槍炮、病菌與鋼鐵:人類社會的命運

Sdílet
Vložit
  • čas přidán 19. 06. 2024
  • 【說書人】臺灣大學共同教育中心 #王道還 兼任助理教授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助理研究員 (退休)]
    【主持人】臺灣大學科學教育發展中心特約主持人 周雲
    【選書】書名:槍炮、病菌與鋼鐵:人類社會的命運
    作者:賈德.戴蒙Jared Diamond
    譯者: 王道還, 廖月娟
    出版社:時報出版
    【書籤-各段重點】
    00:00 開場
    01:43 族群衝突的武器:槍砲、病菌與鋼鐵
    13:14 解答的路數:生物地理學
    32:42 不平等的關鍵:農業
    37:18 白人跨海征服美洲的利器:病菌
    48:34 「先馳得點」的意義
    52:46 文字的重要性
    1:06:33「人類史是歷史科學」/多元社會的重要性
    【CASE臺大科教中心facebook粉絲頁 】 / ntucase
    -----▼來看更多說書影片▼-----
    《上帝難以捉摸:愛因斯坦的科學與生平》
    • Subtle is the Lord上帝難以...
    《腦袋裝了2000齣歌劇的人》
    • 腦袋裝了2000齣歌劇的人 #蔡振家【CAS...
    《細胞:影響我們的健康、意識以及未來的微觀世界內幕》 • 細胞:影響我們的健康、意識以及未來的微觀世界...
    《干擾素的故事》
    • 干擾素的故事The Story of Int...
    《愛因斯坦的辦公室給了誰?》
    • 愛因斯坦的辦公室給了誰? #陳育霖【CASE...
    《第三種猩猩:人類的身世與未來》
    • 第三種猩猩:人類的身世與未來 #王道還【CA...
    《演化、宇宙、人 》
    • 演化、宇宙、人 #侯維恕【CASE說書人】
    《數學好有事》 洪萬生
    • 數學好有事 #洪萬生【CASE說書人】
    《基因》
    • 基因#于宏燦【CASE說書人】
    《番外篇-基因編輯寶寶事件》
    • 基因編輯寶寶事件#王道還#周成功【CASE說書人】
    -----▲來看更多說書影片▲------
    #槍炮病菌與鋼鐵#CASE

Komentáře • 194

  • @NTUCASE
    @NTUCASE  Před 5 lety +55

    王老師二度在說書人節目鄭重推薦經典書目!讀過的朋友可以跟我們一起溫習經典、比較老師與你觀點的異同,還沒讀過的同學可以透過說書人一窺1998年榮獲普立茲獎、人類學經典著作的樣貌。
    小編警告! 此書在學界所引發的爭議,有可能開啟你閱讀一連串相關書單的強大慾望!不可不慎啊!~~~~~~

    • @lin2010z
      @lin2010z Před 4 lety +3

      戴蒙這本書。有兩個很大的缺點,一個是西方中心論。一個是達爾文的物競天擇理論。
      戴萌其實就是把生物學的物競天擇,運用在民族的進化上。
      但是卻無法解釋文明的起源。
      我講的就是蘇美爾文明。蘇美爾文明。蘇美爾文明。
      王教授,你知道我在講什麼嗎?
      臺灣的學術界就是永遠以美國作為真理的來源。可悲,來把它推進去。
      整個西方世界沒有人能夠提出批評?更何況華人世界。更何況臺灣的學術界?

    • @andywang1971
      @andywang1971 Před 4 lety +1

      蘇美爾文明還是美索不達米亞文明體系

    • @user-gp6yz4dc1e
      @user-gp6yz4dc1e Před 4 lety +1

      書中提到人類近親是有三種猩猩,其中一支分化成人類,【人類祖先是否就是猩猩?,個人持保留態度,因為光一個DNA 細胞就是很大的一門學問,這是另一話題】 不過戴蒙的這本書是從已經有直立人開始 說起,人類的 社會進化演繹, 有一點偏向達爾文的 適者生存達爾文的進化論, 不過書中 對很多方面說得很細 至少可以滿足好奇心 觀察到這麼細已經很不錯了,(我只看了1/10,還沒看完,個人對病菌這一標題很有興趣,所以買來看,25年了😢錯過這麼久。

    • @yoshiamita6758
      @yoshiamita6758 Před 4 lety +2

      感覺有人是觀點先行,並未真看過此書,他的書內容的一個重點就是在嘗試解答:為什麼會有西方中心論。戴蒙也沒有淺薄地解釋「民族進化」,所謂「進化」實際是過時的、錯誤的。

    • @user-lq9wh5gs5v
      @user-lq9wh5gs5v Před 3 lety

      @@yoshiamita6758 乐

  • @cola326
    @cola326 Před měsícem +21

    建議主持人多向其他經驗豐富的主持人學習,減少不必要的附和或搶話。Check out the podcast program about the art of communication produced by Stanford Graduate School of Business. 有蠻多時候一段對話的總結也沒抓到重點,讓來賓需要再重述一次。加油,節目很好!

