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哲學的智慧,陶國璋《哲人絮語》26

Sdílet
Vložit
  • čas přidán 21. 08. 2024
  • 趙氏曾任教於美國Bryant University 、北京理工大學珠海學院、深圳大學、香港樹仁大學、臺灣中央研究院近史所等多間學府,歷任客座教授、副教授、研究員、助理教授、高級訪問學者;
    2018年獲中國經濟思想史優秀(一等)著作獎,研究題目包括經濟思想、經濟史、政治經濟學,出版著作二十一部,論文三十餘篇。英國權威出版社 Routledge給予 "中國和西方頂尖學者(leading Chinese and Western scholar)" 的評價。
    《趙氏讀書生活》,一個歷史學者的平台,分享學術、社會、政治經濟觀察,請以每月5元美元獲取收費平台Patreon的參考資料、獨家專欄、史學和哲學短講分享:
    / chiusreading
    或於CZcams 上按加入成為會員,可獲影片的參考資料
    / @gctalk
    / drgavinchiu
    PayPal.me/chiusreading
    工作洽談:higavinchiu@gmail.com
    Wise開戶連結:wise.com/invit...
    virgin 上網連結:aklam.io/lRJws0
    octopus電媒連結:share.octopus....

Komentáře • 111

  • @edmondchow2917
    @edmondchow2917 Před rokem +23

    這三集專輯中, 佛家心性論尤其精彩!
    陶教授及吳講師學識淵博, 你們的一番淺談, 已經是很多人從未接觸到的道理.,
    ...還要免費, 不可不聽😄

  • @natalieng5545
    @natalieng5545 Před rokem +12

    感恩陶教授和嘉賓清晰的講解😃

  • @yvonneleung265
    @yvonneleung265 Před rokem +6

    非常感恩,有緣認識和聽到兩位講者平實而智慧的講述,令人啟蒙心智,反省內思,做當下該做的事⋯⋯感謝!

  • @kngan8017
    @kngan8017 Před rokem +5

    第一次聽是在謎米,再次聽仍然覺得有得著,多謝兩位。🙏🙏🙏

  • @taokwokcheung8714
    @taokwokcheung8714 Před rokem +9

    講者 陶國璋(中文大學客座助理教授):【哲人絮語】是哲學普及,涉獵不同的哲學問題,包括:形而上學、倫理學、知識論、批判思考、東方心性論、佛學、自由與命運、人生意義、死亡與不朽、愛情哲學、幸福論、美學等等。目標是在這個無力、無法、無理的時代,提撕思維反思之幽情,遊涉人類追求真理的宏願,簡別我們的價值方向。
    請大家多些點讚與回應,以便流傳推廣!謝謝大家。

  • @sowahjackie2494
    @sowahjackie2494 Před rokem +1

    佛陀所教導的佛法不是走西方哲學那套以存有論為奮鬥目標, 而是在教導和分享生命的学問, 所以也可以説是以生命為本的哲學, 包括陶老師所說的缘起性空。
    緣起性空除了用腦去思考之外, 更必須用自己的生命去体會, 才能驗證。 亦才会明白為什麼金剛經会主张無相丶無念。
    念, 就是今心-當下的心。 如果心經常思前想後, 念念不忘, 就是妄想, 想就是心相, 一有心相就有煩惱污染, 所以金剛經主張凡一切相皆是虚妄而主张無相丶無念和無住, 所謂無所住生心, 就是对一切當下的現象不存於心, 但不是否定現象, 而是体会現象只是當下因缘(各種條件)而生, 因緣而滅的和合相。 只要不存於心, 心就沒有掛礙, 也就沒有煩惱污染, 生命就活得從容自在, 心也生生不息, 如活水一般。

  • @spleung4681
    @spleung4681 Před rokem +3

    感謝陶教授的推廣宗教哲學思想想

  • @jessicachan9414
    @jessicachan9414 Před rokem +1

    謝謝兩位主持人🙏☕️☕️🍀🍎😎

  • @amigoleung6034
    @amigoleung6034 Před rokem +1

    感謝陶教授·希望再有機會見到陶教授同趙博士一起對談

  • @werwer1762
    @werwer1762 Před rokem +1

    佛教所講嘅係娑婆世界,我哋人類嘅世界只是其中一部分

  • @chi4nang4sin39
    @chi4nang4sin39 Před rokem +2

    我最熟悉和深切體會、實踐的東方哲學

  • @chungchung9124
    @chungchung9124 Před rokem +1

    非常精彩獲益良多

  • @stephenho1752
    @stephenho1752 Před rokem +2

    感謝你。

  • @chileungcheuk3813
    @chileungcheuk3813 Před rokem

    🌄佛陀的修養与境界都是存放在祂自己的視角上,能接上如是的「視角亅,就離道不遠了 !🥳

  • @kkkam6987
    @kkkam6987 Před rokem +1

    陶老師好,嘉賓好,大家好,多謝兩位分享,多謝!多謝!

  • @user-rw6xr9kf8o
    @user-rw6xr9kf8o Před rokem +3

    最近新興另一種流行講法,推測我們所體驗的物理世界,是模擬出來的(Simulation Hypothesis)。既然是模擬出來的,那當然也不用執著了。只於生死輪迴,那只是不斷重復的game start, game over, game start...。因為從意識的幾種主要本質特性,的確與物理世界的主要本質特性有茅盾,推測意識不可能完全依靠物理世界所產生(necessary, but not sufficient)。如推斷正確,那麼Simulation Hypothesis也大有可能。我們是被騙了,這模擬世界可能是個實驗場,或有其他目的。推測意識不可能完全依靠物理世界所產生,步驟比較長,不可能在這裡說了。可能會有人覺得,我是否有精神病?可我也只是推測,並不是肯定,若發現錯誤的話,我會樂於放棄這假設,與精神病的幻想和故執不一樣;而且我會樂於接受理性的辯論切磋(通過理性切磋才知道我有沒有精神病)。所謂的六道(或更多道)輪迴,會不會只是徘徊於不同的模擬世界而已?

  • @jennywoo2072
    @jennywoo2072 Před rokem +2

    一切都是「因緣和合」!

