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盤簡單引擎沒力的TOYOT Alphard/ Lexus LM為何仍然是最佳選擇

Sdílet
Vložit
  • čas přidán 29. 04. 2024
  • 同樣是300萬TOYOTA划算賓士太貴道理何在

Komentáře • 232

  • @qaz741852o
    @qaz741852o Před 2 měsíci +110

    我要來以駕駛者身分滅火一下
    我目前每天都開著LM500h載家人 目前已經開8千左右了 可能在高雄是前幾輛交到的
    只能說 愛開車的人 不會喜歡這輛車
    首先前座永遠都調不到一個舒適的坐姿 就像單純帶有通風功能的貨車座椅一樣 副駕駛甚至不能調坐墊角度 坐得爽的只有後座而已
    而高速公路 只要一超過120km 後座就會發出抗議 說開始晃了
    這種氣體力學堪比磚頭的東西 要370匹馬力 真的是毫無用武之地
    而且一切以豪華為開發目標來說 他的懸吊也沒有什麼驚艷之處 過坑一樣跳 路面的碎陣和胎噪一樣聽得到
    以一輛頂級的豪華商旅來說 他的漆面品質真的不怎麼樣 滿滿的橘皮 反光就非常明顯
    以上說的這些我認為是匹配不上500萬車價的
    如果說價值是那兩張航空椅 我也覺得太誇張 因為功能還不如去買兩張天王按摩椅 裝上車也不用那麼貴
    當然在中國加價要賣到1700萬 就更是離大譜了😂

    • @willstw
      @willstw Před měsícem +22

      愛開車的人本來就不適合開這個 在台灣買這個的人不會自己開

    • @willstw
      @willstw Před měsícem +4

      要讓駕駛也有足夠的舒適感 只能選擇Century SUV😂

    • @rosschen
      @rosschen Před měsícem +18

      自駕開這種車都是愛家人的人,這種車,最不舒服的位置就是駕駛座 😁

    • @user-eo4lz3yz5z
      @user-eo4lz3yz5z Před měsícem +15

      所以說這種車只給配有專人司機的客群。 換句話說,如果消費者自己想要使用自己開,那就只能咬著牙根 自己吞下去這種不適合操駕的日本車。
      我只相信自己親自擁有使用過的車主真實抱怨聲音, 這才是教反饋的聲浪。

    • @bluedanube52010
      @bluedanube52010 Před měsícem

      可以請教您胎壓打多少嗎?

  • @BKmvLog
    @BKmvLog Před 2 měsíci +40

    小時候家裡有兩台克萊斯勒,一台紐約客、一台Voyager,真心覺得兩台車偏軟的底盤設定在高速公路用法定速限內行駛是真的舒服,之後換的休旅車又高又晃,在乎後座感受的人選MPV或Van真的是好選擇

  • @arashiyun
    @arashiyun Před 2 měsíci +33

    2010年3500cc的alpha 開到現在除了油耗高油箱小稅金貴…
    每次出門家人都不會唉唉叫,這是其他車種比不上的。
    載著爸媽和一家四口游刃有餘,大6人的mpv比他好的真的很少。
    就算舊了也捨不得賣。畢竟妥善率高,舊了也沒有小毛病…真是超棒的家庭用車

  • @starblack4947
    @starblack4947 Před měsícem +22

    有些白手起家的大老闆,能成功就是因為很精,連車子都要算二手價,自然就選頭又大,好養、二手價沒話說,比起車子有些老闆更熱衷旅遊、房地產,對車子沒興趣又愛算的就會買toyota

    • @Bill-no5db
      @Bill-no5db Před měsícem

      TRUE

    • @SuperAdam707
      @SuperAdam707 Před měsícem +3

      那是小老板吧,大老闆根本不會在意這種小錢。

    • @starblack4947
      @starblack4947 Před 9 dny

      ​@@SuperAdam707 沒有,美國統計出來富人最多擁有的也是頭又大,他們可能不止一輛車,但通常都還是會買頭又大

  • @user-wl3mm6be8j
    @user-wl3mm6be8j Před měsícem +12

    前天晚上八點多,路過一間宮廟前面封路在辦桌,有舞台表演,五六部LM停在旁邊,靠近才知沒有大腿秀,秒抽腿離開😂

  • @coopersong2981
    @coopersong2981 Před 2 měsíci +13

    現在和早期不同
    現代人的面子比裡子重要
    先看外表
    難怪車廠也知道
    外表都弄的漂漂亮亮
    裡面看不到的用料規格則能省則省
    或是用什麼話術如 Down Sizing 之類的洗腦
    以為還真的什麼新科技
    其實是更縮水
    有時候賣點比核心重要
    但是聰明人知道
    選對核心才是重點