    • @yihsuanpai
      @yihsuanpai Před 28 dny +2

      不能同意更多 我覺得這個主持人一直打斷老師講話的節奏 也沒有說出有意義的東西

  • @AdamAdam-gy9fw
    @AdamAdam-gy9fw Před 5 lety +19

    談話中提到“人類永遠無法從歷史上學到錯誤”真是認同,感謝分享演講,謝謝大家.

  • @freeman0213
    @freeman0213 Před 4 lety +4

    感謝,王老師翻譯很贊

  • @AndrewNiccol
    @AndrewNiccol Před 5 lety +6

    太精彩了!

  • @yclee3601
    @yclee3601 Před 4 lety +9

    節目很用心,受益無窮。

  • @meteorda
    @meteorda Před 4 lety +5

    這本書以前有看過,真的帶給我嶄新的觀點

  • @user-bf9iw2dz1f
    @user-bf9iw2dz1f Před 5 lety +14

    王老師是真的很厲害~(上過課路過)

  • @useryuefei123
    @useryuefei123 Před rokem +4

    这位老师逻辑思维能力和辩证能力不是一般的强呀

  • @user-ls8ux5me9m
    @user-ls8ux5me9m Před 28 dny

    好好聽的ㄧ集,謝謝老師跟製作團隊😊

  • @Yuanchenlight
    @Yuanchenlight Před 16 dny +1

    王老師的聲音真好聽,內容很讚

  • @fupepe6999
    @fupepe6999 Před 5 lety +1

    谢谢王教授!

  • @bupoly185
    @bupoly185 Před 9 dny

    書看了兩次,再聽老師的講解,又有了新的收獲,謝謝老師。

  • @user-gp6yz4dc1e
    @user-gp6yz4dc1e Před rokem

    很喜歡這本書~

  • @KS-vm1xh
    @KS-vm1xh Před 21 dnem +1

    太讚太讚,一次聽完,欲罷不能

  • @garyhuntsr71698
    @garyhuntsr71698 Před 26 dny +2

    ❤ Dr Wong's Commons are absolutely piercing

  • @Will-dr9cf
    @Will-dr9cf Před rokem +1

    老师很博学,讲的很有意思~

  • @liangshi3802
    @liangshi3802 Před 5 lety +5

    正在读这本书,很赞的著作。也很感谢王教授的解说

  • @user-yg4tj4qs7g
    @user-yg4tj4qs7g Před 5 lety

    讚讚

  • @TheWSTEAM
    @TheWSTEAM Před 4 lety +5

    😍王道還教授的評書觀點很受益📖與情景交融,精彩紛呈。

  • @So_beautiful_101
    @So_beautiful_101 Před 26 dny

    講得很清楚耶 太感激了

  • @leoeremitage2635
    @leoeremitage2635 Před 3 lety +12

    看了查理芒格的书单,导致我在youtube搜索这本书的相关内容,制作超级棒的节目!为我打开一扇探究新知识的窗,最后提到的多元化的益处和弊端,与当今世界的趋势变化很契合。

  • @namoamitabha113
    @namoamitabha113 Před rokem +5

    一點都不錯~

  • @NTUCASE
    @NTUCASE  Před 4 lety +44

    【書籤-各段重點】
    1:43 族群衝突的武器:槍砲、病菌與鋼鐵
    13:14 解答的路數:生物地理學
    32:42 不平等的關鍵:農業
    37:18 白人跨海征服美洲的利器:病菌
    48:34 「先馳得點」的意義
    52:46 文字的重要性
    1:06:33「人類史是歷史科學」/多元社會的重要性

    • @user-ye1og8ge3g
      @user-ye1og8ge3g Před 2 lety +1

      可以在影片裡面做成大綱嗎?
      在影片說明欄打上時間標記就可以了

    • @kueichenglee7583
      @kueichenglee7583 Před 6 měsíci

      謝謝

    • @syang1116
      @syang1116 Před měsícem

      只是堆積不能促成進步

  • @user-dc7ox1cx1f
    @user-dc7ox1cx1f Před 3 lety

    棒棒

  • @user-co2fu5ui2x
    @user-co2fu5ui2x Před měsícem +3

    這書10年前看了不止一次

    • @user-jf4of8ty1f
      @user-jf4of8ty1f Před 27 dny

      這是1本爛書就是講環境決定論,錯!,種族決定論才對

  • @gregorypeace6162
    @gregorypeace6162 Před 4 lety +1

    1.「能說,就能記」,西漢揚雄的著作 "方言" 就是在這樣的概念之下寫出來的吧!
    2.中文的 "單音節" 使得 "同音異義字" 大量出現,於是若干個字組成的 "詞" 就應運而生,在表達的過程中取代了字。詞彙的充足與否,對造句以及表達的能力又有決定性的影響。

  • @leohuang990
    @leohuang990 Před 6 dny

    引人深思的討論。我喜歡王教授討論文字的重要性以及強調生物地理決定論不同於環境/生物決定論。我原以為影片會著重在該書的論證結構,不過這討論別有風味。CASE 說書人有打算討論《國家為什麼會失敗》嗎 😄?

