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台灣學生美育作品,回憶我年輕時瘋狂的中國審美教育丨好的美育,讓一個社會有氣節

Sdílet
Vložit
  • čas přidán 15. 06. 2024
  • 台灣美育
    台灣真善美
    中國文革破四舊
    中國法西斯主義
    台灣池上鄉村田野
    台灣人文VS中國人文

Komentáře • 45

  • @user-kw9is5ob5i
    @user-kw9is5ob5i Před 9 dny +2

    分析的真好,我覺中國郎郎是技巧的代表。

  • @minminmy6512
    @minminmy6512 Před 9 dny +2

    我現在住在鄉下,住家前面望出去滿目的綠意,各種色調的綠,隨著一天陽光的強弱而變化,最喜歡夏天了,大自然的顏色如此鮮艷強烈,這是培養美感的最佳環境,在鄉下成長的孩子是幸福的,如果他們能被引導感知自然之美,這種自然的撫慰一輩子都受用(心情不好的時候出去走走看看植物和雲彩的變化,心胸便會開闊許多)

  • @fengyi63
    @fengyi63 Před 10 dny +8

    美術的生命是經驗,藝術的生命是人性。

  • @user-2314love
    @user-2314love Před 10 dny +8

    有句話說:人生 是自己最親密的藝術作品 🎨🧑‍🎨
    每個人都在創造自己的人生 成為自己想成為的人
    一朵美麗的花 🌹🌷🪻🌻🌼🪷🌸 不是為了給誰看才長得美 它的美是因為 它愛自己也愛美 🥰

  • @user-jy1ku4ky5z
    @user-jy1ku4ky5z Před 9 dny +8

    每個孩子的美育始於自己的媽媽,從嬰兒期媽媽為孩子準備的衣服,房間的配色,媽媽自己身上穿的衣服,都是給孩子的「美」的教育!

  • @userJiangPisces
    @userJiangPisces Před 9 dny +2

    真是萬萬沒有想到我們小學國高中的美術課作品其實也可以被外國人關注到❤

  • @user-ql2dd4bn2g
    @user-ql2dd4bn2g Před 9 dny +3

    👍👍追求卓越的人性本質.

  • @smiling0618
    @smiling0618 Před 10 dny +6

    美學教育是要從小培養的
    說真的,中文字的簡體化真的是一大傷害
    中文字的創造是從六書(象形、指事、形聲、會意、轉注、假借)
    但現在的簡體化字,根本完全失去了文字的美感
    這一點我的許多對岸朋友也曾說過
    他們都盡量在練習繁體字,甚至在微博堅持用繁體字
    台灣的美學教育,在目前物資比較富裕後
    以前人民總覺得飯都吃不飽,還談甚麼美學
    能用美學來改變教育環境,這讓孩子能夠有很大的可塑性
    小孩子三歲就開始有記憶了,或許記不得文字,但記得「圖畫、顏色、影像」會刻在腦海不消失喔!!
    😀

  • @xyzlynn6465
    @xyzlynn6465 Před 9 dny +2

    新中囯的審美觀和井外世界的審美觀不同。改革開放後的審美觀更是紅潮片片,甚至在目前的電子支付時代,還是要以紅票多寡為審美觀,感情奔放的美學基本不存在於境內。

  • @shih2720
    @shih2720 Před 9 dny +1

    在生活中找到顏色,這是環境美學的一部分喔!其實太灣對於環境美感也是欠缺的,這幾年有在努力希望好些。

  • @sirius2527
    @sirius2527 Před 9 dny +2

    你說的那種床,台灣叫紅眠床(因為大多漆成紅褐色),是有錢人才睡得起的,也是有錢人家嫁女兒的重要嫁妝。

  • @user-cg4ys3pz4p
    @user-cg4ys3pz4p Před 10 dny +5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自己去發現美的東西

  • @user-py9gb5sf3t
    @user-py9gb5sf3t Před 9 dny +1

    台灣新聞台6/16報導一位女師傅.他應越南寺廟委請.到當地為神像修整臉部上漆.中國也是他的客戶.這技藝可能只剩台灣還有

  • @user-qb8kf9zu9w
    @user-qb8kf9zu9w Před 9 dny +1

    之前我有提到央視做了一個節目北京小學跟池上小學的差別,他們覺得池上小學古詩詞太少了。但是事實是池上小學帶小朋友去下田。北京小學在唸除禾日當午。那是馬總統時代的節目了。找不到了。可惜。

  • @abner510241
    @abner510241 Před 10 dny +4

    Let kids feel the colors in their lives since they're young.

