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 Omicron 多為輕症的原因?細胞感染實驗揭開謎底!

Sdílet
Vložit
  • čas přidán 7. 06. 2024
  • 培養科學素養的線上學習平台「科學生」 👉 student.pansci.asia/
    ==
    近日,台灣 COVID-19 疫情染疫人數日日破萬,邁向與病毒共存階段,多數人感染 Omicron 病毒後雖常僅引發輕微症狀,但仍不能掉以輕心。為何肆虐全球的 Omicron 傳播如此迅速,症狀卻普遍較為輕微?
    COVID-19 感染人體細胞的方式,就像小偷闖空門前要找對鑰匙孔?病毒獨有的「弗林蛋白酶切割位」如何像是心機超重讓細胞難以察覺?研究指出 Omicron 病毒株與哪一種蛋白酶「不交好」,才導致對肺部影響變小?Omicron 是真的變溫和,還是疫苗普及幫上忙?病毒闖空全球門戶已長達兩年,本集就讓我們從科學研究反攻,獲得解開 Omicron 的謎底之鑰!
    0:00 新實驗將揭開 Omicron 輕症謎底!
    0:26 感染細胞像闖空門找鑰匙的小偷?
    1:45 讓病毒變心機的「弗林蛋白酶切割位」
    3:01 病毒與這個蛋白酶「不交好」才讓症狀減輕?
    5:29 Omicron 的「溫和」與疫苗施打率有關?
    7:16 減緩感染成長曲線是疫情當前的關鍵
    // 特別感謝 //
    曾皓佑、Jamie LY Lin
    // 參考資料 //
    Cell entry mechanisms of SARS-CoV-2
    www.pnas.org/doi/10.1073/pnas...
    The furin cleavage site in the SARS-CoV-2 spike protein is required for transmission in ferrets
    www.nature.com/articles/s4156...
    Visualizing COVID-19 Spikes in Action
    • Visualizing COVID-19 S...
    【關於 COVID-19 的這大半年】SARS-CoV-2 的拗「毒」絕活
    case.ntu.edu.tw/blog/?p=35635
    Altered TMPRSS2 usage by SARS-CoV-2 Omicron impacts infectivity and fusogenicity
    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
    SARS-CoV-2 Omicron Variant is as Deadly as Previous Waves After Adjusting for Vaccinations, Demographics, and Comorbidities
    www.researchsquare.com/articl...
    // 製作團隊 //
    主講:泛科知識 #鄭國威知識長
    企劃:王喆宣
    腳本:曾皓佑、Jamie LY Lin、王喆宣
    拍攝:蘇庭緯、黃詠恩
    剪輯:蘇庭緯
  • Věda a technologie

Komentáře • 1,3K

  • @allentsai1105
    @allentsai1105 Před 2 lety +315

    很喜歡這種科普教育的影片,雖然有一些艱澀的專有名詞,但影片中都能利用適當且詼諧的譬喻試圖讓觀眾較容易了解,而且動畫也很精美清楚,希望泛科學可以有更多這種有趣且富含科學知識的影片喔

    • @PanScitw
      @PanScitw  Před 2 lety +19

      謝謝支持!我們繼續努力

    • @momosheep45
      @momosheep45 Před 2 lety +4

      @@PanScitw 謝謝你們團隊

    • @user-mz1vc5bz9o
      @user-mz1vc5bz9o Před 2 lety

      我笑了,廢物論述專洗腦腦殘!

    • @n122610048
      @n122610048 Před 2 lety +6

      廢話太多了,真實數據說明疫苗防止感染已無效,那可以請說說疫苗防重症死亡的科學根據嗎 ? ( 哈哈 ! )

    • @user-mz1vc5bz9o
      @user-mz1vc5bz9o Před 2 lety +5

      @@n122610048 基本上要談到量!首先要知道你懂CT值嗎?40設為1,30=1000,20=百萬,10=10億!疫苗量固定,所以後期的O毒速度極快,容易突破!所以效果幾乎沒有!所以一般所謂的疫苗只針對初期種而已!2劑3劑就是抬高疫苗素的倍數,速度遠不如病毒,自然容易突破!我只能說再多疫苗都不切實際!所以我才從根本做起,推正確防疫,目的~直接解除!

  • @kiaba2051
    @kiaba2051 Před 2 lety +5

    這個頻道真的很棒👍🏻

  • @tne01
    @tne01 Před 2 lety +14

    雖然很複雜,但是感覺還是有聽懂不少,感謝泛科學! 🤗🤗
    也期待後面繼續說明Omicron感染上呼吸道的過程~

  • @shih-tinglu9423
    @shih-tinglu9423 Před 2 lety +3

    謝謝這麼深入淺出的說明!

  • @user-lc3ho6dx3s
    @user-lc3ho6dx3s Před 2 lety +147

    謝謝你們那麼用心這方面的知識,想必團隊的生物化學知識是非常堅實的XD
    你們講出來的內容比WHO 還要有料太多了

    • @PanScitw
      @PanScitw  Před 2 lety +26

      這我們不敢居功,要感謝科學家這兩年多來不懈的研究。

    • @davidlo168888
      @davidlo168888 Před 2 lety

      @@PanScitw 問題是如何解決治療 long COVID???

    • @guan-weisu3461
      @guan-weisu3461 Před 2 lety

      @@PanScitw 對對 有機會的話期待分析Long Covid

    • @lwf5842
      @lwf5842 Před rokem

      WHO的數據也不是為一般人而設, 對一般人而言只要打疫苗和保持衛生即可

  • @wghytreop
    @wghytreop Před 2 lety +6

    上了一堂重要的課,感謝

  • @user-lb9jn1iy9f
    @user-lb9jn1iy9f Před 2 lety +1

    好喜歡看您們的影片,謝謝。

  • @user-up5bx7gg4h
    @user-up5bx7gg4h Před 2 lety +2

    感謝泛科學,講解得很詳盡,學習到有關於omicron變異株的相關知識,非常感謝!

  • @AfterWorkGoGo
    @AfterWorkGoGo Před 2 lety +32

    建議鄭大哥把資料來源詳列出來,感覺比較安全,也能增加分享意願。這一集作的很棒,我朋友看了也很喜歡。

    • @PanScitw
      @PanScitw  Před 2 lety +8

      謝謝鼓勵。好的,明天上班會都列上。

  • @user-qm9mn1cd9b
    @user-qm9mn1cd9b Před 2 lety +53

    omicon解說清楚又簡單,把病毒感染症狀的深度的醫學科系的知識,講得這麼清楚!不簡單,連我這藥師,都敬佩之!讚,讚,讚!

  • @user-ty2st3nn2e
    @user-ty2st3nn2e Před 2 lety +2

    講解的很詳細!

  • @shaman0230
    @shaman0230 Před 2 lety +1

    影片真的很用心,謝謝你們的製作
    說要多看幾遍的地方真的要倒回去多看幾遍才懂,有夠貼心XDDD

  • @lattewu
    @lattewu Před 2 lety +29

    謝謝泛科學,動畫與解說都很用心、平易近人,真的讓很多無法理解艱澀名詞的大眾又更懂科學了!

