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拜嘉義!尊重他國文化,人生首次拜神在台灣!人可以無宗教,但不能沒有信仰

Sdílet
Vložit
  • čas přidán 4. 01. 2024
  • 大家好,我是曼谷貓。
    嘉義的最後一站,體驗人生第一次拜神。
    ▼E-mail(您可將問題或聯絡方式發送到此郵箱)
    bangkoklabo@gmail.com
    ▼Twitter
    【曼谷猫】 / mangumao03​
    ▼油管主站
    czcams.com/channels/8dG.html...
    ▼日本語チャンネル
    / @user-ri9co8lz6k
    ▼微信公众号
    @曼谷实验室【bkklab】
    ▼中文网站
    bangkoklabo.com/​
    ▼日本語ブログ
    bangkokchinese.wordpress.com/
    #民雄鵝肉 #嘉義 #台灣寺廟 #拜神 #保生大帝廟 #宗教信仰

Komentáře • 39

  • @roktzzt3866
    @roktzzt3866 Před 5 měsíci +10

    廟廟 拜拜 真的是台灣人日常

  • @weii0508
    @weii0508 Před 5 měsíci +10

    對於初次接觸道教信仰的人來說,真的是很棒的「進廟拜拜」習俗介紹,可以引導人們接近信仰。
    謝謝曼谷貓!

  • @artchen
    @artchen Před 5 měsíci +9

    07:06跨門檻、別忘了先洗手才拿香(廟宇通常有洗手台)。
    09:06農曆年前點光明燈如該年犯沖得去消災。
    09:15神桌前不是有寫著福德正神、土地公是也。
    阿隆不愧在地人熱情熱心、給讚❤

  • @kokia100
    @kokia100 Před 5 měsíci +9

    好熟悉的地方,以前唸書在民雄住過一段時間,看到鵝肉跟保生大帝廟很懷念。
    民雄另外還有很有名的大士爺廟,有機會也推薦去拜拜。
    面對保生大帝主神左邊的神明看起來是土地公,看畫面前面神桌有看到福德二字,應該是福德正神(土地公)。

  • @Yu_2030
    @Yu_2030 Před 5 měsíci +3

    吹香那瞬間 我隔著螢幕也想阻止😂

  • @DeRong_Hong
    @DeRong_Hong Před 5 měsíci +8

    2:27 這種作法算是鹹水鵝沒錯,台灣另外還有一種"燻茶鵝"也是蠻特別的,用茶葉去燻出來的,肉質甜美,煙燻味不重(個人不喜歡煙燻味,但燻茶鵝我OK😂),有機會可以嘗試一下。
    5:22 除了說姓名、出生年月日之外,也會說地址(後面天公爐的時候有提到),畢竟同名同姓同生日的人可能有,還住同一個地方的可能性應該就很低了🤣,但個人認為講身分證字號最唯一,只是不知道神明有沒有連線戶政事務所🤔
    6:33 算是台灣這邊點香方式的民俗禁忌吧,不確定中國大陸有沒有,台灣這邊的說法是絕對不能用嘴巴吹,可以用手搧或用甩的(但從小看如果用甩的,通常因為風太大,火會越甩越大😆),因為用嘴巴吹,那個香就沾染了人氣,因為香是要傳遞到天界的,人氣太重太汙濁,沾染之後就傳遞不上去天界了(另一種說法是人氣相對天界來說是污濁的,把汙濁的氣送上去給神明是不好的)。之前看泰國娘娘說,泰國那邊點香的習俗是不能用甩的,因為會把好運氣甩掉,所以只能用手搧。
    7:10 玉皇大帝算是道教對於天空崇拜信仰的一種人格化,大約成形於唐宋,相當於儒教的昊天上帝。台灣民間信仰裡,設這個天公爐主要就是拜天,但不設神像,直接對天空祭拜,禱詞對象會稱"天公"、"天公祖"、"天公伯",如果神壇是設在室內的,通常會用手寫一個牌位,但也有少數會立神像,在台灣比較少見。
    7:37 無論是前面說廟門的左進右出(我從廟的方向講的,若是以人對著廟的方向來講的話,就是人的右邊進左邊出),還是這裡的左手插香,反映的都是漢人傳統的以左為尊的概念。廟的左邊廟門叫做龍邊,廟的右邊廟門叫做虎邊,龍進虎出;左手插香的說法是,左陽右陰,左手是吸收陽氣、清氣,右手是排出陰氣、濁氣,因為進廟裡是要祈福的,所以就用左手插香,吸收福氣,相對的,如果是去廟裡還願、感謝神明保佑的,那就用右手插香。
    8:57 光明燈主要就是要"安太歲"。民間相信當太歲運行到某個生肖的位置,屬該生肖及其相對生肖者謂之「犯太歲」(如鼠年,太歲本命沖屬鼠者,對沖屬馬者),民眾唯恐觸怒太歲於己不利,便於當年祭拜太歲神以祈福消災,此活動便為「安太歲」、「拜太歲」。(以上取自WIKI ) 台灣這邊安太歲的方式,就是在農曆過年的時候,找有供俸太歲的廟,進去拜一拜,跟太歲說明來意,然後找廟方人員說要安太歲,接著你就交一筆錢來點光明燈,留下姓名住址之類的,就完成了。之後廟方就會幫你點一盞光明燈,燈裡會有你的姓名住址之類的,然後就可以去看看廟方點的那些光明燈裡面有沒有你的名字。早期台灣的宮廟是沒有供奉太歲的,畢竟十二年才拜兩次,平常也不會跟太歲求什麼(太歲給人的印象比較兇,但不是兇神),那時民間要安太歲的,會跟廟方或從農民曆裡 取得太歲星君符書寫之後,貼在家裡的神龕,進行一些安太歲儀式去祭拜,沒有點光明燈的做法,等到年底送神日的時候再撕下燒掉。現在的安太歲要點光明燈這套儀式是大概1980年左右興起的,可能是隨著進入工商社會,大家家裡也逐漸沒有神龕(早晚上香很麻煩,而分家出來的小家庭也沒有祖先牌位需要供俸),習慣直接去廟裡拜神,於是就出現了 "安太歲服務",用點光明燈的儀式來安太歲,這盞燈會點一年,廟裡也開始供奉太歲星君(所以如果看一些台灣年代比較久遠的廟,供奉太歲星君的位置通常會在一些奇特的位置,就是因為是後來才設置的)。
    9:13 從旁邊的對聯來看,左右第一個字是福、德,所以這邊供俸的應該是福德正神土地公。順帶一提,前一段在供俸三太子那邊,左右第一字就是 太、子。
    10:00 因為通常祭祀的時候還會供一些供品,所以拜完之後要等一下,等神明享用過供品之後,再去收供品、燒金紙。台灣人通常會說,這個東西拜過神明,所以吃了也可以保平安,沾染福氣的概念。據說中國大陸的習俗是供品不收就擺在原地,然後會有人去處理?
    12:59 個人一直覺得 台灣人這種,把傳統廟宇、神轎用現代的LED去裝飾設計改造(尤其是神轎),有點...賽博龐克😎