  • @tommychan8585
    @tommychan8585 Před rokem +1

    真正佛教哲理,一百人之中,不超過五個人真懂得,出家和尚也如是 ! 聖嚴法師曾言,能說,能寫,能誦,十分稀少!經常受排擠,印順法師繼後無人。

  • @cherryleung1804
    @cherryleung1804 Před rokem

    謝謝分享長知識👍👍

  • @raccooninUK
    @raccooninUK Před rokem +1

    谢谢分享。

  • @stevenleung8779
    @stevenleung8779 Před rokem +1

    講解十分精彩,獲益良多。
    但字幕有改進之處,有若干錯字,只舉一例:講者提及(莊子《逍遙遊》)鯤鵬時,字幕竟然說它由北美飛去南美(實則應是北、南冥/溟)。

  • @livefreefromfear
    @livefreefromfear Před rokem

    感謝分享🙏🏻

  • @leungratchet7328
    @leungratchet7328 Před rokem +1

    建議重新整理新的youtube播放清單 放置《哲人絮語》系列
    陶國璋、趙善軒對談錄

  • @apologetics16
    @apologetics16 Před rokem

    無我的自我與無我的八正道
    小草
    佛教的“無我”也許會讓人以為是和忘我,無私,捨己為人,或捨己為公近意的。但實際上,佛教的“無我”是最自我的,是最為己不為他的。因為佛教所關心和追求的是個人的離苦得樂。佛教認為人生就是受苦,而苦的原因是人認為“有我”,而對我的各種執著就產生了煩惱和痛苦。所以,為了斷除痛苦,就不能“我執”。為了消滅“我執”,就得消滅“我”;而為了消滅“我”,就乾脆告訴你,“我”是不存在的,這也就是佛教的“無我”之論。就此,佛教就把佛陀獨創的這個“無我”之論與苦的解脫掛上了鉤。
    可諷刺的是,“無我”的這種立論正是為了“我”的離苦得樂,而不是為了別的。這種為了“我”而談“無我”不止是滑稽和矛盾,也是註定了佛教的“無我”是最自我的。儘管佛教講“無我”,但即使是叫人行善,其背後真正的動機還是為了我,是為了給自己積德/積善。即使是叫人不要做惡也是離不開我,是為了不要給自己招來惡報。其整個因果報應論都是對“我”的報應,要不是為了“我”,誰又會在乎啥報應不報應的呢?!
    佛教的整個體系裡,從目的到修行,從理念到行為,就是圍著一個所謂的“無我”的“我”的離苦而來的。除此之外,再也找不到什麼了。理想,真理,科學,自由,民主,國家,發明,創造,藝術等等都不是佛教所關心的和看重的,因為這些都不是以“我”為重心的。這也就是為什麼佛教徒在科技發明,社會或國家的進步等等方面都不能做出啥貢獻來。大量的出家人,還成為社會和國家的蛀蟲。
    其實,正是因為在人的信念裡有個尊貴的,有價值的“我”,人才會去追求民主和自由,才會去發明和創造,為的就是維護“我”的尊嚴和權利,為了開發“我”的潛能。而在這種追求的過程中,人也才能真正達到無我或忘我的境界。所以,雖然佛教的“無我”喊得比誰都大聲,但終日卻是陷在自我的解脫之中,到頭來就只能是最自我的了。
    再來,佛教的“無我”認為人是無自主性的,也就是凡事都是因緣所生,而不是人有什麼自主性。這就好比把人看成是一部無自主性的機器一般了,其思想,行動都是受因緣而定的。既然如此,對如此無自主性的人講佛法的修行八正道,就好比是在對一部無自主性的機器講該如何運行那樣滑稽可笑了!
    現就拿八正道中的幾道來看看:
    正思維:依正見觀察、思維,如理地作出決定。
    請問,無自主性的人如何能自主作出決定?決定必需是由有自主性的人來做的,是人對自己的行為作出的選擇。真正沒有自主性的是如石頭,樹木這樣的東西。因為,石頭要如何被放置或使用?樹木要如何長?那都由不得它們來決定。但人能決定,就說明人有自主性,那就不是“無我”了。所以,佛教在應用人的決定能力時,就等於承認了人是有自主性的,這就與佛教自己的“無我”教義相違背了。
    正語:即戒止口之四惡業。
    無自主性的人如何能戒止得了口?!不是都是因緣決定的嗎?就交給因緣去戒好了。
    正念:以世間法來說,不生邪惡之心念。
    不是說心念都是隨因緣而生滅的嗎?那麼邪惡之心念無非也是因緣促起的,就隨緣吧,等因緣了了,它自己不就滅了嗎?何必要求無自主性的人來管制呢?!因無自性的人哪有能力來主宰心念生不生起呢?!
    正定:心一境性,不向外馳散。
    和心念一樣,無自主性的人如何能控制得了心境?!
    佛教的最重要教義“無我”和“空”觀,否認了人的自主性。但從上面幾點的分析就可看到,佛教在其最重要的八正道修行法裡,又不可避免地在應用了人的自主性來控制人的言行和心念。可以說,八正道本身就是否定了諸法緣起和無我,其本質就是企圖用“我”來主宰或改變“因緣”,而不是讓因緣來主宰一切。所以,佛教的八正道修行法本身就是與其根本教義相違背的了。
    文章連結: sites.google.com/site/xiaocaousa/-82
    #離苦得樂
    #行善積德
    #無我
    #我執
    #八正道
    #因果報應
    #修行
    #出家人
    #因緣和合

  • @kenng1348
    @kenng1348 Před rokem

    量子纠纏和因果糾纏都很似,有時互相依存,有時相互對立,大自然的力量,敢教曰月換新天,到死方知又開始。因果!有情來下種,因地果還生。無情既無種,無性亦無生。月若有情天易老,天如無缺月常圓。人生易老天難老,到死方知又開始。

  • @kenfong6072
    @kenfong6072 Před rokem +4

    是不昧因果,不是不會因果,另一点是持戒,不是慈戒,請留意字表達,切莫誤導

  • @susanlee7572
    @susanlee7572 Před rokem

    這個[昧}宇,令我費解多時,我想是open to interpretation. Interpretation 的結果,就是顯示我們的心性。剛好吻合這個命題。

  • @treepeonies01
    @treepeonies01 Před rokem +1

    大智若愚。
    「後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 . . .。」晉·王羲之

  • @adamcylee
    @adamcylee Před rokem +1

    字幕文字經常錯,趙氏的責任

  • @treepeonies01
    @treepeonies01 Před rokem +1

    我的日文知識不太高,但有一些日本人姓名的中文讀法,有商榷的餘地:
    (1)織田信長(1534-1582)Oda Nobunaga,「長」應讀「祥」。Nagai = 長い
    (2)本居宣長 (1730-1801)Motoori Norinaga,「長」應讀「祥」。Nagai = 長い
    (3)清水次郎長 (1820-1893)Shimizu Jirocho,「長」讀「蔣」。Choyo = 長幼

