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歲之後,換工作要考慮大腦的週期|《重啟人生》|文森說書

Sdílet
Vložit
  • čas přidán 6. 06. 2024
  • 中文書名:重啟人生
    原文書名:From Strength to Strength: Finding Success, Happiness, and Deep Purpose in the Second Half of Life
    身份的焦慮: • 變窮不只是沒錢|《身份的焦慮》|文森說書
    富者的態度: • 我來工作就是來賺錢的,少跟我談夢想|《富者的...
    大局思維: • 為什麼計畫這麼豐滿,執行起來卻很骨感?|《大...
    我只想好好上班: • 如何在職場中橫著走?從面試到離職全攻略|《我...
    熱情人生的冰淇淋哲學: • 讓壞老闆變成你的跳板,斜槓人如何抵制社會惡習...
    00:00 - 03:29 開場
    03:30 - 05:33 我們退化的速度比想像中早很多
    05:34 - 07:26 你會用工作表現來看待自己的價值嗎?
    07:27 - 10:05 中老年後可以跳到第二曲線
    10:06 - 12:18 如何超前部署?
    12:19 - 14:44 我的孤單小結論
    14:45 - 15:11 我的囉哩八唆
    #書單 #換工作 #職場
    寫這段的時候我32歲,所以要說到衰退這件事,比較明顯的大概就是皺紋變多、喝咖啡會胃食道逆流、太晚睡頭會痛...但除此之外,衰退的感覺倒是沒有很明顯。
    只是這次的內容也算是一種警鐘!?算一算我大概在活個幾年,流體智力就差不多掛了,再來就得賣個晶體智力來討生活,那時候我會不會也開始好番癲,開始不懂得欣賞新秀,而且還看不見自己跟不上趨勢!?
    我會謹記在心,但不代表我能克服。
    我的Podcast: podcasts.apple.com/tw/podcast...
    (在Apple Podcast/Spotify/Google Podcast上都可以找到)
    我的Instagram: vincent_reading...
    我的Email: readrwork@gmail.com
    若喜歡我的影片或頻道,可以訂閱頻道和分享給朋友,謝謝拉
    訂閱頻道: / @vincent_reading

Komentáře • 597

  • @user-qg8mz8fv1e
    @user-qg8mz8fv1e Před 3 měsíci +345

    我今年52,人生裡大多數的知己好友 都是唸書時認識的,隨著歲月過去,這些在當年沒有利害關係的同學就這樣逐漸變成生命裡的知己。我才恍然大悟,原來讀書時的那些朋友與故事,在我們老的時候會慢慢發酵。因此我一直都很鼓勵孩子,在學校廣結善緣,多參與社團活動,這將是他生命的土壤。

    • @hochloe5699
      @hochloe5699 Před 3 měsíci

      Oo

    • @18230m
      @18230m Před 3 měsíci +7

      出社會會有利益問題,那就是一群人太求表現了

    • @jacksent432
      @jacksent432 Před 2 měsíci +2

      問題是現在學生因為受到科媒和腫過的影響,早不單純了

    • @exjock4foodie
      @exjock4foodie Před 2 měsíci

      U can also meet someone with no conflict of interest who share some hobbies in common

    • @Reikoinjapan
      @Reikoinjapan Před měsícem

      大家出社會都會變
      學生時代的友誼留在當時最美

  • @fh2133
    @fh2133 Před 3 měsíci +133

    明年就60了,流體大概流光了,晶體應該也沒幾粒。曾經從事平面設計20幾年,現在跑外送,結果時薪屌打設計時期😢。現在一個人無妻無子住劏房,嚴重缺乏人際關係沒人互動!!!
    謝謝文森!這集令我感到很受用,原來自己真正需要建立一些好的人際關係!不能再老是自己一個人搞定一切了。

    • @ufongwong5778
      @ufongwong5778 Před měsícem +3

      可以參與一些義工活動

    • @slowlypleasebeny8406
      @slowlypleasebeny8406 Před 21 dnem +1

      我也是從事設計相關工作 我能理解設計界的生態 步入50甚麼都沒留下 去年開始我重新檢視整理自己20多年的一些設計看法與經驗 才發現設計這知識我是如此貧瘠與封閉 經過一整年自我探索 今年可以說是我的人生定位年 希望您也能找到自我定位 揮別過去的燦爛 迎接現在的果實 一起加油

    • @joshualai82
      @joshualai82 Před 18 dny

      建议参加一些宗教活动。

    • @DDDDDDTTTT
      @DDDDDDTTTT Před dnem

      @@slowlypleasebeny8406 我從事設計相關工作快十年, 很迷茫.想著是不是要轉行業了. 想請教如何檢視整理自己設計經驗

  • @kenny646425
    @kenny646425 Před 4 měsíci +235

    半聽半看 看動畫更輕鬆帶入。
    我也在30幾歲轉行。朋友都說我很有勇氣,但是我更多的是興奮。跨領域總能學到新知識!