  • @ad670201
    @ad670201 Před měsícem +7

    開過老闆的LM。真心爽的只是後座,前面真的跟開貨車沒兩樣。而且駕駛座的底盤噪音跟電動馬達噪音非常刺耳!速度快一點,風切聲也是狗干大。我長途開這台是受不了的。

  • @DavyJ.H.
    @DavyJ.H. Před 2 měsíci +6

    德國車(侷限於本人只擁有與修理過都剛好只是德國車)與日系對比,德國車要真懂保養與車知識的人才好使用,或者有專業司機送原廠不差錢。我自己就開壞一台奧迪,之後的都是自己開始學車知識與保養維修。日系就簡單很多(也是侷限我擁有的感受),不過安全性、質感、安靜舒服等,就不可以得一要想二。各有千秋,不同需要。

  • @user-fw3nh8oz2n
    @user-fw3nh8oz2n Před 2 měsíci +1

    開過1988年的vw t3 carat六人座,至今還是懷念它的後置引擎特性~

  • @Rextsaiyo
    @Rextsaiyo Před 2 měsíci +45

    有小孩後,開Alphard根本不太想開一般的車了
    舒適的空間跟視野,常常要等小孩上課接小孩放學,待在車上有時候一等就是一兩個小時也不覺得難受
    小孩也座的很爽

  • @KONO7788
    @KONO7788 Před 2 měsíci +9

    我公司老闆座駕就是偏愛LM跟庫里南,最近他還跑去日本看Toyota Century,話還想找關係單獨引進豐田Century進來自己收藏用😂😂😂

  • @user-vd7kc1rc5z
    @user-vd7kc1rc5z Před měsícem +5

    底盤雖簡單,是新型可靠的科技,引擎不是沒力,是為了換檔順暢、省油、減少體積及重量而犧牲掉貼背感的扭力設置的 CVT。
    其實日本各車廠都還有很好不輸德國車的車款,只是台灣市場小,台灣的代理商不會引進。

  • @fik21081
    @fik21081 Před 2 měsíci +25

    肯定有興趣啊,每次去日本都超羨慕那邊的迷你MPV,可惜臺灣沒出

    • @i75010236
      @i75010236 Před 2 měsíci +5

      KCAR 台灣應該會很吃香 看看太子汽車當年的SOLIO 那價格跟那空間 很對味

    • @user-ol4ql3vr7f
      @user-ol4ql3vr7f Před 2 měsíci

      台灣不可能有啦,跟你說Kcar好危險30w鋁罐車,建議直接上80w的休旅車

    • @user-jp5lb1kq3x
      @user-jp5lb1kq3x Před 2 měsíci

      以和泰操作Sienta的前車之鑑,Roomy應該是不會進來吧。

    • @user-uc7yq3gb2n
      @user-uc7yq3gb2n Před měsícem

      kCAR 真的很不錯 對通勤族來說,但是台灣的法規他過不了,不讓他進口 可惜了

    • @kDRkDR-zs9cz
      @kDRkDR-zs9cz Před 14 dny

      日本大發的K-car,路上很少見到了!

  • @user-vz1pt2uy9n
    @user-vz1pt2uy9n Před měsícem

    說得好!要充分了解才能真正體會!

  • @RealTainaner
    @RealTainaner Před 2 měsíci +3

    只開過小舅子的V KLASS
    操縱感就是一部紮實的歐洲車
    自己家裏目前有XC90
    和BENZ KLASS
    自己是前座買家
    下次買車應該是歐系的旅行車

  • @willstw
    @willstw Před 2 měsíci +4

    Alphard在日本入門款大概是540萬日圓
    價錢大概跟Rav4 Phev版本相若
    主打的就是高收入家庭的接送用車 所以整台車其實是平均舒適 只是台灣進最高階款直接幹上了900萬日幣的版本
    只能說toyota從Century開始就有長期的後座用車的開發經驗 看過一些頻道開1998年的Toyota Century 到現在老闆位(駕駛的斜後方)都還是寧靜無聲跟低震動就可以感受到toyota開發團隊長年的研究(那代的Century還是V12)

  • @best0001tw
    @best0001tw Před 2 měsíci +1

    20年前台灣有進口Peugeot 807,是一款不錯的MPV,價錢也漂亮!

  • @tigerwang0077
    @tigerwang0077 Před 2 měsíci

    謝謝你的影片分享❤❤❤

  • @rosschen
    @rosschen Před měsícem +2

    因為最近剛好有找7人座車型的需求,所以對這類車型有點小研究。在台灣,這類車型的選擇真的是很少,選擇少的情況下,這類車型的車價實在是有夠誇張。Alphard 三百多、 LM 四百多,碾壓北美 MPV 市場的 Sienna 也要兩百多快三百,真的是有夠誇張。
    連停售的 Previa,二手10年車也都要6、70萬,同年份歐洲車殘值大概都不會超過原車價的 20%,這車真的是不知道在貴什麼的。
    不過我個人認為要操控與舒適兼具,在台灣大概只有 Sienna 了,2018年式的 Sienna對底盤有強化過,搭配 3.5 NA 的 V6 引擎,在高速公路上想要小超車都還可以熱血一下。不過後來改 2.5 油電之後,也跟 Alphard LM 一樣,只剩下舒適了。