    • @taokwokcheung8714
      @taokwokcheung8714 Před rokem +1

      謝謝指正

    • @treepeonies01
      @treepeonies01 Před rokem

      @@taokwokcheung8714 實在不敢當,祇是提提而已。聽陶教授和嘉賓學人的講座,一向獲益良多,很有意思。

  • @tonychin-oq4go
    @tonychin-oq4go Před rokem +1

    緣起可以說成有一定條件/因素令到各種事情出現,但係講完等於冇講,其實冇解釋過任何野。因為佛本身對世界一無所知,所以一切用"緣"來當作答案,非常圓滑。

    • @leolau8330
      @leolau8330 Před rokem

      一個人打坐冥想「悟」出來的東西,何以值得相信追棒? 世間受迷惑的人多得相當恐怖。
      而且打坐冥想相當危險恐怖。。。

    • @patriciang4940
      @patriciang4940 Před 7 měsíci

      「緣起」即是說,一件事物的出現和成就,是需要有一些特定的條件因素,包括人、事、物、環境。例如: 碳(carbon), 在普通溫度和壓力下,只是黑色的碳,但如果在高溫、高壓下,會成為鑽石。如果有氧,則可以是一氧化碳(carbon monoxide) 或二氧化碳(carbon dioxide).....等如此類推。故此,carbon 的nature (性) 是空(即是沒有固定形態),當它遇上不同的環境、條件和因素,會成為不同的物質或化合物。
      佛教講「緣起性空」,不是說了等於沒有說,而是要你看到每樣事物和事情最終極的根本是甚麽? 如果你希望成就某些事情,你要知道需要具備甚麽條件、環境、因素等等配合? 故此,它是開啟你看到事物無限的可能性。

  • @garrethong9253
    @garrethong9253 Před rokem +3

    不昧因果是不要弄錯或攪錯因果關係,不是不計較因果。

    • @garychan3663
      @garychan3663 Před rokem

      如果係不昧於因果, 即是係不被因果所愚昧, 即是變左再唔受因果所影响, 咁即是不計較因果, 依據佛教嘅邏輯, 主持人嘅不計較因果, 才是接近佛理, 因為佛教係講超脫於輪迴,而因果就係推動輪迴,即輪迴是因果的示現, 所以二者實為一, 因而不昧因果, 如果指不再受因果(輪迴)困惑, 才契合超出輪迴, 否則如果用閣下嘅理解, 於佛理不合, 或者可否闡述一下呢?

    • @garrethong9253
      @garrethong9253 Před rokem +2

      @@garychan3663 m.czcams.com/video/T5_NslndpG0/video.html 可參閱youtube上聖嚴法師(法鼓山創辦人日本立正大學文學博士的解釋)

    • @garychan3663
      @garychan3663 Před rokem

      @@garrethong9253 多謝資料, 我看過了, 也看過其他包括星運法師等的網上資料, 基本上, 佢地嘅講法係將昧字作為一個不及物動詞, 即是說在因果事上不要愚昧..這樣說也有道理, 但如此的話, 為甚麼不直接回答大修行人也落於因果呢?此外, 究竟大修行人係解作修行資力好深嘅人, 還是已證佛法, 可能係阿羅漢whatever 嘅人呢, 第一, 前者的話, (好明顯聖嚴法師取第一種講法)但這裡也有問題, 如果是前者, 設問根本沒有意義, 作為未有修行登峰造極成果嘅人, 一定落於因果...我本身不是佛教徒, 但由於中文的特性, 你也不能說這裡說法有問題, 除非你能夠證明大修行人嘅定義為第一義及你能證明昧字的詞性(後者基本無可能,否則古文就唔會有多種解說)聖嚴法師是強調因果的普遍性係無可質疑, 但就個人感覺上, 似乎唔係咁中個語境, 但如果用這位導師嘅解釋亦合理, 否則閣下怎樣理解有餘涅槃嘅呢?有餘涅槃不就是大出家人對因果嘅報應已經唔再有乜所謂?

    • @garrethong9253
      @garrethong9253 Před rokem +1

      @@garychan3663 菩薩畏因,眾生畏果,菩薩不是不在乎因果,而是深明因果不空,報應如影隨影,出家人亦無法逃避,深明因果而不愚味弄錯,因此在因地上努力,而非跌進深淵後才後悔。

    • @garrethong9253
      @garrethong9253 Před rokem +1

      @@garychan3663 開悟的阿羅漢,深明所受的惡果報是自己的過去的惡業所引至,所以坦然接受,但對於新做的因,是十分在乎小心,避免再做新的惡因惡業。緒佛妙理,非關文字,執卷問字,終不可得。

  • @gloriamay876
    @gloriamay876 Před rokem

    字幕很多錯字,宜注意

  • @user-kx3pt9cb5e
    @user-kx3pt9cb5e Před rokem

    你好 聽吳主光牧師和一些佛教終極目標涅槃寂靜,修行成功進入此境即是什麼也沒有,再無欲無求,無所執着,無情無愛,無怨無恨,自己完全消失,豈不是扭曲人性嗎?
    佛佗是慂自己眼見當時古印度社會的人不平等制度,到處罪悪,人受著生老病死之苦⋯⋯自己修行創出的理論,但大乘佛法又創出虛構的外號法藏的阿彌佗佛西方極樂世界教主,這樣的大改變,前後不一!
    由起初靠自己出家苦修到演變出各宗派,其後佛佗離世後,比丘們又對佛佗的教義各有分歧,佛教大改革傳入東方後,中國大陸的大乘教義更從佛教教義中弄出了一大堆觀音,來歷不明的菩蕯,羅漢,把佛,菩音昇華為神名上香參拜甚至向他們祈福庇祐,唸一大堆經行善助人,積功德,不吃肉,放生,提昇自我品格,不執著世事,盼自己能得渡。
    那麼肯定一點的,即使佛佗先生也是一個凡人,他也要和世界上所有人一樣要面對上帝公義的審判了!