  • @Jack-mm3bl
    @Jack-mm3bl Před 10 dny +3

    在台灣務農感覺挺快樂的。
    務農夫婦】第286篇【自得其樂的農村料理-"稻田邊山泉灌溉水紅燒魚"】czcams.com/video/VMJXjvRWcgM/video.html

  • @pansychung5170
    @pansychung5170 Před 7 dny +1

    真善美那一個重要?一生中從沒人問過我這句話,我也沒思考過,因對我來說,「真善美」是一件或一個東西而不是三個東西! 沒有真沒有善就不會有美!
    記得我小時(約60年前)我家人一起在看電視,我對著電視瑩幕內的明星說她很美!我爸爸回我說,嗯…她們很漂亮,但不是美! 這句話當時我不解但我記住了!成長過程中我內心一直思考"美"與"漂亮"有何不同?我最終了解了!你們呢?

  • @fredericc9858
    @fredericc9858 Před 10 dny +6

    現在的中國人已經不認識自己傳統的東西了,穿漢服會被誤認為穿和服,而被人要求當場脫掉,真是⋯

  • @situn-chen
    @situn-chen Před 6 dny

    影片出現的台灣各地小學生以在地的幾種顏色彩繪玩具龍,我今年四月在高雄美術館看到,有非常多學校參與,各校顏色的組合不同,有介紹為何選定那些顏色組合,來自當地自然環境、特色建築、特產等。

  • @ww0915000113
    @ww0915000113 Před 10 dny +6

    我覺得今天的影片內容, 好有詩意喔!

    • @Jack-mm3bl
      @Jack-mm3bl Před 10 dny +2

      中共國流行的新詩。《雪天》作者:贾浅浅 原诗: 我们一起去尿尿。你尿成了一条线。我尿了一个坑。😆

    • @lucy221451
      @lucy221451 Před 10 dny +1

      ​@@Jack-mm3bl這是濕意

    • @Jack-mm3bl
      @Jack-mm3bl Před 10 dny

      @@lucy221451

  • @user-nn2pb6wq3n
    @user-nn2pb6wq3n Před 9 dny +2

    蔣勳搬到台東去養老 就是享受美術的自然風光過自己的晚年.我到溫州永嘉的大小楠溪與灘林 真是美麗綠色的絕品-蚱蜢舟-載不了許多愁!

    • @sirius2527
      @sirius2527 Před 9 dny

      舴艋舟!不是蚱蜢舟!……真不懂就不要裝

    • @spencerchen5677
      @spencerchen5677 Před 9 dny

      要有錢才能去台東養老,沒錢就只能吃土喝米酒。

  • @user-ev3pe2qf1o
    @user-ev3pe2qf1o Před 10 dny +6

    詩,之所以偉大,之所以能流傳千古,因為它只能意會,不能言傳,詩是靠每個人的生活經驗,從而想像體會感受而來解讀詮釋;前不見古人 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 獨愴然而涕下,翻譯成白話就太俗氣了,這些話大部份都是從補教界歷史名師,呂捷老師那裡借鑒來的🤣🤣

    • @fengyi63
      @fengyi63 Před 10 dny

      照你的邏輯,請問如何解釋漢賦古詩之後,唐詩興起後又沒落,而後演變為宋詞?之後宋詞被摒棄而有元曲,最後清代產生小說?你是指這是文學的倒退嗎?顯然這並不符合你所說的人類生活經驗⋯,不是嗎?!