  • @azuma9051
    @azuma9051 Před 2 měsíci +14

    小弟本人在豪宅工作,住戶全是喊得出公司名堂的大老闆,除了自用的玩樂車外清一色座駕都是LM…阿法沒幾台但也是有,VClass不用說的確只有一家有用。剩下的自駕車多為破蝦、大G、陸虎車系。

    • @asdnjkhnivgyt
      @asdnjkhnivgyt Před 22 dny

      論消息靈通還得是你們做保全的

  • @kenchu1109
    @kenchu1109 Před 2 měsíci +3

    時勢造英雄,NOKIA當初也是看不起無按鍵iPhone。這些年經過疫情的摧殘,所有的老闆都不得不接受視訊會議,所以方便車上視訊的MVP才越來越受老闆歡迎自然也造就這兩台車大賣,至於要不要加入這市場就看各大車廠何時能想明白了。

  • @user-gf6yo9ej7v
    @user-gf6yo9ej7v Před 2 měsíci +7

    看了好幾部程某人的影片,真心佩服您仔細製作並用易懂的方式教育觀眾 車輛載具應該回歸定位取向,
    我每每在市區通勤或放假出遊越野健行 看到排山倒海的跨界休旅,真心覺得難受。
    節奏很舒適,文本扎實且直入,期待您未來的影片更新。

    • @jasonhood4114
      @jasonhood4114 Před 2 měsíci +1

      那是你不懂車,我轎車美系歐系都開過,後來開休旅車,就回不去了,已經近10年不開轎車了

    • @user-gf6yo9ej7v
      @user-gf6yo9ej7v Před 2 měsíci

      @@jasonhood4114 那也是您多方駕駛比較經驗 得出符合自己需求的產品。
      這種交通先進國家極度排斥的車型都充斥在客群文化素質低落的市場,e.g.北美 ,台灣市場根本沒得選就令當討論了
      事實上 這種車就真的完全不符合大部分台灣人使用需求,我推薦您搜尋觀看"These Stupid Trucks are Literally Killing Us"
      內容有點長,但提到關於大部分SUV駕駛的心態和使用習慣句句屬實。

    • @016435ado
      @016435ado Před 11 dny

      休旅車跟旅行車各買一台, 大氣帥氣兼具, 實現開車自由

  • @t79112789
    @t79112789 Před 2 měsíci +2

    開高速V還是好選擇,市區適合阿爾法,德國車在操控及性能上的體驗還是比較好,另外買V的高級客戶群通常後面都大幅客製換取更好的空間及設備

  • @user-kt5om3sy3r
    @user-kt5om3sy3r Před měsícem +3

    重點隔音
    安全
    穩定
    都是幾十年到現在沒有改變的進步
    而變本加厲更貴
    就說零件
    輪胎變什麼?尺寸氣壓就舒適
    穩定避震器就是一直在用鋼板片或直筒套件有改變進步嗎?幾十年了
    (為何不改成磁浮懸吊或是陀螺儀懸吊)這才是進步
    隔音不就是基本材質與用料
    材質就是膠化物體密度與原理學隔離音量
    用料而是層次的數量來隔音吸音來處理
    安全如氣囊為何要做炸藥式的
    氣體式如大型貨車煞車系統快速充氣不安全嗎?
    在😂說定期檢測氣體鋼瓶就好
    全車處處裝氣囊簡單好裝又便宜
    還有車體結構多處有空間鋼瓶置入可實用還有強化功能
    或許會說車子撞擊鋼瓶危險
    愛撞喜歡危險駕駛多安全都沒用
    重點車子只是個代步工具不是床不是房間
    沒錯只是想舒適
    速度放慢椅子海棉多些空間大點
    一樣可以便宜舒適
    現在一切只知道想怎樣讓物品貴而實際物品永遠還是幾十年前的東西

  • @user-tn6fk6hv1y
    @user-tn6fk6hv1y Před 2 měsíci +3

    中型MPV車主在此
    雖是舊世代的產品
    家庭使用相當適合
    且性價比高 著實划算
    SUV輪大、車高 開不慣

  • @HyugaHaku
    @HyugaHaku Před 2 měsíci +1

    以前LM出來後看看市場有注意到歐洲車幾乎不出這種廂型車原來是高速問題啊
    偏偏純後座取向的話以乘客舒適方便來說不會像SUV上下太高又有SUV能夠給予的上下空間只有MPV才符合。
    我大樓去年有鄰居買賓士V咖,聽說是為了老人家上下車方便就是這個原因。
    剛剛想到以前台灣LM剛上市時還看到車評介紹後座遮陽簾居然要手動😂

  • @user-fl6ot7qw2t
    @user-fl6ot7qw2t Před měsícem +1

    本人是初代到目前也是邁巴赫車主!阿發就是上下車的設計可以讓您這樣介紹它!它贏太多車了

  • @kennethliew7587
    @kennethliew7587 Před 2 měsíci +3

    喜欢你温文儒雅的讲解!