  • @tonygj94ek
    @tonygj94ek Před 4 lety +11

    這節目做得真的很好,主持人非常風趣講話具有邏輯

    • @kitajava
      @kitajava Před měsícem

      主講人啦
      年輕的才算主持人
      想說主持人說話比例那麼少要怎麼表現風趣

    • @718507
      @718507 Před 19 dny +1

      主持人太多沒必要的插話了

  • @dear69jy
    @dear69jy Před 21 dnem

    這本是好書,十幾年前看到好驚艷!

  • @user-gp6yz4dc1e
    @user-gp6yz4dc1e Před 4 lety +6

    跟2020年好像。歷史是會不斷重演的~,區區一個小到要用顯微鏡來看的病毒就讓地球打個大噴嚏…人類實在渺小,很想看看這本書。

  • @user-il4ly4iv2t
    @user-il4ly4iv2t Před 4 lety +10

    王老师,你翻译得非常好👍,非常感谢您🙏,我把贾德戴蒙的书能买到的都看了,真的非常不错,开阔视野,也让我更正确的看待人生

    • @lidialee1289
      @lidialee1289 Před 4 lety

      在大陸可以買到他翻譯的嗎

    • @dwyang2307
      @dwyang2307 Před 3 lety

      请问你在哪里买到他的翻译的书? 谢谢🙏

    • @davidchen9242
      @davidchen9242 Před měsícem

      @@lidialee1289上海譯文出版社 ,在zlibrary可以下載。

  • @kueichenglee7583
    @kueichenglee7583 Před 6 měsíci

    太有趣
    59:56

  • @StanleyLee01
    @StanleyLee01 Před 11 dny

    非常好的視頻

  • @luluhe4155
    @luluhe4155 Před rokem +1

    谢谢🙏老师,脑洞大开,🎉❤感恩😢

  • @user-ts2zw1wl7k
    @user-ts2zw1wl7k Před 3 lety

    讚喔 因為找猩猩人的資訊
    連結到這裏
    訂閱起來

  • @history12602
    @history12602 Před 2 měsíci

    老师博学多识,说话的声音语气又像我以前的导师,感觉好亲切

  • @user-uv7yg1fk7x
    @user-uv7yg1fk7x Před 3 lety +1

    安萬特獎的書都是不錯的。

  • @manyes7577
    @manyes7577 Před měsícem

    太浪漫了 獵豹的愛情長跑

  • @toh81390
    @toh81390 Před 4 lety +5

    非常喜歡這本書 ,對於生物地理 「先馳得點」有一些不同的看法
    對於各地域的文明發展,除了物種分布的差異帶來的影響,還有一點是不同地域的人開始發展的時間點應該也有影響,起跑的時間並不相同。人類從非洲出走中東,東亞最後到美洲造成定居下來發展農業的時間也有落差。黃河流域也有自己馴化的農作物,只是當小麥傳入後小麥變成了主食,其他自行馴化的植物只能當雜糧因為比不上更早開始馴化的小麥。但是原生種的小麥真的有比較厲害嗎?還是因為他比較早開始馴化,單倍體小麥 雙倍體小麥 四倍體小麥一路培養下來成為比較優良的熱量來源。美洲沒有小麥傳入也可以發展出玉米 馬鈴薯這樣優良的農作物,至今仍佔有重要地位。動物也是類似,不用一萬年人類可以把狼馴化成可愛的吉娃娃,再給美洲5000年的時間草尼馬也有可能變成可以載人或耕地的家畜。
    1.在成功馴化的物種多半是因為比較早開始馴化而非完全靠物種本身的先天條件決定。
    2.在歐亞大陸相同功能的物種多半只會馴化一種並且傳播出去阻止或減緩了其他類似物種的馴化。
    一些淺見

    • @bensonhuang6166
      @bensonhuang6166 Před 3 lety +2

      這樣說起來會不會就和影片中提到的斑馬有所衝突了呢,畢竟人類起源最早不就在非洲嗎?

  • @i58540041
    @i58540041 Před 3 lety +2

    好難想像~~這些有關係.....
    #文字 #可馴化 #麥子 >>>群聚

  • @CasinoBaccaratKingmaker
    @CasinoBaccaratKingmaker Před měsícem

    Salute ❤

  • @user-oo2bs3md2k
    @user-oo2bs3md2k Před 11 dny

    Reflection flashback flashforward

  • @user-gg5sj3qg3d
    @user-gg5sj3qg3d Před 9 měsíci

    这是一本好书

  • @siweima6910
    @siweima6910 Před 5 lety +3

    这节目做的太屌了

  • @user-sl2eb2ck4c
    @user-sl2eb2ck4c Před 2 lety

    這個錄影的地方空間感不錯,只是聲音總有殘響,有點干擾,能否裝地毯?

  • @vincentw4483
    @vincentw4483 Před měsícem +3

    沒想到白狼也這麼博學!

