子的觀念,但直到他們成為父母的那刻,或者上一代成為極少數,我們才看得到教改對觀念的影響
    心理疾病教育是自殺防治的第一步

    • @ngmunyee6971
      @ngmunyee6971 Před rokem +3

      其实很多时候是病患自己也没能及时发现自己患病了,再导致后面的很多悲剧,这也是对抑郁症等等心理疾病缺乏认识和被污名化造成的。

    • @lawlaw1716
      @lawlaw1716 Před rokem +1

      假如另建一個抑鬱症患者專屬平台呢? 還有您是否有考慮, 像那種對想跳樓的人起哄叫人快跳的人, 也許有些圖文不是分享, 而是帶著莫名的惡意?

    • @XiyaN0329
      @XiyaN0329 Před rokem +7

      @@lawlaw1716 所以抑鬱症平臺要有什麼門檻來申辦帳號?
      就醫紀錄? 身心證? 還是身上的記號?
      建高牆跟還沒出現身心症的人隔離真的算得上是一種方法(???
      心理疾病教育是自殺防治的第一步(重申)
      不只兒童青少年,成人也一樣。
      當大家對身心症都有一定的認知,誰是起鬨的人就能立刻辨認(過來人)

    • @say_l21g
      @say_l21g Před rokem

      不管什麼科目只要大考不考學生真的就不會想要讀
      對於要將憂鬱症去汙名化這點我非常認同
      身邊遇過五六個跟我一樣曾經有憂鬱傾向的好朋友
      然而這些以外的人大多對憂鬱症有非常大的誤解
      讓那些身受憂鬱症所苦的朋友
      還要受到同學們加倍的異樣眼光

    • @annietotoron
      @annietotoron Před rokem

      樓主點醒了我,現在有人提倡學校應該要教性與性平,卻鮮少看到提倡認識心裡疾病

  • @LKK_aayy
    @LKK_aayy Před rokem +298

    我是繪畫創作者,我們的創作因為這些指控逐漸失去自由,有些繪師走過憂鬱的傷痛之後,用創作的方式記錄或表露自己的痛苦,這是他們的創作靈魂,是他們表達自己的方式,然而因為這些指控都必須禁聲,各大社群漸漸變成只接受陽光正能量創作的一言堂
    這項指控簡直是倒果為因,殺人犯被發現在玩血腥電玩就要怪電玩,自殺少女去瀏覽憂鬱圖文就要怪創作者和平台,為什麼不去想想她的行動理由,難道不是她的社交壓力導致憂鬱才去搜尋這些嗎?不關心一下她的整個人生而只關心她的瀏覽紀錄?這樣為了避免風險而創造一個虛假的光明創作環境,跟極權政府管制言論有什麼不一樣
    我們喜歡暗黑主題的創作,營造悲傷與不安也是藝術的一環,但如今我們已經被趕到無處可去

    • @Yui-ee9mw
      @Yui-ee9mw Před rokem +32

      我也覺得, 不應管, 也不可能管。作為一位自信心低下有抑鬱嘅人來說, 你畫甚麼說甚麼都可以看成負面。
      那我建議不要活就好。視頻者今次真的是想太多。

    • @user-qd1pk1kl4u
      @user-qd1pk1kl4u Před rokem +54

      開頭就點名明了是演算法殺人了....
      現在點了開一張圖,他推薦好幾張,連網頁廣告都是相同內容,到每個網頁都是相同內容,大數據替你決定生活只有這麼一件事.....

    • @user-jf8gn9md6g
      @user-jf8gn9md6g Před rokem +2

      噤聲*

    • @shaolin3057
      @shaolin3057 Před rokem

      贊同!這就是社會越來越媽寶的結果,連創作自由都要剝奪的話的確就跟極權政府一樣了

    • @MengHuaHung
      @MengHuaHung Před rokem +12

      文字的就會因為演算法被排擠,仇恨言論反而大受歡迎,憂鬱言論被人當成討厭鬼

  • @WolfyCooper
    @WolfyCooper Před rokem +238

    經歷過憂鬱症以後,寫下好幾首經歷那些時期的歌曲,因為知道在那個時候知道如果自己明白不是一個人會感到好一些,這是一種抒發,也是對有同樣感受的人分享的一種安慰。演算法的確會加重變成極端,但更重要的是,女孩為什麼對自己的家人朋友沒有講過任何話?如果她只能在網路上尋求認同,那現實社會的旁人與資源對她沒有幫助的原因是什麼?這才是重點。

    • @lawlaw1716
      @lawlaw1716 Před rokem +29

      也許14歲的女孩並不知自己有憂鬱症? 現實世界2點1線, 能夠跟網路世界比嗎? 更好奇的是提供這些內容的人, 是叫人跳樓的惡意起哄者? 還是憂鬱症把自己的感覺如電影七日怪談或咒一樣把不幸分享給大家?

    • @programmerPo
      @programmerPo Před rokem +17

      期望值问题?若果身邊人因為自己乐观而親近,自己說出真實感受会被疏遠。。。

    • @skling3316
      @skling3316 Před rokem +1

      很好很好,尽情甩锅黑家人吧,公司巨头看来给了你不少钱呢,希望你可以去对这个女孩的家人怒呛一波,我期待你的表现

    • @user-zv6jd7rp2r
      @user-zv6jd7rp2r Před rokem +31

      @@skling3316 就一個辯論的反證來講,你表現得算是相當差勁的

    • @pitadog
      @pitadog Před rokem +5

      負面情緒的反芻,如果不說出自己的情況,很多時候就只有自己透過反察才知道,症狀或行為出來之後,其他人才會知道自己需要幫助,這樣你是要怎麼去怪罪人家?

  • @Vinderisme
    @Vinderisme Před rokem +166

    除了責怪網路跟增加管制方案以外,多關心小孩跟交流也是很重要的。

    • @nomadland119
      @nomadland119 Před rokem +9

      確實是,如果小孩有家人好好的陪伴及交流、灌輸正面的觀念,相信小孩不太會產生負面想法從而去搜尋那些內容.....

    • @hokamto7754
      @hokamto7754 Před rokem +19

      不過有時小孩為了讓自己父母不擔心,通常只會說很好很好很好,如果追問的話,反而會是一種煩躁,當然聊天是很重要,但這些鬼內容不是不可以防備的,恐攻,中國和俄羅斯的假新聞能夠極速被消失,然後這些內容就表示無能為力?

    • @SY-mn6qb
      @SY-mn6qb Před rokem +3

      @@hokamto7754 多陪伴、不一定要交流

    • @R.R3505
      @R.R3505 Před rokem +2

      @@hokamto7754 若果只回答很好,很好,這種關係巳經是問題,真正關係好是能交流,能分擔,就算不能分擔,也至小說出來,一起想辨法,這些應該要從小就培養,關心子女真的是要從小建立,到了青春期才能成為傾訴對象。

    • @hokamto7754
      @hokamto7754 Před rokem +1

      @@R.R3505 但總會有些做得不好的時候,而且有些內容已經去到教唆自沙的地步,好明顯是違法,都需要管理

  • @ssuhung
    @ssuhung Před rokem +66

    不要把所有問題都推給平台
    確定女孩是因為看了那些內容才變的憂鬱
    而不是因為她憂鬱所以會去看那些內容?
    .
    如果今天平台上全部都是正向快樂的內容
    難道大家就會過得比較快樂嗎?

    • @user-ry1in9hl5r
      @user-ry1in9hl5r Před rokem +6

      負面循環吧!先憂鬱傾向,再去看負面的內容,陷入更加絕望的情緒
      不過有時候心情不好時,去看一些負面的電影,反而會有舒壓感。像我自己心情不好就會想看奪魂鋸那類的電影

    • @flydogbus
      @flydogbus Před rokem +1

      問題是對於可能引發問題的題材不考慮後果照常大量推送,其他爭議的還有如種族仇恨族群歧視等可能引發犯罪的題材。

  • @honey-xr4xn
    @honey-xr4xn Před rokem +29

    我覺得茉莉會受到黑暗影音吸引,是本身心裡狀態已經出現問題,父母照顧子女,但無法理解子女心境在什麼時候已經偏離正軌,事後追究,只是在安慰自己而已。

  • @class5115
    @class5115 Před rokem +90

    原本在學校沒有受到霸凌,原本在家裡沒有受到委屈,又怎麼會有心理上的需要,去尋找憂鬱尋短的內容?一般人就算看到憂鬱的內容,覺得害怕,也很難因此被鼓舞尋短。我在擔心,會不會其實真正引起她自殺的事件,還沒有被發現?