  • @stanleyyu2079
    @stanleyyu2079 Před 2 lety +11

    在細胞內,伊維還可以抑制rdrp,而且有抗炎作用。

  • @user-lo5do6dt8b
    @user-lo5do6dt8b Před 2 lety +1

    真的很棒,感謝您

  • @stelcontars
    @stelcontars Před 2 lety +2

    泛科學!! 你們好棒! 謝謝你們簡顯易懂的說明

  • @y.t._tsao
    @y.t._tsao Před 2 lety +5

    這一集內容比較不科普😆 不過蠻深入淺出的👍🏻
    5:40後的結論很重要!

  • @rainwu3878
    @rainwu3878 Před 2 lety +15

    很好的整理,能把資料解釋的這麼清楚真的不容易,respect

  • @beautydoom8272
    @beautydoom8272 Před 2 lety

    最透彻的科普片子!赞👍

  • @Ivy-bl1dv
    @Ivy-bl1dv Před 2 lety +1

    好專業的頻道 😍推推

  • @yan3542
    @yan3542 Před 2 lety +7

    主持人說話清楚 內容有科學根據 加油 ! 祝你們早日百萬訂閱~

  • @KuangyuChen
    @KuangyuChen Před 2 lety +23

    有趣的事是, 疫苗施打之前, 以及現在高度普及之後, 台灣做為一個比較【純粹】的Omicron試煉場, 他所引起的小兒感染, 也就是完全沒有被施打疫苗的這群人類個體, 所造成的傷害, 似乎沒有看到病毒攻進肺部, 反而轉攻入腦神經系統.

    • @aragorn747
      @aragorn747 Před 2 lety +6

      沒記錯英國以前就說過omicron會引起腦霧,只是當時都被當笑話。

    • @wieter
      @wieter Před 2 lety +1

      @@aragorn747 腦霧跟腦炎差很多。台灣的小兒感染omi後,腦膜炎比率高,我認為跟台灣人習慣自行服用退燒藥的習慣有關,退燒藥有降低體溫的作用,但是並不具治療效果,很多家長看到發燒降下來,就以為是症狀減緩,事實上反而是反效果。

  • @cbate
    @cbate Před 2 lety +2

    淺顯易懂

  • @user-rj9ks3pw2i
    @user-rj9ks3pw2i Před 2 lety

    感謝錄製知識影片,我長知識了

  • @user-vk7vb1ju6i
    @user-vk7vb1ju6i Před 2 lety +44

    超有內涵且超高水準的解說!多點正面知識,才能讓疫情更快速渡過

    • @PanScitw
      @PanScitw  Před 2 lety +3

      感謝支持!

    • @alpsnd
      @alpsnd Před rokem

      並不完整的內涵
      有些部份避而不談
      我有留言
      只要博主不刪我的留言 你可以看看

  • @Lzainside
    @Lzainside Před 2 lety +51

    內容非常扎實且很有理據,依照媒體報導渲染就會變成Omicron跟Delta一樣可怕
    Delta或Covid19原始株以及其變異株,單論死亡率遠低於SARS跟伊波拉病毒
    但也比一般流感(甲型流感病毒H1N1亞型以及其變異株)死亡率更高,且傳播力更強
    所以媒體很容易過度渲染成非常可怕確診絕症隔天暴斃一樣,但又有一派講成像是小感冒
    而就算一般流感造成的死亡數也很高(2007年的時候,流感還是第9大死因,平均是4500人死亡,死亡率0.02%)
    那Covid19肆虐至今,已經累積病例數5.26億,死亡人數628萬,已經可以跟黑死病、1918大流感相提並論
    我認為正確的態度應該是不要畏懼感染,但也把事前防疫做到位
    自己/家人確診後不驚慌,釐清各年齡層該急救的症狀(如嬰幼兒、低齡兒童缺氧
    、手腳冰冷、指甲嘴唇發紫、抽筋、過度呼吸、瞳孔無神、持續發燒且越來越高燒、血氧低於90等等)
    那什麼是應該先視訊就診去藥局拿藥可以先減緩症狀等等
    我很訝異的是這種講述科學、邏輯的頻道,留言還是充斥一堆反科學、反疫苗仔講一些似是而非的論述
    用一些很淺薄的理論去質疑各國目前主要的防疫手段,不然就是有各種陰謀論,多數論述都是很缺乏邏輯
    不是個案經歷、就是不嚴謹的數據、沒有上到主流期刊、同行審核的paper、某些旁門左道的"專家"踢爆的某些假訊息
    令人感到科普節目就算做這麼多仍力有未逮,也充分顯示台灣很缺乏思辨的教育系統(當然各國也都有不少這種人,美國甚至更多XD)
    以上不構成任何醫療建議,若有任何症狀請去診所、醫院等諮詢專業的醫療人員。

    • @user-qc7wb4kk5g
      @user-qc7wb4kk5g Před 2 lety

      網路上最多的不就是817裡的反智仔和免費側翼

    • @jiayihuang541
      @jiayihuang541 Před 2 lety +3

      我在大陆,从新冠病毒开始至今我没有打过一次疫苗也从没得过各种病毒感染,你说我现在需不需要打疫苗?

    • @Lzainside
      @Lzainside Před 2 lety

      ​@@jiayihuang541
      打不打是你的自由,但Covid19已經在全球感染5.28億人,中國也可以免費接種,除非醫師診斷身體狀況不適合,不然以科學的角度來說我想不到不打的理由。

    • @Kaitlynlin71447
      @Kaitlynlin71447 Před 2 lety +3

      @@jiayihuang541 如果你未來完全不出國
      或你國家不開放其他國家的人進出
      那麼不打沒有問題,祝你平安

    • @klp5313
      @klp5313 Před 2 lety

      sars,伊波拉都是病毒中的明星級選手

  • @orgmsfr1164
    @orgmsfr1164 Před 2 lety

    直接訂閱了 期待更多內容

  • @user-wb7wk9ot1j
    @user-wb7wk9ot1j Před 2 lety

    🙏🏻感恩解說😊

  • @rolooker
    @rolooker Před 2 lety +13

    很棒的解說 很多人對於疫情了解不夠多 就拿媒體斷章取義

    • @user-pj4pr2on6z
      @user-pj4pr2on6z Před 2 lety +5

      媒體還很喜歡在標題下重料,很多人還喜歡只看標題

    • @rolooker
      @rolooker Před 2 lety +1

      @@demodemo5991 之前台灣媒體是不是亂說omicron 多屬輕症 造成很多人對疫情鬆懈?