    • @mangumao
      @mangumao  Před 5 měsíci +1

      真的有cyberpunk !

  • @no1950
    @no1950 Před 5 měsíci +2

    天神的福份德行是粉大,要請神住世佑眾生,必修人間宮殿,所以廟都莊嚴

  • @eminly5864
    @eminly5864 Před 5 měsíci +2

    南部人就是熱情

  • @jerryshih9390
    @jerryshih9390 Před 5 měsíci +1

    9:21廟宇的神明,也可以從他的對聯看出來。這裡對聯的第一個字合起來是「福德」,所以是拜福德正神,也就是土地公

  • @atia66
    @atia66 Před 5 měsíci +2

    借洗手間後 洗完手後也會感謝神明 因為我們騎車旅行的人

  • @GgraceTseng
    @GgraceTseng Před 5 měsíci +2

    心誠者靈啦!🙏

  • @kimberley7942
    @kimberley7942 Před 5 měsíci +1

    台灣是個很開放的地方,台灣的神明也是,不想拜拜只想單純欣賞廟宇藝術的美也是可以喔!
    只是,既然進到人家家裡参觀,至少雙手合十,向神明秉報自己是誰,打聲招呼,無論信仰為何,應該算是身為客人基本的禮貌。
    台灣人也會習慣經過廟時,沒時間進廟,也會在廟口雙手合十,向神明打聲招呼。
    日本的神社也一樣,中間的路是神明走的。
    阿隆的拜拜方法已經是很正確很大衆的方法了,很可以了。
    若太講究細節,反而會嚇到不同信仰的人,不敢進來。
    就像我們到歐洲進去教堂欣賞藝術之美,他們也不會要求我們一定要拜。
    有尊敬誠敬的心就好。
    神明會瞭解。

  • @YvonneCurry-jh2qe
    @YvonneCurry-jh2qe Před 5 měsíci +1

    敬神明

  • @q365478961888
    @q365478961888 Před 5 měsíci +2

    歡迎來民雄😄

  • @yutinghsi
    @yutinghsi Před 5 měsíci +3

    9:19
    桌子下面寫著 福德 二字,
    所以應該是土地公(保佑附近居民平安的神明)。
    (錯誤請糾正)

  • @pcje
    @pcje Před 5 měsíci +1

    其實誠心就夠了

  • @user-gf4xo3ti5x
    @user-gf4xo3ti5x Před 5 měsíci +2

    有拜有保祐,神明就像是心理醫師,跟基督教禱告是ㄧ樣ㄉ意思,那去廟宇拜拜如果真的有事需要神明提示或解答……會去ㄅㄚˇ杯拿籤詩……請廟公裡解籤詩ㄉ解惑~

  • @haozy0414
    @haozy0414 Před 5 měsíci +1

    拜拜可以去一趟台北的龍山寺,龍山寺基本上已經是泰國人旅遊台灣必打卡的景點之一了😅

  • @YvonneCurry-jh2qe
    @YvonneCurry-jh2qe Před 5 měsíci

    感謝有好朋友帶領、細心解說

  • @asiabamboo
    @asiabamboo Před 5 měsíci +1

    米血糕第一次的字幕是 Michelle 糕,😂,那為什麼鴨血 不是 yeah shit糕😂😂😂🙏🙏

  • @Allen0315
    @Allen0315 Před 5 měsíci +1

    不知者無罪,但還是要記得下次別用嘴吹熄香上的火~😂🤣😂🤣😂

  • @enzo0911
    @enzo0911 Před 5 měsíci

    😊👍

  • @user-wo6fb2ct2y
    @user-wo6fb2ct2y Před 5 měsíci

    公筷母匙 會不會比較安心一點? 習慣公筷母匙,看了忍不住提一提。
    保護他人也保護自己,每一次的提醒,就能慢慢改變每一個人,
    在場有小孩,也能機會教育,減少病菌共享。