    • @lovelyanimal2352
      @lovelyanimal2352 Před rokem +11

      我也這麼覺得,如果生活過得很歡樂怎麼可能會在意這些訊息

    • @nomadland119
      @nomadland119 Před rokem +11

      確實是,一定另有主因,社群媒體只是助力

    • @user-wq3fv1ry4n
      @user-wq3fv1ry4n Před rokem +21

      我覺得她媽媽推卸責任,推給外人的嫌疑更大。人性的醜陋,通過推卸責任給外人,給網路,來達到讓自己不愧疚的目的。

    • @floralee1645
      @floralee1645 Před rokem +10

      生活過的很快樂就不會憂鬱是錯誤的,尤其是青少年、主因是赫爾蒙不穩。憂鬱症被訂定有一定的基因潛在因素,所以在赫爾蒙不穩的狀況下很容易爆發。好比說高中的時候我全校前三,有愛我的朋友、家人,會跑步、畫畫、做志工、跳舞,可是我就是憂鬱、會自殘、情緒有時候會無來由的爆發。 上大二就完全沒有了,很神奇。我現在碩二。

    • @irisrau9139
      @irisrau9139 Před rokem +9

      @@floralee1645 我以前碰過一個15, 6歲的孩子, 幽默風趣, 隨和好相處, 可是已經好幾年的憂鬱症. 有時和他聊得正嗨, 他會突然說, 抱歉, 必須下線走人, 他可以感覺崩潰正在逼近中. 過幾天上線看到他, 又能和大家說說笑笑. 所以態度積極正面的人, 也有可能有憂鬱症.

  • @user-el2ez3nl7l
    @user-el2ez3nl7l Před rokem +58

    父母在描述自己與孩子相處如此模糊。
    對平台的攻擊卻如此鉅細靡遺
    有趣

    • @user-wq3fv1ry4n
      @user-wq3fv1ry4n Před rokem +6

      這就是推卸責任,人性的醜陋

    • @user-wq3fv1ry4n
      @user-wq3fv1ry4n Před rokem

      這就是推卸責任,人性的醜陋

    • @KellyLeLe
      @KellyLeLe Před rokem +6

      我是沒有去查看英國法院的公開資料 所以不清楚父母對所謂“開朗”的孩子的敘述與觀察. 作為視聽者, 我看完這支影片也只得到團隊替視聽者選擇有必要提供的資訊. 所以我也不想沒做功課就自己腦補父母孩子的相處情況.,但我在工作場合上,有遇過孩子因為憂鬱症很酷, 就告訴朋友自己有憂鬱症, 也有遇到家人發現孩子開始不願意社交了而尋求幫助, 但孩子卻怎麼都不願意說或承認自己的不開心. 還會透過立即的改善來掩飾自己的不開心, 青春期真的很不容易, 淺淺的文字只想說的是, 事情總是有許多面向, 媒體只是資訊提供者. 另外, 這影片明明主要是討論社群媒體演算法的問題, 為什麼好多討論變成言論審查了呢....

    • @amandachang5083
      @amandachang5083 Před rokem +3

      I feel the same way.....前面說我家的孩子好開朗,然後下一秒她就自殺了 欸.....(你真的了解你的小孩嗎?

  • @cheesewedges9100
    @cheesewedges9100 Před rokem +22

    她生前浏览的负面贴文,不单单是含有“自残”信息,而是含有“鼓励、煽动观众自残”的信息。
    我不认为 这些鼓励他人轻生的信息 属于言论自由的一部分,他们应被管制。

    • @y720love
      @y720love Před rokem

      我認為
      1.沒適量給信息
      2.沒通報有社會輔導能力的地方。

      我不認為自由搜尋訊息是錯誤的

  • @Sunflower-ud6gd
    @Sunflower-ud6gd Před rokem +10

    我覺得與紅燈區、性議題一樣,與其嚴禁,不如建設有效的管道讓人獲得需要的宣洩。禁止不會讓這種人性需求消失,只會流向更黑暗的地方,更難令人發現並提供幫助。

  • @user-yp1ke8wq1y
    @user-yp1ke8wq1y Před rokem +13

    近年要健康的使用社群媒體變得好難
    看到親友們分享的「成功生活」會容易使人產生比較感而陷入焦慮、憂鬱
    但另一面又可能被推播負面情緒貼文而一同被拉入憂鬱深淵
    (不過排除惡意的負情緒散播,應該大部分是使用者發洩情緒的貼文)
    最近發現自己也很容易被社群媒體的內容牽動情緒
    唯一解答就是努力戒掉對社群app的依賴
    (可以限制每日的使用時間)
    儘量專注在現實生活
    避免被沒過濾的訊息持續大轟炸

  • @miajo1734
    @miajo1734 Před rokem +194

    其實要青少年不接觸網絡是非常困難的,這會讓他們對時事一無所知,跟同齡人有代溝,進而導致被人疏遠等等產生的不健康心理問題
    其二,現在的時代什麼都需要用到網絡,不讓孩子接觸網絡真的能從根源解決問題嗎?

    • @user-jf8gn9md6g
      @user-jf8gn9md6g Před rokem +7

      有人支持斷網?

    • @Yui-ee9mw
      @Yui-ee9mw Před rokem

      @@user-jf8gn9md6g 啥都要管的人, 一定不知道啥都要管的國家死得更多人。

    • @hokamto7754
      @hokamto7754 Před rokem

      然後恐攻,中國和俄羅斯的假新聞卻能極速被消失,這些內容就表示無能為力?

    • @r1_anon
      @r1_anon Před rokem +6

      网络和电子鸦片不是一个东西。网络只是发送和接收信息的工具,而某些社交媒体通过控制信息源,控制人的思想来赚钱。

    • @user-mt3ju2kj7x
      @user-mt3ju2kj7x Před rokem +1

      看個新聞就抑鬱了不能給小孩看新聞🤣

  • @lovemg1929
    @lovemg1929 Před rokem +41

    我覺得網路是催化劑,但一個人會走向自殺的原因是很複雜的,更想探討更源頭的原因。

  • @user-wq3fv1ry4n
    @user-wq3fv1ry4n Před rokem +55

    但是如果禁止了自殘內容,想自殘的抑鬱症人,就更沒辦法表達自己了,更得不到網路的人幫助了。我個人覺得,這個案件只是個例,主要是演算法不應該一直推送類似的厭世內容。演算法有錯。但是厭世的圖片還是應該保護的。因為每一張厭世圖片,背後都是一個需要網路幫助的人😢
    平台的初衷,就是為了讓網路的網民都來一起關心自閉症人士,抑鬱症人士。應該管網路,但是不要太過,不要太一刀切,一刀切的做法,就是跟中共一樣,無視那些需要幫助的網民(還給你冠上:傳遞負能量)

    • @beeeeee2684
      @beeeeee2684 Před rokem

      不是,就算post了低落的內容,引來的也不是關心而是那些「what wrong with u?」對話🤷🏻‍♀️

    • @user-wq3fv1ry4n
      @user-wq3fv1ry4n Před rokem +7

      @@beeeeee2684 你怎麼知道全是風涼話呢??歐美社會其實大部分人還是很有樂於助人的精神的。這種個例案件,就一刀切禁止負能量做法,跟中共沒有區別!就是無視需要幫助的人,無視弱勢群體!我個人覺得,演算法罪責更大,不應該一直推送一樣的內容。責任主要在演算法!

    • @kaceykong9421
      @kaceykong9421 Před rokem +3

      是的,這樣子其實只是將這些東西蓋上了一塊遮醜布,根源問題一樣都沒有解決過,將所有原因推給網絡令人十分不解,關注心理健康才是最重要的

    • @user-wq3fv1ry4n
      @user-wq3fv1ry4n Před rokem +6

      @@beeeeee2684 如果對於歧視內容,侮辱內容,教唆犯罪等等內容,我贊成一刀切!言論自由確實需要有界限。但是不應該對這種弱勢群體的負面心情內容一刀切。演算法不要一直推薦就好

    • @Yui-ee9mw
      @Yui-ee9mw Před rokem +3

      @@beeeeee2684 我也有被這樣對過。但這句英文, 既能是關心, 也能是批評, 又是非常主觀。
      最大的問題絕對不是網上多少正面或負面。炫富夠正面吧? 一樣能讓人自卑。

  • @yanliu2243
    @yanliu2243 Před rokem +6

    看到有一些人討論著茉莉沒有告訴家人的原因,那我想說說自己的經驗,我國高中時也跟她一樣,想著我為什麼活著、現在過得好空虛,會瀏覽網路上跟憂鬱、自殘相關的主題,甚至也找過很多自/殺的方式,而看到那些文章後也覺得像是找到了同溫層和安慰,因此覺得不需要向其他人說這件事。但當時的我並不知道這是精神疾病的一種,因此只是像行屍走肉一樣渡過。直到我大學念到相關科系,才知道原來我當時的症狀是重度憂鬱。後來問我父母,他們也說有感覺到我人變得比較內向安靜,沒那麼活潑好動,但他們也跟茉莉的父母一樣,只認為是青春期導致。並非所有人都像醫師及專業人員一樣受過訓練,能分辨出青春期的改變和精神疾病症狀的區別,進而發現家人或孩子的問題,更不要將問題全部導向父母,因為我相信,網路的演算也佔了一大部分的原因。
    最後也希望有更多正受憂鬱所苦的人能夠慢慢地走出來。

    • @y720love
      @y720love Před rokem

      我國中高中也是,我沒辦法融入群,甚至到現在也一樣,國小國中更是有時候是被霸凌的人。
      母親從小到大都沒正常過,但是我也是在黑暗中了解屬於我生命的意義的理解,現在的我不畏懼死亡,但是我不會輕生,想著讓明天更好更開心的過下去,就算在幾個月後我媽又要讓我的生命感受悲劇現場。