    • @patriciang4940
      @patriciang4940 Před 7 měsíci

      成佛者,不住涅槃,就好像觀世音菩薩,是古佛再來,現身菩薩相,輔助阿彌陀佛接引眾生往西方淨土。

  • @apologetics16
    @apologetics16 Před rokem

    道教與佛教 (二): 拜神的“有求必應”與“靈驗”的危險
    講員: 溫偉耀博士
    1. 探討佛教的起源與中心思想。
    2. 為什麼觀世音菩薩又稱為觀自在菩薩?
    3. 佛教思想當中有什麼自相矛盾?
    4. 菩薩是否存在?
    5. 佛教教義是否合理及是否可行?
    6. 佛教的人生觀與基督教的人生觀的基本區別在哪裡? 中國人拜神,要的無非就是希望有求必應和靈驗,幫自己救苦救難,當中有什麼問題?
    講座連結: czcams.com/video/oZFBnxYPiJ4/video.html
    #佛教
    #釋迦牟尼
    #觀世音菩薩
    #觀音菩薩
    #基督教
    #聖經真理
    #耶穌

  • @Happinesstyc
    @Happinesstyc Před rokem +1

    🙏🙏🙏

  • @tatlunglee6039
    @tatlunglee6039 Před rokem

    good

  • @leolau8330
    @leolau8330 Před rokem +2

    緣起論是自毀命題
    小草
    佛陀當初證悟成佛,他所證悟的最重要的一點就是緣起論了,此論成了整個佛教的理論基石。緣起論說,世間的一切事物都是由眾因緣條件和合而生起的。緣起論的範疇包括了世間一切的事物和存在,對所有的這些事物和存在,它認為都是由因緣而起的,且相互間是彼此相依相待而存在的。“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既是說有因緣會合,果報即生;因緣散壞,它就滅掉。所以世間的一切事物在緣起論看來,沒有一樣是永恆的,都是刹那刹那生滅的。佛教聲稱他們所獨創的這個緣起論可是宇宙人生不可思議,千古不變的真理。
    在邏輯學上有種命題叫自毀命題,它的定義是:如果由命題A可以推導出逆命題┐A,但由┐A並不能推導出A,那麼A就是自毀命題。
    一旦一個命題是自毀命題的話,它就具有自毀性質,因自毀命題本身是不能成立的,是偽命題。
    在數學這個最精確和邏輯的學科裡,一旦悖論或自毀命題出現時,對數學家來說相當於就是對他們宣告:“解決我,不然我將吞掉你的數學體系”。也正如希爾伯特在《論無限》一文中所指出的那樣:“必須承認,在這些悖論面前,我們目前所處的情況是不能長期忍受下去的。”雖然數學稱得上是人類各門學科裡最嚴謹和正確的一個理論體系,它是不能容忍悖論的存在的,但數學家還沒有宣稱數學就是絕對的,不變的真理。現在,既然佛教敢宣稱緣起論是絕對的真理,那麼我們就來看它是不是精確的和合邏輯的?看它是不是比數學體系的要求還高?
    實際上,當我們用緣起來看緣起論時,就可證明命題A:“緣起論是千古不變的真理”是個自毀命題。因為緣起論的範疇包括了世間一切的事物和存在,所以緣起論本身也是其範疇裡的一分子。那麼按緣起論來看,世間的一切事物都是緣起的,緣起論作為一種思想/理論/學說/理念/規律也逃脫不了是緣起的。而且在緣起論之下,世間沒有任何存在是永恆的。所以緣起論這種思想/理論/學說所闡述的現象或規律也必然不會是永恆的,只要產生緣起這種現象的因緣散壞後,世間的某些事物就不再遵循緣起的規律了,那麼緣起論也就滅掉了,也就不成立了。

    如此會生滅改變不定的緣起論怎稱得上是宇宙人生千古不變的真理呢?!所以,非永恆不變的緣起論也就證明瞭它自己就不是絕對不變的真理,因永恆性是絕對真理的必要條件。至此就證明瞭“緣起論不是千古不變的真理”,這就是命題A的逆命題。也就是,我們已從A導出了┐A。而且我們不可能從┐A推導出A,所以,佛教所的宣稱:“緣起論是千古不變的真理”是個自毀命題!
    邏輯的自毀命題常是因絕對的否定而來的,也即,自毀命題裡常常包含有一個全稱量詞的限制,如“一切”,“所有”等。但在2500年前,佛是不懂得邏輯的,所以他犯了邏輯錯誤也不知道。如今,不懂邏輯的人也太多了,所以這種違背理性和邏輯的理論還能矇騙很多人。佛教的無常觀是直接從緣起論引申出來的,而無常觀也是個自毀命題,其自相矛盾性比緣起論更明顯,也更易被理解。無常觀的自毀性也反證了緣起論的錯謬,因真理不會導出謬論來的,謬論只能來自於謬論。這也正是“壞樹只能結出壞果子來”,種的是錯謬之種,也就只能收錯謬之果了。

    絕對的真理是不可能從自毀命題導生出來的,一個龐大的佛學理論體系竟然是建立在自毀命題之上!這是一個十分荒謬可笑的事情。它有力地說明瞭佛學體系不是絕對的真理,而是有謬論的,有漏洞的,且具有自毀性質的。而事實也證明瞭,佛學體系裡存在很多不能自圓其說的矛盾,整個學說裡錯誤百出,而且沒有一個概念能有統一的說法。就光這一最重要的緣起論,就有好幾種不同的說法,如,業感緣起,阿賴耶緣起,真如緣起,法界緣起。十分滑稽的是,所謂的阿賴耶和真如其實就是佛教試圖要否定掉的不滅的靈魂之別名,只不過是把靈魂換了個名,改裝一下,又搬進佛教裡來了。
    佛學無非就是建立在自毀命題上的謬學,是虛妄的學說!這也就是為什麼佛教搞到最後就只能說,“有也是無,無也是有,是也是非,非也是是”,這種“無分別”的“大圓融”觀了。對虛妄的學說怎麼能分別?怎麼能求真?在邏輯學上,如果有一種邏輯系統允許A和┐A同時成立,那麼這個系統稱為是不一致的。由反證法規則可以推導出,在不一致的系統裡,所有的公式都是真的。這種公式全真的系統,被稱之為“不足道的系統”,也就是沒有研究價值的系統。佛教有個說法,“如來說,一切法皆是佛法”,這個說法其實就是等同於邏輯系統裡所說的“所有的公式都是真的”。

    所以,在邏輯學的審視下,佛學無非就是一種“不足道的系統”。面對這種系統,佛教沒有能力,更主要的是不敢去分別或研究裡面的真假對錯,若真要分別起來,整個佛學裡可能連一條真理都找不出來,絕大部分都是謬論,其內在的,無法解決的自毀性只能讓整個佛學體系徹底崩塌。這也就是為什麼這種“不足道的系統”連研究的價值都沒有,因研究出來的結果必定是毫無真理或價值的一堆謬論。所以,事到如今,佛教也就只能靠這種“各有各的法門,各有各的緣法”,四處求“親和”,求“圓融”地繼續欺騙和苟且偷生下去了。
    佛學體系連數學體系所具備的邏輯性都沒有,但正是這個毫無邏輯可靠性的佛學,這個要靠欺瞞來偷生的佛教,竟然還敢大言不愧地把自己抬高到真理的顛峰,何等狂妄,荒唐,罪惡和可笑!
    文章連結: sites.google.com/site/xiaocaousa/-68
    #佛教
    #緣起論
    #因緣會合
    #邏輯學
    #阿賴耶
    #真如
    #靈魂
    #佛法

    • @dentice83
      @dentice83 Před rokem

      一望即知的胡說八道, 佛教從沒否定性空的本質, 緣起是現象, 但能造成緣起的體性(無為法)並沒被否定, 你的自毀命題根本是胡言亂語. 片段理解還能洋洋灑灑的胡謅真是令人昨舌.
      你的問題, 隨便有點程度的法師或居士都答得出來, 多去請教善知識吧!