  • @doge7562
    @doge7562 Před 23 dny

    人過上農業的生活,不一定是因為覺醒突然選擇了過上農業的生活,我覺得更有可能的原因是因為環境的資源可能不再適合生存了,原因可能是當時氣候發生的一些改變,也有可能人族的總體數量上升導致獵物數量急遽減少之類的。導致了人為了生存,不得不去作出一些改變。

  • @koutlapoert7910
    @koutlapoert7910 Před rokem +5

    1:03:01 文字只被發明一次, 我很懷疑, 馬雅的象形文字不可能是從中東來的。
    事實上 象形文字更接近原始的思考方式, 就是自然界看到的生物。
    印度音韻學傳進來, 這也有問題, 中國春秋戰國 那些書本用到的文字已經相當複雜。
    從象形文字到表音的發展模式並不難。
    象-->像, 這種表音文字發展會很難嗎? 人+象 兩個象形文字 拼成一個表音文字。
    1:05:42 中文是記錄聲音, 我也懷疑。 中國的官方語言一直在變(每個朝代), 但是文字卻沒變, 一個中文字會記錄很多聲音嗎?
    再來 中文是記錄聲音,那會變成 馬殺雞, 馬拉松 這種奇怪名詞出來才對。
    ===>事實上就是 象形文字才能使中國保持統一, 而拼音文字造成歐洲無法統一。
    聽過筆談嗎?

    • @doge7562
      @doge7562 Před 23 dny

      完全認同
      說文字系統只被發明過一次
      我很懷疑寫出這個論點的作者是不是根本就是西方本位思想
      根本不理會其他的語言系統
      不只各個朝代,光是在今天華語圈內許多的語言幾乎都還是共用一套文字,並且有屬於自己的念法,閩南語、粵語以及普通話就是一個例子了。
      甚至連文法不一樣的日語都是用漢字
      我認為講者把形聲字當成是漢字的全部了
      確實形聲字占了很大的比例
      但是形聲字並不是漢字的全部

  • @kueichenglee7583
    @kueichenglee7583 Před 6 měsíci +1

    太有趣
    53:48

  • @wenshuo
    @wenshuo Před měsícem

    先驰得点的英文原文是什么?谢谢

  • @user-dz9lx1uu8w
    @user-dz9lx1uu8w Před rokem +1

    奥深いはなしということは察せた!🧐🧐🧐

  • @ellsatseng6408
    @ellsatseng6408 Před 4 lety +13

    因為去年爆發至今的COVID -19而讓我想到這一本書,不知道能否得到另一種答案。

    • @lin2010z
      @lin2010z Před 4 lety

      Ellsa Tseng 剛好批判了書中隱含的歐洲中心論。新冠病毒後,國際秩序世界格局會完全改變。

    • @jyc210
      @jyc210 Před 3 lety +2

      裡面有講到牲畜跟人的互動模式,越親密越容易跨物種(如同武漢肺炎跟SARS),先進大國一定得有畜牧+人口密度大,間接導致致命病毒多,這也進一步產生侵略其他文明的有力武器(如美國人拿天花毯子給印地安人、西班牙人入侵阿茲特克帝國帶入天花),另外歐洲黑死病也是藉由絲路從中國傳至歐洲

  • @user-ls8ux5me9m
    @user-ls8ux5me9m Před 28 dny

    53:05 文字的重要性

  • @negirayu2702
    @negirayu2702 Před 4 lety +2

    关于1:05:24 王教授称中文为表音文字我不太理解,按照说法应该是双表才对呀?为什么这么斩钉截铁的说是表音文字呢?不知道是否有人可以解答,谢谢!!

    • @user-kg6ly6yv2g
      @user-kg6ly6yv2g Před 4 lety +3

      這也只是他一家之言,個人認為漢字絕稱不上是表音文字,日本、韓國、越南也都用漢字,發音千差萬別,就連漢語中的方言發音也差異很大但寫出來大家都能看懂,怎麼能說是表音文字呢?這一點完全不讚同。

    • @negirayu2702
      @negirayu2702 Před 4 lety

      @@user-kg6ly6yv2g 谢谢您的回复!

    • @ems5301
      @ems5301 Před 4 lety +2

      聽完教授說,理解的是"不僅表意,還有表音",而形聲字佔多數...

    • @jianhuiduan3532
      @jianhuiduan3532 Před 4 lety +2

      @@ems5301 其实有一个点比较对,看文字的发明的目的,是用来记录声音的那么就是表音文字。但是我们通过科学研究推断出的汉字的演化是从象形文字开始,出发点是用来记形而不是记音,所以我个人也认为教授的说法有失偏颇。

    • @ems5301
      @ems5301 Před 4 lety +1

      @@jianhuiduan3532 教授前面講受佛教傳入有音韻書紀錄語音,切入【角度】不是“最初”文字發明方法(象形,其實甲骨文有數字已經有抽象符號,也不能說一定只表形),文字是“連續”被創造出的,用“歸納法”看就是形聲字佔多數,就是表音最多,才說不要忽略中文是表音文字(其實他也有說表形音意都有)。

  • @14zz
    @14zz Před 8 měsíci

    👍👍👍🙏🙏🙏

  • @user-jm8ys4zc2c
    @user-jm8ys4zc2c Před 3 lety

    稻谷需要脱壳才能食用

  • @biornobiordo508
    @biornobiordo508 Před měsícem

    最早的債務(欠條)是國家欠農民一捆稻作,證據在石板上的楔形文字。

  • @yimingzeng3811
    @yimingzeng3811 Před 6 dny

    冲!