  • @user-lg9xk1qj2s
    @user-lg9xk1qj2s Před rokem +13

    在我看來
    演算法唯一的問題是
    沒有給這些抑鬱內容加上註解
    例如說張老師專線之類的
    讓這些內容的受眾可以同時知道
    自己可能出了什麼問題,要向哪裡求助
    想完全阻隔抑鬱內容
    就跟 腦筋急轉彎 裡的樂樂一樣,不斷的疏離憂憂,想借此阻斷不開心
    真正有幫助的,是建立一個可以安全表達負面情緒的安心環境
    加強核心人際關係,並用集體智慧&資源來解決造成抑鬱的根本原因
    網路上的資訊管制根本沒用
    這個世界本身就讓人抑鬱

    • @r1_anon
      @r1_anon Před rokem

      演算法制造出来的意见同温层本就是邪恶的,内容推送媒体的这种赚钱方式是有害和应该被禁止的。

    • @user-lg9xk1qj2s
      @user-lg9xk1qj2s Před rokem +2

      @@r1_anon
      我自己的觀察是
      同溫層的出現比演算法早很多
      就算今天沒有演算法,沒有網路
      會陷在同溫層裡的,依然會找到自己的圈子
      找不到的就自閉,變得像孔乙己那樣

    • @r1_anon
      @r1_anon Před rokem

      @@user-lg9xk1qj2s 但是演算法把这种现象推向了一个新的高潮。。本来只是社会关系可能封闭,现在连信息摄取都封闭了。。

    • @user-lg9xk1qj2s
      @user-lg9xk1qj2s Před rokem

      @@r1_anon
      我猜想你可能想表達的是
      類似在看CZcams 的時候
      只會被演算法推薦同溫層的事物
      難以獲取其他信息
      這個觀點我能理解
      但回顧歷史沒有網路的年代
      信息獲取真的有比較容易嗎?
      還是大多數人只能被動接收電視報紙的內容,視野相對狹小且單一呢?
      至少在我看來,要“脫離演算法”並不是那麼困難的事
      用無痕模式和不同國家網域的google網址(類似在google網址後面加上.jp)
      就能看到不同的內容了

  • @kaceykong9421
    @kaceykong9421 Před rokem +141

    雖然這些平台的確加劇了莫莉的病情,但莫莉為什麼會得抑鬱才是關鍵吧,媽媽請不要推卸責任,把一切一切都怪在別人頭上。
    放上遮醜布裝作沒看到不代表抑鬱不存在,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才是最終解決的方法,而不是把原因全推給外人。

    • @user-zv6jd7rp2r
      @user-zv6jd7rp2r Před rokem +14

      是啊,出事了先怪別人很輕鬆的

    • @hokamto7754
      @hokamto7754 Před rokem +12

      演算法有趣的一點就是,你只要按了一次這些內容,然後你的平台就會充斥著這些內容了,需要你很久的時間故意不去留意才能夠慢慢消失

    • @user-wq3fv1ry4n
      @user-wq3fv1ry4n Před rokem +6

      這就是人性的醜陋,反正出了事,死者不會開口說話的,沒辦法指責媽媽的。所以她就推卸給網路就好

    • @user-wq3fv1ry4n
      @user-wq3fv1ry4n Před rokem +9

      死者不會開口說話,如果死者開口說話,我想更大的可能,她會說:「家人不夠關心我,說了什麼什麼話刺傷了我」之類的

    • @yunhsuantsai6036
      @yunhsuantsai6036 Před rokem +19

      全推給家長也不見得是對的
      如果你是他爸媽 你覺得你去關心了抑鬱的孩子
      他就一定會主動告知父母他看了什麼網站嗎
      想也知道父母一定叫他不要看那個網站
      你如果故意看了他的瀏覽歷史 可能孩子的信任更低了
      因為你侵犯了他的隱私
      這種事情很難避免的 家庭、社會各占一半

  • @user-ht9jc9yl9t
    @user-ht9jc9yl9t Před rokem +8

    問題根本不在青少年保護或是限制言論自由,也不是家庭社會問題,而是演算法能力太強,如同影片所說的,未來網路世界相較現實世界所擁有的資訊多太多太多了,未來花在網路世界的時間也會更多,也就是說,在演算法的「幫助」下,被推薦的資訊幾乎就會是當事人所能知道的所有資訊。這個問題不只反映在這個事件上,因為資訊不對等導致的同溫層和偏激言論以及社會對立也跟「演算法」息息相關。解決的方法不一定必須要限制言論自由,改變演算法的效益也許會更大

  • @user-fe9zc9ju6n
    @user-fe9zc9ju6n Před rokem +66

    有過憂鬱與抑鬱的過來人,其實當下真的很難靠自己想走出來就走出來,在網路上與陌生人分享自己的傷痛,或者共感別人的痛苦其實讓我感到同類的安心感。
    我自己很怕痛,所以即使自殘都只是輕輕的划過皮膚而已,流點血感受一下疼痛帶來的真實感,那些有勇氣自殺的人比我勇敢幾十上百倍,有這種勇氣我不知道有什麼事是不敢去解決的?

    • @flydogbus
      @flydogbus Před rokem +25

      因為活著承受需要更大的勇氣

    • @lawlaw1716
      @lawlaw1716 Před rokem +2

      通常不知道自己為何要繼續活著. 或換工作一樣, 樂觀的想換個世界也許會不一樣.

    • @seal965
      @seal965 Před rokem +31

      作為一個曾經自X失敗的過來人,我覺得你最後一句話,也是很多人很喜歡用的一句話,是那種讓想自X的人最反感的話之一,一種隔岸觀火自以為很理解當事人心情的感覺

    • @user-fe9zc9ju6n
      @user-fe9zc9ju6n Před rokem +3

      @@seal965 沒錯,有點硬要套我自己的感受在你身上的感覺,自己說自己的我也覺得不妥。
      但我的感受也是真的,人與人沒辦法互相理解彼此的感受,至少我是怕痛到完全不敢嘗試的那種類型

    • @anniecheng8659
      @anniecheng8659 Před rokem +3

      我想死,但又對於自己想死的想法感到愧疚,明明我過得很好為何想死?覺得自己好過分,身邊的人也跟我說如果我自殺了我會下地獄,這讓我生不如死。確實活著和死亡都需要勇氣,但明顯的活下去需要的勇氣比死亡時一瞬間需要的勇氣還要多很多。覺得自己不正常了,我一直努力地為了符合他人期望變得正常,但是我真的好累還意識到自己越來越不正常,越來越想殺了自己,好痛苦。

  • @user-ge9hj1mq3b
    @user-ge9hj1mq3b Před rokem +150

    好惋惜 一個好好的女孩就這麼沒了,不知道女孩的父母看到女兒的屍體,那一刻有多麼悲傷

  • @memthoven
    @memthoven Před rokem +59

    非常有意義的一集,希望更多人重視

  • @milton1644
    @milton1644 Před rokem +4

    所以現在就是全面政治正確,一切言論都要偉光正,不允許有半點異音 負能量的東西。搞成連說個殺人都不行,還要說消失 離世 超渡這些詞,不然就會被黃標這種畸形政策?

  • @yang702
    @yang702 Před rokem +7

    應該是要培養個人的獨立思考判斷性,這才是根本解決原因。
    每一種情緒都有他存在原因和表達的方式

  • @user-xu2oi6nq3e
    @user-xu2oi6nq3e Před rokem +4

    看完這期我感覺就是把所有責任推給社群平台
    關於茉莉的自殺,社群平台是該佔大部分責任,但除此之外也有家人甚至學校師長疏忽造成的
    家庭以及學校教育都是很重要的一環,一昧將責任推給網路、社群,出問題各種管控封禁,反而只會影響其他有正當需求的成年人的權利

  • @user-ql9uj4zf5p
    @user-ql9uj4zf5p Před rokem +3

    看來這邊沒甚麼青少年留言(by高一)
    回憶起剛剛上國中時,一切都跟國小不同,剛拿到手機,第一次使用社交軟體,第一次嘗試新打扮,一開始是新奇感,但漸漸地變成了焦慮,我並沒有過任何的負面到想用離開世界去停止問題,也沒有到焦慮症那麼嚴重,只是偶爾的自我疑問,但僅此依然帶給我壓力加上課業的進度,但是後來一部美式漫畫改變了我的想法--Rick and Motry 說實話這部品於我所感受到對生命的價值觀與我所看到的所學到的不同,為什麼我的生命一開始就要被定義為有意義的珍貴的,這不是在作賤自己,將生命的定義權還給自己,使我不再渴望去符合他人的定義與期待,另外家長的價值觀與管束也會很大程度的影響下一代,大部分人都希望自己的想法可以被傳承下去,反而將孩子變成同一個樣子的樣子,這是一個很難找的平衡
    而且現代人不論年齡都應該擁有隱私權又需要在蛛絲馬跡之中找出是不是發生了甚麼,總之這個世界好難...😅