  • @josephkaiwahwang
    @josephkaiwahwang Před 2 měsíci +6

    2016年的Alphard 和 Mercedes 250d 都在開,說實在的,我比較喜歡250d,底盤紥實,跑高速穩定,而 Alphard在市區內好開,靈活

    • @t79112789
      @t79112789 Před 2 měsíci

      我也喜歡V在高速的駕駛感受

    • @Betamethasone0420
      @Betamethasone0420 Před 2 měsíci +2

      新的Alphard 底盤結構提升了50% 多加了結構桿我覺得操駕好很多~

  • @tzuyizhan0723
    @tzuyizhan0723 Před měsícem +1

    感謝程冠華頻道主做這些影片讓人從以前只會看價錢與空間本質到現在的反思獲得了許多知識請繼續出產優質影片

  • @seanwu7677
    @seanwu7677 Před měsícem

    記得早期有高級商務型MPV是 VW 的Multivan 但風器沒起來 大老闆慣用加長型豪華房車出入雙B的S和大7系列。而當時的MPV箸重休閒取向不敢訂太高價,如Mazda MPV或 豐田 Previa 都百來萬 。看看現VE Multivan 或 Benz V250 其外觀線條就是方正平穩如果顏色不選黑色的話,看起來就像大一點的貨車 不覺得有舒適尊榮的氛圍

  • @devilpen6565
    @devilpen6565 Před 2 měsíci +3

    車型,愈來愈像電影變型金剛。
    車款要熱銷的密碼。

  • @ryanli442
    @ryanli442 Před měsícem +1

    東亞地區, 即使是經濟最強的日, 韓, 港....... 很多家庭也只能擁有 / 維護 一台汽車, 養車成本實在太貴...... MPV 是 4 人或以上的家庭在只能有一台車的情況下最台理的選擇了.......

  • @franzwu457
    @franzwu457 Před 2 měsíci +3

    alphard /LM 需要一個司機,才能享受後座的質感,前座真的算了。如果我是開車的人,MPV 不是我的菜

  • @eedwardlinn
    @eedwardlinn Před 2 měsíci +3

    有一種說法是德國人不太請司機,不太會開發後座體驗跟駕駛體驗天差地別的純種後座用車。目前中國車廠已經有很多都有開發這種車,多是電動的,電池壓在下面,理論上可以做到過彎側傾更小,晃動更小。

  • @user-ss1di7pr4j
    @user-ss1di7pr4j Před 2 měsíci +6

    陳某人口條清晰,略帶磁性的聲音,及有條不紊的道理分析實在讓人如沐春風,感謝陳桑的分享,支持您!

  • @d9727273
    @d9727273 Před 2 měsíci +1

    今年去日本開過noah跟serena開高速過110就不會想再加上去了因為會飄,mpv就是要有mpv的樣子,不過說真的很能裝noah又比serena更強,五個成人+五個大行李箱上去完全沒問題,還有空間裝其他東西

    • @xiaowantong008
      @xiaowantong008 Před 2 měsíci

      noah 自駕兩次都選它
      真的超級讚~

  • @user-zi7ij4px1k
    @user-zi7ij4px1k Před 2 měsíci

    謝謝

  • @Bill-no5db
    @Bill-no5db Před měsícem

    身邊身價超過十億的 都是請司機開奧德賽當保母車 北美3.5跟2.4都有
    一個是地產商 一個是做國際貿易的
    阿爾法在某些文人富豪眼中有點太武,他們不見得會喜歡

  • @yafat0877
    @yafat0877 Před měsícem +2

    二手價好到香噴噴~~這就是理由。

  • @user-ko4ks8cq5z
    @user-ko4ks8cq5z Před 2 měsíci +2

    通常Cadillac, Lincan, Lexus等供應商都不是全世界最好的一線供應商在承擔各部件生產,只有一個原因,產量不夠大,換句話說就是賺的不夠多,只能叫一些比較弱勢的,你做這個案子我再給你一個有量的案子做。

  • @ttttx4t77607
    @ttttx4t77607 Před 2 měsíci +1

    就是bmw 218 GT
    5+2 空間大 操控也不差
    賣不好 gg

  • @georgec2703
    @georgec2703 Před 9 dny

    妥善這件事絕對不是所謂的構造簡單這種外行話所能理解的。
    它牽涉到製造的材料品質以及一些細部設計的問題。
    操控性是個假議題。但妥善率卻是個車主每天要面對的現實。

  • @fightforuser
    @fightforuser Před měsícem

    豪華巴士加頭等艙格局… 外形老土換來大張坐椅

  • @efa2000x
    @efa2000x Před 2 měsíci

    多年前,朋友家一台BMW 740壞了之後,本來在挑X6,業務還親自開一台車去工廠給他們賞車,我那天去拜訪時,就看那台X6停在倉庫門口。
    到最後朋友爸爸選了Alphard。
    我有坐幾次,後來也有開幾次,可能我開車習慣比較順順穩穩,在高速上操控還不錯。
    我覺得真有300萬,也會買一台Alphard來開XDXDXD。