  • @jyellowstone7735
    @jyellowstone7735 Před měsícem +1

    不是‘’古代”的土耳其人驯化野生小麦! 是一万多年前生活在西亚(包括现在土耳其)的先民开始驯化野生小麦!

  • @zhimingchen9751
    @zhimingchen9751 Před měsícem

    台灣各族群 ~ 新幾內亞各族群 ~ 人類學研究

  • @kueichenglee7583
    @kueichenglee7583 Před 6 měsíci

    太有趣
    55:32

  • @rickyang3540
    @rickyang3540 Před měsícem

    回歸到所謂的永續生活 對象是誰? 人類還是地球其他生物

  • @cryptictoilettwo3696
    @cryptictoilettwo3696 Před 29 dny +2

    只是作者個人信念,所以不太應同!

  • @limalan3117
    @limalan3117 Před měsícem +2

    中國近幾年也在加緊輸出病毒

  • @doge7562
    @doge7562 Před 23 dny

    1:05:48
    說文字系統只被發明過一次
    我很懷疑寫出這個論點的作者是不是根本就是西方本位思想
    根本不理會其他的語言系統
    不只各個朝代,光是在今天華語圈內許多的語言幾乎都還是共用一套文字,並且有屬於自己的念法,閩南語、粵語以及普通話就是一個例子了。
    甚至連文法不一樣的日語都是用漢字
    我認為講者把形聲字當成是漢字的全部了
    確實形聲字占了很大的比例
    但是形聲字並不是漢字的全部

  • @user-jr7fz9we7i
    @user-jr7fz9we7i Před 4 lety +21

    主持人沒先看過書.提問時懵懵懂懂

    • @JHH.Hikaru
      @JHH.Hikaru Před 2 lety +11

      主持人是假裝不懂,用問答的方式提升王老師內容的精采度,主持人問的問題都很切要,沒做足功課的話是不可能問得這麼精準的

    • @user-jr7fz9we7i
      @user-jr7fz9we7i Před 2 lety +2

      @@JHH.Hikaru 好,我受教

    • @JHH.Hikaru
      @JHH.Hikaru Před 2 lety +5

      @@user-jr7fz9we7i 看到你的回應,我才發現自己回得太直,一些禮貌沒有注意到,你的態度才是讓我受教了,謝謝你 : )

  • @metatronangelo
    @metatronangelo Před 13 dny

    人有鏡子之後才能夠開始思考自己的容貌

  • @user-hl2re9cx9l
    @user-hl2re9cx9l Před měsícem

    病菌是人與人的連結嗎

  • @fujmura
    @fujmura Před 28 dny

    而哪怕達爾文再怎麼理性決定婚姻,婚後卻是個愛跟老婆(他表姐)撒嬌,成天要對方唸信、說故事才睡得著的妻寶。

  • @as850519
    @as850519 Před 26 dny +2

    年輕的主持人⋯⋯⋯加油吧

    • @a10511
      @a10511 Před 24 dny

      希望下次能看到你去主持⋯⋯加油吧

  • @zhimingchen9751
    @zhimingchen9751 Před měsícem

    Sars & covid19 ....

  • @user-sl2eb2ck4c
    @user-sl2eb2ck4c Před 2 lety

    定居才能分工、才能發展人文思想
    這觀點我不是很苟同,我認為即時
    人數少的游牧民族一樣會有分工、
    一樣有發展出人文思想!只是也許
    沒能構築出複雜定置的長期建築物罷了

    • @user-sl2eb2ck4c
      @user-sl2eb2ck4c Před 2 lety

      @@user-pz3kr3fb1u 與我何干?

    • @user-oh3ef8tq6e
      @user-oh3ef8tq6e Před měsícem

      人數少的地方連糧食都快吃不飽了哪有時間去產出跟食物不相關的

  • @guguzhang4239
    @guguzhang4239 Před rokem

    新几内亚太危险了,我们都不敢出门。

  • @user-qf2fm4js1z
    @user-qf2fm4js1z Před 22 dny +1

    翻譯本讀起來很通暢。但這個視頻講得很不好,書中好多精彩的重點都沒提到,這本書的邏輯很嚴謹,但是主持人及來賓講不出那個嚴謹

  • @weixhunkao6436
    @weixhunkao6436 Před 3 lety +1

    為甚麼在美洲原住民身上的疾病沒有傳給歐洲白人?