  • @neo9770
    @neo9770 Před rokem +9

    網路的美好就是在於你可以很容易接觸到你喜歡的東西,要怎麼使用就是使用者自己本身的決定了

  • @akaiwon6594
    @akaiwon6594 Před rokem +5

    這個完全是結果論的講法吧,因為有人因此失去生命,所以這些東西都變成不好的,那這些東西是哪裡來的呢?就拿影片中那張繃帶包頭的插圖來說好了,那可能的確就是另一個同樣抑鬱的創作者,為了表達他的想法和情感,所以畫下來,並且貼到網路上,希望有人能瞭解他關心他同理他,結果呢?你們卻說他這樣做是不好的邪惡的可怕的應該被管制的,我不知道當這些人知道他們的存在居然被法院認證是不該被人看到接受的會危害社會的,他們又會是如何的想法呢?要是有一天,某個抑鬱症創作者因為自己的作品居然被法院認證被禁止出現然後想不開了,這些人是不是又要調轉矛頭來說法院無能迂腐白癡呢?說來說去,就是因為人們根本沒有真正認知到問題到底出在什麼地方吧!
    假如我們真的認為憂鬱症是一種生理性疾病的話,為什麼又會覺得看到灰暗的內容會影響疾病呢?這沒道理吧,就好像新冠肺炎是一種病毒引起的生理疾病,難道會因為看了今天看世界就病情加重嗎???要是某個新冠肺炎患者因為連續好幾天看今天看世界結果不久後病情加重不幸不治離世,會有人怪罪這是今天看世界害的嗎??應該不會吧,因為這些因素沒到理會對生理疾病造成這麼大的負面影響。同樣的,如果憂鬱症會因為看了某些內容就加重疾病,那憂鬱症真的是生理性的疾病嗎????我曾多次提出過憂鬱症非常詭異,甚至問過醫學相關人士,都沒人給出正面回答,憂鬱症沒有病灶,卻被說成是生理疾病,然而又無法實體檢測,只能靠寫問卷,一個沒有病灶的生理疾病已經夠奇怪了,偏偏又有實體治療,而且還會因為看的東西就影響病情,如果看到接觸不好的影片或話語會造成負面影響,這樣我們對患者說積極鼓勵向上的話,要患者放寬心不要想太多,應該也會有幫助的效果才對吧,但是又一堆奇怪的影片說這是風涼話會讓患者更憂鬱,這又回到一開始的問題,一句話一個影片一個圖片為什麼可以影響生理疾病的病情?我真的不懂這個疾病到底是怎麼回事,而這個疾病謎一樣的身份才是所有問題的根源,除非能夠搞清楚這到底是不是疾病,否則任何處理都不會有太大效果

    • @joanna5213
      @joanna5213 Před rokem +1

      同感

    • @tacomush1616
      @tacomush1616 Před rokem

      憂鬱症有病灶阿,醫療期刊上一堆paper 都在研究造成憂鬱症的生理機制,直接網路用中文查也一大堆,只是因為成因太過複雜且每個人病因都不盡相同,所以會有藥物與心裡諮商並行的治療方法。另外,「看」到一張圖片也是和生理機制相關的,你的眼睛接收到訊息,藉由神經將訊息傳達到腦部,腦部受到刺激分泌影響情緒的因子等等,根據個體的體質不同,會有不同程度的差異。

  • @ter.t.j2099
    @ter.t.j2099 Před rokem +1

    草東的歌曲《情歌》有一句歌詞是「殺了他,順便殺了我,拜託你了。」這個訊號很負面、很像在求救,但其實聽完後就會自我療癒,並不會真的想死。如果你接觸到的內容都是正面,那才會真的壓力很大,每個人都有低潮、失落的時候,有這些負面的資訊,才會讓人覺得很真實,平衡感才夠。
    不管怎樣,范姐說故事的能力好厲害!請繼續做下去❤

  • @ting6571
    @ting6571 Před rokem +4

    我自己也是在網路上寫了很多設自己可見的或完全沒打tag的文章來抒發情感,這真的對我來說幫助很大,算是讓我可以正常生活的心靈支柱,而且還不會危害到或干擾到別人,所以說沒必要一竿子打翻一船人,把全部有關憂鬱症的內容通通下架

  • @kkidren6966
    @kkidren6966 Před rokem +3

    我覺得搞錯重點了吧
    應該是有抑鬱症之後才儲存圖片
    而不是下載圖片之後才抑鬱症
    父母自己沒有好好關心自己孩子
    還要推給社群媒體
    自己都不用負責任嗎?

  • @wishes0823
    @wishes0823 Před rokem +55

    這正是我未來不想要孩子的其中一個主因,如今網路世界發達,父母無法一一監管孩子在網上瀏覽的内容,我無法想象在這麽困難的環境之下如何保護或是教育孩子。責任太過重大,沉重。

    • @Catdog629
      @Catdog629 Před rokem +6

      怪東怪西,以前吃不飽,現在網路,未來阿共打過來

    • @nomadland119
      @nomadland119 Před rokem +6

      所以說父母要花時間陪伴小孩

    • @user-kp9gq4jc4y
      @user-kp9gq4jc4y Před rokem +2

      @@Catdog629 你的人生不就是警惕大家不生的最好範例嗎?

    • @qionghuali1593
      @qionghuali1593 Před rokem +1

      天天喊不想要孩子,拜托 不要到时候打嘴牌啦!!!

    • @Catdog629
      @Catdog629 Před rokem +1

      @@user-kp9gq4jc4y 請你好好看過我所有的遊戲片段(勿快轉),我們再來討論🫁🫄🏿🧏🏽

  • @tom_chung165
    @tom_chung165 Před rokem +12

    人在悲伤的时候就会去想要寻找共鸣,但是一般很难走出去的悲伤和负面情绪来自于环境或者某件特别大的伤痛,社群媒体所推荐的内容只是只是让原本悲伤的人感觉自己并不是一个人,我觉得更深处的原因不在于社群媒体的推荐内容

    • @user-wq3fv1ry4n
      @user-wq3fv1ry4n Před rokem

      這就是一個推卸責任鏈,父母為了掩飾自己照顧不周,推卸給社交媒體。社交媒體為了繼續使用演算法賺錢,推卸給「負能量」創作者。最後最無辜,最遭殃的,就是「負能量」創作者

    • @user-wq3fv1ry4n
      @user-wq3fv1ry4n Před rokem

      這就是一個推卸責任鏈,父母為了掩飾自己照顧不周,推卸給社交媒體。社交媒體為了繼續使用演算法賺錢,推卸給「負能量」創作者。最後最無辜,最遭殃的,就是「負能量」創作者

  • @iHELP
    @iHELP Před rokem +18

    演算法,把人的喜好集中化,並且加強,真的很可怕!!! 想講很久了,而且想要擺脫演算法該怎麼做

    • @user-jf8gn9md6g
      @user-jf8gn9md6g Před rokem +3

      故意去找自己討厭的東西?

    • @user-vz7ob7gh1c
      @user-vz7ob7gh1c Před rokem

      頂多只能隨便亂點影片看一下來混淆演算法,因為它也只是照你喜歡看的推薦相關內容,一般人也不會特地去做自己討厭的事

    • @nanman_chief
      @nanman_chief Před rokem +1

      我朋友的做法是每次都開無痕跟防追蹤來上網,不過這招對強制要求登入帳號的網站沒啥用就是了

    • @user-oq6my7qg9w
      @user-oq6my7qg9w Před rokem +1

      信息茧房

    • @chenle4109
      @chenle4109 Před rokem +4

      主動尋找有價值的訊息

  • @jasonlu5663
    @jasonlu5663 Před rokem +4

    我推薦練習停止使用社群網站,我最近就在這樣做心情比之前好了點。

    • @user-ry1in9hl5r
      @user-ry1in9hl5r Před rokem +1

      +1 我之前常用社群,越看越憂鬱。現在我不玩社群了,改玩遊戲

  • @rickleusyoon8492
    @rickleusyoon8492 Před rokem +16

    本末倒置。今天是因为想寻求同样拥有抑郁的同伴抱团,因为就连父母也无法理解内心的痛苦。结果因为内心的痛苦到了无法承受的地步而决定解放,反而勉强抓住的抱团工具,成为了那些不重视自己的人的利器,来维护他们的无所作为,并且成功的把他们无所作为的后果推向了一个第三方工具让他们代为负起责任。

  • @anglescat
    @anglescat Před rokem +60

    個人認為,這是家人無法承擔自己忽視女兒的事實,
    所以讓這些抑鬱的圖文、平台成為替罪羊,
    來洗脫自己的愧疚感。

    • @hokamto7754
      @hokamto7754 Před rokem +1

      不過有時小孩為了讓自己父母不擔心,通常只會說很好很好很好,如果追問的話,反而會是一種煩躁,當然聊天是很重要,但這些鬼內容不是不可以防備的,恐攻,中國和俄羅斯的假新聞能夠極速被消失,然後這些內容就表示無能為力?

    • @shawshark1995
      @shawshark1995 Před rokem +2

      @@hokamto7754 這些用來抒發情緒的圖片,怎麼會是鬼內容呢?而且重要的是人看到了這種圖片後是否會去自殘、自殺,而非這種圖片應該要從社群媒體中消失。
      像我也會聽抑鬱的歌和看致鬱的圖,而我本身的思想也是偏悲觀和負面的類型,但我也沒因此去自殘和自殺,因為我還有理由要保重自己的身體。

    • @hokamto7754
      @hokamto7754 Před rokem +1

      @@shawshark1995 難道你認為教唆不犯法?片段不是已經說了他看的通篇都是教唆自s,難道你覺得這也很正常,然後會不斷轉載?