    • @leolau8330
      @leolau8330 Před rokem

      @@dentice83 佛法本來就不通過任何邏輯論證, 你受的迷惑應該相當深

    • @dentice83
      @dentice83 Před rokem +1

      @@leolau8330 我看你連我的發言都看不懂. 誰中毒深還未可知哩! 你這篇東西在我看來不值一駁~~

    • @dentice83
      @dentice83 Před rokem

      @@leolau8330 你錯了! 你所謂的邏輯來自於語言與大腦(或左腦)可表達的, 語言無法表達的當今世上任何一門學問都無法達標. 這就是佛法要講的. 本質無法以語言表達, 只能用比喻的, 但某些現象可以, 因此才有邏輯學這門東西. 你用部分集合想要解釋包含於它更大的集合根本讓人笑噴!!

    • @leolau8330
      @leolau8330 Před rokem

      @@dentice83 我們當然深知你們佛教所謂的「境界」到底是什麼一回事。如果你知道到底是什麼進入了你身體,你就知道佛教到底是什麼一回事。

  • @freebird6226
    @freebird6226 Před rokem




  • @apologetics16
    @apologetics16 Před rokem +2

    違背當今科學發現的無常/無我之論據
    小草

    佛教界對無常/無我的論證,比較有代表性的是學愚(法師?)的“無我與輪迴”。在他的那篇文章裡,他給出了如下有關無常/無我的說法或論據:
    色蘊非我。根據佛教的緣起論,世間無一物是絕對靜止的,每一事物都是因緣和合,相依相待而存在。“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每一事物既由眾多條件和合而生(Conditioned),同時又是構成其它事物生起的條件(Conditioning)。萬事萬物生住異滅,方生便滅,方滅又生,生住異滅不斷,無一常住不變,恒作主宰之我。滅了的過去、未生的未來以及瞬間即逝的現在都不是我。色法無常,無常的事物是苦,苦的東西則不能被稱為我(自在)。
    還有的就是頗具名聲的聖凱法師說的:
    身體的細胞每時每刻都在新陳代謝,人身體的細胞七、八年就會全部換掉,這是我們身體上的相續無常。
    佛界人士還有其他一些類似的如下說法:
    一生當中人體細胞不知換過多少次。昨天的你怎麼會和今天的你一樣的,細胞每時每刻都在死亡或者分裂。因人身體中細胞,新陳代謝,每十一個月全身細胞就統統換成新的。
    也就是說,佛教的看法是:今天你身體上的細胞跟你明天的已經是不同了;我們的身體上的一切都在無常變化,沒有一樣是常住不變的,都在無常變化。我們的身體和心念,它們也都在刹那生滅。由此就推出了:人裡面沒有一個常住不變的“我”,也就是得出了所謂的“無我”之論。

    豈不知,佛教界拿出的這些論據本身就是錯誤的!說的人根本就不懂得細胞學。實際上,人身體上並不是所有的細胞都在更換或分裂,人腦的神經細胞就是一例。因為,人腦的神經細胞在出生時就是已經分化的細胞,不可能再進行分裂繁殖了。大腦的神經細胞生命力很強,可以與人的壽命同時起步,同時終止(來自醫學,細胞學常識)。而不是如佛教所說的:方生便滅,方滅又生,或每時每刻都在新陳代謝,每時每刻都在死亡或者分裂。
    人腦的一些神經細胞是和人共存一輩子的,是終生不更換的,生出來就有這些神經細胞,到人死時,還是同樣的有這些神經細胞在體內。完全不是像佛教所說的,人體的所有的細胞都在不停地分裂,更換。所以,佛教用這種錯誤的細胞學知識來論證無常/無我是無效的,是錯誤的論證。
    就拿人體來講,也不是如佛教所說的,都在“生住異滅,方生便滅,方滅又生,生住異滅不斷,”從而得出所謂的“無一常住不變,恒作主宰之我。”除了腦神經細胞,人身體上還有些個人的特徵是終身不變的。如每個正常的人的血型,性別,指紋也都是終生不改變的。人的血型,性別,指紋都是由特定的遺傳物質決定的,因此血型,性別,指紋一經確定就不會自行改變。更具體地說,不管你活多少年,你的血型,性別,指紋根本就不會隨時間而改變!
    再來,人的指紋不止是終生不變的,而且每個人的指紋都不會完全相同,否則指紋鑒定就沒意義了。其實人的指紋是很有意思的,因不同的人的指紋是不同的,是有別於別人的,它正是一個識別獨特的“我”的機制,是一個“我”的很清楚的外在表現和證明。指紋的獨特性和永久性有力地反駁了佛教的人體裡“無一常住不變的”和“無我”的說法。

    從佛教給出這種錯誤的細胞學的論據就可知道,佛教無非就是把人看成是一堆細胞而已。美國的醫學博士David Baughan說:

    We ae not objects or machines that endure, we are patterns that have the capacity to perpeuate ourselves. We are not things, instead we are process.