  • @user-ov6hx5vh9n
    @user-ov6hx5vh9n Před 5 měsíci

    在大陸福建漳泉一帶也是跟台灣一樣,很多廟一樣也是香火鼎盛

  • @kevinhsu2978
    @kevinhsu2978 Před 5 měsíci

    保生大帝廟.我小時候玩耍的地方😂

  • @user-ve7vu7ux9m
    @user-ve7vu7ux9m Před 5 měsíci +1

    如果不知道是什麼神,一般兩根柱子上對聯的第一個字拼起來就是神名

  • @agaristine
    @agaristine Před 5 měsíci +1

    無神論、敬天惜物或尊重信仰是不衝突的。儀式化行為是人類的普遍行為,事實上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儀式化行為,與宗教的差異在於集體性以及對社會文化政治效應的大小。

  • @alb1201
    @alb1201 Před 5 měsíci

    現代人時間就是金錢。
    所以數分鐘就化金紙。
    「我」忘記是否最初,
    一香,是燃一個時辰。( 2 個小時 )。
    後來慢慢減,一支香大概燃一小時。
    化金紙 ... 差不多要過半香。
    30 多分鐘做什麼 ... 呢?🤔
    youtube 上有。
    【入法界體性經】的 32 分鐘版本 😉
    喔。最初半香是 1 小時的話嘛 ...
    高中時期的我大概會選擇聽 莫札特安魂曲 😊

  • @rankliao3278
    @rankliao3278 Před 5 měsíci +1

    這間鵝肉是我爺爺愛吃的一家店,可惜祂已經去天上了!
    好懷念啊!

  • @user-fr4gg4so4r
    @user-fr4gg4so4r Před 5 měsíci

    感覺這位地陪很不在地!
    怎麼甜辣醬會變成甜醬?鵝血糕變鴨血糕?
    民雄鬼屋也是介紹的很奇怪,劉家古厝裡面隔層都是高級檜木,後來捐出來幫助地方學校復建,絕對不是崩壞了!

  • @chenkuoyu3922
    @chenkuoyu3922 Před 5 měsíci

    在台灣佛道已經不分了 你在廟宇裡可以看到佛教的佛祖釋迦摩尼 也可以同時看到道教的玉皇大帝
    而且祭拜神明都用合十禮(佛教禮儀), 而不是拱手禮(道教禮儀)
    在道教系統裡 最高神明是 三清 而不是玉皇大帝. 反正心誠則靈..有拜有保佑

  • @jhomecats
    @jhomecats Před 5 měsíci

    應該是因為之前疫情高峰期,很多地方都空白了至少2年,所以對這幾集南部比較在地的景點感到陌生又新奇😅

  • @Dennisterry
    @Dennisterry Před 5 měsíci

    也不是每個台灣人都拜拜。我台灣人,不拜拜、不上教堂,沒有信仰

  • @i910284
    @i910284 Před 5 měsíci

    保生大帝大多是早期泉州移民在拜!

  • @itaiwan520
    @itaiwan520 Před 5 měsíci

    宮廟禁忌,不要踩門檻 ( 踩門檻有不敬之意,若人「 面對寺廟 」時進門,都是從右門進丶左門出,進入時抬左腳( 左為貴 ),出門時抬右腳,象徵平安吉祥。 廟的正中央門, 只供「 #神明 」( 如其神尊及神轎進出 ) 和皇帝 ( 古代 ) 和 「 #總統 」( 如現任的蔡英文總統參拜進出,同時廟方也會敲鐘、擊鼓表示敬重迎賓之意 )。插香爐時不要用「 #慣用手 」 ( 如有些人平日慣用手是左手,則用右手。) 一般手拿香時朝上,以免香頭踫觸到旁人造成燙傷。跟神明祈求時越詳細越好!告訴神明自己的名字丶出生年月日丶現居地 ( 含地址 ),有何心願? 這些…… 讓神明知道清楚,才能適時地幫助到你。當然要神助,也要自助!😊 台灣人常說:「 有拜有保庇!」

  • @artkao
    @artkao Před 5 měsíci +1

    信什麼都好,但不見得有益處。
    拜什麼都好,就不要崇拜偶像。

  • @c12193
    @c12193 Před 5 měsíci

    不信也可以跟著拜。

  • @Max0227max
    @Max0227max Před 5 měsíci +1

    我有信仰但不限哪個宗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