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结果揭晓

Sdílet
Vložit
  • čas přidán 10. 09. 2024
  • 今天(3月22日)上午,国家文物局在京正式揭晓“202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接下来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这些项目的重大发现。
    如何让我们更好地认识历史文化风貌,作为年代最早的“山东沂水跋山遗址群”是对以山东省沂水县跋山遗址为中心的80余处旧石器时代遗存的总称。其发现和研究已初步构建起沂河上游区域距今10~1万年的考古文化序列。
    时间来到距今7000年前后的“福建平潭壳丘头遗址群”,位于福建平潭岛,全面揭露中国东南沿海地区7000年以来的史前聚落形态及其变化发展规律,为探讨东南沿海地区史前文化的发展、传承、交流、互动以及其代表的南岛语族早期人群的起源和迁徙提供了直接材料。
    “安徽郎溪磨盘山遗”址是长江中下游地区少有的连续时间近4000年的中心性聚落,同时这处遗址是皖南地区迄今发现和发掘的唯一一处先秦时期保存较为完好、文化谱系明确的代表性遗址,对于探究该地区以及整个长江下游史前社会复杂化、文明化进程具有重要价值。
    在十大入选项目中,距今约5900~4200年的“湖北荆门屈家岭遗址”是以屈家岭为核心,包括殷家岭、钟家岭等10余处地点为一体的新石器时代大型遗址。新进发现的水利系统集抗旱与调蓄、生活用水和农业灌溉等多种功能于一体,标志着史前先民的治水理念,实现了从适应自然到改造自然的跨越。
    河南省在此次评选中入围两个项目,“河南永城王庄遗址”揭露了一处大汶口文化墓地,随葬品十分丰富玉器、石器、鼓脚器等等文化面貌复杂,具有鲜明的地方风格。另一处入选项目为“河南郑州商都书院街墓地”,墓地位于郑州商都内城东南,由兆沟、通道、墓葬、祭祀遗存等组成,是一处结构与功能明确,具有整体系统性的商代白家庄期高等级贵族墓地。
    此次入选项目中,一处殷商时期的重要发现“陕西清涧寨沟遗址”给大家带来更多史前文明的新认识,寨沟遗址位于陕西省榆林清涧县解家沟镇寨沟村,地处陕北黄土高原腹心,总面积约300万平方米,其规模巨大、遗存丰富、要素齐全是近年来商代方国考古的重大突破,为几十年来黄土丘陵地区不断出土的铜器群找到了明确的考古背景。
    “甘肃礼县四角坪遗址”在参加了两届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后终于入选,四角坪遗址位于甘肃省礼县县城东北2.5千米处的四格子山顶部,是首次发现的规模宏大、格局规整的秦代大型建筑群,是继宗庙建筑、畤祭建筑之外的又一种秦祭祀建筑形式。四角坪遗址
    是国家祭祀变革与中国大一统历史进程的物化载体,体现了中国古代统一国家形成初期的风格和气魄。
    入选项目中,唯一一处瓷窑址是“山西霍州陈村瓷窑址”,窑址大部分被村舍叠压,散点式发掘8个地点,发掘面积共计600平方米,缀合起陈村窑业发展历史、分布演变规律,第一次从考古学上厘清了宋、金、元、明和清时期的产品面貌和技术特点,建立起了霍州窑业历史分期标尺,展现出霍州窑全新的窑业面貌。
    作为近年来最重大的水下考古大发现,“南海西北陆坡一号、二号沉船遗址”的入选毫无悬念。“南海西北陆坡一号、二号沉船遗址”发现于2022年10月,位于海南岛与西沙群岛之间的南海海底,西北距离三亚约150公里,遗址水深约1500米。根据国家文物局的统筹部署和工作安排,2023年,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联合对两处沉船遗址进行了深海考古调查。通过器型、装饰、纹样等对比分析,一号沉船遗址其年代为明正德年间,二号沉船遗址其年代为明弘治年间,“南海西北陆坡一号、二号沉船遗址”保存相对完好、文物数量巨大,对阐释我国海洋文明特质、推动文明比较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Komentáře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