    也就是說,人並不是只由一堆的細胞構成的物質或機器,而是更像是一種能持久存在的“模型”或過程。正是這種持久不變的“模型”讓人能在萬變中保持其不變的特徵。所以,無論你怎麼長大,怎麼老化或怎麼更新,你的性別,血型,指紋都能按著那不變的“模型”而保持不變。可見佛教對人的生命或身體的認識從一開始就是錯的,所以才會給出錯誤的論據,論證和得出這種錯誤的無常/無我論。
    文章連結: sites.google.com/site/xiaocaousa/-81
    #佛教
    #無常
    #無我
    #緣起論
    #因緣和合
    #細胞
    #生物學

    • @patriciang4940
      @patriciang4940 Před 7 měsíci

      但是,人體細胞在成長、修護過程中,也會遇到基因異變,或是異位錯讀而產生不一樣的細胞;甚至細胞會老化、代謝和死亡。即使腦細胞不會再分裂、增加,卻會減少。所以,在物質身體上,現在這一刻的你,已不是前一刻的你,否則,為甚麽人出生時,未必有Alzheimer's, 但隨年齡、環境、生活和身體的變化,腦神經元會出現 amyloid plagues? 這些也是「無常」和「變化」。
      另外,人在接觸不同人、事、物後,會產生不同的認知、感覺、感情,故此,在 mentality, spirituality, knowledge, emotions 等等各方面,都在不停地變化,今一刻的你,已非以前的你。

    • @apologetics16
      @apologetics16 Před 7 měsíci

      @@patriciang4940 你提及關乎細胞的生老病死,到底為何有這個機制?
      你有想到這個問題嗎?

    • @patriciang4940
      @patriciang4940 Před 7 měsíci

      ​​​@@apologetics16,每種生物都有牠的 DNA, 然後由DNA transcription & translation 所產生的 proteins & enzymes 去延續生命和進行不同的 vital functions, 但這種機制在不同環境下,因為外在和內在的刺激,可以產生不同的效果,甚至紊亂,這種種 reactions, 已經是「無常」。難道現在的你,跟小時候的你,身體在體型、特徵,以至hormones & enzymes production 方面,絲毫沒有改變過嗎? 如果從來沒有改變,即表示你從在母體受胎開始,形體、體型、身體機能、思想、知識、心智.....等各方面,都是「零」的變化,那麽,你的細胞,是從來沒有 differentiate 過,又何來有眼、耳、口、鼻等器官出現呢?
      當你以為自己的身體完全沒有改變過的時候,所有在你身體內正在進行的不同的新陳代謝反應,已經代表你的身體每分、每秒,正在改變當中。當你看到這些回覆,思想上產生冲擊時,你的 neurons 正在firing 不同的 neural transmitters, neurons 亦正在聯系而形成不同的 connections, 這些已經跟之前一刻的你,在身體上產生變化,只是你自己不自覺和不自知而已。這些已經是佛教所説的「生滅變異」、「成住壞空」。如果你讀過calculus, 你應該將自己的身體、思想,作每分每秒的differentiation 去觀察。

    • @apologetics16
      @apologetics16 Před 7 měsíci

      @@patriciang4940 你的DNA從何而來?

    • @patriciang4940
      @patriciang4940 Před 7 měsíci

      ​​@@apologetics16 Evolution。地球開始形成後,最初並未有人類的 DNA 出現,也是由unicellular organisms 開始,不斷進化而成。

  • @leolau8330
    @leolau8330 Před rokem

    觀音菩薩的原型原來是來自於皇宮的得寵太監
    2010年8月5日,由上海博物館和大英博物館、維多利亞與阿爾伯特博物館聯合舉辦的“古印度文明:輝煌的神廟藝術”展5日起在上海博物館亮相。來滬的106件精品中,最引人注目的莫過於一件製作於公元2-3世紀的觀世音菩薩坐像,這也是目前已知存世的最早的一座觀世音造像。
    這一尊觀世音像,是百分之百的男性。但現在我們看到的卻都是女性,究竟觀音是怎麼變了性的呢?
    下面這個觀音變性的故事轉自百度百科的《觀音菩薩變幻化女身的殊勝因緣》,按這個故事的說法,現代觀音菩薩的原型原來是來自於皇宮的得寵太監,這是讓佛教界很沒面子的事,哦,拜了快兩千年,原來拜的是個太監啊!呵呵。或許這也就是為何中國印行的西方三聖圖中的觀音,看是女人,又像男人,看是男人,又像女人的原由了。故事如下:
    東漢末年,漢靈帝時期亂政的太監集團“十常侍”,把持朝政多年,為害蒼生。其時神州百姓民不聊生,人心熙攘,天下危如累卵,大亂一觸即發。
    此時天竺國胡僧鳩羅菩諦,攜帶天竺國馬鳴菩薩開光的兩尊佛像,來到漢地中原,宣講佛法。這兩尊佛像乃是: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大慈大悲救苦救難觀世音菩薩。
    胡僧鳩羅菩諦,曾在西域游方多年,歷經磨難,深知“不依國主,法事難立”的道理。來到中土之後,第一件事就是來到洛陽,打算面見漢帝,尋求支持。
    但是,他在洛陽城裡卻打聽到,執掌朝政的,並非皇帝,而是十常侍,為首的是張讓和趙忠。於是就請求面見這兩個太監。
    張讓、趙忠,自幼被閹,深居宮中,一輩子沒見過什麼世面。聽說有胡僧前來,自然感到好奇,想要瞧瞧熱鬧。況且,二人雖權傾朝野,但最大的遺憾,就是肢體不全,遭人白眼。二人深感恥辱。從前聽說胡僧懂得能使“玉莖重生”之奇術,將信將疑,卻無法證實。這回聽說有胡僧求見,自然想問問到底有無機會,重塑自己的男兒身。
    於是胡僧鳩羅菩諦與張讓趙忠二太監見了面。
    鳩羅菩諦先是宣說佛法,講了四聖諦、六道輪迴,又講了修佛之後的種種利益功德。張讓和趙忠聽了,心生想往。當講到出家為沙門的種種功德時,張讓問道:“吾欲出家,可乎?”不料鳩羅菩諦多年為僧,佛門戒律早已爛熟於心,脫口而出說道:“本師釋迦牟尼佛,曾立戒律,黃門不得出家為比丘。黃門者,閹人也,黃門出家,非真比丘。”一句話激怒了深感為恥的張讓。張讓馬上下令,將此胡僧推出去斬了。鳩羅菩諦驚恐萬狀之中,急中生智,心生一計,大叫道:“黃門雖不得出家為比丘,卻有修德更勝之法門!”
    張讓聽了胡僧的叫嚷,下令放開胡僧,聽他為自己辯白。
    胡僧鳩羅菩諦言道:“貧僧所帶二佛像,內有觀世音菩薩,專司救度斷絕男根之人,故又被稱為‘中人菩薩’,殊勝之至。”
    講到這,張讓更加歡喜,心想自己就是中人,而偏偏這胡僧帶來的,還恰巧就是“中人菩薩”,豈非天公冥冥之中保佑自己嗎?即令胡僧講述這“中人菩薩”的來歷。
    胡僧鳩羅菩諦只要硬著頭皮,繼續編下去。他說,觀世音菩薩,原本也是一位中人,于佛住世時,曾在古天竺的舍衛國皇宮之中,充當太監。後來,佛祖在舍衛國給孤獨園宣講無上法門,觀世音菩薩前往聆聽,受佛言所點化,成就了正果。因為觀世音菩薩本來就是太監出身,所以當了菩薩之後,尤其特別保佑太監。
    張讓、趙忠聽之狂喜,即令天下廣為塑造觀世音菩薩像,又命百姓膜拜。胡僧鳩羅菩諦也因此獲得了無數的賞賜。天下的官吏,不敢怠慢,立即開始大量塑造觀世音菩薩像,而又為了討好十常侍,故意將觀世音菩薩像,雕琢得猶如太監一般,面無鬍鬚,頸無喉結,好似婦女。
    其時黎民困頓,苦不堪言,所以求仙拜佛者更多於以往。聽說朝廷從天竺國請來了新神仙,喚作“觀世音菩薩”,紛紛去佛寺中焚香膜拜,祈求保佑。
    後來,十常侍被袁紹誅殺,群雄逐鹿,遂至三分天下,進而三國歸晉,蒼生經歷了幾十年的浩劫。但是,這觀世音菩薩的外觀,卻在百姓心中得以保留,以至於後世塑造觀世音菩薩像,都塑造得猶如太監一般,男女特徵不甚分明。而且,經過這幾十年戰亂,黎民早已依據外型,以為觀世音菩薩是女身菩薩,故而其造像演變得更像女性,而幾乎沒有男性特徵。到了晉代,就直接塑造成女身了。
    而觀世音菩薩的女身形象,也一直流傳至今。後來更是依外型而敷衍出“男身女相”、“送子觀音”等種種穿鑿附會之說。
    雖說佛法有言在先,必須以男身才能成為菩薩。但是,觀世音菩薩卻一枝獨秀,以窈窕之相點綴佛門。這也多虧了張讓、趙忠兩名太監廣為塑造佛像的無上功德。
    文章連結: sites.google.com/site/xiaocaousa/1-71
    #佛教
    #釋迦牟尼佛
    #觀世音菩薩
    #極樂世界
    #阿彌陀佛
    #十常侍
    #張讓
    #趙忠
    #出家
    #比丘
    #四聖諦
    #六道輪迴