    • @anglescat
      @anglescat Před rokem +2

      好好,說得有理
      那我坐等時間見證
      看著這事情從這一個極端發展到另一個極端
      不要說不會
      有多少事情就是這樣發展出來的
      從平權走向女權
      從抑制家暴成為對男性的變向家暴
      無所謂
      人嘛,總是要等問題出現才要去看
      我懂的。

    • @shawshark1995
      @shawshark1995 Před rokem +1

      @@hokamto7754
      教唆自殺不代表你真的看了之後就真的得去自殺。
      為什麼有的人去看了之後會去自殺,有的人看了之後不會去自殺,你有想過這個問題嗎?
      要解決自殺問題,不是要去解決這些教唆自殺的內容,而是去解決會讓人想去認同這些內容的原因。
      像影片中有提到有一位精神科醫生看過這些負面內容後,雖然他感到很不舒服,但他也沒去自殺阿。

      覺得這名少女應該是本來就有輕生的念頭,但又不敢去做,所以才會去看這些內容來滿足自己想自殺的想法,不然也不會拖了一年後才去自殺。

  • @ftchisoplaind
    @ftchisoplaind Před rokem +4

    看到這麼多留言反對刪帖就放心了。就算在沒有互聯網的時代,新聞也好小說也好,還是充斥著天災人禍。現實就是那麼負面,小朋友總會看得到。就算刪帖了,痛苦還是存在。
    而且個人認為,經過深思熟慮的自殺是一個人的意願,是應該尊重的

    • @user-ry1in9hl5r
      @user-ry1in9hl5r Před rokem

      尊重自殺的意願⋯我看了什麼⋯?

    • @ftchisoplaind
      @ftchisoplaind Před rokem +2

      @@user-ry1in9hl5r 例如殉道、想透過自殺讓大眾看到社會的不公不義、經歷了常人承受不了的創傷...就算不認同做法,意願起碼是尊重的

  • @TFRANKING
    @TFRANKING Před rokem +6

    除了这些还要增加国小的网络安全教育课,网络社交本身成为了生活上不可分的一部分,那么本身就需要有正确的去引导如何去使用

  • @kevinchou7826
    @kevinchou7826 Před rokem +2

    我看到的是
    女孩看了幾千幾萬條負面消極的信息
    而父母說女兒平常很好但「突然」輕生了
    ????

  • @flydogbus
    @flydogbus Před rokem +2

    問題是系統偵測到用戶喜歡這類內容而持續推送。
    有能力做出持續推送的反應應該也能採取相關措施吧?例如流覽達到一定數量便會觸發警告或是求助專線

  • @yuu0824
    @yuu0824 Před rokem +7

    網路上是真的流竄了很多不該出現的資訊,我在推特上只要搜tag就可以看到一堆流了超多血的自殘照,youtube也有推薦我別人自殘的影片或是怎麼綁上吊繩圈的影片過,真的是需要一點管控了,不然很多人看到受到的影響真的很大。然後家長也要適當注意一下自己小孩上網都在看什麼,真的很危險。希望這種遺憾不會一直發生

    • @user-oq6my7qg9w
      @user-oq6my7qg9w Před rokem

      我推上看的都是男同

    • @user-ry1in9hl5r
      @user-ry1in9hl5r Před rokem +1

      還好演算法沒推薦我看那些可怕的影片,聽到都怕⋯演算法都推薦我動漫遊戲

  • @cu35468
    @cu35468 Před rokem +4

    公開發表或蒐集這類負面內容算是個人自由,不應該全面封殺。但應該比照針對色情暴力的管制方式,若評估對兒童青少年會有較大的負面影響,就該禁止他們接觸。

  • @xinyeephang8530
    @xinyeephang8530 Před rokem +2

    有發覺孩子個性改變了,但是沒有認真關心過她。
    演算法推薦有問題,需要改革和有適當的管制配套, 但是這起悲劇難道家長一點責任也沒有嗎?

  • @weilin555
    @weilin555 Před rokem +13

    台灣如果說要管,就會變成說政府要言論省查了,如果不管這樣的事還是會發生,但是父母也有責任,非家庭裡的社交場合(ex.學校)也有責任,莫疏忽社會上每個環節的問題。

    • @user-jf8gn9md6g
      @user-jf8gn9md6g Před rokem +2

      審查*

    • @hokamto7754
      @hokamto7754 Před rokem +2

      所以你怎樣去管手機這一個個人物品,總不能搶他的手機,偷他的電郵去教育吧,要不然父母又變成住海邊了

  • @kofzti2528
    @kofzti2528 Před rokem +1

    有些人就是喜歡攻擊別人,可能只是出於自己的無力感等等或是幼稚的想法,這世界很寬廣,光與暗是共存的。
    當然被人攻擊,會很受傷,況且有些人幼稚到,沒有自我,朋友在做,也盲目的跟著做。
    與其說誰對誰錯,還不如說,用光去消滅黑暗吧,改變別人是很費力的事,增強自己的power,讓自己成為最強的光吧!

  • @yenyennojoking
    @yenyennojoking Před rokem +2

    看電影有分級,網路圖文也該分級。平臺的演算法沒有做好監督或修正的工作。希望他們被罰巨額判賠,因為錢財的損失,才會讓企業正視問題。

  • @user-zl8pl1hm7h
    @user-zl8pl1hm7h Před rokem +3

    我覺得把相關內容ban掉也不是完全好事
    因為把真的想不開的人ban掉,那他就沒有被安慰的機會了

  • @rickywu101
    @rickywu101 Před rokem +2

    看了很多留言,我知道了很多
    首先某些過激的圖片應該是需要受到管理的,但是同樣的會看這些圖片或文章,就是因為會讓受害者的心理覺得好過一點,所以倘若真的要做就不該是去禁止甚麼,而是當發現該用戶正瀏覽過多該類圖片或文章時要提出警訊,給他該帳號的朋友或家人(這也許還是無法根除利用分身帳號等問題),讓他能夠及早受到心理治療。
    現在是網路時代,真的要抑制所有相關資訊的傳播,真的是不可能的,倘若不想好管理的方法就貿然去執行,恐怕只會捅出更大的簍子而已。
    最後我想說的是,這些平台的內容大部份至少要主動搜尋過一才會開始頻繁的推送相似的內容,也就是說這位女孩早就有了類似的想法,而沒有及早發現這件事情才是主因,至於造成她這種精神狀態的人(們),恐怕才是真正的凶手,而這位兇手至今還未浮出水面。

  • @owm715
    @owm715 Před rokem +6

    演算法是自己形塑的
    點什麼什麼來
    要謹慎餵食自己...

    • @user-ry1in9hl5r
      @user-ry1in9hl5r Před rokem +1

      同感,像我媽都愛看一些中國抖音垃圾短片,我問他幹嘛一直看那些?他就說手機就一直推薦給他看啊

  • @albertlin514
    @albertlin514 Před rokem +2

    個人覺得改變演算法運算機制吧!我心情不好真的會看一些有的沒的,我才搜尋一次,害之後推薦給我的都是相關內容,覺得很煩,一直出現我不想要的,畢竟我就好奇那麼一次,之後我花好多時間,輸入多元其他的東西,推薦給我的內容才變多元。我覺得管是一定要管,但要有一個度,不能顧此失彼,因為這本來就是很難管的。但演算法真的就是根據你的紀錄啊!至少我個人經驗是如此。網路真的很方便,但我們都知道飯能亂吃話不能亂講,網路當然沒有理由成為化外之地可以什麼都不管,只是如何權後彼此,這是每個人的事情,不是只有政府跟利益相關者而已。

  • @h102847
    @h102847 Před rokem +4

    該做的是做好分級吧
    一刀切 這個禁那個禁
    甚麼都不會改善
    只會讓更多人跑去不監管的地方而已

    • @hokamto7754
      @hokamto7754 Před rokem

      當你去看A片的時候,你總是會認為你自己18歲,為何恐攻,中國和俄羅斯的假新聞卻能極速精準地被消失,然後這些內容卻表示無能為力?

  • @psyrmc
    @psyrmc Před rokem +3

    Pinterest 對設計相關領域的人來說是非常實用的平台,整理圖片時相當便利。若覺得它email很煩,大可從個人帳戶裡修改設定。父母根本怪錯對象了,我覺得 “不了解不關心自己的孩子” 問題才大...