  • @Herbert5430
    @Herbert5430 Před 2 měsíci +4

    竟然還有裝甲兵進行曲@@

  • @waynehsu7070
    @waynehsu7070 Před měsícem

    納智捷概念遙遙領先

  • @i75010236
    @i75010236 Před 2 měsíci +4

    台灣最莫名其妙的LSUV 明明MPV的空間更好
    日產的QRV就一代 商業車現在都還不捨的報廢還在路上跑 因為在怎樣日系的妥善率還是優於歐美韓的
    再說納智捷的M7 新車價被人家罵到翻 但是2手車價很便宜 很多商業用途用的爽爽歪歪

  • @nzgokiwi
    @nzgokiwi Před 2 měsíci

    能否普及還是看價錢。

  • @Dankboi420
    @Dankboi420 Před 2 měsíci +1

    沒坐過豪華MPV,但我認為箱型車先天就沒有辦法做到比豪華房車安靜舒適

    • @user-vo5nf6qy9x
      @user-vo5nf6qy9x Před 2 měsíci +1

      但當年紀愈大 腰骨和腳筋愈乏力
      上落那些傳統三箱房車就愈辛苦困難...

  • @dailee5949
    @dailee5949 Před 2 měsíci +1

    除了LEXUS日本韓國應該沒有豪華型MPV了 INFINITI臺灣人不敢領教, Acura是精打細算到不會傻到跟LEXUS/TOYOTA在MPV這一塊競爭!至於MAZDA跟韓國品牌就跟豪華品牌更扯不上關係

  • @desirehd8
    @desirehd8 Před 2 měsíci +1

    阿尔法车主点赞-------->

  • @floristtaiwan708
    @floristtaiwan708 Před měsícem

    請問程先生,那現在已經沒有Passat,Lexus又變了,當今那幾台車,您有推薦呢(轎車)? 總是要選一台吧

    • @Cheng_GH
      @Cheng_GH  Před měsícem

      不可能有期望完全符合的車子,請折衷一下吧。我自己選也是從離理想較遠的一個接一個挑掉,留下最後一個沒那麼不滿的!

    • @floristtaiwan708
      @floristtaiwan708 Před měsícem

      @@Cheng_GH 講的好,是無完全符合的車,跟手機一樣。但你是懂這些內部的,看得懂車,總是能看出1TOYOTA轎車都是安全性堪慮,2.歐洲車PASSAT好,但無進口 3.推薦兩三款您認同的買得起的,我們可以推薦給朋友/親人。THANKS

    • @Cheng_GH
      @Cheng_GH  Před měsícem +1

      這個問題非但不是三言兩語可以說完,恐怕就算做節目,也得做上一集比較長的。這個以後有緣份再為您說明吧。

  • @masbroscraft
    @masbroscraft Před měsícem

    豪华MPV,典型亚洲风格的车,欧美老板很少会有专职司机来给他开车。

  • @garyli9914
    @garyli9914 Před měsícem

    最後的呼籲就是引入 Kcar右駕化。

  • @ycshih827
    @ycshih827 Před měsícem +1

    香港跨境車很多豐田的保母車 不比賓士差 但也沒有這麼誇張

    • @keven0510
      @keven0510 Před 9 dny

      上次坐到一台賓士的八人座也不錯

  • @700415pingu
    @700415pingu Před 2 měsíci +1

    我從小型MPV換成中型MPV,轎式底盤的消耗,超越SUV的空間,靈活的空間運用

  • @jason-emu3000
    @jason-emu3000 Před měsícem +2

    為什麼會變成這樣子,很簡單,跟養車成本有關係

  • @Tooooooday
    @Tooooooday Před měsícem

    请教一下这车厢体那么大,丰田的用料又一直特别捉襟,开起来会出现Prius那种厢体内部轰轰轰的低频共鸣吗(30Hz附近尤其明显)?和同定位德系美系的比较,只比较厢体内的低频共鸣。

    • @Cheng_GH
      @Cheng_GH  Před měsícem +1

      你這問題夠專業! 車體低頻共鳴在這種廂型車上特別容易出現,但是這次改款的有針對這點加強,已不像傳統廂型車那麼明顯,也比上一代好很多。但是跟同價位的轎車還是差了一些。