  • @rogeryu9944
    @rogeryu9944 Před 2 lety +60

    廣泛流傳著Omicron造成輕症的錯誤,事實上Omicron殺傷力不比原始株低,疫苗盾保護台灣這一波,下波BA.4、BA.5、後續突變與次世代疫苗間的競爭,已悄悄燃起。

    • @klopddf
      @klopddf Před 2 lety +1

      ba4 ba5,可能就是打太多疫苗造成的變異,學者都沒研究和說到這個??

    • @s9154001
      @s9154001 Před 2 lety +1

      @@klopddf RNA病毒本來就很不穩定 很容易變異
      沒有疫苗 也一定會變異

    • @andysu6425
      @andysu6425 Před 2 lety

      就真的輕症啊,我全家五個全部都中,兩個10歲以下小孩,兩個65歲以上,比一般感冒還輕微,第三天就幾乎痊癒了

  • @kwf1033
    @kwf1033 Před 2 lety

    動畫做得很棒 期待更多影片

  • @user-fn7fm3hv4p
    @user-fn7fm3hv4p Před 2 lety

    謝謝您分享

  • @user-ky8pw7hv6m
    @user-ky8pw7hv6m Před 2 lety +4

    總而言知,一定多增加體坑力,身體健康有辦法對坑病毒。

  • @user-em4uy1yt6h
    @user-em4uy1yt6h Před 2 lety +81

    有個疑問: 既然認為omicron是因為胺基酸序列發生突變致使TMPRSS2對其親和力下降, 影響了S蛋白的切割而造成omicron侵入肺臟細胞的困難; 那麼對根本不具有TMPRSS2的上呼吸道內皮細胞又是如何感染的?? 又怎麼會造成omicron"較集中於上呼吸道症狀"這樣的結果呢??

    • @PanScitw
      @PanScitw  Před 2 lety +71

      這個講起來比較複雜。明天再詳細回答喔。但簡單來說,病毒還可以透過別的途徑進入細胞。TMPRSS2 是捷徑。

    • @y.t._tsao
      @y.t._tsao Před 2 lety +3

      @@PanScitw 期待回答~

    • @user-jk1kl2xk1e
      @user-jk1kl2xk1e Před 2 lety +3

      抓緊跟著學習

    • @PanScitw
      @PanScitw  Před 2 lety +97

      這邊更詳細一點說明,Sars Cov-2進入細胞事實上有兩條路徑,路徑可以參考這張圖:
      journals.plos.org/plospathogens/article/figure/image?size=large&id=10.1371/journal.ppat.1009212.g001
      在有TMPRSS2的細胞(肺部細胞),就可以像右側圖,直接促進病毒進入細胞內增生,大幅增加進入細胞效率。
      而沒有TMPRSS2的細胞(上呼吸道細胞),像是左側圖,就得利用胞飲的作用進入細胞中,再透過Cathepsin細胞骨架相關蛋白質,才能進入到細胞內。
      換言之,並非沒有TMPRSS2的細胞就不會被感染,而是有ACE2的細胞會被感染,而有TMPRSS2可以加速入侵的機制。
      這也就是先前的病毒株入侵肺部的模式,而且因為嗅覺上皮細胞也有表現TMPRSS2,
      甚至這個模式也是被認為造成嗅覺喪失的原因之一。
      然而Omicron 基本上放棄了 TMPRSS2 路線,
      改針對入侵的第一線鼻腔上呼吸道,
      這些細胞都有大量的ACE2表現,加上Omicron對於ACE2的親和力比過去病毒株更好,
      所以藉由胞飲作用進入到鼻腔上呼吸道的細胞,就能達到更快速繁殖,
      所以Omicron也被認為在上呼吸道複製速度更快,更容易傳播出去,提昇傳染力。
      這邊可以參考資料來源:
      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22-00428-5
      或是可以看這篇:
      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2-04479-6
      這邊顯示了Omicron在支氣管比過去病毒株複製得更快,也偏愛用胞飲作用進入細胞,
      但在肺部細胞複製效率較低。
      所以在肺部細胞並不是就不會複製了,是複製效率低,
      一旦病毒量夠大還是可能會有下呼吸道症狀,並不能因此覺得不會有中重症發生。

    • @user-jk1kl2xk1e
      @user-jk1kl2xk1e Před 2 lety +2

      @@PanScitw 👍

  • @user-cn9by4mv6q
    @user-cn9by4mv6q Před 2 lety +2

    雖然中間還是不小心放空了但是小偷的比喻很有感覺!

  • @YMLi-bv4fc
    @YMLi-bv4fc Před rokem

    分享得好好❤

  • @anthonychai5425
    @anthonychai5425 Před 2 lety +12

    可把北韩的事况当参考。在几乎没打疫苗的情况下, Omicron是否跟2019年底刚暴发的病毒的感染更严重。

    • @klopddf
      @klopddf Před 2 lety +2

      資訊透明的,也可能充斥假資料假消息。

    • @stanleyyu2079
      @stanleyyu2079 Před 2 lety

      北韓不一定禁伊維菌素

    • @stanleyyu2079
      @stanleyyu2079 Před 2 lety

      因北韓沒錢買疫苗

    • @stanleyyu2079
      @stanleyyu2079 Před 2 lety

      @徐楷婷 去年,我有兩位朋友感染確診,及時吃了伊維,結果輕燒三天就好了,沒有後遺症。

    • @stanleyyu2079
      @stanleyyu2079 Před 2 lety

      @徐楷婷 無所謂,僅供參考,網上都是您說他说,連結统统被禁被删,YT不是可以交流的地方。

  • @merlinwu4554
    @merlinwu4554 Před 2 lety +4

    可以不看稿還能流利的唸出TMPRSS2而不出錯,超厲害!

  • @johnzh5515
    @johnzh5515 Před rokem

    感谢,很有参考性。

  • @user-wd1vf7fk1e
    @user-wd1vf7fk1e Před 2 lety

    這影片真的簡單明瞭

  • @shan33612
    @shan33612 Před 2 lety +7

    這部影片雖然講得不錯
    但有些部分還是需要有一定程度的相關知識才能完全理解

    • @PanScitw
      @PanScitw  Před 2 lety

      的確,如果有什麼建議可以告訴我們。

    • @user-tb7qw9gx7f
      @user-tb7qw9gx7f Před 2 lety

      生科系的表示:不錯的影片😂

  • @user-wj7kn7kk1t
    @user-wj7kn7kk1t Před 2 lety +16

    請問能否分析南非只有30多%的疫苗接種率,卻能讓這波omicron 感染率快速下降且未大量重症的原因?

    • @PanScitw
      @PanScitw  Před 2 lety +24

      可能有三個原因,一是南非先前在 Delta 階段已經死了 10 萬人,活下來的人就達到某種群體免疫。二是南非人口相對年輕。三是因為疫苗優先施打於 50 歲以上人口。請參考這篇研究:www.nejm.org/doi/full/10.1056/NEJMoa2119658

    • @user-wj7kn7kk1t
      @user-wj7kn7kk1t Před 2 lety

      @@PanScitw 謝謝您!