    • @jaxkk1119
      @jaxkk1119 Před rokem

      真的。。有用过才知道它的重要性

  • @LiLan27631
    @LiLan27631 Před rokem +4

    社群媒體有責任,但是親友同樣也有責任
    生病的人或許可能隱藏,但不可能毫無徵兆
    只要能多關心幾句,多注意一些小細節
    或許有機會不讓這些抑鬱者走上結束生命的路

    • @anglescat
      @anglescat Před rokem

      真的,生病的人是會隱藏
      平時不關心,等到人死了才來找怪罪對象

    • @Ssss-zm1gs
      @Ssss-zm1gs Před rokem

      就算关心也没用,她们如果像伪装成正常人你们都察觉不到的

    • @anglescat
      @anglescat Před rokem +1

      @@Ssss-zm1gs 當初走出抑鬱時,是身邊有個煩人的朋友
      她沒問我怎麼了,只是不斷強迫我出門陪著她
      就算無事可做,也拉著我到她家去
      就算只是坐在那邊看她煮東西
      她不斷跟我聊天,講事情
      雖然覺得好煩,還是聽她講,
      直到抑鬱過去了
      我才跟她說我怎麼了
      只能說對方真的太懂我
      幾句話就逼哭我
      她說她知道我不對勁
      她在等我什麼時候說
      因為她知道,每次有狀況,我什麼都不會說
      只會自己悶著頭想。
      也許不是每個人適用,但這樣的方式,可以參考。

    • @apple-on5pq
      @apple-on5pq Před rokem +1

      其實很多憂鬱症患者都不知道自己有憂鬱症

  • @angelbear1612
    @angelbear1612 Před rokem +6

    YT,FB演算法 像:
    孫對外婆說:婆婆做的三杯雞我喜歡吃;

  • @sxz741206
    @sxz741206 Před rokem +5

    覺得世界往極端前進,很常看到不是自殘就是殘害別人。

  • @查爾斯·羅伯特·達爾文

    我每天看到line新聞頁面的焦點新聞,以及各大新聞媒體寫出來的垃圾新聞稿、帶風向新聞稿、政治人物幹話新聞,都讓我感覺台灣社會很爛很鳥,很不想為這國家再付出什麼,這事情要不要解決?我相信很多人跟我一樣

  • @nothingelse606
    @nothingelse606 Před rokem +2

    仰鬱症是生理疾病,政府應該多加宣傳不要諱疾忌醫。
    其次網絡世界很難避免有漏網之魚,正如那個男生沒按過『你是否已年滿18歲?』
    這是整個社會的責任,杜漸防微的方法鼓勵大家是多關心身邊人。

  • @user-ry1in9hl5r
    @user-ry1in9hl5r Před rokem +1

    感謝貼心提醒,已跳過30秒的抑鬱等負面圖片。半夜睡前不想被影響心情

  • @suki5210
    @suki5210 Před rokem +9

    好愛裴姊的結尾,把我疑惑、難以判斷的事情,一下子解惑了。
    是啊,總是要試著做,不應該因噎廢食,明明看到已經存在的問題,卻為了未來可能會有的問題,而放著擺爛不管、不去改善。

  • @Ken-S
    @Ken-S Před rokem +3

    我覺得平台可以插入警告語和平衡正反內容的比例。只是這父母也有責任,父母也應該去上課才可以生小孩。學校也不應該再只重視課程,現在學習可以上網學,聽老師講課已經多餘了,投放資源給導師陪伴小孩說不定更有效。

  • @chcuyun
    @chcuyun Před rokem +1

    其實14歲很大了,也有一定的辨別能力,我在想她並不是因為看了這些訊息才生病,而是本來就有症狀了,如果平台會推薦一定內容,那有可能是因為使用者有主動搜尋這些內容,那為什麼使用者會開始搜尋呢?是否是因為她已經生病了?而這些訊息是否會加重她的病情?而平台如果會因為大數據結果而推薦相關的訊息,是否也應該要推薦相對應的心理諮商、求醫等訊息呢?(看這則影片,不知道除了特別殘酷的一些內容外,所謂與憂鬱、抑鬱的相關內容是什麼?是否是如何判斷罹患憂鬱症?憂鬱症患者的想法、心理路程或甚至是如何讓自己好轉?求醫的過程呢?)就像是現在菸酒廣告或是提到輕生的內容,都會加註相關警語。其實他的家人也因為這件事情受傷很嚴重,也許內心有自責(自責為什麼沒有發現)之類的情緒問題(甚至也有憂鬱症的可能),所以才一直針對平台(不然就得罵自己了)。我個人認為如果認為自己沒事就會很消沉,真的可以試著看身心科,有時候真的不是單純地心情不好,反而是生理影響了心理(比如說血清素太少,導致多巴胺少,然後就會心情不好等等原因),這種時候可以試著看醫生,讓專業的來解決(至於心理諮商,就真的看看個人有無需要了,但心理諮商師要找到適合自己的,有時候要碰運氣)。如果身體感冒不舒服,我們會看醫生,現在心理「感冒」了,那當然也是應該要看醫生啊。不要害怕求醫,就把它想成是內分泌失調,去調身體啊。

  • @su-wanyang4673
    @su-wanyang4673 Před rokem +3

    社群媒體必須負責嗎?是莫莉的青少年經常出現的對生之迷惘抑鬱促使她搜尋這方面的訊息還是看了這些訊息轉變?從她自殺前夜正常舉止可見她會隱瞞父母真正想法。怪罪媒體是最容易的代罪羊

    • @apple-on5pq
      @apple-on5pq Před rokem

      憂鬱症自殺通常都不會是預謀的,而是突然情緒上的變化所影響

  • @beyondh7292
    @beyondh7292 Před rokem +3

    大家都在跟著檢討大公司Meta,Pintrest內容呈現的不適當,但我覺得單方面怪那些科技巨頭有甚麼用?
    先替女孩跟他家屬默哀,但在同情反思之餘,難道這女孩父母甚至是家庭環境不是最大的幫凶嗎?
    不是說那些企業沒錯不用負責,也沒要挺大公司的過失,但現在小孩小至3歲就開始接觸網路資訊了,既然如此家長在知情的情況下應該多關心孩子的使用情況及適時的心靈對話,避免事情一發不可收拾,無法挽回;但顯然父母並沒有主動的關心。
    時代日漸開放,常常鼓吹社群媒體要創作自由,避免扼殺思考及創新;一方面又要靠夭內容煽動人心、製造恐慌,要企業該怎麼做?現在甚至對其提告?
    與其怪環境、怪社會、怪媒體、怪企業,他們父母怎麼不想想自己是怎麼關心小孩的?有盡到關心的義務嗎?網路上符合規範的貼文本是無意的,端看閱聽人如何思考而已。一昧的怪罪於公司甚至是創作扼殺了他的小孩只讓我覺得這父母很不盡責,非常不適合教育小孩子。恕我直言,反過來父母最該提告的是父母自己吧.................

    • @hokamto7754
      @hokamto7754 Před rokem

      那麼我就要恭喜你,請您把電子郵件,手機中的所有內容要給父母隨時隨地看光光,要不然父母知道你在網絡上看個毛?父母為了給予子女個人空間通常都不會查手機,還是你認為住海邊,諸多製肘天天煩著你的父母是一件好事?父母不知道你看什麼,然後你看了一堆負面內容輕生,然後就可以怪責父母為何沒有好好教育,這真可以,舉世無雙的邏輯

    • @beyondh7292
      @beyondh7292 Před rokem +1

      @@hokamto7754 誰說一定要看子女訊息看光光的? 你自己那麼偏激再扣別人帽子沒邏輯?
      我從頭到尾都沒提到父母要像老大哥一樣死盯著子女一舉一動,而是主動適時找小孩談談最近分享心情,這有很難? 
      網路用得再多,父母如果多關心一點是不是事態可以不至此?這跟那些小孩出事了怪朋友帶壞他有甚麼不一樣?
      還是說你覺得父母適時的關心=完全沒隱私給家長看光光? 如果是如此極端的話,那跟你沒啥好談的。永遠怪東怪西怪別人吧

    • @s5861122
      @s5861122 Před rokem

      你把父母當作神啊,如果像你所說你父母把你變成巴菲特不就賺不完了。

  • @user-dr8vs8yb4h
    @user-dr8vs8yb4h Před rokem +5

    那些平台可不可以篩選出負面關鍵字,然後在推薦相關內容的時候放一點正面內容或求助專線等等的,或許會有點幫助

    • @user-vz7ob7gh1c
      @user-vz7ob7gh1c Před rokem

      對他們來說通常不會去做這種吃力不討好的事情,會改規範也 只是 因為有不少人自殺而鬧到社會版面,大公司幾乎就是這樣運作的。

    • @user-jf8gn9md6g
      @user-jf8gn9md6g Před rokem +3

      有那種傾向的人都討厭🐓湯吧?

    • @kaceykong9421
      @kaceykong9421 Před rokem

      正面内容沒有幫助的,只會令他們更厭世

    • @hokamto7754
      @hokamto7754 Před rokem

      如果共產黨把這些審查力量去到這些內容而不是封殺政治民怨的話,將會是一個近乎無敵的審查制度,這一種規模是其他的國家不具備的,不過當然要好好使用,好好立法了

  • @m109094010
    @m109094010 Před rokem

    運作的推播演算法需要完整開放原始碼,以及需要社群的集體共識下才能修改程式。

  • @gahe8380
    @gahe8380 Před rokem +6

    我覺得開頭說需要找人聊聊要找專業人士真的很重要
    找錯人聊比不聊慘

  • @cheesewedges9100
    @cheesewedges9100 Před rokem +2

    如评论区的其他观众所言,茉莉可能是因为在现实生活遇到问题导致抑郁,而社群媒体扩大了她的抑郁情绪,从而导致憾事发生
    但社群媒体做为茉莉轻生的导火线,也有一定的责任。
    今天未成年自残,可以怪父母没关心孩子。
    那么心理不健康并且没发觉到自己不对劲的 成年用户,也可能遇到和茉莉一样的事情,从而选择轻生。
    我想说的是不能因为家人没有足够关心孩子是茉莉轻生的原因之一,就忽略这些网络乱象(放任鼓吹自残、轻生资讯)。

    • @shawshark1995
      @shawshark1995 Před rokem

      但成年人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成年人若因為這方面的負面資訊而選擇輕生,那也是他要為自己的生命負責,而非傳播這些資訊的平台和創作這些內容的作者的錯。
      就好比現在有很多血腥暴力有關的遊戲、電影、動漫畫、小說,難道有成年人看了這些創作而選擇去模仿創作裡面的情節時,責任也推卸到這些創作上嗎?