  • @user-nf4rr2rx9j
    @user-nf4rr2rx9j Před 3 měsíci +1

    [銅] 是永遠不能煉成 "金" 的 !古人是無乜科學的!!

  • @oceanmo2376
    @oceanmo2376 Před rokem +1

    2:56
    字幕顯示“三百日”,應是“三法印”。

  • @SunnieWoo
    @SunnieWoo Před rokem

    🙏🏻🙏🏻💪🏻💪🏻

  • @i_see1997
    @i_see1997 Před rokem

    好~~~

  • @shuyiuyau3348
    @shuyiuyau3348 Před rokem +2

    佛教是佛陀的教導。並非宗教

  • @lindseychong12
    @lindseychong12 Před rokem

    👍🏻🙏

  • @peterma9754
    @peterma9754 Před rokem

    💪💪💪

  • @arieslee1988
    @arieslee1988 Před rokem

    隨因由果不認命

  • @susanlee7572
    @susanlee7572 Před rokem

    👏🏻👏🏻👏🏻👏🏻👏🏻👏🏻

  • @apologetics16
    @apologetics16 Před rokem +2

    無常觀反證緣起論的錯謬
    小草

    佛教的三法印之一,“無常法印”其實是直接從緣起論得出的,用數學的詞語來說,無常是緣起論的推論(corollary)。佛教的無常觀是說,世間的一切事物沒有一樣是永恆的,都是刹那刹那生滅的,稱之為無常。因為按緣起論,世間的一切事物都是緣起的,有因緣會合,果報即生;因緣散壞,它就滅掉。所以,所有的事物都是隨著因緣而生而滅,都不能恒常。只要有緣起論,就必然有無常觀,這種無常也被稱為“緣起無常”,這也就是為什麼說無常觀是緣起論的推論。

    和緣起論一樣,佛教的這個無常觀也是絕對的否定命題。無常觀的範疇也是世間的一切事物,它絕對地否定了恒常。所以,它也無可避免地也成了一個邏輯上的自毀命題。因為無常的現象也是無常觀範疇裡的一分子,只要用無常觀來看無常,這種無常現象也不能永恆,也當隨著因緣刹那刹那生滅。當無常現象消滅時,也就是存在某些事物不是無常的,而是可以恒常不變的。概要地說,就是:無常之無常就是常。

    可見,由無常的命題:“世間的一切事物沒有一樣是永恆的”就可推導出其逆命題來:“不是世間的一切事物都是無常的”,這也就證明了無常命題也是個自毀命題。

    由於無常觀是緣起論的直接推論,所以,錯謬的緣起論是錯謬的無常觀的根源和充分條件。反過來,無常觀的自我矛盾性也證明了作為其充分條件的緣起論是錯誤的,因為如果緣起論是正確的話,其邏輯上的推論(corollary)不可能是個偽命題。也就是,真理不可能導出錯謬來,所以說無常觀自身的錯謬也就成了緣起論錯謬的有力證明。

    真是貓生貓,狗生狗,謬論生謬論。無常觀是直接從緣起論生出來的,所以錯謬的緣起論就生出了錯誤的無常觀。

    緣起論還有另一個直接推論,就是“無我論”,或稱為“緣起無我”。“無我論”和無常觀一樣也是個自毀的命題。所有的這一切都一致地反過來證明:作為“無我”和“無常”的“母命題”的緣起論不是真理,而是個偽命題,是不成立的!
    文章連結: sites.google.com/site/xiaocaousa/-70
    #無常法印
    #緣起論
    #因緣會合
    #自我矛盾
    #無我論