    • @alin1215
      @alin1215 Před 4 měsíci +7

      請問是轉行做什麼🤔,最近也面臨轉行的課題😅

    • @user-rt4ws1yr6v
      @user-rt4ws1yr6v Před 3 měsíci +40

      我43歲女性轉行仍然很好,做到退休。有能力什麼都不怕

    • @user-od6ui6kg8g
      @user-od6ui6kg8g Před 3 měsíci

      做什么行业@@user-rt4ws1yr6v

    • @lightthgil007
      @lightthgil007 Před 3 měsíci

      太励志了!请问是哪一行转哪一行?给中年迷茫的姐妹一些启示

  • @nervous711
    @nervous711 Před 2 měsíci +48

    孤單的感覺問題不是出自於你,而是來自台灣逐步異化的社會。
    異化的層面已經從工作上擴展到了人際互動關係,自我價值,甚至每天在網路上發的訊息
    明明教科書上或偉人早跟你說財富不是最重要的
    但是物質主義20年來在台灣卻是越陷越深,退到感覺像是第三世界國家一樣
    越來越多的人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
    或是以為自己知道,但是被問得深一點後,就開始自我矛盾,吱吱嗚嗚
    自我價值異化的跡象在年輕世代逐漸普遍
    資訊暴增,在演算下的洗禮下,不同人之間的喜好與知識差距越來越大
    但我們的好奇心,專注度,尊重不僅沒跟上,還持續下滑
    造成了談話間的異化,對沒共鳴的話題容忍度0,
    聊天後只感到空虛,nothing intellectually meaningful
    伴隨的是自己的聲音依然渴望被聽見
    但是又得同時顧及吸睛性和快速性
    不得不把自己想法進一步異化
    產出的是高度compromised後的速食文,垃圾文,炫耀文(或影片照片)
    這又會進一步異化其他人
    異化那些以為你是發自內心傳達這些訊息的人,以為你發的就是你所想的全部
    錯誤的解讀了社群媒體上的速食文,幹話文
    這樣的社會怎麼可能"真正"的開心起來呢?

    • @jacksent432
      @jacksent432 Před 2 měsíci +1

      還有受到了老祖宗國的影響😊

    • @aaaa50905
      @aaaa50905 Před 2 měsíci

      只是不同的想法跟價值觀而已,不見得就叫異化
      反過來說,現在普遍人都能知道世界上資源取得百百種,有大有小有真有假
      教科書或某偉人曾說了甚麼也只是一個管道之一,不代表那就叫絕對正確的

    • @nervous711
      @nervous711 Před 2 měsíci +2

      @@aaaa50905 沒錯 我完全同意你說法 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價值觀,但如果不同價值觀沒有相應的尊重,耐心,好奇心,那只會讓聊天的過程產生空虛感,不適感,大家只會想要各自說各自的,不想聽對方的,自己只想當自己的主角,這樣的聊天必然會產生至少一方的異化,聊天本應該帶來的滿足感不再復有,長久下來的衝突感讓人不曉得是為了什麼而聊天

    • @jacksent432
      @jacksent432 Před měsícem

      @@nervous711 那不叫价值觀,那叫自己不知道自己要甚麼。只是西收紅書抖音上的白痴東西而己,像吃播,網紅,中國明星等。現實是没法有和人真正的沟通,也没法決定自己的命運。

  • @LillianTseng
    @LillianTseng Před 4 měsíci +173

    我剛剛是邊曬衣服邊聽,因為Vincent的口條清楚好聽,而且用詞簡單,不需要特別看畫面也能吸收
    不過對於從流體智力轉換到晶體智力後就無法再創事業或學習高峰,這點我不認同,就是因為到了晶體智力發揮時,已經有很多過去經驗,所以更能融會貫通,有更好學習成果
    年輕時學習是死記硬背,中年後學習是有方法的學習,例如我大概35歲開始學法文,記單字都是用以前的英文基礎來聯想,三年後還有機會去當法文翻譯一年,現在41歲我在學西班牙文,記單字又以我之前的法文為基礎,同時因為學過法文,所以對於歐洲語系文法跟陰陽性很熟,學起來比班上同學省力很多
    在事業發揮上,以前就是衝衝衝,也許亮眼,但花了很多不必要的力氣,現在的確沒有那麼多精力,所以懂得把力氣花在刀口上,做更精準有效率的事情,所以工作表現反而比過去更好,而且大家更能認可我的才華(以前鋒芒太滿,可能招來的更多是嫉妒)
    除了身體的老化無法避免外,我覺得其他方面沒有“老”這回事,可以想成是因為身心結構改變了,所以最佳使用它的方式不同而已
    尤其像我去年才開始運動,現在覺得是我人生體力最高峰,所以真的完全感受不到文森所說的30~35歲以後體力腦力下降這回事;常保一顆青春的心,可以抵消許多老化

    • @Kay_English_aerialist
      @Kay_English_aerialist Před 4 měsíci +2

      妳好厲害啊!35學法文,還能當法文翻譯!我要向你看齊!