    • @shacklesofpainpolymorph2610
      @shacklesofpainpolymorph2610 Před 2 lety +3

      @@PanScitw 原因就是它打了30%。它若打到80% 一樣慘

    • @flyonground
      @flyonground Před 2 lety

      感覺Delta帶來的自然免疫比起疫苗更像是主因

    • @user-pj5jz9qe2p
      @user-pj5jz9qe2p Před 2 lety

      @@shacklesofpainpolymorph2610 聰明

  • @WENRUAY
    @WENRUAY Před 2 lety

    很棒的影片製作!

  • @xiaoqhu3144
    @xiaoqhu3144 Před rokem

    好专业👍

  • @shihlienchen400
    @shihlienchen400 Před 2 lety +19

    超級棒的影片!最近也確診了雖然是輕症但發病時比A流感還要強許多啊⋯⋯一點都不輕~

  • @stanleyyu2079
    @stanleyyu2079 Před 2 lety +4

    在細胞外,伊維可以堵塞病毒和ACE2受體連接防止細胞被感染

  • @fsp6602
    @fsp6602 Před 2 lety +2

    這段小廣告短到我想按略過都來不及,太佛啦!!

  • @TheJesskeo
    @TheJesskeo Před rokem

    It made sense!!
    Thanks for ur info

  • @user-fl3xj3kl5y
    @user-fl3xj3kl5y Před 2 lety +3

    7:02 的片段有點過於閃爍,可能會引起觀看這不適

    • @PanScitw
      @PanScitw  Před 2 lety +1

      好的,謝謝你的回饋

    • @b2588221
      @b2588221 Před 2 lety +1

      真的很閃 差點要吐了

  • @MadSean0001
    @MadSean0001 Před 2 lety +20

    我家三口 我媽5/13確診 我自己4/29才剛打完第三劑所以是沒事
    但特別的是我爸 沒打半劑 平常又不做防疫措施 我媽染疫期間他們都還是在客廳一起看電視
    我爸又不願在家戴上口罩
    結果居然都沒中

    • @user-pj5jz9qe2p
      @user-pj5jz9qe2p Před 2 lety +11

      正常 越打疫苗越會感染病毒 真聰明人

    • @Equites0Arthur
      @Equites0Arthur Před 2 lety +6

      不是他特別
      而是他就是正常的那個

    • @user-jt9qk7lt6y
      @user-jt9qk7lt6y Před 2 lety +4

      他沒染疫是他身體有抗體

    • @zrlcml
      @zrlcml Před 2 lety

      @@user-jt9qk7lt6y 哈 早早就得過的意思嗎?? 還是是他家的0號傳播者~~~XD

    • @wu020306
      @wu020306 Před 2 lety

      沒人可以告訴你為什麼? 不過 可以參考是 99.95%人先天有CTL 可以擋住病毒在 喉嚨,所以輕症或 無症,沒有這種基因的人 打幾劑都沒用!

  • @handson0925
    @handson0925 Před 2 lety +2

    跪著看完 實在太用心了 能訂閱到PS泛科真件幸運的事情

  • @mingchunfanchiang3078
    @mingchunfanchiang3078 Před 2 lety

    感恩讚美

  • @henryking56
    @henryking56 Před 2 lety +3

    如果 Omicron 校正數據後其致重症之毒性與 Delta 相同,那如何解釋北韓目前的狀況?

    • @un8453
      @un8453 Před 2 lety

      北韩说了实话,就是新冠疫苗无效

  • @user-od4lw8ns1m
    @user-od4lw8ns1m Před 2 lety +5

    都還在找數據.怎樣避免和染疫後治療方式是較為重要.疫情未結束前.不確定因素太多了!

    • @n122610048
      @n122610048 Před 2 lety

      香港人口數是台灣的三分之一,因為地小人多有利疫情擴散,所以很快的讓疫情達到高峰又快速的下降了,現在每日確診數約幾百人,並已維持一個多月未見疫情再起,這足以說明藉由感染可以達成群體免疫,反觀打過三劑疫苗的人依然照樣感染,這和沒打過疫苗的人並無差別性的受到病毒侵害(沒看到政府公開數據),而一些沒打過疫苗的人確診後重症或死亡,這些人確實絕多數都有重疾纏身,用這數據來說明疫苗可以防重症死亡並無意義。
      多數感冒也是病毒引起的,感染 Omicron病毒如果沒轉成重症,那麼感染 Omicron病毒後遺症嚴重這句話我不敢苟同,換句話說;任何疾病如果轉成重症都有嚴重後遺症,所以不用過度解讀感染 Omicron病毒的後遺症。
      最後;要不要打疫苗在個人選擇,但我反對政府用強制或騙術(訊息不公開或有選擇性的公開)給群眾打疫苗。

  • @shumeiyu7727
    @shumeiyu7727 Před 2 lety +1

    感謝主論者 專業意見觀點給大家很快就可以清楚知道他的說法 專業意見觀點很深入淺出 口齒清晰 口條清楚 音色悅耳舒適

  • @user-hv7mr5cz5y
    @user-hv7mr5cz5y Před 2 lety

    點贊一下!很客觀的視頻!

  • @user-yu6gh3yk5b
    @user-yu6gh3yk5b Před 2 lety +9

    釐清疾病傳染的分生機制的確是很重要的事,但演化總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即便我們釐清了所有分生機制,但沒辦法預測演化的方向的話,就還會出現下一波疫情,想請問對於COVID-19演化方向的研究,以及應該如何決定未來疫苗開發的方向。該以現在最流行的Omicron作為對象,還是已經可以開始預測了?就像對待流感一樣。
    如果有人告訴我,今年要打兩年前的流感疫苗,還跟我說多打幾劑就好,我一定會覺得他瘋了。

    • @PanScitw
      @PanScitw  Před 2 lety +2

      目前有看到的策略是針對 Omicron 主要感染上呼吸道這個情況來設計鼻腔噴霧疫苗。當然另外也還有其他疫苗在研發。
      www.nytimes.com/interactive/2020/science/coronavirus-vaccine-tracker.html

    • @ABC1357990
      @ABC1357990 Před 2 lety

      打針對Omicron 的疫苗就好
      莫德納已經做到二期期中了
      比照高端模式可以直接來台灣EUA了
      反正中和抗體比現有疫苗來得好😂😂😂😂
      你看我們現在都打針對原始株的疫苗還不是好好的

    • @user-jk1kl2xk1e
      @user-jk1kl2xk1e Před 2 lety +4

      @@ABC1357990
      針對Omicron...?
      應該沒有這種東西吧....