  • @user-dr7pi3wh9j
    @user-dr7pi3wh9j Před rokem

    liked

  • @leolau8330
    @leolau8330 Před rokem +2

    佛教的四聖諦真理乎?
    作者:止止辰
    釋迦摩尼傳教初期講了緣起,無我和輪迴等佛教基本要義,這些的理論基礎來自他所說的四聖諦,八正道和十二因緣。佛教最初的教義是一層一層推論推出來的,當然他們的推論是建立在自己假設的理論基礎上。這些東西在之前的文章中已經有提到過,但是由於四聖諦,八正道和十二因緣在佛教教義中的重要性,從四聖諦開始我還是會單個再做些討論。
    先解釋一下什麼叫四聖諦?其實說白了的話,其意思是很簡單的。四就是數字的四,聖指的是聖人也就是釋迦摩尼他自己,諦是真理的意思。完整來說是釋迦摩尼所講的四種真理:苦諦,集滴,滅諦,道諦。
    苦諦:佛教講人從出生到死要經歷八種苦,生,老,病,死,怨憎會,愛別離,求不得,五取蘊。生老病死都很好理解不用太多解釋,怨憎會的意思是跟你有恩怨,你不想見到的人卻沒辦法非要經常見到的苦。愛別離是與你心愛的人分開離別的苦。求不得是你費盡心思想得到,想滿足的欲望卻不能夠實現的苦。五取蘊則是我之前提到佛教的人論所說的五蘊,五取蘊刹那刹那的生滅的苦。
    集諦:集是集合的意思,就是積聚了各種苦的因,這些都是煩惱引發的業力。佛教講四萬八千法門,與之對應的就是人有四萬八千煩惱。在這麼多的煩惱中,貪嗔癡這三毒是最為嚴重的。貪是各種欲望,嗔是嗔恚心(生氣的意思),癡是愚癡(人對佛教所講的真理都不明白的意思)。
    滅諦:滅是滅掉的意思,意思是你什麼業力所致的苦啊,煩惱啊都沒有了,由此不生所以不滅,指的也就是涅槃。涅槃在之前的文章已經講過不少了,這裡不再做多介紹。嚴格的講,佛教是一個不講愛的宗教,就算有一點愛也是說什麼欲望所致云云,最終也是拖累人跳出輪迴的。所以籠統的解釋,涅槃可以說就是沒有苦。佛教認為人脫離業力所受的苦是最重要的。當然涅槃不僅僅是沒有了苦,而是一切也都沒有了。由此,當你證得涅槃,達到無我至高境界,也就是你證了涅槃。
    道諦:道是方法,通往涅槃之路稱之為道。佛教把這個分為若干層次階段,然後按照方法來修就能到達彼岸。小乘佛教把這個道諦稱為八正道,大乘佛教略有添加也差不多。關於這個八正道下面會有具體文章來論,故此處就不多講了。
    上面介紹了什麼是四聖諦,問題是佛教所講的四聖諦就是真理嗎?
    先看苦諦,一個人一生很很多苦難是不假,但是對佛教的人生來命苦的觀點不敢贊同。難道人間沒有真情在嗎?佛教不講愛,認為愛只會造成各種欲望,反而造成人留戀這個世界,這個是釋迦摩尼自己苦修沒有經歷過的,是釋迦摩尼都十幾歲了還不知道生老病死的畸形心理造成的,最終把他自己坐井觀天的片面認識誤認為是啥了不起的真理。
    再看集諦,佛教說世間的人就是苦這是真理,那麼就一定要有苦從何來的因。佛教認為苦因就是每個人的業力,可是如果我們追溯到世界上第一個人,他的業力又從哪來的?世界上第一個人沒有前生做過人,那麼他不可能造了什麼業,他沒造業又何來的苦因(佛教講只要人道才能造業,其他道只是單純受報),這個問題是佛教根本不可能說清楚的。
    至於滅諦,涅槃這東西到底存在不存在釋迦摩尼說是有,以後追隨釋迦摩尼的佛教徒也都認為有。不過佛教講的見道位,覺悟見惑,斷三結,不也是說涅槃是人活著見不到,好好的修佛法死了才能見到嘛。可是釋迦摩尼告訴你死後最好的歸宿是涅槃的時候,他有沒有死過啊?顯然,那些說死後證入涅槃云云的人自己都沒死過,死過的人也不可能再回來告訴你。
    最後是道諦,眾生如何證入涅槃呢?如果我們按照佛教嚴格的要求來做是這樣的:
    1. 斷三毒
    2. 除六根
    3. 淨六層
    4. 脫八苦
    5. 正八道
    6. 守五戒
    7. 破八關
    8. 持六度
    9. 故四諦
    10.修六道
    11.超三界
    12.證涅盤
    其實一般人連第一條斷三毒都斷不了,還談什麼證了涅槃。就拿貪嗔癡三毒來說,一個人能沒有欲望嗎?一個人能不生氣嗎?一個人能完全明白佛教那些故弄玄虛的東西嗎(特別是中國翻譯佛經的譯者故意把許多東西從原文音譯,讓你覺得很高深莫測)?聖經說每個人都有欲望,但是其中正情正欲是好的;這個世界有苦難但是在主裡面有平安。所以佛教宣揚四諦是四個真理絕對是大錯特錯,真正有研究而發出的問題,佛教徒是解釋不清楚的。佛教徒自己發覺有問題也不會敢去說出來,因為你一問就有人說你是在造口業,將來難免輪迴還要受苦。其實真正的真理不是誰誰想出來的,也不是誰誰找出來的,更不是誰誰製造出來的,而是那獨一創造宇宙萬物的真神自我啟示下來的,這也就是為什麼主耶穌說:“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藉著我,沒有人能到父那裡去。(約 14:6)願大家能在真道上得造就。
    文章連結: sites.google.com/site/xiaocaousa/13
    #業力
    #貪嗔癡
    #八苦
    #五蘊
    #八正道
    #十二因緣
    #涅盤
    #佛教
    #釋迦牟尼
    #無我
    #輪迴
    #四聖諦
    #基督教
    #聖經
    #獨一真神
    #耶穌
    #真理

  • @suetyeecheng1271
    @suetyeecheng1271 Před rokem

    先生代我漞資源。灌溉貧乏腦。终极離肉體。信仰我所順。因愛唸佛号。一句舒我心。到彼岸如煲飯。一撮米怎知會成飯。彼岸到。行便可。花殘放鐵罐包報纸儲年後送君香。砌環化心事送祖仙。物在心。留情一殺哪。在心笑。常常笑。人美。

  • @hoishanchiu2223
    @hoishanchiu2223 Před rokem

    🐒💪

  • @Jumpoable
    @Jumpoable Před rokem +1

    有宗教知識,無宗教信仰,講道正過和尚。

  • @werwer1762
    @werwer1762 Před rokem +1

    學者只能依文解字,冇乜意思,亦誤導世人🙏🙏🙏

  • @technoracko
    @technoracko Před rokem

    聽過野狐禪的嘉賓,就沒有亂講野,阿彌陀佛

  • @gloriamay876
    @gloriamay876 Před rokem

    吳講師對佛法認識不深

  • @willwong1234
    @willwong1234 Před rokem +1

    兩位唔係佛教徒, 但講佛教嘅理論, 好過好多憎人同和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