    • @Tooooooday
      @Tooooooday Před měsícem

      @@Cheng_GH 3ks,收到。明白了。
      最开始开一个福特小车后来换的时候想要个混动就直接下手了Prius,因为Prius声名在外又特别贵(在大陆真的被卖得好贵,比大了一级的帕萨特蒙迪欧甚至一些豪华品牌的入门款还贵,比如奥迪A3A4。估计是政府施压故意提高的门槛,不然hybrid当年能把其他灭一大半,不利于国产品牌存活和后面的新能源推广)。因为价格足够贵所以无脑就入了,结果长时间开下来发现整个车厢嗡嗡作响。最初几乎无法相信自己的判断,这么贵的车怎么可能比福特入门车还闹,还是混动,一半的时候都是电行,怎么可能更闹。不是那个闹哄的阿特金森发动机,而是整个厢体的轰轰声。哪怕是纯电滑行甚至故意挂N档让同学推,只要车一产生位移轰轰声马上随速度正增长。最最诡异的是这种低频共鸣还不是所有人都可以明显感知,大部分同学和朋友都说我的车很安静,唯独我自己开一次脑袋轰一次。后期花了不少钱做隔音,底盘加固,这个,那个,全然没用或者收效甚微。为了确定自己不是心理作用,我在车里扫描了音频频谱,还找了同学的车来同场地做了对比。天,其他都还好,唯独30Hz附近比polo和CT200h高了9到12dB,哭昏,呕吐,真相大白。最后这宝贝是没法继续爱下去了,赶紧卖掉换回福特。开回福特的一瞬间,整个世界都安静了…哎
      同样的情况model Y在大陆也出现,有车主甚至去医院打证明听力下降要求索赔,哭笑不得。一直没有机会乘坐富人家的埃尔法或者LM故此一问剽一下别人的经验。
      程Sir的频道不错,经常放大招,爱憎分明。手动点赞。

    • @Cheng_GH
      @Cheng_GH  Před měsícem +1

      花錢隔音之前您應該多多打聽的,高頻容易隔掉,低頻卻非常難處理,特別是30HZ這種超低頻,一定要動用到真材實料的金屬來檔,這就是為何高級車尺寸不一定大,但一定很重的道理。Prius在日本是高級一點的國民車,大陸貴的確是因為要排日的政治因素,而不是因為它比較好。所以您買單的是政治溢價而不是產品價值。對於低頻特別敏感的您,油電都受不了了,最好遠離純電車,因為那個低頻的頻率跟振幅會宛如魔音般的改變。

    • @Tooooooday
      @Tooooooday Před měsícem

      @@Cheng_GH 哈哈哈哈哈哈,对对对。我那时候肯定也做了很多功课,但是就跟病人一样明明已经获知没有太多效果但是病急乱投医也会抱着侥幸的心理去试试,只有花真金白银去试了一遍最后才长了知识。😂NVH这种东东用户级就不要指望后装去改变它太多了。你这段论述全对。有一个小地方略作修正,大陆确实比较反日,不过普锐斯被拔高价格销量惨淡倒不是因为反日的原因,因为同样日本车的其他都卖得很好丰田本田尼桑马自达都很受欢迎甚至丰田本田雷克萨斯二手保值率很高俨然有点“理财产品”。从感觉上来看,我是真觉得政府在“卡点”,在等国产的混动成熟,后来比亚迪的混动稍微成熟一点以后,混动车的概念就开始大行其道,丰田也跟着大卖了。现在大陆也死活不准特斯拉FSD商用,感觉也是在等国产某家成熟。最近华为的智架有成熟的趋势,所以听到风声好像要给特斯拉松绑了。

    • @Tooooooday
      @Tooooooday Před měsícem

      @@Cheng_GH 哎,这颗星球上所有的事推演到最后都是政治。小时候觉得政治丑陋妄想可以彻底避开,长大才发现人类社会政治完全就是那套电脑的作业系统(用你们的称谓😄),跑在系统里的元素哪里可以避开。

  • @GMiles-dh2wk
    @GMiles-dh2wk Před 2 měsíci +4

    V-class 乘坐感跟T4差不多,就貴那個星芒。

  • @pingmomo1
    @pingmomo1 Před 4 dny

    這是經過國會議員認證的安全座駕!

  • @mdh31715
    @mdh31715 Před měsícem

    十年前mpv曾經大放異彩啊~各家車廠百家爭鳴
    toyota就有一款長青車賣得很好啊~previa日本叫estima
    也是這幾年才關閉產線,讓sienna獨挑大梁
    原因就是這幾年少子化關係,七人座需求日益衰退,suv這種有轎車舒適度,又有休旅車空間表現的多功能型車款才會開始紅起來。變成各家車廠爭相搶下的大餅
    所以你說中小型MPV有沒有可能再度回歸?
    也不是不可能,但是機率越來越低。因為小家庭已經慢慢沒有養一台七人座需求的車

  • @leo19881129
    @leo19881129 Před 2 měsíci

    Granvia也是不容小覷

  • @user-ix8ki1nr7h
    @user-ix8ki1nr7h Před měsícem

    有興趣,honda freed!可惜....台灣就是沒有,連左駕都沒有....可惜了

  • @kDRkDR-zs9cz
    @kDRkDR-zs9cz Před 14 dny

    我最哈日本三菱D:5!4輪傳動!
    為何不進口?

  • @tonyhuang7237
    @tonyhuang7237 Před 2 měsíci +1

    賓士的那台 該不會是拿FUSO 的3.5噸卡車底盤打造的啊?