    • @user-ye9qw4ir1t
      @user-ye9qw4ir1t Před 2 lety

      @@ABC1357990 看這樣又是一個不用腦思考的

  • @vangelis2101
    @vangelis2101 Před 2 lety +16

    我自己都不曉得怎麼感染的
    這個傳染力實在太強, 躲都躲不掉

    • @huangwu2563
      @huangwu2563 Před 2 lety +5

      我也是,不知道怎么就感染了。
      而且我三针辉瑞疫苗

    • @vangelis2101
      @vangelis2101 Před 2 lety +1

      @@huangwu2563 我父母70了, 也都打三針確診, 輕症康復了

    • @n122610048
      @n122610048 Před 2 lety

      香港人口數是台灣的三分之一,因為地小人多有利疫情擴散,所以很快的讓疫情達到高峰又快速的下降了,現在每日確診數約幾百人,並已維持一個多月未見疫情再起,這足以說明藉由感染可以達成群體免疫,反觀打過三劑疫苗的人依然照樣感染,這和沒打過疫苗的人並無差別性的受到病毒侵害(沒看到政府公開數據),而一些沒打過疫苗的人確診後重症或死亡,這些人確實絕多數都有重疾纏身,用這數據來說明疫苗可以防重症死亡並無意義。
      多數感冒也是病毒引起的,感染 Omicron病毒如果沒轉成重症,那麼感染 Omicron病毒後遺症嚴重這句話我不敢苟同,換句話說;任何疾病如果轉成重症都有嚴重後遺症,所以不用過度解讀感染 Omicron病毒的後遺症。
      最後;要不要打疫苗在個人選擇,但我反對政府用強制或騙術(訊息不公開或有選擇性的公開)給群眾打疫苗。

  • @user-jt6bu9pb4r
    @user-jt6bu9pb4r Před rokem +1

    感谢你

  • @user-ej3bg7zx7d
    @user-ej3bg7zx7d Před rokem +1

    可以問一下新冠要進入細胞是一定要弗林蛋白酶跟TMPRSS2兩個酶都不能缺嗎。因為影片說要TMPRSS2的切割才可以使S2結合細胞。那omicron對於TMPRSS2的親和力下降那他要怎麼進入細胞?還是只有對肺臟細胞的TMPRSS2蛋白酶親和力下降而已?

    • @PanScitw
      @PanScitw  Před rokem

      Omicron還有一種進入細胞的方式,胞吞作用。

  • @user-ed6sn4ss4u
    @user-ed6sn4ss4u Před 2 lety +5

    這種知識深度 我喜歡
    希望泛科學可以做多一點
    不然有時候其實覺得很淺
    學習分子生物學終於有用了XD
    不過這種影片製作時間很耗成本跟求證
    辛苦了 希望有被演算法眷顧😂😂😂😂

    • @PanScitw
      @PanScitw  Před 2 lety

      感謝喜歡!幫我們多多分享就能被演算法眷顧了😝😝

  • @huei-yu6800
    @huei-yu6800 Před 2 lety +2

    前五分鐘過多專業術語,可以簡化成民眾理解的白話文,因為那些專業用語看過就忘了,不會留下來,只要清楚把原理告知觀眾即可。有趣的泛科視屏是懂得選擇大眾能知的語言進行傳播。

    • @PanScitw
      @PanScitw  Před 2 lety

      感謝建議。這集的確專業名詞較多,我們會再改善。

  • @Fcukuasshoel
    @Fcukuasshoel Před 2 lety +1

    可以做病毒突變成inactive mutant的過程影片嗎?
    或是PrLP amyloids在染疫後加速聚集,蔓延至大腦發生Brain fog的過程

  • @xiaoqhu3144
    @xiaoqhu3144 Před rokem

    讲得特别好,非常感谢节目组的老师朋友们辛勤的制作!谢谢你们!

  • @user-jk1kl2xk1e
    @user-jk1kl2xk1e Před 2 lety +38

    節目製作很用心。
    但切莫輕忽
    打疫苗 和 染疫
    同樣都是風險
    請先好好審視照顧好自身狀態
    提升自我免疫力
    才是關鍵。
    頻道若中立有心
    也期待製作有關疫苗不良反應的內容。

    • @lmanmade
      @lmanmade Před 2 lety +2

      不會囉,因為沒有證據證明不良反應與疫苗有關。
      但患者病或死與病毒有無關係就毋須證明,預設有關。

  • @yehfefe5819
    @yehfefe5819 Před 2 lety +11

    疫苗接種率等因素進行校正,這是不準的,要在完全沒有打過疫苗的地區,及打滿三劑疫苗的地區做調查,病毒蔓延後,兩地區做比較,這時的數據才是正確的,在O病毒再世界上尚未蔓延之前,很多國家的人已經染役過,痊癒後有抗體,且也有多數人無症狀染役,沒有做篩檢,自行痊癒後有抗體,,可能是在多數人有抗體之下,死亡率就降低,也可能是O,病毒其實就是弱,,幾乎可以說跟疫苗施打率無關,,這些因素都是有可能的,,我比較質疑的是,全世界都大蔓延過了,且多數國家疫苗施打率也都很高了,所有的數據都是不準的,而我國疫苗兩劑施打率也很高的情況下,才病毒蔓延,數據也是不準的,是病毒本身弱,或是疫苗的關係,現今是不會有正確的數據,另外,種族的體質也可能是原因之一,,我不相信完全是疫苗的因素,讓致死率降低,,新藥也是因素之一

  • @white3504
    @white3504 Před 2 lety

    這種影片很有趣 而且看著看著 很好睡ㄟ!!!!!!

  • @xs021017
    @xs021017 Před 2 lety

    謝謝!

  • @hsiehchiwei
    @hsiehchiwei Před 2 lety +22

    Omicron近期對於兒童腦炎這塊似乎有變多的跡象,希望有更多侵犯腦部的研究報告及影片,謝謝泛科學生動的解說。

    • @yuyi9978
      @yuyi9978 Před 2 lety +5

      他們怎麼敢違背黨意?防疫失敗都可以洗成共存

    • @SaeedHerr
      @SaeedHerr Před 2 lety

      還有得到後如何儘量恢復肺部功能~

    • @iwish3174
      @iwish3174 Před 2 lety +4

      @@yuyi9978
      你是在說確診數跟死亡數最多的新北跟台北市嗎?
      一個不是說要軟封城?
      一個不是嗆不排除封城嗎?
      人呢?

    • @Li-kl9yy
      @Li-kl9yy Před 2 lety +6

      @@yuyi9978 可惜政府保護你兩年了還在黨議

    • @dasanliang1700
      @dasanliang1700 Před 2 lety

      喔,因為病毒很愛吃神經系統,一路吃,一路藏,殘忍吧所以聽說要與病毒共存的官員,是否是人類呢…

  • @bbss916
    @bbss916 Před 2 lety +18

    前面都很棒,其中也說明了新變種與肺部感染的不易原因,非常科學,但引用後面那篇論文,利用不同病毒株的重症及死亡數來與時間及施打疫苗數相連結,並暗示正相關,這件事情我不覺得是科學,倒是一種反果為因的推論。建議做一集"突破性感染"的過程,來告訴民眾施打疫苗為何會染疫的科學影片,打疫苗是有助於避免重症,但能否防止染疫這件事的答案一定要導正視聽!