    • @Joe_1U
      @Joe_1U Před 3 lety

      因为美洲原住民血统干净,没有疾病

    • @clisp1809
      @clisp1809 Před 3 lety

      疾病是动物传染给人,美洲动物种类远没有欧亚大陆多。而且西班牙当时医疗条件也比原住民好太多

    • @user-be8sj3dq8e
      @user-be8sj3dq8e Před rokem +1

      有啊 梅毒

  • @syang1116
    @syang1116 Před měsícem

    17世紀歐洲人來到台灣好像沒有發生西班牙人到美洲的現象~~~

    • @yodahuang3927
      @yodahuang3927 Před 24 dny +1

      美洲當時是徹底與外界隔離,病毒庫有限。而台灣無論是漢族或原住民,也早和周邊的中國日本甚至西方南洋有交流貿易,要染病也早流行過了

  • @user-jo5tl8qw6i
    @user-jo5tl8qw6i Před rokem +4

    可以把主持人的[嗯哼嗯哼嗯哼嗯哼~~~~]去掉嗎!

  • @Mike-ml6le
    @Mike-ml6le Před 3 lety +38

    獵豹時速達到110公里不是胡扯呀,它是一個速度計量,不等於是說要獵豹真正跑一小時

    • @hongminglu8954
      @hongminglu8954 Před měsícem +12

      时速110公里有什么问题?他如果说猎豹一小时能跑110公里,那是表达有问题。

    • @chenggu3236
      @chenggu3236 Před 28 dny

      猎豹只能保持最高速几秒钟

    • @goany4578
      @goany4578 Před 25 dny

      那老頭射精一次好稱幾億隻蝌蚪,也是假的!

    • @yodahuang3927
      @yodahuang3927 Před 24 dny +4

      ​@@hongminglu8954問題就是教授錯把時速一百公里解讀為跑一百公里

    • @YusungTu
      @YusungTu Před 24 dny

      ​@@yodahuang3927不知道是他自己搞錯,還是以為別人會搞錯😂

  • @user-mi2ly2bf5h
    @user-mi2ly2bf5h Před 24 dny +2

    看完全部视频,这不是说书,大部分不是谈论这本书的内容。而是讲自己的见解。

  • @bluefairy9683
    @bluefairy9683 Před 19 dny

    特别好的节目 谢谢 可惜对谈对象水平太差无法接住演讲者的思想精华要点

  • @m7pothead762
    @m7pothead762 Před 29 dny +1

    主持人聽起來對這本書沒有很深的理解,都是靠老師一個人來自我引導該怎麼解說....

  • @momo-pv4ns
    @momo-pv4ns Před 27 dny

    我不赞同王先生说中国汉字不是表义而是表音文字的观点。即使90%左右的汉字是形声字,但是也是既有形符(表意义范畴)又有声符,而且声符大都是不准确的,从古至今因为种种原因并不能准确表音,比如江河海;有些声符既表义又表声。很多声符不能表示声调,还有的声符已经完全丧失了表音功能,有专家统计现在汉字里声符有效表音只占39%,所以我觉得您说汉字是表音文字的观点是错误的。

  • @ycaShen
    @ycaShen Před měsícem

    說四大古文明,瑪雅文明也發展得挺好的吧?大航海時代還存在的印加、阿茲提克帝國也有一定成就了。只是新大陸上的原生文明,和目前存世的主流文明後裔連接點和影響力太少,在歐洲人懂得去研究珍惜這些文化之前他們就消亡了。
    在大航海時代的歐洲人看來,美洲的文明可能不進步也不值得學習,和古早歐洲人覺得埃及很厲害不同的態度。因此同樣是斷絕傳承的文明古國,美洲的文明沒有和埃及相提並論。
    看來除了生物地理這個條件之外,文明發展還需要比活得久、給其他人的印象要夠深刻。

    • @yodahuang3927
      @yodahuang3927 Před 24 dny

      所以書的論點就是在問,為什麼有能力擴張到美洲的是歐洲文明,而不是阿茲特克人越過大洋拜訪北京東京巴塞隆納

    • @ycaShen
      @ycaShen Před 24 dny

      @@yodahuang3927
      嗯,沒有動機?
      歐洲人是因為被阿拉伯人斷掉通往遠東的陸路交易通道,才想要從海上去找印度,找東方國家。美洲的文明沒有跟歐洲或亞洲交流,所以不會去找他們認知中不存在的東西?