    • @hodoris8598
      @hodoris8598 Před 3 měsíci +2

      你的人生太捧了,擁有大量可自決的時間,責任可能不會随著年齡遞增。

    • @TheNewbornAustin
      @TheNewbornAustin Před 3 měsíci +3

      謝謝你的見證和鼓勵❤❤❤

    • @annaau4994
      @annaau4994 Před 3 měsíci +6

      同意,我也不認同流體智力轉換到晶體智力後就無法創作或學習高峰。創作或創意是天生的能力,有些人年輕從未有過創造力,有些人是從年輕到老都有好好創造力,而有些人也是年輕是傻乎乎的,沒一份工作能做好,40歲後才去創業也能成功。另外,有些人也是30幾歲後的身體狀況比20幾歲好多,這些人也不少,怎麼說一定年輕就什麼都好?有些人是早年運氣好能平步青雲,但也有好多人是大器晚成,歷史上也不少,所以簡單來說,每個人的命運都不同,有些人是早年成熟,有些人成熟比較慢,有些人早年運氣好,有些人大器晚成,每人都不同,只要有好做的,想實現的夢想,什麼年齡層都可以開始努力,也一樣可以實現。

    • @user-zw9wk6my4h
      @user-zw9wk6my4h Před měsícem

      你的分享很棒
      但年輕學習死背是你個人的問題😅
      晶體也只是實證後的事實
      你現在只是因為過去累積的知識 足夠支撐讓你學習相對靜態的東西罷了

  • @justmisa1123
    @justmisa1123 Před 4 měsíci +44

    疫情居家辦公時我也常常覺得自己快瘋了。每天都只能跟3C講話,第一次發現原來孤僻如我也是需要社交的。三級警戒一解除我就跑到咖啡廳工作,感覺好多了。現在覺得孤單的時候就去公園看看小孩跟家長的互動會心一笑。偶爾跟路人搭上幾句話也不錯

    • @felixvillafane7214
      @felixvillafane7214 Před 3 měsíci +1

      好凄凉的感觉啊

    • @ml2826
      @ml2826 Před 2 měsíci +2

      很懂😂 我之前也跑到桌遊店打工,為了跟真人互動。

  • @remuswu1019
    @remuswu1019 Před 4 měsíci +64

    先給你跟自己一個抱抱,我也曾是會利用工作跟忙碌來填補孤單的人,忽略了很多身旁的人際關係,雖然現在還沒找到好的處理方式,不過就如你所說,找到不會趕走愛的生活方式,讓我的自我價值感提升很多,願我們在學習到道路上相互扶持,愛您🙌

  • @hitorinekoinjapan
    @hitorinekoinjapan Před 3 měsíci +45

    當年在日本公司工作的壓力很大,一開始是因為你的聲音很療癒,總是在睡前聽完就能入眠。
    後來成為自由工作者之後時間比較彈性,會在做家事或者是煮飯,有空檔的時間帶著手機邊聽邊看。
    真的很謝謝你陪我走過好多的工作低潮期❤

  • @user-tx5fw8dg6j
    @user-tx5fw8dg6j Před 3 měsíci +44

    我在吃飯的時候剛好聽到這集,我就是35歲最近對於年紀非常的困擾,非常喜歡你很誠實面對自己的分享,如果有一些可以幫助處理情緒的方法我也想聽聽,不管如何這一集讓我感到有點放下,感謝

    • @bonyyung
      @bonyyung Před 2 měsíci

      +1

    • @starall3385
      @starall3385 Před 2 měsíci

      活得下去然後就有機會培養自己有了能力就不怕別人不會用你

  • @barrykkng
    @barrykkng Před 4 měsíci +31

    我是香港的觀眾/聽眾,看完這集後,覺得文森可以跟粉絲在線下進下互動,好像定期舉辦說書會 - 先在大螢幕上讓大家觀看新一集的動畫影片,一起看完後由文森補充個人感受、問問題,再讓觀眾(還有嘉賓)分享一下跟書本主題有關的事情、其他相關的書本,還有感受。說書會可以同時在CZcams上串流,讓在網上的觀眾/聽眾一起參與。期待一下文森可以來香港來書。📚

  • @ravanohong4907
    @ravanohong4907 Před 3 měsíci +16

    第一次撞到你的節目,學到了二個新詞。想到晶體智力,很受鼓舞,人的心靈可以永遠停留在25歲而智慧可以與日增長。我經歷過你正在經歷著的狀態。每天停下給自己至少10分鐘,和自己對話,先做自己最好的朋友。

  • @bertkang1126
    @bertkang1126 Před 3 měsíci +21

    我是在YT看文森說書
    聽到文森說用更多工作
    來掩飾孤單與寂寞
    覺得有些同感..
    如果能對你有幫助的話
    想跟你分享一個
    對我影響很深的觀念
    “如果你想得到陪伴,就先讓需要得到陪伴的人得到陪伴,你自然而然就會得到陪伴”
    終生受用的好觀念❤
    分享給你

  • @user-ih3oy2fy2k
    @user-ih3oy2fy2k Před 3 měsíci +23

    今年剛好35往36前進,因為已經快奔4,換工作的考量多了年紀這一項。這個問題其他CZcamsr 也有提到過(40幾歲會遇到的課題),那時就有在思考,什麼樣的工作是工作十幾年後的人可以做得比年輕人好的。感謝你分享這本書,原來就是"晶體智力"。有了定義,找方向就比較容易了。
    我自己看yt的時間大概是中午,晚上走路散步的時候,中午因為是在辦公室所以會看影像,散步則會用聽的。我認為知識型的內容應該是取決於該影片的主題對自身的重要性,然後決定要使用多少注意力。看影片會需要用到視覺+聽覺,當我想認真了解時,如果是散步時聽到,可能就會加入我的待看清單,在可以"認真看"時再看一次,有時候還會做筆記。

  • @kevintin83
    @kevintin83 Před 4 měsíci +21

    看主題來決定聽或看;下次孤單時不妨去市場買個菜就是一次很好的人際關係互動

  • @user-my6zw8kw7y
    @user-my6zw8kw7y Před 4 měsíci +11

    我是用看的
    很感謝Vincent的影片,很喜歡溫柔的聲音跟真誠的內容

  • @user-zh3vi4jv5u
    @user-zh3vi4jv5u Před 4 měsíci +3

    文森您好。
    我一開始是被你的聲音吸引,加上影片做得很簡約舒服,一起加油~
    我也是用工作填滿我自己內心空虛的人!