    • @flyonground
      @flyonground Před 2 lety +1

      突破性感染不是上一集有提過嗎?

    • @bbss916
      @bbss916 Před 2 lety +3

      @@flyonground 真的耶!也有說明為何病毒能脫逃,88%的脫逃很讚!但我就更不解,為何還要在影片後面強調施打疫苗跟病毒對抗的連結了!前言都已經證明肺部感染不易,這就是正解啊?疫苗的無用性仍是相對顯見!死亡案例的連結要檢視的不是疫苗施打,不是應該討論死亡案例的慢性病是否適合施打疫苗,相對適用

    • @evanlu8996
      @evanlu8996 Před 2 lety +2

      @@bbss916 這裡有很多是"假設"的狀態,算不上結論,要有實證去證明假設是否正確,再去反覆修正,才能當成結論,也就是你說的科學
      不過,越微觀的角度,不可控變因會越多
      像是可避免重症,就已經有不少打疫苗重症的實例在,在實證科學中,這句話就得打個問號,甚至減少重症機率的要因也與疫苗不見得有正相關

    • @bbss916
      @bbss916 Před 2 lety +2

      @@evanlu8996 其實非常同意,只是若不在曝光影片下去提出不一樣論點,恐怕「積“不確定”成是」的趨勢就會越來越嚴重,無查詢資料習慣的多數民眾就更以為自己要的安全感結論就是定論了。所以路過一定不能錯過發言!

    • @bbss916
      @bbss916 Před 2 lety

      分享一個連結
      czcams.com/video/Z_I87G3dEBo/video.html

  • @andy829ful
    @andy829ful Před 2 lety +15

    如果ormicron 像delta一樣嚴重,為何這波疫情那些沒有施打疫苗的小朋友,大都是一天高燒之後就幾乎痊癒,反而是施打3劑的大人都要3天以上而且類似重感冒症狀才開始緩和呢?

    • @user-pj5jz9qe2p
      @user-pj5jz9qe2p Před 2 lety +2

      因為ADE效應 越打疫苗 身體免疫力越差

    • @user-ce8wl3jz3x
      @user-ce8wl3jz3x Před 2 lety +2

      這種說法太攏統,衛福部有報告是這樣說嗎? 不要某個名嘴,某醫生,某政客,某媒體,說了什麼就代表全台灣真實的疫情

    • @jamisonpatty50
      @jamisonpatty50 Před 2 lety

      真的很奇怪

    • @kamiruchen5335
      @kamiruchen5335 Před 2 lety

      @@user-ce8wl3jz3x 衛福部的報告? XD
      衛服部敢不敢公布染疫死亡的人群中,施打過疫苗的占比是多少?

    • @user-ut8tz8hl1i
      @user-ut8tz8hl1i Před rokem

      我自己早早打完打完三劑 最近確診,跟沒事一樣.要不是有家人發燒 全家快篩我可能都不知道自己確診..不過我媽沒打過一劑,到是有出現乾咳症狀,但看我媽的症狀感覺比感冒都輕..

  • @userJiangPisces
    @userJiangPisces Před 2 lety +4

    6:337:58突然有點毛骨悚然,還好我跟外婆以及祖母都打三劑了,原來omicron並沒有比Delta弱太多

  • @MrOshinjanlai
    @MrOshinjanlai Před 2 lety

    受益良多

  • @user-kf6gr6zu3r
    @user-kf6gr6zu3r Před 2 lety +3

    所以這個病毒究竟是突變成更親人類細胞 嗎? 還是P4實驗室之中可以改良出這種病毒呢? 中國P4實驗室拿美國的補助在做病毒增益研究 是否是實驗室外流呢?

    • @user-qc7wb4kk5g
      @user-qc7wb4kk5g Před 2 lety

      全世界正常人類都明白是美國製造流出

  • @zexevb-wbb
    @zexevb-wbb Před 2 lety +4

    疫苗打死人無法舉證跟疫苗有無關係,然後本來就高風險的老人 慢性病患者被針引起而死亡剛好又推給病毒,打了那麼多針還一直爆感染,疫苗說明書上說現在的疫苗也不是針對歐米狂的,所以是打辛酸的對嗎? 疫苗研發沒有5年10年就推出來不是很奇怪嗎?

  • @LOVE90531
    @LOVE90531 Před 2 lety

    請問後面出來的猴痘 共存還是清0?

  • @yyyccc0204
    @yyyccc0204 Před 2 lety

    看完了 這講解我大約半懂了!

  • @stanleyyu2079
    @stanleyyu2079 Před 2 lety +11

    最重要的還是要提高自身免疫力:
    • 維D 每天最少 2000IU
    • 維生素 C 500mg 每天兩次
    • 喝剛泡好的綠茶 + 鋅 成人每天15-25mg
    每次泡茶可用1.5-2g 乾茶葉。
    綠茶中有兒茶素egcg,但它很容易氧化,所以一定要喝剛泡好的茶才有效,最好加放蜂蜜和檸檬汁後才喝,弱酸環境可保存藥性,空肚飲用有助吸收。
    平均每1克的綠茶乾茶葉可釋出80mg的兒茶素,兒茶素在飲料中每天最高用量是704mg,這相等於8.8g的乾茶葉中的含量。

    • @n122610048
      @n122610048 Před 2 lety +10

      香港人口數是台灣的三分之一,因為地小人多有利疫情擴散,所以很快的讓疫情達到高峰又快速的下降了,現在每日確診數約幾百人,並已維持一個多月未見疫情再起,這足以說明藉由感染可以達成群體免疫,反觀打過三劑疫苗的人依然照樣感染,這和沒打過疫苗的人並無差別性的受到病毒侵害(沒看到政府公開數據),而一些沒打過疫苗的人確診後重症或死亡,這些人確實絕多數都有重疾纏身,用這數據來說明疫苗可以防重症死亡並無意義。
      多數感冒也是病毒引起的,感染 Omicron病毒如果沒轉成重症,那麼感染 Omicron病毒後遺症嚴重這句話我不敢苟同,換句話說;任何疾病如果轉成重症都有嚴重後遺症,所以不用過度解讀感染 Omicron病毒的後遺症。
      最後;要不要打疫苗在個人選擇,但我反對政府用強制或騙術(訊息不公開或有選擇性的公開)給群眾打疫苗。

    • @stanleyyu2079
      @stanleyyu2079 Před 2 lety

      @sjk 這個不清楚,綠茶是未經發酵過而制成的茶,如茶樹葉中含有兒茶素,或者可以使用,有待查證。

    • @stanleyyu2079
      @stanleyyu2079 Před 2 lety

      @sjk 綠茶是從茶樹的葉制成,只不過是不經發酵。

    • @qq-uc1is
      @qq-uc1is Před 2 lety

      酒喝多點 看看萬華流浪漢 0死亡

    • @Lp78Ch
      @Lp78Ch Před 2 lety +1

      @@stanleyyu2079 Hey, you and I are on the same green tea protocol plus zinc. I am not vaccinated and I never got COVID here in Los Angeles. EGCG is most abundant in green tea. Not sure about oolong or black teas. EGCG works as zinc ionophore.