    • @cheesewedges9100
      @cheesewedges9100 Před rokem

      @@shawshark1995 认同这点,但我所指网络乱象是指含有鼓吹自残的资讯,我没说清楚造成误解很抱歉,我改改评论好了。

  • @hitaiwan
    @hitaiwan Před rokem +1

    貴製作單位 也要自律!望周知!

  • @shopeewho2116
    @shopeewho2116 Před rokem +2

    看起來這對父母 平常也沒多關心自己女兒
    通通推給別人就好啦 都是THEY的錯 真方便

  • @07no.92
    @07no.92 Před rokem +3

    Meta各方面都在變差
    自沙內容的管理容易變成形象操作檢討,最後感覺對憂鬱、見紅相關事情不會有太大的改善,多幫助現實世界的關心與互動才是補救的方法。

  • @purpleshark1000
    @purpleshark1000 Před rokem +2

    網絡社區比如 Facebook, CZcams 和 Instagram 都存在很多一些讓人疑惑的問題,就好像這些平台的廣告都含有大量的詐騙和賭博廣告竟然沒經過任何審查就可以通過並且一直推薦給使用者。
    如果這些平台沒有得到完整的法律或規則去進行的話只會荼毒使用者的思想,更不用說還沒見過世面也不會分辨對錯的青少年。

  • @sam36388
    @sam36388 Před rokem

    真是沉重的題目,認同確實該管制

  • @user-mk2ie5sw4q
    @user-mk2ie5sw4q Před rokem +2

    Ig本來就有很多emo girl 會po自己割腕的照片或是厭世語錄,有時候不僅是純粹的憂鬱或是自殘,更有綁到金屬或是嘻哈音樂,更像一種自我表達,今天因為一個自殺個例,就要去封鎖一個次文化層,這樣離我們討厭的中國又有多遙遠,Pinterest 跟其他網路平台一樣,都是推薦給用戶想看的,像一面鏡子一樣,你今天因為個體行為去限制和封殺,繼續助推取消文化,這個世代的小孩就變得更軟弱更不會為自己的行為負責,本來點進來還以為是少女被網路霸凌,結果是自我的意識選擇,可憐這時候還要把她的自殺做二次利用,相信她還活著也不會希望看到Pinterest 因為她而讓emo 版被封掉,這已經關乎信息自由了,不要覺得青少年什麼自我決定都是不成熟的就擅自替他們做主,有時候我會點進來看today看世界到底有多麽一言堂,好的新聞應該要讓觀眾多方面多立場思考,而不是像這樣,一律是社群媒體的錯,一個人的自殺本來就包含了多重因素,希望各位看官們在接受到難得的國際新聞時也可以多放思考不要被帶偏,以上🙏

  • @Yixiangsu
    @Yixiangsu Před rokem

    很棒的內容

  • @user-rg1it1uh6o
    @user-rg1it1uh6o Před rokem +1

    現實社會的言論自由本來就是有規範的,網路也應該一樣才對。

  • @user-im1sm3pw9m
    @user-im1sm3pw9m Před rokem

    我支持范姐最後說明的論點,總是要試著先去做,而非一昧地以言論自由來無限上綱。

  • @freedomlover4348
    @freedomlover4348 Před rokem +1

    不要去指责家人啦,我天啊,你们都是一面人吗? 我家人对我的评价是害羞不愿意说话,我高中开始同学都觉得我非常喜欢讲话,性格张扬。两个都是一个人的一面啊,在不同场景喜欢展现不一样的。就是和家人也不会愿意分享所有的一切。所以才有各种社会关系存在。指责家人就是忽略了网络霸凌的存在。特别是青春期的孩子,恶毒起来可以很可怕。

  • @07no.92
    @07no.92 Před rokem +4

    這集說話雖然是因為內容變得比較溫柔,但我覺得特別好聽,希望可以多一點這樣的說法~

  • @user-cu8vf2vh6n
    @user-cu8vf2vh6n Před rokem +1

    真的想多了,說的好像沒網路前就沒人因為憂鬱自殺一樣。這就跟那“肯定是暴力遊戲讓人變得愛傷害別人,所以得監管“一樣可笑。雖然自殺是件悲傷讓人難受的事情,但想規定別人對自己生命的決定權時就不是民主還是專制這層級的問題了。真該讓某人或機構能替當事人做這種決定嗎?在以上位者而非對等身分介入下的插手個人預見的只是讓事情更糟而已。

  • @user-wp5bs9sv9u
    @user-wp5bs9sv9u Před rokem +5

    只是ban掉這類內容不只根本無法解決問題,還可能傷害言論自由,真正需要加強的是心理關懷機制

    • @hokamto7754
      @hokamto7754 Před rokem

      然後恐攻,中國和俄羅斯的假新聞卻能極速被消失,這些是否又傷害言論自由?

    • @user-wp5bs9sv9u
      @user-wp5bs9sv9u Před rokem

      @@hokamto7754 我是沒看過假新聞被消失啦,但那種東西的目的就是傷害民主體制,消失也是合理的。
      但關於抑鬱症與自殺的內容,若完全消失反而只會讓公眾漠視此類問題。

    • @hokamto7754
      @hokamto7754 Před rokem

      @@user-wp5bs9sv9u 好明顯這裏有為數不少的內容有教唆成份,而不只是負面內容如此簡單

    • @user-wp5bs9sv9u
      @user-wp5bs9sv9u Před rokem

      @@hokamto7754 所以要ban的話最多只能ban掉具明顯教唆性的內容,但如何界定是非常大的問題,不可能用AI去判別。因此不去管,並給予被推送者心理支持與求助管道才是最保險的。

    • @user-wp5bs9sv9u
      @user-wp5bs9sv9u Před rokem

      @@hokamto7754 他只列舉了一些有教唆性的內容,但那一千多則裡確定都是這樣的嗎?

  • @qoo25244547
    @qoo25244547 Před rokem +1

    不同意論述,更不同意下的標題
    說的好像每個人看了一千則負面貼文就會去自殺一樣
    人類不是A+B就會反應C的簡單生物
    小孩當初為什麼會去看才是重點,那才是他走上絕路的源頭
    網路社群有影響力,但不會大過於現實生活的影響力
    如果網路大過現實,那代表現實生活出現問題
    社群媒體可能「助長」原有的傾向,但絕不是直接「引發」的決定性因素
    英14歲開朗少女突抑鬱輕生亡?
    開朗只是他家人以為的
    如果這名少女真的開朗,他就不會在網路瀏覽這些內容
    家人應該先檢討自己
    為何如此不了解自己的小孩,以至於明明小孩都抑鬱了,卻還錯誤地以為小孩很「開朗」?
    為什麼小孩心情不好,卻沒有選擇向他們求助?或是小孩曾經求助,但他們忽略了?
    小孩那時到底在煩惱什麼?
    我沒有看到一點關於家人檢討自己的內容
    只看到家人想把罪怪到小孩用來取暖的工具上
    「我的小孩很開朗,他才不會自殺,就是你們帶壞的」
    「我的小孩很善良,他才不會殺人,就是你們帶壞的」
    啊這,這不就是恐龍家長嗎?
    然而,我同意演算法還有改善的空間
    演算法可以進行漸進式的引導,並且放上明顯的防治自殺資源連結
    負面內容看到一定程度,就參雜比他目前看的內容正面一點點的內容過去
    使用者願意點進去的話,就再發送更正面一點點的內容
    逐漸從很負面、蠻負面、有點負面、到正負參半,逐漸引導到正面內容

  • @user-mx3qs2tu5m
    @user-mx3qs2tu5m Před rokem +2

    她或許來早了,這社會並不是每個人都能晒到陽光,福爾圖娜沒有寵幸她。辛苦了,願她安息
    然後我覺得把問題丟給公司超級不負責任,像是把解決提出問題的人 ,不幸的人依舊在那,還被關閉了窗口。鬼遮眼的社會,難道?莫非?這社會只願意接受主流價值觀。
    那麼搬去中國是一個非常好的選擇,孟母能三遷,一定是女孩父母不負責任,沒搬去中國,中國就沒有負能量,超強力大力甚至誇張的網路管控,24小時感受中共無微不至的關愛
    ,一旦拉緊只會拉更緊,但放只能全放,好比美國擁槍拉不回來了。對於網路的使用我的立場偏向後者不希望管控,無為而治 無為而無不為,社會壓力已經夠大使用網路就是想要逃我還要被你管?所有人都有黑暗,如果你沒有只是你剛好夠幸運, 就算所有龍頭社群媒體封殺好了,那也就只是跑到二三線的社交平台上罷了,本質上並沒有改變甚麼,作秀而已順便收收稅罷了,明天齒輪還是會轉動悲劇還是會上演,問心要求控管的人是真的有好好在乎過你身邊的人嗎?還是你只是不想管給政府管?