  • @carolinemizulily
    @carolinemizulily Před 4 měsíci +3

    很喜歡文森清晰有條理的聲音,在做機械化的事情時都是用聽的。而有空的話都是用看的,字幕或動畫裡偶然的幽默常常令我會心一笑。

  • @bb7bird
    @bb7bird Před 3 měsíci +3

    文森先生,廣大網友們都在這裡陪伴你,你的影片與存在對我來說是很重要的,希望你持續創作下去而且越來越好,發揮你的影響力來幫助其他人

  • @catwithme625
    @catwithme625 Před 3 měsíci

    兩種方式都有!
    謝謝Vincent的用心,做很多優質的節目~受益良多❤

  • @rachelchen7586
    @rachelchen7586 Před 4 měsíci +1

    我都是用看的,有時吃飯的時候看,有時在休息時間看。無意間演算法推薦給我文森的影片,影片長度和內容我都很喜歡,謝謝文森總是用簡單的方式來講解很實用的道理,有的時候影片看一次不夠,我還會看第二次,認真梳理咀嚼影片內容,真的對我的生活幫助很大,謝謝文森😊

  • @akinalam3336
    @akinalam3336 Před 4 měsíci +14

    我是在洗澡梳洗時看影片,有時早上起床後梳洗也會看,那時就會邊看邊聽,可能連續看幾段片,連續到通勤時繼續看。
    有試過翻看之前看過的。最開頭看是因為想看一些書的精華,但漸漸變成了習慣,沒有特別目的,因為你都講得很生動有趣,會不停接着想看下一段。有看過其他講解書的影片,雖然講解同一本書,但你的角度總是特別有趣,也最簡單易明。

  • @Tiffany-rb6ke
    @Tiffany-rb6ke Před 4 měsíci +8

    我在德國,都是煮飯或睡前看的。一直以來都很喜歡文森整理資訊的方式,真的很希望有機會幫你做個英文或德文的子頻道讓更多人可以接觸到你的影片!

  • @jestagee178
    @jestagee178 Před 4 měsíci +2

    通勤的時候聽 工作的時候聽
    你的內容很飽滿 聲音很溫和
    繼續加油喔

  • @danny359131763
    @danny359131763 Před 4 měsíci +14

    我只是想跟你說,你很棒💌你們的影片幫助了我人生各種思維成長,帶我走過了自我形象紊亂、焦躁、孤單等情緒,甚至也幫助我形塑金錢觀,以及更加同理他人。
    作為同樣 WFH 的工作者,我有著伴侶及朋友的強大心理支持,推薦也可以參加外面的 WFH 或 YTer 的社群,或可有效緩解孤寂感。

  • @evawu85
    @evawu85 Před 3 měsíci +1

    很喜歡文森的聲音 有時間就會連影片一起看,有時只聽聲音,有動畫搭配講解真的很容易理解且有既視感,謝謝你

  • @penny4058
    @penny4058 Před 4 měsíci +22

    完全懂文森的心情~我也是工作喜歡埋頭苦幹的類型,但自從變成遠端的工作型態後,經常感覺內心很孤單,原來是因為這個原因!也覺得用薪水衡量自己的價值常常陷入自我懷疑的迴圈中..一樣也是目前還沒找到解法🥲

    • @TheLin28
      @TheLin28 Před 4 měsíci +2

      我也是自由工作者,敲碗文森開粉絲會《自己工作者限定》。大家談談天。😊

    • @Kay_English_aerialist
      @Kay_English_aerialist Před 4 měsíci

      我也是~

  • @Nicha-godwood
    @Nicha-godwood Před 3 měsíci +3

    我是一位18快19岁的听众 健身或画画是比较习惯听podcast,但最早接触到文森也是youtube。 很喜欢文森的声音和分享的各种书籍内容,希望自己变得更加成熟:)

  • @yangabby6148
    @yangabby6148 Před 4 měsíci +2

    我35歲,最近換了新工作,跟你談的內容非常貼近。很謝謝文森分享的資訊跟心情!近期因爲流體智力不如以往,原本滿沮喪的,但看了影片後豁然開朗😊 文森的邏輯、口條很好,內容又精簡扼要👍🏻在搖晃的公車上會用聽的,睡前躺在床上會用看的