  • @shane2020tw
    @shane2020tw Před 2 lety +31

    這麼精心的病毒,難怪一直有人懷疑是人類製造出來的

    • @user-rb7kr8qt9v
      @user-rb7kr8qt9v Před 2 lety +7

      美國在烏有生物實驗室!

    • @weihu7972
      @weihu7972 Před 2 lety +5

      哈哈。你是说老美吗? 不会其实是老美。欧洲知道也闷着不敢说

    • @Neko0624
      @Neko0624 Před 2 lety +16

      看一些帳號急忙出來卸責就知道啦

    • @user-tg8lz9wq5l
      @user-tg8lz9wq5l Před 2 lety

      我還以為又要有覺青要推到大陸上 可悲的1450 817 猴痘 米國白肺病

    • @flyonground
      @flyonground Před 2 lety

      ​@@Neko0624 笑死,他們像餓狗搶屎一樣替主子分憂

  • @vanna51242003
    @vanna51242003 Před 2 lety +1

    謝謝分析的,小建議是中間穿插的逗趣動畫也許可以再少些,有點突兀且有中斷感haha

  • @timothyhsu9418
    @timothyhsu9418 Před 2 lety

    讲的不错

  • @user-iu3gz5zz6c
    @user-iu3gz5zz6c Před 2 lety +12

    越瞭解就越不怕它,這麼優質的頻道能幫助很多人,快速傳染是目前的病毒生存方向,當它到達一個峰值就會開始減少。
    因為群體免疫就會起來了

  • @sheep-sh
    @sheep-sh Před 2 lety +7

    可怕是終身後遺症…….
    腎臟病、糖尿病罹患率提升30%、腦霧等,疲倦肌肉痛

    • @user-by5lr4tr9s
      @user-by5lr4tr9s Před 2 lety

      有夠煩的 已經有在刻意飲食 運動了 結果只接給你大魔王 我真的想 不管一切 回到以前大吃大喝 愛吃就吃 喝就喝 煙戒一年半了 我也要回去抽了 酒也要回去了。直接躺平 說不定再過幾年 對岸真的打過來 反正也是要死或是變難民 我真的不想在克制了

  • @wingip
    @wingip Před 2 lety

    這個分析真的是超級好!

  • @user-uc7yq3gb2n
    @user-uc7yq3gb2n Před 2 lety

    如果同一種疫苗打在不同的人身上,除了產生的抗體濃度會有差異外,抗體的 "微觀組成" 也會有差嗎? 如果有差的話 ,會不會就是有人打疫苗後不再被感染 有人卻是突破感染的原因?

  • @xg5809
    @xg5809 Před 2 lety +6

    如果你做这期视频的目的只是有针对性地提醒老年人或有基础疾病的人去打疫苗,我不会发表反对或支持的意见(虽然我怀疑疫苗对OMICRON是否还真实有效)。

  • @befele2086
    @befele2086 Před 2 lety +14

    所以說 Omicron看似中重症機率低
    卻是在疫苗覆蓋率極大的基礎之上
    對於沒有接種疫苗的群體而言
    恐怕仍是不容小視!

    • @user-qc7wb4kk5g
      @user-qc7wb4kk5g Před 2 lety

      首先要做的就是切斷傳染鏈條 非必要不外出。舊疫苗面對目前台湾流行的BA.2保護力很弱。除非獨居,但如果是獨居老人又會面對生活上的無奈。只能說這個政府爛透了

    • @iwish3174
      @iwish3174 Před 2 lety +2

      @@befele2086
      韓國最高時,一天死4百多人,高原期一天也都死2~3百人,請問他們的致死率又如何?他們疫苗施打率比台灣還高。
      那韓國的冏境是?
      韓國還是致死人口數算較少的。

    • @iwish3174
      @iwish3174 Před 2 lety +3

      @@befele2086
      韓國的Omicron死亡人數遠高於台灣,所以你認為是韓國的醫療能力差?
      還是政府失能?
      韓國這波Omicron死了2萬多人,給你參考一下。

    • @Custer0430
      @Custer0430 Před 2 lety +1

      @@befele2086 還要繼續唱衰自己國家 真的呵呵

  • @jjjkai
    @jjjkai Před 2 lety

    謝謝阿滴的解說

  • @user-ge4hc5nr1o
    @user-ge4hc5nr1o Před 2 lety

    真是深啊。

  • @user-em1yt9uy2r
    @user-em1yt9uy2r Před 2 lety +3

    這個比政治口水有用,這才是正解

  • @user-vn8yf5si5q
    @user-vn8yf5si5q Před 2 lety +6

    我在想,這個萬能鑰匙如果一般病毒天生沒有(誰天生有萬能鑰匙?)或是需要很久時間才演化成功,若是人類有意故意豢養病毒,那麼給鑰匙的一定就是人類自己。那些好些個國際病毒研究所,究竟在幹嘛?在打造不同鑰匙給病毒們試試看嗎?看哪個破壞力強去攻擊他國?不然科學進步的今天,沒想到人類卻更不能控制病毒?也不能抑制病毒?那要那些病毒研究所是幹嘛的?這些研究所應該全部關掉才對!我早就聽過很多專家說,按照大自然的病毒能力,是沒有這麼快的。一些政治政策生化野心家真的害了全人類!

    • @PanScitw
      @PanScitw  Před 2 lety

      也無法那麼快下定論喔。

    • @user-vn8yf5si5q
      @user-vn8yf5si5q Před 2 lety +1

      @@PanScitw 謝謝!我承認我很激動 聽到您對病毒有如此細緻的解釋。我是外行,曾特別留意過中國武漢、吉林和美國的迪特里克堡病毒研究所的訊息行為和日本科學家的相關指控言論。我也聽過免疫分子專家楊定一提到RNA病毒少見也難擺脫,直覺一切就是古怪,所以聽到您的節目描述這麼詳細特別激動,認為這個小鑰匙要靠病毒本人突破人類 真不該那麼快吧,莫非病毒自己有科技研究室搞突破? 至少這些花大錢和軍方密切關係的P3P4病毒研究所竟然拿不出任何辦法,那他們發表那多論文究竟是在研究啥呢??我個人沒專業來下任何定論,然疑惑和怪事不就是太多了,感覺各政府都搞愚民嘛?倒是希望您提出反證幫大自然和人類說話?謝謝您的分析報告!