    • @user-fb3zo7lj3w
      @user-fb3zo7lj3w Před 10 dny +1

      ​@@fengyi63這個邏輯很簡單,像我小時候吃冰淇淋喜歡ㄅㄚˇ噗,長大一點喜歡小美,高中喜歡杜老爺,大學喜歡吃香蕉船,成人出社會喜歡吃哈根達斯,現在老了反而又回到喜歡小美,每一朝代、每一年齡、每一潮流,都有不同喜歡吃的冰淇淋,不同的流行的冰淇淋,冰淇淋還是冰淇淋;文學也是一樣,不同的流行的文學,文學還是文學!!

    • @dongyangfushang
      @dongyangfushang  Před 10 dny

      这个比喻很有意思。

    • @user-ev3pe2qf1o
      @user-ev3pe2qf1o Před 9 dny

      @@fengyi63 你暴露你的膚淺了,音樂還有古典、流行、聲樂、雷鬼、爵士、藍調呢,為什麼你能直接無視時空環境背景呢,通通參在一起做撒尿牛丸?就算真的用你的話,文化退步,其實也不為過,詩仙、詩聖之後,有聽過詞仙、曲仙?許仙我就知道啦,白蛇傳嘛

    • @fengyi63
      @fengyi63 Před 9 dny

      @@user-fb3zo7lj3w 當你的叭哺、小美冰淇淋消失在歷史洪流中,是什麼原因?照你前所言,是後產品(白話文)的品質太差,所以前產品因而偉大而消失?有這種邏輯?或是只有被遺棄才值得偉大?

  • @kellyzhao7989
    @kellyzhao7989 Před 10 dny +3

    点赞博主❤,记得是张爱玲,不是丁玲,丁玲有写红色文学

  • @user-bl7dy1ge9x
    @user-bl7dy1ge9x Před 15 hodinami

    我想跟所有的在海外的大陸來台做視頻的自媒体千萬不要接受你的粉絲所送的禮物及請客 因為他們不是真的喜愛你的視頻而是以可憐你們的心態給你的而不是你的個人的媚利及好看 人可以窮但不能沒有志气 就算對方要送你而你也不能拿理由是 你沒有給對方任何的好處及照顧別人為什麼要送禮請你 大家都出過社會 你接受了人家的東西這個人情你是不是要還 要不然人家在你的背後説的一文不值 你想想看你收了人家的禮物後那天對方找你幫忙把他自己的産品要你去大陸推銷你幫不幫 如果你不幫 你是不是不識抬舉 所謂説無功不受祿 就是這個道理 尤其跟你不熟的人 你的粉絲是好人或是壞人你不知道 還是小心一點 我說的是不是

  • @user-ks2xr7ry1h
    @user-ks2xr7ry1h Před 9 dny +1

    我不認同你部分觀點,文革的審美不是時代自然產生的,他是被政治力量霸凌造成的,那個年代,沒人敢表現自己不同於共產黨的品味,你知不知道,文革時大畫家劉海粟為了怕惹禍,親手毀了自己繪畫及自己收藏的二千多張畫,光劉海粟一人,就造成中國美術史上難以估量的損失,如果加上其他成千上萬像劉海粟一樣的人,那段時間中國文明的摧殘,秦始皇焚書坑儒與之相比,都是小巫見大巫!
    此外,你稱毛澤東為「先生」,更是荒謬至極,毛是文革發動者,「先生」據維基百科解釋,乃是對有學問、知識者的尊稱,毛不僅是獨夫,更是中華傳統文明最大破壞者,我不知道他有什麼值得尊敬的?莫非你的靈魂深處,仍然淌流著紅色的血液?

    • @user-iw8qm6df2m
      @user-iw8qm6df2m Před 8 dny

      他本來就是毛澤東和文革的崇拜者,有人指出他替文革洗白,他還極力否認。

  • @pinlunyen5649
    @pinlunyen5649 Před 9 dny +1

    🙂🙂說的很好 不過這會得罪現在中共的領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