  • @shelly1228223
    @shelly1228223 Před 4 měsíci +2

    你的影片我通常是用看的,通勤的時候會用聽的,喜歡你介紹的內容,你的表達很真實誠懇,對我很有幫助,期待未來有更多的知識可以分享~

  • @hibonnied
    @hibonnied Před 3 měsíci +2

    我剛剛35歲,準備留學換賽道,聽到你的分享很應景,感謝~我一般晚上洗澡時會聽你的分享,洗完澡放鬆的時候會看你的視頻,或者內容比較硬核的時候(比如上次的時間管理方式),會看你的動畫幫助自己理解。

  • @fabfab960408
    @fabfab960408 Před 3 měsíci +1

    這期很讚。我都是休息的時間看您的影片🎦唷

  • @julietliu9948
    @julietliu9948 Před 3 měsíci +1

    很棒的主題,有深度。也謝謝分享自己的內心。

  • @znox
    @znox Před 4 měsíci +3

    能直面和拆析自己的內心需求是很棒的一大努力 ✨

  • @ImproveAwareness
    @ImproveAwareness Před 4 měsíci +1

    文森真的有條理 解釋又清楚 感謝分享~

  • @loretta3315
    @loretta3315 Před 4 měsíci +1

    我是用聽的為主,然而當聽不太明白的時候搭配上Vincent的圖和字幕,一下就清晰好懂。謝謝你所付出的努力,這對我而言也是心靈接受新知的窗口。如果生活中有時會有感受無從分享的感覺,或許可以試試看心理諮商?也許也會因此有系統地整理感受,同時也不用擔心會讓友人有負擔。

  • @viennamusical
    @viennamusical Před 3 měsíci +1

    謝謝你這個影片,內容分析的很透徹,這個內容正說明孤單的人居多是不婚不生的人,因為我就遇見過這樣的朋友,年紀越大心裡越空洞,沒有家人做為精神上的支撐,很容易心思胡思亂想,不再為錢工作的日子,生活也沒有需要努力的動力,完全進入慢性心性衰老症,也容易封閉自我!
    一切都是身體在改變心裡,物競天擇的循環賽!!

  • @laipeiyu590
    @laipeiyu590 Před 3 měsíci

    我都是看著你製作的畫面享受影片的!通常在家裡休息的時候看。這集的心境轉換想法很不錯,我45歲也到了智力發展的交界處,感謝你❤ 我平常深受辦公室同事間互動的滿足感,覺得自己幸運又覺得這樣的職場是自己選擇與創造的!你何不把生活撥一點時間在其他你有興趣與想投入的事情(如果錢賺得還算足夠😅),有無限的可能!

  • @agnesfang3474
    @agnesfang3474 Před 3 měsíci

    我都是開車通勤時聽,
    非常喜歡文森選書的內容,
    總是給我許多不同面向的啟發
    也謝謝你片尾的真誠分享,
    願你新的一年能有更美好的生活🎉

  • @oktks1
    @oktks1 Před 2 měsíci +1

    很喜歡文森的影片
    我是假日就看您的影片
    謝謝您的影片陪伴
    您不孤單

  • @Zippo_Chung
    @Zippo_Chung Před 3 měsíci +1

    很喜歡你的說書頻道
    開車聽podcast
    吃飯看CZcams
    都是很精彩的內容!

  • @imtwinkle_star
    @imtwinkle_star Před 4 měsíci +4

    睡前看你的影片唷😊謝謝你很用心在經營

  • @shuchentu8850
    @shuchentu8850 Před 3 měsíci +3

    我喜歡用聽的,盡量讓自己眼睛休息,不看螢幕。加上你的聲音很好聽,只是對我來說速度有些快,因為我一邊聽、一邊消化思考。所以會聽2次。我都是獨處時、安靜的環境,細細品味人生道理。感謝有你。我也是喜歡獨自工作的人,人際關係不怎麼好,因為我覺得很麻煩,況且我老公會聽我分享,漸漸地,我不太喜歡和朋友分享。但我聽完這一集,我覺得我應該再找回朋友分享,畢竟,有些事和老公分享,他不是很有興趣聽,男人的世界畢竟不一樣。

  • @adcb669377
    @adcb669377 Před 3 měsíci +1

    我是台南人,現在在加拿大修煉廚師是20歲後半開始轉職的。
    之前有聽文森說南部收視和收聽比較低,這次潛水浮上來讓你看看😂,南部觀眾和聽眾是有的。
    通常都聽podcast ,CZcams偶爾,看到最新更新有興趣的內容會先看,podcast是會重複聽,在工作的時候,通勤和做菜的時候都會聽。文森的幽默,完全可以got到,謝謝文森。

  • @user-fn8lz5hv8d
    @user-fn8lz5hv8d Před 3 měsíci

    煮飯時戴著耳機聽,聽到想筆記的地方就會拉回去看畫面
    或睡前聽~
    謝謝文森總是分享自己的讀書總結、心得
    讓我一邊過著自己的生活,一邊吸收到他人不同的觀點與想法~
    新年快樂~ 祝事事順心~

  • @jessicamui9300
    @jessicamui9300 Před 4 měsíci +2

    多数是听。
    我觉得每句话后一个正常呼吸后再讲下一句,更能帮助我吸收內容。❤

  • @mm0937
    @mm0937 Před 3 měsíci

    用電腦專心看YT 😍
    喜歡你的作品,不只條理清晰
    總是附上參考資料更是值得respect!
    而非很多用「感覺」來鐵口直斷的那種敘事

  • @fish6169
    @fish6169 Před 3 měsíci

    我都是看著螢幕+在家休息的時候看,覺得文森每次的主題跟舉例都很貼近生活,中間又會穿插一些好笑的事例,邊學新知邊放鬆,很喜歡!