    • @t79112789
      @t79112789 Před 2 měsíci

      單體車身跟貨車分離式沒關西

  • @Hsieh3344
    @Hsieh3344 Před 17 dny

    有小台一定很多人有興趣,但萬萬稅價格老百姓未必買單

  • @hb8031
    @hb8031 Před měsícem +3

    去中壢驗過車,近看車輛做工並不細緻,外觀又醜到爆。這輛車是大陸用車觀念逆輸入台灣的產物。沒辦法台商+89喜歡,俗氣的不行的車。

  • @mx6788
    @mx6788 Před měsícem

    裝甲兵進行曲?

  • @AlexAlex-kv3fy
    @AlexAlex-kv3fy Před 2 měsíci +2

    關注賓士與比亞迪合資的騰勢D9,對標LM

    • @588oaoa
      @588oaoa Před 2 měsíci

      對 阿法會敗在驣勢 因為便宜眾人買 第三年中古車會掉到40萬一台 大老闆就不再開阿法了 連夜市炸雞攤都用驣勢 阿法只能再紅一年...大陸現已開勢降價賣阿法...

    • @twn10
      @twn10 Před 2 měsíci

      哈哈哈,真是這樣那當年跟克萊斯勒合作的歷史又要重演了。不停的引進災難,不停作死。

    • @kyle2904
      @kyle2904 Před 2 měsíci

      要確定欸⋯⋯一台40萬級的車對標百萬的LM,這種對標方式跟理想L9對標庫里南一樣讓人發笑⋯⋯

    • @kyle2904
      @kyle2904 Před 2 měsíci

      @@588oaoa價差超過50萬人民幣,根本不是同級產品好嗎⋯⋯⋯先別說LM了,騰世連阿爾法的價格帶都摸不到

    • @AlexAlex-kv3fy
      @AlexAlex-kv3fy Před 2 měsíci

      @@kyle2904 沒事~那就讓市場機制來優勝劣汰

  • @user-ur5re4kx3z
    @user-ur5re4kx3z Před měsícem

    留一點空間給歐洲車,豐田真的要做,那有歐系車的市場,總是要留條小路給對方走

    • @user-ur5re4kx3z
      @user-ur5re4kx3z Před měsícem +1

      可能未來30年,還沒有車商會超越豐田,豐田的車是不斷在進步,歐系車已經停留23十年沒進步了

    • @016435ado
      @016435ado Před 11 dny

      德國無限速高速公路及歐洲的整個用路環境就是日系車的照妖鏡, 一上去就現形, 土耳其整個國家沒什麼日系車, 真男人愛開車重視安全亂中有序的國度, 高速公路130KM/HR的速限, 日系車是無法生存的

  • @Betamethasone0420
    @Betamethasone0420 Před 2 měsíci +2

    V-Class 也才180萬起步不是嗎?? 加沙發椅也才 240~

  • @itonylee1
    @itonylee1 Před měsícem

    基本上就是個保母車,都是配司機的,買這車很少人自己開,我在印尼這車就滿街都是,是老闆坐車的基本配置,後座的空間跟豪華舒適度搭過一次就知道了,車子方正寬大,頭部空間也足夠,上下車很輕鬆,還真沒什麼其他車好比較。

  • @user-zu6wo2ts6f
    @user-zu6wo2ts6f Před měsícem

    只是把手動調整 改成電動調整罷了😅😅😅
    這車送我 我還不要
    車高不方便
    撞到肯定翻車

  • @nostalgia047
    @nostalgia047 Před měsícem

    alphard前座不行呀,如果前座二個改成中二座的舒適感,那真的完美了

    • @Cheng_GH
      @Cheng_GH  Před měsícem +1

      TOYOTA很堅持那個中央扶手啊!他們覺得窄小的扶手是客貨車在用的!

  • @xiepeter3437
    @xiepeter3437 Před 2 měsíci +7

    這車在台灣都8+9在開,載酒店小姊或是毒品業用車

    • @week7938
      @week7938 Před 2 měsíci

      還有殯葬業

    • @user-kn9mm2xn8q
      @user-kn9mm2xn8q Před 2 měsíci

      殯葬業很少用阿爾法 因為沒有福斯T6來的有力

  • @chi1dg0r
    @chi1dg0r Před měsícem

    澳門香港爛大街都是MPV
    標準三排 Vellfire Alphard LM Noah(Voxy) Stepwgn Serena
    假三排 Sietna Freed
    兩排 Roomy Solio N-box
    真的甚麼形狀的MPV都有,但中小型豪華MPV應該不太會有,豪華定位的車子十之八九都是大台的,配上MPV的屬性就更加難做小台皂的。

    • @Cheng_GH
      @Cheng_GH  Před měsícem

      有道理,但世事難料,我們都不知道!