    • @user-oq6my7qg9w
      @user-oq6my7qg9w Před rokem

      我14岁好像也是这样,很害怕陌生环境,不过那时候最爱的地方是游戏厅和网吧

    • @user-oq6my7qg9w
      @user-oq6my7qg9w Před rokem

      如果家里有电视,放学就看电视

  • @dfgpoi5872
    @dfgpoi5872 Před rokem +1

    闖關這項法案,為的就是讓網路發言權集中在少數集團手中這件事,變得非常簡單!

  • @user-zv6jd7rp2r
    @user-zv6jd7rp2r Před rokem +3

    人活著就要面對不同方式和程度的攻擊,鼓勵自殘自殺這種東西是切不完的
    弄成文字獄會被規避,審查太嚴格又會誤鎖無辜的帳號和發言
    上網會看到很多開心的事;當然也會有不開心的,怎麼會想說有人可以幫你在尋開心的時候還在一旁處處阻擋來保護你
    武裝自己面對敵人的攻擊才是根本的解決之道
    -
    還有,父母自己的教育和小孩平時的精神狀況怎麼隻字不提
    出事了就把問題丟給別人、丟給網路是很方便的說法啦

    • @hokamto7754
      @hokamto7754 Před rokem

      所以以後請社群平台允許任何各種自殘殺人內容,以後有人因為如此抑鬱症自殺都是因為父母的教育有問題,厲害了這邏輯

    • @user-zv6jd7rp2r
      @user-zv6jd7rp2r Před rokem +1

      @@hokamto7754 笑了,你要怎麼判斷自殘的文不是在尋求協助,一刀切的方式只會讓隱性求助的問題無法及時處理
      如果有人因為抑鬱症自殺我不會說他一定是父母的教育,但我也不會說他一定是受到網路的慫恿
      我沒有一口咬死是她父母,但是你反而直接換個概念說我就是這樣說,厲害了這邏輯
      -
      你現在做的事情就是在和我針鋒相對,我要承受你的攻擊,你也要承受我的
      這就是活在這個世界必然會發生的事
      難道我要因為你;或是你因為我短短幾句話就去自殺?
      你我都需要武裝自己來面對別人的攻擊
      這個自殺的女孩也需要

    • @hokamto7754
      @hokamto7754 Před rokem

      @@user-zv6jd7rp2r 那麼我就要恭喜你,請您把電子郵件,手機中的所有內容要給父母隨時隨地看光光,要不然父母知道你在網絡上看個毛?父母為了給予子女個人空間,通常都不會查手機,還是你認為住海邊,諸多製肘天天煩著你的父母是一件好事?父母不知道你看什麼?然後你看了一堆負面內容輕生,然後就可以怪責父母為何沒有好好教育,這真可以,舉世無雙的邏輯

    • @hokamto7754
      @hokamto7754 Před rokem

      @@user-zv6jd7rp2r 我可不認為只要內心強大就可以了事,每人性格不同,接受程度也未必不同,你強大,未必他人也與你一樣,不是所有人內心都可以很強大(有些甚至是dna所引起),如果說說就可以強大,情緒病都不是病了

    • @user-zv6jd7rp2r
      @user-zv6jd7rp2r Před rokem

      @@hokamto7754 有點離題了,別人的接受程度怎樣我愛莫能助,就像有人容易感冒有人不會,有人對某東西過敏就是不能碰
      但是我對某東西過敏我不會叫這個世界配合我,事件女孩對自殘起共鳴,父母更應該去介入
      無論是主動去了解她的脆弱,一起討論生死的看法、去看專門的精神科醫師,才是比較正確的解法
      直接封掉網路負面言論圖片這解法就像是因為路上有車禍而禁止車子上路的方式
      -
      我並不強大,我只是習慣了

  • @user-lx9om4iw3q
    @user-lx9om4iw3q Před rokem +2

    我還蠻喜歡那些帶點抑鬱 黑暗風格的動漫插圖 漫畫之類的 覺得中二 酷酷的 有些甚至挺撫慰人心的...(##
    但我也只是偶爾看 覺得有趣 喜歡 但不會長時間去看
    不知道茉莉也是因為對那些內容感到喜歡 還是有更深層的因素? 或是根本無關 才導致他最後決定離開世界

  • @oacaraslan4410
    @oacaraslan4410 Před rokem +6

    其實我一直有個疑問,為什麼要珍惜生命?
    感覺大家都預設要珍惜,但為什麼呢?

    • @Yui-ee9mw
      @Yui-ee9mw Před rokem

      因為這個世界的人習慣了尋找答案。她死一定是因為甚麼甚麼。
      再者, 人被教育追求完美完整, 社會0.01%的人死亡都想避免。但有些人真的無法令他們不去死。

    • @cloudred2435
      @cloudred2435 Před rokem +2

      你如果不珍惜生命的話,你應該到天堂了,而不會在這留言。。。
      求生是人的本能,求死也是,我總是在這拉踞之間。。。有了希望就有活下去的動力。。。。

    • @user-ry1in9hl5r
      @user-ry1in9hl5r Před rokem +1

      生命得來不易。當面臨重大意外、天災人禍,或者殺人犯在眼前,我相信每個人當下都會想活下來、不想死。就像奪魂鋸一樣,經歷過死亡邊緣,人會更加珍惜生命

    • @bugcat9329
      @bugcat9329 Před rokem

      去看好倫直播

    • @user-mx3qs2tu5m
      @user-mx3qs2tu5m Před rokem +2

      沒 生命沒有意義 只是在昇華死亡瞬間 沒有人敢說蘇格拉底的自殺沒有意義 理論上來講自己喝下沒人強灌 我們花一整晚討論小女孩自殺 或許這個瞬間小女孩也有了意義

  • @yenlungchen2947
    @yenlungchen2947 Před rokem +2

    這個家庭最大的問題大概是全家一起看實境秀吧

  • @user-md5cz8cv9l
    @user-md5cz8cv9l Před rokem +2

    法律在制定時並須考慮到「比例原則」
    找所有能達到目的並侵害最小的方法
    總不可能拿大砲打小鳥吧
    像這種暴力或色情的不當內容,兒少法裡有對兒童可能接觸到這種訊息時,有一定的規範
    又或者從加強學校的心理諮商機制,讓接觸到相關內容造成心情創傷時可以有求助管道
    而且即使政府可以直接納管平台,去審查其平台上的言論,也不一定能夠把上面的仇恨言論完全刪除
    就像即使中共納管網路,但一些反封城的言論以及影片還是會流出來給牆外的我們看到
    而且網路上的違法行為刑法都管的到,我覺得比起納管平台審查上面的言論,還不如訂一套監督機制,來促使業者自律。而且如果看到某個平台都沒在管不當言論,善用檢舉功能,如果檢舉後沒移除,就拒絕使用,靠市場機制逼平台就範。而不是讓政府權力過大,很怕飲鴆止渴,像對岸一樣有不民主的環境。

  • @Harper741
    @Harper741 Před rokem

    太可怕了😱

  • @lilyliu1751
    @lilyliu1751 Před rokem

    Very very good Shaw, see you tomorrow 🎉🎉🎉🎉🎉🎉❤

  • @userJiangPisces
    @userJiangPisces Před rokem

    2022年10月7號週五早上11點02分簽到,總覺得聽完這一期讓我心裡好累啊,基隆戶外的天空就已經很灰了,外面下著綿綿不斷的雨,

  • @johnnychang608
    @johnnychang608 Před rokem +4

    其實她的父母也有點責任吧,自己孩子在看什麼都不清楚,然後要平台幫忙管理給他孩子看的內容?

    • @hokamto7754
      @hokamto7754 Před rokem

      那麼我就要恭喜你,請您把電子郵件,手機中的所有內容要給父母隨時隨地看光光,要不然父母知道你在網絡上看個毛?父母為了給予子女個人空間,通常都不會查手機,還是你認為住海邊,諸多製肘天天煩著你的父母是一件好事?父母不知道你看什麼?然後你看了一堆負面內容輕生,然後就可以怪責父母為何沒有好好教育,這真可以,舉世無雙的邏輯

    • @johnnychang608
      @johnnychang608 Před rokem +3

      @@hokamto7754 喔

  • @gura_no_ebi
    @gura_no_ebi Před rokem

    看到下面有些人忙著幫平台辯護
    一口咬定是家長不關心孩子的問題
    就知道網路負面同溫層有多厚

  • @ivanagyro
    @ivanagyro Před rokem

    人們通常不會在網路上熱烈討論正向的事,而是熱烈地爭執。社群媒體靠廣告盈利,「熱烈」程度越高,他們越賺錢。所以他們的演算法會產生煽動仇恨和散播失望的傾向。
    對於社群媒體管理我認為要去分成三個子議題
    1. 禁止非法言行:線下不合法的言行不應該在線上合法)
    2. 應對假消息:刪?加註?不動作,只加強人民警覺心?
    3. 推薦演算法:減小同溫層的危害、不利用心理學強化集體使用者的負面情緒

  • @user-bs5ow3hu4e
    @user-bs5ow3hu4e Před rokem +2

    難怪twitter有些色圖消失了,但我看不出來哪裡有自殘或是暴力的問題-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