  • @user-iw5in3jy9l
    @user-iw5in3jy9l Před 3 měsíci +1

    從高中看到大學 ! 都是吃飯的時候看影片,發現的時候是覺得聲音好聽,動畫裡括弧內心的文字很可愛,動畫品質很穩定,有更新都會來看~支持文森💪

  • @user-vi9eg2fh8k
    @user-vi9eg2fh8k Před měsícem

    我都是在上下班通勤時段看文森的yt,可愛的動畫加上文森清晰的口條,都是吸引我的原因,中間停閱了一段時間今天又再續訂囉!給文森一個鼓勵與回饋!

  • @yingching-el2sq
    @yingching-el2sq Před 4 měsíci +1

    一半聽的,一半用看的,都很👍🏼內容豐富、有深度

  • @ji394music
    @ji394music Před 3 měsíci

    非常感謝Vincent的分享,特別是最後面的部分。祝福你!

  • @user-ys7gc8hq3r
    @user-ys7gc8hq3r Před 4 měsíci +7

    第一遍是聽的(閉目養神),聽完之後用看的才發現影片中的一些小趣味(不要一直強調年薪拉)
    我喜歡你的影片,其中的視覺圖像也很有獨特且屬於你的風格,辛苦了,新年快樂!

    • @Tesutino
      @Tesutino Před 4 dny

      明明很突兀,卻沒什麼人提起😂影片裡我第一個發現的就是那不斷蹦出一直在哭的括號,想來留言區看卻沒人發現,幸好還有你

  • @yuchingbi
    @yuchingbi Před 3 měsíci

    很感謝文森分享了內心的感受,這真的很不容易。
    能從開場的影片中,感受到你已經不太一樣了,誠摯希望你能找到分享的對象/方式,這樣我們也能受惠,看到很多有感而發的影片❤

  • @rainwang0713
    @rainwang0713 Před 3 měsíci

    在家裡看畫面收看文森說書,覺得文森開始露臉+有分享自己實際的觀點,包含好笑的(年薪破三百),覺得很適合偶爾出現。感謝你的流體加晶體智慧分享🙏

  • @janegao9739
    @janegao9739 Před 3 měsíci

    Vincent的影片彈性很大,最常邊聽邊看邊做手邊的事情❤

  • @IsabellChang
    @IsabellChang Před 4 měsíci +1

    Vincent你好~👋
    剛開始認識你的頻道是因為「影片標題與畫面」 (該部影片重點+引用書面)
    因為想接收新知但自己是視聽型的人~
    第一印象是:
    1. 內容流暢,想必是用心寫稿
    2. 動畫配合內容,感覺在看卡通,輕鬆沒壓力
    3. 配音聽覺上很舒服
    綜合以上,都是放鬆時看影片(會特別看刮號裡的有趣文字😊)
    在第一次看到採用出鏡+動畫的改變時,覺得這樣也很好!
    看到真人更有互動的感覺👍
    持續支持😁

  • @user-hj8xb4sf3f
    @user-hj8xb4sf3f Před 3 měsíci +1

    喜歡看生動的動畫,有時候還會幫我輔助聽不懂的部分,謝謝文森總是會剖析高遠的觀點、心裡的更深層面的認識,學到很多,很多勵志或讀書方法的部分也有鼓勵到自己,謝謝你!

  • @will.j8981
    @will.j8981 Před 2 měsíci

    找重啟人生這個主題時偶然進來,第一次聽,
    邊洗碗邊聽,這是我聽過的第四個版本,每個說書人的詮釋都個有所長也個有風格,而Vincent是其中最有親和力的一個,表達誠懇、語調輕鬆⋯而這也是我給回饋的原因...加油~明天就試著丟些訊息或回應一些朋友的訊息吧,有行動就會有互動,一切就這麼簡單

  • @bedo9332
    @bedo9332 Před 3 měsíci +1

    喜歡用看的,很喜歡動畫帶入的感覺。還有很喜歡文森舉例自身或周遭經歷分享,讓內容更貼近真實,更能夠理解內容所要傳達的意涵。聽文森分享很有聽朋友分享故事的感覺,謝謝你一直以來的分享。

  • @kimihsu6167
    @kimihsu6167 Před 4 měsíci +1

    可以看的時候看 不方便看的時候用聽的
    默默的已經觀看了頻道一年左右的時間
    期待持續創作 謝謝

  • @tangjulie1518
    @tangjulie1518 Před 3 měsíci

    一開始會專注的聽跟看,看到最後三分一有時候會看別的地方但是耳朵還是在聽。
    時間點的話通常都是在家休息(但可以專注吸收內容的狀態下)的時候收看。
    感謝文森繼續跟我們分享好書以及人生心得👍
    影片尾端的關於孤單的感覺。覺得除了不再用工作來麻痺自己是一個大進步以外、願意說出來(不管經由什麼媒介),也是跨出了一大步!
    而且我們也都會在這裡回應你❤(hug