    • @yodahuang3927
      @yodahuang3927 Před 24 dny

      你那頂多只能解釋航海科技。
      但當時美洲那個發展狀況,我想和歐州甚至東亞文明的落差已經不能用有沒有動機來解釋。
      今天也不單指遠洋航運一項來評比(否則大洋洲民族的航海能力更不可思議),而是綜合對比下當時的美洲文明就是和歐亞文化圈已經有巨大的科技落差(一邊拿石器一邊用火炮鋼劍,至於文化宗教藝術那種無法具象的就不提了)
      如果西班牙入侵沒一次打垮阿茲克特,或許他們還能在(被)發現新世界後急起直追,只可惜歷史沒有如果

    • @where8113
      @where8113 Před 13 dny

      @@yodahuang3927 歐洲人野蠻又窮阿,為什麼維京人會遠離家園去劫掠呢,美洲人要說的話過得挺好,幹嘛想去遠渡重洋

    • @where8113
      @where8113 Před 13 dny

      @@yodahuang3927 完全不認同這本書所謂的文明或者發展先進的觀點,你如果認為石器就是比鋼鐵落後那只是單純歧視罷了,人家不用也許是因為根本沒必要,用石頭可以殺人為啥要用土槍,人類的科技只用戰爭代表,然後一定要比誰殺死人多效率高才"先進",何等狹隘,這個世界要變成我不吃你你就要吃我的話,那就是原始畜生競爭,當代文明也不會出現,冷戰時候蘇聯跟美國就讓世界毀滅了,恰恰你不提的文化宗教藝術才是人類文明的維持核心,多數人沒想過的是阿茲克特根本沒想過跟西班牙人競爭,而野蠻人與強盜到陌生人家第一個想的就是劫掠與攻佔,某種程度上文明程度高下立判。

  • @user-ql1jq6ln8n
    @user-ql1jq6ln8n Před 2 lety

  • @FK1090909
    @FK1090909 Před 11 měsíci

    开个脑洞,除了变异。这几年的新冠会否是未来人类坐上了时光机来我们这边呢?

  • @notagain3001
    @notagain3001 Před 21 dnem

    第一次聽到有人這樣解釋時速…..傻眼🙄

  • @vincent31407
    @vincent31407 Před měsícem

    主持人有點烏龜脖了,要小心

  • @hsunhung
    @hsunhung Před 6 měsíci

    聽君一席話 勝讀十年書

  • @lionheart619
    @lionheart619 Před 5 dny

    采访的年轻人拉低了水准

  • @user-jf4of8ty1f
    @user-jf4of8ty1f Před rokem +1

    這是1本爛書就是講環境決定論,錯!,種族決定論才對

    • @DI-HUA
      @DI-HUA Před 3 měsíci +1

      你把歐洲人丟掉非洲就能發展的如此好嗎

    • @user-jf4of8ty1f
      @user-jf4of8ty1f Před 3 měsíci

      @@DI-HUA the write people must be many enough in order to establish a nation,South Aferica was a good example.

    • @user-jf4of8ty1f
      @user-jf4of8ty1f Před 3 měsíci

      @@DI-HUA this is a bad book written by left party. Environmental determinism is wrong,racial determinism is correct,爛書不用讀,要讀過才能評判,那你永遠都讀不完,Environmental determinism漏洞破綻太多,運用logic analysis就知影,

    • @user-jf4of8ty1f
      @user-jf4of8ty1f Před 3 měsíci

      @@DI-HUA 南非白人貧民窟也窮,but打掃乾淨整齊,沒有1般colour race貧民窟的髒亂,1句話,人祌优劣,決定1切」

    • @where8113
      @where8113 Před 13 dny

      這是一本吸睛標題黨的爛書

  • @where8113
    @where8113 Před 13 dny +1

    討論既定歷史現象,有點像是看成功學的傳記,用倖存者偏差分析,這本書的問題很明顯,人類學社會學議題某種程度上就很類似相對於科學的心理學,然後用環境學包裝裡面赤裸裸的種族優越論。

  • @khchong8541
    @khchong8541 Před 4 lety

    老师,地壳念di qiao 不是 di ke

  • @khchong8541
    @khchong8541 Před 4 lety

    冲突一词两个字都是第一声,为什么把突字念第二声。好奇怪。大约是第10分钟你听听。

    • @wangchance
      @wangchance Před 4 lety +5

      在台灣突字發第二聲

    • @khchong8541
      @khchong8541 Před 4 lety

      @@wangchance哦,是吗?

    • @khchong8541
      @khchong8541 Před 3 lety

      @@wangchance 那我怎么努力纠正都是徒然了,对吗?