    • @verban1900
      @verban1900 Před 2 lety +4

      認同你的說法 按照大自然的病毒能力,是沒有這麼快的

    • @verban1900
      @verban1900 Před 2 lety +5

      @@user-vn8yf5si5q 會質疑是好事, 不要像謀群人傻傻只會順從與被騙... 你只要想政治是最高明詐術, 延伸去想毒與解藥, 以及利益.. 就會知道人性可怕

    • @user-vn8yf5si5q
      @user-vn8yf5si5q Před 2 lety +1

      @@PanScitw 您有一串話我聽進去了:這個病毒(不偏不倚)利用人體蛋白酶「簡直像是有心機、輕手輕腳的小偷 (成功避開免疫監控系統)到了門口才掏出鑰匙……而掏出鑰匙的動作 還是人體弗林蛋白酶(親自)協助的」?
      人體免疫機制今因 此病毒可徹底宣布潰敗!竟然養出一個超級善巧的內應殺手 幫助謀殺犯(非小偷)進來殺害我們自己?
      是誰設計的內應機關?大自然的精密客製豈不神奇?

  • @changpinghsiao423
    @changpinghsiao423 Před 2 lety

    廣告太太太短了!講的真好!

  • @yuzhengchen7652
    @yuzhengchen7652 Před 2 lety

    能否通过比较omicron对未打疫苗的人群的分别有基础病和没基础病的老,中,幼人群,和2020年的病毒感染的相应的人群,来对比是否毒性有所减弱?

  • @iamckf
    @iamckf Před 2 lety +5

    面對傳播力這麼強、變種如此快速的病毒,尋求增強免疫力(疫苗)、研發藥物、養成良好公共衛生習慣都是需要的,人類長久以來都是在和傳染病對抗,勢必要和病毒共存(人類唯一圍堵成功的只有天花病毒),流行性感冒、小兒麻痺、病毒性肝炎、腸病毒都是如此,目前人類比以前強的,就是生醫科技比以前強大,以前研發疫苗,可能要幾年到幾十年的時間,如今可以在一年內研發成功,真的是奇蹟。面對疫情,不須恐慌,而是謹慎防疫、多充實相關知識,了解流行的趨勢,趨吉避凶。

    • @n122610048
      @n122610048 Před 2 lety +1

      香港人口數是台灣的三分之一,因為地小人多有利疫情擴散,所以很快的讓疫情達到高峰又快速的下降了,現在每日確診數約幾百人,並已維持一個多月未見疫情再起,這足以說明藉由感染可以達成群體免疫,反觀打過三劑疫苗的人依然照樣感染,這和沒打過疫苗的人並無差別性的受到病毒侵害(沒看到政府公開數據),而一些沒打過疫苗的人確診後重症或死亡,這些人確實絕多數都有重疾纏身,用這數據來說明疫苗可以防重症死亡並無意義。
      多數感冒也是病毒引起的,感染 Omicron病毒如果沒轉成重症,那麼感染 Omicron病毒後遺症嚴重這句話我不敢苟同,換句話說;任何疾病如果轉成重症都有嚴重後遺症,所以不用過度解讀感染 Omicron病毒的後遺症。
      最後;要不要打疫苗在個人選擇,但我反對政府用強制或騙術(訊息不公開或有選擇性的公開)給群眾打疫苗。

  • @shirol1000
    @shirol1000 Před 2 lety +7

    為什麼留言都被刪了

    • @kingking-ci1gf
      @kingking-ci1gf Před 2 lety +6

      清零 XD

    • @PanScitw
      @PanScitw  Před 2 lety +11

      因為昨天被駭客入侵後,遭到 YT 停權,剛剛才恢復頻道。希望留言能夠回得來。

    • @shirol1000
      @shirol1000 Před 2 lety +2

      希望不是點出omicron並不比其他變種株安全這樣的實情而被禁言😶

    • @byron2017
      @byron2017 Před 2 lety +2

      @@shirol1000 不需要禁言吧,這件事大家都知道,疫苗的效果跟人口變動要做校正,在年初一開始討論輕症化的時候就已經在討論了

    • @shirol1000
      @shirol1000 Před 2 lety +4

      @@byron2017 我並不覺得大家都知道,還是很多人認為就像普通流感一樣不嚴重,至少我觀察身邊的人、網路上的人下來是這樣。

  • @user-you-father
    @user-you-father Před 2 lety +1

    唯有科學才能讓人類過的更長久

  • @beautydoom8272
    @beautydoom8272 Před 2 lety

    请介绍fda最新公布的疫苗副作用,谢谢

  • @sweetry233
    @sweetry233 Před 2 lety +9

    奧米克就算感染者不只輕症,會有重症跟死亡,並不是全部都輕症而已。症腐太鬆散忽略病毒嚴重性了,導致台灣死亡案例越來越多,從1歲~99歲都是會有死亡案例的!

    • @iwish3174
      @iwish3174 Před 2 lety +3

      所以國外都沒死亡案例?
      所以你要不要找人上街示威要求政府封城?

  • @user-je4ou7lp9e
    @user-je4ou7lp9e Před 2 lety +9

    別說與病毒共存
    很多人共存不了
    掛了

    • @yikuansu3257
      @yikuansu3257 Před 2 lety

      共存是類清零的另一種說法。呵呵

    • @user-je4ou7lp9e
      @user-je4ou7lp9e Před 2 lety

      @@yikuansu3257 重症清零,是怎樣操作。

    • @starcolorice
      @starcolorice Před 2 lety +4

      流感也是每年死好幾千人阿,查官方資料可以看到一年平均約4500人;或是每十萬人中有20例,我們也不會說我們不跟流感/一般感冒共存阿(一般人感染時根本分不出差異),而且目前一樣是沒找到讓他們絕跡的方法,疫苗也是約兩三年就需要更新版本
      而現在主要的最新變種Omicron滿二/三劑疫苗感染統計的死亡率跟這個數據大致相同甚至略低,不然你以為流感化這個形容是隨便說說大家就會接受了嗎

    • @jimsu4402
      @jimsu4402 Před 2 lety +1

      但是不可能永遠封閉

    • @n122610048
      @n122610048 Před 2 lety

      香港人口數是台灣的三分之一,因為地小人多有利疫情擴散,所以很快的讓疫情達到高峰又快速的下降了,現在每日確診數約幾百人,並已維持一個多月未見疫情再起,這足以說明藉由感染可以達成群體免疫,反觀打過三劑疫苗的人依然照樣感染,這和沒打過疫苗的人並無差別性的受到病毒侵害(沒看到政府公開數據),而一些沒打過疫苗的人確診後重症或死亡,這些人確實絕多數都有重疾纏身,用這數據來說明疫苗可以防重症死亡並無意義。
      多數感冒也是病毒引起的,感染 Omicron病毒如果沒轉成重症,那麼感染 Omicron病毒後遺症嚴重這句話我不敢苟同,換句話說;任何疾病如果轉成重症都有嚴重後遺症,所以不用過度解讀感染 Omicron病毒的後遺症。
      最後;要不要打疫苗在個人選擇,但我反對政府用強制或騙術(訊息不公開或有選擇性的公開)給群眾打疫苗。

  • @EtherCheng
    @EtherCheng Před rokem

    2:45 右上角的journal citation 有typo,應該是PNA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