  • @user-xp3cs6zr9b
    @user-xp3cs6zr9b Před 3 měsíci

    有時候看,有時候聽,但至少會在開頭看著你兩三分鐘,我喜歡知道說話的人的摸樣,我都在一個人時看你的影片,而且是專心的,不論有沒有看著畫面,我想對於我覺得很棒的影片有尊重的感覺,所以如果我覺得心情或狀態對不上,我就不會看你的影片,
    而是去看一些娛樂性質高的說案和鬼故事,
    很高興你提了問題,也很高興我有認真回答😊謝謝你,新年快樂。

  • @Jason5fresh
    @Jason5fresh Před 3 měsíci +1

    用看的!每一集都可以感受到你的用心!加油👏👏

  • @shu-chilaio4669
    @shu-chilaio4669 Před měsícem

    文森的影片我幾乎都是用看的,只有工作午休時間邊吃飯邊看的時候會有認真扒飯變成聽的狀態,我一直覺得內容很不錯,很像聊天的感覺一樣,繼續這樣也很棒喔!

  • @zachariahainsworth2555
    @zachariahainsworth2555 Před 3 měsíci +2

    您好,對於您的問題其實我也感同身受。有時都會覺得"人其實是群居的動物"這句話沒錯,一旦不在公司行號服務轉而開始自己的事業,孤單寂寞是如影隨形,得將它當作生活的一部分。
    至於影片,我非常喜歡知識型但又有哲理夾雜其中的系列,真的受用很大。工作時會用聽的當背景音樂(我可以邊coding邊聽影片,LOL)。放鬆休息時就會一起看動畫。

  • @GoodJobMusic2020
    @GoodJobMusic2020 Před 4 měsíci +16

    謝謝文森這一部影片的內容。相當適合恰逢中年危機的我。希望我們讀者的留言也是另一種你與人分享的回饋。加油,你很棒。另外,你的影片我都是用看的。

  • @ashleypeipeiAUS
    @ashleypeipeiAUS Před 3 měsíci

    我會在家聽,偶爾用眼睛瞄一下。我覺得你說的很棒,很多內容可以觸動到我心弦😊

  • @justchillin3108
    @justchillin3108 Před 3 měsíci

    在家休息時看 通勤時聽 我是一個高一學生 看了文森您的影片給我很多幫助 也幫助我釐清了很多人生上的困擾 我很高興有您的優質影片 ㊗️事業順利 找到分享心事的人🎉

  • @innieli
    @innieli Před 4 měsíci +1

    我都是休息的時候 用聽的 但因為是在CZcams 上聽的 有時候會看著畫面 因為覺得你的動畫做得很美很有趣!

  • @user-ri5cn6oj6g
    @user-ri5cn6oj6g Před 4 měsíci

    你好,感謝您影片的分享。
    我主要是邊聽邊做自己的事,若有聽不理解的部分,則回放並看視頻的內容。
    您所作的內容讓我受益良多,謝謝。

  • @alitayang5344
    @alitayang5344 Před 4 měsíci

    我是用看的,很喜歡文森的動畫,非常可愛!觀眾們都是你的朋友,愛您😊

  • @landrover0154
    @landrover0154 Před 2 měsíci

    大部份時間用聽的,感謝聲音陪伴😊
    雖然有時候針對同一本書的解說和自己的觀後感有落差,但能從不同觀點體會相同內容是很棒的事情🎉

  • @lolagame5163
    @lolagame5163 Před 4 měsíci +2

    你太棒~不用優化就已經很優了🎉🎉🎉

  • @user-cw7ft2zh1b
    @user-cw7ft2zh1b Před měsícem

    文森表達能力強,聽的很能理解你不孤單,世界另一頭有大家的陪伴。也謝謝文森的陪伴

  • @likecherry910
    @likecherry910 Před 3 měsíci

    已經聽文森有3年多了
    謝謝文森的陪伴!
    從20歲末到32歲
    從覺得啊要30不做點什麼不行的拼勁
    再到現在常感到寂寞的32
    雖然還是常感到焦慮
    但已經不像以前拼命想抓住什麼
    認同「愛」是所有的動力
    與人生本來就是「自然而然」這件事
    1.一開始是YT上發現文森所以看螢幕比較多,現在幾乎都用podcast 聽。
    2.場合:散步、坐車、騎腳踏車,移動過程聽。做料理、打掃的時候聽。
    3.我自己是覺得用聽的常常記不得,文森的聲音又讓人很平靜,所以滿常重複聽。

  • @user-dz4wc9cq4b
    @user-dz4wc9cq4b Před 4 měsíci

    工作的時候用聽的,音調、速度剛剛好很舒服,主要是內容👍

  • @johnwalk99
    @johnwalk99 Před měsícem +1

    過去我也跟文森一樣用工作壓抑孤單,漸漸地變成習慣孤單。現在對於工作外的人機關係並不特別感興趣,而我也沒有感受到孤單!
    感謝文森的分享!

    • @joshualai82
      @joshualai82 Před 18 dny +1

      再过几年大家就都跟 Ai 聊天了。

  • @user-to3pj4vw6g
    @user-to3pj4vw6g Před 3 měsíci

    用聽的,休息時看,內容清楚好理解,繼續加油 !