  • @user-jp5lb1kq3x
    @user-jp5lb1kq3x Před 2 měsíci +1

    坐在BENZ的V系列,真的像坐在貨車裡,這底盤一點舒適感都沒有。

  • @justin200428
    @justin200428 Před měsícem

    車子方正 造就 視野好 空間大 G-CLASS就很方正

  • @hwhjeff1856
    @hwhjeff1856 Před 16 dny

    是沒看過梁家輝的黑金嗎?

  • @SuperAdam707
    @SuperAdam707 Před měsícem

    德國豪華房車價錢和質感,不是日本車能比的

  • @user-x94qu6ejo3
    @user-x94qu6ejo3 Před měsícem

    坦白說
    就是沙發做得好
    這一代外觀也是設計的不錯
    地盤引擎就沒什麼特色了

    • @NanNanNanYa
      @NanNanNanYa Před měsícem

      這種車就是舒適豪華,不是拿來跑快或高速過彎的,底盤跟引擎不是重點。如果用歐式思考,用來跑高速,永遠都造不出能與Alpard/LM競爭到MPV.

  • @wcifmylove
    @wcifmylove Před měsícem +1

    智商税而已😊,我开雷克萨斯suv,但是我不会脑残到去买LM😊

  • @ttjj8080
    @ttjj8080 Před měsícem

    這不是mpv 這算商旅 也算是貨車改

  • @PP-uv5sx
    @PP-uv5sx Před měsícem

    因為台灣的選擇太少

  • @mach3k3000
    @mach3k3000 Před měsícem +2

    中国在这种车型上已经高速赶上来了,估计阿尔法很快就会降价甚至被逐出中国市场。

  • @tommyher217
    @tommyher217 Před 2 měsíci +2

    不要一直說是運兵車了!一大早美國學校整排這車都是載少爺小姐上學的😂😂😂

  • @j1220513
    @j1220513 Před 20 dny

    後座椅背能躺下才是爽! 家庭出遊各個東倒西歪 老闆坐車 坐得直挺挺的哪裡好坐

  • @Robert-rz9yj
    @Robert-rz9yj Před měsícem

    大部分吧日本車,安全系數,都不高,再豪華,都一樣。

  • @RANDY3333210
    @RANDY3333210 Před 2 měsíci +1

    運兵車

  • @johnnytai8823
    @johnnytai8823 Před 15 dny

    恐我一跳,原來是台幣

  • @user-bo4qq4cg9z
    @user-bo4qq4cg9z Před měsícem

    他在台灣能賣得好 只是因為最強的中國車沒有進來台灣罷了 最舒適的中國車 價錢規格都遠遠高於這一台

  • @tonyhuang7237
    @tonyhuang7237 Před 2 měsíci +1

    難怪已經有殯葬業者買TOYOTA 運兵車😅

  • @Betamethasone0420
    @Betamethasone0420 Před 2 měsíci

    2.0的賓士轎賓士嗎? Alphard 還2.5L 哈哈 XD
    我之前開W204 C63 6.2L 才是賓士之魂!

    • @killuaz5517
      @killuaz5517 Před 2 měsíci +1

      M15 E Performance 1.6L V6 t 才是賓士之魂好嗎,你那台什麼渣渣

    • @Betamethasone0420
      @Betamethasone0420 Před měsícem +1

      @@killuaz5517 痾~ 那顆引擎能開1000公里應該都困難吧! XD
      你是哪位賽車手???

    • @Betamethasone0420
      @Betamethasone0420 Před měsícem +1

      @@killuaz5517 賓士2.0T 就是垃圾~ AMG one 很快~ 但5W 公里必定大修!

  • @user-uh2ss3bw3i
    @user-uh2ss3bw3i Před měsícem

    運“兵”車。

  • @user-fi4ib5ce7t
    @user-fi4ib5ce7t Před 2 měsíci +5

    折舊跟養護成本低於同級的德系車才是主要吧?😂

    • @i75010236
      @i75010236 Před 2 měsíci +1

      應該是零件設計理念牽扯到妥善 還有環保材質的使用量有關吧~

    • @willstw
      @willstw Před měsícem +4

      同樣要過歐洲法規 日本車一樣有使用環保材質 只是日本人用在駕駛中控之類的內飾上 所以才會出現lexus鑰匙孔周遭斷裂 infiniti的內飾龜裂的新聞
      德國人選擇去偷引擎或變速箱的小零件 反而造成了德國車不耐用的印象

  • @Rezavin
    @Rezavin Před 2 měsíci +1

    小版本就是Noah/ Stepwgn/ Serena 啊, 香港滿街都是

    • @user-vo5nf6qy9x
      @user-vo5nf6qy9x Před 2 měsíci +1

      你舉的是中型版本
      小版本可是Sienta/Freed

  • @TV-es8lk
    @TV-es8lk Před měsícem +1

    這車的底盤真的夠爛,就是把osim按摩椅放上廂型車的概念而已!

  • @Q007003
    @Q007003 Před měsícem

    假環保的環保材質讓人修不完

  • @shutehlin5204
    @shutehlin5204 Před měsícem

    有空去收尋一下ㄚ法撞車.對這2台完全沒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