    • @qpalzm961106
      @qpalzm961106 Před 2 lety +2

      @@khchong8541 像是品「質」,中國念第四聲,我們台灣會唸二聲,不用糾正,就是用法不同罷了。

    • @khchong8541
      @khchong8541 Před 2 lety

      @@qpalzm961106 了解。我们在马来西亚,有点无所适从。

  • @user-qf2fm4js1z
    @user-qf2fm4js1z Před 22 dny

    作者不理解中華文化人性本善的道德信仰與王道教化的天命, 探索深度仍有不足, 落入唯物論及弱肉強食的獸性論

    • @where8113
      @where8113 Před 13 dny

      連大陸人都不理解傳統文化了,要不然當初也不會信了土共,唯物獸性論確實可以讓他們無下限跟他們口中的入侵者與帝國主義競爭吧,可惜了,中庸之道飄忽不定。

  • @user-lx3qj4ew6g
    @user-lx3qj4ew6g Před 3 lety +6

    主持人發音口齒不清,
    常識判斷明顯不足,理解能力程度過低遲鈍,
    態度輕浮,老氣橫秋
    胡亂插嘴,造成聽者不必要的干擾

  • @zyxcici
    @zyxcici Před 22 dny

    OK 这个口头禅 NOT GOOD

  • @zhizunbao333
    @zhizunbao333 Před 3 lety +3

    一本这么精彩的书讲成这样?!我真是服了这位主持人和台大教授,口语表述能力实在是太差了。至少你要先把原作者的观点简要概括清晰: 怎样从欧亚大陆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带来农业畜牧业的优势,导致最后文明发展的优势 枪炮 病菌 钢铁怎样征服其他大陆的。去隔壁看看柴知道怎么说书的?
    再提一些自己更深层次的见解或者不同原作者的观点。
    一个访谈是不是应该这样的逻辑?
    我听过台大历史系吕世浩讲秦始皇和史记就讲的好精彩。

    • @guguzhang4239
      @guguzhang4239 Před rokem

      确实没说好

    • @where8113
      @where8113 Před 13 dny

      精彩的書? 這本書就是鬼扯,東拉西扯強詞奪理,用倖存者偏差畫把射箭,拿一堆東西證明偏頗的觀點,核心就是嚴重種族主義被包裝在環境觀點下

  • @user-nj2xc5sq1o
    @user-nj2xc5sq1o Před 4 lety +1

    王道還,中文是表意文字啦,你不信就看一下這句話有多少個字是形聲。一副傲慢的樣子,說一堆沒有邏輯的專用名詞,是典型的食古不化的老頑固。

  • @lin2010z
    @lin2010z Před 4 lety +1

    這本書多年前我看過好多遍好多遍。比那公視主持人強太多了。
    槍砲一書的优缺點。优点: 馬匹與細菌的重要性不只在西班牙皮薩羅征服印加帝國適用。中國也有很多例子。:1馬🐎匹在古代社會的確重要,不衹是書中西班牙對印第安人。中國最近1000年,宋朝以後因為騎兵的原因(農民不如騎兵)被外族入侵兩次,一次元朝,一次清朝都損失慘重。使得中國失去霸主地位。還包括蒙古能稱霸歐亞天下摧毁各大文明。2病菌大瘟疫鼠疫跟旱災讓清兵能夠入關。最後北京城大戰明朝士兵瘟疫死亡很多,但是清兵卻無損失。明朝崇禎的滅亡,讓中國沉淪三百多年。清朝入關之後,「沿海遷界」強迫沿海居民撤離海邊。明朝與東南亞的貿易,斷絕300多年。
    缺點:1無法解釋中國。尤其是文化傳統。法律制度。比方說《大秦帝國》戲中「商鞅變法」。法家學派(商鞅李悝申不害)以一人之力居然改變整個中國大地。不是地理因素可以解釋。再比如中醫。中醫各種概念經脈穴竅針灸不是西方近代醫學那一套可以解釋。恐怕作者衹是生理學者不通中文,回家再多念點中文書,再研究一下中醫吧。
    2無法解釋日本。
    3亞特蘭提斯。金字塔。這本書歷史的依據是現代的歷史學。無形中否定了一些真正的古代歷史。例如亞特蘭蒂斯。請可以參見神奇的著作「與神對話」一書。金字塔這些建築也不是現在的考古學可以解釋。可以看看網絡上的很多視頻。大陸的年輕一代youtuber像老高与小茉就指出金字塔是最明顯就在我們面前但無法解釋的東西。
    病菌新例子:新冠病毒。預料將動搖西方整個霸權。改變整個國際秩序世界格局。讓「非西方世界」全面崛起。當然最主要最重要就是「中國崛起」。新冠病毒這方面中國的表現也是較美國優秀太多。現在5/15中國大陸死亡4千多人,美國已經死了8萬六千人。中國崛起才能讓世界真正充滿和平富裕。西方的崛起過程中帶來了太多的戰爭殺戮死亡 ,以及種族滅絕。也沒有給地球上大多數非西方人帶來富裕。而對於這一點這本書也毫不檢討。檢討他們西方人西方文明的錯誤及過失。

    • @partyparty3619
      @partyparty3619 Před 4 lety +2

      哈哈哈哈

    • @zhizunbao333
      @zhizunbao333 Před 3 lety +1

      ​@@partyparty3619 这人是你们台湾人吧 怎么帮中共宣传洗脑?

    • @kenn7050
      @kenn7050 Před rokem +1

      裡面摻雜簡體字,高機率是中國人。 然後還提到中國武漢肺炎死4000多人,能相信中國政府數據就知道思考能力到底哪裡…

    • @where8113
      @where8113 Před 13 dny

      @@zhizunbao333 台灣好處就是啥怪人都有,除非你認為中共等於中國

    • @where8113
      @where8113 Před 13 dny

      文末提中國崛起? 中國有經濟是有飯吃是因為半"開放"市場養套殺偷技術,提近代史中國共產黨在全面執政才不到半個世紀的歷史上幾十年就搞死幾千萬人了,搞出疫情叫做和平富裕...?!
      (搖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