  • @TangChaoYing
    @TangChaoYing Před měsícem

    我都用看的 謝謝文森一直輸出好內容❤

  • @mi_apartment
    @mi_apartment Před 4 měsíci +1

    以前比較常看,工作忙了之後大部分用聽的,偶爾有空時開大螢幕看,慢慢享受一下❤

  • @yuchihuang6192
    @yuchihuang6192 Před měsícem

    今年要24~ 都是點進YT螢幕 邊吃飯邊看 覺得你讚讚唷 繼續加油 謝謝分享!

  • @iversonliu5777
    @iversonliu5777 Před měsícem

    喜歡最後一段的個人剖白分享 ~ 祝願您找到自己的路徑

  • @user-xm1rh4gp2f
    @user-xm1rh4gp2f Před 4 měsíci +1

    感謝文森用心製作的影片,每次都能得到很多收穫。關於片尾的問題,本人都是使用電腦上CZcams觀看影片,改善建議是縮短開場的片段,點想進來看的人,都是影片的標題感興趣、有想法,所以會想直奔主題;當然,好的開場能讓觀眾更投入影片內容,所以推薦引言的部分可控制在30秒左右。

  • @LinmerH
    @LinmerH Před 3 měsíci

    用聽的!在工作時候不會干擾我的思緒又可以吸收,很棒!

  • @cchannel66
    @cchannel66 Před 3 měsíci +1

    我是個樂觀主義者~雖然沒有什麼了不起的成就,從沒覺得自己廢,一直都很愛自己,也努力追求愛❤,不設限⋯可能是因為這樣,我雖不年輕,但身心靈都很健康,外型也偏年輕。同意文森這集所闡述的觀點👍

  • @elmohuang1293
    @elmohuang1293 Před 3 měsíci

    我從2019就一直聽到現在,常常搭配影片一起看。你做的影片一直都很優質,只是最近太多說書的頻道,太競爭了,大家的注意力被瓜分而已,這跟你本身影片的好壞無關。

  • @user-lx5of3gh3u
    @user-lx5of3gh3u Před 3 měsíci +3

    我能感受到你的真誠,尤其是 一年十二週 那部,感覺比較像一位 哥哥 對我的指點

  • @Lily-lu7wc
    @Lily-lu7wc Před 4 měsíci +1

    文森影片做的很好 當然我都用看的 除非在走路就會用聽的

  • @steffielui1624
    @steffielui1624 Před 3 měsíci

    我會在通勤時聽
    (而且會看字幕)
    謝謝你的分享!

  • @sumi-le5vs
    @sumi-le5vs Před 4 měsíci +1

    用聽的比較多,因為文森口齒跟條理都很清晰,所以可以讓我在下班後做自己事情的同時吸取資訊👍🏻

  • @natalieheng9241
    @natalieheng9241 Před 4 měsíci

    通常我是结束工作日后休息的时候看的。之前尝试过用听的,不过还是会想看看动画 及默默飘出的潜台词😂 很有趣的说书频道 不只是介绍书籍 也掺入个人经历。谢谢文森!期待你未来的各种影片🎉

  • @user-ty0921
    @user-ty0921 Před 4 měsíci +1

    邊畫圖(設計科作業)邊聽,之前有邊聽你的podcast一邊趕完一張畫😂,有特別感興趣的內容會再看幾次

  • @mickey.51244
    @mickey.51244 Před 4 měsíci +16

    我是用看的耶~(用聽的會睡著) XD
    覺得文森的這集出現的正是時候,年紀大的我最近換了新工作,遇到很多問題、打擊跟挫折(真的很難不覺得自己很廢...)
    要好好的看這本書
    感謝😄

  • @john6402j
    @john6402j Před 4 měsíci

    我主要是以看影片的方式!今天的主題讚讚~

  • @eisnwang
    @eisnwang Před 4 měsíci +1

    大部分會看著影片,少數忙的時候才用聽的~你的動畫都做得很有趣而且有時候會有一些隱藏句子😂

  • @saki2173
    @saki2173 Před 4 měsíci

    喜歡心理類的影片和podcast,如何面對心境轉換及人際關係是更重要的課題,雖然文森總是很謙虛,但我真的從中得到很多,用工作表現評價人是很直覺的,但這也片面或是物化了一個人,了解不一樣的思考角度除了協助理解他人,更重要的是也對自己寬容。

  • @user-fm1dy1pd2n
    @user-fm1dy1pd2n Před 4 měsíci +1

    听居多 但你的动画做的真的很好很贴切

  • @una6096
    @una6096 Před 4 měsíci

    通勤的時候聽,但是最喜歡的還是上YT看 可以有動畫看~零散的時間也可以吸收
    這樣蠻好的 ,常常因為你的介紹 去進而了解書 蠻好的.在時間有限裡 或許不能每本書都看 但是能從這裡看到介紹 是很棒的一種資訊

  • @anniedeng8480
    @anniedeng8480 Před 3 měsíci

    下班看~很喜歡文森的動畫
    有時候有一些內容需要思考的時候有動畫輔助會比較好理解~

  • @user-io3vw7gv9z
    @user-io3vw7gv9z Před 3 měsíci

    家裡看yt 通勤聽podcast 因為文森講的內容很容易讓自己可以去思考 所以很吸引我 也謝謝文森帶給我們很用心的影片